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录音资料仅限于提要,其他据《黄帝内经章句索引》整理)

篇解: 马莳云:“篇内‘大气入脏’,先发于何脏,何日传何脏,即《素问·病传论》之所谓病传也,故以‘病传’名篇。然《素问》以论‘标本病传’为一篇,本经以‘病本’论标本,以‘病传’论病之所传,分为二篇。”(《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文献前半总叙病之有淫传绝败者,后半乃分述病传之次。全篇可分作二节。

【讲解】讨论病的传变有两个要点:第一,是“淫传绝败”,“淫”是指六淫邪气,可传变至精气“败绝”的地步;第二,淫邪传变是有次序的,即是有规律可循的。

第一节 医学局限之论

【原文】黄帝曰: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焫、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岐伯曰:诸方者,众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尽行也。黄帝曰:此乃所谓守一勿失万物毕者也。今余已闻阴阳之要,虚实之理,倾移之过,可治之属,愿闻病之变化,淫传绝败而不可治者,可得闻乎?岐伯曰:要乎哉问。道,昭乎其如旦醒,窘乎其如夜瞑,能被而服之,神与俱成,毕将服之,神自得之,生神之理,可著于竹帛,不可传于子孙。黄帝曰:何谓旦醒?岐伯曰: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黄帝曰:何谓夜瞑?岐伯曰:瘖乎其无声,漠乎其无形,折毛发理,正气横倾,淫邪泮衍,血脉传溜,大气入脏,腹痛下淫,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

【提要】虽有治万病之方,究其淫传绝败而有不可治之病,这是医学的局限所在。

【讲解】此节文献的意思是,医学治病的方法尽管很多,如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焫、饮药等,但是并不是因为有了这些方法所有的病就都可以治愈。中医治病要辨证,要辨别阴阳,要求抓住病变的本质,故曰:“此乃所谓守一勿失万物毕者也。”“一”就是指病之本质所在,辨证最重要的就是要辨出病之因,即病的本质,能做到这点,就能“万物毕者”,当然这是相对而言。

治疗方法越多越是要用得恰当。文云:“道,昭乎其如旦醒,窘乎其如夜瞑。”如果把辨证论治的医学理论学通了,这种人就如“旦醒”,什么病都看得清楚、明白;“窘乎”是指缺乏医学理论知识的人,看病的时候就像夜里睡着了一样,心中没数,连简单的病都看不好。医学理论知识掌握得很牢固,运用得很灵活,那么临床就会得心应手,就可以做到“守一勿失”。于是,你的心得,你的经验便“可著于竹帛”,传于后世。“不可传于子孙”,意思是不能只是传给自己的后人,写书传世则人人可学,不要搞得神乎其神,只传于子孙。这个思想、精神是有利于医学发展的。

此篇文献认为,到了“淫传绝败”的地步,即使是很有建树的医生、医术高明的医生也不能起死回生,这是医学的局限所在,总是会有“淫传绝败”的问题,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节 五脏病传之次

【原文】黄帝曰:大气入脏,奈何?岐伯曰:病先发于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病先发于肺,三日而之肝,一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病先发于肝,三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三日而之肾,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蚤食。病先发于脾,一日而之胃,二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病先发于胃,五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五日而上之心,二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昳。病先发于肾,三日而之膂膀胱,三日而上之心,三日而之小肠,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早晡。病先发于膀胱,五日而之肾,一日而之小肠,一日而之心,二日不已,死,冬鸡鸣,夏下晡。诸病以次相传,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也;间一脏及二三四脏者,乃可刺也。

【提要】分叙五脏病传之次及死期。

【讲解】此节讲的是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分别是从五脏传变的次序来讲的,看懂其中的一条就可以理解其他几条。从病“发于心”开始讨论,“一日而之肺”,是因为火克金的关系;“三日而之肝”,是因为金克木的关系;“五日而之脾”,是因为木克土的关系;“三日不已”,脾病不起,脾气绝,病情就严重了,水谷精微不能生化传输了,故曰“死”。人死亡往往也是有规律的,“冬夜半,夏日中”,冬季、夜半是水气旺盛之时,夏季、日中是阳火亢旺之时,这是两个极端,阴太盛而阳衰则水要克火,阳亢太过则要败绝。这是讲一般的病传规律,是按照相克的次序传变的,但不是所有的病人都会经过这样的次序,不要把这种认识僵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