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八] 伤寒叙论

论曰∶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冽。此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而以至春者。反大之病帝兴人虑故立时然此病也。俗人谓之横病。多不解疗。皆云日满自瘥。以此致枉者天下大半。凡始觉不佳。便须救疗。若至于病。即汤食兢进。折其毒势。自然而瘥。必不可令病气自长。恣意攻人。拱手待毙。斯为误矣。夫得病一日在皮。当摩膏火灸。淋浴发汗则愈。若不解者。二日在肤可法针。服解肌散发汗。汗出则愈。若不解至三日。复一发汗则愈。若不解者。则勿复发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赤小豆瓜蒂散吐之。则愈。至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则可下之。若热在胃外。如误下之。其热乘虚入胃。然病要须下者。又不得留于胃中也。若胃实者。热毒为病。三死一生。若胃虚者。热毒入胃即胃烂矣。其微者赤斑出。此候五死一生。剧者黑斑出此候十死一生。以病患各有强弱。人有难易效相倍也。若得伤寒病无热。但狂言躁烦不安。精气言语。与人不相主。当勿以火迫之。但以五苓散三二钱服之。可与新汲水一升。或一升半。可至二升。强饮之。指刺喉中吐之。随手便愈。若不便吐者。此病皆多不善。勿以余药吐也。又此病。不急以猪苓散及吐解之者。其毙速。亦可先以发表之药尤佳。病者过日不已则不是热。不可下之者。热毒承虚入胃。亦令胃烂斑出也。又春夏无大吐下。秋冬无大发汗。若冬及始春天寒。宜服神丹丸。亦可摩膏火灸。若末春夏月初秋。凡此热月。不宜火灸。又不宜浓覆。宜服六味青散。若无丸散及煎。但用柴胡数两煎服。伤寒时行。皆可服也。亦可以发汗药发汗。不但一也。直至再三发汗不解者。当与阳实者宜转下之。其脉朝夕快者为实癖也。朝平夕快非癖也。转阳可早与服。但当少与。勿令下多。其间诸虚烦热者。与伤寒相似。然不恶寒。身不疼痛。故知非伤寒也。不可发汗。若头不痛。脉不紧数。故知非里实。不可下也。如此外内皆不可攻。而医强攻之。必致危损。多死难痊也。虚烦者但当与竹叶汤。若呕者与橘皮汤。不愈可重与服之。若得病连服汤药发汗。汗不出者皆死病也。凡难得汗者可蒸之。如蒸中风法。蒸湿之气于外迎之。不得不汗出也。凡病发热恶寒脉洪者。便宜发汗。后以粉粉之。勿令着风。若当发汗而其人适已失血。及大和里甘可变诊内食小以滋鲜有日而渴欲饮水者。未宜多与也。为腹中热气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深矣。若至七八日大满。也。者。

[卷第八] 辨伤寒脉候

夫脉有阴阳何谓也。凡脉洪大浮数动滑皆为阳也。脉沉涩弱弦微紧皆为阴也。凡阴病见阳脉实。日当脉微则发衰也也。绵曰纵热。本虚此本不虚也。病若欲自解者。但而数。故自汗出而解。又病有不血。内无津液。阴阳自和。必自者何也。凡有此候。为欲解也。而解者。大汗出也。病欲知愈及(俱)等。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身体若疼痛者。有须大发汗也。若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病在脾也。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足。胃气大虚也。以少阴脉弦而寸口脉浮。浮即为风。紧即为寒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趺其汗。又数下之。其人亡血。病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浮而大。身汗如粘。喘而不休。受其病。若汗出发润而喘不休者四肢习者。此为肝绝也。环口此为肾绝也。又未知何脏阴阳绝。阳气后竭者。死必肉色赤无血。大即为寒。寒气相搏。相搏。其人即。趺阳脉浮。浮鼻口燥者。必衄也。诸脉浮迟。面热如赤颤惕者。六七必痒。寸口脉及阴阳俱紧。法中于下名为浑也。阴中于邪必热。项强腰痛胫酸。所为阳中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微蚀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不和。清凉重下。大便数难。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寒八日以上。大发热者。此三部脉皆大。心烦口噤不能为热。虚为寒。寒风相搏。疾。此卫气失度。浮滑之脉者死。

[卷第八] 伤寒受病日数次第病证

伤寒一日。足太阳受病。太阳者。膀胱之经也。为三阳之首。故先受病。其脉络于腰脊。主肌之间。故可摩膏火灸发汗而愈也。凡五脏不和。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满其脉循于胁。上于颈耳。故得病三日。胸胁热而耳聋也。三阳经络始相传。病未入于脏。可汗而解也。伤寒四日。足太阴受病。太阴者脾之经也。为三阴之首。是故三日以后。阳受病讫。传之于阴。而太阴受病焉。其脉络于脾。主于喉嗌。故得病四日。肠满而嗌干。其病在胸膈。故可吐而愈也。伤寒五日。足少阴受病。少阴者肾之经也。其经贯肾络肺系于舌。故得病五日。口热舌干渴而引水也。其病在肠。故可下而愈矣。伤寒六日。足厥阴受病。厥阴者肝之经也。其脉循阴络于肝。故得病六日。烦满而阴缩也。此则阴阳俱受病。毒瓦斯在胃可下而愈矣。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小愈。又伤寒七日。病法当小愈。阴阳诸经传经终故也。今七日以后病反甚者。欲为再经病也。再经病者。经络重受病也。伤寒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小愈。又八日不解者。或者诸阴阳经络重受于病。或因发汗吐下之后。毒瓦斯未尽。所以病证犹在也。伤寒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又伤寒九日以上。病不除者。或动(初)一经受病。则不能相传。或已传三阳讫。而不能传于阴。致停滞累日。病证不解。放日数多。而病候改变也。伤寒十日。太阴病衰。腹胃如故。则思欲饮食。伤寒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烦满。舌干已也。伤寒十二日。厥阴病愈。囊缩。小腹微下。毒瓦斯皆去。病日已矣。

[卷第八] 辨太阳病形证

伤寒一日。太阳受病。若脉静者未传诸脏。烦(躁)欲吐。脉急数者。乃传别脏也。宜桂枝汤。太阳为病。头痛项强而恶寒。其脉浮数。宜桂枝汤。太阳中风发热而恶寒。宜桂枝汤。太阳病中风脉。其阳浮而弱。浮者热自发。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翕翕发热。鼻鸣干呕。宜桂枝汤。太阳病发热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便汗出。欲去其邪。更宜服桂枝汤。太阳病若下之。其气上冲。可与桂枝汤。太阳病发其汗。汗出不止者。其人必恶寒。小便难。四肢拘急者。宜桂枝附子汤。太阳病若下之。其脉促。胸中满。宜桂枝汤。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宜服桂枝汤发其汗。太阳病下之不愈。其脉浮者为在外。汗之则愈。宜桂枝汤。太阳病服桂枝汤烦热不解者。当先针风池风府穴。乃与桂枝汤即愈。太阳病自汗出。此为荣气和。卫气不和。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表和即愈。宜桂枝汤。太阳病时自发热。汗出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当更发汗即愈。宜桂枝汤。太阳病发汗已解。半日后复烦躁。其脉浮数者。可复发其汗。宜桂枝汤。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不可下也。宜麻黄汤。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痛。心烦目瞑。剧者必衄。衄者欲解也。宜麻黄汤。太阳病头痛发热。身体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宜麻黄汤。太阳病脉浮而数者。可发其汗。宜麻黄汤。太阳与阳明合病而自利。宜术附汤。太阳与阳明病而不利。但呕者。宜葛根半夏汤。太阳病项背强无汗。而恶风者。宜麻黄汤。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体疼痛。宜大青龙汤。太阳病脉浮缓。其身不痛。但重。或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可大青龙汤。太阳病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或渴或利。小腹满或喘者。宜小青龙汤。太阳病发汗。汗解后。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体动。宜玄武汤。太阳病不解。结热在膀胱。其人如狂。其血自下。其外不解。尚未可攻。当解其外。宜桂枝汤。外已解小腹结者。乃可攻之。宜桃仁承气汤。太阳病反下之。遂痢不止汗出者。宜葛根黄连汤。太阳病吐下发汗后。而微烦。小便数。大便坚。可小承气汤。太阳病发汗。大汗出。胃干烦躁不得眠。其人欲饮水。当稍稍饮之。令胃气和即愈。脉浮。小便利。微热渴者。宜五苓散。太阳病发汗后。脉浮而数。复渴者。宜五苓散。太阳病汗出而渴。宜五苓散。不渴宜茯苓散。太阳与少阴合病。而自痢者。宜黄芩汤。呕者加半夏生姜汤。太阳病发汗后。腹胀满者。宜浓朴汤。太阳病汗后。心下痞满。宜泻心汤。太阳病汗出后。胃中不和。心下痞坚。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而痢。宜半夏泻心汤。太阳病外未解。数下之。遂夹热而痢。痢不止。心下痞满。表里不解。宜桂枝人参汤。

[卷第八] 辨阳明病形证

伤寒二日。阳明受病。阳明者。胃中寒是也。宜桂枝汤。太阳病而发汗。汗虽出复不解。不解者转属阳明也。宜麻黄汤。阳明病外证身热汗出。而不恶寒。但恶热。宜柴胡汤。阳明中风。头痛口苦。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下之即小便难。宜桂枝麻黄汤阳明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然汗出。欲作坚症也。所以然者。胃中水谷不化故也。宜桃仁承气汤。阳明病能食。下之不解。其人不能食。攻其热必哕者。胃中虚冷也。宜半夏汤。阳明病脉迟发热。头眩。小便难。此欲作谷疸。下之必腹满。宜柴胡汤。阳明病当多汗而反无汗。身如虫行皮中之状。此为久虚故也。宜术附汤。冬阳明病反无汗。但小便利。呕而咳。手足厥。其头必痛。宜建中汤。冬阳明病脉浮而紧。必发潮热。其脉浮者。宜黄芩汤。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热壅。必发黄也。宜茵陈汤。阳明病被火灸。其额上微有汗出。小便不利者。必发黄也。宜茵陈汤。阳明病口干。但漱水不欲咽者。必鼻衄也。宜黄芩汤。阳明病若小便少者。津液当还入胃中故也。凡发汗太过。故令大小便难。宜茯苓汤。阳明病当心下坚满。不可下之。宜半夏汤。阳明病不吐下而烦者。可与承气汤。阳明病其脉迟。虽汗出不恶寒。其体必重腹满而喘。有潮热。可攻其里。手足然汗出。为大便已坚。宜承气汤。阳明病若汗出多。而微恶寒。为外未解。无潮热。不可与承气汤也。若腹大。便难。可与小徐徐胀。阳明病其人多汗。津液外出。胃中干燥。大便必坚。坚者则谵语。宜与大承气汤。阳明病谵语妄言。发潮热。其脉滑疾者。宜承气汤。阳明病脉浮。咽干口苦腹满。汗出而喘。不恶寒反恶热。心躁。谵语不得眠。胃虚。客热舌燥。宜栀子汤。阳明病若脉浮发热。渴而欲饮水。小便不利。宜猪苓汤。阳明病若脉浮迟。表热里寒。下痢水谷。宜四逆汤。阳明病若胃中虚冷。其人能食。饮水即哕。脉浮发热。口鼻中燥能食者。必衄。宜黄芩汤。阳明病汗出而多渴者。不可与猪苓汤。汗多者胃中燥也。汗少者宜与猪苓汤。利其小便阳明病固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者。心中烦壅。饥而不能食。头有汗出。宜栀子汤。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利。胸胁烦满不止。宜小柴胡汤。阳明病胁下坚满。大便秘而呕。口燥。宜柴胡汤。阳明病中风。其脉浮大。短气心痛。鼻干嗜卧。不得汗。一身悉黄。小便难。有潮热而哕。耳前后肿。刺之虽小差。外若不解。宜柴胡汤。阳明病其脉迟。汗出多而微恶寒。为表未解。宜桂枝汤。阳明病脉浮无汗。其人必喘。当须发汗。宜麻黄汤。阳明病发热而汗出。此为热退。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体无汗。小便不利。渴引水浆。此为瘀热在里。必发黄也。宜茵陈汤。阳明病其人喜妄。必有蓄血。为本有瘀热。大便必秘。宜抵当汤。阳明病脉实者当下。脉浮虚者当汗。下者宜承气汤。汗者宜桂枝汤。阳明病发作有时。汗不解。腹满痛。宜承气汤。阳明与少阴合病。而自痢脉浮者。为顺也。滑而数者。有宿食。宜承气汤。阳明病脉浮。发热无汗。表不解。渴欲饮水。宜白虎汤。

[卷第八] 辨少阳病形证

伤寒三日。少阳受病。口苦干燥目眩。宜柴胡汤。少阳病。胁下坚满。干呕不能饮食。往来寒热。若未吐下。其脉沉紧。可与柴胡汤。少阳病若已吐下。发汗谵语。服柴胡汤。若不解。此欲为狂病。随其证而治之。少阳中风。两耳生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宜柴胡汤。伤寒病脉弦细。头痛而发热。此为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为属胃。胃和即愈。不和即烦而悸。宜柴胡汤。伤寒三日无大热。其人烦躁。此为阳去入阴故也。宜茯苓汤。

[卷第八] 辨太阴病形证

伤寒四日。太阴受病。腹满吐食。下之益甚。时时腹痛。心胸坚满。若脉浮者。可发其汗。沉者宜攻其里也。发汗者宜桂枝汤。攻里者宜承气汤。太阴中风。四肢烦痛。其脉阳微阴涩而长。为欲愈也。宜青龙汤。太阴病痢而不渴者。其脏有寒。当温之以四逆汤。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是为系在太阴。小便不利。其人当发黄。宜茵陈汤。太阴病不解。虽暴烦下利。十余行而自止。所以自止者。脾家实。腐秽已去故也。宜橘皮汤。太阴病下之后。腹满时痛。宜桂心芍药汤。若太实腹痛者。宜承气汤下之。

[卷第八] 辨少阴病形证

伤寒五日。少阴受病。其脉微细。但欲寐。其人欲吐而不烦。五日自利而渴者。属阴虚故引水以自救。小便白而利者。下焦有虚寒。故不能制水而小便白也。宜龙骨牡蛎汤。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是为心脏有积热故也。小便必难。宜服猪苓汤。少阴病脉细沉数。病在里。不可发其汗。宜承气汤。少阴病下利止。恶寒而蜷。手足温者可治也。宜建中汤。少阴病恶寒而蜷。时时自烦。不欲浓衣。宜大柴胡汤。少阴病而一身手足尽热。热在膀胱。必便血也。宜黄芩汤。少阴病其人吐利。手足不逆。反发热者。宜葛根半夏汤。少阴病始得之其人发热。脉反沉者。宜麻黄附子汤。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脉沉者宜四逆汤。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少阴病其人吐利。手足逆。烦躁者。宜吴茱萸汤。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宜猪苓汤。少阴病咽痛者。宜甘草桔梗汤。少阴病下利。宜白通汤。少阴病下利服白通汤止后。厥逆无脉烦躁者。宜白通猪苓汤。其脉暴出者死。微微续出者生。少阴病四肢心腹痛。小便不利。或咳或呕。此为有水气。宜玄武汤。少阴病下利水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恶寒。其人面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时利止。而脉不出者。宜四逆汤。少阴病下利。咳而呕。烦渴不得眠卧。宜猪苓汤。少阴病口燥咽干。急下之。宜承气汤。少阴病利清水色青者。胸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宜大柴胡汤。少阴病其人腹满。不大便者。急下之。宜承气汤。少阴病其脉沉者。急当温之。宜四逆汤。少阴病其人饮食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手足寒。脉弦迟。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宜吐之。宜瓜蒂散。少阴病若膈上有寒欲干呕者。不可吐。当温之。以四逆汤。

[卷第八] 辨厥阴病形证

伤寒六日。厥阴受病。其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也。宜建中汤。伤寒六日渴欲饮水者。宜猪苓汤。伤寒六日烦满而囊缩。此则毒瓦斯在脏。可下而愈。宜小承气汤。伤寒六日身体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宜小柴胡汤。伤寒六日阳脉涩。阴脉弦。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宜大柴胡汤。伤寒六日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者心神颠倒。宜栀子汤。伤寒六日已发汗。及下之其人胸胁满。大肠微结。小肠不利。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而烦。此为未解。宜小柴胡桂枝汤。伤寒六日发热。微恶寒。肢节顺疼。心下支满。外证未去。宜柴胡桂枝汤。伤寒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此为欲解。宜栀子汤。伤寒六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不可转侧。宜柴胡汤。伤寒六日不解。结热在里。但热时时恶风。大渴。舌干烦躁。宜白虎汤。伤寒六日风寒相搏。身体疼痛。不能转侧。脉浮虚而涩。宜术附汤。伤寒病六日后。至八日九日。如疟。热多寒少。一日再发。其脉微缓者为欲愈。脉微而恶寒者。为阴阳俱虚。不可复吐下也。发汗面色赤有热者。为欲解。宜服桂枝麻黄汤。

[卷第八] 辨伤寒热病两感证候

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夫巨甚不烦满而渴。(足太阳膀胱之经足少阴是肾心经也)二日足阳明与足太阴俱病。则腹满体热。不食谵不入口阳为腑是表

[卷第八] 辨伤寒热病不可治形候

伤寒三部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不可治。伤寒阴阳俱虚。热不止者。不可治。伤寒脉至乍数乍疏者。不可治。伤寒谵言妄语。身有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脉沉细。手足逆冷者。不可治。伤寒咳而上气。其脉散者。不可治。伤寒热盛。脉浮大者生。沉小者不可治。伤寒已得汗。脉沉小者生。浮大者不可治。伤寒谵语。直视而喘者。不可治。伤寒下利厥逆。躁不能卧者。不可治。伤寒发热下利。至厥不反者。不可治。伤寒病恶寒。蜷而利。手足逆者。不可治。伤寒五六日。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时自吐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不可治。伤寒六七日喘息高者。不可治。伤寒发汗不出。若大灌发者。不可治。伤寒泄而腹满甚者。不可治。伤寒目不明热不已者。不可治。伤寒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不可治。伤寒汗不出。呕血者。不可治。伤寒舌本烂。热不已者。不可治。伤寒咳血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不可治。伤寒髓热者。不可治。伤寒热而痉者。不可治。伤寒热病腰折螈。齿噤者。不可治。伤寒四逆恶寒。脉不至。其人不热而躁者。不可治。热病脉代者一日死。热病二三日身体热。腹痛头痛。食饮如故。脉直而疾者。至八日不可治。热病三四日。腰已下不得汗。脉大疾者生。脉细小难得者。不可治。热病四五日。头不热。腹不痛而吐。脉来微细。至十二日不可治。热病七八日。其脉微。小便如黑。口干脉代。舌焦干。黑者不可治。热病七八日。脉微小。病患便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热病七八日。脉不躁不数。后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者死。热病八九日。头不疼。身不痛。目不赤。色不变。而反利。脉来叠叠。按不弹手。时大心下坚者。至十七日不可治。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热病脉常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躁得汗者生也。热病已得汗。体热不去者不可治。热病其人大热。脉细小者不可治。热病下痢不止。腹中痛甚者不可治。

[卷第八] 辨可发汗形证

大法。春夏宜发汗。凡发汗。欲令手足周遍。汗出益佳。不欲流离。病若不解。当复发汗。汗多则无阳虚则不得重发汗也。凡欲发汗。中病便止。不必须尽意也。太阳病脉浮数者。宜发汗也。太阳病脉浮大数者。宜发汗也。阳明病脉迟。汗多而微恶寒者。外未解。宜发汗。阳明病脉浮数者。宜发汗。太阳病常自微微汗出。更宜发汗。凡脉浮而紧者。浮则为风。紧则为寒。宜发汗。太阳病下之微喘者。外未解也。宜发汗。太阳病发热汗出而恶寒。宜发汗。

[卷第八] 辨不可发汗形证

凡脉沉数病在里。不可发汗。无阳故也。凡脉尺中迟。不可发汗。荣卫不足。血少故也。凡脉微软弱者。不可发汗。凡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凡腹中有动气在左右者。不可发汗。凡有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冲于上。在心端也。凡有动气在下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心中大烦。目眩恶寒。饮食则吐。凡诸动气脉微弱者。皆不可发汗。汗则小便难。脬中干烦躁也。凡咽燥者。不可发汗。凡失血者。不可发汗。发汗必恍惚心乱。凡积热在脏。不宜发汗。汗则必吐。口中烂生疮。凡下痢水谷。忌攻其表。汗出必胀满咳嗽。小便利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即逆。

[卷第八] 辨可吐形证

凡服汤吐者。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大法。春夏宜吐。凡病头不强痛。寸口脉浮。胸中痞满。上冲喉咽。不得息。此为有痰。当宜吐之。夫胸心满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多涎唾。下利。其脉迟反逆。寸口脉数。此可吐也。病者手足冷。脉乍结。在胸心下而烦。饥不能食。病在胸中。当宜吐之。伤寒胸满痰逆。干呕热嗽。及肺壅唾脓等。宜吐之。夫宿食在胃管。宜吐之。

[卷第八] 辨不可吐形证

太阳病恶寒而发热。自汗出而反不恶寒热。关上脉细数者。不可吐之。少阴病其人欲食。入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手足寒。脉弦迟。干呕。此膈上有寒。不可吐之。当宜温也。诸四逆者。不可吐之。诸虚羸。不可吐之。新产者。不可吐之。病者恶寒而不欲近衣。不可吐之。

[卷第八] 辨可下形证

大法。秋宜下。凡可汤胜丸。中病便止。不必尽之。少阴病得之口燥咽干。宜急下之。伤寒病患腹满。不大便者。亦然。伤寒下痢。三部脉皆和。按其心下坚。宜急下之。伤寒下痢。脉迟滑者实也。其痢未得便止。当更宜下之。伤寒病腹中满痛者为实。当宜下之。伤寒脉数而滑者。有宿食。当下之则愈。伤寒六七日。目中瞳子不明。无外证。大便难。微热者。此为实。宜急下之。太阳病七八日。脉微浮者。其人发狂。此下焦有热。小腹当坚而满。小便自利。下血乃愈。瘀热在里故也。宜下之。阳明病但头汗出。其身无汗。小便不利。渴汁水浆。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宜急下之。伤寒有热。而小腹满者。小便反利。为有蓄血。当宜下之。伤寒病五六日。不大便。绕脐痛。烦躁汗出者。此为有结。汗出后则暂解。日晡则复发脉实者。当宜下之。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小便不利。其腹微满者。宜下之。阳明病其人多汗。津液越出。胃中有热。大便必坚。宜下之。伤寒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热不解。腹满如痛者。此有宿食。宜下之。伤寒病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不能卧。此胃内有结燥故也。宜下之。

[卷第八] 辨不可下形证

伤寒脉濡而弱。阳气不足。不可下之。下之则心下痞。津液内竭。咽燥鼻干也。伤寒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荣。寒则伤卫。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而不可下也。伤寒脉浮濡弱。不得发汗。无阳故也。阳亡虚尽中弱涩者。不可下。伤寒结胸证。其脉浮大不可下。下之即死矣。太阳与阳明合病。喘促胸满。不可下。太阳与少阳合病。心下坚。颈项强而眩。不可下也。夫四逆病厥者。不可下也。夫病欲吐者。不可下也。夫病有外证未解。不可下之。下之为逆也。夫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于咽。作结胸也。太阴病其人腹满吐食。不可下。下之益甚。少阳病当心下坚满。不可下。下之。后利不止者死。

[卷第八] 辨可灸形证

少阴病其人虽里和。其病恶寒者。宜灸之。少阴病吐利。手足逆而发热。脉不足者。灸其少阴。夫吐下手足厥无脉者。当其厥阴灸之。不温及微喘者死。伤寒六七日。脉数。手足厥。烦躁不已。灸厥阴。不顺者死。

[卷第八] 辨不可灸形证

凡微数之脉不可灸。因热为邪。必致烦逆。内有损骨伤筋血枯之患。脉当以汗解。反以灸之。邪无所去。因火而盛。病当必重。此为逆治。若欲解者。当发其汗而解也。

[卷第八] 辨可火形证

凡下利后。下部中痛。当温之。宜炒枳实。若熬盐等熨之。

[卷第八] 辨不可火形证

伤寒寸口脉浮而弱。即血气虚。卫气微。其脉浮则汗出如流珠。卫气微。荣气虚。故脉浮汗盛即或治伤寒脉浮。而以火逼劫。汗即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太阳病以火蒸之。不得汗者。其人必燥结。若不结。必下清血。其脉躁者。必发黄也。太阳病而熨其背。大汗必出。火气入胃。胃中干渴。必发谵语。

[卷第八] 辨可水形证

太阳病瘥后。胃中干燥。不得眠睡。渴欲饮水。当稍稍饮之即愈也。若呕吐。热在膈上思水者。与五苓散。即可饮水也。伤寒七八日大渴。欲饮水。然当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凡伤寒病能饮水者。为欲愈也。若不渴而强与之。因此成祸者。其数多矣。

[卷第八] 辨不可水形证

凡发汗后饮水。水灌之。其人必喘。水药不得入口。入则为逆。伤寒结胸无热证者。宜与平和气寸口脉浮大。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即为腹鸣。医不知而反饮其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病必甚也。

[卷第八] 辨可温形证

大法。冬宜热药。凡病发热头痛。脉浮数。身有疼痛。宜温其表。太阳病下利不渴。其脏有寒。当宜温之。其人欲食。入则吐。手足寒。脉弦迟。此为中寒。不可吐下也。当宜温之。少阴病其脉沉者。急当温之。下利不食者。当宜温之。下利脉迟紧。为痛未止。下利脉浮大者。此皆为虚。宜温之。凡脉浮革者自腹鸣。若渴之与水者。必哕。宜温之。夫病下之后。续得下利。水谷不止。身体疼痛。急当救里。宜温之。与治中四逆附子汤诸温药之辈。

[卷第八] 伤寒三阴三阳应用汤散诸方

桂枝汤方

桂枝(一两)赤芍药(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一两)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赤芍药(一两)甘草(半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桂枝芍药汤方

桂枝(一两)赤芍药(一两)人参(一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桂枝麻黄汤方

桂枝(一两)麻黄(一两去根节)赤芍药(一两)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二两)人参(一两去芦头)白术(一两)干姜(一两炮裂锉)甘草(一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麻黄汤方

麻黄(二两去根节)桂枝(一两)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麻黄附子汤方

麻黄(二两去根节)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术附汤方

白术(一两)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桂枝(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小柴胡桂枝汤方

柴胡(一两去苗)桂心(一两)黄芩(一两)人参(一两去芦头)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赤芍药(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大柴胡汤方

柴胡(二两去苗)枳实(半两麸炒微黄)黄芩(一两)赤芍药(一两)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小柴胡汤方

柴胡(二两去苗)黄芩(一两)人参(一两去芦头)半夏(一两汤浸七遍去滑)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葛根汤方

葛根(二两锉)麻黄(二两)赤芍药(一两)桂心(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葛根半夏汤方

葛根〔一(二)两锉〕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桂心(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麻黄(一两去根节)赤芍药(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半夏汤方

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桂心(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浓朴汤方

浓朴〔一(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半夏(二两汤洗七遍去滑)人参(一两去芦头)甘草(一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葛根黄连汤方

葛根(二两锉)黄连(半两去须)黄芩(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神丹丸方

朱砂(一两细研水飞过)附子(一两半炮裂去皮脐)川乌头(一两半炮裂去皮脐)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赤茯苓(一两)人参(一两去芦头)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姜汤下五丸。良久吃热粥一盏投之。以得汗为度。

瓜蒂散方

瓜蒂(一两)赤小豆(四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二钱。以温水调服。药下便卧。即当有吐。候食顷若不吐。即再日如多者

甘遂散方一名水导散

甘遂(半两煨令微黄)白芷(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温水调服。

蒸法出汗

白以薪火烧地。良久扫去火。微用水洒地。取蚕砂桃叶柏叶糠及麦麸等。皆可用之。铺着地上。便佳。汗

六味青散方

川乌头(一两炮裂去皮脐)桔梗(一两去芦头)白术(一两)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防风(一两去芦头)细辛(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二钱。以生姜汤调服。服药后食顷。不汗出者。饮稀粥一盏以发当更

大青龙汤方

麻黄(二两去根节)桂心(一两)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石膏(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小青龙汤方

麻黄(二两去根节)赤芍药(一两)细辛(一两)桂心(一两)五味子(一两)干姜(一两炮裂锉)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橘皮汤方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生姜一两上件药。细锉和匀。分为四服。每服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竹叶汤方

竹叶(每服入二七片细切)石膏(二两)麦门冬(一两去心)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人参(一两去芦头)甘草(一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猪苓汤方

猪苓(一两去黑皮)赤茯苓(一两)泽泻(一两)阿胶(一两捣碎炒令微黄)滑石(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五苓散方

赤茯苓(一两)猪苓(一两去黑皮)白术(一两)泽泻(一两)桂心(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以汗出为度。

赤茯苓汤方

赤茯苓(一两)桂心(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甘草桔梗汤方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桔梗〔七(一)两去芦头〕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茵陈汤方

茵陈(一两)栀子仁(一两)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栀子汤方

栀子仁(一两)甘草(一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泻心汤方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黄连(半两去须)上件药。并细锉和匀。每服半两。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二两汤洗七遍去滑)黄芩(一两)干姜(一两炮裂锉)人参(一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连(一两去须)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干姜汤方

干姜(一两炮裂锉)甘草(一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黄芩汤方

黄芩(一两)赤芍药(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抵当汤方

水蛭(半两微炒)虻虫(半两微炒)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白虎汤方

知母(二两)石膏(三两)甘草(一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粳米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温服。

玄武汤方

赤茯苓(一两)赤芍药(一两)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白术(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建中汤方

桂心(一两)白芍药(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后入饧半两和匀。不计时候热服。

龙骨牡蛎汤方。

龙骨(一两)牡蛎(一两烧如粉)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四逆汤方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干姜(一两炮裂锉)甘草(一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热服。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一两)桂心(一两)细辛(一两)白芍药(一两)木通(半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桃仁承气汤方

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桂心(半两)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川朴硝(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大承气汤方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浓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枳实(半两麸炒微黄)川芒硝(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利为度。

小承气汤方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川芒硝(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桃花汤方

桃花石(二两捣碎)干姜(半两炮裂锉)粳米(半合)上件药。以水二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滓。分为二服。食前服之。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人参(二两去芦头)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白通汤方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干姜(一两炮裂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葱白二茎。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大陷胸汤方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川芒硝(一两)甘遂(半两煨令微黄)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二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小陷胸汤方

黄连(一两去须)半夏(二两汤洗七遍去滑)栝蒌(一枚)上件药。并细锉。每服半两。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