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大部分的问题都随各篇解答了,还有一些问题在这里解答一下。

1.《内经》中为什么脉象不讲寸关尺?

在《内经》讨论的脉象内容中,的确没有寸、关、尺的内容,有时讲寸、尺,讲人迎、寸口,没有提及“关脉”。那么古人是怎样通过脉象候脏腑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需要复习两段文献。

素问·三部九候论》中云:“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这段文献说得很清楚,脉分三部,即下部、中部、上部,每部各有三候,即天、地、人,这就是《内经》有关切脉部位的叙述。“上部”是指头部,头部“天”之动脉在“颔厌”穴这个部位,头部“地”之动脉在地仓、大迎两穴处,头部“人”之动脉在“禾髎”穴这个部位,这是头部的三候脉。“中部”是指手部,手部“天”之动脉,属手太阴脉,在寸口部的“经渠”穴这个部位;手部“地”之动脉,属手阳明脉,在“合谷”穴这个部位;手部“人”之动脉,属少阴脉,在“神门”穴这个部位。这是手部的三候脉。“下部”是指下肢部,下部“天”之动脉,属厥阴脉,原在“足五里”穴这个部位,即“气冲”穴下三寸,古人认为女子“足五里”这个地方不方便诊察,于是用“太冲”代“五里”;下部“地”之动脉,属足少阴脉,是在“太溪”这个部位;下部“人”之动脉,属足太阴脉,在大腿内侧的“箕门”穴这个部位。这就是所谓的“三部九候”。

怎样通过脉象候脏腑呢?下部之候,“五里”(太冲)属足厥阴可候肝,“太溪”属足少阴可候肾,“箕门”属足太阴可候脾胃。中部之候,“经渠”属手太阴可候肺,“合谷”属手阳明可候胸中之气,“神门”属手少阴可候心。上部之候,“颔厌”可候头角之气,地仓、大迎可候口齿之气,“禾髎”可候耳目之气。可见古人候脏腑基本是以“五脏”为主,依据脏腑的表里关系以候“六腑”。这是全身的脉诊方法,与现在的“寸口”诊法不同。这种诊法看起来是很全面,涉及头部动脉、上肢动脉、下肢动脉,但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因而现在不用了。

《素问·六节藏象论》中云:“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这段文献所述,又比头、手、足之全身诊要方便许多。在“人迎”颈动脉这个部位可以候三阳经脉之病,“太阳”包括膀胱、小肠,“阳明”包括胃、大肠,“少阳”包括三焦、胆。《灵枢·禁服》中说:“寸口主中,人迎主外。”所以“人迎”可候三阳的病,即可候六腑的病。“寸口”主内、主里,可候三阴经脉之病,“厥阴”指心包络,“少阴”包括心、肾,“太阴”包括脾、肺。“人迎”属阳明脉,主外候六腑,“寸口”属太阴脉,主内候五脏,这就是古人候脏腑的方法。

由此看来,脉诊的方法随着医学的发展而趋于简化。至于说“左为人迎,右为寸口”的提出,那是王叔和以后的事,《内经》中也没有这个概念。从《难经》提出“关脉”以后,一直到王叔和这个时代,脉诊发展到一般只诊手动脉了,使脉诊有了更好的可操作性。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有“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的做法,可见在仲景时代基本还是采用《内经》人迎、寸口、趺阳等全身脉诊法,诊法简化是王叔和以后的事,这与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影响有关。

2.膻中、心包络、心、上气海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膻中”是人体一个部位的名称,不是一个脏器;“心包络”是个脏器,有“手厥阴心包经”与之相连;“心”也是一个脏器,有“手少阴心经”与之相连。

心包络、心均位于膻中,它们之间仅限于位置上的关系,其功能是不相同的,膻中被称作“上气海”,即指其功能而言。

心与心包络有内外关系,所属经脉虽不同,但两者的性质大致相同,其差别仅在于所主之“火”,心所主之火为“君火”,心包络所主之火为“相火”。人体中含有相火的器官有心包络、三焦、膀胱、胆、肝、肾等。《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说:“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人体生命之“火”有上下之分,上者是“君火”,下者是“相火”。

归纳起来四者之间的关系要点为:一主气,一主血;一是脏器,一是部位。

3.怎样体会脉象中的胃气?

究竟什么样的脉象是“有胃气”的呢?向大家介绍《内经》中的相关资料。

《素问·玉机真脏论》中云:“弱以滑是有胃气。”是说要在“弱”与“滑”这两种脉象中去体会“有胃气”。“弱”是主虚的脉象,“滑”是主实的脉象,既不是“弱”又不是“滑”,而鉴于弱、滑之间带有和缓之象的脉就是“有胃气”的脉象。具体到临床,虚弱的脉中若微微地带一点“滑”象,或滑实的脉中若带有“弱”意,这都是“有胃气”的脉象。

《灵枢·终始》中云:“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是说要在“徐”与“和”当中去体会“有胃气”。“谷气”是指“胃气”,即有胃气的脉象是“徐而和”的,“徐”是“缓”之意,但不是过慢之脉,是“徐”中带一点和缓之象的脉,这是有胃气的脉象。

《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春胃微弦曰平”“夏胃微钩曰平”“长夏胃微耎弱曰平”“秋胃微毛曰平”“冬胃微石曰平”等记载,是说有胃气之脉象会随季节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春天的脉象“微弦”,夏天的脉象“微钩”,长夏的脉象“微耎弱”,秋天的脉象“微毛”,冬天的脉象“微石”。这个“微”字是关键,即指无论哪种变化都不太过,而有和缓的气象。

总而言之,有胃气的脉象,既不是“太过”又不是“不及”,带有雍容和缓的气象,与之密切相关的就是有根、无根脉象的讨论。若浮取脉象感觉很清楚,但稍一重按脉搏就消失了,这就是“无根”的脉象,也就是无胃气的脉象。尤其是浮取、中取脉很有力,重按脉搏消失的脉象预后都较差,这种脉象不管出现在病的任何阶段,都要提高警惕。所谓“根”就是指胃气,有人说脉“有力”就是有胃气,“有力”不能代表有胃气。

《素问·玉机真脏论》与《素问·脉要精微》中谈及“真脏脉”,“真脏脉”是无胃气的脉象。所谓“真脏脉”,就像病入膏肓时回光返照的现象,是一种极其危重的信号。“真”是指脏之真精,有胃气时脏之真精是内藏不露的,所以真脏脉与无胃气之脉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古人总结出“真脏脉”有七种,称作“怪脉”,而“无胃气”是其共性特点。

4.临床上有没有肝阳虚证?

从临床实践来看,是有“肝阳虚证”的。有种观点认为“肝无虚证”,这个说法是不全面的。“肝阳虚”是指肝的升发之气不足,而出现的“肝寒证”,这在临床是常见的。如疝病,多为肝阳虚而寒气重,肝之生发之气虚了,阴寒随之而重,阳虚才阴盛嘛,因此“疝病”多称为“寒疝”。

再如慢性肝炎,其属肝寒者在临床也多见。对这种患者多用“桂枝汤”来治疗肝区疼痛,几付“桂枝汤”就能使胁痛消失,吃其他任何控制肝区疼痛的方子都不灵,这是为什么?就是肝的升发之气不够了,肝气不足,这属肝的虚寒证,是肝的阳气不足。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说:“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所以说肝有虚证,阴虚、阳虚都有,肝之虚寒证为临床常见。

5.临床上肾有没有实证?

“肾无实证”这个话导源于“钱乙”,因为钱乙是小儿科的大夫,他很重视保护小儿的先天之气,先天之气就是“肾气”,最常用的方子是“六味地黄丸”,因此他认为“肾无实证”。

“实证”的概念我们已经都清楚了,邪气有余即为“实”,难道肾就没有“邪气”问题吗?实际上,“肾实证”在临床也是常见的,如腹水、水肿病中,就有肾实问题,且有热、有寒,都属实邪。肾实证中以“肾寒”多见,如水湿邪盛者。肾是水火之脏,因此热邪盛者也不少见。据此,钱乙的话是局限于新生儿疾病的范畴而谈的。

6.脾、肾均称为“至阴”,两者有什么分别?有什么联系?“至”字何意?

“至”是“往复”的意思,如冬至、夏至。“冬至”到了,阳气开始回复,“夏至”到了,阴气开始回复,这个“至”是“往复”的意思。“脾”之所以称为“至阴”,是因为脾主“运”,起到了“中枢”的作用。运气学说中讲,“天”之气要下降,中焦脾胃之气也要先降,“地”之气要上升,中焦脾胃之气也要先升,这就是中焦脾胃之气主“运”的含义,这个“运”是往复不断的,所以称脾为“至”。“脾”虽属阴脏,但其以气为主,没有“气”怎样“运”呢?怎样把津液行于三阴三阳呢?脾是太阴之脏,但是它有土气,这个“气”能够往复健运于周身、于五脏六腑,这是“脾主至阴”的意思。不能把“至”理解为“极”,不能理解为“极致”之阴脏,“脾”不是纯阴无阳的器官,没有“阳气”怎样执行运输的任务呢?在临床上,脾气虚、脾阳虚是很常见的,“健脾”就是扶阳、扶脾气嘛,绝不是在补阴。

“至”既是“往复”的意思,肾为“至阴”就可以理解了。“肾”属水,是少阴,但是它有阳、有火,是水火之脏,所以有称肾为“水火之宅”。肾水之所以能变化为“精”,全是肾阳的作用。中医学还认为,人体之卫气出于下焦,就是指“肾”而言,为肾中之阳所化生,与太阳膀胱之水通过下焦肾中之阳的蒸发密切相关,这里也有个阴极阳升之往复的意思。不能把“肾”理解为极阴之脏,有阴无阳之器,这不符合临床的实际,只有用“往复”之功能来理解“至阴”,才具有临床意义,也符合临床实际。

总之,脾属阴,但以“气”为用;肾属阴,但以“火”为主;两者都是阴中有阳之脏,而阴阳俱有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之往复变化无穷的规律。所以作为先后天的两者,均有“至阴”之称,这是具有临床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