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录音资料仅限于提要,其他据《黄帝内经章句索引》整理)

篇解: 篇首便叙述皮寒热、肌寒热、骨寒热三病之刺,便以“寒热病”名篇。但篇中所言者并不止此“寒热”一病,尚有体惰、厥痹、暴瘖、暴聋、暴瘅、暴挛、热厥、寒厥、舌纵、痈疽、振寒等病证,以及对阴阳诸经之刺,特别是“刺害”的提出,凡用针刺者,均不可不知。全篇可分作六节。

第一节 寒热病刺法

【原文】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之络,以补手太阴。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于下,以去其血者,补足太阴,以出其汗。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齿未槁,取其少阴于阴股之络;齿已槁,死不治;骨厥亦然。

【提要】三种寒热病之不同刺法。

第二节 诸痹病刺法

【原文】骨痹,举节不用而痛,汗注、烦心,取三阴之经,补之。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取其小腹脐下三结交,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厥痹者,厥气上及腹,取阴阳之络,视主病也,泻阳补阴经也。

【提要】言骨痹、体惰、厥痹症治。

第三节 诸窍病刺法

【原文】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婴筋之后,手阳明也,名曰扶突。次脉,足少阳脉也,名曰天牖。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阳迎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暴瘖气鞕,取扶突与舌本出血。暴袭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暴挛痫眩,足不任身,取天柱。暴瘅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此为天牖五部。

【提要】言头项七窍诸病之刺。

第四节 齿目痛刺法

【原文】臂阳明有入遍齿者,名曰大迎,下齿龋取之。臂恶寒补之,不恶寒泻之。足太阳有入遍齿者,名曰角孙,上齿龋取之,在鼻与前。方病之时,其脉盛,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一曰取之出鼻外。足阳明有夹鼻入于面者,名曰悬颅,属口,对入系目本,视有过者取之,损有余,益不足,反者益其。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头目苦痛取之,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 、阳 ,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

【提要】叙阳明、太阳二经齿痛、目痛之刺。

【讲解】“目痛”取太阳经穴,“齿痛”取阳明经穴,因为太阳的经脉入于目,阳明的经脉入于齿。

第五节 寒热厥刺法

【原文】热厥取足太阴、少阳,皆留之;寒厥取足阳明、少阴于足,皆留之。舌纵涎下,烦悗,取足少阴。振寒洒洒,鼓颔,不得汗出,腹胀烦悗,取手太阴。刺虚者,刺其去也;刺实者,刺其来也。春取络脉,夏取分腠,秋取气口,冬取经输,凡此四时,各以时为齐。络脉治皮肤,分腠治肌肉,气口治筋脉,经输治骨髓、五脏。

【提要】叙热厥、寒厥之刺,并申述其刺法。

第六节 痈疽之刺法

【原文】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者腨也,背三,五脏之腧四,项五。此五部有痈疽者,死。病始手臂者,先取手阳明、太阴而汗出;病始头首者,先取项太阳而汗出;病始足胫者,先取足阳明而汗出。臂太阴可汗出,足阳明可汗出。故取阴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阳;取阳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阴。凡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不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疽也。

【提要】叙痈疽之刺。

【讲解】“身有五部”,是说五脏在体表有对应的五个部位,这五部都是痈疽好发之所,因此痈疽发生在某部则责之于某脏。“伏兔”,这个部位归阳明胃;“腓”即腓肠肌,属太阳、少阴经,在外侧则为太阳,在内侧就是少阴;“背”为督脉所在,旁边是太阳经;“五脏之腧”是指心、肝、脾、肺、肾等背俞穴;“项”是指脖颈部位。“此五部有痈疽者,死”,若痈疽生于上述这五个部位,病情一般都很凶险,当然不能说都会“死”,但这五个部位的痈疽是较难治的,特别是“疽”,就更不好治了。

下面这段话表达了两点:第一,痈疽袭体,病在经络,浅者在络,深者在经,治疗最好是先用“汗”法,使病邪随汗出而去,可以用仙方活命饮、人参白术散等方药,这是痈疽初起的常用方;第二,“取阴而汗出甚者”需要刺阳经来止汗,故曰“止之于阳”,“取阳而汗出甚者”,就要取阴经来止其汗,故曰“止之于阴”,因为“汗”出意在使邪外解,若汗出过多,则精枯血少,使血分更燥,这是治疗之大忌。

故曰“凡针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不中而去则致气”,是说针刺的时候要中病即止,病已经去了,但针还久久不去,就会导致“精泄”,“精”代表正气;相反,还没有“中病”,身体还没有反应,就停针了,就会导致“致气”,即助长邪气。“精泄则病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疽也”,所以针刺治疗时必须要恰到好处,太过和不及都不行。这是“针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