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首 脉证三条 方十一首

【按语】

本篇论述中风及历节两种病。中风是以突然半身不遂、口眼㖞斜甚至跌仆、不省人事为主症的病证。历节是以关节疼痛甚至肿大为主症的病证。由于这两种病都属于风病,中风发病急骤;历节疼痛,遍历肢节,皆有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性。两者在证候上亦有类似之处,中风半身不遂,历节但臂不遂,都有肢体活动障碍的证候。故两病合篇论述。本篇名下“方十一首”当据俞本、徐本作“方十二首”为是。

[01]夫风〔1〕之为病,当半身不遂〔2〕。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3〕。脉微而数〔4〕,中风使然。〔5〕

【注释】

〔1〕风:在此指中风病。

〔2〕不遂:不能随意活动。

〔3〕痹(bì):指“痹证”,病名。因风、寒、湿三气侵袭所致。风邪偏胜者,称“行痹”,症见关节疼痛、游走无定处,寒邪偏胜者,称“痛痹”,症见关节疼痛,受寒后加剧;湿邪偏胜者,称“着痹”,症见关节疼痛,重着不移,痛处固定。痹症包括今人所称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骨关节炎等病。

〔4〕脉微而数:此以脉象论述中风的病因。脉微是气血不足,数为邪气有余。中风是由气血不足,风邪入中引发为病。

〔5〕本条论述中风的脉证及其与痹证的鉴别。

【译文】

中风这种病,应当出现半侧肢体不能随意活动的症状。如果仅是一侧手臂(或腿脚)活动障碍,这属于痹证。出现微数的脉象,此是由于气血不足,风邪入中引起的中风。

[02]寸口脉〔1〕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2〕。寒虚相搏,邪在皮肤〔3〕。浮者血虚,络脉〔4〕空虚。贼邪不泻〔5〕。或左或右。邪气〔6〕反缓,正气〔7〕即急,正气引邪,㖞僻〔8〕不遂。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9〕,即不识人;邪入于藏〔10〕,舌即难言,口吐涎。〔11〕

【注释】

〔1〕寸口脉:在此指上焦的病证。

〔2〕紧则为寒,浮则为虚:表明引起僻的病因。外因是感受寒邪,内因是气血不足。

〔3〕皮肤:在此指面部皮肤。

〔4〕络脉:为经脉的分支,循行部位较浅。《灵柩·经脉》:“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5〕贼邪不泻:指寒邪乘虚停留不去。

〔6〕邪气:在此指受邪的一侧面部皮肤(即病侧)。

〔7〕正气:在此指未受邪的一侧面部皮肤(即健侧)。

〔8〕㖞僻:指口歪斜。

〔9〕府:通“腑”,此指“脑”。

〔10〕藏:通“脏”。

〔11〕本条论述中风的病机及轻重不同的表现。

【译文】

寸口脉出现浮而紧,是气血不足、感受寒邪、虚寒相并引起的面部皮肤的病变。由于浅表的络脉血气不足,风寒之邪乘虚停留不去。表现在面部皮肤,有的出现在左侧,有的出现在右侧。受邪的一侧皮肤筋脉反而弛缓,未受邪的一侧筋脉相对就紧急,健侧牵引病侧筋脉,而出现口眼歪斜,肌肤不能随意活动的症候。

如果病变浅在络脉,表现为肌肤麻木不仁(即感觉障碍);病变在经脉,则出现肢体重着不易举动(即运动障碍);当病邪深入于腑(指“脑”),则出现昏迷不省人事(意识障碍);病邪再深入于脏,还会出现失语、口角流涎之症。

[03]侯氏黑散〔1〕:治大风〔2〕四肢烦重〔3〕,心中恶寒不足者。〔4〕《外台》〔5〕治风癫〔6〕。

菊花〔7〕四十分 白术十分 细辛三分 茯苓〔8〕三分 牡蛎三分 桔梗〔9〕八分 防风〔10〕十分 人参三分 矾石〔11〕三分 黄芩五分 当归三分 干姜三分 芎䓖〔12〕三分 桂枝三分

右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13〕,六十日止,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注释】

〔1〕侯氏黑散:本方先揭方名,后列证候,与前后诸条各异,故注家多疑此非仲景方。可能本方是侯氏验方,仲景博采他人之方而录于书中。因方中有皂矾,色黑,故名侯氏黑散。本方为治疗中风最早的专方。有扶正祛风的功效。方中以菊花为君,量特重;防风、白术为臣。全方针对中风的病理,风、火、痰、瘀、虚,功能面面俱到,故后世医家多应用本方。《临证指南医案·肝风》载:“考古人虚风,首推侯氏黑散。”

〔2〕大风:指猝然而至的中风。

〔3〕烦重:十分沉重。

〔4〕本条论述中风的治方。

〔5〕《外台》:中医书名,即《外台秘要》,唐王焘编著。

〔6〕风癫:中医病名,指发作性神志失常的一类病证。类似今之“癫痫”。

〔7〕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有黄、白二种。黄菊花,又称杭菊花,有疏散风热的作用;白菊花,又称甘菊花、涤菊花,有平肝明目的功效。

〔8〕茯苓: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菌核,有健脾利水的作用。

〔9〕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有化痰止咳、开提宣通的功效。

〔10〕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有祛风除湿的作用。

〔11〕矾石:即皂矾、绿矾,为含硫酸亚铁的矿石。有除湿补血的作用。本品内服宜入丸散。

〔12〕芎䓖: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有活血祛瘀的功效。今名为“川芎”。

〔13〕“常宜冷食”下,赵本无“六十日止”。

【译文】

侯氏黑散:能治疗突然中风而致的肢体沉重乏力(不能随意举动),心胸中感觉冷而体力不足的病证。《外台秘要》用本方可治发作性神志失常的病证。

菊花四十分 白术十分 细辛三分 茯苓三分 牡蛎三分 桔梗八分 防风十分 人参三分 矾石三分 黄芩三分 当归三分 干姜三分 芎三分 桂枝三分

以上十四味药,捣成细末。每次用酒吞服一方寸匕的药,每日服一次。初服二十天,用温酒调服。禁食一切鱼肉、大蒜等食物。平时适宜吃寒性食物。服药六十日,药的效用积在体内(连续发挥作用)。吃热性食物会使药效减弱,而凉性食物则能起辅助作用。

[04]寸口脉迟而缓〔1〕,迟则为寒,缓则为虚〔2〕;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3〕。邪气中经〔4〕,则身痒而瘾疹〔5〕;心气不足〔6〕,邪气入中〔7〕,则胸满而短气。〔8〕

【注释】

〔1〕寸口脉迟而缓:此以脉象指代病位病机,表明病在全身,病机是血脉迟缓。

〔2〕迟则为寒,缓则为虚:为对句互文,进一步说明出现迟缓脉的病源是虚寒。

〔3〕营缓则亡血,卫缓则中风:“营卫”为中医学名词。营气、卫气均为饮食水谷之气所化。“营”主血,行于脉中;“卫”主气,行于脉外。“缓”犹言“虚”。营卫虚寒可导致两种病机:一是亡血(即失血),二是中风。前句“亡血”是客词,后句“中风”是主词,主客相互印证。《金匮玉函要略述义》:“‘营缓’、‘卫缓’二句是双关文法,上句是客词,下句是主词,对举以为营缓卫缓之辨,缓字承上文犹言虚。”

〔4〕邪气中经:犹言邪气中表。

〔5〕瘾疹:中医病名,指一种因风邪引起的皮肤病。全身瘙痒,皮疹时隐时现,故名。今称“荨麻疹”,俗称“风疹块”。由于瘾疹亦属风病范围,所以在中风、历节病篇中举出,但在病因上加以说明以示分别。

〔6〕心气不足:即血气不足。

〔7〕邪气入中:犹言风邪中里。

〔8〕本条论述中风病机和轻重不同的证候。

【译文】

寸口脉出现迟缓脉,病源是由于虚寒;而营卫虚寒可见于失血,也可见于中风。风邪中表,可出现全身瘙痒的皮疹;血气不足,则风邪入里,还可出现胸闷和呼吸短促。

[05]风引汤〔1〕:除热瘫痫〔2〕。

大黄 干姜 龙骨各四两 桂枝三两 甘草 牡蛎各二两 寒水石〔3〕 滑石 赤石脂〔4〕 白石脂〔5〕 紫石英〔6〕 石膏各六两

右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7〕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8〕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痛瘈疭〔9〕,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巢氏〔10〕云:脚气〔11〕宜风引汤。

【注释】

〔1〕风引汤:本方是治疗热盛动风而致惊痫证之方。风引,意即治疗风痫掣引之候。本方非治中风病,后人见方名“风引”二字,误入中风篇。本方的作用重在熄风。方中集六味石类药,配合龙骨、牡蛎、大黄等,共奏重镇潜阳、清热熄风之功。本方对后世有一定影响。近代医家张锡纯创“建瓴汤”,善用石类重镇之品以治疗高血压、脑溢血,即取源于此。《医学衷中参西录》曰:“拙拟之建瓴汤,重用赭石、龙骨、牡蛎,且有加石膏之时,实窃师风引汤之义也。”

〔2〕除热瘫痫:瘫,指“瘫痪”,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的症状。痫,是发作性神志失常。《金匮要略札记》云:“此四字,疑当作除热疗痫,即与除热镇心文意相合。”本条论述热盛动风而致惊痫的治方。

〔3〕寒水石: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的晶体。有清热泻火的功用。

〔4〕赤石脂:为硅酸盐类多水高岭石的一种红色块状体。有止血收敛的功效。

〔5〕白石脂:为硅酸盐类矿物高岭石。有止血涩肠的功效。

〔6〕紫石英:为卤化物类矿物萤石的矿石。有镇心定惊的功效。

〔7〕韦囊:即皮革制成的盛药器。

〔8〕井花水:即井华水,为井泉水在清晨最先汲者。

〔9〕瘈疭(chì zòng):抽搐。俗名抽风。

〔10〕巢氏:赵本连上句作“除热方巢”。有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

〔11〕脚气:指脚气病,中医病名。表现为下肢软弱无力、麻木、痠痛甚至肿胀等症。

【译文】

风引汤(有清热镇惊的作用):治疗热盛而致的瘫痪及惊痫证。

大黄 干姜 龙骨各四两 桂枝三两 甘草 牡蛎各二两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各六两

以上十二味药,捣碎,粗筛后,存放于韦囊中。每次服药用三指撮的药末,加上井华水三升,煮沸三次。每次温服一升。可治成人风癫掣引之证。小儿惊痫抽搐,一日发作十余次,医生不能治疗,本方可作为除热的方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说:脚气病可用风引汤治疗。

[06]防己地黄汤〔1〕治病如狂状〔2〕、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3〕。

防己一分〔4〕 桂枝三分〔5〕 防风三分〔6〕 甘草二分〔7〕

右四味,以酒一杯,渍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二斤,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

【注释】

〔1〕防己地黄汤:此是治疗血虚风动而致狂的方剂。方中寓轻剂祛风药于重剂养血药之中,意在去血中之风。《千金要方·风眩门》以本方治言语狂错,眼目霍霍,或言见鬼,精神昏乱。可见,本方可治老年风眩病。《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用地黄饮子治中风失语偏瘫之症,也在本方基础上化裁而成。

〔2〕如狂状:“狂”指精神失常的症状。《经方例释》谓:“妄行独语,正是狂症。狂症有热,脉不浮。今脉浮,无寒热,故不正言狂,而以‘如狂状’之云。如狂状者,专指风眩也。”

〔3〕本条论述血虚动风而致狂的治方。〔4〕一分:赵本作“一钱”。

〔5〕三分:赵本作“三钱”。

〔6〕三分:赵本作“三钱”。

〔7〕二分:俞本、赵本作“二钱”。徐本作“一分”。

【译文】

防己地黄汤用于治疗犹如精神失常的病人,手足妄动,独自乱语,喋喋不休,但身无寒热,按其脉浮。

防己一分 桂枝三分 防风三分 甘草二分

将四味药,放在一杯酒中,浸泡一夜,然后绞取药汁;另取二斤生地黄,切成小块,用蒸气蒸,约蒸一斗米饭的时间,生地黄制熟后,也绞取药汁,用铜器盛放,后将两种药汁混合。分两次服用。

[07]头风摩散方:〔1〕

大附子一枚炮 盐等分

右二味为散,沐了,以方寸匕,已摩疢上〔2〕,令药力行。

【注释】

〔1〕头风摩散方:此为头风之外治方。“头风”即发作性头眩、头痛之症。本方有祛风散寒止痛之功。《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此言偏头风之治方也。”本条论述头风的外治方。

〔2〕已摩疢上:俞本、赵本作“已摩疾上”。其意是立即用药末涂搽头部痛处。已,当作“随即”、“旋即”解。《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疏义》:“疢上,则患处也。”

【译文】

头风摩散方:

大附子一枚炮 盐等分

以上二味药同研成粉末,洗完头,取一方寸匕药末涂搽头部痛处,使药发挥作用。

[08]寸口脉沉而弱〔1〕,沉即主骨,弱即主筋〔2〕。沉即为肾,弱即为肝〔3〕。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4〕。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5〕

【注释】

〔1〕寸口脉沉而弱:脉沉主里,弱主虚,表明引起历节病的根源在于里虚。

〔2〕沉即主骨,弱即主筋:二句为互文,指出病变部位在筋骨。

〔3〕沉即为肾,弱即为肝:二句亦为互文,指出历节病的内因是肝肾不足。

〔4〕如水伤心:指明历节病的外因是寒湿外侵。如,通“而”。水,指水湿。伤心,即伤及血脉,因心主血脉。

〔5〕本条论述历节病的成因及脉证。

【译文】

由于里虚导致寸口脉沉而弱,为历节病成因之一。历节病病变部位在筋骨。内因是肝肾不足,外因是汗出时(腠理疏松)入水,而水湿之邪乘虚伤及血脉。出现关节疼痛,转历诸节(甚至痛处肿胀),渗出黄水,这是(因湿郁化热导致的)历节病。

[09]趺阳脉〔1〕浮而滑,滑则谷气实〔2〕,浮则汗自出。

[10]少阴脉〔3〕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4〕

【注释】

〔1〕趺阳脉:中医切脉部位,正当足背动脉搏动处,相当于针灸穴位的冲阳穴,属足阳明胃经。古代医家认为切趺阳脉,可推断胃气的盛衰。

〔2〕谷气实:“谷气实”即阳明胃家实。谷气,即胃气。《伤寒论》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3〕少阴脉:中医切脉部位。为足少阴肾经太谿穴的部位,在足内踝后侧。此处可诊察肾气的盛衰。

〔4〕此两条论述历节病的成因及脉证。

【译文】

趺阳脉浮而滑,原因是胃家实,可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之症。

少阴脉浮而弱,内因是阴血不足,外因是感受风邪。两者相并侵入肢节,引起腿脚牵引疼痛(这是因血不足而感风邪导致的历节病)。

[11]盛人脉涩小〔1〕,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2〕所致。〔3〕

【注释】

〔1〕盛人脉涩小:指肥胖的人,多痰湿;脉涩小为里阳不足,此言阳虚湿盛,为历节病的内因。

〔2〕饮酒汗出当风:饮酒之人,本有酒湿又感召风湿,风湿外侵为历节病的外因。

〔3〕本条再论历节病的成因及脉证。

【译文】

外表肥盛的人,但脉涩小(而里阳不足),出现呼吸短促,自汗出,肢节疼痛且不可屈伸,这都是由于饮酒汗出当风所引起的(这是阳虚湿盛又感受风湿所导致的历节病)。

[12]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瘰〔1〕,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2〕。桂枝芍药知母汤〔3〕主之。〔4〕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两〔5〕炮

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注释】

〔1〕身体魁瘰(luǒ):指关节肿大。身体,此指关节。魁瘰,形容关节肿大。魁,大也;瘰同“磊”,亦释为“大”。魁瘰,俞本作“羸”,徐本作“羸瘦”,赵本作“魁羸”,《脉经》作“魁漯”。

〔2〕温温欲吐:温温,即愠(yùn)愠,指出胃中闷热不舒的感觉。

〔3〕桂枝芍药知母汤:本方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的功效。其特点是扶正祛邪,寒热并用,阴阳兼顾。

〔4〕本条论述风湿历节的证治。

〔5〕二两:赵本作“二枚”。

【译文】

多处关节疼痛且有肿胀,下肢关节肿大得犹如骨肉分离那样,全身症状有头眩、短气、胃中不适、泛恶等。可用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两炮

共九味药,用七升水,煮取二升。每次温服七合,每日服三次。

[13]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1〕。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2〕,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3〕。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4〕。假令发热,便为历节〔5〕也。〔6〕

【注释】

〔1〕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味酸、味咸是举隅,泛指食物五味。饮食失调会损伤筋骨导致筋脉弛缓、骨节枯痿。

〔2〕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由于营卫痹阻,运行不畅,导致气血营卫俱虚。

〔3〕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指全身缺少气血供养。三焦,包括上焦肺、中焦脾胃、下焦肾,在此泛指周身。御,供奉。四属断绝,指四肢断绝气血营养。四属,《金匮要略论注》释为“四肢也”。

〔4〕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黄汗出,指下肢关节渗出黄水。胫,即小腿。此证并非历节病,而是历节类证,犹如后世之骨痨,即今之关节结核。《金匮要略论注》:“此论饮食伤阴,致荣卫俱痹,足肿胫冷,有类历节,但当以发热别之。”

〔5〕假令发热,便为历节:此“发热”与上文“胫冷”相对而言,指下肢肿大的关节,按之有热的,便为历节病。

〔6〕本条论述历节病与类证的鉴别。

【译文】

酸味的食物能损伤筋脉,筋脉受到伤害则弛缓,这叫做“泄”;咸味的食物能损伤骨节,骨节受伤则枯痿,这叫做“枯”。既有筋脉弛缓,又骨节枯痿,这叫做“断泄”。营卫运行不畅,气血不足,三焦就缺少气血的供养,四肢的营养就断绝。其证可见形体消瘦,下肢关节肿胀,局部渗出黄水,腿部冷而不热。假如按之热的,则为历节病。

[14]病历节〔1〕,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2〕主之。〔3〕

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麻黄 芍药 黄芪各三两 甘草炙 川乌〔4〕五枚,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

右五味。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注释】

〔1〕历节:《脉经》下有“疼痛”。

〔2〕乌头汤:有温经散寒、除湿止痛的功效。

〔3〕本条论述寒湿历节的证治。

〔4〕川乌:又称乌头。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块根,有祛风、散寒、止痛的作用。乌头大辛大热,过量易中毒,方中与蜜同煎。《金匮方论衍义》云:“制乌头燥热之毒。”

【译文】

关节疼痛,不能随意屈伸,动则疼痛加剧。当用乌头汤治疗。

麻黄 芍药 黄芪各三两 甘草炙 川乌五枚切片,与二升蜜同煎,煎到一升时,取出乌头。

以上共五味药。将前四味药切片,加入三升水同煮,煮到一升时,去掉药渣。将药汁倒入乌头蜜煎中,再煎一下。一次服七合。若没有显著效果,再将药全部服完。

[15]矾石汤〔1〕:治脚气冲心〔2〕。

矾石〔3〕二两

右一味,以浆水〔4〕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脚良。

【注释】

〔1〕矾石汤:《金匮要略浅注》:“此脚气外治之方也。前云疼痛,不能屈伸,以乌头汤主之。至于冲心重证,似难以外法幸功。……想必以乌头汤内服后,又以此汤外浸也。”

〔2〕脚气冲心:又称脚气攻心、脚气入心。指脚气病见有心悸、气喘、呕吐等症。本条论述脚气病的外治方。

〔3〕矾石:又称明矾、白矾。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提炼的结晶。有燥湿、收敛、止痒的功效。本药多作外用。

〔4〕浆水:参见《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篇[13]条注〔12〕。

【译文】

矾石汤:可治疗脚气冲心(出现心悸、呕吐等症)。

矾石二两

把这一味药,用一斗五升浆水,煎沸三至五次,用以浸泡双脚,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16]《古今录验》〔1〕续命汤〔2〕:治中风痱〔3〕。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4〕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5〕姚云:与大续命同,兼治妇人产后失血者及老人小儿。

麻黄 桂枝 当归 人参 石膏 干姜 甘草各三两 芎䓖〔6〕 杏仁四十枚

右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注释】

〔1〕《古今录验》:古医书名,已佚,为隋唐时甄立言所著。

〔2〕续命汤:此为治疗中风的方剂。本方有补气养血、祛风散邪之功效。其特点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因方中有人参、当归、川芎等益气养血之品,故可治妇人产后出血之证;又因方中有麻黄、石膏、杏仁等宣肺平喘之品,故可治老人、小儿的咳喘病。对于本方的取名,《古方绛雪园选注》曰:“续命者,有却病延年之功。”

〔3〕痱:中医病名。痱,音义同“废”,因身体废而不用,故名。《灵柩·热病篇》:“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者不能言,不可治也。”

〔4〕冒昧:目不明,视力模糊。

〔5〕本条论述中风中经络的治方。

〔6〕芎䓖:俞本下有“一两”二字。

【译文】

《古今录验》续命汤:可治中风中经络之证。身体不能随意活动,手不能执握物品,口不能说话,两眼视物模糊,肌肤没有疼痛感觉。有的病人肢体拘急不能转动。姚氏说:本方与大续命汤相同,兼治妇女产后出血及老人小儿咳喘病。

麻黄 桂枝 当归 人参 石膏 干姜 甘草各三两 芎杏仁四十枚

以上九味药,用一斗水同煮,煮取四升。一次温服一升。服后当稍有汗出,脊背部要薄薄地盖以衣被,靠着茶几坐,如有汗出,病就会愈。若没汗出,再服一汁。无所禁忌,但要注意汗后勿受风。本方还可治但伏不得平卧,咳嗽气急,面目浮肿等证。

[17]《千金》三黄汤〔1〕: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2〕

麻黄五分 独活〔3〕四分 细辛二分 黄芪二分 黄芩三分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一服小汗,二服大汗。心热加大黄二分;腹满加枳实一枚;气逆加人参三分;悸,加牡蛎三分;渴,加栝蒌根三分;先有寒,加附子一枚。

【注释】

〔1〕《千金》三黄汤:本方有疏散风邪、益气清热的功效。在《千金要方》中称“仲景三黄汤”,《千金翼方》亦云“此仲景方”。《张氏医通》:“方以千金取名,宝之宝也,观《千金方》引用,明注仲景三黄汤,其为金匮原名可知。用麻黄为君者,以其通阳气而开痹也,痹非得汗不开,然内虚当虑,故以大剂黄芪佐之,而虚复有寒热不同,虚热则用黄芩;虚寒则加附子,不易之定法也。”

〔2〕本条论述中风兼寒热错杂证的治方。

〔3〕独活:为伞形科植物毛当归的根。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作用。

【释文】

《千金》三黄汤:可治疗中风的四肢拘急、关节疼痛、心中烦热而闷乱、恶寒、整天不想进食。

麻黄五分 独活四分 细辛二分 黄芪二分 黄芩三分

以上五味药,用六升水同煮,煮到二升。分三次温服。服一汁后会有微微汗出,服二汁后周身大汗。若胃热,可加大黄二分(以通腑泄热);有腹胀,还可加枳实一枚(以行气除满);若胃气上逆(出现嗳气),可加人参三分(补气降逆);心悸不安,可加牡蛎三分(镇心安神);口渴,可加栝蒌根三分(生津止渴);身体本来就虚寒的,可加附子一枚(温中散寒)。

[18]《近效方》〔1〕术附子汤〔2〕,治风虚头重,眩苦极〔3〕。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4〕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右三味,锉。每五钱匕,姜五片,枣一枚,水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

【注释】

〔1〕《近效方》:古代方书名,已佚。

〔2〕术附子汤:本方有温肾益精、补脾调中的功效。即本书《痓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篇[23]条“白术附子汤”。赵本作“术附汤”。《外台秘要·风眩方》云:“此本仲景《伤寒论》方。”

〔3〕风虚头重,眩苦极:即风眩证。“苦极”两字同义,言证之剧。

〔4〕本条论述阳虚风眩证的治方。

【译文】

《近效方》术附子汤:可治疗因风虚引起的剧烈的头重、头眩的病证。饮食不知其味,本方有暖肌补中、益精气的作用。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以上三味药,锉磨细末。每服取五钱匕,用姜五片,大枣一枚,再用一小杯半水,煎成七分,去掉药渣。温服。

[19]崔氏八味丸〔1〕: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2〕。

干地黄〔3〕八两 山茱萸〔4〕 署蓣〔5〕各四两 泽泻〔6〕 茯苓 牡丹皮各三两 桂枝 附子炮,各一两

右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注释】

〔1〕崔氏八味丸:原名“八味肾气丸”(参见《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16]条)、“肾气丸”(参见《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17]条、《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篇[03]条),分别用于治疗虚劳、痰饮及消渴病。在此称为“崔氏八味丸”,是因崔氏将此方运用于脚气病而获效,后人便将其名取为“崔氏八味丸”。《外台秘要》称之为“张仲景八味丸”。本方用于脚气病,取其补益肾气、温化寒湿的功效。此方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公认为是中医补肾的祖方,一直沿用至今,今人称为“金匮肾气丸”、“附桂八味丸”。

〔2〕脚气上入,少腹不仁:脚气病为全身性疾病。初起下肢软弱无力,感觉异常(针刺或虫行感),继则逐渐上升至少腹,肌肤不仁,甚则脚气冲心,出现心悸、气急、呕吐等症。此由肾气不足、寒湿不化所致。本条论述脚气病的治方。

〔3〕干地黄:今称“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晒干后的块根。有滋阴补肾的功效。

〔4〕山茱萸:又名山萸肉。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肉。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的作用。

〔5〕署蓣:今称“山药”(怀山药、淮山药),为薯蓣科植物山药的根茎。能补脾胃、益肺肾。

〔6〕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有利水渗湿的作用。

【译文】

崔氏八味丸:治脚气病上行,出现少腹肌肤麻木不仁之症。

干地黄八两 山茱萸 山药各四两 泽泻 茯苓 牡丹皮各三两 桂枝 附子炮,各一两

以上八味药,研成细末,放入加热的蜂蜜中,混合后,制成丸药,像梧桐子大小。每次用酒吞服十五颗,每日两次。

[20]《千金》越婢加术汤〔1〕:治肉极〔2〕,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3〕。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4〕 甘草二两 白术四两 大枣十五枚

右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沬,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加附子一枚炮。

【注释】

〔1〕《千金》越婢加术汤:据《外台秘要》引《千金》越婢汤,方后注云:“此仲景方。”越婢加术汤亦见《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篇[05]条,治皮水挟里热之证。本方有祛风清热、补脾益气的功效。

〔2〕肉极:为六极之一,“六极”指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肌极,即肉极。是肌肉疲乏无力之症。本书首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13]条中有“五劳、七伤、六极”,皆属疑难病症。

〔3〕厉风气,下焦脚弱:因上句有“腠理开”,下句不言风气厉,而倒置语序为“厉风气”,表明肉极由于风气(风邪)伤害而致下肢软弱无力。厉,作“伤害”、“虐害”解。风气,是风邪。本条论述风气导致脚弱的治方。

〔4〕三两:徐本作“二两”。

【译文】

《千金要方》越婢加术汤:可治疗肌肉疲乏无力之症。由于里热炽盛,腠理大开,汗出过多,以致津液亡脱,复感风邪,导致下肢虚弱无力。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白术四两 大枣十五枚

以上六味药,用六升水,先煮麻黄,去掉上面的药沫,再放入其他药物同煮,煮到三升。分三次温服。如果有恶风症状,加炮附子一枚同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