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幼论
当谓木有根 ,水则有源。根 盛则枝叶畅茂,源深则其流必长。小儿禀父母元气而生成,元气盛则肌肤充实,惊,疳,积,热,无由而生,风寒暑湿,略病即愈。元气虚则体质怯弱,诸证易生,所患轻则药能调治,所患重则可治者鲜。故试 之后,或不能言,或不能行,或手拳不展,发不生,斯犹可治。甚则初生之时,脐风撮口,吊肠等证,锁肚,重舌无声,舌焦,遍体青黑,如此症状,非急疗则百无一活。若其余诸病不一,治之之道,当观形、察色、听声、切脉。观形则先观其眼,若两眼无精光,黑睛无运转,目睫无锋芒,如鱼眼、猫眼睛鼠视,此为惊邪入肝。面红眼赤,惕惕夜啼,则惊邪入心。面青恶叫,啮奶切牙,乃惊邪入肾。面色淡白,喘息气乏,则惊邪入肺。面黄,呕吐不食,虚汗多睡,乃惊邪入脾。皆随其状而治之。若夫听声,则睡中惊啼声浮者易治,声沉不响者难痊,或声如鸦中弹者不治。
至于切脉,虚则细而迟,实则洪而数。次当看纹,候男左女右手辨之,从虎口内至第一节是风关,第二节是气关,第三节是命关。第一节风关,赤纹乃飞禽内外人惊,赤纹微乃火惊;黑则水惊,兼打扑惊;青色乃天雷四足惊,内隐青纹微屈,则是急风候,纹弯乃停食候。第二节气关,紫色纹是惊疳,青色纹乃疳传肝经,白则疳传肺经,若黄色乃传脾经,黑色难安。
第三节命关,青黑纹现三关通度,斜归指甲则不治。至于惊、疳、积、热四证,惊者虚惕怔忪,气怯神散,痰涎来去,其泻必青,积渐生风,其证有冷热虚实。冷则燥之,虚则温之,实则利之,热则凉之,是为活法。急惊之候,通关截风,定搐去痰,其热尚作,则当下之,一泄已后,又急须和胃镇心,不可过用寒凉等剂。其或口中出血,两足摆跳,腹肚搐动,摸体寻衣,神昏气促,喷药不下,通关不嚏,心中痛绝,忽大叫者难愈。慢惊之候,宜于生胃气药,和以截风定搐,不可太燥。其或四肢厥冷,吐泻加嗽,面黯唇惨,胃痛鸦声,口生白疮,发直摇头,喘急涎鸣,口眼手足一边牵引者,难愈。慢脾十救一二,只当生胃回阳。如太冲脉在,则取百会穴多灸之。若身冷粘汗,直卧如尸,喘嗽头软,大小便不禁,虚痰上攻,呼吸气粗,脉来浮数,是谓阴盛强阳。错认阳气已复,直与峻药下痰,痰随气下,人以医杀咎之。此则覆灯将绝之证,虽不药亦无生意矣。又有喉中痰涎声如曳锯,一两日间闭目不开,此为虚痰,保养其气,凌遽下痰,亦未可保,苏合香、白丸子辈姑与之。(男子、妇人有此证,亦当守此二药。以上惊风本证各见后。) 病发痫天钓,亦风之种类。举身僵仆,有汗不恶寒,手足冷,口噤,为柔 。无汗恶寒,身反张,咬齿为刚 。得之未易施治。诸痫八证:马痫张口摇头,马鸣反折;羊痫喜扬吐舌;犬痫手屈,两足拳挛;鸡痫摇头反折;(并属阳。)猪痫口吐涎沫,振目视人;牛痫目视腹胀;乌痫唇口撮聚,手足俱摇;蛇痫身软头举,吐舌视人。(并属阴。)治法,须辨其冷热,顺气平血,豁痰除风。其或目睛不转,口噤无声,唇面青黑,肚胀不乳,身热下血,厥逆吐利,汗出壮热不止,体软不睡,眼生白障,不治之候。天钓者,壮热翻眼,手足搐掣,如鱼之上钓,皆由乳母过 热毒,遄复乳儿,兼挟风邪所致。但当解利风热,则应手而愈。惊风诸证,有不可治者。总而论之,项筋无力,鱼口气粗,啮齿咬人,泻下如瘀血,手足搐搦不停,目似开不开,身软口噤,不食,木舌干涩,反张脊强,卤陷不动,啼不作声,冷汗如雨;慢脾灸不醒,视物不转睛,眼上赤脉。虽卢、扁复生,亦无如之何。若疳候,儿童二十岁以下为疳,二十岁以上为痨。痨与疳皆气血虚惫,脏腑受伤,故有肝心脾肺肾五疳;外有蛔疳、脊疳、脑疳、干疳、疳渴、疳泻、疳痢、肿胀、疳劳、无辜疳、丁奚、哺露,治之各有方。其病多因乳哺失常,肠胃停滞,或妄服吐下药,津液内竭而得之。故其为候,头皮光急,毛发焦稀,腮缩鼻干,口淡唇白,两眼昏烂,揉鼻 眉,脊耸体黄,斗甲切牙,焦竭自汗,漩白泻酸,肚胀肠鸣,癖结潮热。或身多疮疥,酷嗜瓜果咸酸炭米泥土,多饮水者,皆其证也。惟肾疳害人最速者,盖肾虚受邪热,疳气奔上焦,故以走马为喻。初作口气,次第齿黑,盛则龈烂,热血迸出,甚则齿脱,宜急治之,纵得全活,齿不复生。其余诸疳,如或饮水不已,滑泄不休,舌上黯黑,目睛青筋,眼角黑气,小便如乳,牙黑骨枯,脱肛,咳逆气促,身上粟生斑黑,唇白腹高,人中平满,抱着手足,垂 无力,衬着脚心,全不知疼,身体变冷,为五绝,岂有瘳乎。积者面目浮黄,肚紧胀痛,覆睡多困,酷啼不食,或大肠秘涩,小便如油,或便利无禁,粪白酸秽,此皆其证也。
其或面黑泻黑,肚胀,泄下不止,气粗,手心有疮,瘦弱柔软,亦莫能疗。热之为病,有实有虚。实者两脸深红,唇口红紫,燥渴焦烦,大小便难,啼叫无时,时发极热。虚者面色青白恍惚,微潮,口中清冷,泄泻,虚汗,或乍冷乍温,上壅下利,水谷不分,乃冷热不调。
外有十证:热者潮热如疟;风热不减乳食;积热多吐;伤寒脚手冷;耳、鼻、脚梢、手指尖冷,乃麻疹之证;唇汗口珠,乃变蒸候也;多泻多渴,疳之为热;面青脉大,惊热的矣;脾痛啼声不息;瘅毒嘹然,目闭,面如丹。胎中全不受热,诸吐乳食不化,面色黑,随食随吐,通身冷则为不治。诸泻日久,不宜紧涩之药卒止,先须调气和中。若洞泻不止,乳食不进,无有愈期。汗多舌出,唇红眼闭,摇头气粗,两肋动,口生血疮,吐泻得之,名曰胃烂,夭亡转盼。至于八痢,则有鱼口,噤口,五色,脱肛,脏毒,脾毒,冷积,疳痢,无非便下脓血,里急外重,脐腹急痛,日夜无度。治之当何如?须究其因,先以去积、宽肠、通气之剂,续为之断下,鲜有不愈。其或所下如鱼肠血水,壮热,烦渴,不食,自汗,小便不利,未知有瘳。疮疹一证,乃表虚里实,其根于脏腑,所患重。麻疹表实里虚,其根于皮肤,所患轻,不治亦自愈。至若痘疹,多因时令不正,气候传染,加之外感风寒,内积邪热而得,大抵与伤寒相类。发热烦躁,脸赤唇红,身痛头疼,耳、鼻、脚梢、手中指俱冷,喷嚏呵欠,喘漱痰涎,或乍寒乍热,疑似之间,当视其耳后有红脉赤缕,及见心胸间细点如粟起为真。首尾不可汗下,宜温凉之剂,解毒和中安表。大要如 人作灶炊样,务得松耳。其或热极生风,或发惊搐,但当清心散风,切不可投冷惊之药及灼艾,盖灸则火助热炽,投冷惊药则毒瓦斯内伏,反为大害。仍忌诸般臭秽,煎炒油烟,父母行房梳头等触犯。未发而触,则毒瓦斯入心,闷乱而死。已发而触,则疮痛如割,以致黑烂,切宜禁戒。仍烧带诸香,及打醋炭,喷胡荽酒于遍房,以辟秽浊之气。却不可以田舍儿不忌无恙为常法。病此者多不服药,岂知未发、已发则合解散,正发则合活气血。若根据此,非惟出疏,亦易干敛,仍免后惫。若不根据此,则邪盛疮密,收亦费力。余毒为患,致生痈疽疥痨,赤眼咽喉口疮之疾。至于善恶之证,犹当细认。如善证,则乳食如常,大便或一日一次,或两日一次通者,只须用和,不冷不热之药,自保十平全。如恶证,则春夏属阳为顺,秋冬为逆。冬月寒,肾水得时,多归于肾。或先如疟,后发渴,其疮色如黯血,此肾证也,不治。春脓 为金克木,夏黑陷为水克火,秋斑子为火克金,冬疹子为土克水,并逆。鼻有黑气,或舌黑,疮已出而谵语燥渴,小便涩,泄泻,不入食;疮成饼搭,黯惨不发,其声焦哑,两眼闭而黑睛 ,面肿鼻陷,目闭,频啮齿,头面肿大;疮尽抓破,或臭不可近,或脚冷至膝;疮小黑而焦,风攻颐颔,唇项肿硬,胸高而突。以上症状,均不可治。外此,至于风寒暑湿之感,与大人无异治之法,特剂量差少耳。
杂症则随方备治。吁,为医之道,大方脉为难,活幼尤难。以其脏腑脆嫩,皮骨软弱,血气未盛,经络如丝,脉息如毫,易虚易实,易冷易热。兼之口不能言,手不能指,疾痛之莫知,非观形、察色、听声、切脉,究其病源,详其阴阳表里虚实,而能疗之者,盖亦寡矣。若妄投药饵,即生他证,可不戒之!
卷第十一 小方科
初生
婴儿在胎,口中有恶物,才生不候声出。疾用软帛或绵里手指,蘸黄连、甘草汁,拭口恶汁。稍定,更以蜜少许调朱砂末一字,抹入口中,镇心安神,解恶物之毒,一生免疮豆之患。妊娠临月预辨之!
卷第十一 小方科
初生
小儿才生下即死,用此法可救活。急看儿口中悬壅、前 上有泡,以手指摘破,用拭血令净。若血入喉,即不可治。
卷第十一 小方科
初生
初生,气欲绝,不能啼者,必是难产,或冒寒所致。急以绵絮包裹抱怀中,未可断且将胞衣置炭火炉中烧之。仍作大纸捻,蘸清油点着,于脐带上往来遍带燎之,盖脐脐,得火气由脐入腹。更以热醋汤荡洗脐带,须臾气回,啼泣如常,方可浴,洗了,带。
卷第十一 小方科
初生
初生,大小便不通,腹胀欲绝者。急令妇人以温水漱口了,吸咂儿前后心并脐下、心,共七处。每一处凡三五次,漱口吸咂,取红赤为度,须臾自通。不尔,无生意。有遇此法,可谓再生。
卷第十一 小方科
初生
治出胎时被风吹,鼻塞,服药不退。
上用南天星为末,生姜自然汁调,或膏贴卤上,病去除之。
卷第十一 小方科
初生
治初生下遍体无皮,但是红肉,宜速以白早米粉干扑,候生皮方止。
又治生下遍身如鱼泡,又如水晶,碎则成水流渗。
上用密陀僧研,绢罗内罗过,干掺。仍服苏合香丸。(见中气类。)
又治七日肾缩,乃初生受寒所致。
上用硫黄、茱萸各半两,为末,研大蒜调涂其腹。仍以蛇床子微火烧熏之。
卷第十一 小方科
噤风
治眼闭口噤,啼声渐小,舌上聚肉如粟米状,吮乳不得,口吐白沫,大小便皆不通由胎中感受热气,流毒于心脾,故形见于喉舌,或为风邪击搏致之。
辰砂(三钱) 硼砂 马牙硝(各一钱半) 玄明粉(二钱) 全蝎 珍珠末(各一钱)
生麝(上为末,好油纸封裹,自然成膏。每服一豆粒许。用乳汁调敷ru头上吮下,金银、薄荷汤下
卷第十一 小方科
噤风
和胃进乳消痰。
白茯苓 人参 草果仁 苏子(微炒) 木香(湿纸裹,热火内煨) 甘草 陈皮 浓朴(去粗上锉散。每服一钱,生姜一片,红枣一枚,未乳前服,合滓乳母服。
卷第十一 小方科
噤风
治初生七日口噤。
上用牛黄一钱细研,用竹沥调一字灌之。更以猪乳点于口中。
卷第十一 小方科
脐风
治因断脐后为水湿风冷所乘,入于脐,流于心脾,遂令肚胀脐肿,身体重着,四肢日夜多啼,不能吮乳,甚者发为风搐。此药利惊下痰,凡钓肠、锁肚、撮口,皆可用南星(炮,二钱) 白附子(炮) 牙硝 天麻 五灵脂 全蝎(焙。各一钱) 轻粉(半钱)
巴右为末,稀糊丸,麻子大。每服一丸。薄荷、姜钱泡汤送下。若脐边青黑及爪甲黑者,不治
卷第十一 小方科
脐风
治同上。
蜈蚣(一条,酒洗去粪,炙) 瞿麦(半钱) 蝎梢(五个,去毒) 直僵蚕(七个,去丝)
上为末。每一字吹入鼻,啼则可医。仍服,薄荷调一字服。
卷第十一 小方科
脐风
赤脚蜈蚣(半条,酒炙) 麝香(少许) 川乌尖(三个,生)
上为末。每服半字。金银器汤调下。
治脐肿,先用荆芥水洗了,葱叶一皮,火上炙过,地上出火毒,以手指甲刮薄,内搭放肿处
卷第十一 小方科
脐风
治脐中汁出,或赤肿 痛,或因水与乳入脐所致。
上当归为末敷。蛤蟆烧灰、白石脂末、油发灰敷,皆可!
卷第十一 小方科
撮口
治面目黄赤,气息喘急,啼声不出。盖由胎气挟热,流毒心脾,故令舌强唇青,聚面,饮乳有妨。
上用直僵蚕二枚,去嘴,略炒,为末,蜜调,敷唇中,效!
卷第十一 小方科
撮口
治钓肠、锁肚等撮口,内气引痛,肠胃郁结不通,则亟宜疏利,此药特效。(方见若口出白沫,四肢冰冷,最为恶候,一腊见之尤急。又法极验,其儿齿龈上有小泡子如粟米状,以温汤蘸帛裹手指,轻擦破,即开口,便安。脐风同用。
卷第十一 小方科
撮口
治胎风及百日撮口脐风。
上用蝎梢四十九个,生姜汁炒干去丝嘴,同为末。更以脑子、生麝香少许研匀,紫雄鸡肝二
卷第十一 小方科
不乳
治初生不饮乳,及不小便。
上用葱白一寸,四破之,以乳汁银石器煎,灌之立效!又治初生口噤不开,不收乳。
上用赤足蜈蚣一条,去足炙令焦,细研如粉,每用半钱。以猪乳汁二合和匀,分三四次灌之
卷第十一 小方科
不乳
初生儿拭口不全,恶秽入腹,腹满短气,不能饮乳。
赤茯苓(去皮) 川黄连(去须) 枳壳(炒。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一丸,乳汁调灌下。
卷第十一 小方科
不乳
治产妇取冷太过,胎中受寒,令儿腹痛不饮乳。
木香 陈皮 槟榔(各一分) 官桂 川白姜 甘草(炙。各半分)
上锉,每取一捻,水一合煎,以绵蘸与之。呕加木瓜、丁香。
卷第十一 小方科
变蒸
治变蒸。变者上气,蒸者体热。轻则发热微汗,其状似惊,重则壮热,脉乱而数,或吐或汗,或烦啼燥渴。轻者五日解,重者七八日解。其候与伤寒相似。亦有续感寒邪者。但变蒸则耳冷,KY 冷,上唇头白泡如鱼目珠。若寒邪搏之,则寒热交争,腹痛啼叫不已。每
卷第十一 小方科
变蒸
治变蒸,发热不解,并挟伤寒温壮,汗后热不歇,及腹中有痰癖,哺乳不进,乳则先寒后热者。
代赭石(醋淬,七遍) 赤石脂(各一两) 巴豆(三十粒,压去油) 杏仁(五十粒,去皮尖)
上以二石为末,别研巴豆、杏仁为膏相合,更捣一二千杵,当自相得。若硬,入少蜜同杵之当痰、癖、食痫、温壮诸疾,无所不治,虽下亦不虚人。
卷第十一 小方科
变蒸
治变蒸骨热,心烦,啼叫。人参 甘草 麦门冬(去心) 北柴胡(各二钱) 龙胆草风(各一钱)
上锉散。每服三字,水一盏煎服。
卷第十一 小方科
变蒸
治变蒸,有寒无热。
当归(二钱) 木香 官桂(辣者) 甘草 人参(各一钱)
上锉散。每一钱,水一盏,姜三片,红枣一枚煎,食前服。
卷第十一 小方科
变蒸
治变蒸,吐泻,不乳,多啼。
木香 香附(炒,去毛) 浓朴(去粗皮,姜汁炒) 人参 橘皮 藿香(去土) 甘草(炙。
各上锉散。每服三字,水一盏,生姜二片,红枣一枚煎,温服。以上症状,治之但当以平和之
卷第十一 小方科
通治
凡初乳 先须捏去宿乳,后与之。母欲寐,即夺其乳,恐睡困不知饱足。儿啼未定息未调,乳母勿遽以乳饮之,故不得下,停滞胸膈,而成呕吐。乳后不与食,哺后不与脾胃怯弱,乳食相并,难以克化,幼则成呕而结于腹中作疼,大则成癖、成积、成疳,皆自此始。
卷第十一 小方科
通治
小儿肌肤未实,若浓衣过暖,伤皮肤,损血脉,发疮疡。汗出腠理不固,风邪易入天气和暖,抱之使见风日,则血气坚刚,肌肉硬,可耐风寒,不致疾病。今人怀抱小儿着地气,致令筋骨缓弱,疾病易生,非爱护之法。
卷第十一 小方科
通治
凡儿三岁以上十岁以下,视其性气高下,即可知其夭寿。儿小时识悟通敏过小儿骨法,成就威仪,回转迟舒,稍费人精神雕琢者寿。预知人意,回旋敏速者叫声连延相属者寿,声绝而复扬急者不寿。啼声散,啼声深,汗不流,头四破,膏,常摇手足,头毛不周匝者,并不成人。脐中无血者好。脐小者,遍身软弱如血者多厄,并不寿。鲜白长大,卵缝通达黑者并寿。目视不正,数动者大非佳。
早齿早语,皆恶性,非佳人。发稀少者,强不听人。额上有旋毛,妨父母或早贵不成,能言而死。尻骨不成,能踞而死。掌骨不成,能匍匐而死。踵骨不成,能骨不成,能立而死。身不收者死。股间无生肉者死。颐下破者死。阴不起者死。
死,赤者亦死!
卷第十一 小方科
通治
随证加味,量儿大小用。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伤寒,麻黄、豆豉、北柴胡。吐泻,南木香、藿香、干葛。潮热,牛黄苏子热上风燥蔻、痢,霍乱木瓜葶知草合人参、蒲黄。血衄,蒲黄、山栀子、淡竹叶。目赤,秦皮、菊花、苦竹叶、甘草。肚虫,槟榔、使君子、枳壳、苦楝皮。头昏,石膏、川芎。症瘕及腋下气块肚痛,此气疾也,用天雄、三棱、朴硝、大黄。五心热,犀角、脑子,磨刀水下。气不升降,沉香、苏子。养气肥儿,槟榔、木香、紫苏叶、红枣。
卷第十一 小方科
惊候(附天钓)
大安神丸又名大惊丸。治心热夜啼,烦躁。常用,安神,定志,去惊。
人参(去芦) 茯苓(各半两) 甘草(一两,炙) 僵蚕(去丝,二钱半) 白术(半两,煨)
桔心,炒) 木香(各半两) 酸枣仁(一两,汤去皮壳,蚌粉炒) 大赭石(半两,醋煮)
上为末,水丸或蜜丸。急惊潮热,竹青,薄荷叶。夜啼,灶心土。伤食,荆芥汤。疹豆,蝉琥星香散治急慢风,搐搦,窜视,涎潮。
南星(圆白者,二钱半) 木香 橘红(各一钱) 全蝎(二枚)
上锉散。水二盏,生姜四片,慢煎熟频灌。大便去涎即愈。
来复丹治惊风昏塞,以二三丸薄荷泡汤研,灌下,得泄即愈。凡惊风,对证用药已效,若甚苏省,可与服。丸数酌量。(方见虚损类。)
又方,安神丸定惊。
麦门冬(去心,焙) 马牙硝 白茯苓 干山药 寒水石(各半两) 朱砂(三钱,别研) 甘草上为末,炼蜜丸,鸡头大。每服半丸,沙糖水化下,不拘时。
夺命丹治急慢惊风。
蛇含石(醋淬七次) 大赭石(淬同上。各一两) 全蝎(五个,去毒) 铁孕粉(半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薄荷煎汤,入雄鸡冠血少许。潮热,入朱砂。病安,常用安神丸。
卷第十一 小方科
惊候(附天钓)
小惊丸郁金(皂角水浸煮,二个) 黄连 牙硝 木香(不见火) 藿香 龙胆草(各五钱) 全蝎(去上为末,糊丸,用雄黄、朱砂、麝香、金银箔为衣。风瘼是惊热重,麻仁、蝉蜕、防风。
白泻黄常服,金银、薄荷并酌量用。
通心饮治心气,通小便,退潮热,分水谷。又治旋螺风。
木通(去皮节) 连翘 瞿麦 栀子仁 黄芩 甘草(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灯心,麦门冬去心煎。春加蝉蜕、防风,夏加茯苓、车前子,疮,大青膏一岁可用甘露饮同服。此药治急惊初作,伤寒不解,终日温热,渐传风疾。
惊风形证不明,言其阴证,浑身又温,若作阳证,又不大搐,乃阴阳不和。宜用防风温胆汤
卷第十一 小方科
惊候(附天钓)
蝉蜕散治惊风天钓,心热,夜啼,惊痫。
蝉蜕(六十个,去土足翼) 荆芥穗(一两) 甘草(半两,蜜炙) 大黄(半两,纸裹煨) 黄芩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白茅根煎,温服。夜啼,蝉蜕。疹疮,紫草。得利止。利惊丸青黛 轻粉(各一钱) 天竺黄(二钱) 黑牵牛(末,生,半两)
上同研,蜜丸如小豆大。一岁一丸,食后,薄荷水下。
人参汤加枳壳、防风,最能利惊。即小柴胡汤。(方见大方科伤寒类。)
凉肝丸治同上。(方见后。)
卷第十一 小方科
惊候(附天钓)
治儿在胎中受惊,故生未盈月而发惊。
上用朱砂研细,同牛黄少许,取猪乳汁调稀,抹入口中。入麝香当门子尤妙。
卷第十一 小方科
惊候(附天钓)
急惊乃卒然得之,初发潮热,目直视,牙关紧急,手足搐搦,面红盛,头额、遍身汗出,中热气,大小黄赤,其脉浮数。宜用通关,服通心饮。大凡惊风,乃心受惊,肝主风,致筋脉搐搦,肝又主筋,宜凉肝丸、大青膏。
凉肝丸理治。缘肝主风,宜先凉肝,而风自退。面色青乃肝风作,宜用。凡是肝疾者便用疾属肝亦宜用。又可加减用,如眼疾加山栀子、龙胆无妨。
龙胆草(三钱) 大黄 当归(去芦) 川芎 山栀子仁 羌活 防风(去叉。各五钱)
上为末,蜜丸。沙糖、竹叶汤下。
大青膏天麻(一钱) 白附子(一钱半) 蝎梢(半钱,去毒) 朱砂(一字) 青黛(一钱) 天竺黄(一字) 麝香(一字) 乌蛇肉(酒浸,焙,半钱)
上为末,蜜丸鸡头大。每服一钱,薄荷、斑竹叶煎汤下。
加味寿星丸治急惊痰壅,目上视,手足抽掣,昏沉不省人事。(方见风科通治类。)
芎活汤治急惊风,角弓反张。
人参 黄芩 杏仁 石膏(各一钱) 麻黄 甘草 桂心 芎 干葛 升麻 当归(去尾)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二片煎,温服。
钩藤饮治一切惊风潮搐,眼视昏迷,但是惊风变易,皆可服之。
麻黄(去节) 粉草(各三钱) 蝉蜕(五个,去足翼) 升麻(三钱) 龙胆草(二钱) 川芎天上锉散。每服二钱,竹叶三皮,薄荷三皮煎,不拘时温服。
涂卤法:不但初生,但有风证即用。
上以麝香、蝎梢、薄荷叶、蜈蚣、牛黄、青黛共为末,研匀,用枣肉膏调,新绵上涂匀贴,浴体法:惊风及伤风不醒,渐传风证僵仆,皆可用。
上用天麻、蝎尾、朱砂、乌蛇肉酒浸、白矾、麝香、青黛为末。每三钱,水三碗,桃枝一握
卷第十一 小方科
惊候(附天钓)
慢惊风证,得于大病之余,吐泻之后,及过服寒凉之药。其证眼慢腾腾,或露睛,手足服。
南星饮宣利过多,脾困眼慢涎盛,四肢不举,不思饮食。
天南星(三个,炒赤令熟) 冬瓜子仁 白扁豆(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生姜二片,防风少许,煎汤调服。
防风丸治慢惊不省,手足微动,眼上视,昏睡。
天麻 防风 人参(各一两) 全蝎(去毒,七个) 僵蚕(炒断丝) 粉草(各五钱)
朱砂雄上炼蜜丸,小指头大。人参汤化一丸,不以时候。冬瓜仁汤尤妙。
观音散治胃气不和,脾困,下泻过多,不思饮食,乳食不化,精神昏慢,四肢困冷。
人参 白术(纸裹煨) 扁豆(炒。各二钱半) 白茯苓 冬瓜子仁 酸枣仁(去皮,蚌粉炒)
(不见火) 石莲肉上为末。每服一钱,乌梅汤、冬瓜子仁、或陈米汤调皆可。
五苓散止吐泻,每服一钱。紫苏、陈梗米汤调下。(方见大方科伤暑类。)
小钩藤饮治吐利,脾胃虚风,慢惊。
钩藤(三钱) 蝉蜕(十个) 防风 人参(各二钱) 麻黄(二钱) 僵蚕 天麻 全蝎(去毒)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寒,加附子少许,乳食前服。
南附汤治泄泻虚脱生风,名慢惊风。及因服冷药多者。
南星 生附子(二钱) 全蝎(五个,去毒)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煎五分,量大小旋服。
丁附汤治吐泻虚脱,成慢惊风。
大附子(生,或炮,去皮脐)
上锉散。每服一钱,水一大盏,生姜五片,丁香五粒,煎五分,量大小与之。急无丁香亦可苏合香丸治风搐搦,必须理气,盖气下则痰下,关窍自通。(方见大方科中。)
灸法:治急慢惊风,危极不可救者。
先当两ru头上,男左女右灸三壮。次灸发际眉心囟会三壮。手足大指当甲角,以物缚两手作阳诸
卷第十一 小方科
惊候(附天钓)
黑附汤治慢脾风,面青额汗,舌短头低,眼合不开,睡中摇头吐舌,频呕腥臭,噤口切牙足微搐不收,或身冷,或身温而四肢冷,其脉沉微,阴气极盛,胃气极虚,十救一二。
慢惊之后,吐泻损脾,病传已极,总归虚处,惟脾所受,故曰脾风。若逐风则无风可逐疗惊则无惊可疗,但脾间痰涎,虚热往来,其眼合者,脾因气乏,神志沉迷,痰涎凝滞尔。世所谓慢风难疗者,慢脾风是也。
附子(炮去皮,三钱) 木香(一钱半) 白附子(一钱) 甘草(炙,半钱)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五片,煎取一半,以匙送下。若手足暖而苏省即止!川乌散驱风回阳。
真川乌(生,一分) 全蝎(去毒) 木香(各半分)
上为末。每服三字,生姜四片,煎取其半,旋滴入口中。呕吐,加丁香。
金液丹、青州白丸子 祛风回阳理痰。二药等分为末,每服半钱,陈米饮调下。(方见大方生附四君子汤助胃回阳。
上以四君子汤加生附子末四分之一,厥逆者对加。每服半钱,姜五片,慢火熟煎,以匙送下蝎附散回阳气,豁风痰。
全蝎(七个,去毒) 附子(炮,二钱) 南星(炮) 白附子(炮) 木香(各一钱)
上锉散。每服半钱,水一盏,生姜四片,慢火熟煎,旋服。
灵砂正胃回阳,能止呕吐,温利痰涎,伤泻者勿用。研为末,以少许米饮调下。或糕 丸粟米。大儿两三丸,米饮灌下。(方见大方科痼冷类。)
震灵丹治慢脾风,吐泻不止。每服一丸研,人参、南木香煎汤,乘热调下。(方见大方科类。)
灸法:同前。
卷第十一 小方科
惊候(附天钓)
蛇头丸若见搐搦不已,惊狂迷闷,角弓反张,或昏沉啮齿,双目直视,频唤不省,变为痫亟宜服此药以除之。却不可多进,更须以疏风药相间调理。凡服此药,亦须先以木香、枳壳、槟榔磨少许灌之却服。庶使关节通透,药力无不到。
花蛇头(酒浸,去皮,骨,五钱) 全蝎(十五个,去毒) 紫粉(五钱) 生麝香(半钱) 五灵含石(二两一方,加防风,白蚕,南星,天麻各五钱,片脑子半分。
上为末,炼蜜丸,小指头大。每服大者一丸,小者半丸。随证根据后大风膏汤引下。
大风膏定诸般风搐。
花蛇(酒浸,去皮骨) 蜈蚣(酒浸,去粪,一条) 全蝎(五个,去毒) 蛇含石(二两,烧红风(一两)
钱) 天南上为末,炼蜜丸。久留,用曲糊丸,如小指头大。每服大者一丸,小者半丸。慢惊,冬瓜子荷、夺命散大控风痰,不问慢惊、急惊,风痰壅塞咽间,其音如大潮,百药不能过咽,命在须服此良久,药裹涎随大便过,如稠涕胶粘,乃药之神效。无此证,不可服。
真青蒙石 焰硝(各一两)
上同入甘锅内,瓦片盖定,盐泥固济,炭火 通红,须待硝尽如灰,药冷如金色,取出,研青防风温胆汤消痰,顺气,疏风。
半夏 枳壳(去穣,麸炒) 茯苓(各半两) 陈皮 防风(各二钱半) 甘草(一钱半) 人参(二上锉散。每服一钱,入生姜、紫苏叶同煎服,效!人参羌活散治壮热涎潮,牙关紧急。
柴胡(去苗,半两) 地骨皮(去土) 前胡(去苗。各二钱半) 天麻(酒浸,炙,二钱半) 人参(去芦) 芎 独活(去芦) 羌活(去苗) 枳壳(麸炒,去穣) 茯苓(去皮) 甘草(各半两) 桔梗(二钱半)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薄荷少许煎,温服,不拘时候。
银白散治或吐或泻,涎呜微喘,露睛惊跳。
石莲肉 白扁豆(炒) 茯苓(各一分) 人参 天麻 白附子(炮) 全蝎(炒) 木香甘草(上为末。每服一钱,姜一片,冬瓜子仁七粒同煎。或用陈米饮调下。(此药助胃祛风,作慢开关散赤蜈蚣(一条,炙) 直僵蚕 南星(炮。各一钱) 麝香(一字) 猪牙皂角(三锭,略炒存性)
上为末,以手点姜汁,蘸药少许擦牙。或用物引滴,入药两三点,涎出自开。
嚏惊散半夏(生,一钱) 皂角(半钱)
上为末,以豆许用管子吹入鼻,立惺。
卷第十一 小方科
惊候(附天钓)
人参羌活散治阳证风痫,身热啼叫,手足抽掣,面目牵引,口噤痰壅,腹肚紧膨,皆由血气骨不聚,为风邪所伤,惊怪所触!(方见前。)
牛黄清心丸治躁闷,项强直,腰背反张,时发时醒。(方见风科通治类。)
蛇头丸治阴证风痫,面色黯晦,瞪眼直视,四肢软缓,身体无热,手足清冷,不甚抽制,哭。兼治诸痫阴证,则除片脑子,加绵附子炮切片为末入同丸。(方见前。)
小惊丸治阳证惊痫,心热,恍惚惊悸,四体抽掣,潮热昏迷,乍热乍醒,或为惊怪所触而(方见前。)
南附汤治阴证惊痫,体冷强直,手足微动,昏睡不醒,口噤涎流,或声或嘿。(方见前。)
紫霜丸治食痫,肚胀身软,腰脊强直,目睛转缓。皆由乳哺失节,结癖所致。(方见前。)
得效方治小儿癫痫及妇人心风诸疾。
上用甘遂末一钱,猪心一个,取三管头血三条和甘遂末,将猪心批作两片,以药入在内,用钱养正丹治癫痫连年不瘥。浓煎人参汤下。(方见大方科痼冷类。)
猪胆南星散治痫后喑不能言。
上以大天南星湿纸裹煨,为末。每服一字,猪胆汁调下。
肥儿丸治小儿心窍有血,喑不能言。每服五丸,木香、陈皮、甘草煎汤吞下。盖方内有去心中恶血。(方见后。)
灸法:见慢惊类。
卷第十一 小方科
惊候(附天钓)
伤寒、伤风,鼻塞,头痛,或鼻流清涕,唇红,面赤,焦啼。凡伤寒宜解表,幼者麦汤散散麦汤散治夹惊、夹食伤寒,气急嗽声。
滑石 石膏 知母 贝母 麻黄 杏仁(炒,别研) 甘草 甜葶苈(薄纸盛炒) 人参北地上为末。每服一钱,小麦二十粒煎汤下。涎盛气促,桑白皮汤下。
惺惺散治风热疮疹,伤寒时气,头痛壮热,目涩多睡,咳嗽气粗,鼻塞清涕。兼治变蒸。
白术 桔梗 细辛 人参 甘草 茯苓 栝蒌根(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薄荷三叶,煎至半盏,时时与服。古方谓小儿热昏睡,伤风,香葛汤、参苏饮 治同上。(方并见大方科伤寒类。)
柴胡散治伤风,伤寒,热气壅,涎盛,胸膈不利,或时行疹痘未分,或痢疾潮热。但是一热温壮皆宜。
柴胡(二两) 人参 甘草 黄芩(各一两) 半夏(泡七次) 麻黄(去节。各五钱)
上锉散。每服二钱,生姜三片,薄荷三片,白竹青少许煎,温服。鼻衄,加生地黄。疟疾,人参羌活散治伤风,伤寒,发热头痛。(方见前。)
卷第十一 小方科
惊候(附天钓)
香薷散治身热恶寒,头痛,或往来寒热如疟,烦躁渴甚,呕吐,背寒,面垢,泄泻,昏闷伏。每服二钱,水一盏,茵陈、车前草各二茎煎,热服。呕吐,加藿香、木瓜。泄泻,陈米。热泻,黄连。每服并各加少许。(方见大方科伤暑类。)
五苓散治法、汤引同前。泻泄不止,平胃散合和,紫苏叶、乌梅煎汤下。(方并见大方科及脾胃类。)
卷第十一 小方科
惊候(附天钓)
香苏散治身重脚弱,关节疼,发热恶寒,小便涩,大便泄,自汗,或浮满。因久在卑湿,雨露所袭。每服二钱,水一盏,加炒苍术,车前子,木瓜少许,生姜二片煎,热服。小是效。(方见大方科伤寒类。)
不换金正气散治同上。
苍术(一两,米泔浸,切,炒黄色) 藿香叶 陈皮(各五钱) 半夏(三钱) 白茯苓粉草(上锉散。每服一钱,生姜二片,红枣一枚煎,食前温服。
理中汤、平胃散治伤湿腹痛泄泻,不食,每服一钱,空心苏盐汤下。(方见大方科呕吐类科脾胃类。)
卷第十一 小方科
诸热
通心饮治乍来乍去潮热,心烦,面赤,口干,如疟状。(见前。)
甘露饮治同上。
寒石水 石膏 郁金 甘草 薄荷(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食后薄荷汤调下。
天竺黄散退潮,理急惊,解唇红面赤,烦躁,焦啼。
瓜根 甘草 郁金 天竺黄 连翘 防风 牙硝(别研。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潮热,灯心、茅根煎汤下。急惊,竹叶汤下。
通苓散治伏暑潮热,及小腑不利,作渴烦热,头疼烦躁。(方见大方科泄泻类。)
卷第十一 小方科
诸热
面青,多乳食,脉粗大,大青膏疏风,小惊丸压惊,通心饮解热,凉肝丸疏风。(以上方并
卷第十一 小方科
诸热
肚紧,其粪必臭,葱汤丸、白术散。(方并见后。)
卢氏感应丸治诸积。旋丸如粟米大,每服二七丸,米饮下,姜汤亦可!(方见大方科诸积
卷第十一 小方科
诸热
耳、鼻、脚梢、中指冷,脸赤唇红,肌肤绷急,宜服参苏饮、(方见大方科伤寒类。)惺惺散
卷第十一 小方科
诸热
治法并方,见前。
卷第十一 小方科
诸热
渴而多泻,白术散、蟾酥丸。(方并见后。)
卷第十一 小方科
诸热
皮肤痛啼哭,人参羌活散入生姜、薄荷、紫草、麦门冬去心煎。(方见前。)
卷第十一 小方科
诸热
酿乳方解胎中受热,生下面赤,眼闭不开,大小便不通,不能进乳食。
泽泻(一两二钱半) 猪苓 赤茯苓 天花粉(各七钱半) 生地黄(一两) 茵陈 甘草(各五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食后令乳母捏去宿乳,却服。
生地黄汤治生下遍体皆黄,状如金色,身上壮热,大小便不通,乳食不进,啼叫不止。此候,皆因母受热而传于胎也。凡有此证,乳母宜服,并略与儿服之。
生干地黄赤芍药 川芎 当归 天花粉(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食后服。
卷第十一 小方科
诸热
生犀散治骨蒸肌瘦,颊赤口干,日晚潮热,夜有盗汗,五心烦躁。大病瘥后,余毒不解。
犀角 地骨皮 秦艽 麦门冬(去心) 枳壳(煨) 大黄(煨) 柴胡 茯苓 赤芍药桑白皮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陈青蒿少许煎,温服。加桃枝三寸亦可。疳病热似骨蒸者,及又方犀角 地骨皮 芍药 柴胡 干葛 甘草(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薄荷五叶煎服。
疟疾,生姜一片,薄荷五叶煎。
卷第十一 小方科
诸热
导亦散赤者心也,心气热,以此宣导。如热甚,但用通心饮。此药但可治心热,或虚热或不宜服,热盛者用。
生干地黄(二两) 木通(四两) 黄芩 甘草(各一两)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灯心十茎,白茅根二茎,青竹叶五皮煎,温服,不拘时候。
泻白散治肺气盛,致令鼻塞,乳食不下。或气壅喘噎,热咳亦治。
正地骨皮 桑白皮 甘草(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粳米百余粒煎汤下。
泻黄散治脾经有热,口唇生疮,偷针赘等疾。
藿香叶 栀子仁 石膏 甘草 防风(各等分)
上用蜜,酒微炒香,为末。每服一钱,温熟水调,不拘时服。
凉肝丸解热疏风。(方见前。)
寒水石散治凡病多因惊,则心气不行,郁而生涎,逐成大疾。宜常服,利小肠,去心热,涎,亦不成疾。
寒水石 白滑石(各二两) 甘草(半两)
上为末,量大小,暑月冷水调,寒月温汤调。被惊及心热坐卧不安者,服之即安。
豆卷散治慢惊后多服热药,以致别生热证,唇裂口疮,咽干烦躁,以此解之。兼治吐虫。
大豆黄卷(水浸黑豆生芽,取之日干) 贯众 板蓝根 甘草(各一两)
上锉散。每服一钱,水一盏煎。甚者三钱,浆水一盏,清油数点煎,不拘时服。
八正散治蕴聚一切热毒,明心气,利二便。(方见大方科积热类。)
洗心散治遍身壮热,头目碎痛,背膊拘急,大热冲上,夜卧舌干唇焦,咽喉肿痛,涕唾稠痰壅,吃食有阻,心神烦躁,眼涩睛疼,挟热伤寒,鼻塞语音不出,百节疼痛,二便不利,麸豆疮,时行瘟疫,狂语多渴。及天钓风、夜惊,并宜服之。(方见大方科积热类。)
皂角膏泻肾气,治肾经有热,阴囊赤肿,钓痛,大腑秘涩。
大黄(五钱) 黑牵牛(半炒半生) 猪牙皂角(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绿豆大。每服七粒,温水空心下。
葱涎膏治初生肺壅鼻塞,乳食不下。
上用牙皂,草乌,取葱涎杵成膏,贴囟上。
卷第十一 小方科
诸热
地骨皮散治虚热潮作,亦治伤寒壮热。
知母 柴胡 甘草 人参 地骨皮 赤茯苓 半夏(汤泡。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煎,温服。
甘露饮子治胃中客热,口臭,不思饮食,或饥烦不欲食,齿龈肿疼,脓血满口,咽中有疮目睑重不欲开,疮疹已发未发,并宜服之。
天门冬(去心,焙) 麦门冬(去心,焙) 熟地黄 枇杷叶(去毛) 枳壳(麸炒,去穣) 生干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食后临卧温服。
人参黄 散治发热,自汗,虚烦。
人参 黄 杨芍药(各五钱) 粉草(三钱)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二片,红枣一枚,麦子三十粒,空心温服。
卷第十一 小方科
诸热
半夏丸治风壅痰盛,咽膈不利。
半夏(五两) 白矾(枯过,一两二钱半) 人参(一两)
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糊为丸,粟米大。每服二十丸,食后临卧,生姜汤下。
荡皮丸治肺壅咳嗽痰多。(方见后。)久嗽不宜卒止,先须调气,用参苏饮、(方见大方科和解类。)秘传降气汤、苏子降气汤,(方并见大方科诸气类。)并加人参、五味子、乌桑白皮、红枣斟酌用。
金沸草散治热嗽。
华盖散治肺感寒邪,咳嗽声重。
人参清肺汤治肺胃俱寒,咳嗽喘息。(方见伤寒阳证咳嗽类。)
澄清饮治痰壅,咳嗽不止。
白矾(二钱半) 南星 半夏 蚌粉 知母 贝母 甘草(各五钱) 人参(三钱)
上锉散。每服二钱,生姜二片,乌梅半个煎,澄清,徐徐吸服效。亦治因饮乳逆气,触于肺灵白丸治风痰上壅。
上以灵砂,青州白丸子各一十粒,姜、苏汤化开服,效。(方见大方科痼冷类及风科通治类)
紫苏饮治咳逆上气。因乳哺无度,内挟风冷,伤于肺气,或啼叫未定,与乳饮之,乳与气气不得下。
真苏子 诃子(去核) 萝卜子 杏仁(去皮尖,麸炒) 木香 人参(去芦。各一两)
青皮上锉散。每服一钱,水一盏,姜二片煎,量大小减益,温服!
卷第十一 小方科
疹疮
参苏饮治疮疹已发未发,潮热,痰嗽,脸赤,手足微冷。每服二钱,生姜二片,葱白一根楂子根三寸同煎,热服,合滓乳母服。(方见大方科伤寒类。)
惺惺散治发热头痛,欲作疹疮。每服一钱,干桑白皮三寸去赤,煎汤调,不拘时服。(方
卷第十一 小方科
疹疮
如圣汤治身热如火,头痛,颊赤面红,呵欠,鼻疮,疮疹已未出时,宜服。
白芍药 川升麻(各一两) 甘草 紫草(各五钱) 干葛(一两) 木通(五钱,去皮节)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中盏,入生姜二片,葱白二根,山楂子根三寸同煎,热服。壮热心人参羌活散治疹豆因多服热药,发而不透,身体头面两目皆肿,连日风搐,奋身硬直。(香葛汤治时令不止,发为疹疮。解肠胃中一切热毒,皆可服之。(方见大方科伤寒类。)
三豆饮治天行疹豆,活血解毒。或觉乡井有此证,预防之则不染。
赤小豆 黑豆 绿豆(各一升) 甘草(半两)
上淘净,水煮熟,逐日空心任意服。已染则轻解,未染,服之七日不发。
卷第十一 小方科
疹疮
紫草散治豆疮欲发未发,或未透者。
紫草 北芍药(去芦) 麻黄(去节) 当归 甘草(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不拘时服。
加味四圣散治疮豆出不快,及变陷倒靥,小便赤涩,余热不除,一切恶候。或被风吹复不肤内者。
紫草茸 木通(去皮节) 楠木香 黄 (炒) 川芎 甘草 人参(各等分) 蝉蜕(去足翼,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不拘时候,温服。大便秘,加枳壳少许。大便如常,加糯米紫草木香汤治疮出不快,大便泄利。
紫草 木香 茯苓 白术 甘草(炒。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糯米三十粒煎,温服。盖紫草能利大便,木香、白术所以佐之紫草木通汤治疮疹出不快。
紫草 人参(去芦) 木通(去皮节) 茯苓 糯米(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温服。大便利者,可入楠木香,去紫草。
快斑散治豆疮出不快。
紫草 蝉蜕(去足翼及土) 人参 白芍药(各一分) 木通(一钱) 甘草(炙,半钱)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温服。
人参羌活散治同上。(方见前。)
活血散治豆疮已出未出,烦躁。大人同。
北白芍药(不以多少)
上为末,白汤调下。大能活血,止豆疮胀痛。屡用屡效!姜附汤治四肢冷亟,疹疮黯色不发,或泄泻不止。身热重者,不宜服。(方见大方科中寒黄芩甘草汤治挟热作疹疮不出,烦躁不得眠。
黄芩(七钱半) 赤芍药 甘草(各五钱)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温服。若胃中虚冷,其人能食,饮水即哕,脉浮发热,口鼻中燥或衄,加大枣一枚。呕者,加半夏少许,生姜三片煎。食少者,加人参、红枣煎。
量大万金散治疮疹已出,未能匀遍,色不红润。
防风(三钱) 人参 蝉蜕(各二钱)
上为末,萝卜煎汤调下。服了,急用芥子末白汤调如膏,涂儿脚心,干即再传,其毒渐渐复奇方治疮疹出不透,腹痛甚,或黑靥者。
上以蝉蜕二十五个,去足翼,洗净为末。每服一钱,熟水调下,腹痛立止而出透,神效!乳又方用干山楂子为细末,汤点服,立见出透红活。荔枝壳煎汤温服,亦效!
卷第十一 小方科
疹疮
调解散治疮豆已发,或为风冷所折,荣卫不和,或为宿食所伤,内气壅遏,以致冰硬,并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 桔梗(去芦) 枳壳(去穣) 当归(去尾) 半夏(汤洗) 川芎木上锉散。每二钱,姜二片,枣一枚,煎服。未效,加楂根三寸。
藿香正气散治疹疮根脚白色冰粗,顶淡红色而不发,加川芎。若恶寒,加官桂。(方见大类。)
龙脑膏子治时疾豌豆疮,及赤疮子未透,心烦狂躁,气喘妄语,或见鬼神,或已发而陷伏速治。不尔,毒人脏必死。
生龙脑(一钱)
上研细,旋滴猪心血,和丸如小指头大。每服一丸。心烦狂躁者,用紫草汤化下。若疮子陷
卷第十一 小方科
疹疮
加味宣风散治肾虚证,疹疮变黑。
鸡心槟榔(二个) 陈皮(去白) 青皮(去穣) 甘草(炙。各二钱半) 黑牵牛(二两,半生半上为末,蜜汤下。气怯者,加南木香一钱。先下黑粪,次下褐粪,后以四君子汤加浓朴、木独圣散治疹疮陷入不发,黑色,而气欲绝,服此渐苏,红润。
穿山甲(汤洗净,炒令焦黄)
上为末。每服半钱,入麝香少许,南木香煎汤调下。或紫草煎汤,入红酒少许服。
五福化毒丹减毒。(方见后。)
人齿散治疮豆初出光壮,忽然黑陷,心烦性躁,气喘妄语,或见鬼神,并宜速治,不然气入脏必死。
人齿(烧存性)
上为末,每个作一服,酒调下。
灵砂酒治疹疮黑陷不起,以好酒磨化三五粒服效!(方见大方科痼冷类)
民望方治疮疹渐黑,面陷,大便不固。乳母同服亦可。
人参 白术 肉豆蔻(纸裹煨) 白茯苓 黄 (各半两) 甘草(二钱半)
上锉散。每服一钱,水一盏,姜二片,枣一枚,煎五分。乳母倍之。若大泻手足厥冷,详病
卷第十一 小方科
疹疮
犀角地黄汤疮疹出大盛者,以此解之。
芍药 生地黄 牡丹 犀角屑(无,以升麻代之)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温服。欲干,犀角饮、(方见后。)小惊丸(方见前)。
如圣汤治疹疮毒攻,咽喉肿痛。
桔梗 甘草 生蒡子(炒。各一分) 麦门冬(去心,一钱半)
上为末。每服一钱,沸汤点服。入竹叶煎尤妙!
卷第十一 小方科
疹疮
神应膏治疹疮正发时,可用以防豆花入眼生翳。
黄柏(一两) 真绿豆粉(两半) 甘草(四两) 红花(二两)
上为末,清油调涂两眼四畔,用之疮豆面上亦少。或但用干胭脂涂抹亦可。
加减四物汤治斑疮入目,或疮豆收后。
当归尾 芍药 川芎 苍术 白菊花 干葛 羌活(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地黄少许,捶碎,同煎半盏。量儿大小服之,乳食后服。
蝉菊散治斑疮入目,或病后生翳障。
蝉蜕(净洗去尘土) 白菊花(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蜜少许煎。乳食后量儿大小与之,屡验!决明散治疹豆入眼。
决明子 赤芍药(各一钱半) 瓜根 甘草(各一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蜜水调下。
羌菊散治疹疮后毒瓦斯不散,生翳障。并治暴赤眼疼,翳障羞明。
羌活 蝉蜕(去足翼土) 防风 蛇蜕 菊花 谷精草 木贼 甘草 栀子 白蒺藜 大黄上为末。每服一钱,清米泔温暖调下。
奇方治疮疹入眼。用兔屎焙干为末,茶清调下。疮疹安后方可服,多服即愈。仍治昏翳。
又治豌豆疮入目痛楚,恐伤眼睛。浮萍阴干为末,每服三钱。随纪大小,以羊子肝半个入盏密蒙花散治疹痘疮,并诸毒瓦斯入眼昏暗,生翳膜。
密蒙花(一钱半) 青葙子 决明子 车前子(各半钱)
上为末,白羊肝一片,破开作三片,掺药令匀,却合作一片,以湿纸裹,火煨,于地上出火决明丸治豆疮入眼,虽赤白障翳膜遮漫黑睛,但得瞳子不陷者,可治之。
石决明( ) 川芎 黄柏(各一两) 苍术(半两,米泔浸)
上为末,用兔肝,或无以白羯羊肝代之,研烂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后临卧又方用谷精草煮白柿吃。仍用绿豆根烧灰淋水,以上面清者洗,下面浓者服之。
通圣散治豆疮入眼生翳。
绿豆皮 谷精草(去根) 白菊花(各一两)
上锉散。每服二大钱,干柿一枚,生粟米泔一盏同煎,候米泔尽,只将干柿去核食之,不拘决明散,浮萍散 治斑疮入眼。(方见眼科通治类。)
熏药真谷精草,蛤粉各等分。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猪肝二片,青竹叶十皮煎熟,先熏后洗方上以黄连去须、白滑石、铜青用绢帛包,泡汤,候温洗。
塞耳丹治疹疮入眼。
上以水银、国丹五钱,同丸作六丸,入熔银窝中,丸瓦上盖,湿纸糊护定,用香炉盛炭火烧
卷第十一 小方科
疹疮
加味犀角饮治毒瓦斯壅遏,壮热心烦,疮疹虽出,未能匀透,口舌生疮,不能吮乳。
牛蒡子(三两,炒) 荆芥穗(五钱) 甘草(炙) 防风 川升麻(各七钱半) 犀角(三钱)
麦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去滓令温,时时令呷,或频灌之。大便利,不宜服。
射干汤治疮疹后身壮热,大便坚,口舌生疮,咽喉肿痛,余毒未尽。
鼠粘子(一两,炒) 升麻 甘草 射干(各三钱半)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温服,不以时候。
连翘饮治疮疹壮热,小便不通,余毒未解。
连翘 瞿麦 荆芥 木通 车前子 赤芍药 当归(去尾) 防风 柴胡(去须) 滑石蝉蜕上锉散。每服二钱,加紫草煎,温服。
五福化毒丹治疮疹余毒,上攻口齿,及治蕴积毒热,惊惕狂躁,颊赤咽干,口舌生疮,夜谵语烦渴,头面身体多生疮疖,赤眼等疾。亦名青黛丸。
人参(半两) 玄参(两半) 茯苓(一两) 青黛 甘草(各五钱) 桔梗(一两) 牙硝(枯过,上为末,蜜丸,每两作十二丸。一岁儿一丸分四服,用薄荷汤下。疮疹上攻口齿,涎血臭气化下甘露饮解毒殊效。(方见前。)
疮烂成片方上用黄牛粪干敷。脓多痛甚者,干净黄土为末敷之。疮遍口中,痛不能食者,五福化毒丹。
出无之黯右所如其有余活血散治疹子出多,疼痛。及体痛,时时叫唤。(方见前。)
败草散治疮疹抓搔成疮,脓血淋漓。
上用多年盖屋烂草或盖墙草,不以多少,晒干为末,干贴无痕。若浑身疮破,脓水不绝,粘天掺方治水泡、豆疮。
苦参 滑石 蚌粉 轻粉 川白芷(各等分)
上为末,干掺之,立效!
卷第十一 小方科
疹疮
木香散治发疮疹,身热作渴。
木香 大腹皮 人参(去芦) 桂心 赤茯苓(去皮) 青皮(去穣) 前胡(去芦) 诃黎勒(去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煎,空心温服。
异功散治豆出欲靥未靥之间,头温手冷,腹胀,渴,泻,急服此,切不可与蜜水。
木香 当归(各三钱半) 官桂(去皮) 白术 茯苓(各三钱) 陈皮 浓朴(去粗皮,姜汁炒)
一钱半)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枣二枚煎服。
白术散治豆已靥,身热不退。清神生津,除烦止渴。人参 白术 藿香叶 木香 甘草苓(各一两) 干葛(二两)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不以时温服。
人参麦门冬散治发热烦渴。
麦门冬(一两,去心) 人参(去芦) 甘草(炙) 陈皮 白术 浓朴(姜汁炒。各半两)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不拘时微温服。
消风散治疹豆或发透或未透,忽面青暴吼,是为风邪所伤,此药主之。疹豆证以耳冷、尻足下冷,及耳后有红缕验之,然须见心胸间细点如粟起,则为真是,加蝉蜕末。(方见热证类。)
五苓散治小便赤涩,加灯心十茎,麦门冬去心、车前子各半钱煎汤调。人参汤加枳壳去穣少许,治大便秘结,内烦外热。未效,更加四顺清凉饮少许。(方见大方科伤暑及伤寒阳类。人参汤即小柴胡汤。)
四顺清凉饮治同下,热实者用。(方见大方科积热类。)
大如圣汤治疮疹毒攻咽喉,肿痛。
桔梗 甘草(生) 牛蒡子(炒。各一两) 麦门冬(去心,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沸汤点,细细呷服。入竹叶五皮煎汤尤妙。
枳壳桔梗汤治胸腹胀满。
桔梗 枳壳(麸炒,去穣,各一两)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分二服。
二陈汤治痰壅吐食,每服二钱,生姜二片,乌梅半个煎服。(方见大方科呕吐类。)
理中汤治下利呕逆,加木香、熟附子。每服各半钱。(方见大方科泄泻类。)
豆蔻丸治疹豆滑泄不止,水谷不化。
木香 缩砂仁(各三钱) 白龙骨 诃子肉(各半两) 赤石脂 枯白矾(各七钱半) 肉豆蔻(上为末,面糊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煎异功散下。或泻水谷白色淡黄色,木香苏合香丸治疹疮为阴邪秽气所伤,亦令变坏,可用醋炭熏,后以苏汤化服解之。(方见大气类。)
捷效化毒散治豆疮欲发未发,便服之,此药以毒攻毒,纵然疮出亦少快,无恶证。
上于冬月先取人、猫、猪、犬粪各等分,于高处黄土窖五日,取出。却用沙锅盛盖,盐泥固温二参饮治豆疮后余热不退。柴胡 甘草(炙) 黑参 人参 龙胆草(各二钱半) 麦门冬(心,三钱半)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稍热服,不拘时。量大小加减。
木笔花散治豆疮出后,有余疮生塞鼻中,不能睡卧。
上用木笔研为细末,加生麝香少许,葱白蘸药入鼻中,数次即通。
减瘢散治豆疮愈后,疮痂虽落,其瘢尤黯,或凹或凸,用此。
绍粉(即水粉,一两) 轻粉(一两)
上同研匀,猪脂油调涂。
又方白蜜不以多少,涂于疮上,其痂易落,且无疤痕,亦不臭秽。或用升麻同蜜煎,摩痕并数食之。
绵茧散治豆疮后,身体及肢节上生疳蚀疮,脓水不绝。
上以出蛾绵茧,不拘多少,用白矾捶碎,塞入茧内令满,以炭火烧,候白矾汁尽,取出研细,。每用干贴豆疮内。若不早治,则溃筋骨,以致难治。
卷第十一 小方科
疟疾
香苏香薷散治春伤风,夏伏暑作疟。其证自汗恶风,先热后寒,或但热不寒。每服三钱,葱白二根,水一大盏煎服。(方并见大方科伤寒、伤暑类。)
十神汤治夏伤湿、秋伤风作疟。其证寒热自汗,呕吐身疼。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生姜三木瓜二片煎。秋末感风冷,冬又伤寒,或感温暖之气,先寒后热,亦服。(方见大方科类。)
五苓散分阴阳,和荣卫。用人参少许,茵陈,车前草各一根,煎汤服。弱者,木瓜、紫苏或服通苓散亦可。(方并见大方科伤暑泄泻类)
人参汤治热多寒少。每服二钱,生姜二片,麦门冬十粒去心,正地骨皮少许煎,多服取效小柴胡汤。方见大方科伤寒阳证类。)
草果平胃散治寒多热少。方见大方科 疟类。
争功散治热疟多效。
知母 贝母 柴胡(去芦) 常山 甘草 山栀子 槟榔(各五钱) 蝉蜕(十个) 地骨皮(去上锉散。每服三钱,用桃柳枝各五寸煎。未效,用过路葛藤五寸煎服。
卷第十一 小方科
疟疾
胜金丸 (方见大方科 疟类。)
荡脾丸化痰消积,进食驻颜。及治气喘,疳积。
杏仁(一两,去皮尖,用蚌粉炒令黄色) 半夏(一两,生姜自然汁浸一宿,次日焙) 巴豆(上为末,用大好北枣七枚,入灯心,水蒸,去皮核,取肉为丸。每服五丸,常服灯心、枣子或通神饼截疟有功。
甘草末(三钱) 绿豆末 败荷叶(各三钱) 砒霜(半钱生) 朱砂(一钱半) 定粉(半钱)
脑上炼蜜丸,梧桐子大,作饼子。周岁半丸或一丸,大者二丸而止,一日只一服,不可过多。
参苓白术散愈后调理脾胃。(方见大方科脾胃类。)
卷第十一 小方科
疟疾
红丸子治血膜包水,僻侧于胁旁,时时作痛,发寒热。疟家中脘多蓄黄水,日久结癖亦效三棱(煨) 莪术(煨) 芫花 桃仁(去皮,别研) 杏仁(去皮,别研) 朱砂 乌梅(炒)
巴豆上为末,醋糊丸,小绿豆大,朱砂为衣。米汤空腹下。
又方三棱 莪术 川楝(去核) 陈皮(去白) 青皮(去白) 芫花上用芫花醋浸一夕,炒渐干,入三棱、莪术同炒,又入川楝,陈皮,青皮同炒焦,取为末,大。
一岁二丸,临睡米饮下。此二方稍相似,不若于方中和桃仁与乌梅则尤妙。又用蒜汤下荡脾木鳖膏贴痞癖。
木鳖(多用,去壳) 独蒜(半钱) 雄黄(半钱)
上杵为膏,入醋少许,蜡纸贴患处。
灸法:两乳下一寸各三壮。
卷第十一 小方科
疟疾
枳实理中丸治虚气痞塞,胸膈留饮,聚水腹胁,或加胀满,手不可近。四君子汤加枳实去干姜炮为末,炼蜜丸,绿豆大,热汤化下。渴,加栝蒌根。下利,加牡蛎粉各等分验。
桔梗枳壳汤治热气痞满,胸膈两胁按之则痛。
枳壳(去穣) 桔梗(去芦,各五钱) 半夏(汤洗) 黄芩 栝蒌仁 黄连(去须。
各三钱)
上锉散。生姜、麦门冬去心煎服。利黄涎沫即安。
卷第十一 小方科
疟疾
苏合香丸治神气嫩弱,外邪客气兽畜异物暴触忤,口吐青黄白沫,水谷鲜杂,面色变易,痛,反侧螈 ,状似惊痫,但眼不上窜视,其口中悬壅左右若有小小肿核,即以竹针或以指瓜摘破,急作醋炭降真香、皂角熏之,却服此。(方见大方科中气类。)
上每服一丸,姜汤调开,频频与服。次用豉三合,水湿捏为丸如鸡子大。摩儿囟上及足心各久难雄麝散治客忤、腹痛、危急。
雄黄(一钱) 明乳香(半钱) 生麝香(一字)
上为末。每一字,刺鸡冠血调灌之。
犀角散治客忤,惊啼,壮热。
天麻 犀角 麦门冬(去心) 钩藤 朱砂(各一钱) 铁粉 雄黄(半钱) 生麝(少许)
上为末。每服半钱,金银煎汤调。但服安神丸亦可。(方见前。)
黄土散治小儿卒客忤。
灶中黄土 蚯蚓粪(各等分)
上研细,水调涂儿头上及五心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