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 张仲景述
晋 王叔和撰次
宋 林 亿校正
明 赵开美校刻
沈 琳同校
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合四十八法,方三十九首。
【提要】
本篇重集论中汗、吐、下后所引起的阴阳不和诸般变证,意在重申汗、吐、下三法为驱除病邪的治法,用之不当,则反伤正气致变证百出,为害甚剧。并借此体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救逆原则。故本篇内容医理深微,于临床实践很有指导意义。
太阳病,八九日,如疟状,热多寒少,不呕,清便,脉微而恶寒者,不可更发汗吐下也,以其不得小汗,身必痒,属桂枝麻黄各半汤。第一。七味。前有二十二病证。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发热,无汗,心下满痛,小便不利,属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第二。六味。
太阳病,发汗不解,而下之,脉浮者为在外,宜桂枝汤。第三。五味。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夜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者,属干姜附子汤。第四。二味。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身为振摇者,属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第五。四味。发汗若下之,病不解,烦躁者,属茯苓四逆汤。第六。五味。发汗吐下后,虚烦不眠,若剧者,反覆颠倒,心中懊 ,属栀子豉汤。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呕者,栀子生姜豉汤。第七。栀子豉汤二味;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并三味。
发汗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属栀子豉汤证。第八。用上初方。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欲吐,胸中痛,大便溏,腹满,微烦,先此时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第九。三味。
太阳病,重发汗,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潮热,心腹鞕满痛,不可近者,属大陷胸汤。第十。三味。
伤寒五六日,发汗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头汗出,寒热,心烦者,属柴胡桂枝干姜汤。第十一。七味。
伤寒发汗、吐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属旋覆代赭汤。第十二。七味。
伤寒下之,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表未解也。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第十三。桂枝汤用前第三方;大黄泻心汤二味。
伤寒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恶风,大渴,舌上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属白虎加人参汤。第十四。五味。
伤寒吐下后,不解,不大便至十余日,日晡发潮热,不恶寒,如见鬼状。剧者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发热谵语者,属大承气汤。第十五。四味。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汗,手足逆冷,自汗出者,属白虎汤。第十六。四味。
阳明病,脉浮紧,咽躁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谵语;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眠;若下之;心中懊,舌上苔者,属栀子豉汤证。第十七。用前第七方。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 而烦,胃中有燥屎,可攻,宜大承气汤。第十八。用前第十五方。
太阳病,吐下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第十九。三味。
大汗大下而厥者,属四逆汤。第二十。三味。
太阳病,下之,气上冲者,与桂枝汤。第二十一。用前第三方。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属桂枝去芍药汤。第二十二。四味。
若微寒者,属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第二十三。五味。
太阳桂枝证,反下之,利不止,脉促,喘而汗出者,属葛根黄芩黄连汤。第二十四。四味。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属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第二十五。七味。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小便清者,一云大便青。知不在里,当发汗,宜桂枝汤。第二十六。用前第三方。
伤寒五六日,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属栀子豉汤证。第二十七。用前第七方。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属栀子厚朴汤。第二十八。三味。
伤寒,以丸药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属栀子干姜汤。第二十九。二味。
伤寒下之,续得下利不止,身疼痛,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第三十。并用前方。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二三下之,柴胡证仍在,与小柴胡汤。呕止小安,郁郁微烦者,可与大柴胡汤。第三十一。八味。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发潮热,微利。潮热者,实也,先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第三十二。八味。
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有热也。若小便利。当大便鞕,而反利者,知以丸药下之也。脉和者,内实也,属调胃承气汤证。第三十三。用前第九方。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身重不可转侧者,属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第三十四。十二味。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属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第三十五。四味。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头痛发热,盗汗,恶寒,反下之,膈内拒痛,短气躁烦,心中懊 ,心下因鞕,则为结胸,属大陷胸汤证。第三十六。用前第十方。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证具,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为痞,属半夏泻心汤。第三十七。七味。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属五苓散。第三十八。五味。
伤寒中风,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腹中雷鸣,心下痞鞕,干呕,心烦。复下之,其痞益甚,属甘草泻心汤。第三十九。六味。
伤寒服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鞕。复下之,利不止,与理中,利益甚,属赤石脂禹余粮汤。第四十。二味。
太阳病,外证未除,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属桂枝人参汤。第四十一。五味。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属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第四十二。四味。
阳明病,下之,外有热,手足温,心中懊,饥不能食,但头汗出,属栀子豉汤证。第四十三。用前第七方。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属调胃承气汤证。第四十四。用前第九方。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脉虽浮数,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不大便者,有瘀血,属抵当汤。第四十五。四味。
本太阳病,反下之,腹满痛,属太阴也,属桂枝加芍药汤。第四十六。五味。
伤寒六七日,大下,寸脉沉而迟,手足厥,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者,属麻黄升麻汤。第四十七。十四味
伤寒本自寒下,复吐下之,食入口即吐,属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第四十八。四味。
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著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亡血也。
【语译】
见辨脉法。
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抟,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则。
【语译】
见辨脉法。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语译】
见太阳病上篇。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和,便自汗出愈。
【语译】
见太阳病中篇。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无津液,阴阳脉自和者,必自愈。
【语译】
见太阳病中篇。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语译】
见太阳病中篇。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语译】
见太阳病中篇。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语译】
见太阳病中篇。
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表和,然后复下之。
【语译】
见太阳病中篇。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语译】
见太阳病中篇。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语译】
见太阳病下篇。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一作纵。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语译】
见太阳病下篇。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鞕,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语译】
见太阳病下篇。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语译】
见太阳病下篇。
伤寒吐下发汗后,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鞕,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语译】
见太阳病下篇。
阳明病,能食,下之不解者,其人不能食,若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语译】
见阳明病篇。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语译】
见阳明病篇。
夫病阳多者热,下之则鞕;汗多,极发其汗亦鞕。
【语译】
病阳盛的属热,攻下就使大便硬;本来出汗很多,再大发汗也使大便硬。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
【语译】
见阳明病篇。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语译】
见太阴病篇。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语译】
见厥阴病篇。
吐利发汗后,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语译】
见霍乱病篇。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语译】
见太阳病下篇。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属桂枝麻黄各半汤。方一。
桂枝一两十六铢 芍药一两 生姜一两,切 甘草一两,炙麻黄一两,去节 大枣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个,汤浸,去皮尖及两人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
【语译】
见太阳病上篇。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属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二。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白术三两 茯苓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语译】
见太阳病上篇。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方三。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取汗。
【语译】
见太阳病中篇。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属干姜附子汤。方四。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语译】
见太阳病中篇。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属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五。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二两 甘草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语译】
见太阳病中篇。
发汗若下之后,病仍不解,烦躁者,属茯苓四逆汤。方六。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语译】
见太阳病中篇。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属栀子豉汤。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七。
肥栀子十四味,擘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肥栀子十四个,擘 甘草二两,炙 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二味,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肥栀子十四个,擘 生姜五两,切 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二味,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语译】
见太阳病中篇。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属栀子豉汤证。八。用前初方。
【语译】
见太阳病中篇。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吐,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调胃承气汤。方九。
大黄四两,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令沸,顿服之。
【语译】
见太阳病中篇。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
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一云,日晡所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者,属大陷胸汤。方十。
大黄六两,去皮,酒洗 芒硝一升 甘遂末一钱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语译】
见太阳病下篇。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属柴胡桂枝干姜汤。方十一。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栝楼根四两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熬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后汗出便愈。
【语译】
见太阳病下篇。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属旋覆代赭汤。方十二。
旋覆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一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语译】
见太阳病下篇。
伤寒大下之,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攻痞,解表宜桂枝汤,用前方;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十三。
大黄二两,酒洗 黄连一两
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有黄芩,见第四卷中。
【语译】
见太阳病下篇。
伤寒若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属白虎加人参汤。方十四。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语译】
见太阳病下篇。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一云,顺衣妄撮,怵惕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属大承气汤。方十五。
大黄四两,去皮,酒洗 厚朴半斤,炙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煮令一沸,分温再服。得利者,止后服。
【语译】
见阳明病篇。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又作枯,一云向经。
【语译】
参见阳明病篇一条文的上半节。
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若手足逆冷,自汗出者,属白虎汤。方十六。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语译】
参见阳明病篇。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而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舌上胎者,属栀子豉汤证。十七。用前第七方。
【语译】
见阳明病篇。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第十八。用前第十五方。
【语译】
见阳明病篇。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鞕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方十九。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二两,炙 枳实三枚,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
【语译】
见阳明病篇。
大汗若大下,而厥冷者,属四逆汤。方二十。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四两。
【语译】
见厥阴病篇。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二十一。用前第三方。
【语译】
见太阳病上篇。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属桂枝去芍药汤。方二十二。促,一作纵。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
【语译】
见太阳病上篇。
若微寒者,属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二十三。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
【语译】
见太阳病上篇。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属葛根黄芩黄连汤。方二十四。促,一作纵。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分再服。
【语译】
见太阳病中篇。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属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二十五。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厚朴二两,炙,去皮 大枣十二枚,擘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语译】
见太阳病中篇。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一云,大便青。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二十六。用前第三方。
【语译】
见太阳病中篇。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属栀子豉汤证。二十七。用前第七方。
【语译】
见太阳病中篇。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属栀子厚朴汤。方二十八。
栀子十四枚,擘 厚朴四两,炙 枳实四个,水浸,炙令赤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语译】
见太阳病中篇。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属栀子干姜汤。方二十九。
栀子十四个,擘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语译】
参见太阳病中篇。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语译】
参见太阳病中篇。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三十。并用前方。
【语译】
见太阳病中篇。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一云,呕止小安。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可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方三十一。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 枳实四枚,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语译】
见太阳病中篇。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下之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方三十二。
柴胡二两十六铢 黄芩一两 人参一两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 半夏二十铢,旧云,五枚,洗 大枣四枚,擘 芒硝二两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煮微沸,温分再服,不解更作。
【语译】
见太阳病中篇。
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鞕,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属调胃承气汤证。三十三。用前第九方。
【语译】
见太阳病中篇。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属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三十四。
柴胡四两 龙骨一两半 黄芩一两半 生姜一两半,切 铅丹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桂枝一两半,去皮 茯苓一两半 半夏二合半,洗 大黄二两 牡蛎一两半,熬 大枣六枚,擘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语译】
见太阳病中篇。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属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三十五。
桂枝一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龙骨二两 牡蛎二两,熬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语译】
见太阳病中篇。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一云,头痛即眩。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阳气内陷,心下因鞕,则为结胸,属大陷胸汤证。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三十六。用前第十方。
【语译】
见太阳病下篇。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用前方。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属半夏泻心汤。方三十七。
半夏半升,洗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炙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语译】
见太阳病下篇。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属五苓散。方三十八。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
猪苓十八铢,去黑皮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桂心半两,去皮
上五味,为散,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语译】
见太阳病下篇。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属甘草泻心汤。方三十九。
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黄连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有人参。见第四卷中。
【语译】
见太阳病下篇。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理中焦,此利在下焦,属赤石脂禹余粮汤。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方四十。
赤石脂一升,碎 太一禹余粮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语译】
见太阳病下篇。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者,属桂枝人参汤。方四十一。
桂枝四两,别切,去皮 甘草四两,炙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干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语译】
见太阳病下篇。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属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方四十二。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
【语译】
见太阳病下篇。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属栀子豉汤证。四十三。用前第七初方。
【语译】
见阳明病篇。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属调胃承气汤证。四十四。用前第九方。
【语译】
见阳明病篇。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脉虽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今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属抵当汤。方四十五。
大黄三两,酒洗 桃仁二十枚,去皮尖 水蛭十三枚,熬 虻虫去翅足,三十枚,熬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语译】
见阳明病篇。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属桂枝加芍药汤。方四十六。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语译】
见太阴病篇。
伤寒六七日,大下,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属麻黄升麻汤。方四十七。
麻黄二两半,去节 升麻一两六铢 当归一两六铢 知母十八铢 黄芩十八铢 萎蕤十八铢,一作菖蒲 芍药六铢 天门冬六铢,去心 桂枝六铢,去皮 茯苓六铢 甘草六铢,炙 石膏六铢,碎,绵裹 白术六铢 干姜六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语译】
见厥阴病篇。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属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四十八。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语译】
见厥阴病篇。
伤寒论后序
夫治伤寒之法,历观诸家方书,得仲景之多者,惟孙思邈。犹曰见大医疗伤寒,惟大青知母等诸冷物投之,极与仲景本意相反。又曰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凡疗伤寒不出之也。呜呼!是未知法之深者也。奈何仲景之意,治病发于阳者,以桂枝、生姜、大枣之类;发于阴者,以干姜、甘草、附子之类,非谓全用温热药。盖取《素问》辛甘发散之说,且风与寒,非辛甘不能发散之也。而又中风自汗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中风见寒脉、伤寒见风脉用青龙,若不知此,欲治伤寒者,是未得其门矣。然则此之三方,春冬所宜用之,若夏秋之时,病多中暍,当行白虎也。故《阴阳大论》云,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又云,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别论》云,太阳中热,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主之。若误服桂枝麻黄辈,未有不黄发斑出,脱血而得生者。此古人所未至,故附于卷之末云。
【语译】
治疗伤寒之法,遍观历代诸家方书,得到仲景传授较多的,只有孙思邈。孙思邈犹说见名医治疗伤寒,唯用大青叶、知母等苦寒之药投之,极与仲景本意相反。又说探究仲景方书之大意,不过三种,一为桂枝,二为麻黄,三为青龙,大凡治疗伤寒不出此三者。啊!这都是不知治疗大法之深奥啊。奈何仲景之意,治病发于阳的,用桂枝、生姜、大枣之类;发于阴的,以干姜、甘草、附子之类,并非全用温热药。这是取《素问》辛甘发散之说,并且风与寒,非辛甘又不能发散。中风自汗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中风见伤寒脉,伤寒见中风脉用大青龙,若不知此,要想治伤寒,是没有得到其门径矣。然而此三方,春天冬天,适宜应用,若夏天秋天之时,病多属中暑,就当用白虎汤了。所以《阴阳大论》说,脉实有力恶寒,得病由于伤寒,脉虚无力发热,得病由于伤暑。又说,五月、六月,阳气已经旺盛,被寒所伤,病发热更重。《别论》说,太阳中热,为暍,病人汗出怕冷,发热口渴,白虎汤主之。若错误地服用桂枝、麻黄之类,没有不发黄出斑、出血而保全生命的。这些古人没有说到,因此附于卷之末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