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旅卦象征着旅行。

【题解】

“旅”是空间的转换,心态的放宽,生命的迁移,是动物为谋求更好的生存方式而进行的时空运动。把“旅”列为易学范畴,在《序卦传》中用“极其丰盛壮大必然会失掉自己的居所,所以丰卦之后是旅卦”来解释人生之旅,既是易家对生命体如何调整自我,以适应外界环境的研究心得,也是易家发现旅行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后,重视旅行以及旅游文化,主张旅德修养,增益人生的表现。可以说,《易经》的旅卦,是世界最早的人生旅游学。明白了“行”即“旅”,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空间转移,对人生质量的提高,对生存环境以至命运的改变的重要性,就可以进一步探讨旅卦六爻对旅行研究的心得,明白其强调旅德,即在人生之途修养高尚品德的苦心了。

【原文】

旅①,[孔颖达周易正义》:“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小亨,旅②贞吉。

【注释】

①旅:卦名。卦义:旅行,次旅,旅途,羁旅,居不定等。

②旅:旅行。

【译文】

旅卦象征旅行,小有亨通顺利,旅行能坚守正道就会吉祥。

【解说】

旅卦离上艮下,离为火,艮为山,恰如火在山上之态。火在山上,势不久留,故有旅象。旅卦所说的“旅”,指出门在外,滞留他乡,经商,逃难,周游列国,充满了客寄、羁旅、漂泊、乡愁等等,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旅游。

卦辞表明,出门在外,当以柔顺持中为本,刚强高傲者则凶。卦中六爻,六二、六五二阴居中为主,柔顺中和得吉。柔为小,得中而顺刚,故曰“小亨”。九三、九四、上九三阳寓居其间,所以为“旅”。为旅者应以居贞为贵,故曰“旅贞吉”。

【原文】

《彖》曰:旅,小亨①。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②,止而丽乎明③,是以“小亨,旅贞吉”[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蜀才曰:“否三升五,柔得中于外,上顺于刚。九五降三,降不失正,止而丽乎明。所以‘小亨旅贞吉’也。”]也。旅之时义大矣哉![王弼注:“旅者大散,物皆失其所居之时也。咸失其居,物愿所附,岂非知者有为之时?”]

【注释】

①亨:通达,顺利。

②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此句和下句都是以旅卦的卦象为说的。旅卦的六五是以阴爻而居于上卦的中位,上卦又称为外卦,所以说是“柔得中乎外”;又因为六五又居于上九之下,上九是阳爻,所以又说是“顺乎刚”。

③止而丽乎明:旅卦是下艮上离,艮表止,离表明,所以说是“止而丽乎明”,丽是附着的意思,这里指下卦附着于上卦,以上两句中的“乎”都是“于”的意思。

【译文】

《彖传》说:旅行,小有亨通顺利。谦柔者品德中正,并顺从刚强者,适可而止又能附丽于光明,所以说“小有亨通顺利,旅行能坚守正道就会吉祥”。旅行的时代和意义是多么宏大啊!

【解说】

旅卦六五之柔爻居中而在外卦,居九四与上九两阳之间,故有顺从阳刚之义(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旅卦下艮为止,上离为丽、为明(止而丽乎明)。这是强调居贞,安土重迁。古代通信与交通困难,战乱频仍,古人把长期离家看成是苦难的事,是逆境。行旅对人生关系甚大,所以彖辞又说,“旅之时义大矣哉”。

【原文】

《象》曰:山上有火①,旅。[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侯果曰:“火在山上,势非长久,旅之象也。”]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②狱③。

【注释】

①山上有火:旅卦,上离为火,下艮为山,因而说“山上有火”。

②留:滞留。

③狱:狱讼事务。

【译文】

《象传》说:山上火在燃烧,象征旅行。君子体察此种现象,明智慎重地施用刑罚,而不积留狱案。

【解说】

旅卦上震为雷为火,下艮为山为止,火在山上,火从山上掠过而不停留,称为火山旅。君子从中得到启示,要像火一样明察地谨慎用刑,像火不滞留在山上一样,不积留狱讼案件。

【原文】

初六,旅琐琐①,[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郑玄曰:“琐琐,小也。”]斯其所取灾。

《象》曰:“旅琐琐”,志穷②灾也。

【注释】

①琐琐:细小。

②穷:尽,少。

【译文】

初六,旅途之初事务繁琐导致猥琐卑贱,这是自己招来的灾祸。

《象传》说:“旅途之初事务繁琐导致猥琐卑贱”,说明旅人志向穷短,所以有灾难。

【解说】

“旅琐琐”是住店旅客寒酸愁苦之貌。斯,意思为离。“斯其所”意为初六离开住所去与九四相应,但遇到六二阴爻排斥阻挡,不能应四,故曰“志穷”变也。初六之阴处卦最下,阴爻居阳位失正,又在艮止体,故旅时心志穷困狭隘而为“灾”。

【原文】

六二,旅即①次②,怀其资③,得童仆④,贞。[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曰:“即,就。次,舍。资,财也。以阴居二,即就其舍,故‘旅即次’。承阳有实,故‘怀其资’。故曰‘旅即次,怀其资’也。初者卑贱,二得履之,故‘得僮仆’。处和得位,故正居是,故曰‘得僮仆贞’矣。”]

《象》曰“得童仆,贞”,终无尤也。

【注释】

①即:就,住下。

②次:旅舍,临时的住所。

③资:财物。

④童仆:奴仆。

【译文】

六二,旅行中投宿客栈,携带资财,得到童仆,应当守持正固。

《象传》说:“得到童仆,应当守持正固”,说明六二终将没有灾尤。

【解说】

次,住旅舍三夜以上为次。六二上承九三之阳,又在互巽里,巽为利,故有钱役使忠贞的僮仆。六二居中得正,终无过失。

【原文】

九三,旅焚其次,丧①其童仆。贞厉。[王弼注:“居下体之上,与二相得。以寄旅之身,而为施下之道,与萌侵权,主之所疑也,故次焚,仆丧而身危也。”]

《象》曰:“旅焚其次”,亦以伤矣。以旅与下②,其义丧也。

【注释】

①丧:失。

②以旅与下:以对待旅客的态度对待下人。

【译文】

九三,旅行中客栈被火焚烧,丧失了童仆。坚守正道以防危险。

《象传》说:“旅行中客栈被火焚烧”,这是很悲惨的事。以傲慢的态度对待下人,必然要丧失童仆。

【解说】

九三在互巽里,巽为木,又接近上离火,喻示九三住了三天以上的旅舍被烧了。这是因为九三阳刚过中,也知道六二没有六五的接应援助,骄横冷漠地像对待路人一样对待下面的六二、初六(以旅与下)。出门在外,大家都不容易,九三真是丧失道义,它自己也失去了下面六二的忠贞和初六童仆。

【原文】

九四,旅于处①,得其资斧,我心不快。[王弼注:“斧,所以斫除荆棘,以安其舍者也。虽处上体之下,不先于物,然而不得其位,不获平坦之地,客于所处,不得其次,而得其资斧之地,故其心不快也。”]

《象》曰:“旅于处”,未得位也。“得其资斧”,心未快也。

【注释】

①处:居住的处所。

【译文】

九四,旅途中暂停栖处,得到锋利的斧子,心中仍然不甚愉快。

《象传》说:“旅途中暂停栖处”,说明没能真正地安身之命。“得到锋利的斧子”,心中未必畅快。

【解说】

资,资财。斧,是指斋戒后入庙而受的斧,它是君王授权的象征。九四以阳爻居阴位而失正,又居艮(止)山之上,想升到五位不能,故“未得位”。“旅于处”,旅途受阻。处,止。九四阳刚处在互巽,巽为利,处在上离,离为兵戈,所以可得“资斧”,但它上不能到五位,下资助两阴又被九三阻隔(旅于处),所以心里很不痛快。

【原文】

六五,射雉①,一矢亡②,终以誉命。[朱熹周易本义》:“虽不无亡]矢[之费,而所丧不多,终有誉命也。”]

《象》曰:“终以誉命”,上逮③也。

【注释】

①雉:野鸡。

②亡:遗失。

③逮:及。

【译文】

六五,旅途中射野鸡,丢失了一支箭,最后仍然得到荣誉和爵命。

《象传》曰:“最后仍然得到荣誉和爵命”,说明与上层很接近。

【解说】

上离为雉,互兑(三四五爻)为毁折,故射雉而箭矢亡。“射雉”是警告同在离(雉)体的还想篡位的九四,“矢亡”是示弱,六五以柔向上顺承上九,即如《彖辞》所说,“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最终得到了上九的(上逮也;逮及之意)荣誉被受爵命(终以誉命)。互兑(三四五爻)为口,互巽(二三四爻)为命,故有“誉命”。

【原文】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①,[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离为鸟,为火;巽为木,为高。四失位变震,为筐,巢之象也。今巢象不见,故‘鸟焚其巢’。震为笑,震在前,故‘先笑’。应在巽,巽为号咷,巽象在后。故‘后号咷’。”]丧牛于易②,[王弼注:“以旅处上,众所同嫉,故丧牛于易。”]凶。

《象》曰:以旅在上,其义焚也。“丧牛于易”,终莫之闻也。

【注释】

①号咷:大哭。

②易:通“埸”,田界。

【译文】

上九,鸟巢被焚烧,旅行者开始欣喜欢笑,后来号啕大哭,就像在田畔丢失牛,有凶险。

《象传》说:作为一名旅行者却高高在上目中无人,当然导致被焚毁的灾祸。“在田畔丧失了牛”,说明上九羁旅遭祸终将没有人知道。

【解说】

上九在旅途中还高高在上(以旅在上),自然会遭到意外之灾。上九居离火,离为槁木,为雉鸟,故谓“鸟焚其巢”。又下临互兑,兑为悦,故为笑,下临互巽,巽为号为哭,兑在前,巽在后,故“旅人先笑后号咷”。离为牝牛,在艮山之外,所以“丧牛于易”,易是疆界,再也找不回来(终莫之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