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象图说内篇卷下

清江後学张理仲纯述

卦画九

右六十四卦变通之图

《传》曰: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趍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右《传》盖发明後天六十四卦变通之义。刚柔者,变通之本体。变通者,刚柔之时用。以图推之,乾刚坤柔,位乎上下,乃不易之定体,故曰:刚柔者,立本者也。坤初爻柔变而趍於刚,为复,为临,为泰,为大壮,为夬,进之极而为乾,自冬而夏也。乾初爻刚化而趍於柔,为姤,为遯,为否,为观,为剥,退之极而为坤,自夏而冬也。故日:变通者,趍时者也。故夫乾、坤以初爻变,而一阴一阳之卦各六,皆自复、姤而推之;二爻变,而二阴二阳之卦各十有五,皆自临、遯而推之;三爻变,而三阴三阳之卦各二十,皆自泰、否而推之;四爻变,而四阴四阳之卦各十有五,皆自大壮、观而推之;五爻变,而五阴五阳之卦各六,皆自夬、剥而推之,纵横上下,反复相推,无所不可。在识其通变,则无所拘泥,而无不通。《传》所谓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然阳主进,自复而左升;阴主退,自姤而右降。泰、否则阴阳中分,自寅至申皆昼也。而乾实冒之,自酉至丑皆夜也。而坤实承之,故《上系》言:变化者,进退之象;刚柔者,昼夜之象也。或刚或柔,有失有得,而吉凶之理常相胜也。乾上坤下,定体不易,天地之道,贞观者也。离南坎北,日丽乎昼,月显乎夜,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其变无穷,顺理则吉,逆理则凶,则其所正而常者,有恒以一之,是亦一理而已矣。

按朱子谓《参同契》以乾、坤为鼎器,坎、离为药物,余六十卦为火候。今以此图推之,盖以人身形合之天地阴阳者也。乾为首而居上,坤为腹而居下,离为心,坎为肾。心,火也;肾,水也,故离上而坎下。阳起於复,自左而升,由人之督脉阳脉也起,自屍循脊背而上走於首;阴起於姤,自右而降,由人之任脉阴豚也至,自咽循膺胸而下起於腹也。上二十卦法天。天者,阳之轻清,故皆四阳、五阳之卦。下二十卦法地。地者,阴之重浊,故皆四阴、五阴之卦。中二十卦象人。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故皆三阴、三阳之卦,亦如人之经脉、手足,各有三阴三阳也。又人上部法天,中部法人,下部法地,亦其义也。由是言之,则《参同》之义不诬矣。若夫恒卦居中,则《书》所谓若有恒性,《传》所谓恒以一德,《孟子》所谓恒心而恒之。《彖》曰: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卦画十

右六十四卦致用之图

《说卦》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右明後天六十四卦用图之象。其卦位所由定,朱子盖尝致疑,以为然且当阙之,不必强通。而後儒#1以卦爻交易,五行次序为说者,不过因其见在之位,以意附会臆度,非有所根据也。今按河图象数变合,复推先天卦位及世俗所传卜筮诸书,更为之图,而绎其说曰:乾起於西北者,天倾西北之义也。(原缺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 □ )乾既位西北,财坤当位东南,以地不满东南,故巽长女代居其位,巽亦先天兑之反也。是以坤退居西南,三爻皆变而之乾;乾三爻皆变而之坤,互相反对,而乾、坤之位纵矣。离火炎上而居南,坎水润下而居北。坎三爻皆变而之离,离三爻皆变而之坎,亦互相反对,而坎、离之位纵矣。艮反先天震而位乎东北,巽反先天兑而位乎东南。艮三爻皆变而之兑,反而观之,则为巽;巽三爻皆变而之震,反而观之,则为艮,亦互相反对,而艮、巽之位纵矣。电激而雷,故震居正东先天离位,离火炎上,故以上爻变震。三爻皆变而之巽,反而观之,则为兑。水潴为泽,故兑居正西先天坎位,坎水润下,故以下爻变兑。三爻皆变而之艮,反而观之,则为震,故震、兑左右相反对,而其位横矣。邵子曰:震、兑横而六卦纵,《易》之用也。至哉言乎,惟其如此,故今时所传卜筮宫卦,亦乾、坤相反,坎、离相反,震、兑相反,艮、巽相反。乾宫之姤自坤,而反观之,则为夬;乾之遯,反坤之大壮;乾之否,反坤之泰;乾之观,反坤之临;乾之剥,反坤之复也。坎官之节自离,而反观之,则为涣;坎之屯,反离之蒙;坎之既济,反离之未济;坎之革,反离之鼎;坎之丰,反离之旅也。艮宫之贲自巽,而反观之,则为噬嗑;艮之大畜,反巽之无妄;艮之损,反巽之益;艮之,睽,反巽之家人;艮之履,反巽之小畜也。震宫之豫自兑,而反观之,则为谦;震之解,反兑之蹇,震之恒,反兑之咸;震之升,反兑之萃;震之井,反兑之困也。其游魂、归魂二卦,谓其不在八宫正变之列。以本宫第五爻变而得外体之卦,内三爻皆变,则为游魂。曰游者,自内而之外也。第五爻变而内三爻不变,则为归魂。曰归者,自外而反内也。周旋左右,升降上下,王者之礼法尽於是矣。

明蓍策

《传》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朱子曰:大衍之数,盖取河图中官天五乘地十而得之。以五乘十,以十乘五,而亦皆得五十焉。至用以筮,则又止用四十有九,皆出於理势之自然。非人之智力所能损益也。

右蓍四十九策,绦作一束,法太极全体之象。其数之所以然,盖总八卦生爻之实也。阳仪之画七,仪一画,象二画,卦四画。阴仪之画七,仪一画,象二画,卦四画。因而七之,七七而四十有九。

《传》曰:蓍之德圆而神。圆者,其数奇,以七圆聚而簇之,则有自然之圆矣。卦之德方以知。方者,其数偶,八方比而叠之,则有自然之方矣。神者,妙用不测;知者,变通不拘。蓍阳卦阴,蓍动卦静,大《易》之体用至矣。

右手分一《传》曰: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两者,天地也;三者,人也;挂者,悬置也,《韵会曰置而不用是也。旧说挂於小指、次指问,故训再仂而後挂不通,而以为明第二变不可不挂。一字之训不明,而有不胜其支离左手分一矣。

右蓍四十有九策,分而为二以象两仪,而挂置一策於中以象人,左右策四十有八,盖总卦爻之实也。八卦经画二十有四,重之则为四十有八;又每卦各八变,其爻亦四十有八也。其揲法先以左手取左半之策握之,而以右手取右半一策挂置于中,而不复动,以象人居天地之中;其阴阳、寒暑、昼夜、变化一听于天,而无与焉。一虽无与,而常与四十有八者并用。参为三才者也。次以右手四揲左手之策而归其奇,或一或二、或三或四,於小指、次指之问,谓之仂,象三年一闰。又以右手取右半之策,余一#2取三,余三取一,余二取六,余四取四,归於次指、中指之间,谓之再仂,象五年再闰。而後挂者,谓总所归二奇置於挂之一所,如挂一法,《韵会》曰合而置之是也。其归奇之数,不四则八,无所谓不五则九。得四为奇,一个四也。得八为偶。两个四也。於是复合过揲之策,或四十四,或四十,分、揲、归、挂如前法,为第二变。又合所余过揲之策,或四十,或三十六,或三十二,分、揲、归、挂亦如前法,为第三变。三变之後,然後视其所挂之策,得三奇为老阳,三偶为老阴。两偶一奇,以奇为主,为少阳;两奇一偶,以偶为主,为少阴。每三变而成一爻,十有八变而成一卦;一卦可变而为六十四卦,而四千九十六卦在其中矣。

《传》曰: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於劫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仂而後挂。此图四揲之余,左余一则右余三,左余三则右余一,则两仪归奇之阳数也。余二则右取余六,左余四左则右亦余四,两仪归奇之阴数也。

朱子曰:奇之象圆,圆者径一而围三,阳用其全;老阳三奇,三三为九,过揲之数亦四九三十有六。偶之象方,方者径一而围四,阴用其半;老阴三偶,三二为六,过揲之数亦四六二十有四。少阳一奇二偶,一奇三,二偶二,积一三、二二为七,过揲之数亦四七二十有八。少阴一偶二奇,一偶二,二奇三,积一二、二三#2为八,过揲之数亦四八三十有二。此蓍数卦画自然之妙也。

右每三变而成一爻,三变皆得奇,有类於乾,其画为 ,识其以阳变阴也。三变皆得偶,有类於坤,其画为 ,识其以阴变阳也。三变得两奇一偶,以偶为主,即其偶之在初,在二,在三,有类於巽、离、兑,其画为-而不变。三变得两偶一奇,以奇为主,即其奇之在初,在二,在三,有类於震、坎、艮,其画为-而不变。凡有是八体,亦八卦之象也。为 者,二十四体。为 #1.者,亦二+四体。为 者,八体。为 者,八体。共六+有四,图说如後。

右两偶一奇,以奇为主,为少阳艮、坎、震之策,凡二十有四。以三变,方得奇,为艮之策八。再变,得奇,为坎之策八。初变,得奇,为震之策八。归仂得五,五个五过仂得七,七个四,为阳之正而不变。

右两奇一偶,以偶为主,为少阴巽、离、兑之策#5;凡二十有四。以初变,即得偶,为巽之策八。再变,得偶,为离之策八。三变,得偶,为兑之策八。归功得十六策,过揲得三十二策,以四约之,归功得四,四个四过揲得八,八个四为阴之正而不变。

右三变皆奇,为老阳,乾之策者八。归功得十二策,过碟得三十六策,以四约之,归功得三,三个四过搽得九九个四九者,阳之极,变而为阴。《易》以变为占,凡阳爻之变者,通谓之九。

右三变皆偶,为老阴,坤之策者八。归劫得二十四策,过碟亦得二十四策,以四约之,归功得六,六今四过搽亦得六六个四六者,阴之极,变而为阳。《易》以变为占,凡阴爻之变者,通谓之六。

右八卦之体各八,合而为六十四卦之象焉。其碟法从程子。张子云:再变、三变不挂而得之。盖初变既挂一以象人,置而不用;後二变乃蒙上不复挂者为是也。碟左不碟右,从唐张辕、庄绰二家。盖天动地静,阳变阴合,地承天而行,於义为当。左余一而右承之以三,余三而承之以一者,成其为奇之阳也。左余二而右承之以六,余四而承之以四者,成其为偶之阴也。阴、阳、太、少均齐平正,若如近世三变皆挂、左右并搽之法,则为老阳者十二,少阴二十八,少阳二十,老阴四,参差多寡不齐;如前一变挂,後二变不挂,而亦左右并搽之法,则为太阳者二十七,少阴二十七,少阳九,太阴一,虽皆六十有四,然太阴之体极少。盖有终岁搽蓄,而不得遇纯坤之变乾者矣。明变之士,幸研几焉。

考变占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乾之策,以老阳之数三十六乘以六爻之数,则为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以老阴之数二十四乘以六爻之数,则为百四十有四。合之,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者,周十一一月为一期,以朔言之,则三百五十有四日;以气言之,则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举气盈朔虚之中数言之,故曰三百有六十也。然少阳之策二十有八,积乾六爻之策,则百六十有八。少阴之策三十有二,积坤六爻之策,则百九十有二,合之亦三百有六十。而《大传》不言者,以《易》用九、六,而不用七、八也。二篇者,上下经六十四卦也。阳爻百九十二,以老阳三十六乘之,积六千九百十有二。阴爻百九十二,以老阴二十四乘之,积四千六百有八。合之,则为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然以少阳二十八乘阳爻百九十二,积五千三百七十有六。少阴三十二乘阴爻百九十二,积六千一百四十有四。合之,亦万有一千五百二十。是知少阴、少阳之数,隐於老阴、老阳之中;七、九皆为阳而奇,六、八皆为阴而偶,此乾、坤九、六之旨如是也。

乾卦用九:见草龙无首,吉。坤卦用六:利永贞。右明六十四卦九、六变占之通例。朱子曰,.凡卦六爻皆不变,则占本卦象辞,而以内卦为贞,外卦为悔。按《左氏传》 孔成子筮立卫公子元,遇屯 震下坎上,曰:利建侯。秦伯伐晋,筮之遇蛊 巽下艮上,曰:蛊之贞,风也;其悔,山也。此卦六爻不变,占本卦象辞卦象之例也。

一爻变,则以本卦变爻辞占。晋毕万遇屯 震下坎上之比 坤下坎上,初爻九也。蔡墨遇乾 乾下乾上之同人 离下乾上,二爻九也。晋文公遇大有乾下离上之睽 兑下离上,三爻九也。陈敬仲遇观 坤下巽上之否 坤下乾上,四爻六也。南蒯遇坤 坤上坤下之比 坤下坎上,五爻六也。晋献公遇归妹 兑下震上之睽 兑下离上,上爻六也。此一爻变,占本卦爻辞之例也。

二爻变,则以本卦二变爻辞占,仍以上爻为主,《 传》 无例。

二爻变,则占本卦及之卦象辞,而以本卦为贞,之卦为悔。公子重耳筮得国遇贞屯 震下坎上悔豫 坤下震上皆八,盖初、五爻得九,四爻得六,凡三爻变。二爻、三爻、上爻在两卦皆八,'而司空季子占之日:皆利建侯。此三

爻变例也。又变在前十卦主贞,後十卦主悔,见《 启蒙》 六十四卦变图。

四爻变则以之卦二不变爻占,仍以下爻为主,《 传》 无例。

五爻变,则以之卦不变爻占。穆姜往束宫,遇艮之八 艮下艮上,史日:是谓艮之随 震下兑上。盖初、四、五三爻得六,三、上爻得九,凡五爻皆变。惟二爻得八,不变。法宜用随卦六二系小子、失丈夫为占,而史乃妄引随之象辞以为对,非也。

六爻变,惟乾坤占二用,余卦占之卦象辞。蔡墨日:乾之坤曰见掌龙无首吉。此其例也。於是一卦可变六十四卦,而四千九十六卦在其中矣。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易象图说内篇卷下竟

#1『後儒』原作『後需』,据四库本改。

#2『余一』原脱,据四库本补。

#3『三』原作『二』,据四库本改。

#4『 』原作『 』,据四库本改。

#5『策』原作『荣』,据四库本改。後文同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