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服宣药辨

戊申春。先师东垣老人论春月奉生之道。月令云。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伐。山林。又云。祭先脾。孟春行冬令。则首种不入。行秋令则民大疫。故国有春分停刑之禁。十二经有取决于胆之戒。仲景云大法、春宜吐。故少阳证禁下。宜小柴胡汤和解之。

少阳用事。万物方生。折之则绝生化之源。此皆奉生之道也。有假者反之。且春初服宣药者。乃伐天和而损脾胃。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予因演先师之论。着为此论。

世传宣药、以牵牛、大黄之类。或丸或散。自立春后。无病之人服之。辄下数行。云凡人于冬三月。浓衣暖食。又近于火。致积热于内。春初若不宣泄。必生热疾。又云。解三焦积热。去五脏余毒。殆无此理。方冬严气凝寒。浓衣暖食近火。所以敌天气之寒也。冬裘夏葛。冬饮汤而夏饮水。皆自然之道。何积热于内而生疾乎。

且阴阳偏胜则疾。果三焦积热。是阳亢阴绝。岂有得生之理哉。故难经云。腑病易治。脏病难愈。邪气中脏。病之极矣。今言五脏俱有邪毒。则神将何根据。内经亦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又曰。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适寒温。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邪僻不至。又曰。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当少阳用事。

万物向荣生发之时。惟当先养脾胃之气。助阳退阴。应乎天道以使之平。今反以北方寒水所化、气味俱浓、苦寒之剂投之。是行肃杀之令于奉生之月。当升反降。伐脾胃而走津液。使营运之气减削。其不能输精皮毛经络必矣。奉长之气。从何而生。脏腑何所以禀受。脾胃一衰。何病不起。此诛罚无过。是谓大惑。无病生之。有病甚之。所谓春服宣药者。自轩岐而下。历代明医。俱无是说。

呜呼。此理明白。非难知也。世多雷同。莫革其弊。深可痛哉。凡有志保生者。但以圣贤之言为准。则可免疑误之悔。夭折之祸矣。

卷一

革春服宣药歌

天与圣人同一体。长养万物不言利。黄帝内经福万世。惟恐生民触邪气。调神四气谨根据行。身体康强无病滞。去圣逾远医道衰。谁解非非而是是。初春宣药服寒凉。无故令人遭疫疠。肠鸣腹痛下数行。脾土既衰复损胃。周身百脉失经常。安乐身中强生事。少阳用事物向荣。一夜风霜反凋弊。春不生荣秋不收。奉养之气从何至。四时失序化难成。血气一衰神不炽。主明下安养生昌。心不明时灾患继。哀哉此理久不明。故以言理革其弊。保生君子勿他求。当向内经求圣意。

卷一

无病服药辨

谚曰。无病服药。如壁里安柱。此无稽之说。为害甚大。夫天之生物。五味备焉。食之以调五脏。

过则生疾。故经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又曰。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

攻酸先入肝。辛先入肺。苦先入心。甘先入脾。咸先入肾。久而增气。气增而久。夭身之由也。又云。酸走筋。辛走气。苦走骨。咸走血。甘走肉。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制。勿使过焉。至于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食之。补精益气。倘用之不时。食之不节。

犹或生疾。况药乃攻邪之物。无病而可服焉。圣济经曰。彼修真者。蔽于补养。轻饵药石。阳剂刚胜。积若燎原。为消狂痈疽之属。则天癸竭而荣涸。阴剂柔胜。积若凝冰。为洞泄寒中之属。则真火微而卫散。一味偏胜。一脏偏伤。一脏既伤。四脏安得不病。唐孙思邈言药势有所偏胜。令人脏气不平。裴谏唐宪宗曰。夫药以攻疾。非朝夕常用之物。况金石性酷烈有毒。又加炼以火气。非人五脏所能禁。至于张皋谏穆宗曰。神虑清则气血和。嗜欲多而疾作。夫药以攻疾。无疾不可饵。故昌黎伯铭李子之墓曰。余不知服食说自何世起。杀人不可计。而世慕尚之益至。此其惑也。今直取目见。亲与之游。而以药败者。六七公。以为世诫。工部尚书归登、殿中御史李虚中、刑部尚书李逊、弟刑部侍郎建、襄阳节度使工部尚书孟简、东川节度使御史大夫卢植、金吾将军李道古。

今又复取目见者言之。僧阎仲章服火炼丹砂二粒。项出小疮。肿痛不任。牙痒不能嚼物。服凉膈散半斤始缓。后饮酒辄发。药以寒凉之剂则缓。终身不愈。镇人李润之。身体肥盛。恐生风疾。至春服搜风丸。月余。便下无度。饮食减少。舌不知味。口干气短。脐腹痛。足胫冷。眩运欲倒。面色青黄不泽。日加困笃。乃告亲知曰。妄服药祸。悔将何及。后添烦躁喘满。至秋而卒。张秀才者。亦听方士之说。服四生丸。推陈致新。服月余。大便或溏或泻。饮食妨阻。怠惰嗜卧。目见黑花。耳闻蝉声。神虚头旋。飘飘然身不能支。至是方知药之误也。

遂调饮食。慎起居。谨于保养。三二年间。其证犹存。逾十年后方平复。刘氏子闻人言腊月晨。饮凉水一杯。一月至春而无目疾。遂饮之。旬余。觉腹中寒痛不任。咳嗽呕吐。全不思食。恶水而不欲见。足胫寒而逆。医以除寒燥热之剂急救之。终不能效。此皆无故求益生之祥。反生病焉。或至于丧身殒命。壁里安柱。果如何哉。且夫高堂大厦。梁栋安。基址固。壤涂毁暨。柱于壁中。甚不近人情。洁古老人云。无病服药。乃无事生事。此诚不易之论。人之养身。幸五脏之安泰。六腑之和平。谨于摄生。春夏奉以生长之道。秋冬奉以收藏之理。饮食之有节。起居而有常。少思寡欲。

恬虚无。精神内守。此无病之时。不药之药也。噫。彼数人者既往不咎矣。后人当以此为龟鉴乎。

卷一

古方名实辨

仲景以小柴胡治少阳证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盖柴胡味苦平。行少阳经。黄芩味苦寒为佐。治发热口苦。生姜辛温。半夏辛热。治发寒而呕。人参甘温。安胃和中。大枣甘平温。和阴阳。

调荣卫。生律液。使半表半里之邪而自解矣。大承气汤治阳明本实痞满燥实。枳实苦微寒、泄痞。

浓朴苦温、除满。芒硝辛寒、润燥。邪入于腑而作热实。以大黄苦寒下之。酒制者为因用。热散气升而作汗解矣。因以承气名之。钱仲阳以升麻汤治小儿寒暄不时。阳明经受邪。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及疮疹未发。发而不匀。升麻苦平、葛根甘平、解散外邪。甘草甘温。芍药酸微寒。调和中气。拒邪不能伤其里。白术散治小儿阳明本虚。阴阳不和。吐利后而亡津液。虚热口干。人参、甘草、白术、甘温。和中补胃。藿香、木香辛温芳馨。可以助脾。茯苓甘平。分阴阳而导其湿。葛根甘平。倍于众药。其气轻浮。鼓舞胃气上行。生津液而解肌热。局方中四物汤。调荣养卫。益气滋血。当归辛温。熟地黄甘温能滋血。川芎辛温。白芍药味酸微寒。能养气。盖血为荣。气为卫。四物相合。故有调益滋养之实。黄建中汤治面色痿黄。脐腹急痛。脾胃不足者。肝木乘之也。木胜其中。土走于外。故痿黄见于面。难经曰。

其平和不可得见。衰乃见耳。黄、甘草。甘温能补脾土。芍药之酸。能泻肝木。水挟木势。亦来侮土。故作脐腹急痛。官桂辛热。散其寒水。生姜、大枣、饴糖。辛甘大温。益气缓中。又与脾胃行其津液。以养四脏。建脾制水。补子泻鬼。使四脏各安其气。必清必净。则病气衰去。建中之名。亦不诬矣。上数方。药证相对。名实相辅。可垂法于世。近世用双解散。治风寒暑湿。饥饱劳逸。殆无此理。且如风邪伤卫。必自汗而恶风。寒邪伤荣。必无汗而恶寒。又云。伤寒伤风。其证不同。中暑自汗。必身热而气虚。中湿自汗。必体疼而沉重。且四时之气。更伤五脏。一往一来。

未有齐至者也。饥则损气。饱则伤胃。劳则气耗。逸则气滞。其证不同。治法亦异。盖劳者温之。

损者补之。逸者行之。内伤者消导之。今内外八邪。一方治之。有此理乎。内经云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内者内治。外者外治。故仲景云。且除其表。又攻其里。言仍似是。其理实违。其是之谓欤。如搜风丸、祛风丸。有搜风祛风之名。无搜风祛风之实。百解散亦此类也。谚云看方三年。无病可医。疗病三年。无药可用。此亦名实不相辅故也。噫。去圣逾远。其术昧。人自为法。无可考证。昔在圣人。垂好生之德着本草。作内经。仲景遵而行之以立方。号群方之祖。后之学人。以仲景之心为心。庶得制方之旨。

卷一

承气汤辨

仲景伤寒论云。寒邪外伤。传而入里。里者。入胃是也。邪气入胃。则变而为热。胃中之气郁滞。糟粕秘结。壅而为实。实则泻之。人所共知。如缓急轻重之剂。则临时消息焉。若不恶寒反恶热。谵语烦渴。腹满而喘。手足然汗出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如邪气入深。恐有燥屎。欲知之法。与小承气汤试之。若腹中转失气者。有燥屎也。乃可攻之。不转失气者。必初硬而后溏。尚未可攻。攻之则腹满不能食。若腹大满不通者。亦以小承气汤微和其胃气。勿令大泄也。如发汗后不恶寒但热者。胃实也。当和其胃气。调胃承气汤主之。成无己云。大热结实者。大承气。小热微结者小承气。以热不甚大。故于大承气汤内去芒硝又以结不至坚。故不减浓朴、枳实也。如不至大坚满。邪气盛而须攻下者。亦未可投大承气汤。必以轻缓之剂攻之、于大承气汤中去浓朴、枳实、加甘草。乃轻缓之剂也。若大承气证。反用调胃承气汤治之。则邪气不散。小承气汤证。反用大承气汤下之。则过伤正气。而腹满不能食。故有勿大泄之戒。此仲景所以分而治之。未尝越圣人之制度。后之学人。以此三药合而为一。且云通治三药之证。及无问伤寒杂病内外一切所伤。一概治之。

若根据此说。与仲景之方。甚相违背。又失轩岐缓急之旨。红紫乱朱。迷惑众听。一唱百和。使病者暗受其弊。将何诉哉。有公心审是非者。于内经仲景方内求责。使药证相对。以圣贤之心为心。则方之真伪。

自可得而知矣。

卷一

阴盛阳虚汗之则愈下之则死

仲景云。阴盛阳虚。汗之则愈。下之则死者。此言邪气在表之时也。夫寒邪属阴。身之外者属阳。且夫各脏腑之经络。亦属阳也。盖阳气为卫。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阖。

此皆卫外而为固也。或烦劳过度。阳气外损。不能卫固。阳为之虚。阳虚者阴必凑之。故阴得以胜。

邪气胜则实。阴盛阳虚者此也。阴邪既盛。腠理致密。阳气伏郁。不得通畅。所以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应解散而药用麻黄者。本草云。轻可去实。葛根、麻黄之属是也。盖麻黄能退寒邪。

使阳气伸越。作汗而解。故曰阴盛阳虚。汗之则愈。里气和平而反下之。中气既虚。表邪乘虚而入。由是变证百出。故曰下之则死。外台秘要云。表病里和。汗之则愈。下之则死。正此意也。

卷一

阳盛阴虚下之则愈汗之则死

仲景云。阳盛阴虚。下之则愈。汗之则死者。此言邪气在里之时也。夫寒邪始伤于表。不解而渐传入于里。变而为热。人之身在里者为阴。华佗云。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

五日在腹。六日在胃。入胃谓之入腑也。腑之为言聚也。若府库而聚物焉。又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源。邪气入于胃而不复传流水谷。水谷不消去。郁而为实也。此阳盛阴虚者此也。故潮热引饮。腹满而喘。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宜大承气汤下之则愈。潮热者为实也。此外已解。可攻其里。而反汗之。表无阴邪。汗又助阳。阳实而又补。

表里俱热。不死何待、外台秘要云。表和里病。下之则愈。汗之则死。正此意也。

卷一

汗多亡阳

齐大哥十一月间。因感寒邪。头项强。身体痛。自用灵砂丹四五粒并服以酒引下。遂大汗出。

汗后身轻。至夜。前病复来。以前药复汗。其病不愈。复以通圣散发汗。病添身体沉重足冷而恶寒。是日方命医。医者不究前治。又以五积散汗之。翌日。身重如石。不能反侧。足如冰。冷及腰背。头汗如贯珠。出而不流。心胸躁热。烦乱不安。喜饮冷。西瓜、梨柿冰水之物。常置左右。

病至于此。命予治之。诊得六脉如蛛丝。微微欲绝。予以死决之。主家曰。得汗多矣。焉能为害。

予曰。夫寒邪中人者。阳气不足之所致也。而感之有轻重。汗之者岂可失其宜哉。仲景曰。阴盛阳虚。汗之则愈。汗者、助阳退阴之意也。且寒邪不能自出。必待阳气泄。乃能出也。今以时月论之。大法夏月宜汗。此大法焉。然并以太过为戒。况冬三月闭藏之时。无扰乎阳。无泄皮肤。使气亟夺。为养藏之道也。逆之则少阴不藏。此冬气之应也。凡有触冒。宜微汗之。以平为期。邪退乃已。急当衣暖衣。居密室。服实表补卫气之剂。虽有寒邪。弗能为害。此从权之治也。今非时而大发其汗。乃谓之逆。故仲景有云。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今本伤而汗。汗而复伤。伤而复汗。汗出数回。使气亟夺。卫气无守。阳泄于外。阴乘于内。故经云。独阳不生。独阴不长。不死何待。

虽卢扁亦不能治之活也。是日。至夜将半。项强身体不仁。手足搐急。爪甲青而死矣。金匮要略云。不当汗而妄汗之。令人夺其津液枯槁而死。今当汗之。一过亦中绝其命。况不当汗而强汗之者乎。

卷一

下多亡阴

真定赵客。乙丑岁六月间。客于他方。因乘困伤湿面。心下痞满。躁热时作。卧不得安。遂宿于寺中。僧以大毒食药数丸。下十余行。心痞稍减。越日困睡。为盗劫其财货。心有所动。遂燥热而渴。饮冷酒一大瓯。是夜脐腹胀痛僧再以前药复下十余行。病加困笃。四肢无力。燥热身不停衣。

喜饮冷水。米谷不化。痢下如烂。鱼肠脑。赤水相杂。全不思食。强食则呕。痞甚于前。噫气不绝。足冷。少腹不任其痛。请予治之。诊其脉浮数八九至。按之空虚。予溯流而寻源。盖暑天之热已伤正气。以有毒大热之剂下之。一下之后。其所伤之物已去而无余矣。遗巴豆之气。流毒于肠胃之间。使呕逆而不能食。胃气转伤而然。及下脓血无度。大肉陷下。皮毛枯槁。脾气弱而衰也。舌上赤涩。

口燥咽干。津液不足。下多亡阴之所致也。阴既已亡。心火独旺。故心胸燥热。烦乱不安。经曰。

独阳不生。独阴不长。天之由也。遂辞而退。后易他医。医至。不审其脉。不究其源。惟见痞满。以枳壳丸下之。病添喘满。利下不禁而死。金匮要略云。不当下而强下之。令人开肠洞泄便溺不禁而死。此之谓也。夫圣人治病。用药有法。

不可少越。内经云。

大毒去病。十去其六。小毒治病。十去其七。常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如不尽行。复如法以谷肉果菜养之。无使过之。过则伤其正矣。记有之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盖慎之至也。彼僧非医流。妄以大毒之剂下之太过。数日之间。使人殒身丧命。用药之失。其祸若此。病之择医。可不谨乎。戒之。

卷一

方成弗约之失

丁巳冬十月。予从军回、至汴梁。有伶人李人爱谓予曰。大儿自今岁七月间。因劳役渴饮凉茶。及食冷饭。觉心下痞。请医治之。医投药一服。下利两行。其证遂减。不数日。又伤冷物。心腹复痞满。添呕吐恶心。饮食无味。且不饮食。四肢困倦。懒于言语。复请前医诊。视曰。此病易为。更利几行即快矣。遂以无忧散对。加牵牛末。白汤服。至夕。腹中雷鸣而作阵痛。少焉既吐又泻。烦渴不止。饮冷无度。不复能禁。时发昏愦。再命前医视之。诊其脉。不能措手而退。顷之冷汗如洗。

口鼻气渐冷而卒矣。小人悔恨无及。敢以为问。予曰。未尝亲见。不知所以然。既去。或曰。予亲见之。果药之罪欤而非欤。对曰。此非药之罪。乃失其约量之过也。夫药用之无据。反为气贼。内经云。约方犹约囊也。囊满弗约则输泄。方成弗约则神与气弗俱。故仲景以桂枝汤治外伤风邪。则曰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大承气汤下大满大实。则曰得更衣止后服。不必尽剂。其慎如此。此为大戒。盖得圣人约囊之旨也。治病必求其本。盖李人以优杂剧为戏。劳神损气而其中疹然。因时暑热。渴饮凉茶。脾胃气弱。不能运化而作痞满。以药下之。是重困也。加以不慎。又损其阳。虚而复伤。伤而复下。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此仲景所谓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如是则非失约量之过而何。故内经戒云。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下工。不可不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