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录音资料仅限于提要,其他据《黄帝内经章句索引》整理)

篇解: 全篇以讨论“眩惑”为主,故名“大惑论”。篇中提出眩惑的病位在脑,文曰:“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至于使脑病惑之因有内外之殊,“精神魂魄,散不相得”内因也,“邪中于项,随眼系以入脑”外因也。文中又论及善忘、饥不嗜食、不得卧、多卧、目不得视诸症,都与“眩惑”有关系。全篇可分作二章。

【讲解】有文章说,眼与脑的关系发明于王清任,实际上这一认识要早很多,眼和脑的关系在这篇文献中就讲得很清楚,中医文献中对“脑”的讨论不多,但是时间很早,并不是到王清任以后才认识的。全篇可分作二章。

第一章 眩惑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尝上于清冷之台,中阶而顾,匍匐而前,则惑。余私异之,窃内怪之,独瞑独视,安心定气,久而不解。独博独眩,披发长跪,俛而视之,后久之不已也。卒然自上,何气使然?岐伯对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是故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也。故阴阳合传而精明也。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黄帝曰:余疑其然。余每之东苑,未曾不惑,去之则复,余唯独为东苑劳神乎?何其异也?岐伯曰:不然也。心有所喜,神有所恶,卒然相惑,则精气乱,视误故惑,神移乃复。是故间者为迷,甚者为惑。

【提要】论眩惑的病因、病位、病机、病证表现。

【讲解】文云:“余尝上于清冷之台,中阶而顾,匍匐而前,则惑。余私异之,窃内怪之,独瞑独视,安心定气,久而不解。独博独眩,披发长跪,俛而视之,后久之不已也。卒然自上,何气使然?”这几句话描述了眩惑的病证表现。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这段文献讲的是眼的生理、眼的结构,总的概念是“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为之精”的“精”指功能而言。把眼睛的结构与五脏六腑联系起来认识,这是“五轮”学说的来源,眼睛的部位与五脏精气是密切联系的,“上属于脑”。

文云:“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这是讲眩晕的病机,邪中于项,项属于督脉,通过项入于脑,再影响到眼,眼受到脑的支配则“目眩以转”。

“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这是讲眩惑的症状表现。“邪其精”的“邪”通“斜”,“精”是指“睛”,即目斜之意,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正视了,意思就是目眩睛斜,视物不正。“其精所中不相比也”,这里的“精”指五脏六腑的精气,“不相比”是“不相等”之意,左右两眼失去平衡,则“精散,精散则视岐,视歧见两物。”

“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是故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也。故阴阳合传而精明也。”五脏六腑的阴阳之精都布于眼,“阴阳合传而精明也”,“合传”是说五脏六腑的精气要统一,即阴阳平衡之意,这样眼睛功能才能正常。“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是说内在的病因可以影响到眼睛和脑正常关系。

“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这是讲“惑”的病机,五脏主神智,神志不安,神志不安是引起眩惑的内在因素,表现于外则睛就不能正视。

“黄帝曰:余疑其然。余每之东苑,未曾不惑,去之则复,余唯独为东苑劳神乎?何其异也?”这句与第一句对照起来看,前面说上“清冷之台”会眩晕,即登高台会眩惑,现在这里是说“每于东苑”也会眩晕,“东苑”是平地,这又是为什么呢?“岐伯曰:不然也。心有所喜,神有所恶,卒然相惑,则精气乱,视误故惑,神移乃复。是故间者为迷,甚者为惑。”就是说还是因情志引发的,过度兴奋都会发生情志失常。

第二章 诸病

【原文】“黄帝曰:人之善忘者”至篇尾。

【提要】论善忘、不嗜食、不得卧、多卧、不得视等。可分作六节。

第一节 论善忘

【原文】黄帝曰:人之善忘者,何气使然?岐伯曰: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

【提要】论善忘。

第二节 不嗜食

【原文】黄帝曰:人之善饥而不嗜食者,何气使然?岐伯曰:精气并于脾,热气留于胃,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

【提要】论不嗜食。

【讲解】这里有点不好理解,热气留于胃,胃气逆上,为什么会“胃脘寒”呢?《针灸甲乙经》中这里的“寒”作“塞”,我认为《甲乙经》的说法是正确的。

第三节 目不瞑

【原文】黄帝曰: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

【提要】论目不瞑。

【讲解】与前面“半夏黍米汤”的主治相同。

第四节 不得视

【原文】黄帝曰:病目而不得视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

【提要】论目不得视。

第五节 论多卧

【原文】黄帝曰: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肠胃大而皮肤湿,而分肉不解焉。肠胃大则卫气留久,皮肤湿则分肉不解,其行迟。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清,则欲瞑,故多卧矣。其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瞑焉。黄帝曰:其非常经也,卒然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邪气留于上焦,上焦闭而不通,已食若饮汤,卫气留久于阴而不行,故卒然多卧焉。

【提要】论多卧。

【讲解】“此人肠胃大而皮肤湿,而分肉不解焉”,《甲乙经》中是这样的:“此人肠胃大而皮肤涩,涩则分肉不解焉。”《甲乙经》的观点可以考虑,我认为“皮肤涩”比“皮肤湿”合理。

第六节 论治则

【原文】黄帝曰:善。治此诸邪,奈何?岐伯曰:先其脏腑,诛其小过,后调其气,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必先明知其形志之苦乐,定乃取之。

【提要】论诸邪治疗原则。

【讲解】这是讲前面诸病的治法、治则。这些病首先要看是属哪脏哪腑,脏腑为“本”经络为“标”。所以要“先其脏腑,诛其小过”,即有邪要先去邪,总的原则还是“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并且要考虑病人的精神因素,因为上述这些病都与病人的情志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