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痈下
痈疽发背第一方九首
凡发背及痈疽肿已溃未溃方 取香豉三升,少与水和,熟捣成强泥,可肿作饼子,厚三分,已有孔勿覆孔,可肿上布豉饼,以艾列其上灸之,使温温热而已,勿令破肉也,其热痛急易之,痈疽当便减决得安,或一日二日灸之,若先有疮孔,孔中汁出即瘥。
痈肿发背肿并诸毒肿方
榆白皮 栝楼各五两 妇人月布洗取汁 胡燕窠土 鼢鼠土〔1〕各十两
〔1〕鼢(fén 坟)鼠土 原作“鼠土”,据《外台秘要》卷二十四•发背方改。按“鼢鼠”,鼠类。《尔雅•释兽》:“鼢鼠。”郭璞注:“地中行者。”郝懿行义疏:“《类聚》引《广志》云:鼢鼠深目而短尾。按此鼠今呼地老鼠,产自田间,体肥而匾,尾仅寸许,潜行地中,起土如耕。”
上五味捣和作泥,封之,一日渐消,五日全瘥,若坏,封四畔〔2〕,瘥。
〔2〕四畔 四边。按“畔”,边,旁侧。《楚辞•屈原•渔父》:“游于江潭,行吟泽畔。”
诸痈肿无聊赖,发背及痈疖〔3〕已疼痛方 蒸糜谷,更递〔4〕熨之,即愈。一云蔷薇壳更炙熨之。
〔3〕痈疖 “疖”原作“节”,据《外台秘要》卷二十四•痈疽发背杂疗方改。
〔4〕更递 交替。按“递”,交替,更替。《说文解字•辵部》:“递,更易也。”
痈疽发腹背阴隐处,通身有数十痈方 取牛粪干者烧末,以鸡子白和涂,干则易,瘥止。
又方 以牡蛎粉大醋和涂,即愈。
占斯散〔1〕
主消肿痈疽,消脓方。
〔1〕占斯散 原作“占期散”,据《外台秘要》卷二十四•痈肿方改。
木占斯 人参 干姜一云干地黄 桂心 细辛 厚朴炙 败酱 防风 桔梗 栝楼 甘草炙,各一两
上一十一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药入咽觉药流入疮中。若痈疽灸之不能发,坏者可服之,疮未坏者去败酱,已发脓者内败酱,服药日七夜二,以多为善。若病在下,当脓血出,此为肠痈也。诸病在里,惟服此药即觉其力,痛者即不痛。长服治诸疮及疽痔,疮已溃便早愈,医人不知用此药。发背无有不治者,惟服此耳,若始觉背上有不好而渴者,即勤服之,若药力行觉渴止便消散。若虽已坏,但日夜服之勿住也,服之肿自消散,不觉去时。欲长服者当去败酱,妇人乳痈宜速服之。一方无桂心。
痈疽溃漏,男发背,女发乳及五痔方
猬皮烧 蜂房烧,各一具 蜀椒汗 干姜各一两 厚朴一两半 附子炮,去皮 桂心 当归 续断 藁本 地榆皮各五分
上十一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加斑猫七枚益良。
治骨疽百方治不瘥方 可于疮上以次灸之〔2〕三日三夜,无不愈。
〔2〕以次灸之 《外台秘要》卷二十四•附骨疽方“次”作“艾”。
又方 久疮不愈,瘥而复发,骨从孔出者,名为骨疽,取一死乌雌鸡,净去肉,取骨熬令成灰,取三家牛拘木刮取屑,三家炊单各一两,皆别熬成灰,合导疮中,碎骨当出数十片,愈。
鼠瘘第二论一首 方二十一首 灸法三首
论曰:一切痈疽皆是疮瘘根本所患,痈之后脓汁不止,得冷即是鼠瘘,是以漏方次之,大须急救之。
治鼠漏方
马齿草五升,切 槲白皮〔1〕一斤,水煮五升,取一升,澄清 麝香半脐,干之研末 杏仁半升,曲煎令黑,捣如粉
〔1〕檞白皮 原作“檞白皮”,据文义改。
上四味以瓷器贮之,合和以三四重帛密系口。病已成疮者,以泔清煎减半,洗,作贴子涂药,贴著疮上,日三易之。若未作疮如瘰疬子者,以艾一升、熏黄如枣大、干漆如枣大,三味末之,和艾作炷,灸之三七壮,止。
治诸漏方 取新生儿屎,一百日以来皆收,置密器中五六日,取取涂孔中。
又方 取鲤鱼肠切作五段〔2〕,火上暖〔3〕之,先洗疮拭干,以肠贴之,冷即易之,从旦至夜,干止,觉痒开看,虫出即瘥。
〔2〕段 原作“叚”,据文义改。
〔3〕暖 原作“煖”,今改。按“煖”,同“暖”。《说文解字•火部》:“煖,温也。”朱骏声通训定声:“煖,字亦作暖。”
又方 取鸡子三颗,米下蒸半日出,取黄熬令黑,先拭疮汁令干,以药内疮孔中,不过三度。
又方 以腊月猪脂以纸纴沾取,纳疮孔中,日五度,夜三度。
风漏及鼠漏方
赤小豆 白敛 牡蛎熬 黄芪
上四味等分,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
蚁漏方 取鲮鲤甲〔4〕二七枚烧为末,猪膏和敷之。
〔4〕鲮鲤甲 原作“陵鲤甲”,据《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九漏改。
又方 取半夏一枚屑之,以鸭膏和敷之。
漏方
锻铁屑 狗颊连齿骨 虎屎 鹿角甲半取毛各二两,《千金》云鹿皮合毛
上四味捣筛为散,以猪膏和,纳疮孔中,须臾易之,日五六。
治鼠漏方
死鼠一枚,中形者 乱发一鸡子大
上二味以腊月猪膏才得没之,微火煎之,鼠发消尽膏成,以涂疮上,又以酒服半分许,鼠从疮中出。
寒热瘰疬方
连翘 黄连 苦参 栝楼 土瓜根 芍药 恒山各一两 龙胆二两 狸头骨一枚,炙
上九味捣筛为散,酒服五分匕,日三。
治身体瘰疬及常有细疮,又口中有疮,蔷薇丸方〔1〕
〔1〕蔷薇丸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九漏无黄檗,为一十二味。
蔷薇根 黄檗〔2〕 黄芪 黄芩 芍药 苦参 白敛 栝楼 防风 栀子 龙胆 鼠李根皮各一两 石龙芮二两
〔2〕黄檗 原作“黄蘖”,据本卷•湿热疮•乌头膏方改。
上一十三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饮服十丸,日三。《千金》无黄檗。
颈漏 捣生商陆根,作饼子如大钱,厚三分,贴漏上,以艾灸之,饼干热则易之,可灸三四升艾,便瘥。
一法 葶苈子二合 豉一升
上二味合捣大烂熟,作饼子如上,以一饼子当孔上贴,以艾炷如小指大灸上,三壮一易,三饼九炷,日三,隔三日一灸。
一法 凡是一名瘰疬,有结核欲作痈疖〔3〕者,以独头蒜〔4〕去两头,灸之如前法,日灸三度,瘥。
〔3〕痈疖 “疖”原作“节”,据《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九漏改。
〔4〕独头蒜 原作“独颗蒜”,据《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九漏、《外台秘要》卷二十三•灸瘰疬法改。
一法 七月七日日未出时采麻花,五月五日取艾,等分合作炷,灸漏上百壮。
治瘘方
马齿草阴干 腊月淳麻烛烬
上二味等分,细筛,以腊月猪脂和之,先以暖泔清洗疮,拭干涂之。
又方 槲木皮一尺,阔六寸,去黑皮,细切,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纳白糖十挺,煎取一升,分三服,以铜器中贮之。若吐,吐著器中看之。
又方 五月五日午时取马齿草一石,以水一石煮取三斗,去滓,纳白糖十挺,煎取九升,分三服,以铜器贮之。若吐,吐著器中看之。
人参散
主寒热瘰疬在颈脉如如杏李方。
人参 干姜 白芷 甘草各一两
上四味捣筛为散,先食饮服方寸匕,日三,少小半匕,以意增加。
又方 狸骨五分,炙 乌头七分,炮,去皮 黄檗〔1〕一两
〔1〕黄檗 原作“黄蘖”,据本卷•湿热疮•乌头膏方改。又,《外台秘要》卷二十三•寒热瘰疬方作“黄连”。
上三味捣筛为散,先食酒服一钱匕,日三。
又方 连翘 黄连 芍药 苦参 土瓜根 龙胆 当归各半两
上七味捣筛为散,先食以温酒服钱五匕,日三,稍加至方寸匕。《千金》无当归,有栝楼恒山,为八味。
又方 取桃枝上不落子捣末,以大醋和敷之。
鼠乳方 常思根〔2〕拭去土,勿洗,以附本系之,一日一夜便断消。
〔2〕常思根 即苍耳根,为菊科植物苍耳的根。
瘭疽第三方八首
瘭疽秘方〔3〕 世所不传,神良无比。
〔3〕瘭疽秘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瘭疽有黄芩,为十味。“瘭疽”也作“熛疽”,病证名。多发于手足肩背,尤常生于十指,初起有实核,或如粟豆,或如梅李,疼痛甚剧,容易复发。详参《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熛疽候。
升麻 干地黄 枳实炙,各二两 大黄二两半 前胡三分 犀角一两半 麝香 射干 甘草炙,各半两
上九味以水九升煮三升,分三服,以瘥为度,不限剂数。
猪蹄汤
主瘭疽诸疽,十指头焮赤痛痒已溃方。
猪蹄一具,治如食法 大黄 白芷 芎 黄芩 黄连 细辛 当归 藁本 藜芦炙,一本无 莽草 甘草各一两
上一十二味,以水三斗煮猪蹄,取一斗,煮药取五升,洗渍疮。
搨汤
主瘭疽浸淫,欲作未成,或如桃李核,或如鸡子,赤焮方。
黄芩 黄连 大黄 当归 芒消 甘草各一两
上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还铛中,纳芒消一沸,贴布帛中,以搨 〔1〕肿上数百遍。
〔1〕搨(dá 答) 贴。《本草纲目•土部•蚁蛭土》:“又死胎在腹及胞衣不下,炒三升,囊盛,搨心下,自出也。”
瘭疽浸淫多日渐大方
胡粉一分,熬 黄连茹 甘草各二两
上四味捣筛为散,以粉上,日三。
瘭疽著手足肩背,累累〔2〕如米起,色白,刮之汁出,愈而复发方
〔2〕累累 不绝貌。《汉书•五行志下之下》:“明年中国诸侯果累累从楚而围蔡。”颜师古注:“累,读曰纍纍,不绝之貌。”
黄芪一两半 款冬花 升麻各一两 赤小豆 附子炮,去皮苦参各一分
上六味捣筛为散,酒服半钱匕,稍增至一钱匕,日三服。
又方 取虎屎白者,以马屎和之,曝干烧灰,以粉之。
又方 龙骨 胡粉烧 滑石各半两 青木香二两
上四味捣筛为散,以米粉一升和之,稍稍粉之,日四五。
瘭疽方
灶室尘 灶突中墨 灶釜下土各一升
上三味以水九升煮三沸,取汁以洗疮,日三四度。
恶核第四论一首 方一十三首
论曰:凡恶核〔1〕似射工〔2〕,初得无定处,多恻恻然〔3〕痛,时有不痛者,不痛便不忧,不忧则救迟,救迟则杀人,是以宜早防之,此尤忌牛肉鸡猪鱼驴马等肉。初如粟或如麻子,在肉里而坚似皰,长甚速,初得多恶寒,须臾即短气,取茱萸五合作末,水一升和之,绞取汁,顿服之,以滓敷之,须臾更服此汁,令毒气散,不入腹,入腹则致祸,切慎之。
〔1〕恶核 病证名。因风邪挟毒而致,症见皮肉之中忽然生核,累累相连,大如梅李,或小如豆粒,伴皮肉燥痛及烦闷恶寒等。详参《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恶核肿候。
〔2〕射工 病证名。旧时以为江南水中有射工毒虫,又名短狐,亦即蜮,能在水中含沙射人,或射人影而使人患病发疮。《诗经•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毛传:“蜮,短狐也。”陆德明释文:“蜮,状如鳖,三足。一名射工,俗呼之水弩,在水中含沙射人。一云射人影。”详参《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五•射工候及《抱朴子•登涉篇》。
〔3〕恻恻然 疼痛貌。《欧阳建临终诗》:“下顾所怜女,恻恻心中酸。”注:“酸痛也。”
江南毒气,恶核射工,暴肿生疮,五香散方〔4〕
〔4〕五香散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蛇毒有沉香牡蛎,为十六味;《外台秘要》卷四十•射工方有沉香牡蛎,无青木香,为十五味。
甲香 薰陆香 青木香 羚羊角 丁香 犀角 鳖甲炙 升麻 乌翣 〔5〕 黄芩 黄檗〔6〕 黄连 甘草各四两 吴茱萸三分
〔5〕乌翣 原作“乌鷽”,据《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蛇毒改。《外台秘要》卷四十•射工方作“乌翣根”三字。按“乌翣”,又名乌扇,即射干。
〔6〕黄檗 原作“黄蘖”,据《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蛇毒、《外台秘要》卷四十•射工方改。
上一十四味捣筛为末,中射工毒及诸毒,皆水服方寸匕,日三,以鸡子白和涂肿上,干则易之,兼以水和少许,洗肿上。疑少一香。
野葛膏
主射工恶核,卒中恶毒方。
野葛二升 巴豆去皮 乌头 蜀椒各五合 附子 丹砂 茵芋各一两 雄黄 大黄 踯躅各二两
上一十味捣筛为散,以不中水猪膏十斤煎,三上三下,去滓,纳丹砂雄黄末,搅至凝,以枣核大摩病上,勿近眼。凡合名膏,皆不用六畜妇人小儿见之。
麻子汤
主遍身流肿〔1〕方。
〔1〕流肿 病证名。因风邪结搏于气血而致,有冷肿与热肿两候,冷者其痛隐然或急痛;热者身热如火,烦躁口干。因其肿游移无常处,故称。详参《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流肿候。
麻子五升,炊 赤小豆三升 防风三两 附子炮 当归各一两
上五味,先捣麻子令熟,以水三斗煮麻子,取一斗三升,去滓,纳药及豆,合煮取四升,去滓,食豆饮汁。
治恶毒肿,或著阴卵,或偏著一边〔2〕,疼急挛痛,牵小腹不可忍,一宿杀人方 取茴香草捣取汁,饮一升,日三四服,滓薄肿上。此外国方,神验,从永嘉〔3〕以来用之,起死人,神效无比。
〔2〕偏著一边 “边”原作“遍”,据《外台秘要》卷三十•恶肿一切毒疮肿方改。
〔3〕永嘉 晋怀帝司马炽年号,公元307—312年。
凡风劳毒肿疼挛痛,或牵引小腹及腰胯痛方 取桃仁一升,去尖皮两仁者,熬令黑烟出,热研如脂,以好酒三升搅令相和,一服,覆取汗,不过两三度作之,瘥。
若从脚肿向上,稍进入腹杀人方 取赤小豆一斗,以水三斗煮烂,出豆,以汁渍膝以下,日一,数日则愈矣。若已入腹者,不须渍膝,但煮豆食之,断一切盐菜饮食米面,惟只食豆一物,渴饮豆汁,瘥乃止。
大麻子赤小豆汤
主毒肿无定处,或敕恶寒,或心腹刺痛,烦闷者,此由毒气深重也。
大麻子熬 赤小豆各五升 生商陆二升,薄切之 升麻四两 附子炮 射干各三两
上六味,以水四斗煮诸药,取二斗五升,去滓,研麻子令破,以麻子汁煮豆令极熟,去滓,可得六七升,一服一升,一日一夜令尽,小便当利,即毒除肿减,食兼此豆益佳,如汤沃雪。凡用麻子皆不得用郁恑 〔1〕者,可拣择用之。
〔1〕郁恑 原作“郁”,今改。按“郁”,腐臭。《广雅•释器》:“郁,臭也。”《广韵•物韵》:“郁,腐臭也。”“”,字书未见。当作“恑”。变异。《说文解字•心部》:“恑,变也。”“郁恑”,谓腐臭变质。
疔肿方 狗尿珠一名龙葵取汁敷之,拔出根。冬用干者,汤渍取汁用之。
又方 取苍耳烧灰,和醋泔淀作泥封之,干即涂勿住,取拔根出乃止。
又方 取黑牛垢封之。
又方 刮竹箭〔2〕上取茹,作炷,灸上二七壮,即消矣。
〔2〕竹箭 竹名。柳宗元《与崔连州论石钟乳书》:“必若土之出无不可者,则东南之竹箭,虽旁歧揉曲,皆可以贯犀革。”
又方 末附子,醋和敷上,燥即涂。
又方 取生荠苨根汁一合,去滓涂,不过三度。
丹疹第五方二十八首
治丹毒肿,升麻搨汤方
升麻 漏芦 芒消各二两 蒴藋根五两 黄芩三两 栀子二十枚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七升,冷,分用渍搨,常令湿为佳。
丹毒方 一名天火也,肉中忽有赤如朱涂之色〔3〕,大者如掌,剧者遍身,亦有痛痒微肿者方。赤小豆二升绢下筛,鸡子白和涂之,小干即涂,逐手消也。复合漏芦汤以防其内,其方如下
〔3〕赤如朱涂之色 “之”原作“赤”,据《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丹毒、《外台秘要》卷三十•丹毒方改。
漏芦 白敛 黄芩 白薇 枳实灸 升麻 芍药 麻黄去节 甘草炙,各二两 大黄二两
上一十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五色丹〔1〕,俗名油肿,若犯者多致死,不可轻之方 缚母猪枕头卧,即瘥。
〔1〕五色丹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丹毒作“五色油丹”四字。
又方 牛屎涂,干则易之。
又方 鸡子白蒲席灰涂之。
又方 捣麻子,水和涂之。
又方 煎羊脂摩之,青羊尤佳。
又方 赤小豆五合末,水和,取汁一合服,滓涂五心。
又方 以芸台菜末,鸡子和涂之。一云芸台叶汁服三合,滓涂丹上。
又方 榆根皮末,鸡子和敷之。
又方 烧苦竹叶,筛灰,和腊月猪脂涂之。亦治油肿。
又方 捣芸台菜封,即瘥止。
又方 捣慎火草封之,神良。
又方 鲫鱼五枚五寸以上者去鳞,熟研朱砂一合,捣如泥,封病上,厚三分,干易之。
瘤病方 取獐鹿二肉治如厚脯,火炙令热,搨掩瘤上,冷更炙搨,可四炙四易,痛脓便愈,不除,更炙新肉用之。
白瘤方 先极搔刮,以绳缚之,即愈。又取东向木孔〔2〕中水热,刮疮〔3〕上,洗之二三遍,即愈。
〔2〕孔 原作“空”,今改。按“空”,同“孔”。《说文解字•穴部》:“空,窍也。”段玉裁注:“今俗语所谓孔也。”《集韵•董韵》:“空,窍也。通作孔。”
〔3〕疮 《外台秘要》卷二十三•白瘤及二三十年瘤方作“瘤”。
又方 硫黄 矾石烧
上二味等分末,以醋和敷上。
麻游肿方 以生布一片揾 〔4〕油中,布入油出,以火燃之,持照病上,咒曰:日出游游不知羞,脂火燎你头。七遍瘥。
〔4〕揾(wèn 问) 浸入。《说文解字•手部》:“揾,没也。”段玉裁注:“没者,湛也,谓湛浸于中也。”
白游肿方 熟捣生羊脾塗之。
青白赤游,手近微痛者方
大黄 蒲黄 伏龙肝各二两
上三味以水和如薄粥,塗之。
治赤游方 以鹰屎水和塗之,二三瘥。
又方 胡燕巢灰醋和敷之,日二三。
又方 冷水射注之。
又方 大黄一两 紫檀一两 豉一合两
上三味捣,细筛为末,大醋和敷之。
又方 捣慎火草如泥,塗之,此最大效。
火游肿方 大黄慎火草和为末,塗之。
又方 胡粉一两和醋一合煎,涂之。
火游肿流,遍身赤色者,入腹即死方 以生猪肉敷上。其肉虫鸟不食,臭恶故也。
甘湿第六论二首 方三十八首
论曰:夫甘湿之为病也,或热或寒,如病疟状〔1〕,或时下痢,或痢则断,或常痢不止,无有时节,或时睡眠,有时思食,而气力渐弱,日日羸瘦,腹背挛急,头项无力,嗜卧食少。试法:先指琢其脊上两边,若逐指即起如粟者即是甘病,若不起者非是甘也。若起者可渐向上琢之,若起至颈骨两边者,即是虫已入脑矣,病难愈矣,疗十得二,终须多灸。若未入脑,医之可瘥。
〔1〕如病疟状 “疟”原作“虎”,据文义改。
先以绳拘项,向心压头,令当齐骨下尖处,即插著转绳向背,背上当脊骨插头,横量病人口两吻头,作定于捉绳头,脊骨上点两处灸,必须细意,点处齐平即灸。初旦灸二壮,满一七日至第二七日灸二七壮,第三七日旦暮灸七壮,第四七日日只三壮〔1〕,第五七日日二壮。看初灸二三日,若灸疮发脓者易瘥,五六日乃发者难瘥。惟得食白饭苜蓿苦苣蔓菁菜香浆少许烧盐,瘥后百日乃可得依常食。又须灌药三遍,相去五日一灌。
〔1〕日只三壮 “日”原作“目”,据文义改。
葱白一握 豉〔2〕一升 蜀椒三合 盐二合
〔2〕豉 原作“豉豉”二字,据文义删。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七升,去滓,暖灌之,取一升乃灌也。
疗甘湿〔3〕蚀口齿及下部方
〔3〕甘湿 原作“廿湿”,据文义改。
飞廉蒿蜀名
上一味烧作灰,捣筛,以两钱匕著病处,甚痛忍之,若不痛则非甘也。特忌油腻蜜鱼。有人患甘食口刺痛穿,着此得瘥,著下部中,虫如马尾大,相续出无数,十日后瘥,二十日平复。
又方 取五叶紫花草末,和杏仁苇花灰相和,吹下部中,瘥。
甘湿方 捣五叶紫花草熟,先病上拭干,纳著病上,瘥为限,所中甘者 绞取汁五合服之,日三夜一。
下部痒如虫行方
真朱砂一铢 矾石二分,烧 芎一两
上三味捣末,绵裹,纳下部中。
又方 取虾蟆末兔屎末,用之如上法。
又方 以纸裹莨菪根,煻火烧熟,以蜜涂,纳下部中,一切虫痔皆愈。
又方 黄连二两 蛇床子半两 黄檗 栀子各一两
上四味捣筛为散,以腊月猪脂和,涂纳下部中,日再。
又方 大黄 黄芩 黄芪 玄参各一两 丹参三分 芍药半两 吴茱萸五分,炒
上七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甘湿,久下痢赤白,百疗不瘥方
兔头炙 狐骨皆腊日采,炙 葶苈子熬 百草五月五日收 蛇头炙 虾蟆炙 蜣螂皆五月五日采,炙 石黛 晚蚕蛾熬 青矾熬 黄矾熬 丁香 麝香 菥灰 故绯灰 苦参 蘗皮 干姜 角蒿灰 丹砂 芒消 铁衣 印成盐 救月木 蝎虫屎 桂心 床中桄木
上二十七味等分,细研如粉,以筒子吹下部,日三,良。《千金》有倒挂草。
甘湿下虫方《千金》云下黑
熏黄 朱砂 石黛 石盐 麝香 丁香 矾石熬 栀子 铁衣 莨菪子熬 细辛熬 土瓜熬 干姜熬 蜀椒汗 葶苈子熬 昌蒲熬 虾蟆干者,熬 故靴底炙 髑髅骨炙之,枯腐者佳,新者不任用
上一十九味等分,捣筛为散,以筒子吹药杏仁大下部中,所有患甘疮悉敷之。其丁香麝香皆别细研,纳药中合之。一方有芥子。若病大重者,用灌法如下
丁香 麝香 甘草各三分 犀角五分
上四味细末如粉,别以盐三合、蜀椒三合、豉二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诸药合和,分再灌之,旦一酉一。
月蚀恶疮瘜肉方
硫黄一云雄黄茹 斑猫去足翅,熬,各一两
上三味捣筛为散,以粉疮上,干者以猪膏和涂,日三夜二。
治甘蚀人诸处,凡是赤白痢久不瘥,秘之方
五月五日虾蟆一枚,半熬半生,作末 金银土堝五分 麝香一分 人屎灰五分 银末小豆大
上五味细研如粉,敷病上,即瘥,三七日慎食甜物,痢者吹下部中。
凡人口中生疮久不瘥,下至咽喉胸中,有三年不瘥者,此亦是甘蚀病,宜涂角蒿灰于病上,有汁咽之,不过一宿瘥。
又方 蔷薇根浓煮汁,含咽,三宿瘥。
又方 大麻子 胡麻各一升半,并熬令焦赤
上二味,以三升瓦瓶泥裹上厚一寸,待干纳麻子等令满,以四五枚苇管插口中,密泥之,掘地作灶,立瓶灶口中,灶底著瓦器承之,密填灶孔与地平,聚炭瓶四面以击垒之,日没放火烧之,至明旦开取脂,适寒温,灌下部中一合,寻觉咽中有药气为佳,亦不得过多,多则伤人,隔日一灌,重者再三灌止,旦起灌,至日夕极觉体中乏劳,勿怪也。非惟治甘湿,凡百异同疮疥癣并洗涂之,无不瘥。一云口含一丸。
甘蚀下部生疮及日月蚀方
麝香 干姜 蠹虫屎 葵茎灰 矾石各三分,烧 五月五日虾蟆一枚,炙
上六味捣筛为粉,以竹管吹下部,入纳三寸,日再。
又方 雚芦一两 狼牙三两 橘皮 萹蓄 青葙各半两
上五味准前法用之。
甘湿方 取干羊屎一升,以暧水三升渍之一宿,绞取屎汁,和末石黛一颗,纳汁中温之,灌下部,令药停腹一食久,病乃瘥。
又急甘蚀鼻口,数日尽,欲死方 蓝淀涂所食上令遍,日十度,夜四,瘥止。
又方 细末没石子,吹下部,立瘥。
又方 烧文蛤灰,腊月猪脂和涂。
又方 灌白马尿一升。
治痛疮方 细楸枝叶水煮稠可丸,以竹筒纳下部中,甘痔漏皆瘥。煎楸叶汁数洗之,良。
甘虫月蚀湿等方
腊月兔头二枚,烧 五月五日虾蟆一枚,烧 青黛一两 地黄叶灰鸡子大 虎头八分,炙 贝齿七枚,烧 小蓟灰鸡子大
上七味为散,绵裹如枣核大,纳下部中,亦筒吹半枣核大,成人者井华水旦服五分匕,隔日一服。
论曰:凡患湿虫,多是热病后,或久下不止〔1〕,或有客热结在腹中,或遇暑湿凉气者,多生此病。病亦有燥,不甚泄痢。而下部疮痒,不问燥湿,久则杀人。为病诊,齿无色,舌上尽白,甚者满口有疮,四肢沉重,喜眠,如此者,此为虫蚀其肛,肛烂尽,见五脏,即死矣,治之方。
〔1〕久下不止 “止”原作“上”,据文义改。
黄连 生姜各十两,切 艾叶八两 苦参四两
上四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为三服,日三,久者三剂良。
凡湿欲得冷而苦痢 单煮黄连及艾叶苦参之属,皆可单用。
懊散
主湿疮烂,杀虫除热方。
雚芦 青葙 女青〔1〕 桃仁去皮尖双仁,熬 雷丸各三两 萹蓄半两
〔1〕女青 即鸡屎藤,为茜草科植物鸡屎藤的全草及根。性味甘酸平,能祛风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主治风湿疼痛,瘰疬,肠痈,无名肿毒等。
上六味捣筛为散,粥饮服方寸匕,日三,稍增至二匕,酒服亦得。
湿神方 取生姜刮去上皮,断理切之,捣极熟,取汁一升五合,又以水一升五合和合相得,旦空腹服之,仍刮生姜二枚如指大,以楸叶桃叶数重裹之,煻火中烧之令极热,纳下部须臾,若湿盛者频三日作之,无有不瘥。
阴蚀疮方
蒲黄一升 水银一两
上二味熟研令散,以粉疮上。五月六月七月食特忌肥浓,慎之者即免此。
又方 肥猪肉三十斤,并得阴肉,杂用益良,以水二石煮取熟讫,去肉,以汤汁纳大盆中,以自洗,冷即易,不过四遍。
杀九虫散 主寒疝心痛及虫啮心痛方。
雚芦 贯众 干漆各二两,熬 狼牙一两
上四味捣筛为散,以羊臛和服之一合,日三,二日下虫矣。
治热心中懊方
雚芦二两半 干漆熬 萹蓄各三分
上三味捣筛为散,粥饮服方寸匕,日三。
治虫痛方 熬干漆末之,蜜和,丸如梧子。饮服十丸,日三。
又方 烧槐木耳灰,水服枣大,瘥,不止饮一盏热汤,立有虫出。
有人患心腹胀满,不能食饮,至于死,有人教取羊子肝,揾蒜齑服之,遂转下五升如粉粥,寸寸皆是虫,即瘥,此人口中生疮,时人名曰干甘,以此疗之得瘥。百日内必不得食酱,食酱即发,常食蒜齑,平旦服,至日西即下。其齑须和调作,不同寻常食齑也。
肠痔第七方三十六首 论一首
疗痔方 腊月牛脾一具炙熟,食之令尽,即瘥。
又方 牛脾一具熟煮,空腹食之尽,勿与盐酱等,一具不瘥,更与一具,从旦至未令尽。
疗外痔方 麻子四升捣,生布袋盛,饭下蒸之,绞取脂,铜盘盛暧之,以绵作贴子,坐使正当蒸痔孔,须臾易之更坐,虫出。
又方 捣萹蓄,绞取汁,溲面作馎饦,空腹吃,日三顿,常食良。
疗痔方 桑耳切三升,水一斗五升煮取三升,旦服一升,日三,三日服一剂。
又方 桑耳作羹臛,调和令美,空腹下饭取饱,不过三顿瘥。
又方 猬皮一具,熬 干地黄五两 连翘子 槐子各三两 当归 干姜 附子炮 续断 矾石烧 黄芪各一两
上一十味捣筛为末,炼蜜丸如梧子。饮服十丸,日二,稍加至三十丸。兼主漏。
又方〔1〕 取生槐白皮十两,熟捣,丸如弹丸,绵裹纳下部中,长吃萹蓄菜及煮汁作羹粥食之,大佳。
〔1〕又方 “又”原作“人”,据《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五痔改。
治下部痒痛,绕缘肿起〔2〕,内欲生肉突出方
〔2〕绕缘肿起 “绕”原作“纯”,据《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五痔改。
大豆三升,水七升急火煮取四升 槐白皮切,六升 甘草三两,炙
上以大豆汁煮取二升,渍故帛薄之,冷则易之,日三五。
槐白皮膏
主下部痒痛,痔疮方。
槐白皮五两 赤小豆二合 楝实〔1〕 桃仁各五十枚 当归三两白芷 甘草各二两
〔1〕楝实 《外台秘要》卷二十六•杂疗痔方作“陈豉”。
上七味以成煎猪膏一斤微火煎,白芷色黄,去滓,摩病上,兼导下部中。
疗痔方 取故凿由一枚烧作灰,以井华水空腹服一分。
又方 取地黄末,敷下部,日三夜一,良。
又方 干姜 芫花 蜀椒各一两半,汗 猪悬蹄十枚,烧 附子三枚,炮 芍药 白薇 白敛 大黄 牡蛎熬 桂心各半两 甘草一两,炙
上一十二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二。
疗痔下部出脓血,有虫,旁〔2〕生孔方 取槐白皮一担〔3〕,以水煮令极熟,出置木盆内,坐其中,欲大便状,虫悉出,冷复易之,不过二三度。
〔2〕旁 原作“傍”,今改。按“傍”,同“旁”。侧,旁边。《广韵•唐韵》:“傍,亦作旁。”
〔3〕担 原作“檐”,据《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五痔改。按“檐”,同“担”。《吕氏春秋•异宝》:“荆国之法,得五员者,爵执圭,禄万檐,金千镒。”毕沅校:“檐与儋古通用,今作担。”
又方 煮槐根汁洗之。
又方 煮桃根汁洗之。
诸痔去血过多,气息惙惙 〔4〕,不下食,或腹痛牵引下部,当归汤
〔4〕惙惙 短气貌。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八:“惙惙,短气之貌也。”《玉篇•心部》:“惙,疲也。”
当归 干姜 桂心 甘草各三两,炙 糖八两 牡丹 白芷 附子炮 芍药 人参各二两 干地黄四两
上一十一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二合,去滓,纳糖令消,分为四服。
诸大去血,积日虚之,内补汤方
人参 续断 白芷 芍药 附子炮 当归 甘草各三两,炙 桂心 茯苓 干姜 芎 干地黄 五味子 麦门冬去心,各三两 大枣二十枚,去核
上一十五味咀,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四服。
诸痔下血,蒲黄汤方
蒲黄一升 当归 白芷 白石脂各三两 黄连 芎 干地黄 甘草各二两
上八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诸痔去血大虚,黄芪汤方
黄芪 当归 芎各三两 龙骨一两 芍药 桂心各四两 糖一斤 附子炮,去皮 甘草各二两,炙
上九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二合,去滓,入糖令消,分五服。
槐子丸〔1〕
〔1〕槐子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五痔有白敛,为十六味;《外台秘要》卷二十六•五痔数年不瘥方有木根皮鸡舌香,无丁香吴茱萸根皮。
主燥湿痔,痔有雄雌者,主之方。
槐子 吴茱萸根皮 干漆各四两,熬 蒺藜三两 秦艽 黄芩 牡蛎熬 雷丸 白芷 龙骨 黄芪 桂心 丁香 青木香 八角附子炮,去皮,各二两
上一十五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饮服二十丸,日三服。
小槐实丸
主五痔十年方。
槐子三斤 白糖二斤 矾石烧 硫黄各一斤 龙骨 大黄 干漆各十两,熬
上七味,捣筛四味,其矾石〔2〕及糖并细切,纳铜器中,一石米下蒸之,以绵绞取汁,以和药令作丸,并手丸之如梧子,阴干。酒服二十丸,日二,稍增至三十丸。
〔2〕其矾石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五痔作“其二种石”四字。
槐酒〔1〕
〔1〕槐酒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五痔作“槐子酒”,无槐白皮,为三味。
主五痔十年不瘥者方。
槐东南枝细剉,一石 槐白皮细剉,一石 槐东南根细馎,三石 槐子一斗
上四味,以大釜中安十六斛水,煮取五斛,澄取清,更煎取一石六斗,炊两斛黍米上,曲二斗酿之,搅令调,封泥七日,酒熟取清,饮适性,常令小小醉耳。合时更煮滓取汁,淘米洗器不得用生水,作酒如此,药忌生水故也。
主痔神方 七月七日多采槐子,熟捣取汁,重绵绞之,纳铜器中,著中庭高门上曝干之二十日以上,煎成如鼠屎大,纳谷道中,日三,亦主瘘及百种疮。
又方 取三具鲤鱼肠,以火炙令香,以绵裹之,纳谷道中,一食顷虫当出,鱼肠数数易之,尽三枚便瘥。
又方 炙鱼肠令香,坐上,虫即出。
又方 虎头骨炙 犀角末
上二味各末之如鸡子大,以不中水猪膏和涂之。
治痔方 取八月槐子捣取汁,煎作丸涂之。
又方 取熊胆涂之,取瘥止。但发即涂。
又方 以纸裹小瓜,以泥裹三四分,煻火埋烧之令大熟,经宿勿食,使大饥,开取乘热〔2〕任意饱食之,覆暖卧一炊久,其痔瘥。
〔2〕乘热 “乘”原作“承”,今改。按“承”,通“乘”。趁着。《说文通训定声•升部》:“承,假借为乘。”
五痔方 五月五日收苍耳茎叶,捣为末,水服方寸匕,日三,瘥,采时阴干。
又方 烧羊角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常服蒲黄方寸匕,日三,良。
论曰:凡人大便有血,即是痔病,勿得慢之。慎干枣油腻猪鱼。夫患痔在身,所服名药皆不得力,徒弃功夫,一无所益。欲服饵者当断之,乃可服也,第一〔1〕槐子仁丸,大有效验,方在前篇中,必须事之,勿致疑也。
〔1〕第一 “第”原作“弟”,今改。按“弟”,与“第”同。《吕氏春秋•原乱》:“乱必有弟。”高诱注:“弟,次也。”毕沅注:“弟,古第字。”
治脱肛方
蒲黄二两
上一味以猪肪和,敷肛门上,纳之,日二三,愈。
又方 肠出不入,生栝楼取汁,猪脂等分汤上温,涂纳之,瘥。
又方 以铁精粉上,纳之,每出即粉,取瘥止。
疥癣第八论一首 方三十四首 灸法一首
论曰:瘑疮疥癣之病皆有诸虫,若不速愈,三年不瘥,便为恶疾。何者,诸虫族类极盛,药不能当,所以须防之,不可轻也。凡疗疥瘙,黄芪酒中加乌蛇脯一尺、乌头附子茵芋石南莽草各等分,大秦艽散中加之亦有大效,小小疥瘙十六味小秦艽散亦相当。《千金》云:小秦艽散中加乌蛇二两。
香沥〔2〕
〔2〕香沥 《外台秘要》卷三十•干湿癣方有柏节杉节,为四味。
主燥湿癣及疥百疮方。
沉香 松节各一斤,一方更有柏节松节各一斤
上二味破之如指大,以布袋盛之,令置麻油中半食久出,取一口瓷坩〔3〕,穿底令孔大如鸡子,以松叶一小把藉孔上,以坩安著白碗〔4〕上,以黄土泥坩固济,令厚五分,以药纳坩中,以生炭著药上使燃,其沥当流入碗中,燃尽乃开出坩取汁,以敷疮上,日再。并治白秃疽恶疮,皆瘥,当服小秦艽散,即瘥。
〔3〕坩(gān 甘) 陶器名。《集韵•谈韵》:“坩,土器也。”
〔4〕碗(wǎn 宛) 原作“盌”,今改。按“盌”,同“碗”。小盂。《玉篇•皿部》:“盌,小盂。亦作椀。”
矾石沥
主干湿痒及恶疮白秃方。
矾石 硫黄 芒消 大盐各三分 松脂六合 白糖八两
上六味,切诸药令如指大,先取甑蔽仰铜器上,纳甑中,以药安蔽上,以松脂白糖布药上都讫,重以大蔽覆之,炊五升米,药汁流入器中,其汁密覆之,临用小温,涂疮上,日再。
治癣秘方 捣羊蹄根,分以白蜜和之,刮疮四边令伤,先以蜜和者敷之,如炊一石米顷拭去,更以三年大醋和涂之,以敷癣上,燥便瘥,若刮疮处不伤,即不瘥。
治久疥癣方
丹砂 雄黄 雌黄各一两茹三两 乱发一两,洗净 松脂 白蜡〔1〕各一两 巴豆十四枚,去皮 猪膏二斤
〔1〕白蜡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疥癣作“白蜜”。
上九味,先煎发令消尽,纳松脂蜡等,三上三下,去滓,末茹石药等,纳中更煎一沸止,敷之三数度,瘥。
治久癣不瘥方 细研水银霜如粉,和腊月猪膏,先以泔清洗疮,拭干涂之,一涂即瘥,后时重发,更涂即永瘥,妙。涂时大须薄,慎勿厚。
又方 水银 矾石〔2〕烧 蛇床子 黄连
〔2〕矾石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疥癣作“礜石”。
上四味各一两,腊月猪膏七合和搅,不见水银为熟,敷之,治一切无问幼小诸疮。上方加漆头茹一两。
治诸疮癣疗不瘥方
水银一斤 猪膏腊月者,五斤
上二味以铁器中,垒灶,马通火七日七夜勿住火炊之,停冷取猪膏,去水银,不妨别用,以膏涂一切诸疮,无不应手即瘥。
又方 牸牛尿〔3〕一升 羊蹄根切,五升
〔3〕牸牛尿 母牛尿。按“牸”,母牛。《玉篇•牛部》:“牸,母牛也。”又,《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疥癣作“特牛尿”。
上二味,纳羊蹄渍一宿,日曝之干,则纳尿中渍一宿,尿尽止,捣作末,涂诸疮癣上,和猪脂用更精。
又方 诸瘙疥皆单用水银猪膏,研令极细,涂之。
又方 取生乌头十枚切,煮取汁洗之,即瘥。
治癣方 净洗疮,取酱瓣尿和涂之,瘥止。
又方 水银 芜荑末
上二味酥和涂之,即瘥。
又方 正日中午时灸病处影上,三姓灸之,咒曰:癣中虫,毛茸茸,若欲疗,待日中。
又方 取酥墨涂之。
凡诸疮癣初生时,或始痛痒,即以种种单方救之,或嚼盐涂之,妙。
又方 取鲤鱼鲊〔1〕糁涂之。
〔1〕鲊 用盐、米粉腌制的鱼。《释名•释饮食》:“鲊,菹也,以盐米酿鱼以为菹,熟而食之也。”
又方 取姜黄涂之。
又方 取牛李子涂之。
治癣方 取黄蒿穗作末,粉敷之,日三夜二,一切湿癣并瘥。
又方 取八月八日日出时,令病人正当东向户长跪,平举两手持户两边,取肩头小垂际骨解〔2〕宛宛〔3〕中灸之,两火俱下,各三壮若七壮,十日愈。
〔2〕骨解(xiè 卸) 骨缝。按“解”,关节、骨骼相连接的地方。《素问•气穴论》:“内解者写于中者十脉。”王冰注:“解,谓骨解之中经络也。”《玉篇•角部》:“解,接中也。”
〔3〕宛宛 凹陷。《诗经•陈风•宛丘》:“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毛传:“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
又方 捣刺蓟汁服之。
又方 服地黄汁,佳。
又方 服驴尿,良。
又方 烧蛇皮一具,酒服,良。
又方 捣莨菪,蜜和封之,良。
又方 热搨煎饼,不限多少,日一遍薄之,良。
又方 醋煎艾涂之,瘥。
又方 捣羊蹄根,和乳涂之。
又方 大醋和雄黄粉,先以新布拭之令癣伤,敷之,妙。
治瘑疥百疮经年不瘥方
楝实一升 地榆根五两 桃皮五两 苦参五两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稍温洗之,日一度。
治瘑疥湿疮浸淫,日痛痒不可堪,搔之黄水汁出〔1〕,瘥复发方 取羊蹄根,勿令妇女小儿猫犬见之,净去土,细切熟熬,以大醋和,净洗,敷疮上,一时间以冷水洗之,日一敷。凡方中用羊蹄根,皆以日未出前采者佳。
〔1〕搔之黄水汁出 “搔”原作“瘙”,据《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瘭疽改。
又方 作羊蹄根散,痒时搔汁出,以粉上,又以生根揩之,神验。
疗渴利后发疮,坐处疮疥及疵癣方
蔷薇根三两 石龙芮三两 苦参二两 黄芪二两 黄连二两 芍药三两 雀李根三两 黄檗三两 黄芩三两 当归一两 续断一两 栝楼四两 大黄一两
上一十三味捣筛,炼蜜和,以饮服之,丸如梧子大,一服十五丸,日三,加至三十丸,疮瘥乃止,所是痈疽皆须服之。《千金》云:蔷薇饮服之。
又方 赤小豆一升,熬,纳醋中,如此七遍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瞿麦二两 白敛二两 当归二两 黄芩二两 猪苓二两 防风一两 黄芪三两 薏苡仁三两 升麻四两
上一十二味捣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夜一。
治疥疽诸疮方〔2〕
〔2〕治疥疽诸疮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疥癣有姜黄,为九味。
水银 胡粉各一两半 黄连二两 黄檗七分 矾石三分,烧 附子三分 蛇床子半两 苦参一两
上八味,下筛六种,水银胡粉别以猪脂研,令水银灭不见。乃以猪膏合研令调如泥,以敷上,日三夜一。
代指第九方六首
治代指〔1〕逆肿方 以毛杂黄土作泥,泥指上,令厚五分,纳煻灰中令热,可忍之,泥干即易之,不过数反,即瘥。
〔1〕代指 病名。因指、趾外伤感染或火毒蕴结而致,症见手指肿焮热痛,指甲边结脓,甚则指甲脱落等。详参《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代指候。
又方 单煮地榆作汤,渍之半日,便愈。
治代指方 麻沸汤纳指其中,即愈。
又方 先刺去脓,炙鲊鱼皮令温,以缠指周匝,痛止愈。
治指疼欲脱方 取猪脂和姜末,稍令热,纳指甲中,食顷即瘥。
治指掣痛方 取酱清和蜜任多少,温涂之,即愈。
湿热疮第十方三十四首
治湿热诸恶疮方
狼牙五两 芍药五两 大黄三两 白芷五两 黄檗五两 丹参五两
上六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以洗之,日三度。
治湿热疮多汁粉散方
芎 大黄 白敛 芍药 黄连 槐皮 龙骨各一两
上七味捣筛为散,以粉疮上,日三度。
又洗之方
茵芋三两 石南三两 莽草三两 蛇床子二两 踯躅二两 矾石二两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洗疮,日再。
治恶疮三年不瘥方
巴豆去皮 甘草
上二味等分,细下为散,先别煮甘草汤,洗疮讫,以药敷之,先从四面起向中心,日三夜一。
治恶疮似火烂洗汤方 取白马屎曝干,以水和煮十沸,绞取汁洗之,极佳。
治恶疮十年不瘥,似疠者方
蛇脱皮一枚
上一味烧之,末下筛,以猪脂和敷之,良。
又方 苦瓠
上一味咀,煮取汁洗疮,日三度洗,煎以洗癣甚良,须先以泔清洗疮也。
治诸恶疮,乌头膏方
乌头 雄黄 雌黄 芎 升麻各半两 杏仁二七枚 胡粉一分 巴豆仁七枚,去皮 黄檗半两 乱发如鸡子大,一枚 松脂如鸡子大,一枚 防己三分 黄连半两
上一十三味切,以猪膏三升急煎令乱发消尽,去滓,停小冷,以真珠二钱匕投中,搅令相得,以敷之。凡用膏,皆令先温醋泔清洗疮,拭干乃敷之,讫,以赤石脂黄连散粉之,此治诸恶疮皆瘥。
栀子汤
主表里俱热,三焦热实,身体生疮,或发即大小便不利方。
芒消二两 大黄四两 栀子仁二七枚,擘 黄芩三两 知母二两 甘草二两,炙
上六味咀,以水五升煮减半,下大黄煮取一升八合,绞去滓,纳芒消,分为三服。
又方 矾石烧 蜡 松脂 乱发
上四味各半两,猪脂四两煎之令发焦,纳矾石令消,纳松脂,次纳蜡,去滓,先刮洗疮,以涂之,日再三,不痛,久疮时愈,新疮迟愈,痒疮头秃皆即愈。生发此膏胜飞黄膏及诸名药。
治诸疮久不瘥,并疗六畜方
枣膏三斤
上一味以水三斗煮取一斗五升,数洗,取瘥为度。
治身疮及头疮不止方 以昌蒲末敷之,日三夜一。
治湿热疮恶疮洗汤方
槐子二升 蛇床子一两 黄连五两 当归 芍药 黄檗各三两
上六味切,以水三斗煮取一斗五升,去滓,以洗疮,日三度。
治湿热疮方
生地榆二斤
上一味以水三斗煮取一斗五升,以洗疮,日三度。
乌膏
主种种诸疮治不愈方。
水银一两 黄连一两 经墨半两
上三味末之,以不中水猪脂和敷之,不过三四度愈,神效。欲多任人,惟不治金疮,其药惟须熟研。
恶疮黄水出流方 烧故鞍屟毡灰,和腊月猪脂封涂。
又方 藜芦 巴豆
上二味等分,烧灰,和腊月猪脂封涂。
又方 松脂灰 薰陆香各五分 生地黄汁五合 白羊脂二分 石盐半两 乱发灰半两
上六味以猪脂一升煎取五合,纳地黄汁煎成膏,去滓贴之,日再,瘥止。
治恶疮瘑疮方
杏仁去皮 巴豆各二两,去皮 藜芦 黄连各一两 水银一钱许
上五味,以青羊脂和研水银令灭,先以盐汤洗之,去上痂,敷,日二。
时气病后得风,生疮疼痒,搔之黄汁出方
皂荚炙 乌头 矾石各三两 黄连一升 牡蛎四两 藜芦 桂心各一两六铢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七升,去滓,先搔疮令血出,温洗疮,缓浸良久,佳。
卒患发热疮方 取炭长二尺者二枚,烧令赤,置地中,以水二升灌之,取地上汁洗疮,即瘥。
疮中恶肉出方 取乌梅二七颗烧作灰,敷疮中,其疮中恶肉乃尽矣。
治恶疮方 取白及煮汁,洗疮讫,敷膏。膏用桑东向枝作末,以腊月猪膏和敷之。亦主狗疮,初大痛,一宿即愈。
疮初患似疖〔1〕,后破无痂,疼痛难忍,名曰猪喙疮方 烧猪鼻作灰,敷之,瘥。
反花疮〔2〕方 煎柳叶为煎,涂之,瘥。
又方 烧马齿草灰,敷之。
又方 烧盐末灰,敷之。
又方 以蜘蛛幕裹之。
王不留行汤
主白秃及头面久疮,去虫止痛方。
王不留行五两 桃东南枝五两 茱萸根皮五两 蛇床子三升 牡荆三升 苦竹叶切,三斗 蒺藜三升 大麻仁一升
上八味以水二斗煮取一斗,洗疮,日再。并治疽及月蚀疮烂。
治白秃方
三月三日桃花开者阴干 柏子 赤桑根
上三味为末,猪脂和,先以灰汁净洗秃处,拭干涂之。
又方 细柳枝一握 水银 皂荚炙
上三味以醋煎如饧,涂之。
松脂膏
主白秃及痈疽百疮方。
木兰皮一两 矾石 杜蘅 雄黄 附子 大黄 石南 秦艽 真朱 苦参 水银各二两 松脂六两
上一十二味以醋渍一宿,猪膏一斤半煎之,候附子黄去滓,乃纳矾石雄黄水银,更著火煮三沸,还湿地待凝,以敷疮,瘥。
〔1〕疖 原作“节”,据文义改。
〔2〕反花疮 病证名。因风热毒邪搏结而致,症见初起状如饭粒,渐大有根,溃破有脓血出,恶肉反出如花状,故名。详参《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反花疮候。
又方 以牛肉作五味脯〔1〕,炙令香,及热搨疮上,不过三四度,即瘥。
〔1〕脯(fǔ 辅) 干肉。《说文解字•肉部》:“脯,干肉也。”
治头疮肿方 烧杏仁令黑,磨涂,复取束紫葛蔓〔2〕及干鱼头烧灰,和熏黄腊月猪脂涂之。
〔2〕紫葛蔓 原作“柴葛蔓”,据文义改。按“紫葛”,即乌敛莓。《证类本草》卷十一•草部下品之下引唐本注云:“蔓生,叶似白蔹,生平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