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伤寒脉舌

脉舌已详前论总诀之中。兹又一再叮咛。重语以申明之者。诚以切脉辨舌。为临证断病。医生行道之必要。证有疑似凭诸脉。脉有疑似凭诸舌。前论只详六经脉舌。而切胀则诊法若何。部分若何。常脉怪脉若何。辨舌则形质若何。苔色若何。真苔假苔若何。未曾一一申论。故特分切脉举要。辨舌举要两道。以作临病之指南针。然脉理精微。

心中易了。指下难明。舌色显著。既能目睹。又可手扪。辨舌较切脉为尤易。舌色之确切。究不同脉理之微茫。但其苔之易于变化。较脉象为尤速。即假苔染苔。亦必细观而详问。故临证切脉辨舌。全凭活法推求。可意会不可言传。经验多。心思细。自能得诊宗三昧。今试晰。言其要。

【荣斋按】四明胡安邦对诊脉辨舌方面,有一种经验的见解。其说如下:“诊断上之各种脉舌,不过树其大体,吾人既能略明此脉主何病?此舌主何病后?即当寻得其系统。如:舌苔白腻为表寒,黄为化热而渐入里,干黄为热盛于内,干黑即热极而津枯;又如舌质淡红为正色,正红为热,深红为热深,绛为热甚,紫为热极。此其一。更须辨其疑似,如:脉迟而不流利则为涩,中有歇止则为结,浮大且软为虚;又如:脉数而弦急则为紧,流利则为滑,中有歇止则为促,来如豆粒则为动,来而过极则为疾。此其二。前者能明,则逐日观其脉舌,可知病情传变之轻重;后者能明,则临诊观其脉舌,可知病情之隐微显著。至于初临诊时,指下渺茫,舌苔变幻,不能确断病状;则唯一之法,先事细询详问,听其所言,证以脉舌之象,自然能中肯綮。故内经曰:三伍合参,以决死生。又曰:能合色脉,可以万全。非谓得其片段,即能尽诊断之能事也。如病患言咳嗽,观其脉浮苔白,则为风寒;脉数苔黄,则为燥热;脉细数而舌质红,则为阴虚;脉濡滑而苔浓腻,则为痰湿。于是疏之清之,养阴温化,无不攸利。”这样的举例帮助,颇能从感性认识而进入理性认识的阶段。

第六章·伤寒脉舌

第一节·诊法

切脉时。男先诊左。女先诊右。以中指先按关部。(即手掌后高骨下、动脉应指处。)次下前后二指。前指按寸口。后指按尺部。人长则疏排三指。人短则密排三指。人瘦则肌肉薄。宜轻取。人肥则肌肉浓。宜重取。初排指于皮肤上。轻手诊之曰浮举。浮以候神。凡脉浮举有力不劲疾者。为有神。浮举无力而涣散者。为无神。继乃排指于皮肤之下。肌肉之间。略重诊之曰中寻。中以候胃。凡脉中候有力。应手中和而搏指者。为有胃。中候虽有力。应手急劲而勒指者。为无胃。终则重指切至肌肉之下。筋骨之间。重手诊之曰沉按。沉以候根。凡脉沉按有力有神。能应指而如按鼓上者。为有根。沉按无力无神。不应指而如入灰中者。为无根。沉按寸口数大。两尺弦劲勒指者。亦为无根。沉按寸口应指。两尺沉微欲绝者。尤为无根。以两尺为根中之根也。至证之阴阳寒热。在沉按中区分。为予数十年历验之秘诀。总之脉以胃神根三字为最要。此诊寸关尺九候之要诀。

【廉勘】昔吴草庐曰。医者以寸关尺。辄名之曰此心脉。此肺脉。此脾脉。此肝脉。此肾脉者。非也。五脏六腑。凡十二经。两寸关尺。皆手太阴之一脉也。分其部位。

以候他脏之气耳。脉行始于肺。终于肝。而复会于肺。肺为出气之门户。故名气口。而为六脉之大会。以占一身焉。故诊察脉位。分而不分。不分而分。全在临诊时一片灵机。又按英医合信氏曰。中国所分三部九候。实难凭信。盖周身脉管。皆由心系总管而出。散布四肢百体。流行贯通。岂两手寸许之管。五脏六腑遂遍系于此耶。

且直通一贯。何以知三指分部。寸关尺必不紊耶。故谓一脉可验周身之病则可。谓某部之脉。独决某经之病则不可。合二说而观之。手脉分寸关尺。按部可知其五内病所。却是一疑问题。考总脉管由心左下房而出。直插上房。而上离二寸许。即回屈而下。变作一拱。拱之上。歧为三大支。左二右一。离右支寸许。复歧为二。一由颈右达脑。一由右肩达手。此即右手寸口脉之源也。其左二支。一由颈左达脑。一由左肩达手。此即左手寸口脉之源也。周身皆有动脉。寸口独分三部之理由。惟唐容川解释。语尚明通。试节述其说曰。脉为血脉。西医名为脉管。脉管之内。内经名营。脉管之外。皆其网膜。

内经名腠理。为卫气往来之所。故诊脉有单论脉管者。脉管只是一条。数则均数。迟则均迟。细则均细。大则均大。皆是应心而动。故无三部之分。知此。则凡脉管中营分所主者。如小、散、芤、涩、革、弱等脉理均可识矣。亦有单论气分者。气附脉行。脉动而气亦应之。气升则脉浮。气降则脉沉。气盛则脉洪。气衰则脉微。皆是随气呈露。故有寸浮尺沉寸洪尺微之异。随气之部分。而异其强弱。所以有三部之别。知此。则凡脉管外气分所主者。如弦、紧、滑、濡、牢、结等脉理均可识矣。总之辨脉能知气在脉外。血在脉中。脉之动根于心。气之原生于肺。于仲景一切脉法。自然贯通。

第六章·伤寒脉舌

第二节·崔真人四言脉诀

脉为血府。气血之神。心机舒缩。逼令循行。资始于肾。资生于胃。阴阳相贯。本乎营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脉不循行。营壅卫败。气如橐 。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十二经中。皆有动脉。惟手太阴。寸口取决。脉之大会。息之出入。脉行六寸。一呼一吸。初持脉时。令仰其掌。掌后高骨。是谓关上。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寸阴尺。先后推寻。心肝居左。肺脾居右。肾与命门。两尺推究。左大顺男。右大顺女。男左女右。各宜分主。关前一分。十二经注。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愈。男女脉同。惟尺则异。脉有七诊。曰浮中沉。

上下左右。消息求寻。又有九候。举按轻重。三部浮沉。各候五动。寸候关上。关后膈下。尺候于脐。下至跟踝。左脉候左。右脉候右。病随所在。不病者否。浮主心肺。沉主肾肝。脾胃中洲。浮沉之间。专主中气。脉宜和缓。命门元阳。右尺同断。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太过实强。病生于外。不及虚微。病生于内。四时百病。胃气为本。脉贵有神。不可不审。

【秀按】此总括《内》《难》二经脉理诊法之精义。句句名言。字字金玉。学人当熟读之。

【荣斋按】本节开首“脉为血府”四字,是内经原文。帮助了脉之所以搏动,搏动之所以有差别,皆本于血行,也皆本于心脏的舒缩,这就是所谓血行循环。至于脉搏的迟数,关系着血行的快慢;脉搏的软硬,关系着心脏的弛张;脉搏的顿挫,关系着心脏瓣膜的启闭。不过,这里有一个先决问题:就是血为什么能够行?心脏为什么能够舒缩?我体会出主要是在乎“气”;气与血是不能分家的,所以下文说:“气如橐 ,血如波澜。”也帮助了“气”与“血”是脉搏的主要动力。下文讲到“七诊”“九候”:我认为“七诊”只浮、沉两诊可靠,中、上、下、左、右这五诊都无着落。至于九候,也难肯定;因血管决不能分作三层,血液在脉管中间,其量常超过血管的客积,所以轻按重按,可能候脉搏的虚实,中按则无标准可得了。

调停自气。呼吸定息。四至五至。

平和之则。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六至为数。数即热症。转迟转冷。转数转热。迟数既明。浮沉当别。浮沉迟数。辨内外因。外因于天。内因于人。天有阴阳。风雨晦冥。人喜怒忧。思悲恐惊。外因之浮。则为表症。沉里迟阴。数则阳盛。内因之浮。虚风所为。沉气迟泠。数热何疑。浮数表热。

沉数里热。浮迟表虚。沉迟冷结。表里阴阳。风气冷热。辨内外因。脉症参别。脉理浩繁。总括于四。既得提纲。引申触类。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有力洪大。来盛去悠。无力虚大。迟而且柔。虚甚则散。涣漫不收。有边无中。其名曰芤。

浮小为濡。绵浮水面。濡甚则微。不任寻按。沉脉法地。近于筋骨。深深在下。沉极为伏。有力为牢。实大弦长。牢甚则实。 而强。无力为弱。柔小如绵。弱甚则细。如蛛丝然。迟脉属阴。一息三至。小 于迟。缓不及四。三损一败。病不可治。两息夺精。脉已无气。浮大虚散。或见芤革。浮小濡微。沉小细弱。迟细为涩。往来极难。促则来数。一止即还。结则来缓。止而复来。代则来缓。止不能回。数脉属阳。六至一息。七疾八极。九至为脱。浮大者洪。沉大牢实。往来流利。是谓之滑。有力为紧。弹如转索。数见寸口。有止为促。数见关中。动脉可候。厥厥动摇。状如小豆。长则气治。过于本位。长而端直。弦脉应指。短则气病。不能满部。不见于关。惟尺寸候。

【秀按】此总括各脉常象之精义。

【廉勘】前哲王燕昌曰。临证先问病因。因、乃病之由来也。问明病因。然后切脉问证。望其形体之强弱。容色之枯润。闻其声音之巨细。呼吸之缓急。则是据其病因。参合望闻问切四法。虽一脉有 侗。或反形。或闭伏。而病情已得于四法中矣。指下之疑自释也。否则脉仅二三十象。病乃千变无穷。一脉不仅属一病一症。而一病一症。亦不仅见于一脉。故临诊先据见症。最有把握。如九窍者。脏腑之门户也。必先据九窍所见之症。与脉核对。自胸至头有症。脉必见象于寸。脐上两手两胁有症。脉必见象于关。

少腹两腿二便有症。脉必见象于尺。此其大要也。总之凡诊诸脉。均合四诊以施治。

乃不致率尔操觚。如谓不须望闻问。但一诊脉。即能悉其病状。抉其病隐。明其病源。达其病变。乃术士欺人语耳。

又曰。每临一症。六脉皆动。须先明其何部之脉无病。然后一一比较。乃知其何经有病。如诊外感时病。执定浮沉以辨其寸关尺。盖初感由于经络。病在表。轻者寸浮盛。重者关尺亦浮盛。迨传入里生内热。则沉部盛矣。病在上则见于寸。病在中则见于关。病在下则见于尺。又诊内伤杂症。执定寸关尺以辨其浮沉。盖初病即分脏腑。其脉各见于本位。病在腑则本部浮。病在脏则本部沉。迨日久有腑病而连引脏者。有脏病而伤及腑者。有数经兼病者。皆按部而察其浮沉。凡数经兼病。须治其紧要者为主。盖有当前之症候形色。与致病之原因。核对于所诊脉象。要归一路。则得其主脑而治之。其余连类相及。与旧有之病。或可兼治缓治。尤必问其本脉。庶诊时之脉。乃能有准。总之脉之作用。不过揣测心力之强弱。肺气之盛衰。以定其病之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而已。

于望闻问三者。已得其病之真相。然后与脉核对互勘耳。

一脉一形。各有主病。数脉相兼。则见诸症。浮脉主表。里必不足。有力风热。

无力血弱。浮迟风虚。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火。浮微劳极。浮细阴虚。浮散虚剧。浮弦痰食。浮滑痰热。沉脉主里。主寒主积。有力痰食。无力气郁。沉迟虚寒。沉数热伏。沉紧冷痛。沉缓水蓄。

沉牢痼冷。沉实热极。沉弱阴虚。沉细痹湿。沉弦饮痛。沉滑宿食。沉伏吐利。阴毒聚积。迟脉主脏。阳气伏潜。有力为痛。无力虚寒。数脉主腑。主吐主狂。有力为热。无力为疮。滑脉主痰。或伤于食。下为蓄血。上为吐逆。涩脉少血。或中寒湿。反胃结肠。自汗厥逆。弦脉主饮。病属胆肝。弦数多热。弦迟多寒。浮弦支饮。沉弦悬痛。阳弦头痛。阴弦腹痛。紧脉主寒。又主诸痛。浮紧表寒。沉紧里痛。长脉气平。短脉气病。

细则血少。大则病进。浮长风痫。沉短宿食。血虚脉虚。气实脉实。洪脉为热。其阴则虚。细脉为湿。其血则虚。缓大者风。缓细者湿。缓涩血少。缓滑内热。濡小阴虚。弱小阳竭。阳竭恶寒。阴虚发热。阳微恶寒。阴微发热。男微虚损。女微泻血。阳动汗出。阴动发热。为痛与惊。崩中失血。虚寒相搏。其名为革。男子失精。女子失血。阳盛则促。肺痈阳毒。

阴盛则结。疝瘕积郁。代则气衰。或泄脓血。伤寒心悸。女胎三月。

【秀按】此为各脉主病之大要。

脉之主病。有宜不宜。阴阳顺逆。凶吉可推。中风浮缓。急实则忌。浮滑中痰。沉迟中气。尸厥沉滑。卒不知人。入脏身冷。入腑身温。风伤于卫。浮缓有汗。寒伤于营浮紧无汗。暑伤于气。脉虚身热。湿伤于血。脉缓细涩。伤寒热病。脉喜浮洪。沉微涩小。症反必凶。汗后脉静。身凉则安。汗后脉躁。热甚必难。阳病见阴。病必危殆。阴病见阳。虽困无害。上不至关。阴气已绝。下不至关。阳气已竭。代脉止歇。脏绝倾危。散脉无根。形损难医。饮食内伤。气口急滑。劳倦内伤。右脉大弱。欲知是气。下手脉沉。沉极则伏。涩弱久深。六郁多沉。滑痰紧食。气涩血芤。数火细湿。滑主多痰。

弦主留饮。热则滑数。寒则弦紧。浮滑兼风。沉滑兼气。食伤短疾。湿留濡细。疟脉自弦。数弦者热。弦迟者寒。代散者折。泄泻下痢。沉小滑弱。实大浮洪。发热则恶。呕吐反胃。浮滑者昌。弦数紧涩。结肠者亡。霍乱之候。脉代勿讶。厥逆迟微。是则可怕。咳嗽多浮。聚肺关胃。沉紧小危。浮濡易治。喘急息肩。浮滑者顺。沉涩肢寒。散脉逆症。病热有火。洪数可医。沉微无火。无根者危。骨蒸发热。脉数而虚。热而涩小。

必殒其躯。劳极诸虚。浮软微弱。土败双弦。火炎急数。诸病失血。脉必见芤。缓小可喜。数大可忧。瘀血内蓄。却宜牢大。沉小涩微。反成其害。遗精白浊。微涩而弱。火盛阴虚。芤濡洪数。三消之脉。浮大者生。细小微涩。形脱可惊。小便淋闭。鼻头色黄。涩小无血。数大何妨。大便燥结。须分气血。阳数而实。阴迟而涩。癫乃重阴。狂乃重阳。浮洪吉兆。沉急凶殃。痛脉宜虚。实急者恶。浮阳沉阴。滑痰数热。喉痹之脉。数热迟寒。缠喉走马。微伏则难。诸风眩晕。有火有痰。左涩死血。右大虚看。头痛多弦。浮风紧寒。热洪湿细。缓滑厥痰。气虚弦软。血虚微涩。肾厥弦坚。真痛短涩。心腹之痛。其类有九。细迟从吉。浮大延久。疝气弦急。积聚在里。牢急者生。弱急者死。腰痛之脉。多沉而弦。兼浮者风。兼紧者寒。

弦滑痰饮。濡细肾着。大乃肾虚。沉实闪肭。脚气有四。迟寒数热。浮滑者风。濡细者湿。

痿病肺虚。脉多微缓。或涩或紧。或细或濡。风寒湿气。合而为痹。浮涩而紧。三脉乃备。五疸实热。脉必洪数。涩微属虚。切忌发渴。脉得诸沉。责其有水。浮气与风。

沉石在里。沉数为阳。沉迟为阴。浮大出厄。虚小可惊。胀满脉弦。脾受肝克。湿热数洪。阴寒迟弱。浮为虚满。紧则中实。浮大可治。虚小危极。五脏为积。六腑为聚。实强者生。沉细者死。中恶腹胀。紧细者生。脉若浮大。邪气已深。痈疽浮数。恶寒发热。若有痛处。痈疽所发。脉数发热。若痛者伤。不数不热。不疼阴疮。未溃痈疽。不怕洪大。已溃痈疽。洪大可怕。肺痈已成。寸数而实。肺痿之形。数而无力。肺痈色白。

脉宜短涩。不宜浮大。唾糊呕血。肠痈实热。滑数可知。数而不热。关脉芤虚。微涩而紧。未脓当下。紧数脓成。切不可下。

【秀按】此为脉症宜忌之大要。

【廉勘】昔赵晴初老友曰。是病应得是脉者为顺。不应得是脉者为逆。此余三十余年阅历。为诊脉辨症之要诀。

妇人之脉。以血为本。血旺易胎。气旺难孕。少阴动甚。谓之有子。尺脉滑利。妊娠可喜。滑疾不散。胎必三月。但疾不散。五月可别。左疾为男。右疾为女。女腹如箕。男腹如釜。关或滑大。代促无妨。舌青脉伏。其胎必伤。尺滑带数。胎气过强。沉迟而涩。其胎防僵。六七月后。脉喜实长。八月弦实。沉细不祥。神门微紧。

胎必防伤。大劳惊仆。胎血难藏。沉细短涩。终多凶殃。足月脉乱。反是吉象。临产六至。脉号离经。沉细急数。胎已下临。浮大难产。急于色征。面舌唇色。忌黑与青。面赤舌青。子死母活。面青舌赤。母死子活。面舌俱青。口喷热秽。若胎在腹。子母俱殒。

新产之脉。缓滑为吉。实大弦牢。诸病皆逆。沉细虚弱。产后相合。涩疾血崩。血脱阴竭。

【廉勘】古人论孕。脉多主尺。皆以左疾左大为男。右疾右大为女。独张石顽老人。谓寸口滑实为男。尺中滑实为女。两寸俱滑实为双男。两尺俱滑实为双女。右尺左寸俱滑实。为一男一女。自信历验不爽。以余所验。亦不尽然。惟孙真人千金方云。左乳房有核是男。右乳房有核是女。名医周八先生曰。左乳胀为男。右乳胀为女。历验多准。又中指之末名冲良穴。凡妇人血旺者。孕则此穴脉动。亦多经验。他如尺脉涩微。经期定愆。尺大而旺。有胎可庆。滑疾而代。亦为有胎。将产之脉。脉必离经。产后血崩。尺不上关。其血已尽。大命将倾。皆为专门妇科之要诀。惟以脉辨胎。不如用闻症筒按腹。听婴儿之声为有据。

小儿之脉。七至为平。更察色证。与虎口纹。

【廉勘】孟河马良伯脉法韵语曰。小儿之脉。宜定至息。二至为殃。三至亦卒。五至为虚。四至损怯。六至平和。九十至剧。浮缓伤风。浮洪风热。浮紧伤寒。沉细乳积。沉紧腹痛。弦紧喘息。紧促痘疹。急惊弦疾。虚软慢惊。疟痢弦急。弦细为虫。便秘数实。此为四五六岁小儿脉候之要诀。若数月至二三岁。总以腹诊问诊望色望苗窍为有据。若虎口纹(即手络)看法。起于滑伯仁。歌曰。小儿三岁下。虎口看三关。紫热红伤寒。青惊白是疳。淡红淡黄者。斯为无病看。又谓纹见下节风关为轻。纹见中节气关为重。纹见上节命关为危。若紫黑色直透三关。为大危。是为要诀。历试辄验。其说亦本于内经。灵枢曰。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足见经义之渊博。

崔真人脉诀一卷。为宋道士崔嘉言隐君撰。焦 国史经籍志始载之。厥后、元李东垣明李濒湖均采之。前清四库提要及医宗金鉴亦收之。其书简而得要。便于记诵。足为后学读本。无待言矣。俞氏又加增删。尤为精实。

第六章·伤寒脉舌

第三节·脉理新解

(添加)

【荣斋按】本节原为第四节,篇名“钩玄”,其属性采自岐伯的四条,采自扁鹊的一条,采自仲景的五条,加俞氏结语一条;共十一条。文本空洞而不具体,验之事实也不符;何廉臣先生不参意见,仅于末条补入王燕昌论脉二则,加以按语说:“此二则(指王燕昌)洵得诊脉之实情实理。”可见以上俞氏所引的十条文本,都得不到诊脉的实情实理;这种深刻的目光,蕴蓄的批判,针对着经典著作的糟粕部分,予以“存而不论”的弃置。现下我把这十一条艰晦无用的文本全部扬弃,而以何氏所引王燕昌论脉二则移在第二节四言脉诀中作附注;此处采入近人姜白鸥“中医脉学检讨”(见中医新生命第四期)的首段,初步把脉搏的理由用实际文本介绍了一些,庶几比原文“有血有肉”,不致“大而无当”了。姜氏原文如下:“脉之搏动,系于心脏,心脏主血行者也。

血液之循环,以动脉为起点,静脉为终点,而心脏则为其出发与归宿之枢纽。心脏有弛张开阖之作用,更有液体之压力以调节血行,当左心室每次收缩之际,均能使左心室之血流入动脉,于是动脉管为之膨胀;动脉管壁,因有弹性,即起一种冲突状之运动,是为脉搏。脉搏乃动力之震浪,始于心脏;是心脏之动作状态,可由脉搏窥知之也。既知脉搏与心脏搏动一致,从知内经三部九候之说,脉经分部候脏之论,不足凭信。脉搏既系于心脏之动作,动脉管壁之紧张,则肱动脉与桡骨动脉之弛张起落,亦当然一致,更无有寸关尺之分;三部之说,无立足点矣。若夫九候,亦属无稽;血管何有三层,血液在脉管中,其量恒溢出于管腔之容积,脉搏之动止,按之即得,瘦人且可望而见之,若非大出血后,或罹心脏疾患,及其他直接间接之恶性贫血病者,脉无变态。是故浮按沉按,可以验脉之盈虚,而中按乃无处着落。分部候脏之说,始见于脉经所引之脉法赞,以左手寸关尺候心、肝、肾、右手寸关尺候肺、脾、命门,殊不可靠。

各脏器不能无病,有病亦不必见之于脉,即或有之,是间接因病毒之波及侵扰于心脏血行者;脉之所见,乃心脏血液循环之变化,与原发病脏器已无关系,医者参证并发症候之所见,探索其血行所以变态之故,而后得知其为某脏病也。

“脉经脉诀,分脉之类凡二十七则,徐洄溪脉诀启悟,增“疾”脉为二十八脉。

就管见所及,可分为两大纲:即揭示心脏左心室排血力量之大或小者,细别为五项:(一)心脏排血量之关系。(二)脉管之关系。(三)心动之速度。(四)血压之关系。

(五)心组织机能障碍诸端是也。其二十八脉中,更就鄙见认为合理者,得十八脉,分类区别如下:(一)心脏排血力量之关系排血量充实者──洪。

排血量弱小者──芤、微、弱。

(二)脉管之关系脉管粗而排血量充实者──洪。

脉管细而排血量充实者──弦。

脉管紧张程度减低者──濡。

脉管纤微萎缩及变硬者──紧、革。

血管收缩(末梢动脉收缩)──弦、迟。

血管扩张(末梢动脉扩张)──数、洪。

(三)心动之数度心动弛缓者──迟。

心动亢进者──数。

(四)血压之关系血压亢进──牢。

血压低降──濡。

(五)心组织机能障碍僧帽瓣口狭窄心力衰弱者──濡、伏、细。

大动脉瓣闭锁不全──疾。

大动脉瓣口狭窄───缓。

瓣膜闭锁不全──促、结、代。

血管栓塞──促、结、代。

“上列五个原则,相互有密切之关系。其余浮、沉、滑、涩、虚、实、长、短、散、动,此十者;皆不足为独立之脉。浮沉是指医者切脉而言,滑脉同于洪脉,涩脉与缓脉类似,虚实是相对的代名词,长短散动,皆不足象脉,故不赘述。

“依旧说:根据心脏左心室驱血力量之大小,以诀脉二十八脉,除“长短散动”不足以象脉之四脉,“促结代”之特殊脉,及指切脉动作之“浮沉”二脉──共九种脉象外;得十九脉而区别之。则洪、滑、数、实、紧、弦、疾、牢,属心脏驱血力量之大者;微、涩、迟、弱、虚、濡、细、伏、缓、革、芤,属心脏驱血力量之小者。又伤寒论十字脉除浮沉二脉外,则大、滑、动、数,属心脏驱血力量之大者;弱、涩、弦、微,属心脏驱血力量之小者。虽此种分析粗疏,认此是治脉学人之快捷方式。”从上面这篇文本里推勘,我们可以知道:脉动之迟数,关系血液流行的快慢,脉搏之软硬,关系心脏弛张的强弱,脉波之顿挫,关系心脏瓣膜的启闭;以心脏生理的变态,直接观察到因病毒之波及侵扰于心脏血行之关系,间接掌握了病理机转的变化(即各脉之主病)及预后之良否(即脉症的忌宜)。虽然所说的仅仅是一个开端,但理论是符合实际的。其次,这篇文本里区分心脏排血力量之大小为两纲,也同于古医学中的“脉之阴阳”;伤寒论以浮、大、滑、动、数属阳,沉、弱、涩、弦、迟属阴,本篇则以阳脉属于心脏驱血力之大者,阴脉属于心脏驱血力之小者,看法虽不同,而原则是一致的。复次,这篇文本的思想论点,完全是环绕着柯韵伯所说:“脉有十种,阴阳两分,即具五法;浮沉是脉体,大弱是脉势,滑涩是脉气,动弦是脉形,迟数是脉息。”的一段理论而阐述出来;体会深刻,具有至理,可以由此作进一步研讨中医脉学的阶梯。

第六章·伤寒脉舌

第四节·观舌形

伤寒自表传里。温热自里达表。全以舌苔为验。传里浅深。及里结多寡。亦以舌苔为验。里热渐清。谷气渐进。亦以舌苔为验。试先举观舌形之要诀。

凡舌膜由三焦腠理直接胃肠。舌本由经络直通心脾肾。故舌尖主上脘。亦主心。舌中主中脘。统主胃与小肠。舌根主下脘。亦主肾与大肠。四边属脾。此为观形分部之要诀。

【荣斋按】舌苔两字,当分别看。舌是舌的本质,苔是舌上所生的垢腻。舌以候元气的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至于分部,可区别为五:()舌尖──候上焦心肺之疾。()舌中央──候胃与大小肠之疾。()舌根──候肾与二便之疾。()舌旁──左以候肝胆之疾,右以候脾肺之疾。()舌边──候三焦膜原与两胁之疾。这里,以前后分三部,察上中下三焦;以旁边分两部,察左右两方。它与脉位之前以候前,后以候后,理相一贯。由于经验的证明,心热则舌尖红而起刺,胃有积滞则中腻,脾肾虚寒则根滑而白,肝胆湿热则舌旁黄腻,三焦蕴火,或湿温伏邪,则苔虽白而舌边必红绛;方寸之地,部位分明,是信而有征的。

凡出舌长而尖者。热未甚。尚宜透邪。出舌圆而平者。热已甚。急宜清热。出舌短。不能出齿外而形方者。热盛极。速宜泻火。若女劳复及产后坏症。舌出数寸者必死。又当别论。此为观验出舌之要诀。

凡舌伸之无力者。中气虚。宜补中。满伸似有线吊者。舌系燥。宜润燥。麻木而伸不出者。肝风挟痰。宜熄风化痰。伸以 唇者。心脾热。宜泻火清热。伸出弄唇者。中蛇毒。宜解毒。伸出不收者。脾涎浸。宜控涎。如舌缩而边卷者。胃液燥极。宜清胃润燥。润之而舌仍卷者。病去而舌气未和。尚可养营益气。若卷而缩短者。厥阴气绝。舌质痿缩也。不治。垢腻揩去而舌仍缩者。亦不治。此为观舌伸缩之要诀。

凡舌颤掉不安者。曰舌战。由气虚者蠕蠕微动。由肝风者习习煽动。宜参舌色以辨之。如色深红鲜红而战者。宜凉血熄风。紫红瘀红而战者。宜泻火熄风。嫩红而战者。

宜养血熄风。淡红而战者。宜峻补气血。若舌软而不能动者。曰舌痿。有暴痿久痿之别。暴痿多由于热灼。每现于舌干之时。亦宜辨其舌色。

如色深红而痿者。宜清营兼益气。紫红而痿者。宜清肝兼通腑。鲜红而痿者。宜滋阴兼降火。惟色淡红而痿者。宜大补气血。如病久而舌色绛嫩者。阴亏已极。津气不能分布于舌本。无药可治。此为观舌痿战之要诀。

【廉勘】久病舌痿。由舌筋之麻痹。及舌实质之痿缩而来。或偏侧。或偏瘫。则又为神经软瘫。如延髓球麻痹。脊髓性筋肉痿缩等症。治宜大补气血。或可侥幸于什一。

至舌挺出时振颤者。多见于温热病及酒客神经衰弱症。

凡病而有苔者多里滞。宜导滞。无苔者多中虚。宜补中。病本无苔而忽有者。胃浊上泛。宜泄浊。病本有苔而忽无者。胃阴将涸。宜救阴。其苔半布者。有偏外、偏内、偏左、偏右之别。偏外者外有内无。邪虽入里未深。而胃气先匮。宜祛邪兼益胃。偏内者内有外无。胃滞虽减。而肠积尚存。宜通肠兼消滞。素有痰饮者。亦多此苔。宜蠲饮。偏左者左有右无。偏右者右有左无。皆半表半里症。但看苔色之多少。白色多。表症多。但宜和解佐温佐清。随症酌加。黄黑灰多。或生芒刺。及黑点燥裂。则里热已结。急宜和解兼下。又有从根至尖。直分两条者。则合病与夹阴寒症。从根至尖。横分两三截者。是并病症也。均宜随症用药。苔虽有形可据。皆为偏而不全。即全舌其苔满布者。

虽多湿痰食滞。亦宜辨其为白砂苔。兼四边舌肉紫红者。为湿遏热伏之温邪。伏于膜原。急宜达原以透邪。白碱苔。兼四边舌肉皆腻者。为脾胃湿阻气滞。与食积相搏。急宜芳淡兼消导。此为观舌有无积苔。及苔偏全之要诀。

凡舌有断纹裂纹。如人字川字爻字及裂如直槽之类。虽多属胃燥液涸。由于实热内逼。急宜凉泻以清火。然中有直裂者。多属胃气中虚。却宜补阴益气。切忌凉泻。更有本无断纹。而下后反见人字裂纹者。此属肾气凌心。急宜纳气补肾。若苔点如粞者。虫蚀居多。即苔现槟榔纹。隐隐有点者。亦属虫积。皆宜杀虫祛积。此为观舌断纹细点之要诀。

【廉勘】舌上面本有细点如刺。名曰味蕾。主辨味。无火则平如无点。有火则突而起点。究竟有虫与否。还宜详审现症确凿。始可投杀虫祛积之剂。

凡苔起瓣晕。皆脏腑实火熏蒸。多见于温毒温疫等病。瓣则黑色居多。晕则灰黑色居多。瓣有多少。一二瓣尚轻。三四瓣已重。六七瓣极重而难治。晕有层数。一晕尚轻。

二晕为重。三晕多死。亦有横纹二三层者。与此不殊。宜泻火解毒。急下存阴。服至瓣晕退净。而其人气液渐复者。庶能救活。此为观舌瓣晕之要诀。

凡舌肿胀增大。不能退场门者。须参舌色以辨之。如色白滑黑滑者。多由于水气浸淫。宜通阳利水。黄腻满布者。由湿热郁而化毒。毒延于口。宜大泻湿火以祛毒。紫暗者。多由于酒毒冲心。心火炎上。宜泻火通瘀。白腻黄腻者。多由于痰浊相搏。满则上溢。宜蠲痰泄浊。若舌瘦小。甚则瘪薄者。亦须兼辨其色。淡红嫩红者。心血内亏。宜养血补心。紫绛灼红者。内热风消。宜清热熄风。若色干绛。甚则紫黯如猪腰色者。皆由心肝血枯。舌质萎缩。不治。此为观舌胀瘪之要诀。

凡舌斜偏一边者为舌歪。色紫红而势急者。多由于肝风发痉。宜熄风镇痉。色淡红而势缓者。多由于中风偏枯。歪在左。宜养血益气。从阴引阳。歪在右。宜补气舒筋。从阳引阴。然多不治。若舌有血痕伤迹者为舌碎。其因有四。一因舌衄。二因抓伤。三因溃疡。四因斑痕。各宜对症施治。此为观舌歪碎之要诀。

凡舌起瘰而凸者。多见于温病、热病、温毒、时疫等证。皆属胃肠实热。枭毒内伏。急宜大剂凉泻。速攻其毒。若凹陷而有缺点者。其症有虚有实。实者多由于口糜。厥后舌起糜点。糜点脱去。则现凹点。由于霉毒上升者宜去霉解毒。由于胃肾阴虚。浊腐蒸腾者。宜救阴去腐。果能毒去腐褪。则新肉渐生。凹点自满。虚者由胃阴中竭。心气不能上布于舌本。气盛则凸。气陷则凹。眼眶亦然。不独舌起凹点也。病已不治。可按脉证以决死期。此为观舌凸凹之要诀。

廉勘:凡舌起瘰而突者。即舌上乳嘴肿。当辨其为热毒。为癌肿。为霉毒性护膜肿。此为最要,若舌起凹点者。多由于乳嘴凹陷。当辨其舌生溃疡。及霉毒性溃疡,如无。则为脏形痿顿。乳嘴缩小成凹,决无方法可治。

第六章·伤寒脉舌

第五节·察舌色

凡察色辨苔。但有白、黄、黑三种。此为结苔之现色。察色辨舌。亦有绛、紫、青三种。此为舌本之变色。苔色白而薄者。寒邪在表。宜发表。或气郁不舒。宜宣气。白而浓者。中脘素寒。宜温中。或湿痰不化。宜化痰。兼发纹满布者多寒湿。宜温化。如碱而腻者多浊热。宜清化。若苔白而浓。其上如刺。起焦裂纹。扪之或糙或涩者。多为热极之下证。急宜寒泻。惟淡白如无。为虚寒。宜温补。亦有属热者。宜参脉症以治之。白如煮熟者。为 白苔。俗称呆白苔。症多不治。若苔色黄。虽邪热渐深。但有带白不带白之分。有质地无质地之别。黄苔带白。薄而无质地者。表邪未罢。热未伤津。尚宜宣气达表。黄苔而浊。不带白而有质地者。邪已结里。黄浊愈甚。则入里愈深。热邪愈结。由于湿热多痰者。宜辛淡清化。由于湿热夹食者。宜苦辛通降。惟黄而糙。黄而燥。剧则黄而带灰带黑。黄而干砂刺点。黄而中心瓣裂者。皆为里热结实。均当速下以存津液。至苔黑色。有带青、带紫、焦燥、津润之不同。苔色青黑而舌本滑润者。为水来克火。多脾肾阴寒证。急宜破阴回阳。苔色紫黑而舌本焦燥者。为火极似水。多胃肾阴涸证。急宜泻火救阴。他如灰色(即淡黑。)灰带白色而滑者。为寒湿伤脾阳。宜温脾化湿。灰带黑色而燥者。为湿火伤脾阴。宜润脾救阴。霉酱色(即黄兼黑。)多由夹食伤寒。浊腐上泛。急宜清下。色淡者生。色浓者死。下之得通者生。不得通者死。此辨苔色之要诀也。余已详六经舌苔中。兹不赘述。若夫舌色由红转绛转紫者。皆有色而无苔。一由心经热炽。劫伤经血。宜滋血清营。虚甚者滋阴复脉。一由肝经火旺。劫伤络血。宜凉血通络。邪盛者。泻火熄风。惟舌青为肝脏本色发现。胃中生气已极。虽有青黑寒化。青紫热化之殊。然竭力挽救。终多不治。余亦载六经舌苔中。学人参看可也。此为察色辨舌。当分苔色舌色之要诀。

【秀按】张诞先。本于申斗垣舌辨。稍加修饰。纂《舌鉴》一卷。共舌图一百二十。每借一色。即化为数十图。语多穿凿。未免眩人心目。俞氏了了数言。已括其要。

【廉勘】东江刘吉人。着察舌辨症新法。其看舌八法。一看舌色。二看舌质。(质亦有色、又有大小温热之症、舌质胀大满口、迹有齿印血热之症、质底色紫色红之别。)三看舌尖。(白苔满舌、尖有红刺、勿用温燥之药、)四看舌心。(四边有苔、中无、或中有直裂、或有直槽、或横裂。)五看舌根。(根后有无苔色接续、有无大肉瘤。)六看舌边。(苔色与边齐否。)七看燥润。(燥润为辨舌两大纲、有以手扪之、或滑润、或燥刺棘手、有看似润而摸之燥者、有看似燥而摸之滑者。)八看老嫩。(苍老者多实症、胖嫩者多虚症。)其第一章。论舌苔原理曰。舌为胃之外候。以输送食物入食管胃脘之用。其舌体之组织。系由第五对脑筋达舌。其功用全赖此筋运动。舌下紫青筋二条。乃少阴肾脉上达。名曰金津玉液二穴。所以生津液以濡润舌质拌化食物者也。中医以舌苔辨症者。以其苔堆于表面。易于辨认。

而未知苔因何而生。其辨症之识。必有毫厘千里之误。此原理之不可不讲也。夫舌之表面。乃多数极小ru头铺合而成。此ru头极小微点。其不易见时。非显微镜不能窥见。易见时。形如芒刺。摸之棘手。或隐或现。或大或小。或平滑。或高起。随时随症。变易不定。苔即胃中食物腐化之浊气。堆于ru头之上。此舌苔所由生也。(廉勘苔虽由胃浊上升、但其所生者、多由于胃肠内膜、层递而上。盖因舌膜直接胃肠故也。)常人一日三餐。故舌苔亦有三变。谓之活苔。无病之象也。其所以能变者。因饮食入胃时。将腐浊遏郁下降。故苔色一退。至饮食腐化。浊气上蒸。苔色又生。胃无腐浊。则苔薄而少。有腐浊。则苔多而浓。此其常理也。故苔色以微黄为正。若白为肺色。胃阳被饮食抑遏。或有积湿。或因粘涎。正色反不能直达而上。故有暂白之时。惟青为绝色。青蓝之色。现于舌上。其人命必危。此外尚有似黄非黄。似白非白。各类间色。皆条分于后。

以备后学细心参考。其说可谓清切矣。足为观察苔色之目标。

凡察苔色。与虚实最多关系。如苔色黄浊者为实。可用苦辛通降。若黄白相兼。间有淡灰者为虚。但宜轻清化气。(如杏、蔻、橘、桔等品)黄浓而糙刺者为实。可攻泻之。若黄薄而光滑者为虚。切忌攻泻。苔色黑而芒刺者为实。(肠有燥粪无疑)攻下刻不容缓。若黑如烟煤隐隐而光滑者为虚。虚寒虚热。当旁参脉症以施治。白色如咸。白如腻粉者皆为实。均宜苦辛开泄。粉苔干燥者实热尤盛。急宜苦寒直降。若白薄而淡。

及白而嫩滑者皆为虚。气虚阳虚。尤必细参脉症以治之。此为察色辨苔。当分虚实之要诀。

【秀按】张景岳曰。凡诊伤寒。以苔色辨表里寒热。确有可据。若以舌色辨虚实。

不能无误。例如黑苔。实固能黑。以火盛而焦也。虚亦能黑。以水亏而枯也。竟有阴虚伤寒。其症似阳。舌黑如炭。芒刺干裂者。用甘温壮水药。诸症渐退。但舌黑不减。后数日。忽舌上脱一黑壳。

内则新肉灿然。始知其肤腠焦枯。死而复活云云。观此。则舌黑起芒刺。未必皆实。尤必于其舌本之老嫩。脉症之虚实。详辨以参定之。

【廉勘】杨潜村观舌心法云。凡舌苔由白而黄。由黄而焦。或枯黑燥裂。若察其舌边胖大。舌底滑润者。甚有舌底燥嫩。绝无津液。或糙刺如砂皮。或敛束如荔枝壳者。

多因劳伤脾肺。气虚发热。医者但知为伤寒。误用发散。益虚益热。又误认为实热。复用寒凉。重阴内逼。以致虚火上炎。所以白上加黄。黄上加焦。而枯黑燥裂也。不论其脉。不论其症。大剂参附养荣汤。不时灌服。多有得生者。然其舌质。未有不胖且嫩者。苔色干燥滑润。又在所不拘也。若苔色因实火焦黑。则其形必坚敛。色必苍老。其舌质万无胖嫩者。此皆察色者所不可不知也。观此。则病之虚实。验之于苔。但能据以定症之虚实。不能据以定体质之虚实。

凡舌有质地。而坚敛苍老。不拘苔色白黄灰黑。由舌中延及舌边。揩之不去。刮之不净。底仍粗涩粘腻。不见鲜红者。是为有根之真苔。中必多滞。舌无质地。而浮胖娇嫩。不拘苔色白黄灰黑。满布舌中。不及舌边。揩之即去。刮之即净。底亦淡红润泽。

不见垢腻者。是为无根之假苔。里必大虚。即看似苔色满布。饮食后苔即脱去。舌质圆浮胖嫩者。亦属假苔。一名活苔。他如食枇杷则苔色黄。食橄榄则苔色青黑。是为假色之染苔。故苔有质地与无质地。延及舌边与但布舌中。过辨虚实之大纲。此为察色辨苔。当分真假之要诀。

【廉勘】陆氏冷庐医话曰。临症视舌。最为可凭。然亦未可执一。正义云。凡见黑舌。问其曾食酸咸等物。则能染成黑色。非因病而生也。然染成之黑。必润而不燥。刮之即退为异。又惟虚寒舌润能染。若实热舌苔干燥 何能染及耶。凡临证欲视病患舌苔燥润。禁饮汤水。饮后则难辨矣。重庆堂随笔云。淡舌白苔。亦有热症。黄浓满苔。亦有寒症。舌绛无津。亦有痰症。当以脉症便溺参勘。又如灯下看黄苔。每成白色。然则舌虽可凭。而亦未尽可凭。非细心审察。亦难免于误治。故俞氏谓临症辨舌。亦须活法推求。真阅历精深之语也。

凡苔薄者表邪初见。苔浓者里滞已深。固已。但要辨其薄而松者无质。揩之即去。

为正足化邪。即薄而腻者。邪入尚浅。亦宜宣气达邪。惟浓而腻者有地。揩之不去。多秽浊盘踞。若浓而松者。里滞已化。但须轻清和解。此为察色辨苔。当分浓薄松腻之要诀。

凡舌苔始终一色。不拘白黄灰黑。即有浓薄滑涩干润浓淡之不同。总属常苔。当参脉症以施治。如舌一日数变。或由白而黄。由黄而黑。或乍有乍无。乍赤乍黑者。皆为变苔。其症多凶而少吉。此为察色辨苔。当分常变之要诀。

凡舌苔由腻化松。由浓退薄。乃里滞逐渐减少之象。是为真退。即有续生薄白新苔者。尤为苔真退后。胃气渐复。谷气渐进之吉兆。若满舌浓苔。忽然退去。舌底仍留污质腻涩。或见朱点。或有发纹者。是为假退。一二日间。即续生浓苔。又有满舌浓苔。

中间驳落一瓣。或有罅纹。或有凹点。底见红燥者。须防液脱中竭。用药切宜审慎。若浓苔忽然退去。舌光而燥者。此胃气将绝也。多凶少吉。此为察色辨苔。当分真退假退驳去脱竭之要诀。

凡舌苔糙者多秽浊。粘者多痰涎。固已。惟浓腻与浓腐。尤宜明辨。浓腻者固多食积。亦有湿滞。刮之有净有不净。或微浓而刮不脱。虽有邪从火化。渐积而干。而舌本尚罩一层粘涎。是为浓腻之常苔。若浓腐虽多由胃液腐败。然有脓腐霉腐之别。如舌上生脓腐。苔白带淡红。粘浓如疮中之脓。凡内痈最多此症。肺痈肠痈多白腐苔。胃痈多黄腐苔。肝痈腰痈多紫黑腐苔。下疳结毒仍多白腐苔。若霉腐苔。满舌生白衣如霉苔。或生糜点如饭子样。皆由食道延上。先因咽喉而起。继则延累满舌。直至满口唇齿皆有糜点。多见于湿温、温毒、伏暑、赤痢、梅毒、疳积等症。此由胃体腐败。津液悉化为浊热。中无砥柱。蒸腾而上。无论白腐黄腐。其病总多不治。是为浓腐之霉苔。此为察色辨苔。当分糙粘及浓腻与浓腐之要诀。

若夫察看舌色。则舌色本红。淡于红者血虚也。淡红无苔。反微似黄白苔者。气不化液也。甚则淡红带青者。血分虚寒也。妇人子宫冷者有之。苔死腹中者亦有之。久痢虚极者亦恒见之。

浓于红者为绛。血热也。尖绛者、心火上炎也。根绛者、血热内燥也。通绛无苔。及似有苔粘腻者。血热又挟秽浊也。绛而深紫。紫而润黯者。中脘多瘀。紫而干晦者。肝肾气绝。由绛而紫。紫而转黑者。络瘀化毒。血液已枯。不治。若舌本无苔。隐隐若罩黑光者。平素胃燥舌也。烟家多有此舌。此为察色辨舌。当分舌色淡浓之要诀。

【廉勘】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胎或作苔。平人舌中。常有浮白苔一层。或浮黄苔一层。夏月湿土司令。苔每较浓而微黄。但不满不板滞。其脾胃湿热素重者。往往终年有浓白苔。或舌中灰黄。至有病时。脾胃津液为邪所郁。或因泻痢。脾胃气陷。舌反无苔。或比平昔较薄。其胃肾津液不足者。舌多赤而无苔。或舌尖舌边多红点。若舌中有红路一条。俗称鸡心苔。血液尤虚。此平人舌苔之大较也。凡临症察看苔色舌色。必先问其平素舌苔何如。始有准的。

【荣斋按】舌苔无论何色,皆有治法,惟舌质变,则为难治。然舌质既变,亦要察其色之死活;活者、细察底里,隐隐犹见红活,此不过气血之有阻滞,非脏气之败坏也;死者、底里全变干晦枯萎,毫无生气,是脏气不至矣!所谓真脏之色也。辨舌色当中,以辨舌之黑色最难,然亦有“难里找易”的方法;如黑而干焦、肿硬、卷缩、芒刺者,属实热证;其脉必洪数沉实,证必大热狂躁,宜白虎、承气等方。黑而白、黑而灰、黑而紫、湿润软滑者,属虚寒证;脉必微弱,证必恶寒,宜四逆辈。此辨黑舌之方法,古今医学文献中都有这样的记载,特把它举出一个例子如上。

第六章·伤寒脉舌

第六节·辨舌质

辨质者。辨明其舌之木质也。其质虽满舌属胃。而内含经络甚多。与心脾肝肾实互相关系。凡病之虚实。症之吉凶。多于此中诊断之。故辨质较观形察色。尤为扼要。

凡舌质坚敛而兼苍老。不论苔色白黄灰黑。病多属实。舌质浮胖而兼娇嫩。不拘苔色灰黑黄白。病多属虚。此辨舌质老嫩。断病虚实之要诀。

凡舌质柔软。伸缩自由者。气液自滋。舌质强硬。伸缩为难者。脉络失养。但舌强与舌短不同。舌短者舌系收紧。舌强者舌质坚硬。此辨舌质软硬。察液润燥之要诀。

凡看舌质。先辨干滑燥润。干者津乏。扪之而涩。滑者津足。扪之而湿。燥者液涸。扪之而糙。润者液充。扪之而滑。如病初起而舌即干者。津竭可知。病久而舌尚润者。液存可识。望之若干。扪之却滑者。若湿热蒸浊。其色黄亮。若瘀血内蓄。其色紫黯。

望之若润。扪之却燥者。若气浊痰凝。其苔白浓。若气虚伤津。其苔白薄。他如阴虚阳盛者。其舌必干。阳虚阴盛者。其舌必滑。阴虚阳盛而火旺者。其舌必干而燥。阳虚阴盛而火衰者。其舌必滑而润。此辨舌质干滑燥润。断病津液充乏。阴阳盛衰之要诀。

凡舌质有光有体。不论白黄灰黑。刮之而里面红润。神气荣华者。凡病多吉。舌质无光无体。不拘有苔无苔。视之而里面枯晦。神气全无者。凡病皆凶。此辨舌质荣枯。断病吉凶之要诀。

凡舌圆大碎嫩。其质红润者。皆属心经虚热。病尚可治。舌枯小卷短。其质焦紫者。皆属肝肾阴涸。病多速死。此辨舌质圆嫩枯短。断病虚热阴涸之要诀。

凡舌色如朱柿。光如镜面或如去膜猪腰子。或敛束如荔枝壳。或干枯红长。而有直纹透舌尖者。病皆不治。尚属显而易见之舌质已枯。更有生气虽绝。而舌质上面。反罩一层苔色。洁白似雪花片。呆曰如豆腐渣。或如嚼碎饭子。 白兼青。枯白而起糜点。

视其舌边舌底。必皆干晦枯痿。一无神气。乃舌质已坏。脏气皆绝也。病皆速死。此辨舌质无神无气。断病必死之要诀。

第六章·伤寒脉舌

第七节·心法提要

凡以舌苔之五色。分察五脏。乃五行之死法。不足以测四时杂感之变症。惟以苔色之白黄灰黑。舌色之红绛紫青。察六经传变之症候。确凿可凭。历验不爽。医家把握。

首赖乎此。

凡舌上苔。有垢上浮是也。不论白黄灰黑。必先区分燥润及刮之坚松者。以定胃肠津液之虚实。此为要诀。若无苔而舌色变幻。多属心肾虚证。或肝胆风火证。甚则脏气绝证。尤必察色光之死活。及木质之荣枯。辨其脏真绝与不绝。以决变症坏病之死生。

最为要诀。

凡以手扪舌。滑而软者病属阴。粗而糙者病属阳。固已。然虚寒者舌固滑而软。而邪初传里。及真热假寒。亦间有滑软之舌。实热者舌固粗而糙。而血虚液涸。及真寒假热。亦或有粗糙之舌。其辨别处虚寒症。必全舌色淡白滑嫩。无余苔。无点无罅缝。邪初传里症。全舌白滑而有浮腻苔。寒滞积中者。舌亦相类。真热假寒症。必全舌色白。而有点花、罅裂、积沙各实苔不等。而舌上之苔。刮亦不净。舌底之色。却多隐红。若重刮之。沙点旁或少许出血。

实热症。及邪火入阴经症。全舌必有或黄或黑。积滞、干焦、罅裂、芒刺等苔。血虚液涸症。全舌必绛色无苔。或有横直罅纹。而舌短小不等。真寒假热症。全舌虽或有灰黑色及干糙焦裂芒刺浓苔。但松浮而不及边沿。一轻擦即脱净。舌底必淡白而不红。或淡红而舌圆大胖嫩。此以舌辨寒热虚实。活法推求之要诀。

凡舌短由于生就者。无关寿夭。亦无药可治。若因病缩短。则邪陷三阴。皆能短舌。先当辨其苔色。如舌红短而有白泡者。少阴血虚火旺也。宜滋阴降火。舌黑短而苔干焦者。厥阴热极火逼也。宜急下存阴。尚可十救二三。惟舌短而卷。男子囊缩。妇人乳缩。乃脏腑热极而肝阴已涸也。虽多不治。能受大剂清润泻药者。亦可十救一二。至于舌硬。有强舌、木舌、重舌、肿舌、大舌之分。强舌多痰热症。木舌重舌多心经燥热症。肿舌大舌多脾经湿热症。总属实热。无虚火。尤以心经血热为最多。此辨舌短舌硬之总诀。

凡看舌苔。黄苔易辨。但有表里实热症。绝少表里虚寒症。表症风火暑燥。皆有黄苔。伤寒必邪传里入胃。其苔始黄。黑苔均属里症。无表症。寒热虚实各症皆有。亦有烟苔染苔。较为难辨。灰苔则黑中带紫。有实热症。无虚寒症。有湿热传里症。有时疫流行症。有郁痰停胸症。有蓄血如狂症。其症不一。若淡灰即淡黑。黑中带白。多寒中脾肾症。霉酱苔则黄赤兼黑。凡内热久郁。夹食中暑。夹食伤寒传脾。皆有此苔。不论何症何脉。皆属实热里症。无表分虚寒症。若白苔尤多错杂。辨病较难。表里寒热虚实症皆有。且多夹色变色。有合并症。有半表里症。最宜详辨。总之察看苔色。必先辨刮舌情形。凡舌刮后。有津而光滑。不起垢腻。底见淡红润泽。均属无根之浮苔。属表属虚属寒者多。刮不净。或刮不脱。及刮去垢腻后。舌底仍留污质。薄如浆糊一层。腻涩不见鲜红。均属有根之真苔。属里属实属热者多。次辨有无朱点罅纹芒刺。及板贴与松浮。初起由白变黄。由黄变灰变黑。由黄黑变霉酱。舌中起苔。延及根尖。有朱点芒刺罅纹。而板贴不松者。均属里症实症坏热症。若由淡白滑苔。忽然转灰转黑。其初无变黄之一境。望之似有焦黑芒刺干裂之状。

然刮之必净。湿之必润。无朱点。无罅纹。其形浮胖者。皆属真寒假热之虚苔。此以苔色辨表里寒热虚实之总诀。

凡有舌色。全舌淡红。不浅不深者。平人也。有所偏则为病。表、里、虚、实、热症。皆有红舌。惟寒症则无之。舌红虽皆属热。而有红 、红痿、红短、红硬、红星、红、红战、红圈、红裂、红碎之各殊。必参现症以明辨之。舌紫有表里实热症。无虚寒症。虽有寒邪化火。温疫内发。酒食湿滞。误服温补之种种病因。总属肝脏络热症。若淡紫中夹别色。则亦有虚寒症。惟舌见青色。多凶少吉。若青滑有薄苔者。多属寒中肝脏。犹可用温药救治。妇人胎死腹中者。亦可用下药救疗。若纯青无苔而光者。脏腑生气已绝。决死不治。若舌淡红而现蓝色纹。胃有寒食结滞者。尚可急投温补温通药救之。此以舌色辨寒热虚实吉凶生死之总诀。

总而言之。察舌断症。初无男妇老少之殊。而观舌凭目。虽较手揣脉象为有据。尤必检查病源。明辨现症。询其平素为阴脏。为阳脏。为平脏。始能随机应变。对症发药。温凉补泻。无或偏畸。审慎于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八字。鉴别至当。庶几常变顺逆。乃有通经达权之妙用。若不将病源症候。一一明辨在先。遽谓舌苔之征实。不比脉象之蹈虚。而以探试幸中之药品。妄事表彰。断定某药可治某舌。亦多误人之弊。后之学人。必小心谨慎之。

【荣斋按】察舌为望诊当中一个有力的帮助,所以凡血液之变调(血热则舌红而边有瘰,瘀热则绛而紫之类。)体液之盛衰(如荣润则津足,干枯则津乏,或枯萎如油腰子之类。)皆有形可征;而苔垢又为消化器病变的最显著部分。章虚谷说:“观舌质可验其正之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此为观察舌与苔的大法。进一步说:如病属实者,其舌必坚敛而兼苍老,病属虚者,其舌必浮胖而兼娇嫩;以此为辨,则为虚为实,是假是真,虽未参症切脉,而也可了解其大概。虚实既分,用药的补泻自有定律。然虚实各有阴阳,舌质与舌色,也各有分别,例如:阴虚阳盛者,舌必干;阳虚阴盛者,舌必滑;阴虚阳盛而火旺者,其舌必干而燥;阳虚阴盛而火衰者,其舌必滑而湿。如此分别,则为阴为阳,为虚为实,灼然可见。

第六章·伤寒脉舌

第八节·察舌辨症歌

(归安吴坤安先生撰。越医何廉臣增订。)

六淫感症有真传。临证先将舌法看。察色分经兼手足。营卫表里辨何难。

【廉勘】吴氏曰。凡诊伤寒。当先察舌苔形色。分别足经手经。在表在里。卫分营分。再参脉症施治。此为辨症真传。

白肺绛心黄属胃。红胆灰黑主脾经。肾脏紫赤兼圆嫩。焦紫肝阳阴又青。

【廉勘】吴氏曰。凡临症。见舌无苔而润。或微白而薄。即是太阳表症。若黄苔阳明里症。鲜红少阳胆火。灰黑太阴脾湿。绛主手少阴心经。紫赤属足少阴肾经。焦紫厥阴阳邪。青滑厥阴阴邪。

表白里黄分汗下。绛营白卫治更歧。次将津液探消息。润泽无伤涩已亏。

【廉勘】吴氏曰。白苔主表。当汗。黄苔主里。当下。舌绛主营分之热。宜清。忌表。舌白主卫分之邪。宜汗。忌清。再辨其舌之燥润。验其津液之存亡。不拘何色。但以润泽为津液未伤。燥涩为津液已耗。最宜深察。

白为肺卫仍兼气。绛主心营血后看。白内兼黄多气热。边红中白肺津干。

【廉勘】吴氏曰。凡外邪之入。先到卫分。不解。然后入气分而营分。不解。然后入血分。白内兼黄。仍属气分之热。不可早用清营药。白苔兼红。乃温邪犯肺。灼伤肺津。不可辛温过表。只须轻清凉散。此即叶氏所谓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到气始可清气。乍入营分。犹可透营泄热。转出气分而解。至入于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清火是也。

白黄气分留连久。尚冀战汗透重关。舌绛仍兼黄白色。透营泄卫两和间。

【廉勘】吴氏曰。凡舌苔白中带黄。日数虽多。尚在气分留连。可冀战汗而解。若舌红绛仍带黄白等色。是邪在营卫之间。当用犀羚以清透营热。葱豉荷翘以辛散卫分。

两解以和之可也。以上三歌。总论舌苔之白黄红绛。邪之在表在里。卫分营分。此为叶氏独得之心法。吴鞠通、王孟英、林佩琴石芾南。悉遵此以辨症。窃思卫行脉外而主气。营行脉中而主血。凡全体手足六经。奇经八脉。十五大络。一身孙络。贯乎脏腑之内。运乎躯壳之中。连续贯通。为之道路以传变周流者。皆卫与营气与血之作用也。

故外邪之入。无不先到营卫。亦无不先伤气血。必营卫气血之功用失。而后脏腑之体质乃伤。此必然之理。叶先生以此辨症。真独出心裁。活法推求之捷诀矣。

白而薄润风寒重。温散何妨液不干。燥薄白苔津已少。只宜凉解肺家安。

【廉勘】吴氏曰。此辨风寒与风热治法不同。凡风寒初入太阳经。舌多无苔。或生苔白润而薄。此津液不亏。可从足经用辛温药。轻如羌、防、苏叶。重如麻黄、桂枝之类。如白苔虽薄而燥。或舌边舌尖带红。此风热犯肺。先伤气分。津液已少。不可过汗。当于手经用轻清疏解药。如桑叶、杏仁、焦栀、豆豉、连翘、薄荷、前胡、桔梗、栝蒌皮、淡竹叶之类。

苔白而粘风湿重。解肌通气自然安。苔干薄白边红色。润燥清金救肺看。

【廉勘】此辨风湿与风燥治法迥殊。凡舌苔白而粘腻。或灰白而粘。必因身冒雨雾。湿着上焦气分。症必发热头重。一身尽痛。口腻不渴。先宜解肌去湿。如桂枝、秦艽、羌活、防风、白芷、二陈、二苓之类。次宜宣通气分。如藿梗、半夏、广皮、白蔻、滑石、通草、苡仁、枯芩、浙苓皮之类。使气分湿走。热自止矣。如苔白薄而干。或舌边兼红。气咳痰少。此风燥伤肺。津液已亏。急宜清燥救肺。如霜桑叶、甜杏仁、南沙参、栝蒌仁、川贝、生甘、柿霜、梨汁、竹沥之类。以上两歌。总论舌苔之白润白燥白粘白干。辨症之风寒风热风湿风燥。此为外感风邪之首要。但其中又须活变。如同为舌白口渴之症。若湿邪内聚。津液不主上承者。当以舌白为主。而用辛温开湿。不以口渴为忌也。若燥邪上受。津液不司通降者。当以口渴为主。而用清润化燥。不以舌白为据也。

舌苔粘腻分寒热。色白色黄要辨明。湿结中焦多痞满。辛开淡泄自然平。

【廉勘】吴氏曰。此以舌苔粘腻为湿邪之验。白而粘腻者寒湿。其症胸腹痞满。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乃寒湿结于中焦。宜苦辛温淡药以开泄之。如苍术、川朴、半夏、陈皮、赤苓、猪苓之类。黄而粘腻者湿热。其症脘闷呕恶。二便不利。乃湿热结于中焦。宜苦辛凉淡药以开泄之。如黄芩、川连、半夏、枳实、滑石、通草、茵陈、冬瓜皮子之类。以予所验。吾绍寒湿症少。湿热最多。湿热者。湿与热互结不解也。其先受湿。后化热。在春秋冬三时。但名湿热。先受湿。后冒暑。在夏令即名暑湿。其实皆湿热之症也。其间因湿而蒸热者。必化其湿而热方退。

因暑而蒸湿者。必清其暑而湿方行。此即先其所因。伏其所主之经旨也。

暑伤气分苔多白。渴饮烦呕咳喘连。身热脉虚胸又满。无形气分热宜宣。

【廉勘】暑伤气分。舌苔多白。固已。但要辨其白糙者多挟秽。宜轻清芳透。如焦栀、豆豉、连翘、薄荷、茵陈、滑石、通草、青蒿脑、鲜淡竹叶、鲜枇杷叶、西瓜翠衣、鲜荷叶边之类。白腻者必挟湿。参看后条歌诀可也。

暑湿合邪苔浊腻。三焦受病势弥漫。脘闷头胀多呕恶。腹痛还防疟痢干。

【廉勘】吴氏曰。暑邪挟湿。从口鼻空窍触入。则三焦气分受病。其舌苔白而浊腻。其症头胀脘闷呕恶。此邪初入。其势尚轻。只用栀、豉、杏、橘、郁、朴、滑、通等。以清宣气分。余如鲜枇杷叶、鲜佩兰、鲜竹叶之类。亦可酌加。若暑湿之邪。留于膜原则变疟。结于肠中则成痢。又当随症施治。

微黄粘腻兼无渴。苦泄休投开泄安。热未伤津黄薄滑。尤堪清热透肌端。

【廉勘】吴氏曰。病有外邪未解而里先结者。如舌苔粘腻微黄。口不渴饮。胸中痞满是也。此湿阻气分。宜开泄气郁。使邪仍从肺卫而出。如白蔻、橘红、杏仁、郁金、枳壳、桔梗之类。不可用陷胸泻心苦泄之法。逼邪入里。即纯黄苔虽主里热。若苔薄而滑。是热尚在气分。津液未亡。最好用轻清泄热。芳透表邪。亦可外达肌分而解。如栀、豉、翘;薄、芦笋、细辛之类。

若见边红中燥白。上焦气热血无干。但清膈上无形热。滋腻如投却疾难。

【廉勘】邵氏曰。舌苔边红。中心燥白。乃上焦气分无形之热。其邪不在血分。切勿妄投滋腻血分之药。宜轻清凉解。故吴氏主凉膈散去硝、黄、加石膏。

湿热久蒸成内着。浓黄呕痞泻心权。若兼身目金黄色。五苓栀柏共茵煎。

【廉勘】吴氏曰。湿热内着。多从饮食中得之。嗜酒人尤多此苔。苔必浓黄粘腻。

症必痞满不饥。呕吐不纳。惟泻心法最效。如川连、干姜、黄芩、半夏、枳实、竹茹、广皮、茵陈、通草、赤苓之类。湿热内结。若误治必致成疸。宜五苓散加减。如赤苓、猪苓、泽泻、桂枝、滑石、茵陈、焦栀、川柏、伐木丸之类。但有阳黄阴黄之别。湿热结胃。其胆必热。则成阳黄。黄色鲜明。宜茵陈蒿汤加枳、朴、猪胆汁。湿热蕴脾。

其肾多寒。则成阴黄。黄色灰黯。宜茵陈附子汤加半硫丸。

太阴腹满苔粘白。苍朴陈苓湿结开。黄燥还兼心烦热。泻心陷胸二方裁。

【廉勘】吴氏曰。太阴湿盛。则痞而满。满在脐间大腹。苔多白而粘腻。阳明热结,则烦而闷。闷在心下胃口。苔多老黄燥裂。湿盛者。宜苦辛温以开之。如苍朴、二陈、四苓之类。热结者。因于热痰固结。宜小陷胸法。如栝蒌仁、姜半夏、川连、枳实、竹沥、姜汁之类。因于湿热内结。宜泻心法。如川连、半夏、黄芩、广皮、白蔻、滑石、赤苓、通草之类。

苔若纯黄无白色。表邪入里胃家干。更验老黄中断裂。腹中满痛下之安。

【廉勘】吴氏曰。伤寒由表入里。故舌苔先白后黄。至纯黄无白。邪已离表入里。

即仲景所云胃家实也。然舌苔虽黄。而未至焦老裂纹起刺。大便虽秘。而未至痞满硬痛。尚属胃家热而未实。宜清不宜攻。必再验其舌苔黄浓焦老。中心裂纹。或尖起刺。腹中硬满胀痛。方用承气。下之则安。凡舌中心属胃。如肠中有燥矢。舌心必有黄燥黑燥等苔。若腹无硬满耕痛之状。亦但须养阴润燥。

不可妄用承气法攻之。

黄浓方知邪入里。黑兼燥刺热弥深。屡清不解知何故。火燥津亡急救阴。

【廉勘】吴氏曰。舌苔由黄转黑。黑而且燥。虽为阳明之热。而腹无痞满硬痛。非承气症。但宜清解。若清之不应。是肠中燥矢。与热邪固结。胃土过燥。肾水不支。胃液已干。宜大小甘露饮。以救胃汁。使阴液充溢。阳邪自解。二便自通。

舌见边黄中黑腻。热蒸脾湿痞难禁。吐呕便秘因伤酒。开泄中焦有泻心。

【廉勘】舌苔边黄。中心黑腻。较黄浓尤为深重。呕痞便秘。较痞满呕吐症尤加重。嗜酒及恣食油腻者。尤多此症。泻心者。苦泻心下之胃肠积热也。故仲景立三黄泻心汤。极苦泄热。荡涤胃肠。拙见仍拟加枳、朴、姜汁。苦与辛合。能降能通。病患如畏大黄。可用清宁丸缓通法以代之。

黑滑太阴寒水侮。腹疼吐利理中宜。更兼粘腻形浮胖。伏饮凝痰开逐之。

【廉勘】吴氏曰。舌苔黑滑。为太阴之寒。所谓寒水侮土。理中症也。若兼粘腻浮胖。是湿痰寒饮。伏于太阴。当用温药和脾。如二陈、浓朴、姜汁合五苓之类。开之逐之。痰饮自去。以上十一歌。总论舌苔之白黄灰黑。及其燥刺粘腻。辨症之寒湿、湿热、暑湿、酒湿、燥火、寒水。此为外感六淫之总要。

伤寒入里阳明主。热病阳明初便缠。先白后黄寒化热。纯黄少白热蒸然。热病无寒惟壮热。黄芩栀豉古今传。恶寒发热伤寒症。发汗散寒表剂先。

【廉勘】吴氏曰。伤寒由表达里。故在表属太阳。入里即属阳明腑病。热病自内发外。借阳明为出路。故初起即在阳明。但看舌苔先白后黄者。伤寒由表入里。寒化为热也。若初起纯黄少白。或黄色燥刺。是病发于阳明。由里出表。热势蒸然内盛也。更参外症。初起恶寒发热为伤寒。可用表剂发汗。壮热无汗为热病。按其胸腹热蒸灼手。如仲景阳明病之栀豉汤。少阳病之黄芩汤。皆可通治。以上一歌。论舌苔之白黄。辨时病新感伏气之总诀。

少阳温病从何断。舌绛须知木火然。目赤耳聋身热甚。栀翘犀角牡丹鲜。

【廉勘】吴氏曰。凡温病热病。皆纯热无寒。热病发于阳明。温病发于少阳。当从柯韵伯法断之。但看舌苔黄燥为阳明热病。舌色绛赤为少阳温病。温病宜用犀角、栀、翘、丹皮、鲜地之类。以清解木火之郁。大忌汗散。

舌绛须知营分热。犀翘丹地解之安。若兼鲜泽纯红色。胞络邪干菖郁攒。素有痰火成内闭。西黄竺贝可加餐。

【廉勘】吴氏曰。温邪入营。舌即绛赤。急宜清营透热。如犀角、鲜地、连翘、丹皮之类。若邪入心包络。舌色鲜泽纯红。症必神昏内闭。轻加广郁金、石菖蒲等以开之。重则用牛黄丸、至宝丹、紫雪等。芳香开闭。如素有痰火。邪热内陷。里络就闭。更当加西黄、川贝、竹沥、竺黄之类。清火豁痰。

心承胃灼中心绛。清胃清心势必残。君火上炎尖独赤。犀兼导赤泻之安。

【廉勘】吴氏曰。凡黄苔而中心绛者。心受胃火蒸灼也。当于清胃药中加清心药。

如川连、鲜地、竹叶卷心之类。如舌尖独赤起刺。心火上炎也。犀角合导赤以泻之。

绛舌上浮粘腻质。暑兼湿浊欲蒸痰。恐防内闭芳香逐。犀珀菖蒲滑郁含。

【廉勘】吴氏曰。暑蒸湿浊则成痰。痰迷则神昏谵语。宜于清暑药中加竹沥、竺黄之类。暑湿兼秽。恐蒙闭心包。酿成昏厥不语之危候。故用鲜石菖蒲、广郁金等。藉其芳香逐秽。犀角以透营分暑邪。琥珀、滑石、清暑利湿。

白苔绛底因何故。热因湿遏透之难。热毒乘心红点重。黄连金汁狂乱安。

【廉勘】吴氏曰。热因湿邪遏伏。舌苔白而底绛。恐防其变干。急宜泄湿透热。如犀角、滑石、茯苓皮、猪苓、苡仁、茵陈、青蒿、芦笋、细辛之类。若湿温症。舌现红星点。此热毒乘心。必神昏谵语。宜苦寒之品泻之。狂乱者。非黄连、金汁不解。如无金汁。以人中黄代之。

暑入心营舌绛红。神呆似寐耳如聋。溺淋汗出原非鲜。失治邪干心主宫。犀滑翘丹元地觅。银花竹叶石菖同。本成内闭多昏昧。再入牛黄即奏功。

【廉勘】吴氏曰。暑邪直入心经。上蒙清窍则耳聋。乘于胞络则神昏。宜清心开闭。紫雪、行军散最妙。其次至宝丹、牛黄丸等。最忌柴、葛。

湿温气分流连久。舌赤中黄燥刺干。咯血毋庸滋腻入。耳聋莫作少阳看。三焦并治通茹杏。金汁银花膏滑寒。若得疹痧肌肉透。再清痰火养阴安。

【廉勘】吴氏曰。湿温症。初尚气分郁结。肺气不得宣畅。则酿成脓血。故咯血。

湿热上蒙清窍。则耳聋无闻。重则三焦俱病。变症百出。治当急清三焦。气分一松。则疹痧得以外达。再议清火清痰。渐入养阴之品。以上七歌。统论舌色之红绛。辨症之温暑湿温。

舌绛碎生黄白点。热淫湿 欲生疳。古名狐蜮皆同此。杂症伤寒仔细探。

【廉勘】吴氏曰。狐蜮。即牙疳下疳之古名也。皆属虫症。牙疳即蜮。上唇有疮。

虫食其脏。蚀唇则上唇内生疮如粟。蚀齿则腐龈。甚则脱牙穿腮破唇。蚀肺则咳血唾血。心内懊 而痛。甚则失音声哑。金匮统用甘草泻心汤。(清炙草、黄连、黄芩、干姜、半夏、人参、大枣。)

和胃杀虫。外吹珠黄十宝散。(滴乳石八分、苏薄荷儿茶各一钱二分、制川柏一钱、人中白六分、化龙骨五分、梅冰四分、飞辰砂一分五厘、牛黄珠粉各一分。)不论走马牙疳。穿牙疔毒。及骨槽风。初生小儿胎毒口疳。频吹皆妙。若黑腐。原方加真铜绿一钱二分。

灯草灰六分。胡黄连三分。下疳即狐。下唇有疮。虫食其肛。蚀烂肛阴。咽干便脓。如肠毒痔漏肛痈之类。《金匮》用赤小豆当归散。(赤小豆浸芽出三钱、当归钱半。)排脓活血。外用苦参汤(苦参一两煎汤、乘热熏洗三次。)洗之。雄黄(雄黄末二钱、筒瓦二枚合之、烧向肛熏之。)其症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白乍黑。此皆虫扰之候也。以上一歌。论舌绛碎而有黄白腐点。辨症之湿热蒸腐化虫。为狐为蜮之害人。

舌绛不鲜枯更痿。肾阴已涸救之难。紫而枯晦凋肝肾。红泽而光胃液干。

【廉勘】吴氏曰。舌形紫晦如猪肝色。绝无津液者为枯。舌形敛缩。伸不过齿者为痿。此肝肾已败。不治。若舌色红泽而光。其色鲜明者。属胃阴干涸。犹可滋养胃阴。

甘凉纯静之品主之。如鲜生地、鲜石斛、蔗浆、梨汁之类。以上一歌。论舌紫枯痿。及舌红润而光。辨症之不治可治。

苔形粉白四边红。疫入膜原势最雄。急用达原加引药。一兼黄黑下匆匆。

【廉勘】吴氏曰。凡时症初起。苔形粉白而浓。四边红绛者。此疫症也。邪在膜原。其势最雄。顷刻传变。诊家不可轻视。吴又可用达原饮加引经表药。透之达之。如兼太阳加羌活。阳明加葛根。少阳加柴胡。如舌变黄燥色。乃疫邪入胃。加大黄下之。如变黑色。入里尤深。用承气加解毒药下之。疫势甚者。其舌一日三变。

由白变黄。由黄变黑。当速下之。

若见鲜红纯绛色。疫传胞络及营中。清邪解毒银犀妙。菖郁金黄温暑通。

【廉勘】吴氏曰。温疫一症。治分两途。但看舌苔白而黄。黄而黑者。疫邪自表入里。汗之下之可也。如见舌苔鲜红绛色。此疫邪入于营分及胞络之间。汗下两禁。惟宜清营解毒。逐秽开闭。如犀角、银花、菖蒲、郁金、西黄、金汁、人中黄之类。与温热暑症。治法相通。

疹 色白松肌表。血热知丹犀莫迟。舌白荆防翘薄力。舌红切忌葛升医。

【廉勘】吴氏曰。疹 发于气分。其色淡红而白者。舌苔亦白。宜葛根、防风、蝉蜕、荆芥、连翘、薄荷、牛蒡等。松肌达表。若见赤 丹疹。邪在营分血分。舌必绛赤。宜犀角、连翘、鲜生地、人中黄、净银花等。透营解毒。大忌升、葛、足经之药。以上三歌。统论舌色之红绛。及舌苔之兼白兼黄。辨疫症之分途。

凡属正虚苔嫩薄。淡红微白补休迟。浓黄腻白邪中蕴。诊者须知清解宜。

【廉勘】吴氏曰。不拘伤寒杂症。正气虚者。其舌苔必娇嫩而薄。或淡红。或微白。皆可投补。若见黄而白。浓而腻。总属内邪未清。不可遽进补药。以上一歌。总论舌质之老嫩。及舌苔之黄白浓薄。辨症候虚实之要诀。统计吴氏三十二歌。最切时用。

予曾刊入于感证宝筏中。兹又重为增删。附录于此。以便学人记诵。近惟刘氏吉人。亦多所发明。试为之节述其说曰。(二)白苔类总论。白苔有浓薄疏密之殊。其形似亦有浅深间杂之异。有薄白如米饮敷舌者。此伤寒中寒之初候也。无表症者饮停膈上也。有白滑如豆浆敷舌者。此伤寒中寒湿邪痰饮等病也。当以脉症分别断之。白而浓如豆腐脑铺舌者。痰热症也。白而疏如米粉铺舌者。伤寒伤暑初传之候也。白如粟米成颗粒者。热邪在气分也。白如银色光亮者。热症误补之变苔也。白如旱烟灰色者。不问润燥。皆热症误燥之变苔也。白如银锭底而有孔者。此热症误补误燥。津液已伤。元气欲陷。邪将深入之候也。白如腐渣堆者。此热症误燥。腐浊积滞胃中。欲作下症也。

如中心开裂。则为虚极反似实症之候。当补气。须以脉症分别之。似白非白。如画工以脂调粉者为雪青色。有深浅二种。浅者如雪青湖绉色。此乃热邪入营初候。深者如雪青杭绉色。此乃暑热二邪已入血分之候。(此苔类似薄白、但青质红而细看有ru头微点者、故以雪青色名之、为血分症必有之苔、常见之苔也、但人以白苔视之、多误作寒病、故特提出以醒眉目、古人但以舌绛二字了之、后学何从解悟、故以细心体认比例法直告之、俾无误认之弊。)舌质深红如红萝卜干有盐霜者。乃热邪深入久留。误投攻燥之药。胃阴大伤之候。温热末传危症也。(三)黄苔类总论。黄色有深浅老嫩之殊。其形似亦有燥润滑涩之异。有正黄色。老黄色。黄如炒枳壳色。黄如锅焦粑而兼微黑者。有嫩黄色。牙黄色。有色如表心纸而兼灰青色者。有黄如粟米染黄者。有黄如鱼子者。有黄如虎斑纹者。有黄如黄蜡敷舌上者。有水黄如鸡子黄白相兼染成者。此皆黄色之类。而症候之殊。及分别诊断法。已详前六经舌苔勘语中。

(四)舌质无苔类总论。舌质无苔。亦有分别。如舌质紫而无苔者。热在阴分也。舌质红而无苔者。热邪初入阴分。或老人伤食。胃气不能上升。或忧思郁抑。阳气不能上升。须以脉症参断。舌光如镜。为胃阴胃阳两伤。肠胃中之茸毛贴壁。完谷不化。饥不受食之候。亦有顽痰胶滞胃中。茸毛不起。皆有此候。须以脉症诊断。前症完谷阴伤。脉必细涩。后症痰滞。脉必洪滑而大。质干如刺无苔。紫而干者。热伤阴液。红而干者。

气不化津。须以脉症参断。舌质无苔。中凹如驳去者。胃有燥结伤阴。或盲肠有燥结久留不去之候。舌质无苔。中有直沟如刀背印成者。阴液元气皆虚也。舌中横裂。素体阴亏也。舌生裂纹如冰片者。老年阴虚常见之象也。少年罕见。有此不吉。前半光滑无苔。后根有肉瘤二粒如舌肉色者。阴虚劳症之象也。表面无苔。而皮肉有一块如钱大。或黄或白者。正气不足。血液又虚。或有痰凝之候。须以脉证参断。苔上见圆晕分二三色者。燥气内结。燥屎不下之候。其症必险。苔见青绿二色。必死之症也。(五)苔色变换吉凶总论。总之黄苔为正。白次之。无论何症。若用药当。皆由白而黄。由黄而退。由退须生新薄白苔。此为顺象,无论何症。若用药不当。则由黄而白。由白而灰。由灰而黑。由活苔变为死苔。此逆象也。骤退骤无。不由渐退。此陷象也,更有气聚苔聚。气敛苔敛。

气化苔化。气散布苔亦散布。气凝结苔亦凝结。气结于一边。苔亦结于一边。故气郁之症。苔边整齐。如石阶之起边线。线内有苔。线外无苔。但红边而已。若气化则散布。

内密而疏散。则不似斩然齐一之边矣。故苔有边齐如斩者。皆气聚也。有积滞抑郁者也。若苔之真退真化。与驳去骤退有别。真退必由化而后退。何谓化退。因苔由浓而渐薄。由板而生孔。由密而渐疏。由舌根外达至舌尖。由尖渐变疏薄。由退而复生新苔。此皆吉兆。若骤然退去。不复生新苔。或如驳去。斑斑驳驳。存留如豆腐屑铺舌上。东一点西一点。散离而不连续。皆逆象也。皆因误攻误消或误表所致。胃气胃汁俱伤。故有此候。

【荣斋按】刘吉人察舌辨证法第一条,已见于本章第二节何廉臣先生勘语中,故此处仅从第二条“白苔总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