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

王太仆曰。食入反出。是谓无火。张洁古曰。下焦吐者因于寒。合是两说而并衡之。其为真火衰微。不能腐熟水谷则一也。(汇补)

内因

病由悲愤气结。思虑伤脾。或先富后贫之失精。或先贵后贱之脱营。抑郁无聊。而寄情诗酒。或艳冶当前。

而纵饮高歌。皆能酿成痰火。妨碍饷道而食反出。(汇补)

外候

或食已则吐。或再食则吐。或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心胸痞闷。往来寒热。或大便不实。或嗳腐噫酸。(丹溪)

反胃分辨

有损伤胃气而吐者。有脾不运化而吐者。有中焦积热者。有下焦虚寒者。脉大有力。当作热治。脉小无力。

当作寒医。色之黄白而枯者为虚寒。色之红赤而泽者为实热。(士材)

脉法

趺阳脉浮而涩。虚而微。弦而迟。小而滑者。均为反胃。右尺濡弱者。亦成反胃。

治法

治宜开胃顺气以调上。培脾扶土以和中。壮火回阳以温下。其他如化痰抑肝镇坠诸药。酌而用之。

用药

主以二陈汤。加藿香、蔻仁、木香、砂仁、香附、苏梗。消食。加神曲、麦芽。助脾。加人参、白术。抑肝。加沉香、白芍。温中。加炮姜、益智。壮火。加肉桂、丁香。甚用附子理中汤。或八味丸。反胃。用伏龙肝水煎药以补土。

糯米汁以泽脾。代赭以镇逆。乌铭以抑肝。若服药初愈者。切不便与粥。复伤胃家。惟以人参五钱、陈皮一钱、老黄米一两。作汤细啜。旬日之后。方可食粥。否则仓廪未固。卒至不救。

反胃选方

二陈汤(方见痰症) 理中汤(方见中寒) 八味丸 六君子汤(二方见中风)

木香调气散白豆蔻 丁香 木香(各二钱) 檀香(一钱半) 藿香(八分) 砂仁(四钱) 甘草(八分)

为末。每服二钱。加盐少许。沸汤下。

滋血润肠汤(统旨) 治血枯。及死血在膈。饮食不下反出。便燥。

当归(三钱) 白芍 生地(各一钱半) 红花 桃仁 大黄(煨) 枳壳(各一钱)

水煎。入韭汁服。

滋阴清膈散 治阴火上冲而食反出。

当归 白芍 黄柏 黄连(各一钱半) 黄芩 山栀 生地(各一钱) 甘草(三分)

水煎。入童便、竹沥服。

九伯饼 治反胃饮食不下。下即吐痰涎。

南星(姜汁制炮七次) 人参(各三钱) 半夏(姜汁洗七次) 枯矾 枳实(麸炒七次) 浓朴(姜炒)

甘草(各五钱) 木香(四钱) 豆豉(一两)

为末。老米打糊为饼。如钱大。瓦上焙干。露过。每服一饼。细嚼。以姜煎平胃散下。此方加阿魏三钱神效。

附子散用大附一只。坐砖上。四面着火。渐逼干。淬入姜汁中。又根据前火逼干。复淬之。约姜汁尽碗许。捣为末。将粟米饮下一钱。

金桃酒 治反胃吐酸。

古铜四钱。敲如米大。再入核桃肉一斤。与前同研烂。用烧酒一斤。和铜挑匀。入瓶内。封口。隔水慢火煮一时。取出埋地下一二时。每日空心服一盏。如病重者。午后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