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云。治病必求于本。言求其受病之本因也。有本因。斯有本证。如伤风恶风。

伤寒恶寒。伤热恶热。伤食恶食之类。病轻者无传变。重者多传变。谓之变证。其证有五。条治于后。

第一节·小伤寒

(一名冒寒。通称四时感冒。如冒风感寒之类。皆属此病。)

【因】四时偶感寒气。或因贪凉冒风。

【证】肌肤紧缩。皮毛粟起。头痛怕风。鼻塞声重。频打喷嚏。清涕时流。身不发热。故无传变。舌如平人。苔或白薄而润。

【脉】右浮。左弦而缓。浮则为风。弦而缓。则为受风中之凉。此即偶尔冒寒之小疾。但袭皮毛。不入经络之病。俗称小伤寒是也。四时皆有。吾绍颇多。

【治】内经云。善治者。治皮毛。又曰。因其轻而扬之。宜以辛散轻扬法。疏达皮毛。葱白香豉汤主之。

鲜葱白 五枚(切碎) 淡豆豉(三钱) 鲜生姜(一钱,去皮)

上药用水碗半。煎成一碗。去渣热服。覆被而卧。俄顷即微微汗出而解。忌酸冷油腻数日。自无传变。

【秀按】此例。创自元丹溪翁。继起者明王氏肯堂。今则惟俞君根初矣。宜古宜今。简要不繁。后学当奉为圭臬。案语以文言道俗。罗罗清疏。方则出自外台秘要。最切时用。

【廉勘】四时猝然感冒者。为小伤寒。叶氏云。当视其寒暄。或用辛温。或用辛凉。要在适中。惟照此立案开方。最为简要。吾侪可作立方程序。临床医典。不必趋异求新。

【荣斋按】此所谓“小伤寒”,其实就是普通感冒症。既然身不发热,似乎不能称做伤寒?不过,摆在眼前的虽是“小病”,但也可能发展到“大病”。所以何廉臣先生在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中曾提出:“冒风,即鼻伤风也。病患每视为微疾,多不服药,不避风寒,不慎饮食;必至咳逆痰多,胸闷胃钝,或身发热,而成肺病”。防患未然,提高警惕,是作者引起人们重视“普通感冒”的一个提示!因而把它称作“小伤寒”。又此症用程钟龄止嗽散(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各八钱,陈皮四钱,甘草三钱;共研细末,每用三钱,开水送下,一日二三次。)极有疗效。据叶橘泉丹方会报第十五期王聘贤实验报告说:“鄙人用此方研细末于临卧时用姜、葱汤送下,大有殊功。且昼服不如夜服(盖被睡眠)之功效来得可靠。近来施用治愈者,指不胜屈;有一服即愈者,最多两三服必全愈。”又按:这里所订病历(因、证、脉、治四项),在当时确是一个合理化的处方程序。不过,它说脉部分,多数引用经文以印证脉象,各篇一律,仿佛从前的注疏文本,但求合式,不考虑到应用方面;以这样注疏模式来解说脉象,是否可能反映出当前病情?是否可能推断出过去病因?我认为多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这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我们只要能够理解贯串整个脉象的内部的东西,即那个主导脉搏的动力;懂得了脉的原理,脉的形象,脉的主病,然后以脉理来推勘病理,以病理来印证病状,进一步再以脉象来判断病情;我们的认识,就可以从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阶段。如果仅凭脉象来判断病情,而忽略了病理和脉理的连贯性,“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引实践论原文)。下面各节脉象记录,我们都应该以明确的理智去运用它,否则是不能贯彻到实际任务中去的。特述于此,以概其余。

第二节·大伤寒

(一名正伤寒。张仲景先师但名曰伤寒。)

【因】立冬后。严寒为重。春夏秋暴寒为轻。触受之者。或露体用力而着寒。或脱穿衣服而着寒。或汗出当风而着寒。或睡卧傍风而着寒。故张长沙伤寒序例云。伤寒多从风寒得之。

【证】头痛身热。恶寒怕风。项强腰痛。骨节烦疼。无汗而喘。胸痞恶心。舌多无苔而润。即有亦白滑而薄。甚或舌苔淡白。

【脉】左浮紧有力。右多浮滑。浮则为风。紧则为寒。有力而滑。则为表寒实象。

此太阳经表证标病也。

【治】法当辛温发表。使周身汗出至足为度。遵内经寒者温之。体如燔炭。汗出而散之法。苏羌达表汤主之。妇女宜理气发汗。香苏葱豉汤主之。小儿宜和中发汗。葱豉荷米煎主之。若发汗不彻。表寒虽散。而水郁在里。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

甚或短数淋沥。舌苔纯白而浓。脉左弦滞。右浮弦而滑。此水蓄膀胱。太阳经传里证本病也。法当化气利水。苓术二陈煎治之。张氏五苓散。(生晒术一钱、浙茯苓四钱、猪苓二钱、泽泻二钱、官桂五分、共研细末、每服三钱、广皮一钱、生姜二片、泡汤调下。)亦可收效。虽然伤寒一证。传变颇多。不越乎火化、水化、水火合化、三端。从火化者。多少阳相火证。阳明燥实证。厥阴风热证。从水化者。多阳明水结证。太阴寒湿证。

少阴虚寒证。从水火合化者。多太阴湿热证。少阴厥阴寒热错杂证。试举各经腑脏形证。

以印证化生之病。大抵吾绍患伤寒者。火化证多于水化。水火合化者亦不鲜。

(甲)邪传少阳经证。

寒热往来。两头角痛。耳聋目眩。胸胁满疼。舌苔白滑。或舌尖苔白。或单边白。或两边白。脉右弦滑。左弦而浮大。此邪郁腠理。逆于上焦少阳经病偏于半表证也。法当和解兼表。柴胡枳桔汤主之。

(乙)邪传少阳腑证。

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疼。舌红苔白。间现杂色。或尖白中红。或边白中红。或尖红中白。

或尖白根灰。或根黄中带黑。脉右弦滑。左弦数。此相火上逆。少阳腑病偏于半里证也。法当和解兼清。蒿芩清胆汤主之。如服一剂或二剂后。呕吐虽止。而寒热未除。胸胁尚痛。膈满而闷。已成小结胸者。治以和解兼开降法。柴胡陷胸汤主之。服后、胸痛膈闷虽除。而寒热仍发。腹满而痛。便秘溺赤。此少阳上焦之邪。渐结于中焦阳明也。当以和解兼轻下法。大柴胡汤去姜半夏加川朴(一钱)风化硝(一钱)治之。

(丙)邪热传入胃经。

身灼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口大渴。心大烦。揭去衣被。 点隐隐。溺短赤热。甚则谵语发狂。舌尖红。苔边白中黄。脉右浮洪而数。左亦弦大。此外而肌腠。内而肝胆。上则心肺。下则小肠膀胱。无不受其蒸灼。但尚为散漫无形之燥热。未曾结实。宜清透而不宜攻下之阳明外证也。辛凉泄热为君。佐以甘寒救液。新加白虎汤主之。服后。 发虽透。谵语狂妄虽除。而身热不退。口燥渴。汗大出。脉见虚芤者。胃汁枯涸。肺津将亡也。急宜甘凉救液为君。大生肺津。人参白虎汤。(西洋参三钱、生石膏四钱、知母四钱、生甘草一钱、生粳米三钱、荷叶包。)加鲜石斛(四钱)、鲜生地(六钱)、梨汁(二瓢)、鲜茅根(五钱)治之。如再不应。而虚羸少气。气短息促。口干舌燥。汗出肤冷。心神烦躁。脉虚而急疾者。胃液将亡。肺气欲脱也。急急益气固脱。增液宁神。孙氏生脉散参许氏二加龙蛎汤法。(别直参钱半、原麦冬四钱、北五味五分、绵 皮二钱、青竹皮四钱、花龙骨三钱、 牡蛎五钱、陈阿胶三钱、鸡子黄二枚、真茄楠香汁两匙冲。)力图急救。希冀侥幸于什一。此就逆证而言。若顺证则新加白虎汤。往往一剂知。二剂即已。

(丁)邪传阳明胃腑。

其证甚多。以水谷之海。各经皆秉气于胃也。故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有太阴阳明。有少阴阳明。有厥阴阳明。其证有热结。

痰结。水结。气结。发黄。蓄血。液枯。正虚之各异。兹将历经实验者。条述如下。

(一)太阳阳明。

凡太阳病。发其汗。汗先出不彻。表邪未净。肢冷身热。微微恶风。腹满而痛。大便不通。舌苔浅黄薄腻。黄中带白。脉右洪数。左尚浮缓。即仲景所谓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为太阳转属阳明之热结也。宜以攻里兼解表法。浓朴七物汤治之(张氏伤寒论太阳阳明、误作脾约、必是传讹。)

(二)正阳阳明。

有轻重危三证。轻者。由太阳病。若发汗。若吐后。邪仍不解。蒸蒸发热。不吐不下。心烦。腹胀满。舌苔正黄。脉右滑大。此热已结胃。胃腑不和也。法当泻热润燥。佐以和胃。调胃承气汤微下之。重者。阳明病。潮热多汗。津液外出。胃中燥。小便数。大便必硬。硬则谵语。腹大满。便不通。舌苔老黄。脉右滑数而实。此胃中热结。移入小肠也。法当苦寒泻火。佐以辛通。小承气汤缓下之。(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危者。阳明病。不大便五六日。至十余日。申酉时发潮热。不恶寒。独恶热。身重短气。腹满而喘。频转矢气。手足 然汗出。

躁则头摇手痉。谵语发狂静则独语如见鬼状。循衣摸床。剧则昏厥不识人。目睛不了了。

甚则两目直视。舌苔焦黄起刺。兼有裂纹。甚或焦黑燥裂。或如沉香色苔。中后截生芒刺黑点。脉右沉弦数实。左弦数而劲。此胃小肠热结。上蒸心脑。下移大肠也。急急峻下存阴为君。佐以熄风开窍。大承气汤加犀角(二钱)、羚角(三钱)、紫雪(八分至一钱)、急救之。脉弦者生。涩者死。此要诀。切记之。

(三)少阳阳明。

热结膈中。膈上如焚。寒热如疟。热重寒轻。心烦懊 。口苦而渴。大便不通。腹满而痛。舌赤苔黄。脉右弦大而数。左弦数而搏。此仲景所谓误发汗而利小便。胃中燥烦而实。大便难是也。轻则和解兼攻下法。大柴胡汤主之。重则攻里兼和解法。柴芩清膈煎主之。

(四)太阴阳明。

其证有二。一为肺胃合病。其人素有痰火。外感伤寒。一转阳明。肺气上逆。咯痰黄浓。或白而粘。胸膈满痛。神昏谵语。腹满胀疼。便闭溺涩。舌苔望之黄滑。扪之糙手。脉右滑数而实。甚或两寸沉伏。此肺中痰火。与胃中热结而成下证也。法当肺与大肠并治。开降肺气以通大便。陷胸承气汤主之。若兼鼻孔煽张。喉间有水鸡声喘胀闷乱。胸腹坚如铁石者。速投加味凉膈煎峻逐之。又若其人素有痰饮。

适患伤寒。不先解表。或发汗不透。而反下之。阳气内陷。心下因硬。从脘至少腹。坚痛拒按。申酉时小有潮热。但头上微汗出。不大便五六日。渴不引饮。舌燥苔白。脉右沉弦而紧。此水与郁热。互结在胸脘胁肺胃之间也。法当急下停饮。蠲饮万灵汤主之。

若复往来寒热者。先以大柴胡汤。加煨甘遂(五分)和解以微下之。一为脾胃合病。其人素多湿热。外感伤寒夹食。一传阳明。热结在胃。胃火炽盛。湿火转成燥火。垢浊熏蒸。腐肠烁液。发痉撮空。谵语妄笑。按其脘腹。壮热灼手。大便不通。溺赤短涩。甚或二便俱闭。舌苔黄刺干腻。或兼灰黑。扪之涩而戟手。脉右沉弦数实。左亦弦数搏指。此脾中湿浊。

与胃中热结而成下证也。急急开泄下夺。承接未亡之阴气于一线。小承气汤加川连(一钱)、至宝丹(两颗)急救之。若再失下。其脾必约。盖脾与胃以膜相连。任其熏蒸灼烁。则胃液告竭。脾阴亦枯。脾上脂膜。遂干燥而收缩。腹坚而胀。矢如羊粪。仲景麻仁脾约丸。缓不济急。速投三仁承气汤。加硝蜜煎(风化硝三钱、净白蜜一两。)润下之。庶可转危为安。若寻常热结液枯。病势尚缓者。只须养荣承气汤。镇润以缓下之。

(五)少阴阳明。

有轻重危三证。轻者。阳明病外证未解。不先辛凉开达。而遽下之。则胃中空虚。客热之气。乘虚而内陷心包胃络之间。轻则虚烦不眠。重即心中懊。反复颠倒。心窝苦闷。甚或心下结痛。卧起不安。或心愦愦。怵惕烦躁。间有谵语。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舌苔白滑微黄。或淡黄光滑。或灰白不燥。脉左寸细搏数。

或两寸陷下。右关弦滑。此外邪初陷于心胃之间。乃包络热郁之闷证也。法当微苦微辛。轻清开透。连翘栀豉汤主之。开透后。包络血液。被邪热劫伤。往往血虚生烦。心中不舒。愦愦无奈。间吐粘涎。呻吟错语。舌底绛而苔白薄。扪之糙手。脉右寸浮滑。左寸搏动。急急濡液涤涎。宣畅络气。五汁一枝煎清润之。重者少阴病。口燥咽干。心下痛。腹胀不大便。或自利清水。色纯青而气臭恶。舌深红。苔黑燥而浓。脉右沉数而实。

左细坚数搏。此少阴邪从火化。合阳明燥化而成下证也。法当急下存阴。大承气汤。加犀角(一钱)、鲜生地(一两),峻泻之。危者少阴病。热陷神昏。似寐如醉。谵语妄笑。甚则不语如尸。六七日至十余日。大便不通。腹热灼手。小便赤涩涓滴。脉沉弦而涩。按之牢坚。左小数坚搏。此少阴少火悉成壮火。合并阳明燥热而成下证也。亟亟开泄下夺。泻燎原之邪火。以救垂竭之真阴。犀连承气汤加西黄(五分)、麝香(五厘)急拯之。

(六)厥阴阳明。

有轻重危三证。轻者其人素有肝气。病伤寒六七日。热陷在里。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呕吐黄绿苦水。胸膈烦闷。气逆而喘。四肢微厥。腹满便闭。

舌边紫。苔黄浊。脉右滑。左弦数。此厥阴气结。合阳明热结而成下证。仲景所谓厥应下之是也。法当苦辛通降。下气散结。六磨饮子去木香。加广郁金(三钱、磨汁)。主之。重者热陷尤深。四肢虽厥。指甲紫赤。胸胁烦满。神昏谵语。消渴恶热。大汗心烦。

大便燥结。溲赤涩痛。舌苔老黄。甚则芒刺黑点。脉右滑大躁甚。左弦坚搏数。此厥阴火亢。合阳明热结而成下证。仲景所谓脉滑而厥。厥深热亦深也。法当清燥泻火。散结泄热。四逆散缓不济急。白虎承气汤加广郁金(三钱磨汁冲)润下之。若兼少腹攻冲作痛。呕酸吐苦。诸药不效者。更投雪羹合更衣丸。(包煎、钱半至二钱、极重三钱。)

屡奏殊功。危者热深厥深。胸腹灼热。手足独冷。剧则如惊痫。时螈 。神迷发厥。终日昏睡不醒。或谵语呻吟。面色青惨。摇头鼓颔。忽然坐起。吐泻不得。腹中绞痛。攒眉切牙。疼剧难忍。二便俱闭。舌紫赤。苔灰腻带青。六脉沉细数抟。甚或伏而不见。此由厥阴郁火。深伏于肝脏血络之中。而不发露于大经大络。直透胃肠而外发也。往往气闭闷毙。顷刻云亡。治宜先刺要穴出血。(如少商、中冲、舌下紫筋、曲池、委中等穴。)以开泄其血毒。再灌以紫雪(五分)、品飞龙夺命丹(二分)以开清窍而透伏邪。果能邪透毒泄。脉起而数。若肝风未熄。神识时清时昏。二便不通。舌卷囊缩。少腹热痛。不可暂忍者。急用犀连承气汤如羚角(钱半)、绛雪(二分)等。凉通而芳透之。或可挽回于什一。

以上太少两阳与阳明合病。仲景已有明文。三阴与阳明合病。仲景伤寒论虽未指出。而细阅其书。亦未尝无是证。及临证实验。尤为数见不鲜。爰将病状、脉舌疗法药方。一一标明。以补仲景原书之不逮。从岐伯中阴溜府之义。悟出三阴实而邪不能容。邪正互争。还而并入胃腑以成下证也。

至若发黄蓄血。本阳明常见之变证。所最难治者。阳明病应下失下。邪盛正虚之坏病耳。先述发黄。阳明病。发热汗出。热从汗越。不能发黄。但头汗出。而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腹微满者。身必发黄。黄而鲜明如橘子色。甚则面目金黄。间或口吐黄汁。甚则心中懊 。或热痛。溺赤黄浊。舌苔黄腻。糙而起刺。脉右滑数。左弦滞。此为瘀热在里。热不得越而成阳黄也。

轻则清利小便为君。荡涤黄液佐之。茵陈蒿汤。(绵茵陈一两、用水五碗、煎成四碗、分二次煎、焦栀子十四枚、酒炒生川军一钱、成一碗服。)调下矾硫丸。(绿矾一两、倭硫黄一钱、麦粉三两、黑枣肉二两、捣匀炼丸、每服三分至五分。)使黄从小便去。

尿如皂角汁。色正赤。一宿腹减。重则荡涤黄液为君。清利小便佐之。栀子大黄汤。(焦栀子三钱。酒炒生川军钱半、小枳实一钱、淡香豉钱半)调下矾硫丸。使黄从大便去。叠解恶臭粪而愈。惟形色桔燥如烟熏者。阳黄死证也。不治。

次论蓄血。

其人脘腹中素有宿瘀。邪传阳明与胃中燥热相搏。壅蔽神气出入之清窍。猝然头摇目瞪。发躁欲狂。甚则血厥。手指抽掣。厥回则脘腹串痛。身重不能转侧。屎虽硬。大便反易而色黑。小便自利。舌色紫黯。

扪之滑润。脉右沉结。左反弦紧有力。此为瘀热在里。《内经》所谓蓄血在下。其人如狂是也。轻则凉血化瘀。犀角地黄汤(犀角片一钱、鲜生地一两、丹皮二钱、赤芍二钱。)加光桃仁(三钱)、广郁金(三钱)、白薇(五钱)、归须(二钱)、青糖(一钱)、拌炒活 虫(五只)等清消之。重则破血逐瘀。桃仁承气汤急攻之。极重用抵当汤去虻虫。(光桃仁二十颗、酒醋炒生川军二钱、盐炒水蛭三支研细)。加夜明砂(三钱包煎)、蜜炙延胡(钱半)、炒穿甲(一钱)、杜牛膝(四钱)、麝香(五厘冲)等峻攻之。

若夫邪实正虚。应下失下。不下必死。下之或可望生者。其证有四。(一)气虚甚而邪实者。气短息促。四末微冷。大便至十余日不通。矢气频转腹满不舒。躁则惕而不安。手足螈 。静则独语如见鬼。循衣摸床。舌淡红。苔前中截娇嫩而薄。后根灰腻而腐。脉寸虽微。两尺沉部反坚。此仲景所谓微涩者里虚。最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法当培元养正。参草姜枣汤。别直参三钱、炙粉草一钱、鲜生姜五分、大红枣四枚、提补之。外用蜜煎导而通之。用好蜜煎成膏子、一二时许、将皂荚麝香细辛三厘研末、和蜜捻成条子、放入肛门中、其便即通。(二)阴亏甚而邪实者。口干舌燥。心烦不寐。便闭已十余日。频转矢气。液枯肠燥。欲下不下。舌前半绛嫩。后根黑腻。脉细而涩。此景岳所谓便虽不通。必不可用硝黄。而势有不得不通者。宜用通于补之剂也。法当滋阴润肠。张氏济川煎润利之。或用吴氏六成汤。熟地五钱、淡苁蓉三钱、当归二钱、天冬麦冬白芍各一钱、使其津液流通。自能润下。(三)气血两亏而邪实者。证本应下。耽误失下。邪火壅闭。耗气烁血。以致循衣摸床。撮空理线。两目斜视。昏谵妄笑。便闭已十余日。甚或有数十日不通。舌苔干黄起刺。根带黑色。脉右弦涩。左细数。两尺细坚而搏。证虽气消血枯。而邪热独存。补之则邪火愈甚。攻之则气血不胜。补泻不能。两无生理。然与其坐以待毙。莫若含药而亡。勉用陶氏黄龙汤。或可回生于万一。(四)精神衰弱而邪实者。应下失下。邪热未除。静则郑声重语。喃喃不休。躁则惊惕不安。心神昏乱。妄笑妄哭。如见神灵。大便不通。

溺赤涓滴。舌苔黄刺干涩。脉两寸陷下。关尺细坚而结。此由邪盛正虚。神明被迫。故多瞀乱之象也。急急大补阴气以提神。幽香开窍以清心。复脉汤调下妙香丸。(辰砂三钱巴霜一钱、冰麝西黄腻粉各三分、金箔五小张、另研极细、入黄蜡三钱、白蜜一匙、同炼匀和药为丸、每一两作三十丸、弱者二三丸、壮者四五丸、大便通、即止服。)标本兼顾。庶可挽救于什一。

(戊)邪热传入厥阴经证。

一身筋挛。寒热类疟。热重寒轻。头痛胁疼。耳聋目赤。轻则但指头冷。重则手足乍温乍冷。胸满而痛。舌紫苔黄。脉左弦滑。此阳经热邪。传入足厥阴经标病也。法当清泄肝热。清肝达郁汤主之。或用四逆散(川柴胡八分、生枳壳钱半。生白芍钱半、生甘草五分)。加制香附(二钱)、小川连(八分)、霜桑叶(二钱)、童桑枝(二尺、切寸酒炒)、广郁金(磨汁两匙冲)等疏通之。

(己)邪热传入厥阴脏证。

口苦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或泄利下重。虽泄不爽。或便脓血。或溺血赤淋。舌紫赤脉弦数。此阳经热邪。传入足厥阴脏本病也。法当大泻肝火。龙胆泻肝汤去柴胡加白头翁(三钱)、胡连(一钱)主之。若火旺生风。风助火势。头晕目眩。胸胁胀痛。四肢厥冷。烦闷躁扰。甚则手足螈 。状如痫厥。便泄不爽。溺赤涩痛。舌焦紫起刺。脉弦而劲。此肝风上翔。邪陷包络。厥深热亦深也。法当熄风开窍。羚角钩藤汤加紫雪(五分或八分)急救之。若吐蛔而昏厥者。此为蛔厥。厥回则卧起不安。脘疼烦躁。头摇手痉。面目乍赤乍白乍黑。甚则面青目瞪。口流涎沫者。此为虫痉。舌绛而碎。生黄白点。点小如粞。或舌苔现槟榔纹。隐隐有点。脉乍数乍疏。忽隐忽现。此胃肠灼热如沸。蛔动扰乱之危候也。小儿最多。妇人亦有。速投连梅安蛔汤。调下妙香丸。清肝驱虫以救之。羚角钩藤汤。不可与也。

以上少阳、阳明、厥阴、三经腑脏变证。皆伤寒邪从火化之传变也。

(庚)太阳表证未罢。顺传阳明。

表热里寒。肌肉烦疼。头身无汗。但手足然汗出。下利清谷。小便不利。舌苔白滑浮涨。脉浮而迟。此仲景所谓胃中虚冷。水谷不别故也。先以桂枝橘皮汤解其表。表解。即以香砂二陈汤温其里。里温。则水气化而小便利。下利自止。终以白术和中汤。温脾和胃而痊。

(辛)太阳表寒虽解。而阳明中有水气。

胃中寒。不能食。食谷欲呕。饮水即哕。脘腹满。小便难。大便自利。甚则吐水肢厥。下利完谷不止。舌苔淡白。白滑而嫩。脉沉弦而迟。此由胃阳素虚。猝为表寒所侵。触动里结之水气。累及脾阳不能健运也。呕多者。先与吴茱萸汤。(淡吴萸一钱、米炒潞党参钱半、生姜二钱、大红枣四枚)。止其呕。利多者。与胃苓汤。温中化水。水气化则小便利。下利自止。继以香砂理中汤。温健脾阳。升发胃气。其病即愈。

(壬)邪传太阴经证。

体痛肢懈。手足微厥。肌肉烦疼。午后寒热。头胀身重。胸脘痞满嗌干口腻。舌苔白腻浮滑。甚则灰腻满布。脉右濡滞。此太阳经邪。越传足太阴经标病也。法当芳淡温化。藿香正气汤主之。若湿流肌肉。发为阴黄。黄而昏暗。如熏黄色。而无烦渴热象者。前方送下矾硫丸。燥湿除疸以退之。

(癸)邪传太阴脏证。

口淡胃钝。呕吐清水。大腹痞满。满而时痛。自利不渴。渴不喜饮。小便短少色白。甚则肢厥自汗。神倦气怯。舌苔黑滑。粘腻浮胖。或白带黑纹而粘腻。脉沉濡无力。甚则沉微似伏。此太阳寒邪。直入足太阴脏证也。法当温健脾阳。香砂理中汤主之。重则热壮脾肾。附子理中汤主之。

【荣斋按】何廉臣先生说:“寒伤太阴,必其人脾阳素弱,故邪即直入阴经,对症处方,附子理中汤固属正治,最好加姜、桂、椒、萸,善止寒吐冷痛”。

(子)太阳寒邪。内陷少阴经证。

初起发热身痛。而头不痛。惟腰脊堕痛。痛如被杖。大便不实。小便清白。恶风怕冷。神静倦卧。四肢微急。舌苔淡红而润。或白而胖嫩。脉沉而缓。此太阳未解。少阴先溃。必其人肾阳素虚。故邪从太阳中络直入足少阴肾经也。温调营卫为君。佐以扶阳。桂枝加附子汤治之。服药后。即啜热稀粥以微汗之。仍假太阳为出路者。以少阴与太阳为表里。故发热即可发汗。微汗出。即止服。

仲景麻附细辛峻汗法。究嫌冒险。不可轻与。若脉沉紧。反发热。手足冷。是少阴合太阳之表邪。为中见寒水实证。可与麻附甘草汤。(麻黄五分、淡附片八分、炙甘草五分)微发其汗。即愈。若服药后。汗不出。反自下利。手足转温。脉紧去而转暴微者。为少阴病欲解也。其寒水不从表出。反从下泄。暂虽发烦。下利必自愈。

(丑)太阳寒邪。内陷少阴脏证。

上吐下利。恶寒蜷卧。但欲寐。或微烦。身重痛。口中和。手足冷。小便白。舌苔白滑胖嫩。脉沉弱。甚则沉微欲绝。此仲景所谓下焦虚寒。不能制水故也。先以附子理中汤。加肉挂(五分)、云苓(六钱)壮肾阳以化水气。服药后。吐利止而手足转温。或时自烦。欲去衣被者。水去而阳气回复也。可治。若下利虽止。反自汗大出。筋惕肉 。目眩心悸。振振欲擗地者。下多伤阴。孤阳从外而亡也。急与真武汤回阳摄阴。若下利既止。而头目晕眩。时时自冒。痰涌喘息。两足冰冷者。下多阴竭。孤阳从上而脱也。急与新加八味地黄汤。镇元纳阳。此二者。皆邪传少阴。生死出入之危候也。故仲景原论。少阴独见死证。

以上阳明。太阴。少阴。三经腑脏变证。皆伤寒邪从水化之传变也。

(寅)凡阳经表邪。传入太阴。

往往脾湿与胃热相兼。其证有四(一)湿重于热。

头胀身重。寒热如疟。汗出胸痞。肢懈体痛。渴不引饮。口腻胃滞。便溏或泻。小便不利。舌苔白滑浓腻。甚或灰腻满布。脉右弦细而缓。或沉弦而濡滞。此由其人中气素虚。故太阴证多而阳明证少也。辛淡温化为君。佐以芳透。藿香正气汤。或大橘皮汤。二方酌用之(二)热重于湿。始虽恶寒。后但热不寒。目黄而赤。唇焦齿燥。耳聋脘闷。胸腹灼热。午后尤重。心烦恶热。大便热泻。溲短赤涩。舌苔黄腻带灰。中见黑点。脉右洪数。甚或大坚而长。此由其人中气素实。故阳明证多而太阴证少也。苦降辛通为君。佐以凉淡。增减黄连泻心汤清解之。若始虽便泻。继即便闭。舌起芒刺者。加更衣丸(钱半至二钱)极苦泄热。其便即通。若因循而失清失下。神昏谵语。手足发痉。

甚则昏厥。舌苔黄黑糙刺。中见红点。脉右沉数。左弦数者。此由湿热化火。火旺生风。逼乱神明之危候也。急与犀连承气汤加羚角(二钱)、紫雪(五分)开泄下夺以拯之。服后。大便虽通。发痉虽除。而神识昏厥如尸。手足躁扰。身热不扬。脉似沉缓。甚则沉伏。但舌仍灰黑。红点隐隐。此热陷太阴。防有伏 内发。郁于阴络之中而欲达不达也。急与犀羚三汁饮加大青叶(五钱)凉血解毒。通络透 。果能伏 外达。自然毒透神清。(三)湿热并重。一起即胸膈烦闷。神识瞀乱。大叫腹痛。继即昏不知人。欲吐不吐。欲泻不泻。身发壮热。指冷甲紫。舌苔中黄尖红。甚则灰腻满布。中见红点黑刺。脉两寸陷下。关尺沉弦而涩。此湿遏热郁。夹痧秽。或夹食滞。阻闭中上二焦。俗称闷痧。

实即湿热夹痧食之干霍乱也。必先搠痧放血(如刺少商中冲、舌下紫筋、尺泽、委中等穴)。继即与涌吐法。炒盐汤(食盐五钱、炒黄泡汤)。调下白矾(二钱至三钱、生研细)。又次宣畅气机。连翘栀豉汤。调下红灵丹。(一分或二分)、终与枳实导滞汤缓下之。此就势急者言之。若病势稍缓者。壮热口渴。饮多则呕。心烦脘闷。反复颠倒。卧起不安。四肢倦怠。肌肉烦疼。大便溏热。溺短赤涩。甚则两目欲闭。神昏谵语。舌苔黄腻。或灰腻兼黄点。脉右洪数。左弦滞。此湿热蒙闭中上二焦。积滞郁结下焦也。法当三焦分消。先与连翘栀豉汤开其上。继与增减黄连泻心汤疏其中。终与枳实导滞汤逐其下。或用大橘皮汤。去苍术官桂。加茵陈(三钱)、贯众(四钱)、利其溺。

以整肃湿热。其病自愈。(四)湿热俱轻。身热自汗。胸脘微闷。知饥不食。口腻微渴。渴不喜饮。便溏溺热。舌苔黄白相兼。薄而粘腻。脉右滞。左微数。此湿热阻滞上焦清阳。胃气不舒。肠热不清之轻证也。但用轻清芳淡法。苇茎汤去桃仁、活水芦根五钱、生苡仁四钱、冬瓜子四钱、加藿香叶(二钱)、佩兰叶(钱半)、枇杷叶(去毛筋、炒香、三钱)、淡竹叶(钱半)、青箬叶(三钱)等。宣畅气机。整肃三焦。

自然肺胃清降。湿热去而胃开矣。

(卯)邪传少阴脏证。当分手足二经。

手少阴心主热气。中含君火。足少阴肾主生阳。中藏寒水。其证有三。

(一)水为火烁。心烦不寐。肌肤枯燥。神气衰弱。咽干溺短。舌红尖绛。脉左细数。按之搏指。右反大而虚软。此外邪挟火而动。阴虚而水液不能上济也。治宜壮水制火。阿胶黄连汤主之。“荣斋按。少阴伤寒。有传经直中之分。直中者多从水化。浅则如麻黄附子细辛汤症。重则如四逆汤症。传经者多从火化(即本段现证)因津枯热炽。

以黄连阿胶汤泻南补北。确是治病必求其本的方法。”若兼下利咽痛。胸满烦闷者。此水液为虚火下迫。郁热下注而不能上升也。治宜育阴煦气。猪肤汤(净猪肤、即猪肉皮刮净脂膏一两、净白蜜五钱、炒米粉三钱、用水三碗、煎猪肤成两碗、去渣调入蜜粉、和匀温分四服)。加茄楠香汁(开水磨汁四匙、分四次冲)。主之。若兼神昏谵语。溲短赤热者。此君火被相火蒸逼。水不制火而神明内乱。陶节庵所谓过经不解是也。

治宜清火利水。导赤清心汤主之。若兼筋脉拘挛。手足螈 者。此水亏火亢。液涸动风。缪仲淳所谓内虚暗风是也。治宜滋阴熄风。阿胶鸡子黄汤主之。(二)火为水遏。四肢厥逆。干咳心悸。便泄溺涩。腹痛下重。舌苔白而底绛。脉左沉弦而滑。右弦急。此阳气内郁。不得外达。水气上冲而下注也。治宜达郁通阳。加味四逆散(川柴胡八分、炒枳实一钱、生白芍一钱。清炙草八分、干姜五分拌捣北五味三分、桂枝尖五分、浙茯苓四钱、烧酒洗捣干薤白五枚、淡附片五分、用水两碗、煎成一碗、去渣温服)。主之。

(三)水火互结。下利口渴。小便不利。咳逆干呕。心烦不得眠。舌本绛而苔白薄。脉左沉细。按之搏数。右反浮大虚软。此水阴随热下注。郁火反从上冲。仲景所谓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是也。治宜滋水泄火。猪苓汤、猪苓三钱、陈阿胶钱半(烊冲)赤苓、泽泻各二钱、飞滑石三钱、加辰砂染灯心(三十支)、童便(二钟冲)、枇杷叶(去毛、抽筋、五钱)等主之。

(辰)邪传厥阴。亦当分手足二经。

手厥阴为包络。内含胆火。主行血通脉。

足厥阴为肝脏。下含肾水。主藏血活络。内经虽云厥阴之上。风气治之。然包络挟胆火发动于上。则为热风。肝气挟肾水相应而起。则为寒风。火性热。水性寒。故其证最多寒热错杂。阴阳疑似。约计之则有四。(一)外寒内热。厥则但指头寒。热则微觉烦躁。默默不欲食。渴欲饮水。微热汗出。小便不利。舌苔浅黄薄腻。或正黄带微白。脉右沉滑搏指。左微弦而数。此外虽厥而里有热。仲景所谓厥微热少。数日小便利。色白者热除。

遂欲得食而病愈是也。法当辛凉泄热以利溺。新加白虎汤主之。若厥而兼呕。胸胁烦满。热利下重。继即便血。甚或圊脓血。舌紫苔黄。脉寸浮数。尺弦涩。此包络挟胆火而肆虐。仲景所谓厥深热亦深。内经所谓暴注下迫。皆属于热。阴络伤则血下溢是也。法当凉血清肝以坚肠。加味白头翁汤主之。(二)内寒外热。下利清谷。汗出肢厥。身有微热。面少赤。或郁冒。舌苔青滑。脉沉而迟。此阴多阳少。肝挟肾水之寒而肆发。仲景所谓面戴阳。下虚故也。急急温通回阳。通脉四逆汤主之。(三)下寒上热。热在膈脘。水在肠中。心下痞硬。嗳腐食臭。腹中雷鸣下利。医误吐之。遂致水食入口即吐。

复认作热结旁流。更逆以下。从此下利不止。舌苔黄白相兼。脉弦而涩。此寒格于下。

热拒于上。火逆水泻之错杂证也。当清上热开寒格为君。佐以益气健胃。先与生姜泻心汤去甘草。(生姜汁一小匙、冲、干姜六分、姜半夏三钱、川连八分、青子芩钱半。米炒潞党参二钱、大红枣四枚劈)加淡竹茹(三钱)枇杷叶(五钱,去毛筋炒黄)。止其吐。继与乌梅丸。(乌梅肉三十个、干姜一两、川连一两六钱、细辛、淡附片、桂枝、川柏、潞党参各六钱、炒川椒、当归各四钱各研细末、加醋与蜜、共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食臭等)。止其利。(四)

上寒下热。水结胸胁。热结在肠。呕吐清水。或吐黄黑浊饮。饥不欲食。食则吐蛔。肢厥心悸。腹痛热泻。泻而不畅。或便脓血。里急后重。溲短赤热。舌苔前半白滑。后根黄腻而浓。脉右弦迟。左沉弦数。此寒格于上。热结于下。水逆火郁之错杂证也。法当先逐其水。蠲饮万灵汤主之。继则清肝泄热。加味白头翁汤主之。

以上太阴。少阴厥阴。各脏变证。皆伤寒邪从水火合化之传变也。

就予所验。凡太阳伤寒。其邪有但传少阳阳明而止者。有不传少阳阳明。越传三阴者。各随其人之体质阴阳。脏腑寒热。从火化者为热证。从水化者为寒证。从水火合化者。则为寒热错杂之证。医者能审其阴阳盛衰。寒热虚实。为之温凉补泻于其间。对证发药随机应变。

心灵手敏。庶可以治伤寒变证矣。若拘守朱南阳传经为热。直中为寒。则执一不通。活人者适以杀人。良可慨焉。

【秀按】此节论伤寒传变证。抉择原论之精华。补助仲景之缺略。发明火化、水化、水火合化三端。独出心裁。非经验宏富者不能道。学人当奉为准绳。

【廉勘】四时皆有伤寒。惟冬三月乃寒水司令。较三时之寒为独盛。故前哲以冬月感寒即病者。为正伤寒。非谓春夏秋并无伤寒也。医者苟能求原确实。辨证清楚。用药自不泥于时令矣。所最误人者。一切时感证。古人皆谓之伤寒。遂致后世只知伤寒。且但知温散发汗。若温热暑湿诸病。随时感发。并不由于风寒诱起者。自当辛凉开达。芳淡清化。对病定方。奈医家病家。无不通称曰伤寒。一见此等方药。即斥为凉遏。世俗竟成为习惯。以致冤死载涂。不得不归咎于创始者之定名失实也。至循经传递。太阳由阳明而少阳。而太阴。而少阴。而厥阴。自临证经验以来。千万人中实无一人。无怪南方无真伤寒之说。若照俞氏所论。经验上数见不鲜。可谓知所取舍。不为古人所欺。但予犹有怀疑者。伤寒一证。轻则用葱白香豉汤加味。重则用苏羌达表汤加减。或用麻黄汤减其用量。往往一汗即解。热退身凉而愈。何至于缠绵床席。传变有如斯之多。变证轻重如斯之不一耶。推原其故。半由因循失治。半由纵横杂治。或由别兼他邪。或由另夹宿病。或由素禀阴虚多火。或由素体阳虚多湿。或由素性嗜好太多。或由素情忧怒无常。有此种种原因。故变证层出不穷。方法亦随机策应。俞氏特立火化水化水火合化三端。已握传变之主脑。然后审定各人之特性素因。再将气候。风土。寒热燥湿。老幼男女等之各异。及其体质强弱、脏性阴阳,与夫生活状态、旧病有无等关系。

辨其经络脏腑之外候。断其寒热虚实之真相。以决方剂。虽多引用成方。略为加减。而信手拈来。适中病情。细绎其诊察之法。大抵以头项背腰之变化察表。以面目九窍之变化察里。以血脉睛舌之变化。察其病势之安危。断其病机之吉凶。予平日研求。服膺叶法。旁参众法以补助之。兹将叶天士先生伤寒看法及其治例。节述于后。为初学作导线。(一)凡看伤寒。先观两目。黑白分明者内无热。目视不明者里有热。(二)看唇舌。唇红而润者内无热。唇干而焦者里热重。若舌白滑者表未解。舌黄者热渐深。舌黑者热已剧。(三)审胸腹。胸满而痛者为结胸。不痛者为痞气。如未经下而有之。上焦痰水也。已经下而有之。误下坏证也。腹中痛硬者燥粪。脐下痛硬者燥粪与蓄血。脐间动跃或痛。上冲于心者冲气。腹中响。气下趋者欲作泻。燥粪者小便不利。脐下如疙瘩状。蓄血者小便利。脐下如怀孕状。(四)问口渴否。渴不饮水者邪在表。渴饮水多者内热甚。漱水不欲咽者欲作衄。(五)凡治伤寒。先辨表里。不论日数。但有头疼身痛。

怕风恶寒。脉来浮紧浮数。皆是表证。虽有便难。小便不利。亦当先解其表。后攻其里。脉浮紧者为正伤寒。宜用辛温之药以发之。浮数者为寒包火。宜用辛凉之药以解之。

既有腹疼吐利。溺白或赤。脉来沉弱沉滑。皆是里证。间有恶风怕冷。亦当先治其里。

后解其表。脉沉弱者为中寒证。宜用辛热之药以温之。沉滑者为里热证。宜用苦寒之药以攻之。如病在表而反下。则邪乘虚入里。微为痞气结胸。甚为肠滑洞泄。此皆误下坏证。在里反汗。则表益虚而里益实。轻为衄血斑黄。重为痉厥亡阳。此皆误汗坏证。凡服汗药。如一剂无汗。再与之。复无汗。此营卫乏绝。当养阴辅正而再汗之。三治无汗者死。凡服下药。先燥后溏者已解。如但利清水而无燥粪。痞满如故者未解。再下之。三下不通者液枯肠燥。当镇润之。通者生。不通者死。(六)详辨阴阳。初起时。头疼身痛。发热恶寒。脉来浮紧浮大。即是阳经之表证也。此后烦躁作渴。纯热无寒。便闭溺热。即是阳经传入阳腑之热证也。脉虽沉伏。不可误作阴证治。如初起时。脐腹绞痛。肢厥唇青。脉来沉迟沉微。即是直中阴经之寒证也。虽面赤烦躁。不可误作阳证治。阳证宜汗宜透。宜清宜下。阴证宜温宜补。其大要也。然亦有辨。阳证而其体素虚。不胜下。下之太过。忽然脐腹绞痛。洞泄不止。手足厥逆。此阳证而转为阴证也。急温之。阴证而其体素热。勿过温。温之太过。忽然烦躁大渴。自汗昏谵。二便不通。此阴证而转为阳证也。速清之。(七)凡伤寒得死证。脉尚可治者。

弃证从脉。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八)凡伤寒得死脉。证有可治者。弃脉从证。表急解之。里急攻之。热则清之。寒则温之。总之定其名。分其经。审其证。察其脉。明表里。识阴阳。度虚实。知标本。此八者。为治伤寒之要诀也。

第三节·两感伤寒

(内经与伤寒序例皆谓之两感于寒)

【因】身受阴寒之气。口食生冷之物。表里俱伤者为两感。其病多发于夏令夜间。

因人多贪凉。喜食冰水瓜果故耳。

【证】头疼体痛。身重恶寒。目瞑嗜卧。少气懒言。手足微冷。虽身热亦不渴。下利清谷。甚则两脚筋吊。舌苔白而嫩滑。甚或灰而淡白。或灰黑腻苔。舌质嫩滑湿润。

【脉】沉而迟。甚则沉微。沉为邪陷。迟为寒凝。微则阳气欲绝。此朱丹溪所谓表里皆寒。难分经络。无热可散。温补自解。不急治。去生甚远是也。

【治】素问谓两感于寒者必死。不治。仲景谓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朱南阳谓宜先救里。以四逆汤。后救表。以桂枝汤。然就余所验。禀有虚实。感有浅深。虚而感之深者必死。实而感之浅者可治。法当先温其里。附子理中汤加公丁香(二十支)煨肉果(钱半)。俟里温阳回。则下利止而手足转温。若犹头身俱痛。恶寒筋急者。则以桂枝加附子汤。温通阳气以解表。表解而胃口不开者。则以香砂二陈汤。温运中阳以健胃。其病自愈。

【秀按】两感伤寒。夏月最多。后贤皆名曰中寒。世俗又谓之吊脚痧。多死于挑痧及香散痧药。目击心伤。俞君参用丹溪南阳两家治法。确是对症良方。然则两感证亦有可治之道。不可遽必其死也。

【廉勘】两感伤寒一症。俞氏求原固确。惟救里救表。其间先后缓急。当消息之。

如下利不止。肢冷筋吊者。则先救里。若下利尚微。足筋不吊。而头身剧痛。发热恶寒者。宜先解表。随证权变可也。

第四节·伏气伤寒

(古人名肾伤寒)

【因】朱奉议云。伏气之病。谓非时有暴寒中人。伏气于足少阴经。始不觉病。旬月乃发。此病古方谓之肾伤寒。就余所验。多由于其人好色。色欲伤肾。肾经先虚。故偶感暴寒之气。得以伏匿于其经。古称肾伤寒者以此。但其病有一。二因肾主水。水性寒。伏气从阴化者多。故病多阳虚伏阴。一因两肾之间有命门。其中虽藏阴精。而却含真火。火性热。伏气从阳化者多。故病多阴中伏阳。

【证】伏阴者身虽大热。反欲得衣。面赤戴阳。足冷蜷卧。先咽痛。继即下利。甚则肢厥自汗。烦躁不得眠。舌苔虽黑。却浮胖而滋润不枯。伏阳者身虽大寒。反不欲近衣。胸满恶心。头痛脊疼。指末虽冷。而内热烦躁。舌苔绛底浮白。甚或嫩红胖大。

【脉】浮取洪大而数。略按则软而无力。重按即空大而散。此热在皮肤。寒在骨髓。陶节庵所谓阳虚伏阴是也。若六脉沉伏不见。深按至骨。却似牢而有力。此寒在皮肤。热在骨髓。许学士所谓阴中伏阳是也。

【治】伏阴证当大剂温补以救其本。反佐童便凉通以滋其标。先与加味金匮肾气汤。浓煎冷服。俟阳虚证退。继以桂枝橘皮汤。温调营卫以和表。朱南阳但用半夏桂甘汤。固属病深药浅。谓病只二日便瘥。更未免轻视此证。陶氏主用局方五积散。中有麻黄、苍芷。深恐大汗亡阳。香燥劫阴。阴阳两伤。必死不治。伏阳证当遵许氏破阴达阳法。使水升火降。得汗而解。重用破阴丹(阿硫黄、水银各五钱,熔结成砂、加青陈皮、各二钱半各为细末、面糊丸、如桐子大。)百粒。冷盐汤下。服后若烦躁狂热。手足躁扰。此伏阳外达也。不必惊慌。须臾神定而睡。汗出热退而病除矣。或用来复丹(阿硫黄、玄精石、牙硝各一两、橘红、青皮、五灵脂各二钱、醒糊丸)。钱半至二钱。热童便下。小便连解青黑色。其热亦退。盖少阴与太阳为表里。破阴丹使伏阳从足太阳经外泄。来复丹使伏阳从足太阳腑下泄。方虽不同。而交通阴阳之功则一。终以育阴养胃法调理收功。

【秀按】肾伤寒一证。予见时医误汗误清。治无不死。许叔微所谓伤寒偏死下虚人是也。俞氏断其证有阳虚伏阴。阴中伏阳两路。分际极清。治法亦食古而化。足补长沙之未备。

【廉勘】俞氏所用两路方药。虽皆是对病真方。然处今之世。医家固不敢遵用。病家亦不肯信服。盖世俗执定伤寒无补法。此种谬见。早经印入脑筋。俗见难除。积习难返。古今同慨。岂独一伏气伤寒为然哉。此笃志好学人。所以有时废书而三叹也。

第五节·阴证伤寒

(内经名中寒。即直中阴经真寒证。)

【因】其人胃肾阳虚。内寒先生。外寒后中。如内经曰。阴盛生内寒。因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泄。不泄则溢气去。寒独留。留则血凝。血凝则脉不通。故中寒。

中寒者。寒邪猝时直中阴经。阴邪横发而暴也。病较伤寒为尤甚。当分三阴经证为首要。

【证】寒中太阴者。初起即怕寒战栗。头不痛。身不热。口不渴。便四肢厥。

上吐下利。脘满腹疼。小便不利。舌苔白滑带灰。甚或灰而滑腻。灰而淡白。寒中少阴者。初起恶寒厥冷。蜷卧不渴。心下胀满。小腹绞疼。下利澄澈清冷。水多粪少。

小便白或淡黄。甚则面赤烦躁。欲坐井中。身有微热。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少饮即脘腹胀满。复不能饮。甚或咽痛气促。或郑声呃逆。舌苔淡白胖嫩。或苔虽灰黑。舌质嫩滑湿润。或由淡白转黑。望之似有芒刺干裂之状。扪之则湿而滑。寒中厥阴者。初起即手足厥冷。上吐涎沫。下利清水有生腥气。心下胀满。汤药入口即吐。手足指甲皆青。恶寒战栗。甚则自汗淋漓。筋惕肉 。面赤戴阳。郁冒昏沉。舌卷囊缩。舌苔青滑。或青紫而滑。或淡紫带青。色黯质滑。

【脉】寒中太阴。沉濡而迟。甚或沉濡而微。寒中少阴。脉沉而微。甚则沉微欲绝。寒中厥阴。脉细欲绝。甚则脉绝。脉还出者生。不出者死。脉渐渐缓出者生。暴出者死。此皆阴盛没阳之危候。陶氏所谓不拘脉之浮沉大小。但指下无力。

重按全无。便是阴证。凭脉下药。最为切当是也。

【治】太阴证。轻则胃苓汤为主。重则神香圣术煎为主。极重则附子理中汤为主。呕甚兼呃。加姜半夏(四钱)、上沉香(八分)、真柿蒂(三十枚)。腹胀痛甚。

加真川朴(钱半)、明乳香(八分)、泻多不止。加煨肉果(一钱)、灶心土(五方包煎。)少阴证。轻则真武汤为主。重则附姜白通汤为主。稍缓则附姜归桂汤。再缓则附姜归桂参甘汤。若阳回身温。吐利已除者。此汤加炙绵 、炒冬术(各一钱)、酒炒白芍(钱半)、北五味(十二粒)、温和平补以收功。厥阴证。轻则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八分)、生姜汁(一匙分冲)、重则通脉四逆汤加吴茱萸(盐水炒一钱)、紫桂(一钱、研冲)、极重则回阳急救汤主之。外治灸气海(在脐下一寸五分)、丹田、(脐下二寸)、关元(脐下三寸)三穴。用大艾六七壮、灸至肢温脉出为度。

【秀按】直中太阴。手足微冷。呕吐不渴。自利腹满。脉来沉缓。少阴则手足厥冷。脉必沉微。厥阴则肢冷脉细。甚则脉绝。青唇舌卷。筋吊囊缩。然皆面色青黯。即有虚阳上泛。面虽赤色。亦不红活光彩。必多娇嫩带白。舌色或青或紫。或白苔满布而滑。手足自冷。爪甲或青或紫。血色自不红活。皮肤决无大热。甚则冰冷透手。此皆阴证之的据也。治法虽以附、姜、破阴回阳为必要。而附子究为大毒之品。急救虽不得不用。过服则每有留毒。往往见面红目赤。躁扰烦渴不已。若解药稍迟。血从耳目口鼻出者必死。解药急用犀角五黄汤。(犀角一钱、川连三钱、芩、柏、山栀各二钱、鲜生地、麦冬各三钱、生甘草二钱、先用生绿豆一两、水三碗、煎至绿豆皮开、取清汤代水煎药、约至八分两碗、冲生莱菔汁半盏、时时冷冻饮料。)以解附毒最良。

【廉勘】阴证伤寒者。即直中太阴、少阴、厥阴之寒证也。故一名直中三阴真寒证。省曰中寒。近世通称为冷痧急证。见其足蜷筋吊者。即名吊脚痧。见其眶 瘪者。即名陷瘪 痧。见其吐泻腹痛者。即名霍乱痧。或名吐泻痧。见形取名。以便通俗。而于病源病理。并不切实推求。就余所验。其病多发于夏秋之间。每在亢旱酷热之时。猝然大雨狂风。凡山中阴毒之HT 水。住家阴沟之污水。均被狂雨之大水。冲入江河。诸凡淘米洗菜。煮饭煽茶。饮之食之者。无一不沾染其毒。中其毒者猝然暴发。病势稍缓者。轻则但为寒疟。为冷泻。重则为阴霍乱。尚有三阴症状可辨。势急者。

肝肾脾胃亦皆沾染其毒菌。治当先救脾胃。至若附子。固治阴毒之寒证。但生附子市肆多不备。只备淡附子。仅有温燥寒湿之功。实无破阴回阳之力。其性能远不如姜桂椒萸。而其为大热大毒。世皆熟悉其性。成则归功于他药。败则归咎于附子。故予治此证。弃而不用。别筹新法。兹将历验者约略陈之。初起先解其阴毒。以止吐利腹痛。用鲜生姜四两。原粒胡椒十粒。紫金片一钱。共捣取汁。冷冻饮料一二盏。即将其渣和入黑白芥子各一钱。鲜葱白十枚。共捣成饼。先用麝香五厘。 桂末一分。填入脐中。将饼罨在胸腹脐间上下。以小熨斗盛炭火烫运之。以行其气血。干则和姜葱汁烧酒松节油等再熨。熨至手足温和。吐利均止者生。另用烧糟捣艾叶包擦两手足湾。以肢温筋宽为度。若吐泻脱元。六脉沉微似伏。甚则脉绝者。急用姜汁磨广木香一小匙。调当门子五厘。和入别直参三钱重汤炖温服之。脉至者生。不出者死。惟脉绝则两手全无。须重按至骨间全无者。方是绝脉。若沉按忽隐忽现。则为脉陷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