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络脉空虚。

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 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涎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风。寒风相搏。邪在皮肤。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金匮原文从医宗金鉴)喻嘉言曰。伤寒症太阳经之中风者。乃风寒暑湿之风。自外而入者也。真中风之风。乃人身自有之风。平素蕴蓄。而一旦内出者也。素问云。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可见真中风之病。乃人之数扰其阳所致。数扰其阳惟房室一事为最。房室过勤。纵阴不走而阳气则已动。

动而不已。必渐积于空 之所。而手微麻。足或微瘅。舌或微蹇风信已至。而扰其阳者方未已。一旦乘虚横发。与大块噫气。林木振响黄沙蔽天。白浪翻海者初无少异矣。其人安得不卒倒乎。迨至卒倒。而世医方引风寒暑湿之风为治一误再误。外风入而与内风交煽。任凭躯伟体坚。经年不能少减。而成废人者比比。甚有不旬日而告毙矣。可胜悲哉。大法风既自内而生。还须自内而熄欲自内而熄。何物是熄风之药。养血乎。风亦与之俱养补气乎。风亦与之俱补。实腠理乎。风亦与之俱实。将何所取耶养血补气。自不可少。而实腠理之药。断不可用进而求之于法。然后不患于无药也。盖天地间之风得雨则熄。所以素问又曰。阳之汗。

以天地之雨名之。以雨治风。不言治而治在其中。以故内风之人。腠理断不可实。实则汗不能出也。气血不可不补。虚则不足供汗之用也。要使元气足以拒风于腠理之间。务如大病退后之人。饮汤则汗。食粥则汗。如此旬日以听风之自熄然后为当其妙全在助阳而通血脉。不取驱风散邪为义。与荆防柴葛之轻药绝不相干。世传以羌防等药发散一食顷者此但可治偶感之风耳。以治内风。不去百分之一岂有经年累积之风。而取办一药。且仅攻皮肤之理哉。中风病多见于富贵之人。而贫贱绝少。贫贱之人。非无房室也。以其劳苦奔走。身中之气时为蒸动。才有微风。便从汗解。而富贵之人。身既安逸。内风已炽。尚图乘风纳凉沐泉饮水。

以解其热。致阳气愈遏不舒。加以浓酒浓味之热挟郁阳而为□痰闭塞经络一旦卒然而中漫不知病所由来古今成方虽多。辨症全不清切盍观平人饮醇食爆。积至无算。全不见其热者阳气有权。嘿为运出耳。阳气遏郁无权。势必转蒸饮食之物为痰。痰与风相结。迨发之时。其体盛之人病反加重。盖体盛则阳多。阳多则风与痰俱多也孰知其风为本。而痰为标耶。孰知其阳气为本。而风痰为标耶。风痰为标。可汗可吐而或者见其昏迷舌蹇。以为邪入心藏。用牛黄清心之类。驱风散痰。致阳气愈遏。而成不治甚多。夫阳遏在内之人。脏腑有如火烙。平素喜生冷。临病又投金石。覆辙相寻。明哲罔悟。亦独何耶。阳气为本。势必绝欲而不更扰其阳。病根始拔。然而阳气素动。习惯渐近自然。多不乐于安养。风痰才得少息。往往思及欲事。略一举动。复从本及末。蔓而难图矣。古今无人深论及此惟善保生者。见体中痰多风炽。无俟病发。预为绝欲可矣。

按中风者。乃为风邪所中。卒倒无知之症。西北气寒有之。东南无。中风者。此惟中气虚惫。

故肝风内煽。东垣主虚是也。虚则无根之火发焉。逆上之痰生焉。河间主火。丹溪主痰是也。其卒倒痰壅。皆与真中风相似。故曰类中。但无六经形症为异耳。如牙关紧闭。两手握固者。乃邪气闭塞于外。元气犹存。宜与开关利窍治法。至若口开为心绝。眼闭为肝绝手撒为脾绝。遗尿为肾绝。鼻鼾为肺绝。此五脏气脱也。心绝者。不过一时死。更有发直头摇。吐沫面赤。汗出如珠者。皆不治矣。间有中气者。为七情所伤。气厥无痰。宜用苏合香丸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