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 张仲景

晋 王叔和撰次

宋 林 亿校正

明 赵开美校刻

沈 琳同校

伤寒例第三

【提要】

 本篇可视为外感热病学的概论,伤寒辨证之规范。内容包括四时正气之序、预防伤寒之法、感而即病之伤寒、伏气所发之温病与暑病、时行疫气之寒疫与冬温、新感激发伏邪的温疟、风温、温毒与温疫、六经伤寒与两感为病等,并用斗历候气法占测正令,以验太过与不及,还对外感病的治疗、护理及预后作了原则性的论述。

四时八节[1]二十四气七十二候[2]决病法:

立春正月节[3]斗[4]指艮   雨水正月中[5]指寅

惊蛰二月节指甲     春分二月中指卯

清明三月节指乙     谷雨三月中指辰

立夏四月节指巽     小满四月中指巳

芒种五月节指丙     夏至五月中指午

小暑六月节指丁     大暑六月中指未

立秋七月节指坤     处暑七月中指申

白露八月节指庚     秋分八月中指酉

寒露九月节指辛     霜降九月中指戌

立冬十月节指乾     小雪十月中指亥

大雪十一月节指壬     冬至十一月中指子

小寒十二月节指癸     大寒十二月中指丑

二十四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候,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之也。

注[1]节:指八节,即四立、二分、二至。四立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二分指春分、秋分。二至指夏至、冬至。

[2]七十二候:是二十四节气的进一步划分,一个节气共十五天,每五天为一候。二十四节气就分成七十二候。

[3]节:指节气和中气。每月有两个节气,其中每月五日前后有一个节气叫做“节气”,在每月二十日前后有一个节气叫做“中气”。

[4]斗:指“斗柄”。“斗柄”是北斗七星排列所成。根据斗柄所指方向来测知季节的递变,称做“斗历”。

[5]中:即“中气”,见[3]项解释。

【语译】

 四季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预测疾病的方法:

立春正月节气斗柄指艮   雨水正月中气斗柄指寅

惊蛰二月节气斗柄指甲   春分二月中气斗柄指卯

清明三月节气斗柄指乙   谷雨三月中气斗柄指辰

立夏四月节气斗柄指巽   小满四月中气斗柄指巳

芒种五月节气斗柄指丙   夏至五月中气斗柄指午

小暑六月节气斗柄指丁   大暑六月中气斗柄指未

立秋七月节气斗柄指坤   处暑七月中气斗柄指申

白露八月节气斗柄指庚   秋分八月中气斗柄指酉

寒露九月节气斗柄指辛   霜降九月中气斗柄指戌

立冬十月节气斗柄指乾   小雪十月中气斗柄指亥

大雪十一月节气斗柄指壬   冬至十一月节气斗柄指子

小寒十二月节气斗柄指癸   大寒十二月节气斗柄指丑

《阴阳大论》[1]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列,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2]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3]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4]占[5]之。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缓,向夏大热,至秋便凉。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6]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为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7],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然气候亦有应至仍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8]者,各正一气耳。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9]。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10]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11],人变病焉。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小人触冒,必婴[12]暴疹[13]。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14];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必然之道,可不审明之。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15],困乃告医,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

注[1]《阴阳大论》:汉以前医籍,今佚。

[2]毒:毒害,危害。

[3]杀厉之气:肃杀猛烈之气。

[4]斗历:古人根据北斗七星斗柄的运行方向,来确定季节和节气的一种方法,称“斗历”。

[5]占:测候,测算。

[6]寒冽:严寒。

[7]重沓(chónɡ tà虫踏):重叠。此指冬温发病有先后参差,重叠交叉的现象。

[8]阴阳鼓击:阴阳互相鼓动,推进。

[9]彼秋之忿,为冬之怒:比喻秋天的凉爽逐渐转变为冬天的严寒,如同由忿渐变为怒一样。

[10]一阳爻升,一阴爻降:比喻一分阳气长,一分阴气消。爻(yáo摇)的本义是交错变化,为八卦的基本符号,“—”为阳爻,“--”为阴爻。

[11]阴阳交易:指四时阴阳之气盛衰互相变化移动。

[12]婴:遭受。

[13]暴疹:来势急骤,猛烈的疾病。暴:急速,猛烈。疹:疾病。

[14]飧泄:即水谷利,泄泻完谷不化。

[15]久淹:迟滞。

【语译】

 《阴阳大论》说:春季温和,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严寒,这是四时正常气候的顺序。冬季严寒,万物都深藏起来,懂得养生的人注意防寒,就不会被寒邪所伤,如果感受寒邪而发病,就称为伤寒。伤于四时寒暑温燥邪气的都能发病,但以伤寒这种邪气危害最为严重,因为寒邪是一种最为猛烈而又肃杀的邪气。感受寒邪而立即发病的,叫做伤寒。不立即发病的,寒毒藏在肌肤之间,到了春天就可变成温病,到了夏天就可变成暑病。暑病,热邪极盛而重于温病。因此劳苦的人,在春夏易患温热病的原因,都是由于冬季感受寒邪所致,而不是由时行邪气引起来的。所谓时行之气,是指春季应当暖和反而大寒,夏季应当炎热反而很凉爽,秋季应当凉爽反而大热,冬季应当寒冷反而大温,这都不是一年四季应有的正常的气候,因此一年当中,老幼得病大都很相似,这就是气候异常引起的时令病。要知道四季正常气候所引起的疾病以及异常疫气所造成疾病的方法都应该按照斗历来推算。农历九月“霜降”节气以后天气应该逐渐寒冷,到了冬天应当大寒,到正月“雨水”节以后寒气才解除。之所以叫做“雨水”的节气,是因为冰雪溶化而为雨水的缘故。到了二月“惊蛰”节以后,气候逐渐温暖起来,到夏季就转变成大热,到秋季就又变得凉爽了。从“霜降”以后到“春分”以前这段时间,凡是触冒霜露寒冷,身体感受寒邪而即时发病的,就叫做伤寒。九月、十月期间的气候寒冷还不重,发病也就轻微,十一月、十二月期间,气候寒冷已很严重,发病也就重。正月、二月间寒冷逐渐解除,发病也就轻。这都是因为冬季调摄不当,有人恰好感受了寒邪,就可立即发病。如果冬季出现不应时节的温暖而发病的,这就叫冬温。冬温的病邪与伤寒完全不同,冬温的发病又有迟有早,而且参差不齐,病势有轻有重,所以治疗方法也不同,它的证候表现在后边加以论述。从“立春”节气以后这段时间,其中如果没有突然的严寒也没有大雪和冰冻,而有人却发生了高热的疾病,这是由于春时阳气的升发激动了冬季伏藏起来的寒邪,因而变成为温病。从“春分”以后到“秋分”以前这段时间,天气如果骤然变得寒冷而发病的,都是时行寒疫。三月、四月时如果出现骤然的寒冷,因为这时身体中的阳气还很微弱,如被寒邪所伤,发生的热病也就轻微。五月、六月间身体中的阳气已经旺盛,被寒邪所伤时,所发生的热病就会很重。七月、八月时身体中的阳气也已衰微,被寒邪所伤时,所出现的热病也是轻微的,这些病与温病和暑病表现很相似,但治法却各不相同。每十五日为“一气”,在一年四季之中,每一季有六气,所以四六共得二十四气。但气候也有应到而未到的,或有节气不到而不应有的气候反而来到了,或有节气已到而气候太过的,这些都是能造成疾病的因素。但自然界的动和静,阴和阳的变化,都各有它正常的发展规律。所以春季的温暖,可发展为夏季的暑热;而秋季的凉爽,又可发展为冬季的严寒。因此冬至以后,一阳之气上升,一阴之气下降,夏至以后,一阳之气下降,一阴之气上升。这就是说冬至和夏至是阴阳二气结合的时候;春分和秋分是阴阳二气相分离的时候。在这阴阳升降离合气候变化的时候,人体也在变化而就容易患病。所以懂得养生的人要在春夏二季保养阳气,秋冬二季保养阴气,以顺应自然界的气候各种变化。不懂得养生的人就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就必然要感染上急性病变。要知道这些毒烈的致病因素,侵犯了哪经,发生什么病证,就应当进行详细的诊察和判断。因为春季伤于风邪时,到夏天就会发生腹泻;夏天伤于暑邪,到秋季就会发生疟疾;秋季伤于湿邪,到冬季必然会发生咳嗽;冬季伤于寒邪,到春季就会患温病。这是必然的变化规律,这些要详细的认识清楚。伤寒这种病,随病期增加而逐日加重,要根据病情的发展而遣方论治。现在的人患伤寒病,或开始不早治疗,或治疗不符合病情,或长时间拖延,直到病势危重时才告诉医生,医生又不按一定的程序去进行治疗,因而不能抓住其要害,必须根据病情的不断变化而灵活地使用方药,是没有不收到良好效果的。现在搜集张仲景的原著,收录他所论述的证候以及诊脉、闻声、察色等诊病方法,以及对疾病确有明显效验的良方,编次成书以备世上人急用。

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飡[1]居亦异。是故黄帝兴四方之问[2],岐伯举四治之能[3],以训后贤,开其未悟者。临病之工,宜须两审[4]也。

注[1]飡:与“餐”字音义皆同,饮食之意。

[2]四方之问:指《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关于四方地域、风土习俗的差异,对疾病之影响与治法之不同的讨论。

[3]四治之能:指《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岐伯所说的砭石、毒药、微针、灸焫等四种疗法的不同功用。

[4]两审:指医生应当审四方之不同和四治的区别。

【语译】

 又因为地域有温凉的不同,更有高低的差异;物品的性质也有刚烈柔弱的区别,人们的饮食起居习惯也都不一样。因此黄帝提出四方居民治法不同的问题,岐伯又指出了砭石、毒药、微针、灸焫等四种治法的不同功能,以启发后世学者,开导那些不明白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治法的人。临床医生治病,应当详细的了解四方居民在治疗上的差异和四种治疗方法的不同功用。

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1]于寒而病者,必死。

注[1]两感:阴阳表里两经同时受邪发病。

【语译】

 凡被寒邪所伤,就会出现发热,热势虽盛,但不会死亡。如果表里阴阳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的,就很容易死亡。

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1]。

注[1]强(jiànɡ匠):不柔和的样子。

【语译】

 寸关尺三部脉都见浮象的,是太阳经受病,一般在一二日发病。因为足太阳经脉上连风府穴,所以会出现头项痛和腰脊强。

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

【语译】

 寸关尺三部都见长脉的,是阳明经受病,一般在二三日发病。因为足阳明经脉夹鼻络于目,所以会出现身热目疼而鼻干、不能安卧。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1]皆受病,未入于府[2]者,可汗而已。

注[1]经:指表。

[2]府:指里。

【语译】

 寸关尺三部都见弦脉的,是少阳经受病,一般在三四日发病。因为少阳经脉循行于两胁并络于耳部,所以会出现胸胁痛及耳聋。这三经都受病,邪气未传入胃府的,可用发汗法治愈。

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1],故腹满而嗌干。

注[1]嗌(yì义):泛指咽喉部。

【语译】

 寸关尺都见沉细脉的,是太阴经受病,一般四五日发病。因为足太阴经分布于胃中,络于咽喉部,所以会出现腹满而咽喉部干燥的证候。

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语译】

 寸关尺都见沉脉的,是少阴受病,一般在五六日发病。因为足少阴经脉贯肾络肺,系舌根,所以会出现口燥舌干而渴。

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1]而囊缩[2]。此三经皆受病,已入于府,可下而已。

注[1]烦满:烦闷。“满”(mèn闷),胸中气闷,此义后作“懑”,亦作“闷”。本论凡“胸满”、“胁下满”、“喘满”之“满”,音义皆同此。

[2]囊缩:阴囊上缩。

【语译】

 寸关尺都见微缓脉的,是厥阴经受病,一般在六七日发病。因为足厥阴经脉循行于生殖器而络于肝,所以会出现烦满和阴囊收缩。这是太阴、少阴、厥阴三经都受病,邪气已传入胃府,可以用泻下的方法治愈。

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受之,即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之廉切,又女监切,下同。语[1]。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2]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阴三阳五脏六府皆受病,则荣卫不行,脏腑不通,则死矣。其不两感于寒,更不传经[3],不加异气[4]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也。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5],大气[6]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7],寸尺陷者[8],大危。若更感异气,变为它病者,当依后坏病证[9]而治之。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成温疟[10]。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11]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一本作疟。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12]之变证,方治如说。

注[1]谵语:胡言乱语,声壮而长。

[2]水浆:泛指汤水。

[3]传经:邪气由此经传入彼经。

[4]异气:另外一种致病的邪气。

[5]少腹微下:指少腹拘挛之证微有缓解。

[6]大气:此处指大热的邪气。

[7]间:间断、病愈。

[8]寸尺陷者:三部脉沉伏,按摸不到,有似下陷。

[9]坏病证:误治后而使病情恶化,叫坏病证,也叫坏证。

[10]温疟:病名。《素问·疟论》:“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

[11]温毒:病名。一名时毒。是感受温邪热毒而引起的急性热病的统称,多发于春冬季节,由于冬时温暖,热毒潜伏于体内,至春季气候突然变热,伏毒与时热相互触发所致。

[12]脉:用为动词,诊察之意。

【语译】

 如果互为表里的两经同时感受寒邪,第一日太阳经受邪,就和少阴经同时发病,出现头痛口干,烦闷而口渴。第二日阳明经受邪,就和太阴经同时发病,出现腹满,身体发热,不欲饮食,并且胡言乱语。第三日少阳经受邪,就和厥阴经同时发病,出现耳聋,阴囊收缩和四肢逆冷,连汤水也不能入口,并有昏迷不知人事,经过六日就要死亡。如果三阴三阳五脏六腑都受病,荣卫就要停滞不行,脏腑也闭塞不通,就会引起死亡。如果不是两经同时感受寒邪的,又不传经,也没有另外感受新的病邪的,那么到第七日太阳病气衰退,头痛就会稍有减轻。第八日阳明病气衰退,身体发热就会减少。第九日少阳病气衰退,耳聋减轻而稍有些听力。第十日太阴病气衰退、腹胀消除而恢复正常,就想进饮食。第十一日少阴经病气衰退,口已不渴,舌也不干而能打喷嚏。第十二日厥阴病气衰退,阴囊松弛,少腹拘挛稍有缓解,邪气都已去掉,病人神志清爽而获愈。如果过了十三日病情还未痊愈,寸关尺三部脉沉陷不起的,这就很危险了。如果重新感受另一种邪气,而变成坏病的,那就要按照后面所说的治疗坏病的方法去治疗。如果寸关尺脉都是洪盛的,这是又重新感受了寒邪,可以转变成温疟。寸脉浮滑,尺脉濡弱,这是又重新感受了风邪,可以转变成风温。寸脉洪数,尺脉实大的,这是又重新感受了温热之邪,就可变成温毒,温毒致病是最严重的。寸脉濡弱,尺脉弦紧的,是再次感受了温邪,就会转变成温疫。因此冬季伤于寒邪,变成温病的,可根据脉证的不同变化,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而进行不同的治疗。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1]。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2],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如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服药不如方法,纵意[3]违师,不须治之。

注[1]滋甚:滋,更加;甚,厉害。即更加厉害。

[2]腠理:指肌肉和皮肤的纹理。

[3]纵意:任意。

【语译】

 凡人有病,要及时治疗,如果隐瞒和忍耐疾病的痛苦而希望侥幸自愈,就可以变成难以治疗的顽固疾病。尤其是小儿和妇女,有这种情形的就更加严重了。由于感受四时不和之气而患病的,就应当及早告诉医生,以便找出受邪的原因,乘着病邪只在肌表的时候,抓紧时间及时治疗,很少有治不好的。如果病人忍耐着病痛,过了几天以后才说,病邪已侵入脏腑,就将难以控制。这是家中有病人的,应当特别注意的要点。凡是有病须服汤药,不可分白天黑夜,在感觉有病的很短时间内,就应当立即治疗,不论早晨还是晚上,就很容易被治愈。如果稍有拖延,病情就会发生传变,那时虽然想要求医治疗,必将难以收到功效。不按照医生规定的方法去服药,却任意的违反医嘱,那就不必去治疗了。

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未有温覆[1]而当不消散者。不在[2]证治,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3],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4],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

注[1]温覆:加衣盖被以保温,是取汗的辅助方法。覆,盖。

[2]在:察。《尔雅·释训》:“在,察也”。

[3]燥屎:肠中有燥结的粪块。

[4]协热遂利:挟表热而下利。“协”通“同”。

【语译】

 凡是伤寒病,多由风寒而引起。一开始发病是肌表先感受风寒,病邪传入脏腑以后就不易消散了。如果加盖衣被按着要求微微发汗,病邪就没有不消散的。不进行诊察和辨证就进行治疗,一开始就准备用攻下法,如有表证存在还应当先解表,然后才可攻下。如果表证已经解除,里证还没有消除,如果不是大实大满也不可以用攻下法,如果这时攻下,还会产生寒热的变化,病就不会好转。如果表证已解,里证没有消除的,腹中大满大实而有燥屎阻结的,这自然可用攻下法,虽然发病四五日,攻下稍晚,也不会为害。如果不应攻下,反而攻下,就会因为里虚而邪热内陷,会造成协热下利,和引起烦躁等变证,这种情况是很多的,它可使轻病转重,重病就会引起死亡。

夫阳盛阴虚[1],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2];汗之则愈,下之则死。夫如是,则神丹[3]安可以误发,甘遂[4]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况桂枝下咽,阳盛即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5]不知病源,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没[6],自谓其分。至令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

注[1]阳盛阴虚:指邪热内炽,阴液被灼。

[2]阳虚阴盛:指寒邪在外,表阳被遏。

[3]神丹:古代成药,配方今佚,从下文“安可以误发”推测,当有发汗作用。

[4]甘遂:指有攻下一类作用的药物。

[5]懵(měnɡ猛)然:糊涂不明。

[6]殒没:作“死亡”解。

【语译】

 凡阳热盛而阴液虚损的病证,误用发汗就会引起死亡,要用攻下药治疗病就会痊愈。阳气虚损而阴寒外盛的病证,发汗就会病愈,误用攻下法治疗就会使病人死亡。正因为是这样,那么有发汗作用的神丹一类药物怎么敢随便地误用,有攻下作用的甘遂怎么敢盲目地乱使?虚证和实证的治疗,完全是相背千里的,病情的吉凶变化,如同形随影和响应声那样的立见安危,因此说治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例如桂枝汤服下去以后,阳热盛的人就会毙命,承气汤喝下去以后,阴寒盛的人就会死亡。生死的重要关头,就在瞬息之间,甚至眼望着病人死去,都不容你去计算时间,这些阴阳虚实的错综而复杂的变化,表现得极为精奥,而由于发汗催吐攻下等治法的相反作用,因而所造成的危害是极其迅速的。让那些医道浅薄、头脑糊涂而不知病源的人去治疗,就会出现严重的错误,以致使病人死亡,他们还认为这是病情严重而应该死亡。使得冤枉而死的人充塞于阴间的道路,死尸遍及旷野,善良的人对这种悲惨的情景,能不痛心吗?

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用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实违。夫智者之举错[1]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变,岂可诡[2]哉。世上之士,但务彼翕习[3]之荣,而莫见此倾危之败,惟明者居然能护其本,近取诸身[4],夫何远之有焉?

注[1]举错:“错”通“措”。指举动。

[2]诡:强作辩解。

[3]翕习:富贵荣盛的样子。

[4]近取诸身:指从身边的事物中受到启发。

【语译】

 凡是两感证而表里同时发病的,治疗的步骤必须有先有后。发表和攻里,本来就是完全不同的,固执己见的人,认为发汗药“神丹”和攻下药“甘遂”可以合起来服用,说是即能解表,又能攻里。这话说的多么巧妙而好像正确,其实完全违背了医学的道理。高明医家的一举一动和做法,常常是十分小心谨慎的;庸医的举止行动,常常是盲目地追求速效。病人的病情变化和生死安危,用巧言强辩怎么能欺骗过去呢!现在一般的人,只是追求那些表面的荣华富贵,而看不到它所造成的恶果,只有通达明智而懂道理的人才能随时注意保护自己的生命,并从身边的各种事物中吸取有益健康的哲理,那么使自己健康长寿并不是什么遥远的事。

凡发汗温暖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1],可半日中尽三服。若与病相阻[2],即使有所觉。病重者,一日一夜当晬时[3]观之,如服一剂,病证犹在,故当复作本汤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剂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注[1]当促其间:当缩短服药的间隔时间。“促”,缩短。

[2]相阻:相反。

[3]晬(zuì醉)时:指满十二时辰,即一昼夜。

【语译】

 凡是要发汗就应当服用温暖的汤药,药方上虽然指明每日服药三次,如果病情比较严重而不易好转的,就应当缩短每次服药的时间,也可以在半日内服完三服。如果服药后与病证不符,服完药很快就会出现有不适的感觉。病重的,要日夜二十四小时的护理和观察病情变化。如果服完第一剂药后,病证仍然存在,就还可以重复地再服用原来的汤药。甚至有不容易出汗的,需要连服三剂而病才能痊愈。如果服药后始终不见汗出,那就是死证。

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而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言能饮一斗,与五升。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不可与之也。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

【语译】

 凡得时气病,到第五六天时出现口渴想饮水,而又不能多饮水的,那就不要勉强地给他水喝。为什么呢?因为病人里热还不盛,所以不能消水,如果再给他喝水就必然会引起其他的疾病。到了七八日的时候,口渴得很厉害而想饮水的,还应当根据病情酌量地给水,饮水常常使其不能喝足,更不可以使病人任意地大量喝水,譬如病人要喝一斗水,只可以给他五升。如果饮水以后感到腹部胀满,小便不利,或者有气喘或者出现呃逆,就一定不可以再给水喝了。如果喝水后忽然出大汗,那是病要自愈的表现。

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愈,小渴者乃强与饮之,因其成祸,不可复数也。

【语译】

 凡得病以后,反而能喝水的,这是疾病将要痊愈的佳兆。那些不懂病情的人,只听说病人能饮水就会好转,因而稍见口渴,就勉强地让他大量饮水,这样就酿成大病,这种情况也是多得不可胜数。

凡得病,厥脉动数[1],服汤药更[2]迟,脉浮大减小,初躁后静,此皆愈证也。

注[1]厥脉动数:厥,作“其”字解,即是其脉动数。

[2]更(ɡēnɡ庚):改变的意思。

【语译】

 凡是患有疾病,病人的脉象动数,服汤药以后脉象变迟,或者原来浮大的脉转变成小脉,或者初起烦躁不安而后神情比较安静,这些都是疾病将要痊愈的表现。

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1]。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为灾,并中髓也。

注[1]五十九穴:指《素问·水热穴论》、《素问·刺热》、《灵枢经·热病》等篇提到的用于治疗温热病的五十九个穴位。

【语译】

 凡是治疗温热病,可以针刺头部、胸部和四肢的五十九个穴位。人身共有三百六十五个穴位,其中有三十个孔穴用艾灸时就会有害,其中七十九个孔穴用针刺就会有危险,并且容易损伤骨髓。

脉四损,三日死。平人四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四损。

【语译】

 凡是脉见四损的,三日内就会死。正常人的呼吸四次,病人的脉跳才一次,这叫做四损。

脉五损,一日死。平人五息,病人脉一至,名曰五损。

【语译】

 脉见五损的,一日之内就会死亡。正常人呼吸五次,病人的脉跳才一次,这叫做五损。

脉六损,一时死。平人六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六损。

【语译】

 脉见六损的,一个时辰或者说在两个小时之内就会死。正常人呼吸六次,而病人的脉跳才一次,这叫做六损。

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脉至乍数乍疏者死。脉至如转索,其日死。谵言妄语,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逆冷,脉沉细者,不过一日死矣。此以前是伤寒热病证候也。

【语译】

 脉象盛大而身体怕冷,这种病是由伤寒而得;脉虚而身体发热,这种病是由伤暑而得。脉象尺寸都很旺盛,汗出的很多而病不能解除的是死证。脉尺寸都见虚象,发热一直不退的也必然要死。脉象忽然快而又忽慢的是死证。脉象紧硬如同转动着绞紧的绳索一样,当日就会死亡。胡言乱语,周身有轻微发热的,脉象浮大,手足四肢温暖的是可以治愈的;如果出现手足逆冷,脉象见沉细的,不出一天就会死。以上所说的都是伤寒热病的证候。

辨痓湿暍脉证第四 痓音炽,又作痉,巨郢切,下同。

【提要】

 本篇所论痉、湿、暍三病,皆与外邪有关,也皆从太阳经开始,故合为一篇讨论而与伤寒互相鉴别。

痉病,外感内伤均可引起。本篇主要论述了外邪所致的“刚痉”和“柔痉”之脉证特点。

湿病,有内湿与外湿之分。本篇所论之湿病,主要是湿著关节或湿留肌腠的外湿为患,即风湿证和湿痹证。

暍即暑病。本篇所论暍病,有暑病夹虚、夹湿及暑热盛实三种情况,大体上概括了暑病的主要证候。

至于痉、湿、暍三病的治法和方药,详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

伤寒所致太阳病痓[《金匮玉函经》作“痉”,是。][1]湿暍[2]此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

注[1]痉(jìnɡ敬):即项背强直、口噤不开等症。

[2]暍(yè夜):伤暑。

【语译】

 伤寒所引起的太阳病中还有痉、湿、暍这三种不同原因引起的病证,应当分别地加以论述,因为它们与伤寒的某些病状相似,所以要在这里加以讨论。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痓。

【语译】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而怕冷的,名叫刚痉。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病源》云恶寒。名曰柔痓。

【语译】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怕冷的,名叫柔痉。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痓。

【语译】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的,叫做痉病。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痓。

【语译】

太阳病,由于发汗过多,因而可以导致痉病。

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面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痓病也。

【语译】

 病人身体发热而两足寒冷,颈项强硬拘急,全身也怕冷,有时头部哄热而且面部潮红,两眼脉络发红,唯独有明显的头面部摆动,有时突然出现牙关紧闭,背部出现强直反张的,这就是痉病的具体表现。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一作缓。者,此名湿痹,一云中湿。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1],但当利其小便。湿家[2]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似熏黄。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3]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口燥烦也。

注[1]快:指大便快利,即大便稀溏。

[2]湿家:久患湿病的人。

[3]丹田:指下焦。

【语译】

 患太阳病,全身关节疼痛剧烈,脉象沉而细的,这叫湿痹。湿痹的明显证候,病人应当出现小便不利,以及大便反而稀溏,治疗就应当注意利小便。久患湿病的人,全身关节都疼痛,伴随发热,周身皮肤颜色好像被烟熏过一样的发黄。久患湿病的人,病人只有头部出汗,脊背感到强硬,总是希望盖被和烤火取暖,如果误用寒凉药攻下过早就要引起呃逆,胸部满闷,小便不利,舌上也会出现白滑苔,这是下腹部有热,胸部有寒湿,因而出现口渴想喝水,但又不能饮水,以致口中干燥得很厉害。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语译】

 久患湿病的人而用寒凉药攻下,因而出现头额部出汗,轻微的喘促,以及小便增多的,是死证,如果出现下利不止的也是死证。

问曰:风湿相抟,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1]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注[1]似:通。“嗣”,持续。

【语译】

 问:风邪和湿邪相互结合起来侵害身体,使全身关节都要发生疼痛,按照治疗法则应当进行发汗病就会好转,如果遇到阴雨不止的湿盛天气,医生说这种病仍然可以用发汗法治疗,但发汗以后病情并不好转,这是什么缘故呢?答:给这种病人发汗,如果出汗过多,就只能除掉风邪,但湿邪会继续存在,因此病是不会痊愈的。如果治疗风湿合邪的病,进行发汗的时候,只能是微微地持续地出汗,这样才能使风邪和湿邪同时都除掉。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1]寒湿,故鼻塞,内[2]药鼻中则愈。

注[1]中(zhònɡ众):遭受。

[2]内(nà纳):加入、塞入,此义后作“纳”。

【语译】

 常患湿病的人,身体经常是要疼痛的,并见发热面黄而气喘,头痛鼻部堵塞而心烦不安,脉象大,如果饮食正常的,这是腹中脾胃无病的表现,因为在头部感受了寒湿,所以会出现鼻塞不通,将药塞于鼻孔内就可痊愈。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1]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注[1]日晡所:指下午三时至五时前后。“申”时古称“日晡”。“所”,不定词,表示约数。

【语译】

 病人全身各处都感到疼痛,发热在下午四时前后最为严重的,这就叫做风湿病。这种病发生于汗出后又感受了风邪,或者由于长期贪凉受冷而造成的。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

【语译】

 太阳经受到暑热邪气的侵害,就是暑热病。病人有出汗怕冷,全身发热而口渴的证候。

太阳中暍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语译】

 太阳经感受到暑热邪的人,就会出现发热全身疼痛沉重而脉象微弱,这是由于夏季被冷水所伤害,水湿侵入肌肤所造成的。

太阳中暍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1],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2]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注[1]洒洒(xiǎn显)然:很冷的样子。

[2]温针:与烧针同类。

【语译】

 太阳经感受暑热邪气的人,就会出现发热,怕冷,身体沉重而疼痛,脉弦细芤迟,每当小便以后,全身很怕冷而且汗毛都像竖立起来似的,手足特别寒冷,稍有劳动就使身体发热,张口呼吸,门齿干燥。此时如果发汗就会使恶寒更为加重,用温针治疗就会使发热更高,如果连续使用攻下法,就会使小便淋漓更加严重。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合一十六法,方一十四首。

【提要】

 太阳病上篇共三十条。前十一条主要论述了太阳病提纲证,太阳病分类,病传与不传,以及病发阴阳与真假寒热。后十九条则阐述了太阳中风证,桂枝汤加减证及禁忌证,并举若干误治救逆之法。

太阳中风,阳浮阴弱,热发汗出恶寒,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第一。五味。前有太阳病一十一证。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第二。用前

第一方。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第三。七味。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桂枝汤主之。第四。用前第一方。下有太阳坏病一证。

桂枝本为解肌,若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第五。下有酒客不可与桂枝一证。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第六。下有服汤吐脓血一证。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急,难以屈伸,桂枝加附子汤主之。第七。六味。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第八。四味。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第九。五味。

太阳病,八九日如疟状,热多寒少,不呕,清便自可,宜桂枝麻黄各半汤。第十。七味。

太阳病,服桂枝汤烦不解,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第十一。用前第一方。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第十二。七味。

服桂枝汤,大汗出,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第十三。五味。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宜桂枝二越婢一汤。第十四。七味。

服桂枝汤,或下之,头项强痛,发热无汗,心下满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第十五。六味。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与桂枝,得之便厥,咽干,烦躁,吐逆,作甘草干姜汤与之。厥愈,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第十六。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

汤并二味。调胃承气汤、四逆汤并三味。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1]而恶寒。

注[1]头项强(jiànɡ犟)痛:即头痛项强。项指后颈部。强,不柔和。

【语译】

 太阳病所表现的证候,是脉浮,头痛项部强硬而怕冷。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1],脉缓者,名为中风[2]。

注[1]恶风:即畏风,怕风。恶风与恶寒有别。恶风是当风则寒,无风自安;恶寒是身居密室仍觉怕冷。

[2]中(zhònɡ众)风:指外感风寒引起的表证,非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的中风证。

【语译】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象浮缓的,名叫中风。

太阳病,或[1]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2]者,名为伤寒[3]。

注[1]或:未定之词。

[2]脉阴阳俱紧:此指寸关尺三部皆紧。又因本条首称太阳病属表,又可知是脉浮紧而不是脉沉紧。

[3]伤寒:证候名。伤寒有广义狭义之分,此指狭义伤寒,专指风寒所伤而引起的表实证。

【语译】

 太阳病,或者已经发热,或者还没有出现发热,但必定要出现恶寒,身体疼痛,恶心呕吐而气上逆,尺寸部脉皆紧的证候,名叫伤寒。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1]者,为不传[2];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注[1]脉若静:指太阳病当时的脉象未见改变。“静”是未变之意。

[2]传:疾病由这个部位传到另一个部位。

【语译】

 患伤寒的第一日,太阳经受邪,脉象如无变化,为病邪没有传变;若是很想呕吐,或者心烦急躁不安,脉数急的,则是病邪要传它经的反映。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语译】

 伤寒二三天,阳明证、少阳证都没有出现的,说明病邪没有传。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1]。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2]。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3],若被火[4]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时瘛疭[5],若火熏之[6]。一逆尚引日[7],再逆促命期。

注[1]温病:古代证候名。为温热之邪伤人的外感性疾病,属广义的伤寒。

[2]风温:古代证候名。

[3]失溲(sōu搜):小便失禁。

[4]被火:经受火疗。火疗指烧针、火熏、艾灸等法。

[5]瘛疭(chì zònɡ翅纵):手足抽搐。

[6]若火熏之:皮肤颜色像被火熏一样的晦暗。

[7]引日:延续时日。

【语译】

 太阳病,发热而口渴,不怕冷的是温病。如果已经发汗,身体灼热的,名叫风温。风温的证候是,尺寸脉皆浮,自汗出,身体沉重,嗜睡,鼻息必有鼾声,语言困难。如果受到攻下法治疗,会出现小便少,两眼直视而小便失禁,如果受到火法治疗,轻的周身出现黄色,重的就像惊 那样,手足时时出现抽搐,皮肤出现像火熏一样的晦暗颜色。一次误治,病人还可延续些时日,再次误治,就会加速病人死亡。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1]故也。

注[1]阳数七,阴数六:火为阳,水为阴,因火的成数为七,水的成数为六,故谓阳数七,阴数六。七天是阳证的转折点,六天是阴证的转折点,故有“七日愈”、“六日愈”之说。

【语译】

 病有发热怕冷的,是发于阳的疾病;不发热只怕冷的,是发于阴的疾病。发于阳的疾病,七天可愈。发于阴的疾病,六天可愈。因为阳数是七,阴数是六的缘故。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1]尽故也。若欲作再经[2]者,针足阳明[3],使经不传则愈。

注[1]行其经:指邪在太阳本经。

[2]欲作再经:指邪气欲传他经。

[3]针足阳明:是迎头先泻其邪,而使其不传。关于针刺阳明经穴位,有的说针趺阳脉穴;有的说针足三里穴,皆可参考。

【语译】

 太阳病,头痛到了第七天以后能自愈的,是因为病邪在太阳本经行完的缘故。如果邪气有再传它经的趋势,就应针刺足阳明经的穴位,使邪气不传经,病就会好。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语译】

 太阳病将要解除的时间,是从上午九时以后到下午三时以前。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1]者,十二日愈。

注[1]不了了:指身体还不轻爽。

【语译】

 容易患太阳病中风证的人,表证解除以后,身体还感到不太轻爽,到十二天才会完全好。

病人身太[1]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2],寒在骨髓[3]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注[1]太:通“大”。

[2]皮肤:指外表。

[3]骨髓:指内里。

【语译】 病人身体很热,反而想穿衣服的,是外表有热,内里有寒;病人身体怕寒,反而不想穿衣服的,是外表有寒,而内里有热。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1],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2],淅淅恶风[3],翕翕[4]发热,鼻鸣[5]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方一。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6]

上五味,咀[7]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8],服一升。服已须臾[9],啜[10]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11]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复服小促其间[12]。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13]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14]、酒酪[15]、臭恶[16]等物。

注[1]阳浮而阴弱:阳指脉浮取,阴指脉沉取。

[2]啬啬(sè色)恶寒:畏缩怕冷的样子。

[3]淅淅(xī吸)恶风:如冷水洒身,阵阵怕风寒的样子。

[4]翕翕(xī吸):发热轻浅的样子。

[5]鼻鸣:因鼻塞乍通而出现的声音。

[6]擘(bāi掰):用手将物裂开。

[7]咀(fǔ jǔ府举):本义为咀嚼。将生药于臼中捣碎,使如嚼碎之状,故亦称之为“咀”。

[8]适寒温:冷热适合。

[9]须臾:片刻时间。

[10]啜(chuò绰):喝。

[11]:此指汗出极微,皮肤潮润的样子。

[12]小促其间:稍稍缩短服药的时间。

[13]周时:一昼夜满二十四小时,称周时。

[14]五辛:五种辛味的蔬菜。《天台戒疏》称:蒜、慈葱、兴渠、韭、薤为五辛。此泛指有刺激味的蔬菜。

[15]酪:由动物乳汁炼成的食物。

[16]臭恶:指有特异气味或不良气味的食物。

【语译】

 太阳中风证,脉轻取见浮而沉取见缓弱,脉浮就要发热,脉弱就会自汗出,畏寒,怕风,轻微发热,鼻鸣,干呕的,应当用桂枝汤治疗。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方二。用前第一方。

【语泽】

 太阳病,有头痛,发热,出汗,恶风的证候,就应当用桂枝汤治疗。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1],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方三。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2]及禁忌。臣亿等谨按,仲景本论,

太阳中风自汗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今证云汗出恶风,而方中有麻黄,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汤证,云无汗,恶风,正与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汤,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

注[1]几几(jǐn紧):通“”,紧固拘牵不柔和的样子。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云:“几几,音殊,短羽鸟飞几几也。”非。

[2]将息:调养,休息。

【语译】

 太阳病,有项背拘紧不灵活,反见汗出怕风的,应当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1]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2]。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四。

注[1]气上冲:本阳之气尚能抗邪于表而未内陷,即表证仍存在。

[2]方用前法:指前条桂枝汤下的煎服法。

【语译】

 太阳病,误下以后,太阳之气能抗邪于表而表证仍在的,可给用桂枝汤治疗,煎服方法同前。如果气不向上冲逆的,不可用桂枝汤。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1],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2]此,勿令误也。五。

注[1]解肌:解除肌表之邪。

[2]识(zhì志):通“誌”铭记。

【语译】

 太阳病三天,已经发汗,或用吐法,或用下法,或用温针疗法,病仍未愈,叫做“坏病”,不可再用桂枝汤治疗。应当审察病人的脉象和症状,了解治疗上犯了什么错误,再随证治疗。桂枝汤本来能解除肌表之邪,如果病人脉浮紧,发热无汗的,不可用桂枝汤治疗,要常常铭记这一点,不可有误。

若酒客[1]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注[1]酒客:平素常饮酒的人。

【语译】

 如果酒客患病,不可用桂枝汤治疗,病人服下汤药以后就要呕吐,这是因为嗜酒的人不适应甜味的缘故。

喘家[1],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六。

注[1]喘家:素有喘病的患者。

【语译】

 素有喘病的人,患了太阳病中风证,用桂枝汤时要加厚朴,杏仁效果很好。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语译】

 凡服桂枝汤而发生呕吐的,以后可能会呕吐脓血。

太阳病,发汗,遂漏[1]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2],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方七。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3]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注[1]漏:渗漏,指汗出淋漓不能禁止。

[2]微急:轻度的拘急。

[3]本云:校勘语。即别本云,也称“旧云”。

【语译】

 太阳病,发汗,以致汗出太过而淋漓不止,病人怕风,小便少而不畅,手足有轻微的拘急,屈伸不自如的,应当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1]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方八。促,一作纵。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注[1]脉促:“促”,急迫。即脉来急促,非指数时一止复来的“促脉”。

【语译】

 太阳病,误下以后,出现脉来急促而胸中发闷的,应当用桂枝去芍药汤治疗。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方九。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语译】

 若是病人微觉怕冷的,应当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治疗。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1],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2],一日二三度[3]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4]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方十。

桂枝一两十六铢[5],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各一两,去节 大枣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毒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今以算法约之,二汤各取三分之一,即得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甘草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三个零三分枚之一,收之得二十四个,合方。详此方乃三分之一,非各半也。宜云合半汤。

注[1]如疟状:指发热恶寒呈阵发性,发无定时,好似疟疾。

[2]清便欲自可:指大便尚正常。

[3]度:次、回。

[4]热色:面色潮红的样子。

[5]铢(zhū朱):汉代重要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

【语译】

 太阳病,已经八九天,像疟疾那样,发热恶寒,发热多而恶寒少,病人不呕,大便正常,一天发作二三次。脉来较前略和缓的,表明疾病将愈;脉象微弱而怕冷的,是表里皆虚,不可再发汗、攻下、涌吐等法治疗;反见有面红赤发热的,反映邪郁肌表而未能解除,这是因为病人没能得到小汗出,所以身体要出现瘙痒,宜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1],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2],却与[3]桂枝汤则愈。十一。用前第一方。

注[1]初服桂枝汤:桂枝汤煮取三升,分三次服。初服指第一次服一升。

[2]风池、风府:风池是足少阳经穴位,在项后发际陷中;风府是督脉经穴位,在项后入发际一寸处。

[3]却与:然后给予。

【语译】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一升,反而出现烦热不解的,应先刺风池、风府穴,然后给服桂枝汤,病就会好。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十二。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今以算法约之,桂枝汤取十二分之五,即得桂枝、芍药、生姜各一两六铢,甘草二十铢,大枣五枚。麻黄汤取九分之二,即得麻黄十六铢,桂枝十铢三分铢之二,收之得十一铢,甘草五铢三分铢之一,收之得六铢,杏仁十五个九分枚之四,收之得十六个。二汤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一两十七铢,麻黄十六铢,生姜、芍药各一两六铢,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杏仁十六个,合方。

【语译】

 服桂枝汤后,汗出太多,脉来洪大,可给桂枝汤,方法同前。如果出现发热怕冷好像疟疾那样,一天发作两次的,发汗就会好,宜用桂枝二麻黄一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十三。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语译】

 服桂枝汤,大汗出以后,出现严重心烦和口渴,脉来洪大的,应当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十四。

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各十八铢,炙 大枣四枚,擘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越婢汤方,麻黄二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石膏半斤,大枣十五枚。今以算法约之,桂枝汤取四分之一,即得桂枝、芍药、生姜各十八铢,甘草十二铢,大枣三枚。越婢汤取八分之一,即得麻黄十八铢,生姜九铢,甘草六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一枚八分之七,弃之。二汤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芍药、甘草、麻黄各十八铢,生姜一两三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四枚,合方。旧云:桂枝三,今取四分之一,即当云桂枝二也。越婢汤方,见仲景杂方中,《外台秘要》一云起脾汤。

【语译】

 太阳病,发热怕冷,发热多而恶寒少,宜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治疗。如果脉见微弱的,这是阳气已虚的表现,就不可以发汗。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方十五。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切 白术 茯苓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语译】

 服用桂枝汤,或用下法治疗后,仍有头痛项强,轻微的发热,无汗,心下部满闷并微感疼痛,小便不利的,应当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疗。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1],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方十六。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 甘草各四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2]洗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注[1]厥:手足逆冷。

[2]清酒:陈米酒。

【语译】

 患伤寒病见脉浮,自汗出,小便次数多,心烦,微感怕冷,小腿痉挛拘急,反给桂枝汤发汗的,这是误治。服了桂枝汤便会出现手足逆冷,咽喉干燥,烦躁不安,呕吐上逆,这时需用甘草干姜汤治疗,以便恢复病人的阳气;如服药后手足由逆冷而转温,再服芍药甘草汤治疗,病人的小腿就能伸开;如果服药后胃气不和而出现谵语的,可服少量的调胃承气汤;如果再次发汗,又加用烧针误治而致亡阳的,应当用四逆汤治疗。

问曰:证象阳旦[1],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注[1]阳旦:指阳旦汤,亦即桂枝汤。

【语译】

 问:像桂枝汤的证候,按照太阳中风的方法治疗,病情反而加重,出现手足逆冷,咽喉干燥,两小腿拘急而且谵语。老师说到半夜手足就会转温,两小腿也能伸展自如。以后果然如老师所说的一样。老师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呢?答:寸口脉浮而又大,脉浮为中风,脉大为虚,中风则微发热,虚则会两小腿挛急,病情像桂枝证,应在桂枝汤中加入附子以温经扶阳,反而用桂枝汤令病人出汗,迫使阳气损伤,手足就会发凉而咽喉干燥,烦躁不安,阳明燥热内结,则会出现谵语,因此要先用甘草干姜汤治疗,到半夜阳气复还,两足就可温暖,对小腿仍微感拘急的,再用芍药甘草汤治疗,小腿就能伸展自如,用承气汤使大便微溏,就能止住谵语,根据这些进行治疗就可知道疾病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