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一

论曰:妇人之病难疗,比之丈夫十倍费功,所以古人别立妇人之方焉。是以今方具在四卷,一卷泛疗妇人,三卷专论产后。好学者宜细意用心观之,乃得睹〔1〕其深趣耳。

〔1〕睹 懂得,明白。《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惟君天资忠亮,命世作佐,深睹历数,达见废兴。”

妇人求子第一论一首 方七首

论曰:夫人求子者,服药须有次第,不得不知。其次第者,男服七子散,女服荡胞汤,及坐药,并服紫石门冬丸,则无不得效矣。不知此者,得力鲜焉〔2〕。主丈夫风虚,目暗〔3〕,精气衰少无子,补不足方。

〔2〕得力鲜焉 谓得到帮助很少。按“鲜”,少。《尔雅•释诂》:“鲜,寡也。”郭璞注:“谓少。”

七子散

〔3〕暗 原作“闇”,据《备急千金要方》卷二•求子改。按“闇”,通“暗”。《六书故•工事一》:“闇,与暗通。”《周礼•春官•眡祲》:“五曰闇。”孙诒让正义:“闇,即暗之借字。”

牡荆子 五味子 菟丝子 车前子 菥蓂子 石斛 薯蓣 干地黄 杜仲去皮,炙 鹿茸炙 远志各二两 附子炮,去皮 蛇床子 芎各一两半 山茱萸 天雄炮,去皮 人参 茯苓 黄芪 牛膝各五分 桂心二两半 巴戟天三两 肉苁蓉七分 钟乳二两,无亦得

上二十四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二,不知,加至二匕,以知为度。忌生冷醋滑猪鸡鱼蒜油面。不能酒者,蜜和丸服亦佳。一方加覆盆子二两。行房法一依《素女经》〔1〕,女人月信断一日为男,二日为女,三日为男,四日为女,以外无子,每日午时夜半后行事,生子吉,余时生子不吉。

〔1〕《素女经》 一部古代论述房中术的专书。约成书于战国至两汉间。早佚。佚文较完整地为《医心方》卷二十八所转引。类似内容又可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古医书《合阴阳》。

荡胞汤

主妇人断绪〔2〕二三十年,及生来无子并数数失子,服此皆有子长命无病方。

〔2〕断绪 谓断绝子绪。按“绪”,世系。《南史•羊侃传》:“唯侃是衣冠余绪,帝宠之逾于他者。”此谓子绪。

朴消 桃仁去皮尖两仁者,熬 茯苓 牡丹皮 大黄各三两 人参 桂心 芍药 厚朴炙 细辛 牛膝 当归 橘皮各二两 附子一两半,炮去皮 虻虫去翅足,熬 水蛭各六十枚,熬

上一十六味咀,以酒五升、水六升合渍一宿,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每服相去三时辰,少时更服如常。覆被少取汗,汗不出,冬月著火笼,必下积血及冷赤脓如赤小豆汁,本为妇人子宫内有此恶物令然,或天阴脐下痛,或月水不调,为有冷血不受胎。若斟酌下尽,气力弱,大困不堪更服,亦一日二三服即止。如大闷不堪,可食醋饭〔3〕冷浆,一口即止,然恐去恶物不尽,不大得药力,若能忍服尽大好,一日后仍著导药。《千金》更有桔梗甘草各二两。

〔3〕醋饭 “醋”原作“酢”,今改。按“酢”,同“醋”。酸味。《说文解字•酉部》徐锴系传:“酢,今人以此为酬醋字,反以醋为酒酢,时俗相承之变也。”《续博物志》卷十:“木瓜味酢,善疗转筋。”

坐导药方

皂荚一两,炙,去皮子 五味子 干姜 细辛各三两 葶苈子熬 苦瓠〔4〕各三分,《千金》作山茱萸 矾石烧半日 大黄 戎盐 蜀椒汗 当归各二两

〔4〕苦瓠(hù 户) 即苦壶卢,为葫芦科植物苦葫芦的果实。性味苦寒,能利水消肿,主治水肿黄疸,消渴癃闭,痈肿恶疮,疥癣等。其茎、叶、花、种子、陈旧的老熟果皮亦供药用。

上一十一味捣筛,纳轻绢袋子中,如指许大,长三寸,盛药令满,纳子门〔1〕中。坐卧任意,勿行走急,小便时即去之,仍易新者。一日当下青黄冷汁,汁尽止,即可幸御〔2〕,自有子。若未见病出,亦可至十日安之。《千金》无葶苈,一本又有砒霜三分。著药后一日乃服紫石天门冬丸。

〔1〕子门 子宫之门,即子宫颈口。《类经》:“子门,即子宫之门。”

〔2〕幸御 谓房事。《礼记•内则》:“故妾虽老,年未满五十,必与五日之御。”按“御”,进,接。蔡邕《独断》卷上:“御者,进也……妃妾接于寝,皆曰御。”

紫石天门冬丸

紫石英七日研之 乌头炮,去皮 天门冬各三两,去心 乌贼鱼骨 牛膝各一两半 人参 牡丹皮 桑寄生 干姜 细辛 厚朴炙 食茱萸 续断各五分 署预一两半 柏子仁一两 牡荆子《千金》作牡蒙 禹余粮 紫葳 石斛 辛夷心 卷柏 当归 芎 桂心 干地黄 甘草炙,各二两

上二十六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酒服十丸,日三,稍加至三十丸,慎如药法。

白薇丸

主久无子或断绪,上热下冷,百病皆疗方。

白薇 车前子各三分 泽兰 太一余粮 赤石脂 细辛 人参 桃仁去皮尖,熬 覆盆子 麦门冬去心 白芷各一两半 紫石英 石膏研 藁本 菴子 卷柏各五分 蒲黄 桂心各二两半 当归 芎 蛇床子各一两 干姜 蜀椒汗 干地黄各三两 茯苓 远志去心 白龙骨各二两 橘皮半两

上二十八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酒服十五丸,日再,增至四十丸,以知为度,亦可增至五十丸。慎猪鸡蒜生冷醋滑驴马等肉,觉有娠则止。秘之,勿妄传也。

庆云散

主丈夫阳气不足,不能施化〔1〕,施化无成方。

〔1〕施化 即阳施阴化。谓阳气蒸腾温煦,阴气凝聚化育。此谓男女两精结合,形成胚胎的过程。

覆盆子 五味子各二升 菟丝子一升 白术熬令色变 石斛各三两 天雄一两,炮去皮 天门冬九两,去心 紫石英二两 桑寄生四两

上九味捣筛为散,先食酒服方寸匕,日三。素不耐冷者,去寄生,加细辛四两;阳气不少而无子者,去石斛,加槟榔十五枚,良。

承泽丸

主妇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绝产方。

梅核仁 辛夷各一升 葛上亭长〔2〕七枚 泽兰子五合 溲疏〔3〕 藁本各一两

〔2〕葛上亭长 又名亭长,为芫菁科昆虫豆芫菁的全虫。性味辛微温,有毒,能逐瘀,破积,主治经闭,癥瘕积聚,瘘肿等。

〔3〕溲疏 又名巨骨,为虎耳草科植物溲疏的果实。性味苦平,能除邪气,止遗溺,通利水道,下气,主治身皮肤中热等。

上六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大豆。先食酒服二丸,日三,不知稍增之。若腹中无坚积者,去亭长,加通草一两;恶甘者,和药先以苦酒搜散,乃纳少蜜,和为丸。

妇人积聚第二方一十三首

牡蒙丸

主男子疝瘕,女子血瘕〔4〕,心腹坚,积聚,乳余疾〔5〕,小腹坚满贯脐痛,热中,腰背痛,小便不利,大便难,不下食,有伏蛊,胪胀肿,久寒热胃脘〔1〕有邪气方。

〔4〕血瘕 病证名。妇女因血瘀聚积而生的有形肿块,质坚硬,伴以少腹急痛,阴中若有冷风,或背脊痛,腰痛不可俯仰。《素问•阴阳类论》:“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

〔5〕乳余疾 妇女产后杂病。按“乳”,生产。《广雅•释诂一》:“乳,生也。”又,王本作“产乳余疾”四字。

〔1〕胃脘 原作“胃管”,其义有二:①脏器部位名称。指胃腔。②经穴名称。指中脘(穴)。属任脉。穴在腹正中线上,脐上四寸。(据《千金要方》卷十一•坚癥积聚:“胃管……穴在巨阙下二寸。”)按“管”,穴道,腧穴。《庄子•人间世》:“五管在上,两髀为胁。”成玄英疏:“管,五脏腧也。”本书经穴名称,诸如胃管、上管、中管、下管之“管”字均从此义。先秦用韵主要根据《说文解字》谐声、中古音切和异文现象来推求。“管”字从竹,官声;“脘”字从肉,完声;二者上古音韵均属元部韵;中古音韵均为古满切,上缓见;故“管”通“脘”,今“胃管”改为“胃脘”。此指胃腔。

牡蒙 苁蓉 乌喙炮,去皮 石膏研 藜芦各三分 巴豆六十枚,去心皮,熬 干姜 桂心各二两 半夏五分,洗

上九味捣筛为末,别捣巴豆如膏,合诸药令调和,捣至熟。以饮服如小豆二丸,日三。如不相得,入少蜜。

乌头丸

主心腹积聚,膈中气闷胀满,疝瘕,内伤瘀血,产乳众病及诸不足方。

乌头炮,去皮 巴豆去心皮,熬,各半两 人参 消石各一两 大黄二两 戎盐一两半 苦参 黄芩 䗪虫熬 半夏洗 桂心各三分

上一十一味捣筛为末,纳蜜青牛胆汁拌和,捣三千杵,丸如梧桐子大。宿不食,酒服五丸。卧须臾当下,黄者心腹积也;青如粥汁者,膈上邪气也;下崩血如腐肉者,内伤也;赤如血者,乳余疾也;如蛊刺者,虫也〔2〕。下已必渴,渴饮粥,饥食酥糜〔3〕,三日后当温食,食必肥浓,四十日平复。

〔2〕如蛊刺者,虫也。 王本作“如虫刺者,蛊也。”

〔3〕酥糜 “酥”原作“苏”,今改。按“苏”,同“酥”。物体疏松。《物类相感志•饮食》:“煮芋,以灰煮之则苏。”“糜”,米粥。《释名•释饮食》:“糜,煮米使糜烂也。”

干姜丸〔1〕

〔1〕干姜丸 《千金要方》卷四•月水不通用治“妇人寒热羸瘦,酸消怠惰,胸中支满,肩背脊重痛,腹里坚满积聚,或痛不可忍,引腰小腹痛,四肢烦疼,手足厥逆,寒至肘膝,或烦满,手足虚热,意欲投水中,百节尽痛,心下常苦悬痛,时寒时热,恶心,涎唾喜出,每爱咸酸甜苦之物,身体或如鸡皮,月经不通,大小便苦难,食不生肌。”

治妇人瘕结胁肋下疾。

干姜一两半 芎 芍药各二两 前胡熬 干地黄熬 桃仁熬,去皮尖两仁者 茯苓各一两 人参 当归各三两 杏仁熬,去皮尖两仁者 朴消 蜀椒汗 蛴螬熬 䗪虫熬 虻虫去翅足,熬 水蛭各一合,熬

上一十六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未食以饮服三丸,可增至十丸。《千金》用大黄柴胡各二两,无前胡地黄。

生地黄丸

主妇人脐下结坚,大如杯升,月经不通,发热往来,下痢羸瘦,此为气瘕也。若生肉癥〔2〕不可瘥,未生癥者可疗方。

〔2〕肉癥 病证名。指妇女脐下结块,大如杯升,按之坚硬,月经不通,身体羸瘦之病证。参见《肘后备急方》卷四•治卒心腹癥坚方。

生地黄三十斤,捣绞取汁 干漆一斤,熬,捣筛为末

上二味相和,微火煎令可丸,药成,丸如梧桐子大,食后以酒服五丸。《千金》云:服三丸。《集验》:至七八丸止。

辽东都尉所上丸

主脐下坚癖,无所不疗。

恒山〔3〕 巴豆去心皮,熬 大黄各一分 天雄二枚大者,炮 雚芦〔4〕一两半,一方二两 干姜 人参 苦参 丹参 沙参 玄参 细辛 白薇各三分 龙胆 牡蒙各一两 芍药 附子炮,去皮 狼牙 牛膝 茯苓各五分

〔3〕恒山 原作山”,今改。按“”为“恒”的缺笔避讳字,宋人为避宋真宗赵恒名讳而改。“恒山”,即常山。

〔4〕雚芦 又名雚菌。性味咸甘平,有小毒,能温中止痛,驱虫,主治癥瘕,恶疮白秃,虫蛇螫毒等。

上二十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宿勿食,酒服五丸,日三。主大羸瘦而黄〔1〕,月水不调,当十五日〔2〕服之,下长虫〔3〕,或下种种病出。二十五日腹中所苦悉愈,肌肤充盛,五十日万病除矣,断绪者皆有子也。

〔1〕大羸瘦而黄 王本“而”作“面”。

〔2〕十五日 王本作“二十五日”四字。

〔3〕长虫 即蛔虫。

五京丸

主妇人腹中积聚,九痛七害,久寒腰中冷引小腹,害食苦下,或热痢,得冷便下方。

干姜三两 黄芩一两 吴茱萸一升 附子炮,去皮 狼毒 当归 牡蛎各二两,熬

上七味〔4〕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日服五丸,加至十丸。此出京氏五君,故名五京丸。久患冷,当服之。

〔4〕七味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月水不通五京丸有蜀椒,为八味。

鸡鸣紫丸

主妇人腹中癥瘕积聚。

大黄二两 前胡 人参各四两 皂荚炙,去皮子 藜芦 巴豆去皮心,熬 礜石〔5〕炼 乌喙炮去皮,各半两 代赭五分 阿胶一两半,炙 桂心一分 杏仁去皮尖,熬 干姜 甘草各三分

〔5〕礜石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月水不通鸡鸣紫丸作“矾石”。

上一十四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鸡鸣时饮服一丸,如梧桐子,日益一丸,至五丸止,仍从一丸起。下白者风也,赤者癥瘕也,青者疝也,黄者心腹病也,如白泔烂腐者水也。

炭皮丸

主妇人忧恚〔6〕,心下支满〔7〕,膈气腹热,月经不利,血气上抢心〔8〕,欲呕不可眠,懈怠不勤。

〔6〕忧恚 忧愁而愤恨。《三国志•魏志•袁术传》注引《献帝春秋》:“(日)既以失节屈辱,忧恚而死。”

〔7〕支满 支撑胀满。《素问•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

〔8〕抢(qiǎnɡ 枪)心 冲撞心下。按“抢”,顶触,冲撞。《广韵•阳韵》:“抢,突也。”《汉书扬雄传上》:“徒角抢题注。”颜师古注:“抢,犹刺也……言众兽迫急,以角抢地,以额注地。”

炭皮〔1〕 芎各一分 桂心 干姜 干漆熬 白术各一分半 蜀椒汗 黄芩 芍药 土瓜根 大黄炙令烟出 虻虫各半两,去翅足,熬

〔1〕炭皮 又名占斯、木占斯。性味苦温,无毒,主治邪气湿痹,寒热疽疮,坚积血癥,月闭无子,小儿躄不能行,诸恶痈痈肿等。

上一十二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饮服五丸,日三,不知稍增之。

七气丸

主妇人劳气、食气、胸满气,吐逆大下气,其病短气,胸胁满,气结痛,小便赤黄,头重方。

葶苈子熬 半夏各一两,洗 大黄 玄参 人参 苦参 麦门冬去心 黄芩 干姜 芎 远志去心,各一两半 消石一两 瞿麦一两半

上一十三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以酒服六丸,日一服。亦理呕逆,破积聚。

半夏汤

主妇人胸满,心下坚,咽中贴贴,如有炙脔〔2〕,咽之不下,吐之不出方。

半夏一升,洗 生姜五两 茯苓 厚朴各四两

上四味〔3〕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有苏叶二两。

〔2〕如有炙脔 “脔”原作“腐”,据《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杂治改。按“脔”,肉块。《淮南子•说林》:“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炙肉脔”,即烤肉块。此喻咽部似有一块烤肉堵塞的异样感觉。

〔3〕四味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杂治半夏汤有苏叶,为五味。

厚朴汤

主妇人下焦劳冷,膀胱肾气损弱,白汁〔4〕与小便俱出。厚朴如手大长四寸,去皮炙,削,以酒五升煮两沸,去滓,取桂心一尺绢筛,纳汁中调和,宿勿食,晓顿服之。

〔4〕白汁 “白”原作“曰”,据王本改。

温经汤

主妇人小腹痛方。

茯苓六两 芍药 土瓜根各三两 薏苡仁半升

上四味咀,以酒三升渍一宿,晓加三升水煎取二升,分再服之。

大补内〔1〕黄芪汤

〔1〕内 王本作“益”。

主妇人七伤,骨髓疼,小腹急满,面目黄黑,不能食饮,并诸虚不足,少气心悸不安方。

黄芪 半夏各三两,洗 大枣三十枚 当归 干地黄 桂心 人参 茯苓 远志去心 芍药 泽泻 五味子 麦门冬去心 白术 甘草各二两,炙 干姜四两

上一十六味咀,以水一斗半煮取二升,一服五合,日三〔2〕。

〔2〕日三 王本“三”下有“夜一”二字。

妇人乳疾第三方六首

治乳坚方

当归 芍药 黄芪 蒺藜子 鸡骨 附子炮去皮 枳实各二两,炙 桂心三两 人参 薏苡仁各一两上一十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治乳痈始作方

大黄 楝实 芍药 马蹄炙

上四味等分,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取汗出瘥。《广济》云:治乳痈大坚硬,赤紫色,衣不得近,痛不可忍,经宿乃消。

排脓散

主乳痈方。

铁粉 细辛 芎 人参 防风 干姜 黄芩 桂心 芍药 苁蓉各一两 当归 甘草炙,各五分

上一十二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服,加至一匕半,服十日,脓血出多,勿怪,是恶物除。

生鱼薄乳痈方

生鲫鱼长五寸 伏龙肝 大黄 莽草〔1〕各六两

〔1〕莽草 又名春草,为木兰科植物狭叶茴香的叶。性味辛温,有毒,能祛风消肿,主治头风痈肿,皮肤麻痹,瘰疬乳痈,喉痹疝瘕,癣疥秃疮,风虫牙痛等。

上四味,别捣鱼如膏,下筛,三物更捣令调,以生地黄汁和如粥,敷肿上,日五六,夜二三。

治乳痈,初有异则行此汤,并将丸补之即愈方

麦门冬一升,去心 黄芩 黄芪 芍药 茯苓 甘草炙 通草各二两 桑寄生 防风 人参各三两 糖八两 大枣十枚

上一十二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纳糖,分四服。

次服天门冬丸

天门冬五两,去心 通草 黄芪 防风 干地黄 桑寄生 人参各二两 羌活三两 大黄二两半 白芷一两半 升麻一两半 泽兰 茯神 天雄炮去皮 黄芩 枳实炙 五味子各一两

上一十七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酒服二十丸,日二,加至三十丸。

妇人杂病第四方一十三首

治妇人断产方 故蚕子布一尺,烧一味末,酒下,终身不复怀孕也。

治妇人无故尿血方

龙骨五两

上一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空腹服,日三,久者二十服愈。

又方 鹿角屑 大豆黄卷 桂心各一两

上三味捣筛为散,空腹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 船故茹〔2〕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亦主遗尿。

〔2〕船故茹 即败船茹,为补木船缝隙所用过的竹茹。性味甘寒,主治崩漏,吐血衄血,尿血赤痢,金疮等。

治妇人遗尿不知出时方

白薇 芍药各二两半

上二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 矾石熬 牡蛎熬,各三两

上二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亦治丈夫。

治妊娠得热病五六日,小便不利,热入五脏方

葵子一升 榆白皮一把,切

上二味水五升煮五沸,服一升,日三服。

又方 葵子 茯苓各一两

上二味捣筛为散,水服方寸匕,日三,小便利则止。

治妇人小便不通方

葵子二升 朴消一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治妇人卒不得小便方

杏仁七枚,熬令变色,去皮尖

上一味捣筛为散,以水服之,立下。

又方 紫菀为末,井花水〔1〕服三指撮〔2〕,立通。

〔1〕井花水 又名井华水,为清晨最先汲取的井水或泉水。

〔2〕三指撮 用三个指头撮取药物所得的分量。

治丈夫妇人转胞〔3〕,不得小便八九日方

〔3〕转胞 病名,又名转脬、胞转。以脐下急痛、小便不通为主症。多由强忍小便(忍尿急走、忍尿入房、饱食忍尿),或肾气虚弱,膀胱气化不行,或妊娠气陷,胎元压迫,或寒热所迫,或惊忧暴怒,水气上逆,气迫膀胱,使膀胱屈戾不舒而致。

滑石一两,碎 寒水石一两,碎 葵子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服一升,即利。

妇人经服硫黄丸,忽患头痛项冷,冷歇又心胸烦热,眉骨眼眦痒痛,有时生疮,喉中干燥,四肢痛痒方

栝楼根 麦门冬去心 龙胆各三两 土瓜根八两 大黄二两 杏仁一升,去尖皮两仁,熬

上六味捣筛为末,别捣杏仁如泥,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下十丸,日三,稍加至二十丸。

妇人面药第五论一首 方三十九首

论曰:面脂手膏,衣香澡豆〔1〕,仕人贵胜,皆是所要。然今之医门极为秘惜,不许子弟泄漏一法,至于父子之间亦不传示。然圣人立法,欲使家家悉解,人人自知。岂使愚于天下,令至道不行,拥蔽圣人之意,甚可怪也。

〔1〕澡豆 “澡”原作“藻”,据《外台秘要》卷三十二•面膏面脂兼疗面病方改。按“澡豆”,古代洗浴用品。一般用猪胰磨成糊,合豆粉、香料等,经自然干燥制成豆粒状或块状,有去污作用。本方及后数方加入药物后,除增强洁肤、润肤作用外,对皮肤还有营养、保健、祛病之功效。

面脂

主面及皴靥〔2〕黑皯〔3〕,凡是面上之病悉皆主之方。

〔2〕靥(yǎn 演) 黑痣。《广韵•琰韵》:“靥,面有黑子。”

〔3〕黑皯(ɡǎn 杆) 谓皮肤黧黑枯槁。《说文解字•皮部》:“皯,面黑气也。”《广雅•释诂一》:“皯,病也。”《楚辞•渔夫》王逸注:“皯,霉黑也。”

丁香十分 零陵香 桃仁去皮 土瓜根 白敛 白及 栀子花 沉香 防风 当归 辛夷 麝香研 芎 商陆各三两 白芷 萎蕤 菟丝子 甘松香 藿香各十五分 蜀水花 青木香各二两 茯苓十四分 木兰皮 藁本 白僵蚕各二两半 冬瓜仁四两 鹅脂 羊髓各一升半 羊肾脂一升 猪胰〔4〕六具 清酒五升 生猪肪脂三大升

上三十二味〔5〕切,以上件酒挼猪胰汁,渍药一宿于脂中,以炭火煎,三上三下,白芷黄,绵滤贮器中,以涂面。

〔4〕猪胰 性味甘平,微毒,能益肺,补脾,润燥,主治咳嗽咯血,喘急下痢,乳汁不通,手足皲裂等。

〔5〕三十二味 《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下•面药无白及,为三十一味。

面脂方

防风 芎 白芷 白僵蚕 藁本 萎蕤 茯苓 白敛 细辛 土瓜根 栝楼仁 桃仁去皮尖 蜀水花 青木香 当归 辛夷各半两 鹅脂一升 羊肾脂一升 猪脂二升

上一十九味细切,绵裹,酒二升渍一日一夜,纳脂中,急火煎之,三上三下,然后缓火一夜,药成去滓,以寒水石粉半两纳脂中,以柳木篦〔1〕熟搅,任用之。

〔1〕柳木篦 用柳木制成的篦子。按“篦”,篦子。《字汇•竹部》:“篦,亦竹为之,去发垢者。”

又方 杏仁二升,去皮尖 白附子三两 蜜陀僧二两,研如粉 生白羊髓二升半 真珠十四枚,研如粉 白鲜皮一两 鸡子白七枚胡粉二两,以帛四重裹,一石米下蒸之,熟下阴干。

上八味,以清酒二升半先取杏仁盆中研之如膏,又下鸡子白研二百遍,又下羊髓研二百遍,捣筛诸药纳之,研五百遍至千遍,弥佳。初研杏仁,即少少下酒薄〔2〕,渐渐下使尽药成,以指捻看如脂,即可用也,草药绢筛直取细如粉,佳。

〔2〕薄 淡。《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此谓稀释。

又方 当归 芎 细辛各五分 蜀水花〔3〕 蜜陀僧 商陆 辛夷 木兰皮 栝楼 白僵蚕 藁本 桃花 香附子 杜蘅 鹰屎 零陵香 萎蕤 土瓜根各三分 麝香 丁香各半两 白术二两 白芷七分 白附子 玉屑各一两 鹅脂五合〔4〕 鹿髓一升 白蜡四两 猪膏二两 羊髓一升

〔3〕蜀水花 即鸬鹚粪,为鸬鹚科动物鸬鹚的粪。性寒,有小毒,主治面上黑皯黡痣,酒齇鼻,汤水疮瘢,疔疮疳疣,并能杀虫、戒酒。

〔4〕五合 “五”原作“在”,据文义改。

上二十九味细切,醋浸密封一宿,明晓以猪膏煎三上三下,以白芷黄为药成,去滓,搅数万遍,令色白,敷〔5〕面,慎风日,良。

〔5〕敷 原作“傅”,今改。按“傅”,通“敷”。《广雅•释言》:“傅,敷也。”《说文通训定声•豫部》:“傅,假借为敷。”《后汉书华佗传》:“傅以神膏。”

面膏方

杜蘅 牡蛎熬,一云杜若 防风 藁本 细辛 白附子 白芷 当归 木兰皮 白术 独活 萎蕤 天雄 茯苓 玉屑各一两 菟丝子 防己 商陆 栀子花 橘皮一云橘仁 白敛 人参各三两 甘松香 青木香 藿香 零陵香 丁香各二两 麝香半两 白犬脂 白鹅脂无鹅脂,以羊髓代之 牛髓各一升 羊胰三具

上三十二味,以水浸膏髓等五日,日别再易水;又五日,日别一易水;又十日,二日一易水,凡二十日止。以酒一升挼〔1〕羊胰令消尽,去脉,乃细切香于瓷器中浸之,密封一宿,晓以诸脂等合煎,三上三下,以酒水气尽为候,即以绵布绞去滓,研之千遍,待凝乃止,使白如雪,每夜涂面,昼则洗却,更涂新者,十日以后色等桃花。《外台》有冬瓜仁蘼芜花,无白敛人参。

〔1〕挼(nuó 挪) 同“捼”。揉搓。《集韵•戈挼》:“捼:《说文》:推也,一曰两手相切摩也。或作挼。”

面膏

主有〔2〕及瘰〔3〕并皮肤皴劈〔4〕方。

〔2〕(ɡǎn zènɡ 杆赠) 证名,即面皯,又名黧黑斑、黧黑皯。由肾亏火旺,血虚不荣,火燥结滞,或肝郁气滞而致,症见面部皮损呈黄褐或淡黑色斑块,形状大小不一,枯暗无光泽,境界清楚,不高出皮肤。

〔3〕瘰(luǒ 裸) 病名,即荨麻疹,又称隐疹。因内蕴湿热,复感风寒,郁于皮腠而致,症见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剧痒,时隐时现。参见《诸病源候论》卷二•风瘰候。

〔4〕皮肤皴(cūn 村)劈 皮肤因受冻而皱裂。按“皴劈”,皱裂。《唐诗经事•雪》:“岂知饥寒人,脚手生皴劈。”

防风 藁本 辛夷 芍药 当归 白芷 牛膝 商陆 细辛 蜜陀僧 芎 独活 鸡舌香 零陵香 萎蕤 木兰皮 麝香 丁香 未穿真珠各一两 蕤仁 杏仁各二两,去皮尖 牛髓五升 油一升 腊月猪脂三升,炼 獐鹿脑各一具,若无獐鹿,羊脑亦得

上二十五味,先以水浸脑髓使白,藿香以上咀如麦片,乃于脑髓脂油内煎之,三上三下,即以绵裹搦去滓,乃纳麝香及真珠末,研之千遍,凝即涂面上,甚妙。今据药止二十六味,后云藿香以上,而方中无藿香,必脱漏三味也。

又方 香附子十枚大者 白芷一两 零陵香二两 茯苓一大两,细切 蔓菁油二升,无即猪脂代之 牛髓 羊髓各一斗 白蜡八两 麝香半两

上九味切,以油髓微火煎五物,令色变,去滓,纳麝香,研千遍,凝,每澡豆洗面而涂之。

面药方

朱砂研 雄黄研 水银霜各半两 胡粉二团 黄鹰屎一升

上五味合和,净洗面,夜涂之。以一两药和面脂,令稠如泥,先于夜欲卧时,澡豆净洗面,并手干拭,以药涂面,厚薄如寻常涂面厚薄,乃以指细细熟摩之,令药与肉相入,乃卧。一上经五日五夜勿洗面,止就上作妆即得,要不洗面。至第六夜洗面涂,一如前法。满三度洗更不涂也,一如常洗面也,其色光净,与未涂时百倍也。

悦泽面方

雄黄研 朱砂研 白僵蚕各一两 真珠十枚,研末

上四味并粉末之,以面脂和胡粉,纳药和搅,涂面作妆,晓以醋浆水洗面讫,乃涂之,三十日后如凝脂。五十岁人涂之,面如弱冠〔1〕,夜常涂之勿绝。

〔1〕弱冠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

令面生光方 蜜陀僧研,以乳煎之涂面,即生光。

令面白媚好方

白附子 白芷 杜若 赤石脂 白石脂 杏仁去皮尖 桃花 瓜子 牛膝 鸡屎白 萎蕤 远志去心

上一十二味各三分,捣筛为末,以人乳汁一升、白蜜一升和,空腹服七丸,日三服。

鹿角涂面方

鹿角一握 芎 细辛 白敛 白术 白附子 天门冬去心 白芷各二两 杏仁二七枚,去皮尖 牛乳三升

上一十味,鹿角先以水渍之,百日令软,总纳乳中,微火煎之令汁竭,出角,以白练袋〔1〕盛之,余药勿收,至夜取牛乳石上摩鹿角涂面,晓以清浆水洗之,令老如少也。一方用酥三两。

〔1〕白练袋 白色绢袋。按“练”,练制过的白色熟绢。《急就篇》第二章:“绨络缣练素帛蝉。”颜师古注:“练者,煮缣而熟之也。”

急面皮方 大猪蹄一具治如食法,水二升、清浆水一升〔2〕釜中煎成胶,以洗面。又和澡豆,夜涂面,晓以浆水洗,令面皮急矣。

〔2〕升 此下原衍“不渝”二字,据《外台秘要》卷三十二•杂疗面方删。

治妇人令好颜色方

女菀二两半 铅丹五分

上二味捣筛为散,酒服一刀圭〔3〕,日再服,男十日,女二十日。知则止,黑色皆从大便出,色白如雪。

〔3〕刀圭 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形状如刀的圭角,一端尖形,中部略凹陷。一刀圭约等于0.27ml,盛金石药末约为0.2g,草木药末约为0.1g。

又方 白瓜子五分 白杨皮三分 桃花一两

上三味捣筛为散,以饮服方寸匕,日三服,三十日面白,五十日手足白。一云:欲白加瓜子,欲赤加桃花。

令人面手白净澡豆方〔4〕

〔4〕澡豆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下•面药瓜子作土瓜根,有大枣,无桂心。

白鲜皮 白僵蚕 白附子 鹰矢白 白芷 芎 白术 青木香一方用藁本 甘松香 白檀香 麝香 丁香各三两 桂心六两 瓜子一两,一方用土瓜根 杏仁三十枚,去皮尖 猪胰三具 白梅三七枚 冬瓜仁五合 鸡子白七枚 面三升

上二十味,先以猪胰和面,曝令干,然后合诸药捣筛为散,又和白豆屑二升,用洗手面,十日内色白如雪,二十日如凝脂。《千金》有枣三十枚,无桂心。

又方 麝香二分 猪胰两具 大豆黄卷一升五合 桃花一两 菟丝子三两 冬葵子五合,一云冬瓜子 白附子二两 木兰皮三两 萎蕤二合 栀子花二两 苜蓿一两

上一十一味,以水浸猪胰三四度易水,血色及浮脂尽,乃捣诸味为散,和令相得,曝捣筛,以洗手面,面净光润而香。一方若无前件可得者,直取苜蓿香一升、土瓜根商陆青木香各一两,合捣为散,洗手面,大佳。

澡豆方

细辛半两 白术三分 栝楼二枚 土瓜根三分 皂荚五挺,炙去皮子 商陆一两半 冬瓜仁半升 雀屎半合 菟丝子二合 猪胰一具,去脂 藁本 防风 白芷〔1〕 白附子 茯苓 杏仁去皮尖 桃仁去皮尖,各一两 豆末四升 面一升

〔1〕白芷 原作“白芒”,据《外台秘要》卷三十二•澡豆方改。

上一十九味捣细筛,以面浆煮猪胰一具令烂,取汁和散作饼子,曝之令干,更熟捣细罗之,以洗手面甚佳。

又方 丁香 沉香 青木香 桃花 钟乳粉 真珠 玉屑 蜀水花 木瓜花各三两花〔2〕 梨花 红莲花 李花 樱桃花 白蜀葵花 旋复花各四两 麝香一铢

〔2〕(nài 耐)花 即茉莉花。《清稗类钞•植物类》:“茉莉为常绿灌木……北土曰柰。《晋书》:都人簪柰花,为织女带孝。即此。”按“”,同“柰”(《玉篇•木部》)。花,为木犀属科植物茉莉的花。性味辛甘温,能理气开郁,避秽和中,主治下痢腹痛,疮毒等。蒸油取液,作面脂以润肤香肌,生发护肤,亦可熏茶、入茶茗。

上一十七味〔3〕,捣诸花,别捣诸香,真珠玉屑别研成粉,合和大豆末七合,研之千遍,密贮勿泄。常用洗手面作妆一百日,其面如玉光净润泽,臭气粉滓皆除,咽喉臂膊皆用洗之,悉得如意。

〔3〕一十七味 《外台秘要》卷三十二•澡豆方有白莲花,为一十八味。

治面疱疮瘢三十年以上,并冷疮虫瘢令灭方

斑猫去翅足,熬 巴豆去心皮,熬,各三枚 胡粉 鹅脂 金淘〔4〕沙 蜜陀僧 高良姜 海蛤各三两

〔4〕淘 原作“洮”,今改。按“洮”同“淘”。《字汇补,水部》:“洮,与淘同。”

上八味为粉,以鹅脂和,夜半涂,晓以甘草汤洗之。

治面皯黯方

矾石烧 硫黄 白附子各一两

上三味细研,以大醋一盏浸之一宿,净洗面涂之,慎风。

治面疱方

白附子 青木香 麝香 由跋 细辛各二两

上五味细末,水和之,涂面日三。《外台方》无细辛。

又方 木兰皮五两,取厚者 栀子仁六两

上二味为散,以蜜浆服方寸匕,日三服。

治面疱甚如麻豆,痛痒,搔之黄水出,及黑色黯〔1〕不可去方

〔1〕黑色黯(àn 暗(dàn淡,又读dǎn胆) 谓色黑而暗。按“黯”,昏暗貌。《楚辞•九叹•远游》:“望旧邦之黯兮,时混浊其犹未央。”

冬瓜子 柏子仁 茯苓 冬葵子

上四味等分,捣筛,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外台方》无冬瓜子。

白膏

主面疱〔2〕疥痈恶疮方。

〔2〕面疱 病名,即粉刺,又称面疱。多发于男女年少时。由肺胃蕴热,上熏颜面,血热郁滞而成,亦与过食辛辣油腻食物有关,症见皮疹如粟,或见黑头,甚则色赤肿痛,挤破出白色粉渣样物,抠后感染可形成疖肿。参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面疱候。

附子十五枚 蜀椒一升 野葛一尺五寸

上三味切,醋渍一宿,猪膏一斤煎附子黄,去滓涂之,日三。

栀子丸

治酒鼻〔3〕疱方

〔3〕酒鼻 因鼻色紫红如酒渣而得名。俗称酒齇鼻、酒糟鼻。《诸病源候论》认为本病与饮酒有关,但在临床上亦由脾胃湿热上熏于肺所致,症见鼻准发红,久则呈紫黑色。甚者可延及鼻翼,皮肤变厚,鼻头增大,表面隆起,高低不平,状如赘疣,重症鼻部疹起如黍,色赤肿痛,破后出粉白汁,日久成白屑。参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酒皶候。

栀子仁三升 芎四两 大黄六两 好豉熬,三升 木兰皮半斤 甘草炙,四两

上六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以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五丸。

又敷方

蒺藜子 栀子仁 豉各一两,熬 木兰皮半斤,一方无

上四味为末,以醋浆水和之如泥,夜涂上,日未出时以暖水洗之。亦灭瘢痕。

又方 鸬鹚屎一斤

上一味捣筛,腊月猪脂和如泥,夜涂之。

飞水银霜方

水银一斤 朴消八两 大醋半升 黄矾十两 锡二十两,成炼二遍者 玄精〔1〕六两 盐花〔2〕三斤

〔1〕玄精 为年久所结的小片状石膏矿石。性味咸寒,能滋阴降火,软坚消痰,主治壮热烦渴,头风脑痛,目赤障翳,重舌木舌,咽喉生疮等。

〔2〕盐花 即食盐。

上七味,先炼锡讫,又温水银令热,乃投锡中,又捣玄精黄矾令细,以绢筛之,又捣锡令碎,以盐花并玄精等合和,以醋拌之令湿,以盐花一斤藉底,乃布药令平,以朴消盖上讫,以盆盖合,以盐灰为泥,泥缝固际干之,微火三日,武火四日,凡七日去火,一日开之。扫取极须勤守,勿令须臾间懈慢,大失矣。

炼粉方 胡粉三大升,盆中盛水,投粉于中熟搅,以鸡羽水上扫取,以旧破鸡子十枚,去黄泻白于瓷碗中,以粉置其上,以瓷碗密盖之,五升米下蒸之,乃曝干研用,敷面百倍省,面有光。

灭瘢方

衣鱼二枚 白石脂一分 雁〔3〕屎三分 白附子一分 白僵蚕半两

〔3〕雁 原作“鴈”,今改。按“鴈”,同“雁”。鸿雁。《说文解字注•鸟部》:“鴈,鴈与雁各字,鹅与鴚鹅各物。许意《隹部》雁为鸿雁,《鸟部》鴈为鹅,鴚鹅为野鹅,单呼鹅为人家所畜之鹅。今字雁、鴈不分久矣。”

上五味为末,腊月猪脂和敷,慎生冷风日,令肌腻。

灭瘢方

丹参 羊脂

上二味和煎,敷之灭瘢,神妙。

又方 以蜜涂之,佳。

又方 取禹余粮半夏等分捣末,以鸡子黄和,先以新布拭瘢上令赤,以涂之,勿见风,涂之二十日,十年瘢并灭。

手膏方

桃仁 杏仁各二十枚,去皮尖 橘仁一合 赤〔1〕十枚 大枣三十枚 辛夷 芎 当归 牛脑 羊脑 白狗脑各二两,无白狗,诸狗亦得

〔1〕赤(bó 博) 疑即淫羊藿。《尔雅•释草》:“,九叶。”郝懿行义疏引翟灏曰:“《图经本草》:关中呼淫羊藿为三枝九叶草。疑即此也。”

上二十一味,先以酒渍脑,又别以酒六升煮赤以上药,令沸停冷,乃和诸脑等,然后碎辛夷三味,以绵裹之,去枣皮核,合纳酒中,以瓷器贮之,五日以后,先净讫,取涂手,甚光润,而忌近火炙手。

治手足皴裂,血出疼痛方 取猪胰著热酒中以洗之,即瘥。

治冬月冒涉冻凌,面目手足瘃坏〔2〕,及始热疼痛欲瘃方 取麦窠煮取浓汁,热渍手足兼洗之,三五即度瘥。

〔2〕手足瘃(zhú 竹)坏 手足冻疮。按“瘃”,手足冻疮。《字汇•疒部》:“瘃,手足冻疮。”

治手足皴冻欲脱方

椒 芎各半两 白芷一分 防风一分 姜一分,作盐

上五味,以水四升煎令浓,涂洗之三数遍,即瘥。

治冻伤十指欲堕方 取马屎三升,煮令麻沸,渍,冷易之,半日愈。

熏衣浥衣香第六方六首

熏衣香方〔3〕

〔3〕熏衣香方 此类方剂用于衣服洗涤后未干前,乘湿点燃香料熏衣,使香气较持久地附着于衣物上。经此类方剂处理过的衣物能防腐、防蠹,且具芳香气味。又,《外台秘要》卷三十二作“熏衣湿香方”五字。

薰陆香〔1〕八两 藿香 览探各三两,一方无 甲香〔2〕二两 詹糖〔3〕五两 青桂皮五两

〔1〕薰陆香 即乳香。

〔2〕甲香 为蝾螺科动物蝾螺或其近缘动物的掩厣,性味咸平,无毒,主治腹痛痢疾,淋证痔瘘,疥癣等。并可配合多种香科组成熏衣香方,燃之具浓郁的芳香气味。

〔3〕詹糖 即詹糖香。性味苦微温,无毒,能避秽化浊,消风散肿,主治风水毒肿,恶气伏尸,恶核恶疮等。和胡桃青皮捣,涂发上能乌发。

上六味末,前件干香中,先取硬者黏湿难碎者,各别捣,或细切咀,使如黍粟,然后一一薄布于盘上,自余别捣,亦别布于其上,有须筛下者,以纱,不得木,细别煎蜜,就盘上以手搜搦令匀,然后捣之,燥湿必须调适,不得过度,太燥则难丸,太湿则难烧,湿则香气不发,燥则烟多,烟多则惟有焦臭,无复芬芳,是故香,复须粗细燥湿合度,蜜与香相称,火又须微,使香与绿烟而共尽。

浥衣香方〔4〕

〔4〕浥(yì 意)衣香方 使用此类方剂熏衣时,系将其置于衣箱中,靠药物自然散发的气味袭衣取效。此类方剂具有消毒、防腐作用,且气味芳香宜人。按“浥”,香气盛貌。苏轼《自普照游二庵》:“山行尽日不逢人,浥浥野梅香入袂。”又,《外台秘要》卷三十二作“浥衣干香方”五字。

沉香 苜蓿香各五两 丁香 甘松香 藿香 青木香 艾纳香〔5〕 鸡舌香 雀脑香〔6〕各一两 麝香半两 白檀香三两 零陵香〔7〕十两

〔5〕艾纳香 为菊科植物艾纳香的叶及嫩枝。性味辛苦温,能温中活血,祛风除湿,杀虫,主治寒湿泻痢,腹痛肠鸣,肿胀,筋骨痛疼,跌打损伤,癣疮等。

〔6〕雀脑香 《外台秘要》卷三十二浥衣干香方作“雀头香”。按“雀头香”,即香附子,古代用来合香科。

〔7〕零陵香 为报春花科植物灵香草的带根全草。性味辛甘温,能祛风寒,避秽浊。主治伤寒头痛,胸腹胀满,下利遗精,鼻塞牙痛等,并用以组成熏衣香方。

上一十二味,各捣令如黍粟麸糠等物令细末〔1〕,乃和令相得,若置衣箱中,必须绵裹之,不得用纸,秋冬犹著,盛热暑之时令香速浥,凡诸草香不但须新,及时乃佳,若欲少作者,准此为大率〔2〕也。

〔1〕各捣令如黍粟麸糠等物令细末 《外台秘要》卷三十二浥衣干香方作“各捣令如黍粟麸糠,勿令细末。”一十二字。

〔2〕大率 大概,大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

干香方

丁香一两 麝香 白檀 沉香各半两 零陵香五两 甘松香七两 藿香八两。

上七味,先捣丁香令碎,次捣甘松香,合捣讫,乃和麝香合和浥衣。

五香丸并汤

主疗一切肿,下气散毒,心痛方。

丁香 藿香 零陵香 青木香 甘松香各三两 桂心 白芷 当归 香附子 槟榔各一两 麝香一铢

上一十一味捣筛为末,炼蜜和捣千杵,丸如梧子大。含咽令津尽,日三夜一,一日一夜用十二丸,当即觉香,五日身香,十日衣被香。忌食五辛。其汤法:取槟榔以前随多少皆等分,以水微微火上煮一炊久,大沸定,纳麝香末一铢,勿去滓,澄清,服一升。凡疔肿口中喉中脚底背甲下痈疽痔漏皆服之,其汤不瘥,作丸含之,数以汤洗之。一方有豆蔻,无麝香。

十香丸

令人身体百处皆香方。

沉香 麝香 白檀香 青木香 零陵香 白芷 甘松香 藿香 细辛 芎 槟榔 豆蔻各一两 香附子半两 丁香三分

上一十四味捣筛为末,炼蜜和,绵裹如梧子大,日夕含之,咽津味尽即止。忌五辛。

香粉方

白附子 茯苓 白术 白芷 白敛 白檀各一两 沉香 青木香 鸡舌香 零陵香 丁香 藿香各二两 麝香一分 粉英六升

上一十四味,各细捣筛绢下,以取色青黑者,乃粗捣纱下,贮粉囊中,置大合子内,以粉覆之,密闭七日后取之,粉香至盛而色白,如本欲为香粉者,不问香之白黑悉以和粉,粉虽香而色至黑,必须分别用之,不可悉和之,粉囊以熟帛双作之。

令身香第七方一十三首

香身方

甘草五分,炙 芎一两 白芷三分

上三味捣筛为散,以饮服方寸匕,日三服,三十日口香,四十日身香。

又方 瓜子 松根白皮 大枣各一两

上三味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二服,百日衣被皆香。

又方 瓜子 芎 藁本 当归 杜蘅 细辛 防风各一分

上七味捣筛为散,食后以饮服方寸匕,日三服,五日口香,十日身香,二十日肉香,三十日骨香,五十日远闻香,六十日透衣香。一方有白芷。

治诸身体臭方

竹叶十两 桃白皮四两

上二味以水一石二斗煮取五斗,浴身即香也。

治诸腋臭方 伏龙肝为末,和作泥敷之,瘥。

又方 牛脂和胡粉三合煎令可丸,涂之。

又方 三年苦酒和石灰涂之。

又方 赤铜屑以大醋和铜器中,炒令极热,以布裹熨腋下,冷则易之,瘥。

又方 青木香二两 附子 石灰各一两 矾石半两,烧 米粉一升

上五味捣筛为散,如常粉腋,良。

又方 马齿草〔1〕一束捣碎,以蜜和作团,纸裹之,以泥纸上厚半寸,曝干,以火烧熟,破取,更以少许蜜和,仍令热勿使冷也,先以生布揩之,然后药夹腋下令极痛,亦忍不能得,然后以手巾勒两臂著身,即瘥。

〔1〕马齿草 即马齿苋,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全草。性味酸寒,能清热解毒,散血消肿,主治热痢脓血,淋证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瘰疬等。

石灰散方

石灰一升 青木香 枫香 薰陆香 丁香 阳起石各二两 橘皮二两 矾石四两

上八味并熬,捣筛为散,以绵作袋,粗如四指,长四寸,展使著药,先以布揩令痛,夹之也。

又方 石灰五合 马齿草二两 矾石三两,烧 甘松香一两

上四味合捣筛,先以生布揩病上令黄汁出,拭干,以散敷之,满三日瘥,永除。

又方 二月社日〔2〕盗取社家糜饙〔3〕一团,猥地摩腋下三七遍,掷著五道头,勿令人知,永瘥,人知即不效。

〔2〕社日 古代祀神之日。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统天万年历》:“立春后五戊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荆楚岁时记》:“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

〔3〕糜饙(fēn 分) 蒸饭。《说文通训定声•屯部》:“饙,滫饭也。如今北方蒸饭,先以米一涫漉出,再蒸匀熟之。下水涫之曰饙,再蒸之曰馏。”

生发黑发第八方一十九首

治发薄不生方 先以醋泔清洗秃处,以生布揩令火热,腊月脂并细研铁生煎三沸,涂之日三遍。

生发须膏方

附子 荆实各二两 松叶 柏叶各三两 乌鸡脂三合

上五味咀,合盛新瓦瓶中,阴干百日出,捣以马鬐膏〔1〕和如薄粥,涂头发如泽法裹絮中,无令中风,三十日长。

〔1〕马鬐膏 又名马鬐头膏,为马科动物马项下的皮下脂肪。性味甘平,主治发落面,手足皴粗,偏风口僻等。

生发膏

令发速长而黑,敷药时特忌风方。

乌喙 莽草 续断 皂荚 泽兰 白术 细辛 竹叶各一两 防风 辛夷各一两 柏叶细切,四两 杏仁别捣 松叶各三两 猪脂三升

上一十四味切,先以三年大醋三升渍令一宿,纳药脂中,煎三上三下,膏成去滓,涂发及顶上。《千金》有石南。

生发膏

主发鬓秃落不生方。

升麻 荠苨各二两 莽草 白芷 防风各一两 蜣螂〔2〕四枚 马鬐脂 驴鬐脂〔3〕 雄鸡脂一云熊脂 猪脂 狗脂各五合

〔2〕蜣螂 为金龟子科昆虫屎蛒螂的干燥全虫。性味咸寒,有毒,能定惊,破瘀,通便,攻毒,主治惊痫癫狂,癥瘕,噎膈反胃,腹胀便结,淋病疳积,血痢痔漏,疔肿恶疮等。

〔3〕驴鬐脂 为马科动物驴的脂肪。主治咳嗽,疟疾,耳聋,疮疥,眼中瘜肉,浑身风肿,癫狂等。

上十一味,药五味,脂取成煎者,并切,以醋渍一宿,晓合煎之,沸则停火,冷更上,一沸停,三上三下,去滓敷头,以当泽用之,三十日生矣。

又方 羊屎灰灌取汁洗之,三日一洗,不过十洗,即生矣。

治发落方

柏叶切,一升 附子二两

上二味捣筛,猪脂和,作三十丸,洗发时即纳一丸泔中,发不落。其药以布裹密器贮,勿令泄气。

长发方

蔓荆子三升 大附子三枚

上二味咀,以酒一斗二升渍之,盛瓷瓶中,封头二十日,取鸡肪煎以涂之,泽以汁栉发〔1〕,十日长一尺,勿逼面涂。

〔1〕栉(zhì 治)发 梳理头发。按“栉”,梳理。《字汇•木部》:“栉,又梳发,夏禹栉风沐雨。”

又方 麻子仁三升 秦椒三升

上二味合,以泔渍一宿,以沐发长矣。

又方 麻子二升 白桐叶一把

上二味以米泔汁煮,去滓,适寒温,沐二十日,长矣。

治发落方 石灰三升水拌令湿,炒令极焦,停冷,以绢袋贮之,以酒三升渍之,密封,冬二七日,春秋七日,取酒温服一合,常令酒气相接,七日落止,百日服之终身不落,新发生也。

又方 桑白皮一石以水一石煮三沸,以沐发三过,即止。

令白发还黑方

陇西白芷 旋复花 秦椒各一升 桂心一尺

上四味捣筛为散,以井花水服方寸匕,日三服,三十日还黑。禁房室。

又方 乌麻〔2〕九蒸九曝,捣末,枣膏和丸,久服之。

〔2〕乌麻 即黑脂麻,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黑色种子。性味甘平,能补肝肾,润五脏,主治肝肾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大便燥结,病后虚羸,须发早白,妇人乳少等。

又方 八角附子一枚 大醋半升

上二味于铜器中煎取两沸,纳好矾石大如棋子一枚,消尽纳脂三两,和令相得,下之搅至凝,纳竹筒中,拔白发,以膏涂上,即生黑发。

发黄方 腊月猪膏和羊屎灰蒲灰等分敷之,三日一为,取黑止。

又方 以醋煮大豆烂,去豆,煎冷稠涂发。

又方 熊脂涂发梳之,散头床底,伏地一食顷即出,形尽当黑〔3〕。用之不过一升。

〔3〕形尽当黑 《外台秘要》卷三十二•发黄方作“便尽黑”三字。

染发方 石榴三颗,皮叶亦得,针沙〔1〕如枣核许大,醋六升、水三升和药合煮,得一千沸即熟,灰汁洗干染之。

〔1〕针沙 即针砂,为制钢针时磨下的细屑。将针沙置炭火上煅红醋淬,反复六、七次,研成粉用。性味酸辛平,能补血,除湿利水,主治血虚黄胖,水肿气瘿等。《本草拾遗》谓针沙“和没食子染须,至黑。”《本草纲目》卷八•针沙下有染白须发附方两帖,均以针沙为主药。

瓜子散

治头发早白,又主虚劳脑髓空竭,胃气不和,诸脏虚绝,血气不足,故令人发早白,少而筭发〔2〕,及忧愁早白,远视〔3〕,得风泪出〔4〕,手足烦热,恍惚忘误,连年下痢,服之一年后大验。

〔2〕少而筭发 谓头发稀少而枯槁。按“筭”,通“孱”。“筭”与“孱”上古音均为元部韵。“筭”为心母,“孱”为崇母,故“筭”假为“孱”。又按“孱”,衰弱,低劣。《集韵•山韵》:“孱,弱也。”《广韵•山韵》:“孱,劣貌。”

〔3〕(huānɡ huānɡ 荒荒) 视物不清貌。《玉篇•目部》:,目不明。”《素问•脏气法时论》:“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

〔4〕得风泪出 “得”字原脱,据《外台秘要》卷三十二•令发黑方补。

瓜子一升 白芷去皮 当归 芎 甘草炙,各二两

上五味捣筛为散,食后服方寸匕,日三,酒浆汤饮任性服之。一方有松子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