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血,火病也。血生于脾,统于心,藏于肝,宣布于肺,根于肾,灌溉于一身,以入于脉,故曰血者,神气也。其入于脉,少则涩,充则实。生化旺,诸经赖以长养。衰耗竭,百脉由此空虚。盖血属阴,难成而易亏,人非节欲以谨养之,必至阳火盛炽,日渐煎熬,真阴内损,而吐衄妄行于上,便溺渗泄于下,精神损而百病生矣。故经曰:心主血而不能藏,夜则复归于肝,肝藏血而不能主,昼则听令于心。心为君,肝为相,君火动,相火从之。相火动,六经之火从之。火动则血随以动,迨至六经受伤,血液流迸,聚于两胁胸膈之间,从火而升,为吐为咯。伤重者从夹脊而上如潮涌生,法当任其出,不得强遏,以所出皆败血,即遏之亦不归经也,必与以消瘀之品,佐以润下之剂,使败血下行,乃服止血药以归其经,再服补血药以还其元,此正治也。试与诸血证详言之:吐血者,吐出全血也。阳证血色鲜红,阴证血色如猪肝紫黯。或由七情妄动,形体疲劳,阳火相迫错行。脉洪口渴便结者,须用凉药(宜二冬、二母、生地、丹皮、山栀、白芍、黄柏、犀角)。若气虚挟寒,阴阳不相为守,血亦妄行,必有虚冷之状,盖阳虚阴必走也(宜理中汤加木香、乌药)。血证久,古人多以胃药收功,如乌药、沉香、炮姜、大枣,此虚家神剂也。而其条分缕判,则有伤酒食醉饱,低头掬损肺脏,吐血汗血,或口鼻妄行,但声未失者(宜槐花散),有劳瘵而吐血者(宜神传膏),有劳心而吐血者(宜米莲散),有肺痿而吐血者(宜黄明胶散),有阳虚而吐血者(宜生地黄膏),有忧恚吐血,烦满少气,胸中疼痛者(宜柏叶散),有气郁而吐血者(宜香附散),有心热而吐血者(宜蒲黄汤),有吐痰夹血,心烦骨蒸者(宜人中黄散),有坠跌瘀血,积在胸腹,吐血无数者(宜干藕节散),有忽然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内崩者(宜阿胶汤、茜根煎),皆当治。而古人试血之法,又不可不知。如吐在水碗内,浮者,肺血也;沉者,肝血也;半浮半沉者,心血也。各随所见。以羊肺、羊肝、羊心煮熟,蘸白及末,日日食之。咯血者,痰中咯出血疙瘩,与吐血证相类,轻则身凉脉微,重则身热脉大,急则治标(宜十灰散、花蕊散),缓则治本(宜四物汤、犀角地黄汤),当斟酌行之。而其条分缕判,则有由肺热者(宜青饼子),有由肺损者(宜薏苡仁散),皆当治。咳血者,火乘金位,肺络受伤,故血从咳嗽出也。先痰嗽而后见红者,是积痰生热,宜急降痰火(宜橘红、苏子、贝母、麦冬、黄连、瓜蒌霜)。先见红而后痰嗽者,是阴虚火动,痰不下降,宜滋阴降火(宜补阴丸加麦冬)。而其条分缕判,则有肺家热郁而咳血者(宜紫菀丸),有咳血而极甚不止者(宜桑白皮散),有肺破而嗽血不止者(宜海犀膏散),皆当治,而此条又当与咳嗽条互参。衄血者,劳伤元气,阴虚火动,邪火上冲,气归于肺也,宜清肺降火(宜白虎汤加地黄、犀角、丹皮、白芍、山栀、扁柏)。而其条分缕判,则有由肺经实热者(宜青黄散),有由少小鼻破衄血,小劳辄出者(宜桑耳塞鼻丹),有由病后常衄,小劳即作者(宜石膏牡蛎丸),有衄至五七日不住者(宜人中白散),有口鼻出血如涌,因酒色太过者(宜荆芥散),有火热上升,而衄极甚,或不止者(宜沈氏止衄丹)。牙血者,阳明经热火上攻所致,或挟风或挟湿,或系血热,或系气实(宜清胃汤加减),或大寒犯脑(宜白芷散),须就脉证辨之(总治宜用百草霜,擦牙立止)。舌上无故出血者,全属心火,舌为心苗也(宜槐花末擦之)。而其条分缕判,则有舌硬而出血者(宜木贼煎),有舌肿出血如泉者(宜涂舌丹),有舌上出血,窍如针孔者(宜紫金沙丸)。溺血者,一因膀胱火,即血淋之属,溺出必痛(宜小蓟饮子,或四物汤加发灰、山栀、牛膝)。一因下元虚冷,即尿血,溺出不痛(宜金匮肾气丸)。而其条分缕判,则有由劳伤者(宜茅根汤),有由阴虚者(宜参芪萝卜散),有卒然尿血不止者(宜龙胆草汤),有不问男妇患溺血者(宜龙骨散、郁金散、二草丹),皆当治。肠风者,肠胃间湿热郁积,甚至胀满而下血也(宜槐花散,或四物汤加阿胶、山栀、地榆)。而其条分缕判,则有风入大肠,留滞不散,挟湿而成者(宜加减四物汤),有阴分虚,血不循经而成者(宜四物汤、地榆散合用),皆当治。便血者,《内经》谓之结阴病,由于阴气内结,不得外行,血无所禀,渗入肠间,遂成此证,与肠风不同。《内经》释云:其脉必虚涩者是也(宜平胃地榆汤、结阴丹、清脏汤、榆砂汤)。而其条分缕判,有先便后血,仲景谓之远血者(宜黄土汤);有先血后便,仲景谓之近血者(宜赤小豆当归散);有内伤下血,必有以解脉络之结者(宜连壳丸);有实热积于内而便血者(宜当归承气汤);有结阴下血,而腹痛不已者(宜地榆甘草汤);有由脾湿便血者(宜苍术地榆汤);有大便泻血,三代相传者(宜砂仁末米汤热服二钱,以愈为度);有脏毒下血者(宜大蒜丸、旱莲草散、干柿散);有痔漏脱肛泻血,面色萎黄,积年不瘥者(宜白术丸);有五肿肠风痔漏泻血:粪前有血,名外痔,粪后有血,名内痔,大肠不收,名脱肛,谷道四面胬肉如奶,名举痔,头上有孔,名瘘疮,内有虫,名虫痔者(宜槐角丸);有瘀血内漏者(宜蒲黄散子);有下血虚寒,日久肠冷者(宜熟附子丸);有便血及肠风,用寒药热药及脾虚药俱不效者(宜山楂子散);有便血止后,但觉丹田元气虚乏,腰膝沉重少力者(宜桑寄生散);有卒泻鲜血,喷出如竹筒者(宜小蓟打汁,温服一升);有肠胃积热,及因酒毒下血,腹痛作渴,脉弦数者(宜黄连丸、酒蒸黄连丸);有大肠素虚挟风,又饮酒过度挟热,下痢脓血,且痛甚,多日不瘥者(宜乌梅丸、樗白皮散);有风邪入脏,或食毒积热,大便鲜血,疼痛肛出,或久患酒痢者(宜木馒头散),皆当治。痰涎血者,脾家蓄热所致(宜加味逍遥散、清肺汤)。而痰唾中带有红丝红点,病尤为甚。其条分缕判,则有由六经之火者(宜山栀地黄汤)。有由思虑伤心伤肺者(宜天门冬汤)。有由于阴分虚弱者(宜清火滋阴汤)。呕血者,血从口涌出,多至成盆成碗者,始必大怒,以致肝气上逆,治以降气清热为主(宜苏子、郁金、橘皮、甘草、降香、蒲黄、当归、青黛、麦冬、生地、赤芍、童便、天冬、麦冬)。而其条分缕判,则有饮酒过多,积热涌盛,或至垂死者(宜葛黄丸)。有饮食过度,负重努力,伤胃而大呕者(宜是斋白术散)。有阳乘于阴血溢妄出者(宜四生丸)。有内伤心肺,血如涌泉,从口鼻出,须臾不救则死者(宜侧柏散)。有血出如泉,诸药不能效者(宜七生汤)。有因虚劳,五内崩损,涌出可升斗计者(宜花蕊石散)。皆当治。肠澼者,东垣谓为水谷与血,另作一派,如唧桶涌出也。长夏湿热太甚,正当客气盛而主气弱,故肠澼之病甚也。总之,肠风、脏毒、便血、肠澼四者,虽相似而各有辨。肠风由邪气外入,随感随见,所以下清血而色鲜,必在粪前。脏毒由蕴积热毒,久而始见,所以下浊血而色黯,必在粪后。便血兼由湿热风虚,所以下血或清或浊,亦不论粪前粪后。肠澼则客气盛而正气衰,所以血与水谷齐出。固不可不详审而治之也。然则肠澼之不得用肠风等药明矣(宜凉血地黄汤、当归和血散、升阳除湿和血汤、加味香连丸)。而其条分缕判,则有唧出之血,远散如筛,色紫黑,腰腹沉重,名曰湿毒肠澼者(宜升阳补胃汤)。有唧出血色紫黑,腹痛恶寒,右关脉按之无力,喜热物熨之,而由于内寒者(宜益智和中汤)。有因饱食发为肠澼者(宜香壳丸)。有下血作派,唧出有力,而远射四散如筛,腹中大痛者(宜芍药黄连汤)。皆当治。九窍出血者,因火盛之极,故卒然大惊,九窍皆出血也(宜侧柏散、沈氏犀角汤)。而其条分缕判,则有九窍四肢指岐间出血,乃暴怒所为者(宜小蓟散,或以井华水卒噀其面,勿令病人先知)。有指缝搔痒成疮,有窍出血不止者(宜多年粪桶箍篾烧灰,傅之即止)。有血自皮肤间溅出者(宜以煮酒坛上纸揉碎如杨花,摊在出血处,按之即止)。有腘中出血不止,乃血虚者(宜十全大补汤)。有遍身不论何处,无故出血者(宜五花汤)。皆当治。血汗者,或有病,或无病,汗出而色红染衣,亦谓之红汗,《内经》以为少阴所至,河间以为胆受热而血妄行,《本草》以为大喜伤心,喜则气散,而血随气行。其原虽不同,而治之则一(宜黄芪建中汤兼服妙香散,以金银器、大小麦、麦冬煎汤调下,或定命散)。薄厥证者,得于大怒气逆,阴阳奔并,不必素有病,而忽吐血以升斗计,脉弦急者是也(宜六郁汤)。唾血者,鲜血随唾出,其原本于肾也(宜滋阴降火汤)。而其条分缕判,有唾中带红丝者,乃是肺痿难治(宜人参平肺散)。有由热郁所致者(宜河间生地黄散)。有阴虚火动而唾血者(宜清唾汤)。有由劳心动火者(宜元霜雪梨膏)。皆当治。以上诸血证,或轻或重,或缓或急,其原各有所因,其证各有所见如此。然而一切去血过多,则必致眩晕闷绝,以虚故也(宜大剂芎归汤煎服救之,全生活血汤、生地芩连汤亦佳)。故凡吐衄太多不止者,当防其血晕,急取茅根烧烟,将醋洒之,令鼻嗅气,以遏其势。或蓦然以冷水噀其面,使惊则止。或浓磨京墨汁饮之,仍点入鼻中。如此预防,庶可免血晕之患。至妇人崩漏,及产后血证,俱详在《妇科》,兹不赘。

〔脉法〕 《灵枢》曰:衄而不止,脉大者逆。《内经》曰: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又曰:腹胀便血,脉大时绝者死。《难经》曰:病若吐衄,脉当沉细,反浮大而牢者死。仲景曰:脱血而脉实者,难治。《脉经》曰:脉得诸涩濡弱,为亡血。《脉诀》曰:诸证失血,皆见芤脉,脉贵沉细,浮大难治。《正传》曰:芤为失血,涩为少血。又曰:亡血之脉,必大而芤,大为发热,芤为失血。丹溪曰:吐衄血,脉滑数者难治。又曰:吐唾血,脉细弱者生,实大者死。又曰:诸失血证,脉大且数者逆也。

〔论治血三法药各不同〕 缪仲淳曰:血虚宜补之,虚则发热,内热法宜滋益荣血,用甘寒甘平酸寒酸温之品(宜熟地、白芍、牛膝、炙草、鹿角胶、杞子、人乳、肉苁蓉、生地、枣仁、龙眼、甘菊)。血热宜清之凉之,热则为痈肿疮疥,为齿衄,为牙齿肿,为舌上出血,为舌肿,为赤淋,为血崩,为月事先期,为热入血室,为赤游丹,为眼暴赤肿痛,法宜酸寒苦寒咸寒辛凉以除实热(宜童便、生地、犀角、茜草、山栀、青黛、大蓟、小蓟、荆芥、丹皮、赤芍、地榆、黄连、大黄、天冬、元参)。血瘀宜通之,瘀必发热发黄,作痛作肿,及作结块癖积,法宜辛温辛热辛平辛寒甘温之剂,以入血通行,佐以咸寒,乃可软坚(宜当归、红花、桃仁、苏木、肉桂、五灵脂、蒲黄、姜黄、郁金、三棱、花蕊石、韭汁、左牡蛎、芒硝、延胡索、䗪虫、干漆、童便、没药、丹参、乳香)。盖血为荣,阴也,有形可见,有色可察,有证可审者也,病既不同,药亦各异,治之之法,要在合宜而已,谨之。

〔论治吐血三要〕 缪仲淳曰:吐血宜降气,不宜降火。盖气有余即是火,气降则火降,火降则气不上升,血随气行,无溢出上窍之患矣。降火必用寒凉之药,反伤胃气,胃气伤,则脾不能统血,血愈不能归经矣。今之疗吐血者,大患有二:一则专用寒凉之味,如芩、连、山栀、青黛、柿饼灰、四物汤、黄柏、知母之类,往往伤脾作泄,以致不救。一则专用人参,肺热还伤肺,咳逆愈甚。亦有用参而愈者,此是气虚喘嗽。气为阳,不由阴虚火炽所致,然亦百不一二也,宜以白芍、炙草制肝,麦冬、薄荷、橘红、贝母、枇杷叶清肺,苡仁、山药养脾,韭菜、降香、苏子下气,青蒿,鳖甲、丹皮、地骨皮、银柴胡补阴清热,枣仁、茯神养心,山萸、杞子、牛膝补肾,此累试效验之方。然阴无骤补之法,非多服药不效,病家欲速其功,医士张皇失主,百药杂试,以致损命而不悟,悲夫!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循经络者,气逆上壅也。夫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故降气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求其止而自止矣。止之则血凝,血凝必发热恶食,及胸胁痛,病日沉痼矣,宜补肝不宜伐肝。经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者也。肝为将军之官,主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职也。养肝则肝气平,而血有所归,伐之则肝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

〔辨验血色〕 王海藏曰:初便褐色者重,再便深褐色者愈重,三便黑色者尤重。色变者,以其有火燥也,不可不辨。《纲目》曰:新血鲜红,旧血瘀黑。又曰:风证色青,寒证色黯,暑证色红,湿证如烟煤屋漏水。

〔诸血原由证治〕 《内经》曰:诸血者,皆属于心。又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又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入门》曰:暴喜动心,不能生血,暴怒伤肝,不能藏血,积忧伤肺,过思伤脾,失志伤肾,皆能动血。《正传》曰:暴喜伤心,则气缓而心不出血,故肝无所受。暴怒伤肝,则气逆而肝不纳血,故血无所归。又房劳过度,以致阴火沸腾,血从火起,故错经妄行。以上皆七情动血之病也。《直指》曰:凡热皆出于心,热甚则能伤血。《三因》曰:凡血,得热则洋溢,故鲜。得寒则凝滞,故瘀。瘀者黑色也,鲜者红色也。丹溪曰:诸见血皆热证,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是也。又曰: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凡口鼻出血,皆系阳盛阴虚,有升无降,血随气上,越出诸窍,法当补阴抑阳,气降则血归于经也。以上皆言火热伤血之病也。《灵枢》曰:卒然多饮食,则胀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阳络脉伤,伤则血外溢而衄,阴络脉伤,则血内溢而后血。《内经》曰:血由上窍出,为血溢;由大小便出,为血泄。以上皆言内伤失血之病也。丹溪曰:血妄行于上则吐衄,衰涸于下则虚劳,妄返于下则便红,积热膀胱则癃闭尿血,渗漏肠间则为肠风,湿壅热瘀则为滞下,热极腐化则为脓血,火极似水则紫黑,热胜于阴则发疮疡,湿滞于血则发痛痒,瘾疹皮肤则为冷痹,蓄之在上其人喜忘,蓄之在下其人喜狂,以上言诸失血病也。《入门》曰:凡血逆行难治,顺行易治,无潮热者轻,有潮热者重,潮盛脉大者死,九窍血身热不得卧者即死。东垣曰:诸血证,身热脉大难治,身凉脉静易治。又曰:血溢上行,或吐呕唾,逆也,凶也;若变而下行,为恶痢,顺也,吉也。故仲景云:蓄血证下血者,当自愈。无病人忽然下血利者,其病进也。今病血证上行,而复下行为恶痢者,其邪欲去,是知吉也。仲景曰:吐血咳逆上气,脉数有热,不得卧者死。《直指》曰:无故忽然泻下恶血,名曰心绝,难治。又曰:伤寒太阳证衄血者,病欲愈。热结膀胱,血自下者,亦欲愈。观此则他病伏热之人,上焦瘀热而作吐者,亦病之欲愈也。虽然,血既吐而自止,则可矣。以上皆言诸血病之吉凶也。丹溪曰:凡药治血,不可单行单止,及纯用寒凉,如用,须酒炒酒煮。又曰:血证久服药不效,以川芎为君乃效也。《入门》曰:若呕吐血出未多,必有瘀在胸膈,当先消瘀而凉之止之,消瘀宜犀角地黄汤。又曰:治血,防风为上使,连翘、黄连为中使,地榆为下使,不可不知。东垣曰:血不足用甘草,血瘀黑用熟地,血鲜红用生地,若脉洪实痛甚用酒大黄,和血止痛用当归。以上言治血药法也。

〔咳红导引法〕 《保生秘要》曰:坐定兀子上,以双手搭项,蹲身闭气三七口,如气稍急,微微放之,放而又闭,日行五次,兼用运法极妙。

〔运功〕 《保生秘要》曰:艮念数日,绦胸前推开,次运涌泉水洗心,或封固脐凝守。

蓄血 瘀血郁积也。而瘀血之郁积,当有上中下之分。如衄呕唾吐血,皆属上部,苟蓄于此,其证必兼善忘(宜犀角地黄汤)。血结胸中,则属中部,苟蓄于此,其证必兼胸满身黄,漱水不欲咽(宜桃仁承气汤)。血凝下焦,又属下部,苟蓄于此,其证必兼发狂粪黑,小腹硬痛,须尽下黑物为效(宜抵当汤、抵当丸)。医者能分三部治之,蓄血之证,无遁情矣。而仲景云:伤寒热病,身黄屎黑,发狂喜忘者,为蓄血。仲景云然者,乃是伤寒热病亦有蓄血之证,非蓄血止属伤寒热病才有之也,治之之法,虽大略相同,而倘由伤寒热病者,则必随本证而调剂治之,与单病蓄血者应稍殊也。

〔蓄血原由证治〕 海藏曰:喜忘发狂,身黄屎黑,疾已甚也。但小腹满,小便不利者,轻也。《直指》曰:蓄血外证,痰呕燥渴,昏愦迷忘,常喜汤水沃口。《入门》曰:凡病日轻夜重,便是瘀血。又曰:通治三焦蓄血,生地黄汤。丹溪曰:生韭菜汁,善治胸膈间瘀血,甚效。《纲目》曰:瘀血燥结,宜用玉烛散。《直指》曰:下焦蓄血,宜桃仁、五灵脂、生地、大黄、甘草,利而逐之。《本草》曰:没药、苏木、水蛭、虻虫、桃仁留尖、五灵脂,皆破瘀血。

脱血 冲脉病也。《灵枢》曰:冲脉为血之海,血海不足,则身少血色,面无精光,是名血脱。又曰: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然则据经之言,脱血之证,固由冲脉不足,但其所以不足之故,有由先天赋畀,本来衰弱,而后天又不能培养,以致尪然如不胜衣者。有先天赋畀,本来充盛,而或因思虑过伤,或因房劳过伤,或努力过伤,或因酒食过伤,皆能亏耗真阴,真阴既亏,血自消散而不泽者。且真阴既亏,火热愈炽,或致衄吐溺便,上下失血,而夭然血不华者。凡此皆脱血之所由来也,故附列此条于诸血之后(宜四物汤、三才丸、补荣汤、加减四物汤)。

〔脱血原由证治〕 《内经》曰:臂多青脉曰脱血。又曰:安卧脉盛,谓之脱血。东垣曰:六脉弦细而涩,按之空虚,其色必白而夭不泽者,脱血也。

(鳌按:《灵枢》谓鼻头色白者,为亡血。身少血色,面无精光者,为脱血。则知亡血之色之白,仅在鼻头,而脱血之色之白,且由面而及于一身,此其所以异也。亡血者,即诸失血也,乃一时暴来之病,非若脱血为由内而渐致之病也。)

【治诸血方一百零三】

理中汤 〈气虚〉

人参  白术  炙草  干姜

槐花散 〈吐血〉

槐花(二两)  百草霜(五钱)

每末二钱,茅根汤下。

神传膏 〈又〉

剪草一斤,洗净,晒为末,入生蜜二斤和为膏,忌铁器,盛磁瓶内,一日一蒸,九蒸九晒乃止。病人五更面东坐,勿言语,挑膏四匙食之,良久,以粥汤压之,药只冷服,米汤亦勿太热,或吐或否,总不妨。如久病肺损咯血,只一服愈。寻常嗽血妄行,每服一匙可也。上部血,须用剪草、丹皮、天冬、麦冬。许学士云:剪草治劳瘵吐血损肺,及血妄行。

米莲散 〈又〉

糯米(五钱)  莲子心(七枚)

为末,酒服多效,或以墨汁作丸服之。

黄明胶散 〈又〉

黄明胶(炙干)  花桑叶(阴干,各二两)

研末,每三钱,生地汁调下。

生地黄膏 〈又〉

生地一斤,打汁,入酒少许,以熟附两半,去皮脐,切片入汁,内石器煮成膏,取附片焙干,入山药三两研末,以膏捣丸,空心,米饮下三十丸。

柏叶散 〈又〉

柏叶为末,米饮调下二方寸匕。

香附散 〈又〉

香附为末,每服二钱,童便调下。

蒲黄汤 〈又〉

蒲黄末三钱,煎汤服。每日温酒或冷水调服亦可。

人中黄散 〈又〉

人中黄为末  每服四钱或三钱,用茜根汁、姜汁、竹沥,和匀服之。

干藕节散 〈又〉

干藕节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次。

阿胶汤 〈又〉

阿胶(二两)  蒲黄(六合)  生地(三升)

水五升,煮三升,分服。

茜根煎 〈又〉

茜根一两,为末,每末二钱,水煎冷服,亦可水调服。

十灰散 〈咯血〉

大蓟  小蓟  柏叶  荷叶  茅根  茜根  丹皮  棕皮  大黄  栀子黄(等分)

烧存性研末,或藕汁或莱菔汁磨京墨半匙下五钱,立止。

花蕊散 〈又〉

花蕊石研极细,童便一杯煎温,调服三钱或五钱,男用酒一半,女用醋一半与童便和服亦可,总使瘀化黄水再调治。

四物汤 〈又〉

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各一钱二分半)

水煎服。一方,春倍川芎,夏倍白芍,秋倍地黄,冬倍当归。又方,春加防风,夏加黄芩,秋加天冬,冬加桂枝。当归和血归经,白芍凉血补肾,生地黄生血宁心,熟地黄补血滋肾,川芎行血通肝。刘宗厚曰:欲求血药,其四物之谓乎?夫川芎,血中气药也,通肝经,性味辛散,能行血滞于气也。地黄,血中血药也,通肾经,性味甘寒,能生真阴之虚者也。当归分三治,血中主药也,通肝经,性味辛温,全用能活血,各归其经也。白芍,阴分药也,通脾经,性味酸寒,能凉血,又治血虚腹痛,若求阴药之属,必于此而取则焉。

犀角地黄汤 〈又〉

犀角  生地  黄连  黄芩  大黄

青饼子 〈又〉

青黛(一两)  杏仁(以牡蛎粉炒过,一两)

研匀,黄蜡化和,作三十饼子,每服一饼,以干柿半个夹定,湿纸包,煨香嚼食,粥饮送下,日三。

薏苡仁散 〈又〉

薏苡仁为末,以熟猪肺切蘸,空心食之,苡仁补肺,猪肺引经也。

补阴丸 〈咳血〉

龟板  杞子  黄柏  知母  杜仲  砂仁  甘草  五味子  侧柏叶

用猪脊髓、地黄膏为丸。

紫菀丸 〈又〉

紫菀  五味子(等分)

蜜丸,芡子大,含化。

桑白皮散 〈又〉

鲜桑根白皮一斤,米泔浸三宿,刮去黄皮,锉碎,入糯米四两,焙干为末,每一钱,米饮下。

海犀膏散 〈又〉

海犀膏即水胶一大片,炙黄,涂酥再炙,研末,每三钱,白汤化服。

白虎汤 〈衄血〉

石膏  知母  粳米  竹叶

青黄散 〈又〉

青黛  蒲黄(各一钱)

新汲水服之,或青黛、发灰等分,生地汁调下亦可。

桑耳塞鼻丹 〈又〉

桑耳炒焦捣末,每发时以杏仁大塞鼻中,数次即可断。

石膏牡蛎丸 〈又〉

石膏(五钱)  牡蛎(一两)

每末方寸匕,酒服,蜜丸亦可,日三次。

人中白散 〈又〉

人中白新瓦上焙干,入麝少许,温酒调服,立效。

荆芥散 〈又〉

荆芥炭,每二钱,研,陈皮汤下,不过二服也。

沈氏止衄丹 〈又〉

香附(二两)  川芎(一两)  黑山栀  黄芩(各五钱)

共为末,每服二钱,开水下,不过一服即止,重者亦止二三服。

此金鳌自制方也,用之无不验。

清胃汤 〈牙血〉

升麻  当归  黄连  生地  丹皮

白芷散 〈又〉

木贼煎 〈舌血〉

木贼草煎水漱之,立止。

涂舌丹 〈又〉

乌贼骨  蒲黄(等分)

炒为细末,涂舌上。

紫金沙丸 〈又〉

紫金沙(即露蜂房顶上实处,一两)  贝母(四钱)  芦荟(三钱)

蜜丸,芡子大,每一丸,水一小杯,煎五分温服。如吐血,温酒调服。

小蓟饮子 〈溺血〉

藕节(二钱)  当归(一钱)  山栀(八分)  小蓟  生地  滑石  通草  蒲黄(各五分)  甘草(三分)  竹叶(七片)

金匮肾气丸 〈又〉

熟地(八两)  山药  山萸(各四两)  丹皮  茯苓  泽泻(各三两)  附子  肉桂  车前子  牛膝(各一两)

茅根汤 〈又〉

茅根  姜炭(等分)

入蜜一匙,水二杯,煎一杯。

参芪萝卜散 〈又〉

人参  盐黄芪(等分)

为末,用红皮大萝卜一枚,切四片,用蜜二两,将萝卜逐片蘸炙令干,再炙,勿令焦,蜜尽为度,每用一斤,蘸药食之,仍以盐汤送下,以瘥为度。

龙胆草汤 〈又〉

龙胆草一虎口,水五升,煮二升半,分五服。

郁金散 〈又〉

郁金、槐花各一两每末二钱,淡豉汤下。

龙骨散 〈又〉

龙骨煅为末,每服方寸匕,日三。

二草丹 〈又〉

金陵草即旱莲草、车前草各等分,捣汁,每空心服三杯,愈乃止。

槐花散 〈肠风〉

槐花(二钱)  苍术  厚朴  陈皮  当归  枳壳(各一钱)  乌梅肉  炙甘草(各五分)

加减四物汤 〈又〉

生地  当归  川芎  侧柏叶(各一钱)  枳壳  荆芥  槐花  炙草(各五分)  乌梅(一枚)  姜(三片)

地榆散 〈又〉

地榆、卷柏各五钱,砂瓶煮十余沸,温服。

平胃地榆汤 〈便血〉

苍术  升麻  炮附(各一钱)  地榆(七分)  葛根  厚朴  白术  陈皮  赤苓(各五分)  干姜  当归  神曲  白芍  益智仁  人参  炙草(各三分)  姜(三)  枣(二)

结阴丹 〈又〉

枳壳  威灵仙  黄芪  陈皮  椿根白皮  首乌  荆芥穗(各五钱)

米糊丸,每五七十丸,米汤少入醋下。

清脏汤 〈又〉

生地(一钱)  酒洗当归  地榆(各八分)  山栀  黄芩  黄柏(各七分)  白芍  黄连  阿胶  侧柏叶(各六分)  川芎  槐角(各五分)

榆砂汤 〈又〉

地榆(四两)  砂仁(七枚)  生甘草(钱半)  炙草(一钱)

黄土汤 〈又〉

灶中黄土(三钱)  熟地  白术  附子  阿胶  黄芩  炙草(各一钱)

赤小豆当归散 〈又〉

赤小豆(五两,浸令芽出,晒干)  当归(一两)

每末二钱,浆水调服,日三服。

连壳丸 〈又〉

黄连  枳壳(各二两,锉)

以槐花四两同炒,去槐花,蒸饼丸,白汤下五七十丸。

当归承气汤 〈又〉

当归(二钱)  厚朴  枳实  大黄(各八分)  芒硝(七分)

地榆甘草汤 〈又〉

地榆(四两)  炙甘草(三两)

每末五钱,水二盏,入砂仁末一钱,煎盏半,分二服。

苍术地榆汤 〈又〉

苍术(二两)  地榆(一两)

分二帖,水煎,食前温服。

大蒜丸 〈又〉

煨大蒜二枚,淡豉十枚,同捣丸,梧子大,香菜汤送二十丸,日二服,安乃止,永绝根本,无所忌。此药甚妙,大蒜九蒸更佳,仍以冷齑水送下。

旱莲草散 〈又〉

旱莲草瓦上焙,研末,每服二钱,米汤下。

干柿散 〈又〉

干柿烧存性,汤服二钱愈。有人患此半月,自分必死,服此方即愈。

白术丸 〈又〉

白术一斤土炒研末,生地半斤,饭上蒸熟,捣和,干则少入酒丸,每十五丸米饮下,日三。

槐角丸 〈又〉

槐角(去梗,炒,一两)  地榆  酒当归  麸炒枳壳  防风  黄芩(各五钱)

酒糊丸,米饮下五十丸。

蒲黄散子 〈又〉

蒲黄末二两,每方寸匕,水调下,服尽止。

熟附子丸 〈又〉

熟附子(去皮)  枯矾(各一两)

每末三钱,米饮下。又方,熟附一枚,生姜三钱半,水煎,或加黑豆一百粒。

山楂子散 〈又〉

山楂净肉为末,艾汤调下,应手而效。

桑寄生散 〈又〉

桑寄生为末,每服一钱,非时,白汤点服。

黄连丸 〈又〉

黄连(四两,作四分,一生研,一炒研,一炮研,一水浸,晒,研)  条芩(一两)  防风(一两)

面糊丸,每五十丸,米泔浸枳壳水送下。冬月加酒蒸大黄一两。

酒蒸黄连丸 〈又〉

黄连四两,酒浸一宿,晒干为末,酒糊丸,熟水下三五十丸。

乌梅丸 〈又〉

乌梅三两,烧,存性,醋煮米糊丸,每空心,米饮下二十丸,日三。

樗白皮散 〈又〉

樗白皮  人参(各一两)

每末二钱,空心,温酒调服,米汤亦可。忌油腻、湿面、青菜、果子、甜物、鸡、猪、鱼、羊、蒜、薤等。

木馒头散 〈又〉

木馒头(烧,存性)  棕灰  乌梅肉  炙甘草(等分)

每末二钱,水一盏,煎服。

加味逍遥散 〈痰涎〉

丹皮  白术(各钱半)  当归  赤芍  桃仁  贝母(各一钱)  山栀  黄芩(各八分)  桔梗(七分)  青皮(五分)  甘草(三分)

清肺汤 〈又〉

赤苓  陈皮  当归  生地  赤芍  天冬  麦冬  山栀  黄芩  紫菀  桑皮  阿胶珠(各七分)  甘草(三分)  枣(二枚)  乌梅(一个)

山栀地黄汤 〈又〉

山栀(钱二分)  生地  赤芍  知母  贝母  瓜蒌仁(各一钱)  花粉  丹皮  麦冬(各五分)

天门冬汤 〈又〉

天冬  远志  白芍  藕节  麦冬  黄芪  阿胶  没药  当归  生地(各七分)  人参  甘草(各三分)  姜(三片)

清火滋阴汤 〈又〉

天冬  麦冬  生地  丹皮  赤芍  山栀  黄连  山药  山萸  泽泻  甘草  赤苓(各七分)  加童便

葛黄丸 〈呕血〉

黄连(四两)  葛花(三两,无则葛根代之)

用大黄末,水熬成膏为丸,温水下百丸。

是斋白术散 〈又〉

白术(二钱)  人参  黄芪  茯苓(各一钱)  山药  百合(各七分半)  甘草(五分)  前胡  柴胡(各二分半)  姜(三)  枣(二)

四生丸 〈又〉

生荷叶  生艾叶  生侧柏叶  生地黄叶(如无,以鲜生地代,等分)

捣烂丸,如鸡子大,每取一丸,水一盏,煎服,或盐汤化服亦可。一方无荷叶,有生薄荷叶。

侧柏散 〈又〉

侧柏叶(蒸干,二两半)  荆芥穗炭  人参(各一两)

每末三钱,入白面二钱,新汲水调如稀糊服。

七生汤 〈又〉

生地  生荷叶  生藕节  生茅根  生韭菜(各一钱)  生姜(五钱)

上共捣取自然汁一碗,浓磨京墨同服。

凉血地黄汤 〈肠澼〉

知母  黄柏(各钱半)  熟地  当归  槐花  青皮(各七分)

当归和血散 〈又〉

当归  升麻(各钱半)  槐花  青皮  荆芥  白术  熟地(各七分)  川芎(五分)

共为末,每二钱,空心,米饮下。一名槐花散。

升阳除湿和血汤 〈又〉

白芍(钱半)  黄芪  炙草(各一钱)  陈皮  升麻(各七分)  生地  丹皮  生甘草(各七分)  当归  熟地  苍术  秦艽  肉桂(各三分)

加味香连丸 〈又〉

黄连  淡吴萸(各一两)  木香(一钱)  煨白豆蔻(一钱半)  乳香  没药(各钱二分)

水浸乌梅肉捣丸,每三十丸,甘草汤下。

升阳补胃汤 〈又〉

白芍(一钱半)  升麻  羌活  黄芪(各一钱)  生地  熟地  独活  柴胡  防风  丹皮  炙草(各五分)  当归  葛根(各三分)  肉桂(二分)

益智和中丸 〈又〉

白芍(一钱半)  当归  黄芪  升麻  炙草(各一钱)  丹皮  柴胡  葛根  半夏  益智仁(各五分)  桂枝(四分)  肉桂  炮姜(各二分)

香壳丸 〈又〉

黄连(一两)  枳壳  厚朴(各五钱)  当归(四钱)  荆芥穗  木香  黄柏(各三钱)  刺猬皮(一个,烧灰)

面糊丸,温水下五七十丸,日二服。一名加味连壳丸。

芍药黄连汤 〈又〉

白芍  黄连  当归(各二钱半)  炙草(一钱)  大黄(五分)  肉桂(二分半)

沈氏犀角汤 〈九窍血〉

犀角(磨汁)  黄连  荆芥炭  小蓟(各一钱)  龙骨(生研,八分)  黄芩(钱半)  人参(五分)

水二杯,煎一杯,入侧柏汁五匙服。

此金鳖自制方也,用之效。

小蓟散 〈又〉

小蓟  百草霜  香附  蒲黄炒(各用五钱)

为末,或掺或擦牙,立止。

五花汤 〈又〉

水芦花  红花  槐花  茅花  白鸡冠花(等分)

水煎服。

黄芪建中汤 〈血汗〉

妙香散 〈又〉

定命散 〈又〉

朱砂  寒水石  麝香(等分)

每末五分,新水调下。

六郁汤 〈薄厥证〉

香附  苍术  神曲  山栀子  连翘  陈皮  川芎  赤苓  贝母  枳壳  苏叶(各一钱)  甘草(五分)  姜(三)

滋阴降火汤 〈唾血〉

白芍(钱三分)  当归(钱二分)  熟地  麦冬  白术(各一钱)  酒生地(八分)  陈皮(七分)  盐知母  盐黄柏(各五分)  姜(三)  枣(二)

人参平肺散 〈又〉

桑皮(二钱)  人参  知母  地骨皮  炙草(各一钱)  天冬  赤苓(各八分)  陈皮  青皮(各五分)  五味子(二十粒)  姜(三片)

河间生地黄散 〈又〉

杞子  柴胡  黄连  地骨皮  天门冬  白芍  黄芩  黄芪  生地  熟地  生甘草(各七分)

清唾汤 〈又〉

知母  贝母  桔梗  黄柏(盐水炒)  熟地  元参  天冬  远志  麦冬(各一钱)  姜炭(五分)

元霜雪梨膏 〈又〉

雪梨(六十个,去心,打,取汁,二十盅,酸者不用)  生藕汁(十盅)  生地汁(十盅)  麦冬(煎浓汁,五盅)  生莱菔汁(五盅)  白茅根汁(十盅)

上汁合和,重滤去渣,火上煎炼,入炼蜜一斤,饴糖八两,姜汁半酒杯,火上再熬如稀糊,收好,每服三五匙,日三次,不拘时。

芎归汤 〈眩晕〉

生地芩连汤 〈又〉

生地  川芎  当归(各钱半)  赤芍  山栀  黄芩  黄连(各七分)  防风(二钱)

水煎,徐徐呷下。

此方兼治男子失血过多,女人崩漏过度,因而涸燥,循衣摸床,撮空,闭目不省,扬手掷足,错语失神,鼻干气粗,并及眩晕,皆危证也,以此救之。

全生活血汤 〈又〉

白芍  升麻(各一钱)  防风  羌活  独活  柴胡  归身  葛根  甘草(各七分)  川芎  藁本(各五分)  生地  熟地(各四分)  蔓荆子  细辛(各三分)  红花(二分)

此方兼治崩漏太多,昏冒不省,闭目无所知觉。盖因血暴亡也,血去则心神无所养,暴损气血,岂能久活?当补而升举之,以助其阳,则目张神不昏迷矣。此方补血养血,生血益阳,以补手足厥阴之不足。

【治蓄血方五】

犀角地黄汤 〈上部〉

生地(三钱)  赤芍(二钱)  犀角(镑)  丹皮(各一钱)

一方加当归、黄芩、黄连各一钱。

桃仁承气汤 〈中部〉

桃仁  甘草  桂枝  大黄  芒硝

抵当汤 〈下部〉

抵当丸 〈又〉

生地黄汤 〈总治〉

生地汁(一升,无则用干生地二两)  干漆(五钱)  生藕汁(半升,无则用刺蓟汁升半)  生蓝叶汁(半升,无则用干末半升)  虻虫(二十个,炒)  水蛭(十个,炒)  大黄(一两)  桃仁(研,五钱)

水一升,同熬至二升,放冷,分二服,先服至半日许,血未下再服之。此药比抵当汤丸甚轻,恐服抵当汤丸下血不止,故以此主之。

此方专治蓄血证,脉沉细微,肤冷,脐下满,或狂或躁,大便色黑,小便自利,老幼气弱者尤宜。

【治脱血证方四】

四物汤 〈总治〉

川芎  当归  白芍  生地

三才汤 〈又〉

熟地  天冬  人参

蜜丸,酒饮任下百丸。

加减四物汤 〈又〉

侧柏叶  生地  当归  川芎(各一钱)  枳壳  荆芥  槐花  炙草(各五分)  姜(三)  乌梅(一)

补荣汤 〈又〉

当归  白芍  生地  熟地  赤苓  山栀  麦冬  陈皮(各一钱)  人参  甘草(各五分)  枣(二枚)  乌梅(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