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

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行痹者。病处行而不定。走注历节疼痛之类。当散风为主。御寒利气。仍不可废。更须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痛痹者。寒气凝结。阳气不行。故痛有定处。俗名痛风是也。治当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仍不可缺。更须参以补火之剂。非大辛大温。不能释其凝寒之害也。着痹者。肢体重着不移。疼痛麻木是也。盖气虚则麻。血虚则木。治当利湿为主。祛风解寒。亦不可缺。更须参以理脾补气之剂。盖土强自能胜湿。而气旺自无顽麻也。骨痹者。即寒痹痛痹也。其证痛苦攻心。四肢挛急。关节浮肿。筋痹者。即风痹行痹也。其证游行不定。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筋脉弛纵。或赤或肿。脉痹者。即热痹也。脏腑移热。复遇外邪客搏经络。

留而不行。其证肌肉热极。皮肤如鼠走。唇口反裂。皮肤色变。肌痹者。即着痹湿痹也。留而不移。汗出四肢痿弱。皮肤麻木不仁。精神昏塞。皮痹者。即寒痹也。邪在皮毛。瘾疹风疮。搔之不痛。初起皮中如虫行状。以上诸证。又以所遇之时而命名。

非行痹痛痹着痹外。又有皮脉筋肌骨之痹也。

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

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

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脾痹者。四肢懈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

肺痹则肺气不清。胃热上逆。故烦喘而呕。心痹则脉道不通。心火内衰。湿气凌心。故恐。

肝痹则血液阻滞。水饮客之。故上为引急。如有所怀也。肾痹则胃之关门不利。故善胀。浊阴湿邪伤其阳气。所以脚挛不能伸。身偻不能直也。脾痹则阳气不运。故四肢懈惰。上焦痞塞也。

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肠者。兼大小肠而言。肠间病痹。则下焦之气不化。故虽数饮。而小便不得出。则本末受病。

故与中气喘争。盖其清浊不分。故时发飧泄也。

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胞者膀胱之脬也。膀胱气闭。则水道不行。故按之内痛。若以热汤沃之。小便得外热之助。

方得稍通。而犹滞涩不利。则治宜温助气化。可知膀胱之脉。从巅入络脑。故上为清涕。以太阳经气不固而精气上脱。又须温补无疑。盖缘精泄之后。寒气乘虚入于膀胱之内。而致小便淋沥不通。茎中痛引谷道。甚则脐腹胀痛此。属津液枯竭之故。

误与利水药。必致喘逆胀急而死。老人阴虚泉竭。多有此证。曾见膀胱胀破。淋沥无度。时虽暂宽。不久即毙。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

寒从中生者。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

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浓衣不能温。然不能冻栗。是人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

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冻栗者。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病名骨痹。是人当挛节也。

素肾气胜。言禀气本充也。以水为事。言嗜欲无节。伤其真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故肾脂枯不长。无阴则阳无以化。故寒甚至骨也。

病在阳者。命曰风。病在阴者。命曰痹。阴阳俱病。命曰风痹。

阳受风气。故在阳者命曰风。阴受湿气。故入阴则命曰痹。

风痹淫泺。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时如入汤中。股胫淫泺。烦心。头痛。时呕时 。(闷同。)眩已汗出。久则目眩。悲以喜恐。短气不乐。不出三年死也。

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肤不仁。剌布衣者。以火淬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

以醇洒二十斤。蜀椒一升。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 咀。渍酒中。用绵絮一斤。细布四丈。并纳酒中。置酒马矢 中。盖封涂。勿使泄。五日五夜。出布绵絮曝干之。干复渍。以尽其汁。每渍必 其日。乃出干。干并用滓与绵絮。复布为复巾。长六七尺。为六七巾。则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止。起步内中。无见风。每刺必熨。如此病已矣。此所谓内热也。

内。纳同。谓温其经。使热气内入。血脉流通也。布衣血气涩浊。故当以火淬之。即近世针挑艾熨之类。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风寒湿气客于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此内不在藏。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命曰周痹。

金匮云。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今脉和。紧去则愈。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 桂枝五物汤主之。

血痹者。寒湿之邪。痹着于血分也。辛苦劳 之人。皮腠致密。筋骨坚强。虽有风寒湿邪。

莫之能客。惟尊荣奉养之人。肌肉丰满。筋骨柔脆。素常不胜疲劳。行卧动摇。或遇微风。则能痹着为患。不必风寒湿之气杂至而为病也。上条言脉自微涩。而关寸小紧。为湿痹血分。所以阳气不能外行。故宜针引阳气以和阴血。下条言阴阳俱微。而尺中小紧。为营卫俱虚。所以身体不仁。故宜药通营卫。行散其痹。则紧去人安而愈矣。夫血痹者。即内经所谓在脉则血凝不流。仲景直发其所以不流之故。言血既痹。脉自微涩。然或寸或关或尺。其脉见小急之处。即风入之处也。故其针药所施。皆引风外出之法也。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此证乃湿邪中肾之外廓。与肾脏无预也。虽腰中冷如坐水中。实非肾脏之真气冷也。今邪着下焦。饮食如故。不渴。小便自利。且与肠胃之府无预。况肾脏乎。此不过身劳汗出。衣里冷湿。

久久得之。但用甘草、干姜、茯苓、白术。甘温淡渗行湿足矣。又何取暖肾壮阳哉。

诸肢节疼痛。身体 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此即总治三焦痹之法。头眩短气。上焦痹也。温温欲吐。中焦痹也。脚肿如脱。下焦痹也。

肢节疼痛。身体 羸。筋骨痹也。由是观之。当是风寒湿痹其营卫筋骨三焦之病。然湿多则肿。

寒多则痛。风多则动。用桂枝治风。麻黄治寒。白术治湿。防风佐桂枝。附子佐麻黄、白术。其芍药、生姜、甘草。亦如桂枝汤之和其营卫也。知母治脚肿。引诸药下行。附子以行药势。开痹之大剂也。

戴人云。痹病以湿热为源。风寒为兼。三气合而为痹。其脉沉涩。奈何治此者。不问经络。

不分脏腑。不分表里。便作寒湿脚气。乌之附之。乳之没之。种种燥热攻之。中脘灸之。脐下烧之。三里火之。蒸之熨之。汤之炕之。以致便溺涩滞。前后俱闭。虚躁转甚。肌肤日削。饮食不下。虽遇扁华。亦难措手。若此者何哉。胸膈间有寒痰故也。痹病本不死。死于医之误也。

景岳全书云。观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而寿夭刚柔论又曰。在阳者命曰风。

在阴者命曰痹。何也。盖三气之合。乃专言痹证之所因也。曰在阳为风。在阴为痹。又分言表里之有殊也。如风之与痹。本皆由感邪所致。但外有表证之见。而见发热头疼等证。或得汗即解者。

是皆有形之谓。此以阳邪在阳分。是即伤寒中风之属也。故病在阳者命曰风。若既受寒邪。而初无发热头疼。又无变证。或有汗。或无汗。而筋骨之痛如故。及延绵久不能愈。而外无表证之见者。是皆无形之谓。此以阴邪直走阴分。即诸痹之属也。故病在阴者命曰痹。其或既有表证。而疼痛又不能愈。此即半表半里。阴阳俱病之证。故阴阳俱病者命曰风痹。此所以风病在阳而痹病在阴也。然则诸痹者。皆在阴分。亦总由真阴衰弱。精血亏损。故三气得以乘之。而为此诸证。

经曰。邪入于阴则痹。正谓此也。是以治痹之法。最宜峻补真阴。使血气流行。则寒邪随去。若过用风湿痰滞等药。而再伤阴气。必反增其病矣。

行痹者。走注无定。风之用也。经言病在阳者。命曰风。在阴者。命曰痹。阴阳俱病。命曰风痹。越婢加术附汤。轻则羌、防、归、艽、葛、桂、赤茯、甘草、威灵仙、苍术、黄柏。若病久大虚。非大补气血不可。如日从事乎散风清火。则脾肺必败。终致不起。痛痹者。痛有定处。

乃湿气伤肾。肾不生肝。肝风挟湿。流走四肢。肩 疼痛。拘急浮肿。金匮乌头汤加羌活、官桂。

服后啜热稀粥助其作汗乃解。身体痛如欲折。肉如锥刺刀割。千金附子汤。着痹者。痹着不仁。

经曰。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灵枢云。卫气不行。则为麻木。

东垣治麻痹。必补卫气而行之。浑身麻木不仁。或左或右。半身麻木。或面或头。或手臂或脚腿。

麻木不仁。并宜神效黄 汤。皮肤间麻木。此肺气不行也。本方去蔓荆倍黄 加防风。如肌肉麻。

营气不行也。去蔓荆加桂枝、羌防。手足麻痹。臂痛不能举。多眠昏冒者。支饮也。气口脉滑。指迷茯苓丸。脉浮者。二陈汤加桂枝、枳、桔。若手麻乃是气虚。十指麻乃是湿痰死血。

手指麻木是气不行。有顽痰死血也。导痰汤加乌药、苍术。风吹手足酸疼而肿。是寒湿。桂枝附子汤。因于风者。百节走痛。乌药顺气散加羌活、南星、苍术。因于湿者。天阴即发。身体沉重酸疼。除湿蠲痛汤。在上痛者。加桂枝、桔梗。在下痛者。加防己、木通。多汗。加黄 、防风。

自汗身重。防己黄 汤。寒湿不可屈伸者。乌头汤、活络丹选用。并外用摩风膏。因火者。五苓散加酒芩、黄柏、竹沥、姜汁。因湿热者。肢节疼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下注足胫痛肿。当归拈痛汤。热毒流入肢节疼痛。患处必热。千金犀角散。血瘀者。芎、归、桃仁、红花、威灵仙。

煎成入麝少许。血痹者。邪入于阴也。经云。人卧则血归于肝。汗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是也。黄 桂枝五物汤。昼轻夜重。加当归。痹而身寒如从水中出者。属寒湿。附子丸。血气凝滞。手足拘挛疼重。风寒湿三气杂至者。改定三痹汤。周痹者。真气不能周于身。故周身痹痛。

用蠲痹汤。行痹上半身甚。用乌药顺气散。下半身甚。用虎骨散。痛痹。用乌头汤。着痹。用除湿蠲痛汤。不应。用补中益气加熟附子、羌活、苍术、黄柏。有痹遍身走痛无定。二陈汤加羌活、风化硝。姜汁糊丸服。痹在骨。安肾丸。痹在筋。羚羊角散。痹在脉。人参丸。痹在肌肉。神效黄汤。痹在皮。越婢汤加羌活、细辛、白蒺藜。痹在肠。吴茱萸散。痹在胞。肾沥汤。虚寒。

茯苓丸。虚寒甚者。巴戟丸。热痹。千金犀角散。冷痹。巴戟天汤。寒痹。宜以蜀椒、干姜、桂心各四两。醇酒五斤。絮四两。布五尺。马矢火煨一伏时。将絮布曝干收尽。炙热熨之。着痹不移。 肉破。身热脉涩者。不治。

凡治痹证。不明其理。以风门诸通套药施之者。医之过也。夫痹证非不有风。然风入在阴分与寒湿互结。扰乱其血脉。致身中之阳不通于阴。故致痹也。古方多有用麻黄、白芷者。以麻黄能通阳气。白芷能行营卫。然已入在四物、四君子等药之内。非颛发表明矣。至于攻里之法。则从无有用之者。以攻里之药皆属苦寒。用之则阳愈不通。其痹转入诸府而成死证多矣。可无明辨而深戒欤。

〔诊〕脉大而涩为痹。脉急亦为痹。肺脉微为肺痹。心脉微为心痹。右寸沉而迟涩为皮痹。左寸结而不流利为血痹。右关脉举按皆无力而涩为肉痹。左关弦紧而浮沉有力为筋痹。

卷六 痿痹门

痛风(历节)

灵枢云。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不离屏蔽。不出室穴之中。卒然病者。不离贼风邪气。其故何也。曰。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

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其毋所遇邪气。又毋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惟有因鬼神之事乎。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

听而不闻。故似鬼神。金匮云。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

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并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乌头汤治历节不可屈伸疼痛。复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二者之病。皆是风寒伤于筋。麻黄开汗孔。

通腠理。散寒邪。解风痹。芍药以理血痹。甘草通经脉以和药。黄 益卫气。气壮则邪退。乌头善走。入肝逐风寒。故筋脉之急者。必以乌头治之。然以蜜煎。取缓其性。使之留连筋骨。以利其屈伸。且蜜之润又可益血养筋。兼制乌头燥热之毒。丹溪云。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外搏热。血得风寒。汗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治法。以辛热之剂疏散寒湿。开发腠理。其血得行。与气相和。其病自安。然有数种。治法稍异。痛风而痛有常处。其痛上赤肿灼热。或浑身壮热。此欲成风毒。宜败毒散。如肢节痛。须用羌活。去风湿亦宜用之。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痰饮流注。宜导痰汤。

瘦人股节痛。是血枯。宜四物加羌、防。老人性急作劳。患两腿痛。动则痛甚。或血痢用涩药。

恶血流入经络隧道而变痛风。并宜四物加桃仁、陈皮、牛膝、生甘草。煎入生姜。研潜行散。有瘀积者。加酒热服。并刺委中出血。然非二三十帖不效。壮年人性躁。兼嗜浓味。患痛风挛缩。

此挟痰与气证。导痰汤加牛膝、枳壳、通草、桃仁。煎入生姜。研潜行散热服。亦须多服乃效。

按湿热痰火死血郁于经络。四肢麻痹。或痛或痒。轻而新者。可以缓治。久而重者。必加乌、附驱逐痰湿壮气行经。大便阻滞。必用大黄。昧者畏其峻攻。多致狐疑。不知邪毒流满经络。非乌、附岂能散结。燥热结滞肠胃。非硝、黄岂能润燥。要在合宜耳。

历节 景岳全书曰。历节风痛。以其痛无定所。即行痹之属也。病源云。历节风痛是气血本虚。或因饮酒腠理开。汗出当风所致。或因劳倦。调护不谨。以致三气之邪。遍历关节。与气血相搏。而疼痛非常。或如虎之咬。故又有白虎历节之名。中藏经曰。历节疼痛者。因醉犯房而得之。此其概也。大都痛痹之证。多有昼轻而夜重者。正阴邪之在阴分也。其有遇风雨阴晦而甚者。此正阴邪侮阳之证也。或得暖遇热而甚者。此湿热伤阴之火证也。

有火者宜从清凉。有寒者宜从温热。若筋脉拘滞。伸缩不利者。此血虚血燥证也。非养血养气不可。遍身骨节疼痛。肢节如槌。昼静夜剧。如虎啮之状。乃痛风之甚者也。必饮酒当风。汗出入水。遂成斯疾。寒则仓公当归汤、千金大枣汤、防己汤选用。热则千金犀角汤、当归拈痛汤加姜汁炒黄柏。掣者为寒。肿者为湿。汗者为风。三气杂至。伤于血脉之中。营卫涩滞不行。故痛。

用虎骨、犀角、沉香、青木香、当归、羌活、桂枝、秦艽、牛膝、骨碎补、桃仁、甘草。水煎入麝少许。历节风毒攻注。骨节疼痛。发作不定。乌药顺气散。不应。五积散。四肢历节疼。其人短气脉沉。为留饮。导痰汤加减。身体肿痛。一味木通。用二两煎服。身必发出红丹。汗出至足。

顷时即愈。外治之法。以蕲艾斤许。先以一半焙干。摊痛处。外铺灯心草一层。以指甲在痛傍。

不时攒之。冷则更递焙用。三次少歇。又顷如前再用。自四五度效。不可抚摩。抚摩则七窍闭郁也。又法。好陈醋五大碗。煎沸。入葱白一斤。将葱裹痛处熨之。着即麻木也。

石顽曰。按痛风一证。灵枢谓之贼风。素问谓之痹。金匮名曰历节。后世更名白虎历节。多由风寒湿气。乘虚袭于经络。气血凝滞所致。近世邪说盛行。而名之曰箭风。风毒肿溃。乃谓之曰箭袋。禁绝一切汤药。恣行艾熨针挑。此虽灵枢刺布衣之法。而药熨之方。世绝不闻。使既病之肌肉。复受无辜之痛楚。奈何懵懂无知。甘受其惑。良可慨夫。

卷六 痿痹门

麻木(与痹证参看)

营卫滞而不行则麻木。如坐久倚着。压住一处。麻不能举。理可见矣。麻则属痰属虚。木则全属湿痰死血。一块不知痛痒。若木然是也。脉沉滑。体浓人属痰与湿。二术、二陈。先少佐羌、独、桂枝等风药一二味。

次兼参、 补气。脉微弱。或弦大无力。病久体羸者。属气虚。补中益气加熟附子一片。夏月对生脉散。或清燥汤。一块不知痛痒。阴寒益甚。或日轻夜重。脉涩而芤或弦。属痰挟死血。宜活血行气。二陈加芎、归、桃仁泥、红花、牛膝、韭汁之类。大便见黑而不作泻者。小剂桃核承气汤微利之。十指麻木。属胃中湿痰死血。二陈加二术、桃仁、红花。少加附子行经。湿热下流。

两脚麻木。或如火燎者。二妙加牛膝作丸。不应。少加肉桂。东垣治闭眼则浑身麻木。开眼则渐退。久而方止。昼减夜甚。为阳气衰而湿伏阴分也。三痹汤去乌头。加苍术、黄柏。又合眼则麻。

开眼即不麻。近火则头旋眩晕者。风气下陷于血分。不得升越而作也。三痹汤去乌头。加羌活、麻黄。凡妇人素有郁悒者。当舒郁。逍遥散加补气行湿药。

薛立斋治刘孟春有痰。两臂作麻。两目流泪。服祛风化痰药。痰愈甚。臂反痛不能伸。手指俱挛。薛曰。麻属气虚。因前药而复伤肝。火盛而筋挛耳。况风自火出。当补脾肺滋水则风自退。

痰自清。遂用六味丸、补中益气汤。三月而愈。

石顽治洋客巴慈明妇。产后眩晕心悸。神魂离散。若失脏腑之状。开眼则遍体麻木。如在云雾之中。必紧闭其目。似觉稍可。昼日烦躁。夜则安静。专事女科者。用四物等血药。则呕逆不食。更一医用姜、附等热药。则躁扰不宁。其脉虚大而数。按之则散。举之应指。此心火浮散之象。因艰产受惊。痰饮乘虚袭入心包络中。留伏膈上。有入无出。所以绵延不已。盖目开则诸窍皆开。痰火堵塞心窍。所以神识无主。目闭则诸窍俱闭。痰火潜伏不行。故得稍安。与东垣所言。

合眼则阳气不行之麻木迥殊。况昼甚夜轻。明是上焦阳位之病。与理痰清火之剂。诸证渐宁。然或因惊恚。或因饮食。不时举发。此伏匿膈上之痰。无从搜涤也。乘发时。用独参汤下紫雪开通膈膜。仍与前药。调补半载而康。

卷六 痿痹门

痿(痿厥)

素问云。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 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

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戴人云。痿之为状。两足痿弱不能行。皆由肾水不能胜心火。心火上烁肺金。肺受火制。六叶皆焦。皮毛虚弱。急而薄者。则生痿 。 者。足不能伸而行步 然也。肾乃肺金之子。今肾水衰少。随火上炎。肾水既衰。则骨髓衰竭。由使内太过所致。直断曰。痿病无寒。故痿之作也。

五六七月。皆其时也。故病痿之人。其脉浮软。今之行药者。凡见脚膝痿弱难于行步。或一足不伸。便作寒湿脚气治之。骤用乌、附、乳、没、威灵仙之类。燔针艾火。汤蒸袋蒸。痿弱转加。

如此而死。岂非夭乎。夫治痿与治痹颇异。风寒湿痹。犹可蒸汤灸燔。时或一效。惟痿用之转甚者。何也。盖痿以肺热叶焦而成。以此传于五脏。岂有寒者欤。若痿作寒治。是杀之也。夫痿病不死。死者皆药之误也。

石顽曰。痿证脏腑病因。虽曰不一。大都起于阳明湿热。内蕴不清。则肺受热乘而日槁。脾受湿淫而日溢。遂成上枯下湿之候。举世靡不以肾虚为事。阳明湿热。从无齿及之者。或云。痿病既属湿热。何古方多用附子辛热而愈者。殊不知湿热沉滞既久。非借辛热之力。不能开通经隧。原非为肾脏虚寒而设。若真阳未衰。概行温补。而不知清热渗湿。宁无反助湿热之患耶。

凡人自觉两足热如火炙。自足踝下上冲膝腿。且痿弱软痛。能行而不能久立。脉濡而数。乃阴虚而挟湿热也。虎潜丸。不应。少加附子。骨痿不能起于床者。金刚丸。经言骨痿者。生于大热也。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

则骨枯而水虚。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此湿热成痿。多发于夏。令人骨乏无力。故治痿独取阳明。

东垣独得其秘。而用清燥之剂。主以清暑益气汤。属湿痰者。手足软弱。脉沉滑。兼腰膝麻木。

或肿。二陈汤加二术、羌活、黄柏、竹沥、姜汁。黑瘦人脉涩弱。或左脉大而无力。行步艰难。

或兼盗汗阴虚等证者。是血虚有火。四物加牛膝、肉桂、黄柏、苍术。阴血衰弱。不能养筋。筋缓不能自收持。故痿弱无力。补血荣筋丸。气虚痿弱无力。四君子加苍术、黄柏、肉桂、黄 。

肥白人脉沉缓。或滑。恶心。胸膈不利。属气虚有痰。六君子加苍术、黄柏、竹沥、姜汁。兼食积。即气口弦滑。腹胀恶食。是食积妨碍。脾气不得运于四肢。导痰汤加楂、曲、木瓜、防己。

挟死血者。脉沉涩或弦。而按之则芤。为恶血流于腰膝。或因产后。或跌扑伤损而得者。不可作虚治。

痿厥 足痿弱不收为痿厥。有二。一属肾与膀胱。经云。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

精时自下。是肾伤精脱也。都气丸。审系阳虚。用八味丸。又云。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

及为痿厥 。是膀胱在下发病也。五苓散。一属脾湿伤肾。经云。凡治痿厥发逆。肥贵人膏粱之疾也。肾着汤加萆 。又云。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小青龙汤去麻黄加羌浩。肾虚之人。六七月之间。湿令大行。湿热相合。痿厥之病大作。脉沉濡而数。小水赤涩。或作肿痛。

腰以下痿软不能动。行走不正。两足欹侧。清燥汤。伸不能屈。屈不能伸。腰膝腿脚肿痛。行步艰难。安肾丸。目中流火。视物昏花。耳鸣耳聋。困倦乏力。寝汗憎风。行步不正。两脚欹侧。

卧而多惊。腰膝无力。腰以下消瘦。加味虎潜丸。凡老人痿厥。累用虎潜丸不愈。即于本方加附子立愈。盖附子有反佐之力也。又有脚膝痿弱。下尻臀皆冷。阴汗臊臭。精滑不固。脉沉数有力。

此为膏粱浓味所致。火郁于内。逼阳向外。即阳盛拒阴。滋肾丸苦寒下之。肥盛苍黑人。足膝痿。皆属湿热。潜行散、二妙散。误用温补必殆。

子和云。风痹痿厥四证。本自不同。而近世不能为辨。一概作风冷治之。下虚补之。此所以旷日弥年而不愈者也。夫四末之疾。动而或劲者为风。不仁或痛者为痹。弱而不用者为痿。逆而寒热者为厥。其状未尝同也。故其本源又复大异。风者必风热相兼。痹者必风寒湿相合。痿者必火乘金。厥者或寒或热。皆从下起。今治之者。不察其源。见于手足 曳。便谓之风。左传虽谓风淫末疾。不知风暑燥湿火寒六气。皆能为四末之疾也。

祝仲宁治一人。病腰膝痹痛。皆以为寒。率用乌、附、蛇酒药。盛暑犹着绵。如是者三载。

祝诊之。曰。此湿热相搏而成。经所谓诸痿生于肺热也。即令褫其绵。与清燥汤饮之。曰。疾已深。又为热药所误。非百帖不效。服三月余而痊。李士材治兵尊高玄圃。患两足酸软。神气不足。

向服安神壮骨之药不效。改服滋肾牛膝、薏苡、二妙散之属。又不效。纯用血药。脾胃不实。诊之。脉皆冲和。按之亦不甚虚。惟脾部重取之。涩而无力。此土虚下陷。不能制水。则湿气坠于下焦。故膝胫为患耳。进补中益气倍用升、柴。数日即愈。夫脾虚下陷之证。若误用牛膝等下行之剂。则愈陷。此前药之所以无功也。

卷六 痿痹门

百合

金匮云。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欲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淅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时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各随证治之。

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百合病下之后者。滑石代赭汤主之。百合病吐之后者。

百合鸡子汤主之。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百合病渴不瘥者。栝蒌牡蛎散主之。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滑石散主之。

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

所谓百脉一宗。言周身之血。尽归于心主也。心主血脉。又主火。若火淫则热蓄不散。流于血脉。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人身气阳而血阴。若气盛则热。气衰则寒。今病在血。不干于气。所以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欲食不食。欲卧不卧。欲行不行。皆阳火烁阴。无可奈何之状也。

又上热则为口苦。下热则为便赤。亦阳火烁阴之患也。药虽治病。然必藉胃气以行之。若毒血在脾胃。经脉闭塞。药虽入而胃弱不能行。故得药转剧而吐利也。病不在皮肉筋骨。则身形如和。

惟热在血。故脉微数也。脉数血热。则心火上炎。不下交于肾。而膀胱之经亦不得引精于上。上虚则溺时淅然头眩。甚则为头痛。以此微甚。可卜其愈日之远近也。其治法咸用百合为君。以安心补神。能去血中之热。利大小便。导涤瘀积。然必鲜者。始克有济。若汗之而失者。佐知母以调其上焦之津液。下之而失者。佐滑石、代赭以理其下焦之痹结。吐之而失者。佐鸡子黄以补其中焦之荣血。若不经吐下发汗。但佐生地黄汁以凉血。血凉则热毒解而蕴积自行。故大便出如黑漆矣。

其一月不解。百脉壅塞。津液不化而成渴者。故用百合洗之。则一身之脉皆得通畅。而津液行。

渴自止。勿食盐豉者。以味咸而凝血也。若洗后渴不瘥。是中无津液。则以栝蒌、牡蛎主之。若变发热。乃脉郁而成热。佐滑石以通利之。百合病皆持两端。不表不里。为其热行血脉之中。非如伤寒可行汗下等法。所以每多误治之失。往往有绵延经岁不已者。愈期不复可拘也。至于误行汗下。变证救治。大略不逾上法。但当随所禀虚实偏胜而调之。切勿误认下元虚弱而用温补之法也。按百合病。即痿证之暴者。伤寒后得此为百合。肺病日久而得者。为痿。

石顽治内翰孟端士尊堂太夫人。因端士职任兰台。久疏定省。兼闻稍有违和。虚火不时上升。

自汗不止。心神恍惚。饮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口苦小便难。溺则洒淅头晕。自去岁迄今。历更诸医。每用一药。辄增一病。用白术则窒塞胀满。用橘皮则喘息怔忡。用远志则烦扰哄热。用木香则腹热咽干。用黄 则迷闷不食。用枳壳则喘咳气乏。用门冬则小便不禁。用肉桂则颅胀咳逆。

用补骨脂则后重燥结。用知、柏则小腹枯瘪。用芩、栀则脐下引急。用香薷则耳鸣目眩。时时欲人扶掖而走。用大黄则脐下筑筑。少腹愈觉收引。遂致畏药如蝎。惟日用人参钱许。入粥饮和服。

聊藉支撑。交春虚火倍剧。火气一升则周身大汗。神气 欲脱。惟倦极少寐。则汗不出而神思稍宁。

觉后少顷。火气复升。汗亦随至。较之盗汗迥殊。直至仲春中浣。邀石顽诊之。其脉微数。而左尺与左寸倍于他部。气口按之。似有似无。诊后。款述从前所患。并用药转剧之由。曾遍询吴下诸名医。无一能识其为何病者。石顽曰。此本平时思虑伤脾。脾阴受困。而厥阳之火。尽归于心。

扰其百脉致病。病名百合。此证惟仲景金匮要略言之甚详。本文原云。诸药不能治。所以每服一药。辄增一病。惟百合地黄汤为之专药。奈病久中气亏乏殆尽。复经药误而成坏病。姑先用生脉散加百合、茯神、龙齿以安其神。稍兼萸、连以折其势。数剂稍安。即令勿药。以养胃气。但令日用鲜百合煮汤服之。交秋天气下降。火气渐伏。可保无虞。迨后仲秋。端士请假归省。欣然勿药而康。后因劳心思虑。其火复有升动之意。或令服佐金丸而安。嗣后稍觉火炎。即服前丸。第苦燥之性。苦先入心兼。之辛臊入肝。久服不无反从火化之虞。平治权衡之要。可不预为顾虑乎。

卷六 痿痹门

脚气

千金论云何以得之于脚 问曰。风毒中人。随处皆得作病。何偏着于脚也。答曰。夫人有五脏。心肺二脏经络。所起在手十指。肝肾与脾三脏经络。所起在足十趾。夫风毒之气。皆起于地。

地之寒暑风湿。皆作蒸气。足常履之。所以风毒之中人也。必先中脚。久而不瘥。遍及四肢腹背头项也。微时不觉。痼滞乃知。经云。次传间传是也。

论得已便令人觉否 凡脚气病皆由感风毒所致。得此病。多不令人即觉。会因他病一度。乃始发动。或奄然大闷。经三两日不起。方乃觉之。诸小庸医。皆不识此疾。漫作余病治之。莫不尽毙。故此病多不令人识也。始起甚微。食饮嬉戏。气力如故。惟卒起脚屈弱不能动。有此为异耳。黄帝云。缓风湿痹是也。

论风毒相貌 夫有脚未觉异。而头项臂膊已有所苦。有诸处皆悉未知。而心腹五内已有所困。

又风毒之中人也。或见食呕吐。憎闻食臭。或腹痛下痢。或大小便秘涩不通。或胸中冲悸。不欲见光明。或精神昏愦。或喜迷妄。语言错乱。或壮热头痛。或身体酷冷疼烦。或觉转筋。或肿不肿。或 腿顽痹。或时缓纵不随。或复百节挛急。或小腹不仁。此皆脚气状貌也。亦云风毒脚气之候也。其候难知。当须细意察之。不尔必失其机要。一朝病成。难可以理。妇人亦尔。又有妇人产后。春夏取凉。多中此毒。深宜慎之。其热闷掣 。惊悸心烦。呕吐气上。皆其候也。又但觉脐下冷痞。 然不快。兼小便淋沥。不同生平。即是脚气之候。顽弱名缓风。疼痛为湿痹。

论得之所由 凡四时之中。皆不得久立久坐湿冷之地。亦不得因酒醉汗出。脱衣靴袜。当风取凉。皆令脚气。若暑月久坐久立湿地者。则热湿之气蒸入经络。病发必热。四肢酸疼烦闷。若寒月久坐久立湿冷地者。即冷湿之气上入经络。病发则四体酷冷转筋。若当风取凉得之者。病发则皮肉顽痹。诸处 动。渐渐向头。凡常之日。忽然暴热。人皆不能忍得者。当于此时。必得顿取于寒以快意也。卒有暴寒。复不得受之。皆生病也。世有勤功力学之士。一心注意于事。久坐行立于湿地。不时动转。冷风来击入于经络。不觉成病。故风毒中人。或先中手足十指。因汗毛孔开。腠理疏通。风如急箭。或先中足心。或先中足趺。或先中膝以下 胫表里者。若人初觉。

即灸所患处二三十壮即愈。不复发也。黄帝云。当风取凉。醉已入房。能成此疾。

论冷热不同 问曰。何故得者。有冷有热。答曰。足有三阴三阳。寒中三阳。所患必冷。暑中三阴。所患必热。故有表里冷热不同。热者治以冷药。冷者疗以热药。以意消息之。脾受阳毒即热顽。肾受阴湿即寒痹。

论须疗缓急 凡小觉病候有异。即须大怖畏。决意急治之。勿缓。气上入腹。或肿或不肿。

胸胁逆满。气上肩息。急者死不旋踵。宽者数日必死。不可不急疗也。但看心下急。气喘不停。

或自汗数出。或乍寒乍热。其脉促短而数。呕吐不止者皆死。

论虚实可服药不可服药 凡脚气之疾。皆由气实而死。终无一人以服药致虚而殂。故脚气之人。

皆不得大补。亦不可大泻。终不得畏虚。故预止汤不服也。如此者皆死不治。

论脉候法 凡脚气虽殊。诊候不异。而三部之脉。要须不违四时者为吉。其逆四时者勿治。

余如脉经所说。此中不复具载。其人本黑瘦者易治。肥大肉浓赤白者难愈。黑人耐风湿。赤白不耐风冷。瘦人肉硬。肥人肉软。肉软则受疾至深。难愈也。

论肿不肿 凡人久患脚气。不自知别。于后因有他疾发动。治之得瘥。后直患呕吐而复脚弱。

余为诊之。乃告为脚气。病者曰。某平生不患脚肿。何因名为脚气。不肯服汤。余医以为石发。

孤疑之间。不过一旬而死。故脚气不得一向以肿为候。亦有肿者。有不肿者。其以小腹顽痹不仁者。脚多不肿。小腹顽后。不过三五日。即令人呕吐者。名脚气入心。如此者死在旦夕。凡患脚气到心难治。以其肾水克心火故也。

论须慎不慎 凡脚气之病。极须慎房室。羊肉牛肉。鱼蒜蕺菜。菘菜蔓青。瓠子酒面。酥油乳麋。猪鸡鹅鸭。有方用鲤鱼头。此等并切禁。不得犯之。并忌大怒。惟得食粳粱粟米。酱豉葱韭薤。椒姜橘皮。又不得食诸生果子。酸酢之食。犯者皆不可瘥。又大宜生牛乳生栗子。

论灸法 凡脚气初得脚弱。便速灸之。并服竹沥汤。灸讫可服八风散。无不瘥者。惟急速治之。若人但灸而不能服散。服散而不灸。如此者半瘥半死。虽得瘥者。或至一二年复更发动。觉得。便根据此须速灸之及服散者。治十十愈。此病轻者。虽不即死。治之不当。根源不除。久久期于杀人。不可不精以为意。初风市穴灸百壮。重者五六百壮。勿令顿灸。三报之。次伏兔穴灸百壮。亦可五十壮。次犊鼻穴灸五十壮至百壮。次膝眼穴灸百壮。次三里穴灸百壮。次上廉穴灸百壮。次下廉穴灸百壮。次绝骨穴灸百壮。凡此诸穴灸。不必一顿灸尽壮数。可日日报灸之。三日之中灸令尽壮数为佳。凡病一脚则灸一脚。病两脚则灸两脚。凡脚弱病。皆多两脚。又一方云。

如觉脚恶。便灸三里及绝骨各一处。两脚恶者。合四处灸之。多少随病轻重。大要虽轻。不可减百壮。不瘥速以次灸之。

论服汤药色目 风毒之气。入人体中。脉有三品。内外证候相似。但脉有异耳。若脉浮大而缓。宜服续命汤。两剂应瘥。若风盛。宜作越婢汤加白术四两。胡洽云。若恶风者。更加附子一枚。若脉浮大紧转快。宜作竹沥汤。若病患脉微而弱。宜服风引汤。此脉多是因虚而得之。若大虚短气力乏。其间可作补汤。随病冷热而用之。若未愈。更服竹沥汤。若病患脉浮大而紧快。此是三品之中最恶脉也。或沉细而快者。此脉正与浮大而紧者同是恶脉。浮大者病在外。沉细者病在内。治当消息以意逆之。虽其形尚可。而手脚未至弱极。数日之中。气上。即便命终。如此之脉。往往有人得之。无一存者。急服竹沥汤。日服一剂。切要汤势常令相及。勿令半日之中空无汤也。此汤竹汁多服之。若不极热。辄停在胸心。更为人患。每服当使极热。若服竹沥汤得下者。

必佳也。续命汤治风毒病初得。似时行毒病而脉浮缓。

终不变快。此不治。或数日而死。或十日而死。或得便不识人。或发黄。或发斑。或目赤。或下部穿烂者。此最急。得之即先服续命汤一剂。须服葛根、麻黄汤下之。若此不折。更与续命汤两三剂必瘥。夫脚气之病。先起岭南。稍来江东。得之无渐。或微觉疼痹。或两胫肿满。或行起涩弱。或上入腹不仁。或时冷热。小便秘涩。喘息气冲喉。气急欲死。食呕不下。气上逆者。皆其候也。若觉此证。先与犀角旋复花汤。宜久服之。以气下小便利为度。

按东垣云。脚气实由水湿。然有二焉。南方卑湿。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此是外感。北方常食膻乳。又饮酒太过。脾胃有伤。不能运化。水湿下流。此因内而至外者也。脚气两胫肿。是为壅疾。皆当疏下。然太过则损脾。不及则病不去。南方多见两足粗大。与疾偕老者。初起治宜槟榔汤。或四七汤、香苏散。并加槟榔、橘皮以宣通其气。不使其壅。壅既成者。砭去恶血。然后服药。经云。蓄则肿热。砭石之也。

脚气之病。初起甚微。饮食如故。人多不觉。惟卒然脚膝屈弱。或肿。或不肿。或顽痹。或缓纵。或挛急。皆是湿邪为患。其肿者为湿脚气。不肿者为干脚气。脚气之发。必身痛发热大。

类伤寒。不可妄用伤寒等药。若卒起脚弱。或少腹不仁。或转筋呕逆。或腹痛下利。或二便秘涩。

或惊悸妄错。但两胫肿赤。便作脚气治。风胜者。自汗走注。脉浮弦。越婢加术汤。寒胜者。无汗挛急掣痛。脉迟涩。酒浸牛膝丸。湿胜者。肿痛重着。脉迟细。除湿汤。冷痹恶风者。非术、附、麻黄并用。必不能开。越婢加术附汤汗之。或麻黄附子细辛汤加桂枝、白术亦妙。脚痹冷痛。

或时哄热。不可屈伸者。千金独活汤。风冷脚痹疼痛。挛弱不可屈伸。千金乌头汤。暑胜者。烦渴身热。或成水泡疮。脉洪。清燥汤。脚气头疼身热。肢节疼痛。或一脚偏患软弱 曳。状如偏风者。小续命加木瓜。三阳经受热。毒瓦斯流脚踝上。 赤肿痛。

寒热如疟。自汗恶风。或无汗恶寒。败毒散加苍术。三阴受寒。湿着于脚膝上。枯瘦色淡。少腹不仁。腹急疼痛。上气喘急。八味丸加沉香。脚气上入腹。腹急上冲胸。气欲绝。千金半夏汤。

脚气冲心。疼痛肿满。大小便秘。沉香导气汤。脚气遍身肿痛。喘促烦闷者。木通散。因脚气而服补剂太过小便不通者。姜汁炒黑山栀、木通、赤芍、赤茯苓、当归、生甘草梢。不时煎服。脚气初发。一身尽疼。或肢节肿。便溺阻隔。此属湿热。先以羌活导滞汤导之。后以当归拈痛汤除之。脚气上入少腹不仁。崔氏八味丸。脚气入腹。喘急腹胀。苏子降气汤。佐以养正丹。下气甚捷。脚气迫肺。令人喘嗽。小青龙汤加槟榔。脚气呕逆。恶心畏食。生料平胃散加木香。大便秘。

加煨大黄。脚气风毒。生疮肿痛。心神烦热。犀角散。脚气冲心。火气逆上也。金铃子散加茴香、酒黄柏。另以附子末。津调敷涌泉穴。脚气初发。从足起至膝胫骨肿疼者。千金蓖麻叶裹法。脚气注踝成孔。至下半日疼甚者。此脚气流成漏也。以人中白火炙。敷疮口良。脚气冲心。矾石一两。酸浆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脚良。活人书云。凡脚气服补药。及用汤药渫洗。逼邪入于经络。皆医之大禁也。大抵脚气肿痛。并属湿热。或兼风兼暑。当详春夏病因六淫治之。至于枯瘦而热者。属阴虚。瘦弱而寒者。属阳虚。当作本证治之。

〔诊〕脉浮弦起于风。濡弱起于湿。洪数起于热。迟涩起于寒。沉而伏。毒在筋骨也。指下涩涩不调。毒在血分也。夏暑脚膝冷痛。其脉阳濡阴弱。湿温也。脚气多从暑湿得之。

石顽治文学褚廷嘉精脱气伤。喘汗蒸热如淋。六脉浮芤。按之乏力。势不得不从事温补。遂猛进黄 建中。易桂心加人参。数帖而安。因有脚气痼疾。恒服肾气丸不彻。六七年来。宿患未除。坚恳石顽铲绝病根。乃汇取术附、桂附、 附、参附等法。兼采八风散中菊花。鳖甲汤中鳖甲、贝齿、羚羊、犀角。风引汤中独活、防己。竹沥汤中姜汁、竹沥为丸。共襄祛风逐湿之功。服后必蒸蒸汗出。不终剂而数年之疾顿愈。

非深达法存千金妙义。乌能及此。

卷六 痿痹门

鹤膝风

鹤膝风者。胫细而膝肿是也。经云。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俯。筋将惫矣。治宜祛风顺气。活血壮筋。十全大补加杜仲、牛膝、羌活。或五积散加松节。血少虚寒而痛者。四物加荆芥、牛膝。送活络丹。气血流动。更服八味丸加鹿茸、牛膝调理。正气旺而患自除矣。兼风湿者。换骨丹。下利后膝肿痛。风邪乘虚入三阴经也。大防风汤。服药不能应手者。外用雷火针法。

每日淬之。不必着伤肌肉也。方用蕲艾五钱。丁香五分。麝香三分。合研匀。入纸筒中。痛处衬粗纸三五层。点火淬之。以筋脉活动为度。数日自效。又鹤膝风初起。漫肿不红。屈伸不便者。

乘未溃时。用陈年芥菜子研细。以姜汁、葱涕和白蜜。调涂一伏时。患处起 。 干脱皮自愈。

上二法。若脓成者。不可用也。妇人鹤膝风证。因胎产经行失调。或郁怒亏损肝脾。而为外感所伤。或先肢体筋挛。继而膝渐大。腿渐细。如鹤膝之状。若肿高赤痛者易治。漫肿不赤痛者难治。

二三月溃而脓稠者易治。半载后溃而脓清者难治。误用攻伐。复伤元气。尤为难治也。大要当固元气为主。若食少体倦者。六君子汤。晡热内热。寒热往来者。逍遥散。发热恶寒者。十全大补汤。少寐惊悸者。归脾汤。月经过期者。补中益气汤。月经先期者。加味逍遥散。肾水虚弱者。

六味地黄丸。肾虚风袭者。安肾丸、肾气丸参用。凡溃后当大补脾胃。若脓出反痛。或寒热烦渴等证。皆属气血亏损。一于培补。庶保终吉。

喻嘉言曰。鹤膝风者。即风寒湿之痹于膝者也。如膝骨日大。上下肌肉日枯。且未可治其膝。先养血气使肌肉渐荣。后治其膝可也。此与治偏枯之证。大同小异。急溉其未枯者。使气血流行而复荣。倘不知此。但用麻黄、防风等散风之药。鲜有不全枯者。故治鹤膝风而急攻其痹。必并其足痿而不用矣。古方治小儿鹤膝风。用六味地黄丸加鹿茸、牛膝。不治其风。其义是善。盖小儿非必为风寒湿所痹。多因先天所禀肾气衰薄。阴寒凝聚于腰膝。故以六味丸补肾中之水。以鹿茸补肾中之火。以牛膝引至骨节而壮其裹撷之筋。此治本不治标之良法也。

卷六 诸风门

疠风

经云。疠者。营气热 。其气不清。故使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 而有疡。卫气有所碍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病骨节重。须眉落。名曰大风。脉风成为疠。疠风者。

数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毋食他食。观内经之论。

当分营卫为治。古方虽多。但混泻其风热于营卫。又无先后之分。至东垣丹溪始分之。活法机要云。先桦皮散。从少至多。服五七日。灸承浆穴七壮。灸疮愈再灸。三灸之后。服再造散。祛血分之风热。戒房室三年病愈。此先治其卫。后治其营也。丹溪云。疠风须分在上在下。看其疙瘩。

先见在上体多者。气受之也。以醉仙散取臭毒恶血于齿缝中也。先见在下体多者。血受之也。以再造散取恶物虫积于谷道中出。所以虽有上下道路之异。然皆不外于阳明一经而已。若上下同得者。气血俱受也。用必胜散上下兼取。阳明主胃与大肠。无物不受故也。夫气为阳为卫。血为阴为营。身半以上阳先受之。身半以下阴先受之。故再造散治其病在阴者。用皂角刺出风毒于营血中。肝主血。恶血留止。其属肝也。虫亦生于厥阴风木所化。必用是法治其脏气。杀虫为主。以赤槟榔出营分毒邪。白牵牛出卫分毒邪。大黄引入肠胃。利出瘀血恶物。醉仙散治病在阳者。用鼠粘子出风毒遍身恶疮。亚麻逐风。滋肺润皮肤。

蒺藜主恶血身体风痒。通鼻气。防风为诸风之引导。栝蒌根治瘀血。消热 肿。枸杞和血。消风热。散疮毒。蔓荆子主贼风。苦参治热毒风。皮肤肌肉烦躁生疮。赤癞眉脱。八味药治功固至。

然必银粉为使。银粉乃下膈通大肠之要剂。用以驱诸药入阳明经。开其风热怫郁。逐出恶风臭秽之毒。杀所生之虫。循经上行。至牙齿软薄之分。而出其臭毒之涎水。服此药。若有伤于齿。则以黄连末揩之。丹溪取二方。为破敌之先锋。必胜散。则兼二方之妙用。但须慎口味戒房室。服之必效。治疠风五法。一出汗。用麻黄、荆、防、羌、独、皂、角、苦参、全蝎之类。热服覆汗。

二熏浴。先用黄柏、黄连、薄荷为末。水调涂眼四围。次用荆芥、苦参、风藤、枳壳、苍耳、羌活、桑槐桃柳枝、连根葱。煎汤熏浴。浴起。用木通、石菖蒲、大黄为末。加麝少许。擦患上。

三敷擦。用白矾、川槿皮、五倍子、全蝎为末。加斑螫少许。香油调敷。野狼油尤妙。燥痒用大枫肉、番木鳖、乌柏仁、黑芝麻、黑豆、杏仁、木棉子。共捣一处。入炀成罐内。以铁盏盖上。铁线扎定。铁钉旋紧。糠火中煨一夜。取其药油调后药。预用胡椒、川椒各二两。枯矾、轻粉各六钱。为细末。入前药油。调匀擦患处。数日如蛇蜕脱下。再擦二次效。肥人用川乌、草乌、细辛、杏仁、白附子、雄黄、白芥子为末。加麝少许。生姜蘸擦。顽浓者。加斑螫、白砒。不时擦之。

擦时须觅空房。用纸糊好。勿见风。七日后。又换别静房居之。以前房便溺臭秽不堪也。七日后。日擦一次。至病痊为度。如有一处不知痛痒。即是病根。如前但擦其处。日三五次。

四汤液。用凉膈、双解、消风散之类。五丸散。用九龙丸、漆黄丸、 丸、白花蛇丸、鹅翎散、蜈蚣散选用。疠风诸药不效。千金耆婆万病丸。极有神验。疠风面目蠕动。升麻胃风汤。并用桃柳槐桑枝煎汤熏洗。面肿。服消风、凉膈之类。外用硫黄、雄黄、乳香、没药、血竭、轻粉、枯矾、麝香、乌贼骨为散。香油调敷肿处。七日不得洗面。效。疠风脚底穿。用番木鳖酥炙三钱。

苎麻一斤。烧灰存性为散。空心酒下一钱。重者。不过一月效。如过服恶寒作呕者。胡椒汤服之即止。疠风眉毛脱落。用鹿角锉炒存性六钱。皂角 灰存性一两。姜蘸擦眉上。日三五次。又方。

用骨碎补去毛炙干。生半夏为末等分。生姜蘸擦。日五七次。内服一味皂角刺。炒脆为末。食后白酒酿或茶清服二钱。白瘢风者。血虚不能濡润经络。毒邪伤犯肺经气分也。圣惠方用桑枝十斤。

茺蔚草穗三斤。煎膏温酒调服。外用雄黄、硫黄、黄丹、南星、枯矾、密陀僧等分。姜蘸擦之。

擦后渐黑。再擦则愈。一方。无黄丹、南星。用白茄子。切去一头蘸擦。紫云风。气滞不能统运血脉。毒邪蕴结肝经血分也。服用 叶一斤。漆叶半斤。俱蜜润九制。丸如弹子大。白汤调服。

又方。用苦参、何首乌、大胡麻、白蒺藜、菖蒲、赤茎 、薄荷、漆叶煎服。外用硫黄、官粉。

鸡子清调搽。鹅掌风。用核桃壳、鸽粪。煎汤频洗效。又方。用生桐油涂指上。以蕲艾烧烟熏之。

七日不可下水效。疠疡砭刺一法。子和谓一汗抵千针。盖以砭血不如发汗之周遍也。然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二者一律。若恶血凝滞肌表经络者。宜刺宜汗。汗用一味浮萍。曝干为末。每服三钱。以黑豆淋酒。食远临卧调服。温覆取汗。禁食动风发毒之物。强者。连日服之。元气稍弱者。须服一日。间二三日。与地黄丸间服。以病退七八为度。疠风初起。麻木不仁。用万灵丹汗之。以散凝滞风毒。此与豆淋酒下浮萍之意不殊也。恶血蕴结于脏。非荡涤其内则不能瘥。若毒在外者。非砭刺遍身患处及两臂腰尻。两手足指缝及委中。各出血。其毒必不能散。若表里俱受毒者。非外砭内泄。其毒决不能退。如有寒热头疼等证。当须大补气血。服轻粉之剂。若腹痛去后。兼有脓秽之物。不可用药止之。若口舌肿痛。

秽水时流作渴。发热喜冷。此为上焦热毒。泻黄散。若寒热往来。小柴胡加知母。若口缝出血。

发热而大便秘结。此为热毒内淫。黄连解毒汤加犀角、连翘。若大便调和。犀角地黄汤。若疠风气。下焦脚弱。或腠理开汗大泄者。越婢加术汤。若秽水虽尽。口舌不愈。或发热大渴而不能饮冷。此为虚热也。七味白术散。

丹方。治疠风赤肿。属血病者。以鲮鲤甲。随患先起处。取甲涂生漆于里面。砂内炙脆为末。

清晨陈酒调服七八分。三服效。七日愈。随处取甲治之。

薛立斋曰。疠风多由劳伤气血。腠理不密。或醉后房劳沐浴。或登山涉水。外邪所乘卫。气相搏。湿热相并。血随火化而致。眉毛先落者。毒在肺。面发紫泡者。毒在肝。脚底先痛或穿者。

毒在肾。遍身如癣者。毒在脾。目先损者。毒在心。此五脏受病之重者也。一曰皮死麻木不仁。

二曰肉死针刺不痛。三曰血死烂溃。四曰筋死指脱。五曰骨死鼻柱坏。此五脏受伤不可治也。大抵风自头面起者为顺。自足心起者为逆。若声哑目盲。尤为难治。治当辨本证兼证变证类证。阴阳虚实而斟酌焉。若妄投燥热之剂。脓水淋漓。而肝血愈燥。风热愈炽。肾水愈枯。相火愈旺。

反为坏证矣。口 目斜。若手足牵搐。或眉棱痒动。或面发紫泡。或成块。属肝经血虚风热。用加味逍遥散、六味地黄丸以生肝血。滋肾水。若寒热往来。或耳聋胁痛。属肝木炽盛。用柴胡四物汤以清肝火。生肝血。若筋挛骨痛。不能动履。用六味丸、补中益气以滋化源。身上虚痒。此血不营于腠理。所以痒也。四物加酒芩煎服。调紫背浮萍末。痒甚。加荆芥、蝉蜕。夏秋湿热行令。若饮食不甘。头目眩晕。遍体酸软。而两腿麻木。口干自汗。

气促身热。小便黄数。大便稀溏。湿热伤元气也。清燥汤。身起疙瘩。搔破脓水淋漓。若寒热往来者。肝经气血虚而有火也。加味逍遥散。若肌腠搔如帛隔者。气血不能外营也。人参养胃汤。

若面部搔之麻痒者。气血不能上营也。补中益气汤。口舌生疮。或咽喉作痛。或饮食喜冷。大便秘结者。实热也。四顺清凉饮。肌热恶热。烦渴引饮者。血虚也。当归补血汤。牙齿作痛。或牙龈溃烂。若喜寒恶热。属胃火。清胃散为主。舌赤裂。作渴引饮。或小便频数。不时发热。或热无定处。或足心热起者。乃肾水干枯。心火亢盛。用加减八味丸。若误用寒凉。必变虚寒而死。

〔诊〕脉两寸浮而紧。浮而洪。阳脉浮弦。阴脉实大。浮缓者易治。洪大而数。或沉实者难愈。

脉沉而病在上。脉浮而病在下。及无汗者。皆为不治之证也。

卷六 诸风门

胃风

经云。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 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

胃风者。头面肿起。右关脉弦缓带浮。多因饮食后乘凉所致。喻嘉言曰。胃风变证有五。一曰风成为寒热。以风入于胃。必左投肝木而从其类。风气通于肝也。肝木盛则侮脾土。故生寒热。

庸医认为外感者此也。宜小柴胡汤。一曰瘅成为消中。瘅者热也。热积胃中。善食而易饥。火之害也。宜白虎加人参。一曰厥成为巅疾。厥者逆也。谓胃气逆而上行。成巅顶之疾。如眩晕之类是也。宜芎辛汤。一曰久风为飧泄。言胃中风炽。飧已即泄。不留停也。若风气入血分。则下鲜血。挟湿热。则下如豆汁。人参胃风汤。有血。加防风。一曰脉风成为疠。言胃中之风。酝酿既久。则营气热 。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肌肉之间。渐至溃烂。轻则肌体麻木。目蠕动。牙关紧。面肿能食。升麻胃风汤。此五者。总为胃风之病也。

卷六 诸风门

破伤风

破伤风证。因击破皮肉。风邪袭入。而发热肿胀。治法与感冒不异。又诸疮溃后。风邪乘虚内袭。其候最急。往往视为寻常。致变种种。多有不可救疗者。亦有疮热郁结。多着白痂。疮口闭塞。气难宣通。而热甚生风者。或有用汤淋洗。湿气从疮口中入。其人昏迷沉重者。或有用艾灸火烘。火气逼入而烦躁发热者。但须辨疮口平无汁者。破伤风也。疮口边出黄水者。破伤湿也。

疮口 肿赤色。破伤火也。其汤火之毒。亦与破伤风无异。其为证也。皆能传播经络。燔烁真气。

是以寒热间作。甚则口噤目斜。身体强直。如角弓反张之状。死在旦夕。当同伤寒处治。有在表在里。半表半里之不同。河间曰。太阳在表者汗之。阳明在里者下之。少阳在表里之半者和解之。

但患处复加肿赤。神昏少食。不分经络者。穿山甲一钱匙。蜈蚣末半钱匙。麝香一字。浓煎葱白香豉汤服之。患上用葱涕调炒飞面涂之。其但言三阳而不及三阴者。意谓风邪在三阳之经。便宜按法早治而愈。若待传入三阴。其证已危。惟天灵盖 一钱匙。穿山甲半钱匙。麝香一字为散。

浓煎葱白香豉汤服之。或腹满自利。或口燥咽干。舌卷囊缩。额上汗珠不流。身上汗出如油。

眼小目瞪。肢体痛剧而不在伤处者。皆死证也。破伤风邪在表者。九味羌活汤。半表半里者。小柴胡汤。大汗不止。筋挛搐搦。升麻汤加黄 。若服蜈蚣等风药过多。有自汗者。白术、黄 、防风、生甘草作汤温服。大便秘结。小便赤涩。或用热药自汗不休。宜速下之。先用芎黄汤二三服。后以大芎黄汤下之。若不愈。反作痉状。用羌独活、防风、杏仁、地榆水煎频服。名蠲痉汤。

大便闭者。用胆导蜜导法。病久衰弱。当养血。以四物加 本、防风、细辛、白芷。疮疡破伤风邪。身体疼痛。风邪攻注挛急。皮肤搔痒。麻木不仁。头昏牙紧。以防风、 本、羌活、地骨皮、荆芥穗为末。酒调服。疮痂壅塞。内热生风者。九味羌活汤。伤湿而疮口常有稀脓者。先服除湿汤二三剂。后用一味白术膏。或浸酒亦可。伤火 肿赤色。时头病发热。甚则烦躁者。芎黄汤加薄荷、荆、防。不应。加酒黄连四五分。黑山栀二钱。兼小便不利。合导赤散。牙关紧急不开。

用蜈蚣一条。焙干研细末。擦牙。吐涎立苏。或服左龙丸亦得。破伤 肿不能透脓。用朱砂、南星、独活、穿山甲、人指甲。炒研为末。酒调服二三次。外用南星、防风为末。姜汁调敷患处。

石顽曰。破伤一证。金疮跌扑。与溃疡迥殊。金疮跌扑受伤。则寒热头痛。面目浮肿。胸膈痞闷。

六脉浮弦。或模糊不清。其传经与伤寒不异。其势较伤寒更剧。故可用疏表之法。然亦不可峻用风药。以其经中之血。先以受伤。所谓夺血者无汗是也。若溃疡破伤。则患处忽复肿胀。按之不知疼痛。周身肌肉不仁。缓急引痛。胸膈痞满。神思不清。六脉弦细。或虚大模糊。虽风引毒瓦斯攻注周身。切不可用攻表药。汗之必肉 筋惕。甚则发痉。所谓疮家不可发汗。发汗必致痉也。

轻者。葱白香豉汤加鲮鲤甲、白芷、蜈蚣之属。重则葱白香豉汤加黄 、肉桂、远志、防风、鲮鲤甲、犀角之类。甚则万灵丹。葱豉煎汤调服。呕逆不食者。此风引邪毒攻心也。急与护心散。

外用葱熨法分解其邪。如大便不通者。切不可用芎黄汤。惟宜蜜煎导之。其势稍退。盒饭用保元。仍加远志、肉桂、犀角、鲮鲤甲等解散余毒。兼使参、 无壅滞之患。其间泻补。各随其人所禀之偏以为权衡。贵在临证之活法耳。

〔诊〕脉浮而无力太阳也。脉长有力阳明也。浮而弦者少阳也。洪数者伤火也。沉细者伤湿也。

虚细脉涩皆不治。虞恒德治一人。因劝斗殴。眉棱骨被打破。得破伤风。头面大肿发热。以九味羌活汤取汗。外用杏仁研烂。入白面少许。新汲水调敷疮上。肿消热退而愈。后屡试屡验。

卷六 诸风门

跌扑

经云。人有堕坠。恶血留内。腹中胀满。不得前后。先饮利药。金匮治马坠及一切筋骨损方。

大黄一两。另用酒一大盏浸。及桃仁、蒲黄、甘草、发灰。以童子小便煎成。纳大黄。去滓。分温三服。先以败蒲席煎汤浴之。浴后服药。以衣被盖覆。斯须通利数行。痛楚立瘥。伤损气血凝滞则肿。或紫或青。痛不可忍。宜活血行气。最忌恶血攻心与破伤二证。凡血上逆者。即以逐瘀为急。口噤牙关紧。即是胃风。根据破伤治之。伤损着寒。痛不可忍。用葱杵烂炒热罨上。其痛立止。冷则温之。恶血上攻。韭汁和童便饮半杯。即下。从高堕下。腹中瘀血满痛不得出。短气。

二便不通。千金桃仁汤。挫闪气血不顺。腰胁疼痛。或发寒热。香壳散加桃仁、苏木。胁痛。

加柴胡、川芎。跌扑闪挫。瘀结腹胁。大便不通。调营活络饮。跌扑损伤。瘀蓄大便不通。红肿青紫。疼痛昏闷。内壅欲死者。当归导气散。跌扑闪挫。腰胁气滞。牵引掣痛。复元通气散。从高坠下。恶血流于胁中。痛不可忍。复元活血汤。被打伤破。内有瘀血腹胀。蒲黄生者筛取一升。当归、肉桂各二两。酒服方寸匙。日三服。丹方。治折臂断筋损骨。生地、大黄捣汁。

和酒服一月即接连。仍以滓炒热贴之。 虫擂酒服亦可。焙干为末。每服一钱。入麝少许。温酒调服。接骨神效。跌折或金刃伤骨。用老鸦眼睛藤。和根叶细捣。封贴伤处。令患者痛饮至醉。

此续骨法也。若筋断取筋相对。用旋花根(即缠枝牡丹。)杵汁滴伤处。将渣封疮上。半月筋自续。此续筋法也。又方。治筋绝取生蟹肉及黄。捣涂伤处。筋即续。亦治骨断。以蟹生捣和酒痛饮。并以滓 。干即再涂。骨连筋续乃止。诸伤损瘀血凝聚。痛不可忍。以大黄一两切。杏仁三十粒。研细。酒煎服。瘀血即下。若恐气绝。取药不及。先以热小便灌之。外用大黄末。姜汁调涂。一夜青紫即变。瘀积日久。青黑痛极。以附子一枚 咀。猪脂煎数沸。去滓取脂。和醋涂之。

堕坠重伤。危在旦夕。用乌鸡连毛捣烂。和醋烘热。隔布熨之。甚则破牛马腹纳入。浸热血中救之。金伤肠出。以猪脂抹手推入。急用桑皮线缝合。即以热鸡血涂之。次入烧人屎拌涂尤妙。从高坠下。或行车走马。跌折筋骨。骨伤。自然铜散。筋伤。乳香定痛散。金刃出血不止者。紫金丹敷之。跌扑致衄。或吐血不止。浓煎苏木汤去滓。煎小乌神汤。下黑神散。促筋脱骱。用槿树皮捣烂。拌腊糟焙热涂扎。损伤一证。专从血论。但须分有瘀血停积与亡血过多之证。盖打扑堕坠。皮不破而内损者。必有瘀血。若金刃伤皮出血。或致亡血过多。二者不可同法而治。有瘀血者。宜攻利之。若亡血者。兼补调之。须察其所伤上下轻重浅深之异。经络气血多少之殊。惟宜先逐瘀血。通经络。和血止痛。然后调气养血。补益胃气。无不效也。

〔诊〕金疮出血太多。其脉虚细小者生。数实而浮大者死。砍疮血不止。脉来或大或止者死。

细滑者生。从高颠仆。内有血。腹胀满。脉坚强者生。小弱者死。

卷六 诸风门

痉(与缵结二论痉例参看)

经云。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痉。金匮云。太阳之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名曰柔痉。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

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搏。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复弦者痉。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脉经云。痉家脉伏。直上下行。痉家有灸疮者难治。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KT KT (音殊。)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 齿。可与大承气汤。合上十一条推之。则痉病之属表者。宜用桂枝、葛根。属里者。可用承气。是为邪实者设也。若首二条之葛根、桂枝。所不待言。第三条无汗。麻黄附子细辛汤。有汗。桂枝附子汤。四条。真武汤。五条。附子汤。六条。芍药甘。草附子汤。七条。未发汗前。桂枝加附子汤。发其汗已。其脉如蛇。甘草附子汤。

八条。干姜附子汤。九条是统言痉病之脉。无证可验。不得拟方。第十条言痉病之不宜用灸。灸则艾火助虐。一切辛烈。概不可施。所以难治。惟腹胀便秘者。庶可行下夺一法。虚者可用炙甘草汤。其脉经云一条与第九条不异。演文无疑。按痉病与金匮开卷第一证治。论证最详。而方治最略。以其证最危逆。难于造次也。观其论中。惟出太阳阳明邪实三方。不及三阴虚证之治者。

以痉病之脉。皆弦劲伏匿。证多反张厥逆。是难议攻发。易于温散也。若不通篇体会。乌知先圣立言之旨。

陈无择曰。夫人之筋。各随经络退出于身。血气内虚。外为风寒湿热之所中则痉。盖风散气。

故有汗而不恶寒。曰柔痉。寒泣血。故无汗而恶寒。曰刚痉。原其所因。多由亡血。筋无所营。

故邪得以袭之。所以伤寒汗下过多。与夫病疮人。及产后致斯疾者。概可见矣。诊其脉。皆沉伏弦紧。但阳缓阴急。则久久拘挛。阴缓阳急。则反张强直。二证各异。不可不别。

张景岳曰。痉之为病。强直反张病也。其病在筋脉。筋脉拘急。所以反张。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筋挛。观仲景曰。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风病下之则成痉。疮家不可发汗。

汗之亦成痉。只此数言。可见病痉者。多由误治之坏证。其虚其实可了然矣。自仲景之后。惟陈无择能知所因。曰多由亡血。筋无所营。因而成痉。则尽之矣。但惜其言之既善。而复未有善者。

曰。气血内虚。外为风寒湿热所中则痉。斯言不无有误。若其所云。则仍是风湿为邪。而虚反次之。不知风随汗散。而既汗之后。何复言风。湿随下行。而既下之后。何反致湿。盖误汗者。必伤血液。误下者。必伤真阴。阴血受伤。则血燥。血燥则筋失所滋。筋失所滋。则为拘为挛。而反张强直之病。势所必至。又何待风寒湿热之相袭而后为痉耶。且仲景所言。言不当汗而汗也。

不当下而下也。汗下既误。即因误治而成痉矣。岂误治之外。必再受邪而后成痉。无邪则无痉哉。

此陈氏之言。不惟失仲景之意。而反致后人疑惑。用持两端。故凡今人之治此者。未有不以散风去湿为事。亦焉知血燥阴虚之证。尚能堪此散削否。此千古不明之疑窦。不可不为辨察。故列陈子之论于前。以资后学之印证。痉证甚多。而人多不识者。在不明其故。而鲜有察之者耳。盖凡以暴病而见反张戴眼。口噤拘急之类。皆痉病也。观仲景以汗下为言。谓其误治亡阴。所以然也。予因类推。则常见有不因误治。

而凡属阴虚血少之辈。不能营养筋脉。以致搐挛僵仆者。皆是此证。如中风之有此者。必以年力衰残。阴之败也。产妇之有此者。必以去血过多。冲任竭也。疮家之有此者。必以血随脓出。营气涸也。小儿之有此者。或以风热伤阴。遂为急惊。或以汗泻亡阴。遂为慢惊。凡此之类。总属阴虚之证。盖精血不亏。则虽有邪干。亦断无筋脉拘急之病。而病至坚强。其枯可知。故治此者。必当先以气血为主。而邪甚者。或兼治邪。若邪微者。通不必治邪。盖此证之所急者在元气。无气复而血脉行。则微邪自不能留。何足虑哉。奈何今人但见此证。必各分门类。而悉从风治。不知外感之风。

客邪证也。治宜解散。内生之风。血燥证也。止宜滋补。矧此数者。总由内证。本无外邪。既以伤精败血枯燥而成。而再治风痰。难乎免矣。故予详笔于此。以明痉证之要。仲景云。痉止属太阳。

而不及他经者何也。盖痉必反张。其病在背。背之经络。惟太阳督脉耳。言太阳则督在其中矣。此其义也。然仲景止言其表。而未详其里。考内经之经脉篇曰。足少阴之脉。贯脊属肾。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经筋篇曰。足少阴之筋。从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又曰。足太阳之筋病。脊反折。项筋急。足少阴之筋病。主痫螈及痉。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

由此观之。则痉之为病。乃太阳少阴之病也。盖肾与膀胱为表里。膀胱为津液之腑。而肾为藏精之脏。病在二经。水亏可知。故治此者。最常以真阴为主。

薛立斋曰。痉以有汗无汗辨刚柔。又以厥逆不厥逆辨阴阳。仲景虽曰痉皆身热足寒。然阳证不厥逆。其厥逆者。皆阴也。刚痉无汗恶寒。项背强。脚挛急。手足搐搦。口噤切牙。仰面开眼。

甚则角弓反张。卧不着席。脉来弦长劲急。葛根汤。柔痉自汗恶风。四肢不收。闭眼合面。或时搐搦。脉来迟濡弦细。桂枝汤加栝蒌。血虚之人发痉。或反张。或只手足搐搦。或但左手足动摇。十全大补汤加钩藤、蝎尾。风热痰壅。发痉不省。或只手足搐搦。或只右手足动摇。宜祛风导痰汤。痉病胸满。口噤切牙。脚挛急。卧不着席。大便硬者。可与大承气汤。若一边牵搐。一眼 斜者。属少阳。及汗后不解。乍静乍乱。直视口噤。往来寒热。小柴胡加桂枝、白芍。足三阴痉。俱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项强脉沉。厥阴则头摇口噤。 附汤加当归、肉桂。太阴则四肢不收。术附汤加甘草、生姜。少阴则闭目合面。参附汤加甘草、干姜。古法。用附子散通治三阴诸痉。多汗。去川芎、独活。加黄 、当归。贼风口噤。角弓反张成痉。仓公当归汤。产后发痉。详妇人本门。

〔诊〕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痉脉伏。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痉病发其汗已。其脉如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卷六 诸风门

螈者。筋脉拘急也。 者。筋脉弛纵也。俗谓之搐。小儿吐泻之后。脾胃亏损。津液耗散。

故筋急而搐。为慢惊也。俗不知风乃虚象。因名误实。反投牛黄、抱龙等祛风药致夭枉者。不知其几。大抵发汗后失血后产后痈疽溃后。气血津液过伤。不能养筋而然。与筋惕肉 颤振相类。

分气血缓急。兼补养为治。庶有生理。若妄加灼艾。或饮以发表之剂。死不旋踵矣。

螈之证。多属心脾肝三经。若自汗少气。脉急按之则减小者。此心气之虚也。辰砂妙香散。若气盛神昏。筋挛。脉满大。此心火之旺也。导赤散。加芩、连、山栀、茯神、犀角。若体倦神昏不语。脉迟缓。四肢欠温者。脾虚生风也。归脾汤加钩藤、羌活。若寒热往来。目上视摇头。脉弦急者。肝热生风也。加味逍遥散加桂枝。热伤元气。四肢困倦。手指麻木。时时螈 。补中益气汤去白术加白芍、五味。暑风搐搦。如小儿惊风状。缘先伤于暑。毛孔开而风乘之。局方香薷饮加羌、防、 、芍。风虚昏愦。不自知觅。手足螈 。口眼 动。或渴或自汗。续命煮散。痈疽脓水过多。金疮出血过多。及呕血衄血下血后。或虚弱人误汗误下。气血津液受亏而致此者。

大剂保元汤加芎、归、钩藤。兼生阴血。则阳火自退。不应。六君子加芎、归、钩藤。以补脾土。

故小儿吐泻之后。脾胃亏损。亦多患之。乃虚象也。无风可逐。无痰可消。当大补脾土为急。若阳气脱陷者。补中益气加姜、桂。阳气虚败者。十全大补汤加姜、附。亦有得生者。然筋搐颤掉。肢体恶寒。脉微细。人皆知为虚也。是为真象。至于脉大无力。发热烦渴。是为假象。惟当固本为善。若无力抽搐。戴眼反折。汗出如珠。俱不治。产后阴血去多。多有螈 。详妇人本门。

〔诊〕螈 之脉。虚微缓弱者可治。弦紧急疾者难愈。在暴病得之。为风痰及肝火袭于经脉之象。即久病见之。亦属痰火乘虚肆虐之兆。凡新病得之。脉满大数实者。搜涤风痰。最为要着。

久病得之。补中寓搜。在所必需。设久病而脉实满。暴病而脉虚微。法无可疗之机也。

卷六 诸风门

颤振

经云。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栗。深师曰。振乃阴气争胜。故为战。

栗则阳气不复。故为颤。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颤振与螈 相类。螈则手足牵引。而或伸或屈。颤振则但振动而不屈也。亦有头动而手不动者。盖木盛则生风生火。

上冲于头。故头为颤振。若散于四末。则手足动而头不动也。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若肝木实热。泻青丸。肝木虚热。六味丸。肝木虚弱。逍遥散加参、术、钩藤。挟痰。导痰汤加竹沥。

脾胃虚弱。六君子汤加芎、归、钩藤。卫虚多汗恶寒。加黄 二钱。附子五分。脾虚。补中益气加钩藤。心血虚少而振。平补正心丹。心气虚热而振。本方去肉桂、山药、麦冬、五味。加琥珀、牛黄、黄连。名琥珀养心丹。心虚挟痰而振。本方去龙齿、肉桂、山药、麦冬、五味。加琥珀、川芎、胆星、麝香、甘草。为秘方补心丹。心虚挟血而振。龙齿清魂散。肾虚而行步振掉者。八味丸、十补丸选用。实热积滞。可用汗吐下法。戴人治马叟。手足振掉。若线提傀儡。用涌法。

出痰数升而愈。此必痰证痰脉。而壮盛气实者。不可不知。

〔诊〕颤振之脉。小弱缓滑者可治。虚大急疾者不治。间有沉伏涩难者。必痰湿结滞于中之象。

凡久病脉虚。宜于温补。暴病脉实。宜于峻攻。若久病而脉反实大。暴病而脉反虚弱。决无收功之理也。

卷六 诸风门

内经言。挛皆属肝。肝主筋故也。有热有寒。有虚有实。热挛者。经所谓肝气热则筋膜干。

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六味丸加牛膝、当归之类。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 短。小筋弛长。 短为拘。弛长为痿。先搐瓜蒂散。次与羌活胜湿汤。虚邪搏筋。则筋急。五积散。血虚则筋急。增损四物汤。剧劳筋脉拘急。疼痛少眠者。黄丸。更于暖室中近火按摩为佳。虚风袭于经脉。手足拘挛。屈伸短缩。腹痛。爪甲唇俱青。转筋。不思饮食。甚则舌卷囊缩。木瓜散。拘挛瘫痪。口目 斜。骨节疼酸。行步不正者。舒筋三圣散。痹湿筋挛骨痛者。续断丸。误汗漏风。筋挛缩急。或方士用木鳖发汗。见风筋脉拘挛者。

并宜桂枝汤倍桂加归、附。病初起者。分表里治。如戴人用甘遂末三钱。 猪肾一枚。细批破。

少用盐椒淹透。掺药末在内。荷叶包裹煨熟。温酒细嚼。则上吐下泻而愈。

石顽曰。挛证人悉知为寒。不知亦有属血枯而热者。盖寒则胫逆而痛。热则胫热而枯。至于湿热下流。又为实证。则疼肿便秘。以此辨之。虚实寒热。可判然胸臆矣。

〔诊〕挛者拘挛。浮缓属风。沉细为湿。洪缓湿热。涩细寒湿。虚大气衰。小弱血虚。尺中弦弱。肾虚精竭。若久病而脉反实强。乍病而见虚涩。虽有合剂。难于图治也。

石顽治包山劳俊卿。年高挛废。山中诸医用木瓜、独活、防己、 、威灵仙之类。将半年余。乃致跬步不能动移。或令服八味丸。亦不应。诊其脉。尺中微浮而细。时当九夏。自膝至足。

皆寒冷如从水中出。知为肾虚风雨所犯而成是疾。遂授安肾丸方。终剂而能步履连。服二料。终无痿弱之状矣。

卷六 诸风门

眩晕

经曰。因于风。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内经论眩。皆属于木。属上虚。仲景论眩。

以痰饮为先。丹溪论眩。兼于补虚治痰降火。

戴复庵云。有头风证。耳内常鸣头。上如有鸟雀啾啾之声。切不可全谓耳鸣为虚。此头脑挟风所致。有眩晕之甚。抬头则屋转。眼常黑花。观见常如有物飞动。或见物为两。宜三五七散。

或秘旨正元散加鹿茸。兼进养正丹。不效。一味鹿茸。每服半两。酒煎去滓。入麝少许。缘鹿茸生于头。头晕而主以鹿茸。盖以类相从也。曾有服头痛药不愈。服茸朱丹而效。此为虚寒也。若实者用之。殆矣。故丹溪曰。眩晕不可当者。大黄三次酒炒干为末。茶调下。每服一钱至二钱。

刘宗浓曰。眩晕乃上实下虚所致。所谓虚者。血与气也。所谓实者。痰涎风火也。经云。上虚则眩。又云。徇蒙招尤。目瞑耳聋。下实上虚。则与刘氏所称。无乃冰炭乎。盖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亦何冰炭之有。然当以脉法辨之。寸口大而按之即散者为上虚。以鹿茸法治之。寸口滑而按之益坚者为上实。以酒大黄法治之。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皆能眩晕。然无不因痰火而作。谚云。无火不动痰。无痰不作晕。须以清火豁痰为主。而兼治六淫之邪。无不愈者。风寒在脑。或感邪湿。头眩重痛欲倒。呕逆不定。三因芎辛汤。冒雨或中湿。眩晕呕逆。

头重不食。本方去细辛、芽茶加半夏、茯苓。恶风眩晕。头旋眼黑恶心。见风即复作者。半夏苍术汤。风虚眩晕多痰。导痰汤加天麻。肾气素虚而逆者。沉香降气下养正丹。不应。八味丸。风热眩晕眼掉。川芎茶调散。痰厥眩晕。半夏白术天麻汤。痰火眩晕者。二陈汤加白术、川芎、天麻。有热。更加山栀、黄芩。七情郁而生痰。亦令头眩。但见于郁悒之人。及妇女辈。二陈加木香、丁香、白术、砂仁。早起眩晕。须臾自定。乃胃中老痰使然。古方用黑锡丹劫之。不若青礞石丸镇坠。后用理中丸调理。痰结胸中。眩晕恶心。牙皂末和盐汤探吐。吐定。服导痰汤。劳役过度。眩晕发热者。补中益气汤加天麻。兼呕逆。六君子汤。气虚而喘。加黄 。阴虚火炎痰盛。少加熟附子。

煎成加姜汁、竹沥。因虚致眩。虽定后。而常欲向火。欲得暖手按者。阳气不足故也。附子理中汤。淫欲过度。肾与督脉皆虚。不能纳气归源。使诸逆奔上而眩晕。六味丸加沉香、鹿茸。名香茸八味丸。肥白人眩晕。清火降痰为先。而兼补气药。黑瘦人眩晕。滋阴降火为要。而带抑肝之剂。胸中有死血。作痛而眩。饮韭汁酒良。产后血晕。见妇人本门。

〔诊〕左手脉数热多。脉涩有死血。浮弦为肝风。右手滑实痰积。脉大是久病。虚大是气虚。

石预治司业董方南夫人。体虽不盛。而恒有眩晕之疾。诊其六脉皆带微弦。而气口尤甚。盖缘性多郁怒。怒则饮食不思。恒服消导之味。则中土愈困。饮食皆化为痰。痰从火化而为眩晕矣。

岂平常肥盛多湿之痰可比例乎。为疏六君子方。水泛为丸。服之以培中土。中土健运。当无数化不及。留结为痰而成眩晕之虑。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朔客梁姓者。初至吴会。相邀石顽往诊。时当夏月。裸坐盘餐。倍于常人。而形伟气壮。热汗淋漓于头项间。诊时不言所以。切其六脉沉实。不似有病之脉。惟两寸略显微数之象。但切其左。则以右掌抵额。切其右。则易左掌抵额。知其肥盛多湿。而夏暑久在舟中。时火鼓激其痰。

而为眩晕也。询之果然。因与导痰汤加黄柏、泽泻、茅术、浓朴二服而安。

又治松陵贡士吴友良。年逾古稀。头目眩晕。乃弟周维。素擅岐黄。与补中益气数服。始用人参一钱。加至三钱。遂痞满不食。坐不得卧。三昼夜。喃喃不休。仲君孝廉谦六。相延石顽往候。见其面赤。进退不常。左颊聂聂 动。诊其六脉皆促。或七八至一歇。或三四至一歇。询其平昔起居。云。是知命之年。便绝欲自保。饮啖自强。此壮火烁阴而兼肝风上扰之兆。与生料六味除去茱萸。易入钩藤。大剂煎服。是夜即得酣寝。其后或加鳖甲。或加龙齿。或加枣仁。有时妄动怒火。达旦不宁。连宵不已。则以秋石汤送灵砂丹。应如桴鼓。盛夏酷暑。则以小剂生脉散代茶。后与六味全料调理。至秋而安。

卷六 神志门

经曰。人生而病癫疾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癫疾脉搏大滑。久自已。脉小坚急。死不治。癫疾之脉。虚则可治。实则死。搏阴则为癫疾。

癫虽为阴。若得搏大滑脉。故自已。若得小坚急。为阴脉之极也。故不治。虚则邪气未盛。

故可治。实则纯乎邪矣。故死。

难经曰。重阴者癫。癫病始发。意不乐。直视僵仆。其脉三部阴阳俱盛是也。

脉经曰。阴附阳则狂。阳附阴则癫。阳附阴者。腰以下至足热。腰上寒也。阴附阳者。腰以上至头热。腰下寒也。

癫之为证。多因郁抑不遂。 傺无聊所致。精神恍惚。语言错乱。或歌或笑。或悲或泣。如醉如狂。言语有头无尾。秽洁不知。经年不愈。皆由郁痰鼓塞心包。神不守舍。俗名痰迷心窍。安神豁痰为主。先以控涎丹涌出痰涎。后用安神之剂。怒动肝火。风痰上盛而发癫狂。导痰汤加芩、连、菖、远。煎成入朱砂、沉香磨汁调服。言语失伦。常常戏笑。不发狂者。心虚也。定志汤加姜汁、竹沥。膈间微痛者。

兼有瘀血。加琥珀、郁金。(如无郁金。蓬术代之。)因思虑而得者。先与稀涎散。后用归脾汤加辰砂末调补之。心经蓄热。或时发躁。眼鼻觉热者。定志丸加芩、连、麦冬、牛黄。实者。凉膈散加川连、麦冬、菖蒲。癫病语言错乱。神气昏惑者。千金防己地黄汤。因思虑妄想不遂。致神不守舍而妄言妄见。若神祟所凭。初起用半夏茯神散。数服自愈。若日久为汤药所汨。神出舍空。非大剂独参加姜汁、竹沥填补其神。不能克应。有病癫人。专服四七汤而愈。盖气结为痰。

痰饮郁闭其神识也。癫疾既久。动辙生疑。面色痿黄。或时吐沫。默默欲眠。此虫积为患。妙功丸。若癫哭呻吟。为邪所凭。非狂也。烧蚕纸酒水下方寸匙。

李士材治张少椿女。以丧子悲伤。忽当雷雨交作。大恐。苦无所避。旦日或泣或笑。或自语。

或骂詈。如中鬼祟。诊其心脉浮滑。余皆沉细。此气血两亏。忧恐伤心。心伤则热。热积生风也。

以滚痰丸。用桔梗、延胡索、陈皮、杏仁煎汤送下。出痰积甚多而愈。

卷六 神志门

经云。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忧饥。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辩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狂言。惊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狂。

目妄见。耳妄闻。善呼者。少气之所生也。狂者。多食善见鬼神。善笑而不发于外者。得之有所大喜。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甚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

热盛于身。故弃衣欲走也。阳盛则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有怒狂者。

生于阳也。阳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阳厥。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夺其食则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则已。使之服以生铁洛为饮。夫生铁洛者。下气疾也。

此阳气怫郁。不得疏越。少阳胆木挟三焦相火。太阳阴火上逆。故使人易怒如狂。夺其食者。

不使火助邪也。饮以生铁洛者。金以制木。木平则火降。故曰下气疾也。

狂之为病。皆由阻物过极。故猖狂刚暴。若有邪附。妄为不避水火。骂詈不避亲疏。或言未尝见之事。非力所能。病反能也。上焦实者。从高抑之。生铁洛饮。阳明实则脉伏。大承气汤去浓朴加当归、铁洛饮。以大利为度。在上者。因而越之。来苏膏。或戴人三圣散涌吐。其病立安。

后用洗心散、凉膈散调之。形证脉气俱实。当涌吐兼利。胜金丹一服神效。虽数年狂痴。无不克应。但不可误施于癫痫之证。经云。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以喜胜之。以温药补魂之阳。龙齿清魂散。经云。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当以恐胜之。以凉药补魄之阴。清神汤。肺虚喘乏。加沙参。胃虚少食。加人参。肝虚惊恐。加羚羊角。

热入血室。发狂不识人。小柴胡加犀角、生地黄。挟血如见祟状。当归活血汤加酒大黄微下之。

肝盛多怒狂妄者。针大敦。在足大指上。屡验。

一妇人狂言叫骂。歌笑非常。似祟凭根据。一边眼与口角吊起。或作痫治。或作心风治。皆不效。乃是旧有头风之疾。

风痰作之使然。用芎辛汤加防风。数服顿愈。

妇科郑青山。因治病不顺。沉思辄夜。兼受他医讽言。心甚怀愤。天明病者霍然。愤喜交集。

病家设酌酬之。而讽者已遁。愤无从泄。忽然大叫发狂。同道诸名家治之罔效。一日。目科王道来往候。索已服未服等方视之。一并毁弃。曰。此神不守舍之虚证。岂豁痰理气清火药所能克效哉。遂令觅上好人参二两。一味煎汤服之顿安。三啜而病如失。更与归脾汤调理而康。

卷六 神志门

脉经云。前部左右弹者。阳跷也。动则苦腰痛癫痫。恶风偏枯。僵仆羊鸣。身强皮痹。从少阳斜至太阳者。阳维也。动则苦癫痫。僵仆羊鸣。手足相引。甚者失音不能言。从少阴斜至厥阴者。阴维也。动则苦癫痫。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为督脉。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病。

小儿风痫。脉来中央浮。直上直下者。督脉也。动则苦腰背膝寒。夫癫。小儿痫也。巢氏妄立五痫之说。曰阳痫。曰阴痫。曰风痫。曰湿痫。曰马痫。证治杂出。殊不知癫痫之发。皆由肝肾龙雷上冲所致也。

痫病与卒中痉病相似。但痫病发时昏不知人。卒然眩仆倒地。甚则螈 抽搐。目上视。或口眼斜。或口作六畜声。将醒时吐涎沫。醒后又复发。有连日发者。有一日三五次发者。若中风中寒中暑中热。则仆时无声。醒时无涎沫。醒后不复发也。刚痉柔痉亦屡发。然身体强直。角弓反张。不似痫之身软。或为六畜声也。痫证之发。由肾中龙火上升。而肝家雷火相从挟助也。惟有肝风。故作搐搦。搐搦则通身之脂液逼迫而上。随逆气而吐出于口也。阴气虚。不能宁谧于内。则附阳而上升。故上热而下寒。阳气虚。不能周卫于身。则随阴而下陷。故下热而上寒。

丹溪主痰与热。以星、半、芩、连为主。热多者。凉膈散加川连、麦冬以泄之。痰多者。戴人三圣散以吐之。如惊者。东垣安神丸以平之。可下。以承气汤下之。然后用安神平肝之剂。归、地、牛黄、朱砂、青黛、柴胡、川芎之类。心热痰迷心窍者。清神汤。病久而成窠囊。窠囊日久。

必至生虫。妙功丸神效。既与行痰涤热。痫证已愈。然须防其再发。宜十全大补加枣仁、远志、麦冬。禀气素虚者。鹿角胶经年常服。六味丸加远志、沉香。亦不可缺。风痫骤发。项强直视。

不省人事。此肝经有热也。或有切牙者。泻青丸合导赤散治之。如病发者。可用轻粉、白矾、代赭石。发过米饮调下。重剂以镇之也。若起于郁者。四七汤加木香、南星。发时用前药下灵砂丹。

不得卧。用养正丹。多呕。下黑锡丹。痰多者。导痰汤加木香、竹沥。痫病昼发。灸阳跷。宜补中益气加益智。夜发。灸阴跷。宜六味丸加鹿角胶。丹矾丸治五痫诸证。方用黄丹一两。白矾二两。银罐中 通红为末。入腊茶一两。不落水猪心血为丸。绿豆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茶清送下。久服其涎自便出。服一月后。更以安神药调之。久患气虚。痰气壅塞。须防卒变。不可妄许以治也。凡见目瞪如愚者不治。治之亦必无功。

石顽曰。痫证往往生于郁闷之人。多缘病后本虚。或复感六淫。气虚痰积之故。盖以肾水本虚不能制火。火气上乘。痰壅脏腑。经脉闭遏。故卒然倒仆。手足搐捻。口目牵掣。乃是热盛生风之候。斯时阴阳相薄。气不得越。故迸作诸声。证状非一。古人虽分五痫。治法要以补肾为本。

豁痰为标。随经见证用药。但其脉急实。及虚散者不治。细缓者虽久剧可治。

〔诊〕脉浮滑洪数为风痫。细弦微缓为虚痫。浮为阳痫。沉为阴痫。虚弦为惊。沉数为实热。

沉实弦急者不治。

卷六 神志门

烦躁(与绪论参看)

经云。气乱于心则烦。盖热客于肺则烦。入于肾则躁。大抵心火旺。则水亏金烁。惟火独炽。

故肺肾合而为烦躁也。烦躁俱作。有属热者。有属寒者。先哲治独烦不躁者多属热。惟悸而烦者为虚寒。治独躁不烦者多属寒。惟火旺脉实者为热。盖烦者胸中烦。为内热也。躁者身体手足躁扰。或裸体不欲近衣。或欲投井中。为无根之外热。急以附子、理中、四逆、姜附辈热药治之。

若误认为热。投以凉药。则周身之火。得水则升走。顷刻喘汗。外脱而死也。凡表证不得汗。内外皆热而躁乱不宁。取汗则定。里实热郁。大便不通。无论伤寒杂证。心神不安。脉数实有力者。

下之则定。火客心包。或酒客膏粱。上焦不清。令人烦躁。宜芩、连、山栀等凉药为君。稍用炮姜为使。甚则凉膈散下之。汗下后热不止而发狂烦躁。面赤咽痛者。此热乘少阴之经也。葶苈苦酒汤探吐之。

卷六 神志门

虚烦(与绪论参看)

经云。夏脉者。心也。其不及者。令人烦心。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是知烦多生于虚也。大法。津液去多。五内枯燥而烦者。八珍汤加竹叶、枣仁、麦冬。营血不足。阳盛阴微而烦者。当归补血汤下朱砂安神丸。或生脉散加归、地、枣仁、竹茹之属。肾水下竭。心火上炎而烦者。大剂生料六味丸。少用肉桂为引导。

肥人虚烦。不眠不饮。温胆汤。大病后有余热。呕吐咳逆。虚烦不安。竹叶石膏汤。五心烦热。

口干唇燥。胸中热闷。千金竹叶汤。虚烦懊 。颠倒不安。栀子豉汤。不应。加犀角、黑参。久病余热不止。虚烦不安。卧寐不宁。六味丸加枣仁。烦而小便不利。五苓散加辰砂、滑石。烦而呕。不喜食。金匮橘皮竹茹汤。胎前产后诸烦。见妇人本门。

卷六 神志门

谵。多言也。言为心声。由火燔而鸣。故心热则多言。犹醉而心热。故多言也。或寐而多言者。俗云睡语。热之征也。若热甚虽寤而神昏不清。则谵语也。妄。虚妄也。火为阳。故外清明而内浊昧。其主动乱。故神志失常。如见鬼神也。夫血气者。身之神也。神既衰乏。痰客中焦。

妨碍升降。不得运用。以致十二官各失其职。视听言动。皆有虚妄。盖虚病痰病。有似鬼祟。宜清神汤。或平补镇心丹去肉桂、山药、五味。加琥珀、胆星、麝香。大便不通。心腹胀满刺痛。

口噤气急者。此为实。凉膈、承气选用。若作邪祟。治之以金石。必死。产后谵妄。见妇人本门。

石顽治文学黄稚洁讳振藻。谵妄颠仆。数月以来。或六七日一发。或二三日一发。或一日二三发。发则大吐涎水血沫。或一日半日而苏。或二三时而苏。医祷不灵。近于邪祟。昼夜恒见亡婢仆妇。或时昏愦不省。或时妄言妄见。精气不时下脱。不能收摄。服二冬、二地、连、柏、金樱、石莲之属无算。反加作泻不食。后延石顽诊之。脉来寸盛尺微。前大后小。按之忽无。举之忽有。知为神气浮散之候。因与六君子加龙齿、菖蒲、远志。送养正丹。间续而进。前后共六七服。自后谵妄颠仆。绝不复发。邪祟亦不复见。惟梦泄为平时固疾。不能霍然。更与平补镇心丹。两月而安。其尊人及昆弟亲戚。咸谓金石之药。能镇鬼神。曷知从前谵妄。皆神气浮散之故。得养正镇摄之功。当无神魂飞越之患矣。因识此。以破杯影弓蛇之惑。

卷六 神志门

循衣摸床

循衣撮空摸床。多是大虚之候。不问杂病伤寒。以大补之剂投之。多有得生者。许学士谓肝热风淫末疾。故手为之循衣撮空。其人必谵语妄言。经谓肺入火为谵妄是也。海藏云。妇人血风证。因大脱血崩漏。或前后失血。因而枯燥。其热不除。循衣撮空摸床。闭目不醒。扬手掷足。

摇动不宁。错语失神。脉弦浮而虚。内躁之极也。生地黄黄连汤主之。热极神昏。十余日不大便。

腹胀喘满。气粗鼻干不润。上下通燥。脉沉实而滑。此地道阻塞不通之故。急宜凉膈、承气下之。

若热乘肺金。气虚不能主持。叉手冒心。循衣撮空。谵语昏沉。不省人事。节庵升阳散火汤。小便利者可治。不利者不治。按凉膈、承气。气药也。自外而入内者用之。生地黄黄连汤。血药也。

自内而至外者用之。升阳散火汤。气虚火乘药也。内外合邪者用之。三方俱治不大便者。病患手循衣缝。谵语者。不可治。病患阴阳俱绝。掣衣摸空妄言者死。撮空。服承气。下之后。脉弦者生。涩者死。

卷六 神志门

喜笑不休

经云。神有余则笑不休。精气并于心则喜。心主手厥阴之脉。是动则病目黄。喜笑不休。

河间云。喜笑者。皆心火之盛也。五行之中。惟火有笑。昔治人笑不休口流涎。用黄连解毒汤加半夏、姜汁、竹沥。而笑止。

戴人治一妇。病喜笑不休。已半年矣。以盐块二两。烧令通赤。放冷研细。河水煎服。探吐出热痰五升。次服降火之剂。不数日而笑定。内经曰。神有余则笑不休。此所谓神者。火是也。

火得风而成焰。笑之象也。

倪惟德治一妇。病气厥。笑哭不常。人以为鬼祟所凭。诊之。六脉俱沉。胃脘必有积。遂以二陈汤导之。吐痰升许而愈。此积痰类祟也。

卷六 神志门

经云。暴怒伤阴。怒则气逆。阴出之阳则怒。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冤善怒。

怒属肝胆。经云。在藏为肝。在志为怒。又云。肝藏血。血有余则怒是也。生铁洛饮、大小柴胡、柴胡疏肝、四七、四磨、越鞠、七气、沉香降气等。皆治善怒致病之药。丹溪治怒方。香附末六两。甘草末一两。和匀。白汤调下二钱。日再服。

卷六 神志门

经云。精气并于肺则悲。在藏为肺。在志为悲。悲。肺之志也。金本燥。能令燥者。火也。

心火主于热。善痛。故悲痛苦恼者。心神烦热躁乱而非清净也。所以悲哭而五液俱出者。火热亢极。而反兼水化制之也。

金匮云。妇人脏燥。善悲伤欲哭。有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脏燥者。火盛烁津。肺失其润。心系了戾而然。故用甘草缓心系之急而润肺燥。大枣行脾胃之津。小麦降肝火之逆。火降则肺不燥而悲自已也。

戴人云。少阳相火。凌烁肺金。金受屈制。无所投告。肺主悲。故但欲痛哭为快耳。

石顽石。凡肺燥悲愁欲哭。宜润肺气降心火为主。余尝用生脉散、二冬膏。并加姜、枣治之。

未尝不随手而效。若作颠疾。用金石药则误矣。

卷六 神志门

经云。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其病发惊骇。诸病 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惊则心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身体日减。

气虚无精。病虚无气。洒洒然如惊。惊者平之。

夫惊虽主于心。而肝胆脾胃皆有之。惊是火热烁动其心。心动而神乱也。若因内气先虚。故触事易惊。或卒然闻响大声。目击异物。遇险临危。皆使人有惕惕之状也。惊则气乱。郁而生火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或自汗。或眠多异梦。随即惊觉。并宜温胆汤加熟枣仁。

如远志丸妙香散、平补正心丹、龙齿清魂散皆可选用。卧多惊魇。口中有声。温胆汤下远志丸。卧多惊魇遗溲者。补胆防风汤加羌活、桂枝。此下焦风寒。宜风药行经也。若气郁生痰而惊悸不眠者。四七汤加茯神、远志石、菖蒲。大抵惊则神出于舍。舍空则痰饮乘虚袭入。其神不得归焉。亦有肝虚风袭之者。本事方治卧则魂梦飞扬。惊悸多魇。通夕不寐。

先用独活汤数剂。后用珍珠母丸神效。盖因肝脏本虚。虚风内袭。所以魂游无定。肝藏魂者也。

风气水饮。乘虚袭入于肝。是以魂不宁而飞扬。若离体状。若作心血虚治必殆。此证最易愠怒。

小怒则惊悸转剧。虚火不时上升。岂非肝脏受困之验欤。二方非深明木盛生风。木槁生火之理。

不能识其奥妙。不能用以建功也。

〔诊〕寸口脉动为惊。惊者其脉止而复来。其人目睛不转。不能呼气。

石顽治河南督学汪缄庵媳。产后病虚无气。洒洒然如惊。常时咳青黑结痰。欲咳则心中大动。咳则浑身麻木。心神不知所之。偶闻一声响。则头面哄热微汗。神魂如飞越状。专事妇科者屡用补养心血之剂罔效。虚羸转剧。邀石顽诊之。脉浮微弦而芤。独左寸厥厥动摇。此必胎前先伤风热。坐草时迸力过甚。痰血随气上逆。冲过膈膜而流入心包也。朝用异功散加童便 淬蛤粉。以清理痰气。夕用大剂独参汤下来复丹。以搜涤瘀积。盖痰在膈膜之上。非焰硝无以透之。

血在膈膜之上。非五灵无以浚之。然非藉人参相反之性。不能激之使出也。服数日。神识渐宁。

形神渐旺。改用归脾汤加龙齿、沉香。调理而康。

又治吴昭如室。年壮体丰。而素有呕血腹胀脾约便难之恙。两遭回禄。忧恚频承。近于失血之后。忽然神气愦乱。口噤目瞠。乃尊周渭文秉烛相邀。诊其气口数盛而促。人迎弦大而芤。形神不能自主。似有撮空之状。渭老以为证犯条款。不出五日当毙。予谓不然。若是撮空。必然手势散漫。今拈着衣被。尽力扯摘。定为挟惊挟怒无疑。爪者筋之余。非惊怒而何。况脉来见促。当是痰气中结。殊非代脉之比。询其病因。惊怒俱有。遂勒一方。用钩藤钩一两。煎成入竹沥半盏。姜汁五匕。连夜制服。明日复延往候。云服药后。即得安寐。六脉亦已稍平。但促未退。仍用前方减半。调牛黄末一分。其夕大解三度。共去结粪五六十枚。腹胀顿减。脉静人安。稀糜渐进。数日之间。平复如常。

卷六 神志门

金匮云。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

惊自外邪触入而动。故属阳。阳变则脉动。悸自内恐而生。故属阴。阴耗则脉弱。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

此形寒饮冷。经脉不利。水停心下而致动悸。故用麻黄以散营中寒。半夏以散心下水。与伤寒水停心下用小青龙汤无异。首论以脉弱为悸。而此汤用麻黄、半夏散寒治水。知其脉必不弱。

非弦即紧。盖脉弱为心气不足。岂此药所宜用乎。用丸不用汤者。取缓散水。不取急汗也。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茯苓汤主之。

呕逆痰饮为胸中阳气不得宣散。眩亦上焦阳气不能升发所致。故半夏、生姜并治之。悸则心受水凌。非半夏可独治。必加茯苓以去水。水去则神安而悸愈矣。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颠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瘦人火水之盛。为水邪抑郁。在阴分不得升发。故于脐下作悸。及至郁发。转入于阳。与正气相击。在头为眩。在顶为颠。肾液上逆为吐涎沫。故用五苓以伐肾邪。利水道。水去火自安矣。

悸即怔忡之谓。心下惕惕然跳。筑筑然动。怔怔忡忡。本无所惊。自心动而不宁。即所谓悸也。心虚而停水。则胸中渗漉。水既上乘。心火恶之。心不自安。使人有怏怏之状。常筑筑然动。

是则为悸。盖水衰火动则为烦。水乘火位则为悸。原病式曰。水衰火旺。必烦渴引饮。水停心下而为悸也。心下悸有气虚血虚。属饮属火之殊。夫气虚者。由阳气内微。心下空虚。内动为悸。

心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惊悸狂眩。千金定志丸、千金茯神汤。

或六君子加菖蒲、远志。血虚者。由阴气内虚。虚火妄动。归脾汤加丹参、麦冬。停饮者。水停心下。侮其所胜。心主畏水。不能自安。故惕惕而动。半夏茯苓汤、茯苓甘草汤。或二陈汤加白术、猪苓、泽泻。有表邪挟饮。半夏麻黄丸、小青龙汤选用。火旺者。因水不能制火。故时悸时烦。跳动不宁。天王补心丹。不应。六味丸加五味、麦冬、远志。有邪气攻击而悸者。宜审其何邪而后治之。有营卫涸流。脉来结代者。必补气益血生精。炙甘草汤。因痰饮而悸。导痰汤加枣仁。有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也。温胆汤加川连。其脐下悸动。肾气上凌也。五苓散加辰砂。有所求不遂。或过误自悔。 懊嗟吁。独语书空。若有所失。温胆汤加人参、柏子仁。胸中痞塞。

不能饮食。心中常有歉。爱居暗处。或倚门后。见人则惊避无地。此卑 之病。藿香正气散。虚者。人参养荣汤。有真心跳。乃血少。非惊悸也。又或梦中如堕岩崖。或睡中忽自身体跳动。此心气不足也。归脾汤下朱砂安神丸。肥人多属痰饮。瘦人多属血虚与阴火上冲。夫悸之证状不齐。总不外于心伤而火动。火郁而生涎也。若夫虚实之分。气血之辨。痰与饮。寒与热。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在临证辨之。

〔诊〕沉细属饮。结代者。虚而有饮。虚弱者。属气虚。沉数者。为血热。尺中弦紧。为肾气凌心。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

石顽治老僧悟庵。心悸善恐。遍服补养心血之药。不应。天王补心丹服过数斤。悸恐转增。

面目四肢。微有浮肿之状。乃求治于石顽。察其形。肥白不坚。诊其脉。濡弱而滑。此气虚痰饮侵渍于膈上也。遂以导痰汤稍加参、桂通其阳气。数服而悸恐悉除。更以六君子加桂。水泛作丸。

调补中气而安。

卷六 神志门

经曰。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神伤则心怯。火伤则畏水。)胆病者惊惕。

心下 。恐人将捕之。肝病者如人将捕之。肾病善怒。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心胞络是动。心中大动。精气并于肾则恐。胃为恐。(土邪伤水故也。)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

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恐则热伤其肾。故精虚志不足也。)

恐者。似惊悸而实非。忽然心中恐惧。如人将捕之状。属肾本脏。而傍及于他脏。治法则有别焉。治肾伤者。宜补精髓。六味丸加枸杞、远志。治肝虚者。宜养阴血。六味丸加枣仁、龙齿。

治阳明者。壮其气。四君子加木香。治心包者。镇其神。远志丸加朱砂、琥珀、犀角。头眩而恐。

脉弦无力。属胆虚。六君子加柴胡、防风、当归。兼进加减八味丸。胆虚目暗。喉痛数唾。眩冒五色所障。梦见争讼。恐惧面色变者。补胆防风汤。劳心思虑伤魂者。羸瘦善恐。梦寐不宁。一味鹿角胶。酒溶多服效。肾脏阳虚善恐。八味丸。

卷六 神志门

健忘

经云。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

按内经之原健忘者。俱责之心肾不交。心不下交于肾。浊火乱其神明。肾不上交于心。精气伏而不灵。火居上。则因而为痰。水居下。则因而生躁。躁扰不宁。是以健忘也。治法。心气不足。妄有见闻。心悸跳动。恍惚不定。千金茯神汤。思虑过度。病在心脾者。归脾汤。挟虚痰者。

加姜汁、竹沥。精神短少。人参养荣汤送远志丸。痰迷心窍者。导痰汤加木香。上虚下热。天王补心丹。心火不降。肾水不升。神明不定而健忘。六味丸加五味、远志。心气不定。恍惚多忘。

四君子去白术加菖蒲、远志、朱砂。等分。蜜丸服。心气不足。精神恍惚。少睡。夜多盗汗。怔忡健忘。辰砂妙香散。瘀积于内而善忘如狂。代抵当丸。

石顽曰。因病而健忘者。精血亏少。或为痰饮瘀血所致。是可以药治之。若生平健忘。乃心大窍疏之故。岂药石所能疗乎。故凡开凿混沌之方。悉行裁汰。

卷六 神志门

入魔走火

人天境内。三教同源。入圣超凡。趋舍各异。医司苍生之命。体法王之心。凡三教九流。疾厄之苦。如萃一身。皆当贯彻其旨。庶无自欺之弊。尝闻师尼寡妇之治。与常人有别。岂衲子参堂打七之入魔。炼士坐功运气之走火。与常人无异耶。余虽不敏。业尝究心斯道。遍考方书。从无及此。每见呆修行人见性不真。往往入于魔境。或丧志如木偶。或笑啼癫妄。若神祟所凭。良由役心太甚。神心舍空。痰火乘凌所致。详推治例。与不得志人郁悒 傺之候。不甚相远。但其间多挟五志之火。虽有虚证虚脉。一切温补助阳涩精药。概不可施。多有涤痰安神不应。服大剂独参汤而愈者。有安神补气不应。服六味地黄兼滋肾丸而愈者。有涤痰降火不应。后服天王补心丹经岁不辍而愈者。然此皆下根人。执迷不省。随其所着而流入识神矣。更有业种魔根。诡遇名师。

为藏身悔过之地。始焉非不勇猛。善知识见其略有见地。稍加策厉。安知其进锐者其退速。未几本性炽然。恣行贪着。集成异端。嗔痴暴戾。淫杀盗妄。靡所不至。此宿世定业。虽诸佛不能化导。岂药石能治乎。至于修真炼气之士。不求自然之旨。刻以吐纳为务。乃至气乱于中。火炽于外。而为怔忡痞逆。躁扰不宁等患。慎不可妄行耗气散表之药。为害莫测。况有不能秘精啬神。

真气不能外廓内充。为风寒所侵。水谷所犯。惟黄 建中、枳实理中为正治。其余七情六气。以意逆之。或有过剂伤中。虚火为患者。大剂独参汤以敛之。即有得其术者。真气初调之时。一身阴气赶散。腹痛肠鸣不已。虫垢悉从魄门而出。自后真气方得内守。可以结胎。可以辟谷。当此切勿误认为病而饵汤药以耗真气。不特前功尽废。且有性命之虑。亦有居处失宜。不能调制其火。

胎息不安者。独参汤送养正丹。取丹砂、铅汞之同气相求。自然胎息安和。医师不谙。见其灼热燔蒸。误认客邪散表。势必昆 飞焰。玉石俱焚矣。不特发表当禁。一切辛散走气。苦寒伤阳。

沉降助阴药。咸宜远之。

大抵炼气之道。以阳为宝。纯阳为仙。纯阴则鬼。此理之最显者。用药不可不知。近世医术浅陋。

药石无功。多有沿袭坐功却病之法。不过欲断除妄念。勘破关头。昧者不能果决。每致壮火飞腾。

头面赤热。膈塞心忡。喘逆蒸汗而成上脱之候。亦有阴气消亡。强阳不制。精髓不固。二便引急而成下脱之候。急乘欲脱未脱时。峻投保元汤下灵砂丹。以救上脱。数进生料六味下黑锡丹。以固下脱。屡奏奇功于反掌间。当知精津血液。总藉神气之统摄也。曷观世俗三教所习。趋舍虽异。

而致病之由。皆不离于色相。苟能静究其理。妄希图治。而曰无贼于人。吾未敢信以为然。

卷六 神志门

养性论

养性之道。从古医林未之及也。惟孙真人千金方后。述之颇详。近予衍释其义。三复读之。

要非予心所谓养性之旨也。夫所谓养性者。务竭己灵。以开天下后世学道人之心眼。则吾性常留宇宙间。庶得养之之道。若从事乎炼形食气。徒资一己之私。乌得谓之道耶。嗟予素禀蒙昧。不逢名师之点勘。赖有先哲遗言。得以焕发性灵。以资利济之用。因于千金方中检得二方。一为耆婆大士万病丸。一为西岳真人灵飞散。迥出意表。其万病丸方。业经收入局方。虽有癫疰蛊毒。

黄肿水病。 痹疟痢。种种诸治。详其方下。首治七种痞块。因以隶诸积聚门中。予尝以疗历年不愈。诸治不效。荫入骨髓诸病。靡不随手取应。不特方下诸治也。至灵飞散方。仅见云笈七笺。

方书曾未采录。方中云母。功专扶阳。力能辟除三尸。荡练五脏。佐以钟乳之补真阳。人参之安五脏。茯苓之守正气。桂心之利关节。柏仁之益聪明。菊花之清神气。续断之续筋骨。地黄之填骨髓。天门冬之滋津液。与云母同。为杀三虫伏尸之专药。考诸本经。一皆轻身延年之仙品。洵为修心养性静功服食之首推。孙子饵之尸解。良由云母性善灵飞使然。较之彭祖麋角丸。专取血肉之味。培理血肉之躯。宗旨悬殊。趋舍各别。第以石药性悍。服之恐有未安。不无遗误将来之虑。于是力行修制。亲为尝试。但初服两三月间。或时稍有头旋眼黑。服及半载。渐觉步履轻捷。足膝不能自主。此药力僭上。无以统摄其下也。服至年余。视听斯聪。

应酬无倦。即有六淫外侵。五味内泊。得此温养之力。力能自散。无取他药攻发也。予初服此。

见者莫不以之为诞。迄今三易星霜。而筋力犹然与往昔无异。是以亲属交知。互相效尤。间有服食之初。鼻中微衄二三次而止者。亦有腹中微痛。圊下虫血而安者。此灵药攻逐三尸积荫之故。

积荫蠲除。真阳日长。色力日增。灵根日固。触境遇缘。无非至道。道在日用常行。又何必离隔阴阳。炼形食气。方为至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