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 張仲景述 晉 王叔和撰次

宋 林 億校正

明 趙開美校刻

沈 琳仝校

辨太陽病脉證并治下第七合三十九法。方三十首。并見太陽少陽合病法。

提要

本篇原文計五十一條,論述的主要内容可分四個部分:

一、熱實結胸證治。包括熱與水結的大陷胸湯(丸)證治、熱與痰結的小陷胸湯證治。

二、陰寒之邪内結於五藏的藏結證、太少併病的柴胡桂枝湯證和柴胡桂枝乾薑湯證、婦人熱入血室證,以及熱與水搏於肌表的文蛤散證等。這些證候或在病因、或在症狀上有與結胸證相似之處,故滙於一篇之中對比發揮,以資鑑别。

三、心下痞證治。主要包括無形邪熱痞塞於中的大黄黄連瀉心湯證治、熱痞兼陽虚的附子瀉心湯證治、脾虚寒熱錯雜而挾痰的半夏瀉心湯證治和挾飲的生薑瀉心湯證治、中虚客氣上逆的甘草瀉心湯證治。

由於在五苓散、旋覆花代赭石湯、大柴胡湯等證中亦可出現心下痞鞕症,因此也同五瀉心湯證雜糅在一起討論,示人總以辨證爲先。

四、陽明里熱的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證、上熱中寒的黄連湯證、風濕滯留肌腠或關節的桂枝附子湯證和甘草附子湯證、外感寒邪兼心之陰陽兩虚的炙甘草湯證等,均與表邪内侵有關,故於本篇之末論之,以説明太陽表邪内侵後病證不一,虚實有異,而變證百出。

結胸,項强,如柔痓狀。下則和,宜大陷胸丸。第一。六味。前後有結胸、藏結病六證。

太陽病,心中懊憹,陽氣内陷,心下鞕,大陷胸湯主之。第二。三味。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脉沉緊,心下痛,大陷胸湯主之。第三。用前第二方。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第四。八味。水結附。

太陽病,重發汗,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燥而渴,潮熱,從心下至少腹滿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第五。用前第二方。

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第六。三味。下有太陽病二證。

病在陽,應以汗解,反以水潠,熱不得去,益煩不渴,服文蛤散,不差,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第七。文蛤散一味。五苓散五味。小陷胸湯用前第六方。白散三味。

太陽少陽併病,頭痛,眩冒,心下痞者,刺肺俞、肝俞,不可發汗,發汗則讝語,讝語不止,當刺期門。第八。

婦人中風,經水適來,熱除脉遲,脇下滿,讝語,當刺期門。第九。

婦人中風,七八日,寒熱,經水適斷,血結如瘧狀,小柴胡湯主之。第十。七味。

婦人傷寒,經水適來,讝語,無犯胃氣及上二焦,自愈。第十一。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疼,微嘔,心下支結,柴胡桂枝湯主之。第十二。九味。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復下之,胸脇滿,小便不利,渴而不嘔,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第十三。七味。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不欲食,大便鞕,脉細者,爲陽微結,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第十四。用前第十方。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可與柴胡湯,蒸蒸而振,却發熱汗出解。心滿痛者,爲結胸。但滿而不痛,爲痞,宜半夏瀉心湯。第十五。七味。下有太陽併病,并氣痞二證。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乃可攻之,十棗湯主之。第十六。三味。下有太陽一證。

心下痞,按之濡者,大黄黄連瀉心湯主之。第十七。二味。

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第十八。四味。

心下痞,與瀉心湯,不解者,五苓散主之。第十九。用前第七證〔1〕方。

〔1〕證 底本誤衍“證”字。

傷寒汗解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生薑瀉心湯主之。第二十。八味。

傷寒中風,反下之,心下痞,醫復下之,痞益甚,甘草瀉心湯主之。第二十一。六味。

傷寒服藥,利不止,心下痞,與理中,利益甚,宜赤石脂禹餘粮湯。第二十二。二味。下有痞一證。

傷寒發汗,若吐下,心下痞,噫不除者,旋復代赭湯主之。第二十三。七味。

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湯。第二十四。四味。

太陽病,外未除,數下之,遂協熱而利,桂枝人參湯主之。第二十五。五味。

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不可攻痞,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黄黄連瀉心湯。第二十六。瀉心湯用前第十七方。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嘔吐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第二十七。用前第四方。

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强,寸脉浮,胸中痞,氣上衝不得息,當吐之,宜瓜蒂散。第二十八。三味。下有不可與瓜蒂散證。

病脇下素有痞,連臍痛,引少腹者,此名藏結。第二十九。

傷寒若吐下後,不解,熱結在裏,惡風,大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第三十。五味。下有不可與白虎證。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背微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第三十一。用前方。

傷寒脉浮,發熱無汗,表未解,不可與白虎湯。渴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第三十二。用前第三十方。

太陽少陽併病,心下鞕,頸項强而眩者,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第三十三。

太陽少陽合病,自下利,黄芩湯;若嘔,黄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第三十四。黄芩湯四味。加半夏生薑湯六味。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者,黄連湯主之。第三十五。七味。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摶,身疼煩,不能轉側,不嘔、不渴,脉浮虚而濇者,桂枝附子湯主之。大便鞕,一云臍下心下鞕。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湯主之。第三十六。桂附湯、加术湯并五味。

風濕相摶,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第三十七。四味。

傷寒脉浮滑,此表有熱,裏有寒,白虎湯主之。第三十八。四味。

傷寒脉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第三十九。九味。

問曰:病有結胸,有藏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關脉沉,名曰結胸也。

何〔1〕謂藏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脉浮,關脉小細沉緊,名曰藏結。舌上白胎滑者,難治。

〔1〕何 《玉函》卷三上有“問曰”。

藏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1〕一云寒而不熱。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1〕不往來寒熱 《脉經》卷七作“寒而不熱”。

按語

以上三條,辨結胸和藏結之脉證。但重點是論結胸,言藏結,乃假賓贊主之意。

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1〕,一作汗出。因作痞也。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結胸者,項亦强,如柔痓〔2〕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方一。

大黄半斤 葶藶子半升,熬 芒消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右四味,擣篩二味,内杏仁、芒消,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别擣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3〕,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爲效。禁如藥法。

〔1〕下之 《千金翼》卷九作“汗之”。

〔2〕痓 《玉函》卷三作“痙”。是。

〔3〕白蜜二合 《玉函》卷八、《千金翼》卷九、《外臺秘要》卷二作“白蜜一合”。

按語

結胸證與痞證,並非皆由誤下而成,當須活看。致於大陷胸丸證,乃因其邪結偏上而現“柔痙”之狀,故治以緩。

結胸證,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

太陽病,脉浮而動數,浮則爲風,數則爲熱,動則爲痛,數則爲虚,頭痛發熱,微盗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内拒痛〔1〕。一云頭痛即眩。胃中空虚。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内陷,心下因鞕,則爲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黄。大陷胸湯。方二。

大黄六兩去皮〔2〕 芒消一升 甘遂〔3〕一錢匕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消,煮一兩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

〔1〕膈内拒痛 《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頭痛即眩”。《脉經》卷七注有“一云膈内拒痛”。

〔2〕去皮 《千金翼》卷九無。

〔3〕甘遂 《千金翼》卷九、《外臺秘要》卷二下有“末”字。是。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脉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胸湯主之。三。用前第二方。

按語

脉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鞕,稱爲“結胸三證”。反映了大結胸證之熱實的特點。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爲水結在胸脇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四。用前第二方。

大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 枳實四枚,炙 生薑五兩,切 黄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兩,若不加,恐不名大柴胡湯。

按語

大陷胸湯證可水熱結於胸脇,雖有脇痛,但無往來寒熱之症,以此别於大柴胡湯證。

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1〕小有潮熱,一云日晡所發,心胸大煩。 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五。用前第二方。

〔1〕所 《玉函》卷三無。

小結胸病〔1〕,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脉浮滑者〔2〕,小陷胸湯主之。方六。

黄連一兩〔3〕 半夏半升,洗 栝樓實大者一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樓,取三升,去滓,内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1〕病 《玉函》卷三、《千金翼》卷九作“者”。

〔2〕者 《玉函》卷三、《千金翼》卷九均無。

〔3〕黄連一兩 《玉函》卷八作“黄連二兩”。

按語

小結胸證爲痰熱互結,與大結胸證相比,病位局限於心下,病勢較緩,按之則痛,故稱其爲小結胸。

太陽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1〕,心下必結,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2〕。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復下之;此作協〔3〕熱利也。

〔1〕起 《玉函》卷三、《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下有“者”。

〔2〕有寒分也 《玉函》卷三、《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寒也”。“寒分”指寒飲。

〔3〕協 《玉函》卷三、《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挾”。

太陽病,下之,其脉促,一作縱。不結胸者,此爲欲解也。脉浮者,必結胸。脉緊者,必咽痛。脉弦者,必兩脇拘急。脉細數者,頭痛未止。脉沉緊者,必欲嘔。脉沉滑者,協〔1〕熱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1〕協 《玉函》卷三、《脉經》卷七作“挾”。

按語

此條論表證誤下有變證百出之弊。對於變證,當“平脉”辨之,不可拘泥“必”字。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1〕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2〕,肉〔3〕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4〕。 用前第六方。

白散亦可服〔5〕。 七。 一云與三物小白散。

文蛤散方

文蛤五兩

右一味爲散,以沸湯和一方寸匕服,湯用五合。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銖,去黑皮 白术十八銖 澤瀉一兩六銖 茯苓十八銖 桂枝半兩,去皮

右五味爲散,更於臼中治之,白飲和方寸匕服之,日三服,多飲煖水汗出愈。

白散方

桔梗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貝母三分

右三味〔6〕爲散,内巴豆,更於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强人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7〕。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潠之,洗之,益令熱却不得出,當汗而不汗則煩,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8〕。

〔1〕潠(xún 徇) 同“噀”,用冷水噴灑。 《後漢書•郭憲傳》:“含酒三潠。”注:“潠,噴也。”

〔2〕彌更益煩 煩熱更重。 “彌”、“更”、“益”義同,皆更甚之義。“煩”,熱也。

〔3〕肉 《玉函》卷三、《脉經》卷七作“皮”。

〔4〕與三物小陷胸湯 《玉函》卷三、《千金翼》卷九下并作“與三物白散”。是。

〔5〕白散亦可服 《玉函》卷三、《千金翼》卷九無。是。

〔6〕右三味 《千金翼》卷九下有“擣”。

〔7〕冷粥一杯 《千金翼》卷九下有小字註“一云冷水一杯”。

〔8〕身熱……如上法 此四十八字《玉函》卷八無。

按語

既言“寒實結胸,無熱證”,則苦寒之品在所必禁。由此可推斷“小陷胸”三字爲衍文,當從《千金翼》和《玉函》。

太陽與少陽併病,頭項强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鞕者〔1〕,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讝語,脉弦。五日讝語不止,當刺期門。八。

〔1〕痞鞕者 《玉函》卷三、《千金翼》卷九作“痞而硬”。《脉經》卷七作“痞堅”。是。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脉遲身凉。胸脇下滿,如結胸狀,讝語者,此爲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1〕而取〔2〕之。 九。

〔1〕實 《玉函》卷三、《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虚實”。

〔2〕取 《註解傷寒論》卷四作“瀉”。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爲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方十。

柴胡半斤 黄芩三兩 人參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兩〔1〕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甘草三兩 本書卷三作“甘草三兩炙”。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讝語,如見鬼狀者,此爲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十一。

按語

以上三條,皆論熱入血室證治。婦人熱入血室證,多見於經期或産後,邪氣乘血室空虚入内而結,遂成本證。查“血室”之義,有指冲脉、肝、胞宫諸説,當以胞宫之説爲是。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方十二。

桂枝去皮〔1〕 黄芩一兩半 人參一兩半 甘草一兩,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藥一兩半 大棗六枚,擘 生薑一兩半,切 柴胡四兩

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參湯,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復如柴胡法。今用人參作半劑〔2〕。

〔1〕去皮 《玉函》卷七作“一兩半”。

〔2〕本云……半劑 此二十九字《玉函》卷八無。

按語

本爲太少併病證,故取柴胡、桂枝兩方合而治之。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脇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爲未解也,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方十三。

柴胡半斤 桂枝三兩,去皮 乾薑二兩〔1〕 栝樓根四兩 黄芩三兩 牡蠣二兩〔2〕,熬 甘草二兩,炙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1〕乾薑二兩 《註解傷寒論》卷四作“乾薑三兩”。

〔2〕牡蠣二兩 《註解傷寒論》卷四作“牡蠣三兩”。

按語

本證雖有邪熱鬰阻少陽,三焦不利,並且因誤下而傷脾氣,以致膽熱脾寒等證雜糅出現。

柴胡桂枝乾薑湯乃遵小柴胡湯加減法變化而成:太陽表邪未盡,故去人參加桂枝;不嘔,去半夏;口渴加栝樓根;胸脇滿微結,去大棗加牡蠣,瀉下傷脾,脾氣虚寒,故又加乾薑。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鞕,脉細者,此爲陽微結,必有表,復有裏也。脉沉,亦在裏也,汗出爲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裏,此爲半在裏半在外也。脉雖沉緊,不得爲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十四。用前第十方。

按語

“半在裏半在外”的陽微結證,汗下之法均非所宜。治以小柴胡湯,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則表裏之邪俱解。陽微結證邪氣鬱閉,有似陰寒證,故同純陰結證同條分析,意在辨證求真。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爲逆,必蒸蒸而振,却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鞕痛者,此爲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爲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方十五。

半夏半升,洗 黄芩 乾薑 人參 甘草炙,各三兩 黄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須〔1〕大陷胸湯者,方用前第二法。一方用半夏一升

〔1〕須……第二法 此十二字《註解傷寒論》無。

按語

少陽誤下而致脾胃氣虚,升降失司,寒熱錯雜,心下痞塞,治以半夏瀉心湯,温清并用,辛開、苦降、甘補,斡旋中州升降,則使心下痞證可愈。

太陽少陽併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鞕,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1〕心煩。

〔1〕人 《玉函》卷三、《千金翼》卷九下有“必”。

脉浮而緊,而復〔1〕下之,緊反入裏,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

〔1〕復 《玉函》卷二作“反”。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鞕滿,引脇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裏未和也,十棗湯主之。方十六。

芫花熬 甘遂 大戟

右三味等分,各别擣爲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藥末,强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

按語

此論外邪誘發飲停脇下之證治,與《金匱》懸飲證可互參。其中“引脇下痛”一證是本證的辨證要點。

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復下之,心下痞,表裏俱虚,陰陽氣並竭,無陽則陰獨,復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黄,膚瞤者,難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按語

此條文意難明。柯琴、陸淵雷,日人山田氏、丹波氏皆疑其文有誤,然從“表裏俱虚”看,當屬虚證無疑。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關上浮者,大黄黄連瀉心湯〔1〕主之。 方十七。

大黄二兩 黄連一兩

右二味〔2〕,以麻沸湯〔3〕二升,漬〔4〕之須臾,絞去滓,分温再服。臣億等看詳大黄黄連瀉心湯,諸本皆二味,又後附子瀉心湯,用大黄、黄連、黄芩、附子,恐是前方中亦有黄芩,後但加附子也,故後云附子瀉心湯,本云加附子也。

〔1〕大黄黄連瀉心湯 《玉函》卷八作“大黄瀉心湯”。

〔2〕味 《玉函》卷八下有“咀”。

〔3〕麻沸湯 滾沸的水。清•錢潢《傷寒溯源集》:“曰麻沸湯者,言湯沸時泛沫之多,其亂如麻也。”

〔4〕漬(zì自) 浸泡。 《説文•水部》:“漬,漚也。”段玉裁注:“謂浸漬也。”

按語

火熱之邪痞塞於中,除關脉浮,按之濡外,尚可見心煩、尿黄、舌絳、苔薄黄、脉數等證。治以大黄黄連瀉心湯,以麻沸湯漬之須臾,以泄熱消痞,治在氣分。《金匱》瀉心湯,三黄合用,水煎頓服,清熱凉血以止吐衄,治在血分。二方不可混同。

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方十八。

大黄二兩 黄連一兩 黄芩一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按語

證爲熱痞而兼陽虚,故輕漬三黄以消痞,專煎附子以扶陽。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芩散主之。十九。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1〕。 用前第七證方。

〔1〕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 《註解傷寒論》無。

按語

本證爲水飲内停而致心下痞,又稱“水痞”,故以五苓散化飲利水以消痞。這是對五苓散證情的又一補述,同時又説明,痞證不僅有寒熱之分,同時亦有氣水之别。

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鞕,乾噫食臭〔1〕,脇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方二十。

生薑四兩,切 甘草三兩,炙 人參三兩 乾薑一兩 黄芩三兩 半夏半升,洗 黄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擘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附子瀉心湯,本云加附子。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同體别名耳。生薑瀉心湯,本云理中人參黄芩湯,去桂枝、术,加黄連并瀉肝法〔2〕。

〔1〕乾噫食臭 噯氣有飲食氣味。 “噫”(ài愛),《説文•口部》:“飽食息也。”即氣壅塞而忽通,息從喉出之聲,亦作“噯氣”。“臭”(xiù袖)。氣味。

〔2〕附子瀉心湯……并瀉肝法 此五十字《玉函》卷八、《千金翼》卷九、《注解傷寒論》卷四并無。

按語

生薑瀉心湯,調中而散飲,具有中氣斡旋以運四旁之義。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鞕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虚,客氣上逆,故使鞕也,甘草瀉心湯主之。方二十一。

甘草四兩,炙 黄芩三兩 乾薑三兩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1〕 黄連一兩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臣億等謹按,上生薑瀉心湯法,本云理中人參黄芩湯,今詳瀉心以療痞,痞氣因發陰而生,是半夏、生薑、甘草瀉心三方,皆本於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參,今甘草瀉心中無者,脱落之也。又按《千金》并《外臺秘要》,治傷寒食用此方皆有人參,知脱落無疑。

〔1〕大棗十二枚,擘 《千金翼》卷九下有“一方有人參三兩”。按:《金匱要略》卷上治狐惑病用甘草瀉心湯有“人參”。此方無,知脱落無疑,當補。

按語

“客氣上逆”,是心下痞,乾嘔,心煩不得安之因;“胃中虚”,又是穀不化,腹中雷鳴,下利日數十行之由。治用甘草瀉心湯者,乃扶正祛邪,以補爲瀉之法,力求中氣健運,客氣自伏。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粮湯主之。復〔1〕不止者,當利其小便。赤石脂禹餘粮湯。方二十二。

赤石脂一斤,碎 太一〔2〕禹餘粮一斤,碎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1〕復 《註解傷寒論》卷四下有“利”。

〔2〕太一 《玉函》卷八、《註解傷寒論》卷四無。

按語

本條舉誤治之情,以明下利的四種證治:甘草瀉心湯治痞利、理中湯治中寒下利、赤石脂禹餘糧湯治下焦滑脱不固之下利、五苓散治水濕下利。層層演繹,示人以法。

傷寒吐下後,發汗,虚煩,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鞕,脇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經脉動惕者,久而成痿。

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鞕,噫氣不除者,旋復代赭〔1〕湯主之。方二十三。

旋復花三兩 人參二兩 生薑五兩 代赭一兩 甘草三兩,炙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旋復代赭 《玉函》卷三、《註解傷寒論》“赭”下有“石”字。《仲景全書》作“旋復”,不作“旋覆”。

按語

與上條對比,彼爲陽虚而水氣上衝,此爲脾虚而痰氣上逆。

旋覆代赭湯治療痰氣上逆的嘔吐、噫氣、呃忒均有一定的療效。惟要注意生薑用量宜大,而代赭石用量宜小,不爾,則大失本方之旨。

下〔1〕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湯。方二十四。

麻黄四兩 杏仁五十箇,去皮尖 甘草二兩,炙 石膏半斤,碎,綿裹

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減二升,去白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

〔1〕下 《玉函》卷三、《脉經》卷七上有“大”。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1〕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裏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方二十五。

桂枝四兩,别切〔2〕 甘草四兩,炙 白术三兩 人參三兩 乾薑三兩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3〕,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1〕協 《玉函》卷三、《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均作“挾”。

〔2〕别切 《註解傷寒論》卷四作“去皮”。

〔3〕五升 《玉函》卷八下有“去滓”。

按語

本證爲表裏皆寒的“協熱利”。“協熱利”的“熱”字,當是指“邪”,非寒熱之熱。又,桂枝人參湯中,桂枝後下,其義在於取其“氣薄則發散”以解表邪之義。

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黄黄連瀉心湯。二十六。瀉心湯用前第十七方。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1〕痞鞕,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二十七。用前第四方。

〔1〕中 《玉函》卷三、《註解傷寒論》卷四均作“下”。

按語

大柴胡湯本治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此則又治心下痞兼嘔利,乃因其證爲氣火交阻於胃腸之故。大柴胡湯功能泄熱開結以消痞。

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鞕,氣上衝喉咽,不得息者,此爲胸有寒〔1〕也。當吐之,宜瓜蒂散。方二十八。

瓜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一分

右二味,各别擣篩,爲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2〕,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3〕,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虚家,不可與瓜蒂散。

〔1〕胸有寒 指胸有痰飲。

〔2〕一錢匕 《千金翼》作“半錢匕”。

〔3〕少少加 逐漸增加。“少少”即“稍稍”。《説文•禾部》:“稍,出物有漸也。”段玉裁注:“稍之言小也,少也。凡古言稍稍者,皆漸進之謂。”

病脇下素有痞,連在臍傍,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藏結,死。二十九。

按語

陰寒之藏結,有陰無陽,臨床若遇此情,可急用回陽救逆之法。

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裏,表裏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方三十。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炙 人參二兩〔1〕 粳米六合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立夏後,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後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凛冷,亦不可與服之,與之則嘔利而腹痛。諸亡血虚家亦不可與,得之則腹痛利者,但可温之,當愈。

〔1〕人參二兩 本書卷二、《玉函》卷八均作“人參三兩”。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三十一用前方。

按語

白虎加人參湯證本爲表裏俱熱而設,然上條言“時時惡風”,此則云“背微惡寒”,顯然是汗出過多,氣有所耗之象。

傷寒脉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1〕,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三十二。用前方。

〔1〕解 《玉函》卷三、《外臺秘要》卷一、《注解傷寒論》卷四下均有“者”。

按語

此條論白虎湯的禁忌證——表不解者不可用。葉天士提出“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似由此文而悟。

太陽少陽併病,心下鞕〔1〕,頸項强而眩者,當刺大椎〔2〕、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三十三。

〔1〕鞕 《玉函》卷三、《千金翼》卷九作“痞堅”。

〔2〕椎 《玉函》卷三下有“第一間”。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黄芩湯;若嘔者,黄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三十四。

黄芩湯方

黄芩三兩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黄芩三兩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生薑一兩半,一方三兩,切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按語

句首所言太少合病,是指邪之來路和病之初始階段。證情轉而即以下利或嘔作爲本證之主證,乃邪熱逆阻於胃腸所致。須知黄芩湯可清胃腸之邪熱,並無外解太陽之功。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黄連湯主之。方三十五。

黄連三兩 甘草三兩,炙 乾薑三兩 桂枝三兩,去皮 人參二兩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晝三夜二。 疑非仲景方〔1〕。

〔1〕疑非仲景方 《玉函》卷八、《千金翼》卷九、《註解傷寒論》卷四均無。

按語

黄連湯證爲上熱中寒,非寒熱錯雜於中,故不見心下痞,與瀉心湯證有異。因此,方雖取半夏瀉心湯,但因中寒腹痛而減黄芩。加桂枝,既可補中,又可通達上下之氣機。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摶,身體疼煩〔1〕,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脉浮虚而濇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鞕,一云臍下心下鞕。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湯主之。三十六。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生薑二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甘草二兩,炙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去桂加白术湯〔2〕方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白术四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痺,半日許復服之,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附子、术,倂走皮内,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耳。法當加桂〔3〕四兩,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鞕,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鞕〔4〕,小便不利,當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産婦,宜減服之。

〔1〕煩 《脉經》卷八作“痛”。

〔2〕去桂加白术湯 《脉經》卷八、《千金翼》卷九作“术附子湯”。《玉函》卷八作“术附湯”。《金匱要略》卷上作“白术附子湯”。其藥量爲“去桂加白术湯”藥量之半。

〔3〕法當加桂……服之 此五十二字《金匱要略》卷上無。

〔4〕以大便不鞕……服之 此二十九字 《玉函》卷八、《千金翼》卷九均無。

風濕相摶,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方三十七。

甘草二兩〔1〕,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二兩〔2〕 桂枝四兩,去皮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止〔3〕復煩者,將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爲始〔4〕。

〔1〕甘草二兩 《玉函》卷八作“甘草三兩”。

〔2〕白术二兩 《玉函》卷八、《千金翼》卷九均作“白术三兩”。

〔3〕止 《金匱要略》卷上作“出”。

〔4〕始 《金匱要略》卷上、《註解傷寒論》卷四均作“妙”。

按語

以上兩條爲風寒濕痺之證,乃傷寒之類證,其證治與傷寒異,故詳見於《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脉證并治》篇,當兩相合參,於義方備。

傷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熱,裏有寒,白虎湯主之。方三十八。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臣億等謹按前篇云,熱結在裏,表裏俱熱者,白虎湯主之。又云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此云脉浮滑,表有熱,裏有寒者,必表裏字差矣。又陽明一證云,脉浮遲,表熱裏寒,四逆湯主之。又少陰一證云,裏寒外熱,通脉四逆湯主之。以此表裏自差,明矣。《千金翼》云白通湯〔1〕。非也。

〔1〕《千金翼》云白通湯 據今本《千金翼》卷九無此語,仍作“白虎湯”。是。

傷寒脉結代,心動悸〔1〕,炙甘草湯主之。方三十九。

甘草四兩,炙 生薑三兩,切 人參二兩 生地黄一斤 桂枝三兩,去皮 阿膠二兩 麥門冬半升,去心 麻仁半升 大棗三十枚,擘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膠烊消盡,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復脉湯。

〔1〕動悸 《玉函》卷三作“中驚悸”。

按語

傷寒續發脉結代而心動悸,爲心之陰陽氣血兩虚之證,故治以炙甘草湯,益氣血而滋陰陽,則心得所養而不動悸,脉得所充而不結代。

脉按之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脉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1〕名曰結,陰也。脉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脉者必難治。

〔1〕反動 復動。 “反”“復”雙聲,故“反”即“復”。

按語

本條繼上文之後,具體描述結脉、代脉的性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