冶诸热证

阳在身中主发生,奈何拂郁热熬煎,

婴孩本是纯阳体,热证推求有数般。

人身之中,温养脏腑,流通荣卫者,阳气也。有风寒伤之于外,则荣卫之气不行,水谷伤之于内,则脏腑之气不行。不行则阳气拂郁而热生焉。故随其所发,以为热病之名也。夫伤有轻重,则热有微盛,病有新久,则热有虚实。此其当辨者也。钱氏有论,详见下文。

按钱氏云;心热者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而卧及上窜,掐头①咬牙,泻心汤生之;肝热者手寻衣领及乱捻物,泻青丸主之;脾热者,其热在肌肉,遇夜更深,尽惰嗜卧,身热饮水,四肢不收,泻黄散主之;肺热者,手掐眉目,日西热甚,喘嗽壮热饮水,泻白散主之;肾热者,两足不喜衣覆盖,脐之下皆肾之所主,缘心下行于肾部也。宜地黄丸主之。

上按:此论五脏之热,见前五脏歌内,家传凉惊丸、金花丸、三黄丸,皆治五脏热之方也。

家传凉惊丸:退热,解毒,镇惊,安神。

黄连(净)、黄芩(去皮)、山栀仁、黄柏,各等分。朱砂、雄黄,俱飞,减半。

研极细末,和匀,雪水煮面糊为丸,黍米大,一岁儿十五丸,以渐加至五十丸,薄荷汤下。

此黄连解毒汤加减也。

大金花丸治中外诸热,寝汗咬牙,大小便不利。即前凉惊丸,去胆草、雄、砂,加九黄②,雪水丸,又名既济解毒丸。

三黄丸治三焦积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此三黄泻心汤也。即前金花丸去栀子、黄柏是也。炼蜜为丸,如皂角子大,白汤化服。

接钱氏云:潮热者肝热也。时间发热,过后即退,次日又依时发热,此欲发惊也,地骨皮散主之。壮热者心热也,热而不已,甚则发惊痫也,导赤散主之。风热者肺热也,身热口中气热,有风症,人参生犀散主之、温热者脾热也,但温而不热,泻黄散主之。

①掐头:忠信堂本为“摇头”。

②九黄:忠信堂本为“大黄”。

上按:此论四赃潮热者,如水之潮,不失其候也。若有寒热则如疟,此只以对论也。故痛属肝。如日前潮热,又属胃者,谓身常有热,至日哺尤甚也,此是宿食,宜下之,枳壳大黄丸主之。地骨皮散治虚热作潮及伤寒后余热,又名人参地骨皮散。

知母、柴胡、炙甘草、人参、地骨皮(自采者)、半夏(水泡,洗)、赤茯苓,各等分。

共细末,量儿大小加减,入生姜一片,水煎服。

按;幼科引《机要》论表里之热。为小儿之法,似未精当。《机要》之论表里者,乃风寒之气邪,自表入里者也。小儿之热乃自里而出表者也.如胎毒之热生于命门,变蒸之热生于脏腑,饮食之热生于脾胃。其伤寒者仅十之一二耳,惟《直指》之论得之。

按《直指》云:小儿表里俱热,面黄,颊赤,唇焦,口干,小便赤涩,大便焦黄。先以四顺清凉饮为之疏利,其热即去。既去而复热者,里已清而表未解也,当用惺惺散,少加去节麻黄,以取微汗,则表尽除。其或表里已解,而热又时来,此则表里俱虚,而气不归元,荡浮于外,不可再用凉药与之。解表当为和其胃气,使阳气敛而归内,身体自冷。宜参苓白术散。方见脾脏。姜枣引。略煎服。

四顺清凉饮:治小儿脏腑蕴积实热。

当归、大黄(酒蒸)、甘草(生)、赤芍,各等分。

[口父]咀,水煎服。

惺惺散:治小儿虚热解表。

人参、桔梗、白茯苓、白术、天花粉,各一两。细辛,二钱。炙甘草,七分。防风,川穹,南星生,各二钱半。

每服加生姜片半,薄荷叶共药末。慢火煎。

此方前六味本方也。

加减惺惺散:治伤风,风热,及伤寒鼻塞发热。

前方去人参、白术、茯苓南星四味,加苍术、羌活、日芷、赤芍、麻黄、荆芥、当归。

上方治表虚热,此方治表实热。

参苓白术散:治胃气,收敛浮阳,退余热。方见脾脏。

小儿有病,惟热居多,夫热有虚有实。实则面赤浓黄,气粗口热,燥渴唇肿,大小便难,掀揭露身,烦啼暴叫。虚则面色青白,恍惚神缓,目中清冷,嘘气较弱。泻泄,多溺,夜出虚汗,其或乍清乍温,拂郁悸惕,上盛下泻,水谷不分,此冷热不调之症。虚热者惺惺散,实热者四顺清凉饮加柴胡,冷热不调则败毒散加木香、当归。

按《全婴论》云:小儿气禀纯阳。脏腑主热,阴阳气变,蒸煮于外,致身热也。则两眼赤痛,流泪羞明,或生翳障。心热则口内生疮,小便赤肿,淋沥不通。肺热则鼻衄不止,大肠必结。脾热则多涎沫,口内常流。心脾热则生重舌、木舌胃热则口臭。肾热则耳聋,或出浓汁。

上所论五脏热证,与前钱氏不同。大抵热证俱多,不能尽也。今以上中下立方治之。头面之热,神穹上清丸主之;中焦之热,凉膈散主之;下焦之热,八正散主之。手足热者,升阳散火汤主之;表里俱热者,通圣双解散生之。

神芎上清丸:治一切热证,清头面,利咽膈。

大黄、黄芩,各二两。滑石,四两。薄荷叶、川穹,各半两。桔梗、黄连、甘草,各二钱半。

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或二丸,滚白汤化下。

东垣凉膈散:治上焦积热,烦躁多渴,面赤,咽喉痛,目疮。

黄芩、栀子仁、连翘、甘草(生)、桔梗,各等分,江荷减半。

为极细末,每用淡竹叶汤入蜜少许调服,或拣蜜丸,竹叶汤下。

河间凉膈散:治中焦烦躁,狂妄啼哭,睡卧不安,便溺赤涩。

即前方无桔梗有大黄朴硝是也。

本方加黄连,名清心汤。

八正散:治下焦热,二便秘结,多渴咽干,口热淋血。

大黄、瞿麦、木通、滑石(末)、扁畜、车前子、山桅仁、甘草(梢),各等分。

[口父]咀,人灯心,煎服。

升阳散火汤:治手足发热,此胃虚也。

升麻,葛根,独活,羌活,人参,白芍,各五分。防风,二钱半。柴胡,八分。甘草(炙)、生,各三钱。

[口父]咀,水,作四剂煎服。

通至双解散:治表里俱热,又治疮疹。

防风,川穹,桔梗,芍药,黄芩,薄荷,当归,荆芥,滑石,石膏,白术,连翘,栀子,麻黄,大黄,朴硝,各等分。甘草,减半。

[口父]咀,入生姜,水煎,调益元散服。

或末,蜜丸,姜汤化下。有表无里去硝黄,有里无表去麻黄。

胎热者,儿初生十日之内,便有诸热症者,宜育婴解毒延龄丸;目赤肿不开者,用黄连磨乳汁冼之;口疮者,黄连、黄柏二味为末,蜜水调搽。

儿生满月后,有伤发热者①。恶寒,病在表,宜用推摩掐法除之;恶热,病在里,用猪胆汁导之。勿轻汗下之。三岁以后,方与大人同论,前法主之

①有伤发热者:忠信堂本作“有伤寒发热者”。

夜热者,至夜发热,啼哭不止,日则无事。此血热也,心主热,东垣安神丸主之。乳母宜服小柴胡加参黄汤。

余热者,三岁以后,如伤寒后,里已解,又发热者,此虚热也,宜凝神散主之,收敛胃气,清凉肌表。

凝神散

人参,白术,白茯苓,山药,各一钱。粳米,白扁豆(炒),知母,生地,炙甘草,各五分,竹叶,地骨皮,麦冬,各二分半。

三岁儿分作四剂,姜枣引,水煎,频频服之。

食热者,伤食得之,手心壮热。嗳气吐乳,大使酸臭。轻者胃苓丸,重者保和丸,甚者枳壳大黄丸,不可猛浪,伤儿胃气也。

烦热者,心烦不安多啼,此心热也,钱氏安神丸主之,恐发惊搐。虚热者有二,皆大病之后也。如形气未甚弱者,此胃虚也,宜参苓白术散;若形瘦头发成穗,肚大足小者,此疳病也,宜集圣丸主之。方见疳病。

癖热者,如疟而不穿,如潮热而作止无时,面黄,消癖丸主之。方见癖病。

误服热药而发热者,宜大豆卷散主之。用:黑豆、水浸、生芽,取出晒干。贯众,板蓝根,炙甘草,各等分。

浆水煎服。浆水者乃粟米泔水也。

凡人喜仰卧,或合而卧者,皆心热也,宜导赤散。

调理脾胃

万物五行皆藉土,人身脾胃是根基,

四时调理和为贵,胃气常存怕损亏。

《内经》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六腑之源也。万物借土而生。故古人以调理脾胃为医中王道,厥有旨哉。胃主纳谷,脾主消谷,皆谷气之本也,谷多则伤胃,谷少则伤脾,全谷则昌,绝谷则亡。故人身之中,谷为主焉。然脾喜温而恶寒,胃喜清而恶热,所以调理脾胃者,节其饮食,适其寒温,为中和之道也。苟能饮食有节,寒温适宜,则脾胃强实,外邪不能侵,内邪无由起,何病之有哉?若饮食无节。寒暑不适,则脾胃虚弱,百病生矣。况小儿脾常不足,非大人可比。幼小无知,口腹是贪,父母娇爱,纵其所欲,是以脾臂之病,视大人犹多也。益调理脾胃,必资于药。五气属天,五味属地,味气之中,惟甘平者。土之性也。古人立法,必四气浑合,五味相济,所以“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今幼科方中,多用丁香、豆蔻、益智仁、砂仁之例,一切辛燥者,集群成剂,温养脾胃,耗散阳气,熬煎阴血,甚非所宜也。益调理脾胃之法固难,而变通之法尤难,热则消于肌肉,寒则减于饮食。吾有家秘养脾丸,以和中进饮食之伤①,肥儿丸以补脾胃之弱,又加黄芪闻元汤,钱氏异功散、参苓白术散,皆调理脾胃之要药也。兹于其间,又取古方可用者,以补其未尽之法于下。

加减异功散:调理脾胃。

伤食不消,炒神曲、麦芽、山楂肉。

伤食呕吐,加半夏、藿香、干姜(炒);如吞酸水,再加黄连(将吴茱萸同炒,去萸)

伤食、胸膈痞闷,加半夏、枳实、黄连(姜汁炒),去白术。

伤食腹痛,加木香、砂仁;常觉气逆,去人参、白术,加半夏、枳壳、桔梗、香附。

伤食泄泻酸臭者,加木香、黄连、泽泻,细末,姜枣汤调服。

①以和中进饮食之伤:忠信堂本作“以和中治其饮食之伤”。

加味理中丸:治脾胃虚寒,不进饮食,呕吐泻泄,或服寒药太过。用:白术,四钱。人参、白茯苓、神曲,各一钱。砂仁、干姜(煨)、麦芽(炒),各二钱。炙甘草,钱半。炼蜜丸,姜汤嚼下。

加味平胃散:治胃脾不和,不思饮食,用:平胃散,一两。加人参,一钱。白茯苓,一钱半。枣肉和丸,姜汤下。

健脾丸:养脾进食,调理胃气,和养荣卫。即:

前胃苓丸方内,加山药、莲肉各二钱。

木香,砂仁,八分。白术,钱半。当归、麦芽(炒)、神曲(炒),各一钱。

枣肉和丸,米饮下。

人参白术散:治脾胃虚弱,肌肤瘦怯,欲成疳症者。

人参,白术、土炒,茯苓,山药,莲肉(去心),各一两。山楂肉,七钱。当归,麦芽(炒),泽泻,各五钱。

末,炼蜜丸,龙眼大,每服—丸,米饮化下。

感冒四气

感冒天时四气中,小儿亦与大人同,

必先岁气无轻犯,寒热温凉有逆从。

天地之气行乎四时者,有四气焉。四气者,风寒暑湿②之气也。人在气中,体之虚也,感则病矣。故春伤风,夏伤暑,秋伤湿③,冬伤寒。此四时之正气病也。小儿失其调理,尤易感之,嫩弱故也,治法与大人同,但剂小耳。又小儿病则发热,则发搐,此与大人异也。四时调理之法不同,春宜食凉不可犯温,更宜食寒不可犯热,秋宜食温不可犯凉,冬宜食热不可犯寒。然发表者。必宜用辛甘温之剂,如有可汗之症,必犯其禁而用之,经云:发表不远热者是也。但于汗药中少加凉药以制之,勿使热甚而发搐也。小儿四时感冒病,幼科未备。今特表而出之。

②风寒暑湿:原作“风寒暑热”,据忠信堂本改。

③湿:原作“温”,据忠信堂本改。

小儿伤风寒者,口不能言,脉无可诊,但以虎口之指之色验之也。钱氏云:男体重面黄,女面赤喘息恶寒,口中气热,阿欠顿闷,项急者是也。然病有表里阴阳之症,治有汗解温下之法,临病之时,当详察之,不可误也。如恶风寒者,必偎藏其身于母怀内,引衣密隐,是为表症,可微汗之,人参败毒散主之。如恶热,出头田面,扬手掷足,渴烦躁粪,掀衣气粗,是为里症,略与疏通之,小柴胡加大黄汤主之,方见惊风。中病即止。如失额冷,手足凉,口中冷气,面色暗淡,大便泄青,此为阴病里虚,当以温药救其里,以及中汤加附子主之。方见脾脏。如不恶风,大热大渴,此表里俱热,半表半里也,宜和解,柴胡白虎汤主之。又有夹食夹惊者,不可与上症同治也。夹惊伤寒者,或因惊之时,又感寒邪,以发散为主,宜脱甲散主之。或因伤寒发热,以致惊风者,宜退惊为主,以薄荷散主之。夹食伤寒者,如先伤寒,后伤食者,此食伤证也,枳实大黄丸主之。如先伤食后伤寒,无吐下者,先解其表:香葛散;后去其宿食:枳实大黄丸主之。如有吐泻者。以藿香正气散主之。

人参败毒散:治四时感冒及时行瘟疫并痘疹,初发热宜服。

羌活,独活,前胡,柴胡,川穹,枳实,桔梗,茯苓,人参,甘草,各等分。

[口父]咀,水煎服。

斑疹,加防风、荆芥,名荆防败毒散。

痢疾时行,加陈仓米,名仓廪汤。

柴胡白虎汤:治伤寒半表半里,大热大渴,自汗不止。

柴胡,人参,黄芩,知母,甘草,石膏。

[口父]咀,淡竹叶水煎服。

脱甲散:治夹惊伤寒,烦渴。

柴胡(软),当归(酒),胆草,炙甘草,知母,各三钱。白茯苓,人参,川芎,各二钱半。麻黄(去根、节)一钱。

用连根葱白水煎服。

热甚加升麻、干葛。

薄荷散:治伤寒发惊,痰涎壅甚。

薄荷叶,半两。羌活,全蝎(去毒),麻黄,甘草(炒),僵蚕(炒),天竺黄,白附子,薄荷汤调下一匙,略煎数沸,入竹沥少许,服。

枳朴大黄丸:治伤食腹满烦热及伤寒后食复症①。

①伤寒后食复症:原作“伤寒后食服”,据忠信堂本改。

枳实,厚朴,大黄(酒煨),等分。

炼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用大栀子一个,劈破,淡豆豉三粒,水煎浓汁化下。

香葛散:治夹食伤寒,不吐利者。

香附子,紫苏叶,等分。葛根,陈皮,青皮,各减半。炙甘草,又减半。

此香附散加减也。[口父]咀,生姜、葱白引,要温服,以汗微出为度。

伤食轻者,本方去葛根、姜、葱,加小枳实一枚,重者一分。

三黄枳术丸:治伤食,乃下剂之轻者。有热者可服。

黄芩(酒炒),黄连(炒),大黄(酒煨),枳实(炒),白术各等分。

神曲糊丸,黍米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汤下。

藿香正气散:治夹食伤寒,有吐利者。

藿香,白术(如发汗用苍术),厚朴,陈皮,半夏,白茯苓,白芷,桔梗,大腹皮,苏叶,甘草。

[口父]咀,人生姜片煎,徐徐服之。

心小儿风寒外感,用推摩掐捏法亦妙。

中暑,夏月有之,其症面垢,遍身大热。自汗。烦躁不安而渴,儿不能言,但吮乳不止,是渴也。治有二法。

富贵家小儿,居高厚深凉之处,其有病也,乃静而得之,谓之中暑也。恶寒发热者,以人参白虎汤加城主之;不恶寒而发热者,人参白术汤,皆可服。热退,服调元生脉散。如有吐泄者,加味五苓散主之。乳母服清暑汤。

寻常家小儿,常在烈日之中,坐于热地之上,治于寒涧之内,其有病者,乃动而得之,为中热也。或有寒热者,或吐泻者,并以薷苓饮加减主之。

如上暑热二症,有发惊搐者,如先病热,后作搐者,辰砂五苓散和益元散主之。或先惊搐,又中暑者,以薷苓汤加减主之。

人参白虎汤:方见肺脏。

有中暑不恶寒者,只恶热而渴,加麦冬、淡竹叶,水煎,调天水散。用滑石(水飞)六钱,甘草一钱,和匀。

无汗恶寒者,加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有汗恶寒者,加枝枝、白芍药。

调元汤:见脾脏。加麦冬、五味子,乃生脉散二方合也。

清暑汤:小儿一岁内中暑,以此方调其乳母。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地、麦冬、黄连、黄芩,等分。

[口父]咀,煎,食后服。

五苓散:此治暑之要药也。方见肾脏。加朱砂。

吐泻加藿香、木瓜、砂仁。炼蜜丸,芡实大,陈皮汤化下。

有寒热,加香藿,厚朴(姜汁炒),白扁豆(炒)甘草(炒)。名薷苓汤。

有吐泄,再加藿香,木瓜。

有惊搐者,五苓散末二两,加辰砂三钱,黄芩(末)、甘草(末)各五钱,和匀,炼蜜丸,芡实大,麦冬汤下,名却暑丹。如先惊后中暑者,合香薷饮加人参、黄连、麦冬。

中湿

凡小儿喜弄冷水者、坐湿地者,名此病。

其症,头重体重,寒热往来,并宜五苓散、平胃散为主,二方合者,乃治湿之要药也。

盖五苓散治中湿、恶热如疟,小柴胡汤合服,名柴苓汤。

中温吐泻,与平胃散相合,名胃苓汤,更加砂仁、藿香、木瓜。

平胃散:治中湿体重,兼补脾胃。

苍术(米泔浸、焙),四两。厚朴(姜汁炒),陈皮,各二两。炙甘草,一两半。

每姜汤服。

本方与五苓散合泽泻、苍术八两,同茯苓白术、厚朴、陈皮等两,桂技、甘草等两,名胃苓丸,小儿要药也。

本方末半斤,加川椒末二两,和匀,别用红枣蒸取肉四两,蒜去皮,入獖猪肚内煎热,去肚不用,取蒜与枣肉共捣烂,和药令匀,为丸,酒与米饮任下,名椒术养脾丸。男女并宜服之。脏寒者最宜,忌生冷腌臜等物。

本方口父[口父]咀一料,加小红枣二百枚,蒸去核,生姜二两,和皮切,共和水五升,慢火煮干,捣作饼子,晒干,淡盐汤调服。大人小儿温养脾元,调和胃气,最良。

中湿浮肿者,胃苓汤加五皮汤主之。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桑白皮、五加皮,即五皮汤。

中湿黄者,五苓加茵陈蒿,名茵陈五苓散。

如时行温疫,小儿得染者,用平胃散去厚朴,加苏叶、香附为末,雪水煮绿豆粉为丸,芡实大,雄黄朱砂为农,每服一丸,姜枣汤化下,面东服之,可免不正之气所中也。常用雄黄磨水,抹儿鼻孔。乳母尤宜服之。

咳嗽喘各色证治

风寒乘外从虚入,肺主皮毛先受邪,

气逆上冲成咳嗽,绵延转变入他家。

按钱氏论咳症云:八九月间,肺气大旺,其病乃实,以葶苈丸下之;十一二月间咳者,乃伤风寒咳嗽也,或以麻黄,或以甘桔汤;五、七月间,身热痰甚吐乳者,以褊银丸下之,有吐青绿水者,以百祥丸下之。虚者,阿胶散补之。后人信之,得治咳大法不过如此。愚窃有疑焉。仲阳先生着论立方,仲景之下,一人而已。仲景之治伤寒,在表则汗之,在里则下之,在半表半里之间则和解之。小儿咳嗽,皆自风寒得之,岂无在表里之可发散者乎。八、九月间咳嗽者,岂专可下之乎。观其下药,非牵牛、巴豆,则铅绿、轻粉也。如此峻利之剂,幼小娇弱者,岂能胜之乎。欲治其肺,先损其胃,岂有不误入者乎。是书也,皆出于阎孝忠之笔,恐非先生法也,或曰有之,吾亦不敢用矣。今采诸贤之论,分三法于下。初得之,未有不因感冒而伤于肺。《内经》曰:皮毛者,肺之合。皮毛先受邪气,邪气得从其合,使气上而不下,逆而不收,充塞咽嗌,故令咳也。乍暖脱衣,风邪从背肺俞穴而入,面赤唇红,气粗发热,咳来痰鸣。或因汗出未干,遽战冷水者,眼胞微浮,额汗痰鸣,如此数者,当以鼻中辨之。因乎风者,则鼻流清涕,有汗,宜参苏饮主之。因于寒考,则气塞气促,声浊无汗,以麻黄汤主之。

参苏饮治:四时冒风寒,头痛发热,咳嗽痰壅。

人参、茯苓、枳壳、半夏、前胡、桔梗、苏叶、葛根、陈皮,等分。甘草,减半。

[口父]咀,葱姜引,温服,取微汗。

加味麻黄汤:治肺感风寒,痰涎咳嗽。

麻黄、苏叶、桑白皮、蜜炙,等分。甘草,减半。

加茯苓、陈皮,名华盖散,其功同。[口父]咀以煎服,得汗咳止。

身热而渴者,加知母、石膏。

百部丸:小儿未一岁,不能服汤药者,以此代之。

百部、麻黄各三钱 杏仁去皮尖,四十粒

以水略煮,又各取末,和匀,蜜丸,皂角子大,温水化二、三丸。

此以上初治之法。

凡咳嗽,发热后不止,或有未发散,看其兼症,以法治之。

咳嗽气上逆,顺嗽有痰者,此肺咳也,宜清肺饮主之。喘甚者,葶苈丸下之。方见肺脾脏。

清肺饮:治肺气上逆咳嗽。

前胡、去芦、柴胡、荆芥、桑白皮、蜜炒,炙甘草、枳壳,各三分。知母、贝母、薄荷、茯苓、桔梗、紫苏、阿胶(炒)、杏仁(去皮,另研)、天冬,各五分。

散,用乌梅同煎,去渣服。

咳,喉中介介有声,面赤发热心烦,或咽喉痛,声哑者,此肺病兼见心症也,以清宁散。咽喉痛,宜清心汤加桔便。方见诸热。心闷惊悸者,以钱氏安神丸主之。方见心脏。

清宁散:治咳嗽心肺有热者,宜小便利出之。

桑白皮(炒),葶苈(炒),赤茯苓,车前子,栀子仁,等分。甘草(炒)减半。

细末,每服半钱,姜枣煎服。

咳嗽面黄,痰涎壅塞,或吐痰,或吐乳食者,食少喜卧,此肺病见脾症也。大抵咳嗽属肺脾者多,肺主气,脾主痰也。

橘皮汤:治咳嗽痰甚,呕吐者。

半夏(洗),五钱。茯苓,陈皮,各三钱。细辛,人参,旋覆花,一钱。青皮,桔梗,枳壳,炙甘草,各二钱。

为散,入生姜,水煎服。

玉液丸:化痰涎,止咳嗽,此家传治小儿咳嗽者。

寒水石炼(研,取末),二两半。夏泡七次(研),七钱半。枯矾,三钱。

为极细末,生姜自然汁煮,飞罗面糊丸,黍米大,淡姜汤下。

咳嗽痰涎壅塞,搐咳不转,瞪目直视,此肺病兼肝症也,不治则发搐,宜豁痰丸主之。转者,琥珀抱龙丸主之。方见家传三法。

豁痰丸:咳嗽痰涎壅塞通用。

南星,三钱。半夏,二钱,二味切片,用浓皂角,水浸一宿,取出焙干为末。白附子,五灵脂,白僵蚕(炒),细辛,枯白矾,各一钱。全蝎,三分半。

为末,皂角浓汁,煮面糊丸,黍米大,姜汤下。

咳嗽久不止,吐痰涎水,此肺病兼肾症也,宜大阿胶丸主之。

大阿胶丸

阿胶(炒熟),地黄,白茯苓,五味子,山药,各一两。贝母,百部,柏子仁,破故纸,桂心,杜仲姜汁(炒),麦冬(焙干,末),各半两。人参,沉香,各二钱。

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紫苏汤下。

凡咳嗽有热者,宜东垣凉膈散加泻白散主之。大小便不利者,加大黄、风化硝;咳嗽气盛者,宜加减苏子降气汤。

加减苏子降气汤

真苏子,半夏曲,炙甘草,前胡,陈皮,厚朴(姜汁炒),肉桂(去皮),大腹皮,桑白皮,各等分。

煎服,兼治面浮肿。

咳嗽痰甚者,轻者,玉液丸;壅塞者,沉香化痰丸①。

沉香化痰丸

青礞石(硝煅金色),枯白矾,猪牙皂,炙南星(泡),半夏(洗),白茯苓,陈皮,各三钱。枳壳(炒),黄芩,各一钱半。沉香,五分。

共细末,姜汁煮神曲糊为丸,黍米大,薄荷汤下。

咳嗽声不止,口鼻出血者。此气逆血亦逆也。只宜止咳为主,加味②人参款花膏主之。

人参,五味子,大冬,麦冬,款冬花,贝母,桑白皮(炒),阿胶(炒),各一钱。黄芩,黄连,炙甘草,枯梗,当归,各一钱半。

炼蜜丸,圆眼大③,每服一丸,陈皮汤化下。以上中治之法也。

①沉香化痰丸:原作“沉香丸化痰”。据忠信堂本改。

②加字下原脱“味”,据忠信堂本补。

③圆眼大:忠信堂本作“如龙眼大”。

调理之后,其咳不止,此肺虚也,只以补肺为主。钱氏阿胶散。方见肺脏。

然补肺不补脾,非其治也。虚则补其母,脾为肺之母也。况病久者,胃气亦虚,尤宜补其胃气也,用人参五味子丸主之。

人参五味子丸

人参,五味子,桔梗,白术,白茯苓,

炙甘草,熟地黄,当归,各五钱。地骨皮,前胡,桑白皮,枳壳、炒,黄芪、炒。陈皮、去白,柴胡,各三钱。

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或三丸,姜枣汤化下。

久咳不已经验方,名提金散。此劫剂也。用:

罂粟壳(水润去其筋膜,晒干),二两。乌梅(择肥者,水洗,去烟①,取肉,焙干),七钱。甘草,陈皮(去白),各七钱。苏州薄荷叶,二两。

蜜丸,圆眼大②,卧时令噙化一丸,妙。

以上为末治之法也。

久咳须防百晬中,痰涎作搐类多凶,

胸高其状如龟壳,咳血无忧只伯浓③。

①去烟:忠信堂本作“去核”。

②圆眼大:忠信堂本作“如龙眼大”。

③浓:忠信堂本作“脓”。

小儿百日内有痰嗽者,谓之百晬嗽,或因出胎之时,暴受风寒,或因浴儿之时,为风所袭,或因解换褓裳,或出怀喂乳,皆风邪之自外入者也。因乳脉涌出,吞咽不及而错喉者;或因啼哭未定,以乳哺之,气逆呛出者,此病之从内出者也。皆能为咳。如前汗下调理之剂难其服之,盖胃气方生,恐药伤也,故曰小儿百晬咳难治。

如上百晬咳者,一岁及三岁者加以痰涎壅塞、逆气冲并、以致发惊搐者,多不可治。盖小儿无知,痰在咽中,不会吐吞,往来自任放也。将作搐者,急进朱砂膏,以降去之,搐止者吉,频搐者凶。故头摇者、目带上视者、闭目呻吟者、手足摆舞者、肩息胸突者、喉中痰鸣者、口噤不乳者、喘不休者、手足冷者、咬牙者,皆死也。

久咳不止,胸高骨起,其状如龟者,谓之龟胸,此肺热也。

天冬(去心,焙杏仁去皮尖,微炒),百合(水洗),木通,桑白皮(炒),葶苈(隔纸炒),石膏各等分

蜜丸,芡实大,服一丸,紫苏汤下。

嗽者吉,如龟胸已成,乃终身之痼疾也。

久嗽不止,咯唾血者,如前治之,唾脓血腥臭者,此肺痈也,多死。欲治此者,无如桔梗汤。

桔梗,当归,贝母,瓜萎汉,防已,甘草(节),杏仁(炒),百合,枳壳(炒),薏苡仁,黄芪,桑白皮(炒),加玄参,等分,生姜煎,频服。

有热,口干燥,加黄芩;大便秘,加大黄;小使赤少,加木通。

气喘绵绵自肺生,有寒有热有痰浞,

寻常哮喘无他虑,病笃应喘嫌急添。

《内经》曰:诸气膹郁,皆属于肺。喘者,肺气之膹郁,逆而上行也。有因感寒而得之者,必恶寒发热,面赤唇红,鼻息不利,清便自调,邪在表也,宜发散之,用五虎汤主之。内有寒痰者,芎蝎散。

五虎汤

麻黄、七分,杏仁(去皮、尖),一钱。甘草,四分。细茶(炒),八分。石膏,钱半。

前服。

有因热而得之者,必口燥咽干,大小便不利,宜葶苈丸下之。有因宿痰而得者,必痰涎壅上,喘息有声,以千缗汤主之。

千缗汤

半夏、七个(汤泡、七次)。甘草(炒),一寸。生姜、一指。皂角,一寸。

[口父]咀,作一服煎。

以上皆素无而是有者也。

素有哮喘之疾,遇天寒暄不常,犯则连绵不已,发过自愈,不须上方。但人有苦于此,必欲治之,可预为之防也。有一发而吐痰涎者,宜服补肾地黄丸,加五味子、破故纸(炒〕。方见肾脏。有发而不吐痰涎者,宜丹溪治痰喘方。

南星,半夏,人参,瓜萎,香附,陈皮(去白),皂角炭,萝卜子

为末,姜汁煮神曲糊丸,黍米大,每服二十丸,姜汤下。

切不可轻听时医,妄用砒信有毒之物。

临时宜用九宝汤,此带治经年喘嗽,屡验。

麻黄(去节),陈皮(去白),薄荷,各五分。辣桂,紫苏,桑白皮(炒),大腹皮,杏仁(去皮尖),各三分。炙甘草,六分。

锉,乌梅、生姜、童便少许,煎服。

小儿胸膈积热大喘者,此肺胀也,名马脾风,用牛黄夺命散主之。方见惊风。

又方用:

甘遂,一钱。雄黄,五分。

每服五分,新汲水五七匙,清油三点调下,吐痰后喘定。

大抵喘着,恶候也。有因利下而愈者,亦有因利下而殂者;有数年病痼而自习者,亦有因他痰火而不救者。如汗出、发润、喘者,为肺绝;自汗如油喘者,为命绝;直视谵语喘满着,不治。诸有笃疾,正气欲绝,绝时邪气盛行,多壅逆而为喘也。

诸疳

荣卫皆从水谷生,衰水减便成疳症①,

只因饥饱失调理,肥瘦空将四诀记。

儿童十六岁以下,其病为疳,十六岁以上,其病为痨。疳痨② 皆血气虚惫,脾胃受病之所致。同出而异名也。盖胃者,水谷之海也,水谷之精气为荣,荣者血也;捍气为卫,卫者气也。气以呴之,充皮毛,肥腠理者,气也;以濡之,润皮肤,美颜色者,血也。故水谷实者无病,水谷少减者病,水去谷亡则死矣。凡病疳而形不魁者,气衰也;色不华者,血弱也。气衰血弱而脾胃伤,则水谷少矣,疳之生于脾胃也,明矣。盖小儿脏腑娇嫩,饱则易伤乳食。二者失常不成疳者,鲜矣。疳皆饮食不调。肥甘无节而然,或婴儿厥乳,粥饭太早,或二三岁后,谷肉菜果恣其欲,则肝已伤③,得因而大饱,停滞中焦,食久成积,积成疳,或因取积,转下太过,耗散胃气,或转下之后,又伤食,一伤一取,重亡津液,疳之病起于积者也。或因大病之后,吐泻疟痢,乳食减少,脾胃失养,气血益虚,此疳之生于大病之后者也。其候头皮光急,毛发焦稀,腮缩鼻干,口馋唇白,两眼昏烂,揉鼻揉眉,脊耸体黄,斗牙咬甲,焦渴自汗,尿白泻酸,肛胀肠鸣,癖结潮热,酷食瓜果、碱、炭、水泥者,皆其候也。

①衰水减便成疳症:忠信堂本为“水衰谷减成疳症”。

②疳字下原脱“痨”,据忠信堂本补。

③肝已伤:忠信堂本为“脾已伤”。

按:钱氏云大抵疳病,多辨冷热、肥瘦。其初病者,名肥热疳。病久者,多瘦冷疳。冷者,木香丸;热者,黄连主之。斯言也,亦其让人附会之误也。故杨氏云疳之为病,皆虚使然。其热,有虚中之热;冷者,虚中之冷。治热不可妄泻过凉,治冷不可妄补过温。积温成热,积凉成冷,当识此意。今木香丸内,槟榔、续随子乃下虫转下之剂,岂久病者可服乎。吾为之解曰:凡病得于伤食之后者,其病虽虚,宿食犹存,此受有余之病,曰肥热疳。得于大病之后者,正气已伤,此为不足之病,调之曰瘦冷疳。热者直加减集圣丸,冷者宜加减肥儿丸。

加减集圣丸:治肥热疳。

黄连,干蟾(烧存性),各一钱。莪术(煨),青皮,木香,砂仁,当归,使君子肉,夜明砂,五灵脂,神曲(炒),山楂肉,各一钱半。

用粟米糊为丸,黍米大。量儿大小加减,米饮下。

如未至成疳者,只服祖传保和丸。方见脾脏。

加减肥儿丸:治瘦冷疳。

黄芪,炙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青皮,当归,川芎, 白芍,鳖甲(九肋),醋炙。使君子肉,黄连,干蟾(烧存性)。木香,等分。

另取山药煮,糊丸,黍米大。量儿加减,米汤下。

如未成疳者,只服肥儿丸。方见家传三法。

凡有疳热者,不可妄用推摩掐法,吾见杀儿多矣。

不问诸疳,总属脾胃无津液致赢疲。只将集圣丸为主,随症从权加减。

大抵疳之为病,皆由乳食过饱;或因无乳而以他物饲之;或因病后,被食所伤,于脾胃一家有积,不治,传之他脏。亦有儿饥食少,或病后食少,脾胃亦虚,五脏六腑皆无所禀,乃成五疳之症。治此者。只以脾胃为主,集圣丸主之。其有五脏兼症,或因他病变成疳者,各视其症,从权加减,不必多求方法也。

集圣丸不问冷热诸疳病,皆治之。此浩疳之神方也。

芦荟,五灵脂,夜明,砂陶,砂仁,陈皮,青皮,莪术(煨),使君子肉,木香,当归,川芎,各二钱。黄连,干蟾(炙焦),各三钱。

用猪胆一个,取计和药,粟米糊丸,黍米大,服三十丸,米饮下。

病有咬牙舒舌,去上生疮,爱饮冷水,唇红面赤,喜伏地而睡,此心疳也,又名惊疳,前方去莪、缩、青、陈、芎、木香六味,加生地、白茯苓、胆南星各二钱,甘草(炙)、朱砂(水飞)各一钱。目生眵泪,发际左脸多青,或目生白膜,泄痢夹水,或如青色,此肝疳,又名风疳。前方去莪、缩、陈、木香四味,加龙胆草、山栀仁、防风、天麻、蝉蜕各二钱。青黛一线半。

病爱吃泥土冷物,饮食无度,身面俱黄,发稀作穗,头大项小,腹胀脚弱,间或酿泻肌瘦,昼凉夜热,不思乳食,此脾疳也,又名食积疳。宜前方主之。

病鼻下赤烂,手足枯细,口出腥气,或作喘咳嗽,右腮[白光]白,名肺疳;宜前方去莪术、缩砂、青、芎、木香五味,加桑白皮(焙)、桔梗、炙甘草、紫苏叶、阿胶(炒)各二线。为丸,外用兰香叶(烧灰)一钱,铜青五分,轻粉二钱半。细末,贴鼻下赤烂处。一方用熊胆泡汤,笔蘸洗鼻中。

病两耳内外生疮,脚如鹤膝,头缝不合,或未能行,或齿生迟,或齿缝臭烂。传变作走马疳之例,名曰肾疳。前方去莪、缩、陈、木香、五灵脂六味,加泽泻、茯苓丹皮、山茱萸、山药各二钱,地黄(焙)三钱。为丸。外治两耳前后赤烂,用:黄丹、煅赤色,枯白矾,绿豆粉,各一钱。研末搽之,或以唾调亦可。

又方治牙疳。

取尿桶内白茎①、刮起新瓦上火煅过,五分。鼠妇,七枚。文蛤内虫,二分。枯规,半分。未,效。

病积成疳,又复伤食,其症形在腹紧,时发潮热,羞与人见,见之则哭,依前方去芦荟、五灵脂二味,加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半夏曲、枳实(炒)、厚朴(炒)、神曲(炒)、麦芽(炒)、鳖甲(醋炙)、三棱(煨)各二钱为丸。

痢有泻久不止,胃虚成疳者,此疳泻也。宜前法去芦荟、莪术、五灵脂三味,加人参、白术、茯苓、肉豆蔻(煨)、诃子肉各二钱。粳米糊丸。如先病疳,又病泻者,宜先止泄,用钱氏异功散加白芍、河子肉、豆蔻、干姜(炙)各等分,山药作糊丸服,待泻止,又取治疳泻本方。

病痢久不止,胃虚成疳,此痢疳也。以前方去芦荟、莪术、青皮、五灵脂四味,加河子、石莲子各三钱,粳米糊丸。如先有疳病,复病痢者。以治痢为主,宜和中丸。方见后痢门。痢止,再服本方治疳痢②。

①茎:忠信堂本作“垢”。

②再服本方治疳痢:忠信堂本为“再服治疳方”。

病疟末已,胃虚成疳者,此必有癖,谓之疳疟,宜前方去芦荟、五灵脂二味,加黄芪(炙)、人参、鳖甲(炙)、柴胡。半夏、神曲、三棱各一钱,粳米糊丸。如先病疳又病疟者,用平疟养脾丸,与前方相间服之。

病惊后成疳者,即心疳肝疳也,宜前方。但疳病变惊风者,调之慢脾风,难治。如肿胀者,此疳之外候,即脾疳也;咳久成疳者,肺疳也;疳痍成疳者,此肾疳也。各有本方。

病脑疳着,头皮光急,满头饼疹,脑热如火,发结如穗,遍身多汗,腮肿囟高,令儿眼痛。其病在肝,宜前方去莪、缩、青、陈、木香五味,加胆草、川芎。升麻、羌活、防风各末二钱,猪胆汁浸烂糊丸,薄荷汤泡下,外用鲫鱼胆满鼻中,连三五日,甚效。产妇月中多忿,会儿有此。

病瘠疳者,虫食脊膂,发热羸黄,积中生热,烦渴下痢,拍背如鼓鸣,脊骨如锯齿,或十指皆疮,频啮爪甲,宜前方去莪、缩、青、陈、归、芎六味,加苦楝根皮(白者),绿色贯众、芜荑、槟榔各二钱,为末。名安虫丸。

盖五疳成有停食成积,积外成虫,或如丝发,或如马尾,多出于头项腹背之间,黄白或赤者可治,青黑则难治也。按歧伯云:三伏内用桃柳枝煎水浴儿,于午时当日中,灸儿尾翠骨上三寸陷中,三壮后用青帛拭之。有见疳虫随汗出也,此法甚效。

病蛔疳者,皱眉多啼,呕吐清沫,腹中乍痛,中则成聚,肚腹青筋,唇口紫黑,肠头吃痒者是也。蛔虽食虫,虫不可动,从口鼻出者,难治,用下虫丸。方见虫痛。轻者,前安虫丸主之。

病手足极细,项小骨高,尻削体痿,腹大脐突,号哭胸陷,是为丁奚;虚热往来,头骨分开,因食吐虫,烦渴呕哕,是为哺露。是为疳病之状也,宜集圣丸主之。

病无辜疳者,脑后项边有核如弹,按之随动,软而不痛,其间有虫如米粉,不速攻之,则虫随热气流散脏腑,淫蚀精血,以致遍身痈疮,便利脓血,壮热羸瘦,头露骨高,幼科书中称是妖鸟之毒,此或有之,亦客忤中恶之类耳。天地间游魂为变之气甚多,不但妖鸟也。宜刺其核,用紫金丹涂之,内服前方去莪、缩、五灵脂三味,加人参、黄芪(炙)、鳖甲(醋炙)、槟榔二钱共末,取青蒿自然汁煮,飞罗面为丸,米饮下。

病疳热者,脾胃虚弱,阳浮于外,气不归元,只以补脾胃为主,使阳气收敛,热自退也。参苓白术散主之,多服佳。见脾脏。

病疳渴者,此胃气下陷,津液不生,故渴也。宜补其胃气,使清气上升,津液渐生,渴自止矣。七味白术散主之。见泄泻。多服佳。

病走马疳者,虫也,一名[匿虫],谓匿于脏腑之间不见也。以走马名者,齿属肾,肾主虚,才受热邪,直奔上焦,故以走马为喻。状如狐[或虫]、伤寒唇疮之证。初作口气,名曰臭息;次第齿黑,名曰崩砂;盛则断烂,名溃糟;热血迸出,名曰宜露;甚者占皆脱落,名曰腐根。其根既腐,纵得全活,齿不复生。外证脑热肌削,手足如冰,寒热时来,滑泻肚痛。口臭干渴,齿龈生疮,爪黑面曛,身多疮疥,疮疹之后,多有此病。不可救者,毒归于肾故也。宜服加味清胃汤。

黄连,当归,升麻,生地黄,丹皮,白芷梢,等分,细辛,减半。

噙,漱,咽之。

外用烧盐散

用:像斗子不拘多少,择两个入盐满壳盖。作一合,或十数个,安在火内,和盐烧透,取放地上,退火毒,以碗盖定存性,侯冷,入麝香少许,乳缽内擂极细,先用盐汤洗疮上,后以敷之。

又方治走马疳,蚀透损骨,用:

天南星一个,当心剜坑,安雄黄一块在内,以面裹煨,候雄黄作汁,以碗盖定出火毒,去面,入麝少许,为细末,搽疮甚验。

或发满腮,鼻穿牙落,饮食不进,气促痰鸣,乃不生之症也。

儿方周岁,母腹有孕,乳汁成毒,敛郁小儿神气,亦致骨主尪赢,是为魁病,宜龙胆汤主之。

龙胆草、微炒,钩藤皮,柴胡,桔梗,赤芍,川芎,茯苓,甘草炙,大黄、湿纸煨。各等分。人参,减半。

井水煎服。

仍以夜明砂不拘多少,红炒作袋盛之常佩。

霍乱

霍乱无嫌吐泻频,绞肠干痛腹中寻,

治其吐泻多寒热,干痛须防喘与惊。

霍乱之病起于仓卒,多因失食伤寒,阴阳乖隔,上吐下泻,而躁烦闷乱也。人有三焦,上主纳水谷,入而不出;中生腐化水谷,流行脏腑;下焦立分别水谷,出而不入。上焦者,上冒脘也,邪在上焦则吐。下焦者,下胃脘也,邪在下焦则泻。中焦者,中胃脘也,邪在中焦则上吐下泻。霍乱者得吐泻,则邪气上下得出,无苦也。陈莝出尽,吐泻自止。不吐不泻者干霍乱,又名绞肠沙,其病因胃邪气无从出也。若加喘满惊搐者,十不救一。其吐泻着,须分寒热,主治大要断其乳食,恐增痰也,故霍乱饮米汤必死。霍乱吐泻,宜用藿香正气散主之。方见感冒四气。

其先泻后吐者,乃脾胃应食①,故先泻白水,吐亦不多,口气缓而神色慢,额前有汗,六脉沉滞,此为冷也.宜补温之,钱氏益黄散方见脾脏。及理中汤加霍香、木瓜主之。

①脾胃虚食:忠信堂本作“脾胃虚冷”。

理中汤:治霍乱吐泻,水谷不化,手足厥冷。

人参,白术,甘草炙,干姜(煨),各等分。加藿香,木瓜。

[口父]咀,水煎服,或为末①,蜜丸,芡实大,米饮化下。霍乱姜汤送下。

其先吐后泻者,乃脾胃有热,故促唇红吐来面赤② 。渴饮水浆,脉洪而数③,此为热也,宜和解之,五苓散加霍香主之。

①[口父]咀,水煎服,或为末:原作“那咀,水煎,为未”,据忠信堂本改。

②故促唇红吐来面赤:忠信堂本为“故唇红面赤吐沫”。

③而字下原脱“数”,据忠信堂本补。

五苓散:治小儿霍乱吐泻,躁渴饮水。

猪苓,泽泻,白术,茯苓,加藿香。

上末,水煎。

其于霍乱不得吐泻者,有盐汤吐法最佳。但小儿必待探吐之,或以针刺手十指甲缝令血出,或于委中刺血,皆良法也。

或发惊搐,或腹胀气喘者,皆死候也,急用:

枳实一枚,锉。制半夏一枚、劈破。黄连三分,切细

用水煎汤,人甘遂末五厘,沉香磨水一匙,和匀灌之。

得吐住后,进合香丸。

病素有积者,发则吐泻不止,非霍乱也。宜下之,脾积丸主之。方见积聚。

呕吐

小儿呕吐有三因,因热因寒因食停,

药食难尝成格拒,吐多清水是虫名。

幼科云:小儿呕吐大概难举,有寒,有热,有食积。然寒吐热吐,未有不因于食积者。故呕之病多属于胃也。又有溢乳,有[口见]乳,有呕哕,皆与吐相似,不可以吐泻治之。又有格拒者,有虫者,当仿法外求之。大抵小儿呕吐,莫如节乳。节者,减少之谓,非断其乳食也。呕吐多渴,勿急饮之。水入复吐,终不得止,必强忍一二时,而后以薄粥与之,吐自止矣。

按:刘河间论吐者分三焦,此言甚善。如食人即吐者,有积在上焦胃脘也。上胃脘在咽喉之下。太仓之上口,名曰贲门。食方下咽被积,堵塞不得入胃,故吐出也,宜瓜蒂散吐之。此在上者,因而越之。吐,是用吐法,使积去,乳食得入也。如食入,少顷吐出者,有积在中焦胃脘也。中胃脘,太仓下口之上。小肠上口之上,名曰幽门。饮食入胃,不得入于小肠,故转而上出则吐也。吐出皆完谷未腐熟者是也。如食半日后复吐着,此积在下焦胃脘也。下胃脘在小肠下口之下,大肠上,名曰阑门。有积壅塞,传化不去,复转向上出为吐,吐多糟粕之物是也。此二吐并宜下之,去陈莝菀物,使肠胃之气得通,水谷之物得行,吐自止矣。丁香脾积丸主之。方见前伤寒。

瓜蒂散

瓜蒂,炒黄,君。赤小豆,臣。

共末,每少许,淡豆豉煎浓汤调服,量儿加减。

寒吐着,乳片不消,多吐而少出,面白眼慢,气缓神昏,额上有汗出,脉息沉微,宜温中消食,轻者胃苓丸,煨姜汤,研碎服之;不止,用理中丸加藿香;如诸药不止,以参香散治之。

参香散:治小儿胃虚作吐,诸药不止者。

人参,沉香,丁香、去丁。藿香叶,木香,等分,细末

木瓜汤调下。

如服以上药并乳食不得入,入则吐者,此阴盛格阳。谓之格拒也。宜理中切成剂,用豮猪胆汁、童便各少许,拌药炒焦,煎服即止。《内经》曰:热因寒用之法,益阴寒气太甚,阳热之药难入,故理中汤温热,用胆汁、童使之寒凉与之服,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入咽之后,阴体渐消,阳气乃发,伏其所主,先其所因,此仲景之秘论也。

热吐者,面赤唇红,吐次少而多出,乳片消而色黄,遍身热甚而烦躁。夏月多此证,宜胃苓丸,用向东陈壁土一块,杵细炒热,入水煎数沸,澄清,将丸研服。不止,用黄连、厚朴(炒)、藿香等分,香薷①加倍,水煎服。吐久不止,用理中汤煎热,调天水散冷服,即止。

食积吐者,眼胞浮肿而微黄。足冷,热日轻夜重,或吐酸馊之气,或吐黄水.或吐青痰,脉弦实而滑,此有宿食也。直下去其积乃止。脾积丸主之。

伤乳吐者,才哺乳即吐,或少停而吐。此因乳食无度,脾胃嫩弱,不能运化。譬如,小瓶注水,满则溢出也,宜节其乳自止。[口见]乳者,时时吐乳而不多,似吐非吐,非吐是吐,此胃虚吐也,参香散主之。

溢乳者,调乳多而溢出,非真吐乳也。苟不知禁,即成真吐矣.百日内小儿多有之。盖身小身软,不能自立,必待母拥抱之。苟有倾则,乳即溢出。譬瓶注水,瓶侧而水出矣,不须治之。

嗽吐者,必待儿嗽定而后乳也。或嗽未定,以乳哺之,其气必逆,乳不得消,化而为痰。痰气变塞,嗽不得转,故嗽而吐乳也,宜玉液丸,姜汤下。

小儿初生,三日内吐者,钱氏方用白饼子下之,误也。初生小儿,出离母腹,惟乳可食,安可当此毒药也。此由拭口不尽,使恶秽之物损其胃气,只用丁香一小粒,去苞,陈皮一分,木瓜一分,共研细末,每半分,乳调纳儿口中,令自咽,用煎皆是②。

呕哕者,有声无物也,不问大小,但病久危困呕秽者,不治。经云:木陈者,叶必落;弦绝者,声必嘶是也。

蛊者,腹有虫,时作酸痛,痛则吐清水涎沫,宜下之。

下虫丸

白苦楝根皮(酒浸,烙),绿色贯众,木香,桃仁(去皮、尖),芜荑(焙尖),槟榔,各二钱。鹤虱(炒),干蟾(炙焦),各一钱,轻粉五分,使君子肉,五十枚。

上末,面糊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俟天明,先以肉汁味臭鼻内,使香闻鼻中,即仍③肉汁下丸。

①香薷:原作“香藿”,据忠信堂本改。

②皆是:忠信堂本为“亦可”。

③仍:忠信堂本为“仍以”。

伤食证治

伤食无如损节奇,视其轻重法何为,

欲求陈莝谁将去,消导不行攻取之。

《内经》曰: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东垣先生解云:饮者,无形之气也;食者,有形之血也。由此推之,乳为血所化,饮之类也。乳食之类,宜有辨矣,幼科消乳丸有三棱、莪术,误也。

小儿之病,伤食最多,故乳食停留中焦不化而成病者,必发热恶食,或噫气作酸,或恶闻食臭,或欲吐不吐,或吐出酸气,或气短痞闷,或腹痛啼哭,此皆伤食之候也,方见伤食之证。不必悉具,便宜损之。损之者,谓姑止之,勿与食也,使其自消。所谓伤之轻者,损谷自愈也。损之不减,则用胃苓丸以调之。调之者,调其脾胃,使乳谷自消化也。调之不减,则用保和丸以导之。导之者,谓腐化乳食,导之使去,勿留胃中也。导之不去,败攻下之。轻则枳朴大黄丸,重则备急丸主之。

枳朴大黄丸

枳实、炒,厚朴、姜汁炒,大黄、酒蒸,各等分。槟榔,减半。

共细末,神曲糊丸,黍米大,量儿减加,姜汤下。

备急丸

大黄,巴豆、去膜,干姜,等分。

须得精新好药,研末炼蜜丸,黍米大,每服三五丸,量儿加减,白汤下。

凡用消导攻取之药,必的见其所伤之物,则胃气不伤而食物去,却无遗毒矣。故伤热物者,如酒肉、湿面、辛辣之类,则以枳实、青皮、黄连、大黄、牵牛主之。伤冷物者,如瓜果、冰水。豆粉之类,则以丁香、木香、砂仁、苹果、巴豆治之。又如山植之消肉食,神曲、麦芽之消谷食,半夏、干姜之消菜果生冷,各有所宜也。苟不问寒热,而以寒治寒,以热治热,则所伤之物虽去,而偏寒偏热之药性留于胃者,或为热中,或为寒中,作儿终身之害者,皆一时之误也。

小儿伤食,最关利害,父母不可轻忽,医人不可粗率也。如弃而不治,则成积癖;治之失法,则成疳痨.故儿之强壮者,脾胃素实,恃其能食,父母纵之,以致太过,停留不化,此乃食伤脾胃,真伤食也,可用前法治之。如小儿之怯弱者,脾胃素虚,所食亦少,或因少加,则必停蓄不化,此乃脾虚不能消谷,转运迟耳,非其伤食也,治以前法则误矣,宜用养脾丸主之。

小儿易虚易实者也,如使壮实①者,纵其口腹。则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而实者亦虚矣。其虚怯者,节饮食则脾胃无伤,谷气渐长,而虚者可实矣。

①壮实:原作“壮食”,据忠信堂本改。

胃苓散之方,如五苓散之利水,平胃散之消谷,可以调理脾胃,可以消导饮食,城小儿之要药也。如伤食又感风寒者,此内伤夹外感也。不吐泻者,谓之夹食伤寒,先解其表,宜藿香正气散主之;表解后,攻其食积.枳朴大黄丸。有吐泻者,谓之霍乱,宜藿香正气散主之。详见感冒四气。如伤食发热变惊风者,先去食积,使食去热除而搐自止,宜加减宣风散主之;发搐者,人参羌活散。详见惊风。

宣风散

槟榔、二个,草果仁,陈皮,各半两。黑牵牛生、熟各半,二两。大枳实,五枚。大黄,一两。

共末,每半钱,蜜汤调服。

人参羌活散

柴胡,防风,天麻,前胡,人参,川芎,当归,枳壳,茯苓,羌活,桔梗,甘草,蝉退,各等分。

未,薄荷同煎服。

伤食或吐或泻,则其所伤之物去矣,只以肥儿丸调之,和其胃气,或钱氏之异功散,蜜汤调服。

积聚证治

宿食停伤脾胃中,是名食积法宜攻,

必询原物分寒热,莫犯虚虚可立功。

按;东垣云食者有形之物,伤之则宜损其谷。其次莫若消之,不止则攻之。此治初伤乳食之法也。只因不早治之或治之晚,以致陈莝菀聚,乃成积也。小儿病积者多,其候面黄色白,腹大或紧,食少,或腹作痛,无时发作,发作则数日不止。治其积者,若不问平日所伤之物是寒是热,观儿之形或虚或实,一概用偏寒偏热峻下之剂,而犯虚虚之戒,其害大矣。如曾伤乳热食热者,则为热积;如伤冷乳冷食者,则为冷积。伤五谷者,则为食积。伤五畜之肉者,则为肉积,热积。伤五果之类者,则为果子积,生冷积。伤五菜之类者,则为菜积。有冷有热。冷积宜丁香脾积丸下之,以原食生冷之物作汤。热积宜丁香槟榔丸下之,以原伤谷肉之物作汤;谓之溯源汤。

凡用攻下取之药,必先补其胃气,如导功散之类,而后下之。所谓补而泻之,勿犯胃气也。

家传丁香脾积丸:治冷积腹痛,又治伤食积泻,效。

丁香,木香,良姜(清油炒),各一钱。青皮,皂角(烧存性),槟榔,各二钱。三棱、煨,莪术(煨),各三钱。巴豆,四十九粒。去壳、膜,另研如泥。

上前八味细末,入巴豆泥,研令匀,用醋煮面糊丸,麻子大,每五丸,原物汤下。

如取虫,苦楝根皮汤下。

木香槟榔丸:治热痰腹痛,又治痢疾。

木香,槟榔,青皮,陈皮,枳壳(炒),莪术,黄连,黄柏,各一两。香附,大黄,各三面。黑牵牛(取头末),三两。

上细末,滴水为丸,麻子大,每服十丸,原物汤下。

原物汤取原日所伤之物,用韭菜捣烂捏成饼子,烧存性,研细煎汤送下,名取积丸。

如素弱者,不可轻下,当以补药去之。用钱氏益黄散,加莪术、木香、黄连(炒),共细末,水煎,神曲糊丸,黍米大,服二三十丸,米汤下。

泄泻证治

泄泻先须辨五因,治分三法见于经,

养其脾胃尝为本,莫使五虚成慢惊。

泄有五者,谓风、寒、暑、湿、食积也,皆属湿论。故风湿、寒湿、湿热,中湿,此者温之生于外者也。食积,则湿之生于内者也。叔和云:湿多分五泻者是也。治有三法者,按仲景《伤寒论》云:下利不止者,宜理中丸。理中者,理中气也。治泻,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五苓散主之。不止者,利在下焦也,宜赤石脂禹余粮汤止之。故初则温中,理其胃气也;次则分利,使阴阳和畅,水谷分别也;末则止涩,涩可去脱,恐肠胃滑而谷气不收也。此三者治泻之大法也。故予家传心法,初用理中汤,中用五苓散,末用七味豆蔻丸,或一粒白玉丹,即是仲景之法。

七味豆蔻丸:治泄泻不止,涩可去脱之法也,又治虚泄。

肉豆蔻(面裹煨),木香,砂仁,各三钱。白龙骨,诃子肉,各五钱。赤石脂,枯矾,各七钱。

共细末,面糊丸,麻子大,量儿加减,小者十五丸,服止五十丸,米饮下。

白玉丹又名一粒丹:治滑泻不止,神效。大人通用。

寒水石炼研(水飞),二两。枯白矾,一两。

共细末,面糊丸,小者麻子大,大者皂子大,中者豌豆大,母服一丸,米饮下。久者宜用,初刚勿用。

伤风泄泻,其症口中气热,呵欠顿闷,乍凉乍热,睡多气粗,大便黄白色,呕吐乳食不消,令咳嗽。宜发散,加减惺惺散主之。

加减惺惺散:治小儿风泄,补脾胃,发散风邪为主。

人参,白术,白茯苓,各一钱。炙甘草,七分。防风,川芎,藿香,各三钱半。细辛,二钱。

按:小儿科论夏至后泄者,热多;秋分后泄者,寒多;中间按节气分寒热多少之说,似太琐细,不若《原病式》明白。盖冷泄热泄,四时有之,但暑月多热,冬月多寒。

热泻者,《原病式》云:谷虽不化而色变非白①,烦渴,小便赤涩。凡谷消化,无间色及他症,便为热也。寒泻而谷消化者,未之有也;然热泻亦有不化谷者,邪热不杀谷也。谷虽不化,乃糟粕耳,非若邪气之完谷出也,此宜辨之。如夏月得之,大渴者,宜五苓散作汤,调玉露散,另身热与渴略减者,只服五苓散,不可更加玉露散,恐生中寒之症。泻仍不止,用胃苓丸和一粒丹止之。神效。非夏有此热泻者,渴饮水,白术散乃圣药也。

寒泻者,《原病式》云:完谷不化而色不变,吐利腥秽,澄清冷,小便清白不涩,身凉市渴,此为寒也。冬月得之,宜理中汤、丸。不止,以五苓散加姜枣煎;再不止者,七味肉豆蔻丸主之。春秋月同,惟夏月得之,先服理中汤、丸,后以五苓散和玉露散。

玉露散:一名甘露饮,治伤热泻黄色。

石膏,二两。寒水石(煅研、水飞),二两。生甘草,七分半。

上极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温水调下。

如寒泄久不止,一日三四次,溏而不多,腹中鸣,宜黄芪补胃汤。

黄芪补胃汤

黄芪(炙),归身,川芎,柴胡,益智仁,陈皮,炙甘草,各二钱。升麻,六分。

共末,水煎服。

湿泻者,身重泄水;风湿者,水谷混杂。宜升麻除湿汤。湿热者,宜五苓散加玉露散。湿不渴,宜胃苓汤。此病夏秋间多有之,益黄散尤妙。

升麻除湿汤:治风湿作泻,自下而上者,引而竭之。

升麻,柴胡,神曲(炒),防风,泽泻,猪苓,各五分。苍术,一钱。陈皮,炙甘草,麦芽炒;各五分。

如胃寒肠鸣,加益智仁、半夏等分,入姜、枣煎,非肠鸣不得用也。上[口父]咀分作五服,水煎。

胃苓汤:治夏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

五苓散:平胃散二方相合

入姜、枣同煎服。

今治泄泻者,不问大人小儿,通用此方。

如寒湿泻不止,宜益黄散,此治寒湿之要药也。

食积泄者,因饮食过多,遂伤脾胃,以致泄泻。其候大便不聚,臭如败卵,或作酸臭之气,或色黄白,腹中或有痛者,宜先补胃气而后下之。补用钱氏异功散加神曲,下用丁香脾积丸,小下积之方,惟此能去痛止泻也。有巴豆,按药性,巴豆能令未泻者泻,能令已泻者止故也。

凡大污引饮者,其病不论新久,皆服白术散,痢病亦同。盖脾恶湿,肾恶燥,饮水太多,其肾益燥,津液不升,则渴益不止。水止于脾,温伤脾胃,泻亦不止。故白术散治渴泻之圣药也。常宜服之以代②汤水,不可再饮汤水,兼之不效矣。

白术散:治泄泻冒热烦渴。间阴阳并宜服之③。

人参,白术,茯苓,木香,甘草,藿香,各一钱。葛根,—钱。

共细末,水煎服。

本方治小儿阳明经本虚,阴阳不和,吐泻亡律液,烦热口干。以参、术、甘草甘温补胃和里;木香、藿香辛温以助脾;茯苓甘平,分阴阳,利水湿:葛根甘平倍于众药,其气轻浮,鼓舞胃气,上行津液,又解肌热,治脾胃虚弱,泄泻之圣药也。下问泄痢,但久不止者,并服之。

①非白;忠信堂本作“黄白”。

②代:原作”拆”.据忠信堂本改。

③间阴阳并宜服之:忠信堂本无此句。

钱氏云:泻黄者,伤热乳也。泻青者,伤冷乳也。予家通用胃苓汤为丸主之.热者用车前草汤下,寒者用煨姜汤下。

又泻不止,非清气之下陷,则肠滑不禁,及肺虚不行收令也,宜家传升阳固脱汤主之。

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炙,当归,白芍,地黄,升麻,猪苓,津泻,葛根,陈皮,乌梅,诃子肉。

共十四味,等分,量儿大小,[口父]咀,水煎服无时,即大人亦可取之。

久泻不止,多属虚寒,无有热也。故经曰:暴泻无寒,久泻无热。宜豆蔻丸和胃苓丸各半相合,陈米炒熟煎汤送下即止;如再不止,宜用人参白术散加肉豆蔻面裹煨,诃子肉为丸服,庶不成虚,变慢惊风也。

有先泻未止而成疳者,易治,宜参苓白术散加肉豆蔻、诃子肉丸服之,则泄自止,津液渐生不致成疳也。有先疳而后泻者,谓之疳泻,难治。宜用集圣丸去芦荟、莪术、五灵脂三味,加肉豆蔻、诃子肉等分,为末,山药糊丸,黍米大,每二十五丸,四君子汤下。

经曰:五虚者,一脉细,二皮寒,三少气,四泄泻不止,五饮食不入。五虚悉具者生①,能食者生。又泻不定,精神好者,脾败也;吐泻唇深红者,内热故也,不退必死;面黑气喘者不治;大渴不定,止之又渴,肾败也,遗泄不觉者死。

①生:忠信堂本为“死”。

痢疾证治

赤白无分寒热议,多因食积宜通利,

育婴家宝只三分,传自河间真秘密。

按《内经》曰: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则入五脏,阳受之则入六腑,填满闭塞,不为飧泻,久为肠癖。飧泻者,为米谷不化也。肠癖者,不痢是也。又按五十七难曰:胃泻者,饮食不化。色黄;脾泻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小腹痛;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使,茎痛。大瘕泄者,痢也。由《素》《难》之文观之,则痢起于食积也。况小儿之病伤食者多,惟有宿食为积。故因四时之感,而成痢也。赤白皆属热说见《原病式》中,或谓赤者属热,白者属寒,未敢听之。但调痢久不止,则为虚寒,或服冷药过多,热变为寒者则有之矣。此当以脉证别之。身热而渴,脉数大有力而能食者为热;身凉不渴,脉沉无力而不食者为寒明矣。治痢之法,初起腹中若痛,里急后重者,其痛为实,宜急下之,三黄承气丸.不可用巳豆、牵牛之剂。已豆损血,牵牛损气也。如有外症不可遽下,宜发散之,仓禀汤主之。初治不止,各随其证施治也。

三黄承气丸:治痢疾初起,两眉皱而啼哭者,腹痛也。里急后重,烦躁不安者,以此下之。

大黄、酒蒸,一两。枳实(炒),厚朴(炒),槟榔,各五钱。黄连(酒炒),黄芩(酒炒),黄柏(酒炒),当归,各三钱。木香,二钱。

共细末,神曲糊丸,黍米大,儿小者十五丸,儿大者三十丸,滚白水下。

仓癝汤:治伤风痢疾及时行疫痢,大小相似者,宜先服此方。即:

人参败毒散(方见前),加陈仓米,煎服。

一方:加陈皮。

因伤风得之者,则纯下清血,宜胃风汤主之。如不纯血。宜黄连四物汤、家秘剪红丸;不止者,阿胶梅连丸,大效。

胃风汤:治风冷客于肠胃,泄下鲜血,及肠胃湿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

人参,白茯苓,川芎,当归,白术,白芍,辣桂,各等分。

上[口父]咀,量地加减,入粟米数十粒同煎,食前热服。

黄连四物汤:治下痢纯血。

黄连,当归,川芎,白芍,生地,槐花(炒),荆芥穗,等分。加犀角

[口父]咀,量儿大小,水煎服。

家传剪红丸:治痢下纯血,及大人肠风了血,神效。

枳壳(炒),槐子(炒),侧枯叶(炒),荆芥穗,等分。

共细末,酒糊丸,黍子大,量儿加减,米饮下

阿胶梅连丸:治下痢无问新旧,赤白黑、疼痛诸症。

真阿胶(锉碎,用蛤粉炒成珠),赤茯苓()去皮,乌海(洗净去核,焙干),赤芍,黄柏,黄连,干姜(炮),当归(酒洗,日干),等分。

共细末,水丸,黍米大,米饮下。忌鸡鱼油腻诸物。

以上皆初治之法也。

赤白痢者,心生血,因伤热得之,则心移热于小肠,是为赤痢。故赤者从小肠而来也。肺主气,因伤热得之,则肺移热于大肠,是为白痢。故白者从大肠而来也。刘河间据《内经》云:溲而便脓血,知气行而血止也,以芍药汤主之。行血则便自愈,调气则后重除。此治痢之要法也。吾之先祖,以此立法,用黄连阿胶丸加当归、木香治血痢,于血中行气;胃苓丸加当归、芍药治白痢,于气中养血。赤白相兼者,香连丸;有积者,家秘治痢保和丸相兼服之,无不效者。

河间芍药汤:行血则便自愈,调气则后重除。

芍药,一钱。当归,黄连,黄苓,各五分。炙甘草,二分。大黄,三分。槟榔,木香,各二分。桂,二分半。

[口父]咀,吹儿小分三剂,大则一剂,水煎食前温服。

黄连阿胶汤:治赤痢。

黄连,三钱,阿胶(炒),二钱。白茯苓,当归,木香,各一钱。

细末,水丸,米饮下。

胃苓丸:治白痢。

加当归,白芍,白术。

研末,水糊丸,米饮下。

番连丸:治赤白痢。此吾家传秘方也。

黄连(大如鸡爪者,去枝梗,切),吴茱萸,木香,石莲子肉,各三钱。

共末,酒糊丸,黍米大。量儿加减,陈米炒,煎汤下。

家传治痢保和丸:其积有未尽、有久痢原未得下、脾虚不可下者,俱宜服下之。

陈皮,半夏,白茯苓,枳壳(炒),厚朴(炒),黄连(炒),山楂肉,萝卜子(炒),神曲,麦芽(炒),各五分。木香,槟榔,炙甘草,各减半。

上细末,别取种曲糊丸,米饮下。

此以上中治之法也。

痢久不止名休息痢,不可骤用肉豆蔻、诃子肉、罂粟壳止之,恐有滞积未尽,反成重病也。必腹中不痛。虽有虚痛,切不可止之。吾有家秘和中丸,不犯此禁。如有可止者,幼科中秘传香连丸。万金散,择而用之。

家传和中丸:专治休息痢及疳痢,屡验。

人参,炙甘草,当归,川芎,车前子,猪苓,泽泻,神曲,麦芽,俱炒。诃子肉(面裹煨),五莲肉,各二钱。白术,白茯苓,陈皮,白芍,黄连(炒),各三钱。木香,干姜(炒),豆肉蔻(面裹煨),各二钱。

共细末,酒煮面糊丸,黍米大,米饮下。

秘传香连丸:治男女小儿诸般痢疾作痛,并久痢虚脱,脓血不止者,服之神效。如初痢一二日间,不可服,恐拦住积滞热毒,变生他症,又反为害也。

黄连(酒润炒),一两。木香肉,豆蔻(煨),各三钱。乳香,没药,各一钱。

上末面糊丸,芡实大,服一丸,赤痢甘草汤、白痢姜汤下。

万金散:治水泻,下痢久不瘥者。

粟壳:去蒂,二两,锉细,醋炒,一两,生用一两。甘草:四节,生。一民炙,一两。陈皮(去白),二两。乌梅(和核),一两。

锉碎合成剂,量儿大小,热渴略煎二沸,和渣倾出碗内,盖定澄清去渣,空心温服。

以上末治之法也。

泻痢从来更变多,久而休息转沉疴,

脱肛不禁堪惆怅,膝肿其如鹤膝何。

有泄泻变痢疾,有痢疾变泄泻者。先正有言曰:先泻后痢者,此脾传肾也,为阴邪,难治。先痢后泻者,此胃传脾也,为微邪,易治。斯言也,谓泻痢久而传变者,愚亦有说焉;泻久不止复变痢者,其后重者,胃气之下陷也。其脓血者,肠垢之下浊也。水谷竭而胃败,加之何不死。痢久不止而变泻者,其后重除者,乃湿热之毒尽矣。其脓血止者,乃陈莝之物去也。肠胃通而水谷行,故可治也。若初泻便变痢者,此气病传入血中,宜养血为主,加调气之药,不可复下伤胃气也。初痢即变泻者,此止病传入气中,以调气为主,加养血之药,不可遽涩,使毒留而不去,复成痢也。泻变痢者,宜四物汤加黄连、木香、白茯苓。痢变泻者,宜四君子汤加当归、白芍主之。

痢久不止,无津液欲成疳病者,宜参苓白术散大补胃气可也。有素病疳,又新病痢者,此重伤食,感冒四气之所致也。宜钱氏异功散加当归、白芍、木香、诃子肉、神曲(炒)各等分为丸服,不可作痢治之。

痢久不止,谓之休息痢。脾胃受伤,其气之下陷也,则为脱肛,其上逆也,则为食入即吐,不思乳食,谓之噤口。肾开窍于二阴,痢久则肾败矣。两膝红肿,谓之鹤膝,更有不治之症,俱宜辨之。

脱肛者,胃气之下陷也,后重不除,努责太过,故肠头脱肛出也。肛门名魄门,肺是主之。肠头脱出,又肺气不行收令也。宜用养血调气升提之剂,使痢止则肛自不出矣。升麻汤主之,外用洗法、托法、灸法。

升麻汤

升麻,一钱。人参,白术,白茯苓,陈皮,当归,白芍,麻子仁,各五分。甘草,防风,各三分。荆芥穗,二分。乌梅(去核),一个。

上[口父]咀,分二剂,食前服。

洗法独浇散:治脱肛不收。

五倍子,半两,研末。井花水,三碗,入瓷罐内,慢火煎半,入朴硝,荆芥穗,各一钱。

乘热熏洗,仍以五倍子末付之。一方用绿桑螺,烧存性,研末,以猪膏和涂肠头上。

托法用:

木贼,烧存性,为末,掺之以软帛按入。

又方用:

赤石脂,伏龙肝,等分。

末,敷之。

又方用:

龙骨末,木贼,烧存性,等分。

为末敷之。

炙法脱肛不收,灸尾翠骨穴神效,又能治痢。

噤口者,乃胃虚逆气上冲而吐也;有不思食者,皆虚损也,宜用参苓白术散,米饮调服。大抵此病难治。凡泻痢者,能食则吉,不能食则凶。

鹤膝者,两膝红肿,如鹤之膝也。小儿痢后多此疾,乃肾虚之症也,宜补肾地黄丸,加虎胫骨、个膝主之。

有五色痢者,此五脏之真色见也,不可治。

痢疾腹胀者,属中气不足也,宜胃苓丸调之,慎勿下之,下之则死。亦有余套之未尽,误服涩药太早,腹胀着,此为实也,腹中必痛,宜下之,三黄枳术丸主之。

痢疾不治症:小儿下痢如尘腐色者死,如屋漏水者死。下痢日久,大吼如竹筒者死,如血腥者死。

凡赤白同下,久而不禁。小便赤涩,腹痛发热,唇红舌苔,气促心烦,坐卧不安,大渴饮水,各道倾陷,面容似妆,噤口不食,眼胞肿,足背肿者,皆不可治。《内经》曰:肠癖身热,脉躁疾者死;身凉脉迟者生。又脉大而有力者死;脉微而无力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