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风门 

(中风瘫痪疠风惊风附伤风) 

[卷之一 风门] 中风(附瘫痪疠风惊风) 

脉诀云:浮为中风。又云:阳浮而滑。阴濡而弱者。为中风。寸浮而滑者为痰。微而弱者为虚。缓而涩者为血虚。微而迟或沉者为气虚。浮大为风。浮数为热。浮迟为寒。浮缓而涩为皮肤不仁。浮滑散大为瘫痪。浮弦急数为惊风发搐。大抵六经之脉。亦与伤寒同。但少瘥耳。

症内经曰:风之伤人也。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偏枯。(半身不遂是也)或为疠风。或为惊搐。皆风之所为也。抑考风有中腑中脏中血脉之异。中腑者。面如五色。恶风恶寒。拘急不仁。或中身之后。或中身之前。皆易治。中脏者。唇吻不收。舌卷不转而失音。鼻不闻香臭。眼昏耳聋。大小便闭皆难治。中血脉者。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吐涎沫。又有寒中热中瘫痪疠风惊风之类。此皆属湿热。或痰火兼血虚也。亦有气中。因七情所伤。与中风相似。

若作风治。杀人多矣。盖中风者身温。且多痰涎。中气者身凉。而无痰涎。有此不同。丹溪云。真中风邪者甚少。若阴虚阳乏。痰火内炽。或内伤饮食。变为卒暴僵仆之病。类乎中风。则常有之。世医不分。悉以风治。杀人多矣。又云。真中风邪。西北人有。东南之人。只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张仲景云。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经络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辟不仁。邪在于络。肌肤不仁。在经则重不胜。入腑则不识人。入脏则吐沫难言。刘河间云。中风者。非为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

亦非外中于风。由乎将息失宜。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蒸热拂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知也。或因喜怒思悲恐。五志过极。皆为火甚故也。李东垣云。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之。若壮岁体肥。则间有之。亦是形盛气衰所致。亦有贼风袭虚而伤者。说者谓昔人主乎风河间主乎火。东垣主乎气。丹溪主乎湿。而有昔人三子各得其一之说。殊不知河间之论实具于火类之下。而不以风言。且别注中风论治甚详。东垣谓自内伤气。且曰亦有袭虚挟风。而分在腑在脏之异。丹溪谓因于湿热。必曰外中者亦有。三子何尝偏于火气湿而言无中风也耶。愚谓风者乃六淫之一。流行于四时。浩荡于天地。上下八方。无所不至。人居其中犹鱼在水。水淡则鱼瘦。气乖则人病。体之虚者即感而伤之。但所受浅深不同。八方虚实有异耳。

治东垣云。中腑者多着四肢。有表症而脉浮。恶风寒。拘急不仁。或肢节废。治宜汗之。中脏者。多滞九窍。唇缓失音。耳聋鼻塞。目瞀。大便秘结。或气塞涎上。不语昏危多致不救。治宜下之。中血脉则口眼歪斜。三者治各不同。若中血脉而外有六经。之形症则从小续命汤加减以发其表。调以通圣辛凉之剂。若中腑而内有便溺之阻隔。肢不能举。口不能言。此中经也。宜大秦艽汤。羌活愈风汤。补血以养筋。瘫痪者。有虚有实经谓土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此膏粱之疾。非肝肾之虚。宜泻之。令土平而愈。三化汤调胃承气汤选而用之。脾虚亦令人四肢不举。治以十全四物。去邪以留正也。至于子和用汗吐下三法治之。盖吐者如水郁则达之。谓吐之令其条达也。汗者风随汗出也。下者推陈致新也。失音闷乱。口眼歪斜者。以三圣散吐之。如牙关紧急者。鼻内灌之。吐出涎沫。口自开也。次用凉膈散调之。大抵风本为热。热胜则风动。宜静胜其燥。以养阴血为主。阴血旺则风热无由而作矣。须按此法治须少汗。亦须少下。多汗则伤其卫。多下则损其荣。故经有汗下之戒。尤宜审之。丹溪云。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或挟火与湿热。治法以顺气、祛痰、清热、疏风、发散、吐下、之类为先。

补养次之。更以伤、中、感三者辨别轻重为治乃妙。在左属死血。四物加杏仁红花之类。甚者桃仁承气汤下之。在右属痰与气。二陈加南星贝母姜汁竹沥之类。气用乌药顺气散。痰壅盛者。或口眼歪斜不能言语。皆用吐法。瓜蒂藜芦汁之类。详轻重用之。气虚卒倒。用参补之。挟虚浓煎参汤。加竹沥姜汁。血虚宜四物补之。挟痰亦加姜汁竹沥。半身不遂。在左在右。治法如前气血二药。并加姜汁竹沥。疠风是受天地间不正之气。得之者。须分上下。气受之则在上。血受之则在下。气血俱受。则上下皆然。盖皆不外乎阳明一经。阳明者。胃与大肠也。治宜先泻湿热之剂清之。在血补血。在气补气。治用疏风散毒药治之。妇人胎产惊风。乃血虚生内热。热则生风。因七情所触而动也。宜四物汤。随症加减。益母丸。乌金丸。辟巽锭子。皆可选用。小儿惊风。有急有慢。慢惊属脾虚。所主宜温补。参术汤。化下朱砂安神丸。急惊属痰热。宜凉泻。以牛黄清心丸。或利惊丸主之。七情气中者。忧愁不已。气多厥逆。初得便觉涎潮雍塞。牙关紧急。宜以苏合香丸灌之。使醒。然后随证调之。辟巽锭子亦好。用者触类而长之。思过半矣。

方小续命汤治诸风中风。四时加减通用。

麻黄(一钱去节根)人参(五分去芦)黄(一钱)当归(一钱酒洗)川芎(八分)杏仁(八分去尖)防己(八分)附子(八分炮)官桂(六分)防风(一钱五分去芦)甘草(三分)白芍药(一钱)上用姜五片。枣一枚。水二钟。煎一钟。去渣。食前热服。

太阳经中风。有汗。加桂枝汤、无汗。加麻黄汤。

阳明经中风。加葛根汤。

少阳经中风。加羌活、柴胡(各一钱)、或小柴胡汤。

太阳经中风。加干姜(八分)、倍附子。

少阴经中风。加桂枝(八分)、倍附子。

厥阴经中风。加连翘、羌活(各八分)胎前中风。加荆芥穗、天麻、桑寄生(各一钱),去桂附。

产后中风。加荆芥穗(各一钱)、桃仁、红花、泽兰叶(各八分)。

中风无汗而拘急者。加羌活、白芷、苍术(各一钱),去桂附。

中风汗多而恍惚。加黄(一钱)、茯神(一钱)、远志(七分),去麻黄、杏仁、桂附。

四肢拘急疼。加大麻、秦艽、羌活(各八分)。

痰涎壅盛。加南星、半夏(各一钱五分)、姜汁(一盏)、竹沥(二盏)。

春月。宜倍用麻黄、川芎。

夏月。宜加石膏、倍用黄芩。

秋月。宜倍用当归,加生地黄(姜汁浸三日焙干)。

冬月。宜倍用附子,加干姜(七分)。

又方防风通圣散四时通用。治诸风热。

防风(一钱五分)川芎(八分)川归(一钱)白芍药(一钱)白术(一钱二分)麻黄(一钱二分)石膏(一钱)滑石(八分)桔梗(八分)连乔(八分)黄芩(八分)栀子(八分)荆芥(七分)薄荷(七分)大黄(二钱看虚实)芒硝(一钱)甘草(五分)上作一服。姜三片。枣一枚。水二钟。煎一钟。食远热服。

风痰壅盛。加南星、半夏(各一钱五分)、天麻、白附子(各七分)。

热痰。加二陈汤,入姜汁(半盏)、竹沥(一盏)。

气虚卒倒。加参(各一钱五分),去麻黄、石膏、滑石、桔梗、连翘、栀子、薄荷、芒硝、大黄。

口干有热。加柴胡葛根、天花粉(各八分)。

头痛。加用川芎、石膏(各一倍)、半夏(一钱五分)。

半身不遂。在右者。加痰药、在左者。加血药,并用姜汁竹沥。能食者,去竹沥,加荆沥传送。

抽搐。加天麻、白芷(各一钱)、僵蚕、全蝎(各七分)。

肢节寒湿疼痛。加羌活、苍术(各一钱)、桂(少五分)。

肌肉蠕动。加天麻、羌活、白芷(各一钱)、蝎梢(五分)。

七情所伤。成气中者。中乌药、枳壳、香附、紫苏(各一钱),去麻黄、石膏、滑石、连翘、芒硝、大黄。

饮酒被风。头痛如破。加黄连、葛粉、半夏、苍术(各八分),去麻黄、滑石、连翘芒硝、大风伤于肺。喘急咳嗽,加半夏、贝母、杏仁、金沸草、款冬花(各八分),去硝、黄、滑石。

利气血。驱逐风邪。本方煎调羌活末、全蝎末(各一钱)。

诸风潮搐。小儿急慢惊风。大便秘结。邪热暴甚。肠胃干燥。寝汗切牙。目睛上撺。HT语不安。转筋惊悸。本方倍大黄、栀子、煎调茯苓末、全蝎末(各一钱)。

腰胁走注疼痛。本方加硝石、羌活末(各一钱)、煎调车前子末、海金砂末(各一钱)、木香末(五分)。

打挟伤损。肢节疼痛。腹中瘀血不下。加当归、大黄(倍用)、桃仁、煎调乳香、没药(各一钱)。

头旋脑热。鼻塞浊涕时下。加黄连、辛夷、薄荷、煎服(内经曰。胆多热于脑。则辛鼻渊浊涕下不已也。)。

气逆者。本方去活石、连翘、硝黄,加枳壳煎调木香末(一钱)。

小便淋闭。去麻黄,加木通、车前子(各一钱)、煎调木香末(五分)。

大便结燥。或秘。去麻黄、桔梗。加桃仁、麻仁、枳壳、倍当归、生瘾疹。或赤或白。加麻黄、葱白(三根)、升麻(七分)、牛蒡子、连翘(各一钱)、出汗即愈。去芒硝、以其咸走血而肉凝、不得汗故也。

解利四时伤寒。内外所伤者。本方一两、对益原散一两、葱白十茎、盐豉一合、生姜半两、水一大碗、煎五七沸、温服一半、以筋探吐。吐罢。后热服一半。汗出立解。

疠风。加牛蒡子、苦参(各一钱五分)、全蝎天麻、羌活、白芷(各八分)、蕲蛇肉(二钱),去冒风症。(右关弦而缓带浮者是)本方去硝、黄、黄芩、连乔、石膏、活石、麻黄、桔梗、荆芥、薄荷,加人参、白茯苓、入粟米煎、好冒风汤也。

诸疮疡。清热散毒。加牛蒡子、苦参、金银花(各一钱)。

妇人吹乳。加金银花、木通、贝母、蒲公英(各一钱二分)、穿山甲、青皮(各五分)、甘草节(六分)。

杨梅疮与便毒。初起或误服轻粉。用此散热解毒。加木通、白藓皮、五加皮、金银花、皂角刺(各八分或一钱)、土茯苓(二两)、芭蕉根(三钱)。

又方开关散治诸中风。中痰中气。牙关紧急。痰涎壅盛者。先用此散灌之。然后随症用药。

荆芥穗(一两)、皂角(去皮弦子一钱五分)、麝香(一字另研)。共为末、每服方寸匕、姜汤调灌下。

又方辟巽锭子治大人诸风。小儿急慢惊风。四时皆可用。

防风(五钱去芦)天麻(五钱)胆南星(七钱)白附子(炮五钱)川乌(炮五钱)干姜(煨三钱)川芎(五钱)白芷(五钱)白茯神(五钱去木)人参(五钱去芦)白术(五钱)木香(五钱)薄荷(五钱去梗)僵蚕(二十一个)全蝎(二十一个)牛黄(三钱)片脑(五分)朱砂(一两半另研为衣)麝香(二钱)上件除朱砂起。以下五样。各另研。余药为细末。用麻黄一斤。甘草四两。蜜二两。熬作膏子。稀稠得宜。将药末和匀。印作锭子。金箔为衣。或丸。如龙眼大。蜡包尤好。藏久。每服用一锭。随症根据后引下。

治大人中风。中痰。中气。厥症。并用姜汤调灌下。

左瘫右痪。荆芥汤下。

风狂颠痫。金银汤下。

大人小儿。伤寒。伤风。伤湿。并姜葱汤热调下。得微汗即解。

破伤风。温酒调下。

小儿急惊风。薄荷汤下。

小儿慢惊风。浓枣汤下。

妇人产后惊风。益母草汤下。

妇人产后。血晕昏迷。童便煎姜汤下。

[卷之一 风门] 伤风 

脉人迎与右寸浮大而缓。两关尺。浮缓而涩。脉诀云。伤风之脉。阳浮而缓。阴濡而弱。

。恶风。又云。伤风则恶风。理必然也。盖风喜伤卫。卫者阳气也。风邪客之。则腠理反疏。不能卫护。故自汗而恶风也。外症。头疼。肢热。咳嗽。鼻塞声重。或流清涕。或鼻塞不闻香臭者。是也。

治大抵伤风属肺者多。治法必以解表、清热、降气、行痰为主。先用解表清热。姜葱紫苏叶黄芩葛根之类。次用消痰止嗽。杏仁贝母款冬花前胡之类。若汗出。HT寒。而加头项强痛者。桂枝葛根汤主之。若无汗。烦躁不解。无表症者。双解散主之。

方芎芷葛苏散春夏伤风宜服。

川芎白芷干葛苏叶陈皮半夏(各一钱)桔梗前胡淡豆豉(各七分)甘草(三分)上用水一钟半。生姜三片。葱白三根。煎至八分。食后热服。微汗即解。

身热不退。加柴胡(一钱)、黄芩(八分)。

头疼甚。加石膏(一钱)、细辛(五分)、升麻(三分)。

巅顶痛。加羌活、本(各八分)。

眉棱痛。加防风、蔓荆子(各七分)。

肩背痛。因风邪者。加防风、羌活、当归(各一钱)。

胸胁不利。加枳壳、香附(各八分)。

咳嗽生痰。加桑白皮、杏仁、知母、贝母、款冬花、金沸草(各八分)。

喘急气壅。加麻黄、石膏(各二钱五分)、杏仁、枳壳(各八分)。

鼻塞。或流清涕。加菊花、辛夷、苏梗(各八分)、细辛(五分)。

又方参苏散秋冬秋冬伤风宜服。

人参苏药桔梗葛根前胡淡豆豉陈皮半夏茯苓枳壳甘草(减半)金沸草加黄芩(各等分)桂枝(五分)杏仁(七分)上用姜三片。葱白三根。枣一枚。水一钟半。煎八分。食后热服。微汗即解。

咳嗽。加五味子(五分)、款冬花、贝母(各八分)、天门冬、栝蒌仁(各一钱)。

久嗽肺火。加桑白皮、杏仁、黄芩、石膏、麦门冬、五味子(各等分)。

喘急气壅。加苏子、麻黄、杏仁、石膏(各一钱)。

头疼。加川芎(一钱)、细辛(五分)。发热。加柴胡(一钱)、黄芩(八分)潮热恶寒。加麻黄(一钱)、桂枝(七分)。

呕吐。加藿香(八分)、砂仁(七粒)、寒月再加干姜(五分)、丁香(三分)。

胸膈痞闷。加枳实、白术、香附(各八分)。

肩背痛。加羌活、当归、乌药(各八分)。

汗出HT寒。加桂枝、葛根(各八分)。

无汗。烦躁不解。加麻黄(一钱五分)、杏仁(八分)、姜三片、葱三根。

挟食者。加白术、陈皮、枳实、山楂、麦芽(各八分)。

四肢疼痛。加防风、羌活、苍术(各八分)。

房劳伤风。加当归、白术(各一钱)。

痰多。嗽不止。加贝母、南星、栝蒌仁、杏仁(各八分)。

[卷之一] 寒门 

(伤寒中寒瘟疫大头病附内伤脾胃附) 

[卷之一 寒门] 伤寒 

脉人迎脉必紧盛。或浮或紧。无汗。太阳尺寸俱浮。阳明尺寸俱长。少阳尺寸俱弦。太阴尺寸俱沉细。少阴尺寸俱沉。厥阴尺寸俱微缓。又浮大。属阳。沉细属阴。伤寒热盛。脉大者生。沉小者死。已汗。沉小者生。浮大者死。脉诀云。阴阳俱盛。重感于寒。变为温疟。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遇于风。变为风湿。阳脉洪数。阴脉实大。更遇湿热。变为湿毒。病发热。脉沉细。表得太阳。名曰。(有刚柔二种、有汗名柔、无汗名刚、)病太阳。关节即痛而烦。脉沉。名曰湿痹病太阳。身热疼痛。名曰中。病。发汗身内热。名曰风温。其症脉阴阳俱浮。自汗身重多眠。小便不利。

症谨按内经曰。凡伤于寒者。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也。尺寸俱长者。

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阳经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

故腹满而嗌干。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三阴经皆受病。已入于府。可下而已。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当依旧坏症病而治之。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受之。

即与大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则荣卫不行。脏腑不通。

即死矣。

又按仲景伤寒论曰。冬气严寒。万类潜藏。君子当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者。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为杀疠之气也。自霜降后。至春分前。感寒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若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

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若天令温暖而感之。是为冬温。如春时天令温暖而壮热为病者。乃温病也。如天气尚寒。冰雪未解。感寒而病者。亦曰伤寒。若春末夏秋之间。天气暴寒。而感之为病者。此乃时行寒疫也。如夏至后,壮热脉洪者。谓之热病也。然又有温疟。风温。温毒。温疫。中寒。中风。伤风。中湿。中暑。中。湿毒。湿温。痰症。

脚风。内伤。食积。虚烦。阴虚阳乏。亦皆发热。状似伤寒。故世俗不辨。悉以伤寒治之。

杀人多矣。且温病热病。乃因伏寒而变。既变。不得复言为寒也。其寒疫。乃天之暴寒。与冬时严寒。又有轻重不同。时气是天行疫疠之气。又非寒比也。温病乃山泽蒸气。暑乃炎日之火。风乃天之贼邪。皆伤于人者也。有中者为重。伤者犹轻也。温疟。风温。又系伤寒坏症。更感异气所变。治亦不同。且诸症似伤寒者。各有其因。岂可通谓伤寒而混治之耶。且名不正。则言不顺。名尚不正。岂可以言治乎。幸东垣发内外伤辨之论。救千古无穷之弊。

其功盛已哉。

又按东垣内外伤辨曰。夫伤寒者。其寒邪多伤于太阳之经。而后传变。故先头疼身痛而发热。其脉见于左手。人迎脉必紧盛。或浮紧而无汗。其寒热齐作而无间。晡时必剧。乃邪气盛。潮作之时。精神有余。语言壮厉。口鼻之气俱盛。手背热而手心不热。乃邪气胜此为有余。当泻不当补也。内伤则见于右手。气口脉必紧盛。手心热而手背不热。燥作寒已不相并。

但有间耳。日晡时必减。乃胃气得令。潮作之时。精神困倦。少气懒语。身无大热。脉不紧数。但大而无力。是阳气自伤。不能升达。降下阴分而为内热。是阳虚也。此为不足。宜补不宜泻也。若劳心好色。内伤真阴。阴血既伤。则阳气偏胜而变为火矣。是为阴虚火动。或盗汗遗精。咳嗽寒热。或于午后发热。身无痛处。惟觉困倦。其脉细数无力。宜补阴降火。

伤食者。因饮食停滞而发热。气口脉亦紧盛。或右关短滑。太抵伤食则恶食。理必然也。又或噫气吞酸。或恶食气。或欲吐不吐。或恶心痞闷。按之则痛。或胃口作疼。或停食而复感寒者。则气口人迎之脉俱大也。亦头痛发热。恶寒拘急。中脘痞闷。或吐或呕。或痛者。为伤食也。若发热脉浮缓而有汗者。谓之伤风也。必口气粗。合口不开。面光不惨。恶风不恶寒也。虚烦者。谓虚热。心中郁郁不安。故谓之烦。但只不恶寒。头身不痛。脉不紧数。此为异耳。痰症者。乃停痰留饮。凝结中脘。亦令人寒热。状如伤寒。若痰在上焦。则寸沉滑。或沉伏。痰在中焦。则右关滑大。兼气郁。则沉而滑。挟食则短而滑也。凡关脉滑大者。

膈上有痰。可吐之。脚气之症。亦发寒热。或呕逆。或举体转筋。足胫赤而肿者。是有瘀血。症为跌扑损伤。初时不觉。过七八日或十余日。则寒热始作。但胁下及小腹必疼。手不可近。若血上冲。而昏迷不省。良久复苏。此瘀血也。温病者春时地天道和暖。若壮热烦渴而不恶寒者。温病也。若夏至以后。时令炎暑。患壮热烦渴而不恶寒者。热病也。时气乃天行温疫。四时不正之气。人感之。则长幼一般病也。亦与伤寒相似。盖伤寒因寒而得之。此乃瘟疫之气。不可与伤寒同论也。寒疫者。乃天之暴寒为病。四时之中。或有风寒之作。感而即病者。寒疫也。亦与伤寒相似。但略轻耳。冬温者。因冬时有非节之暖。实时行之气也。

若发斑者。亦曰温毒也。中。即中热也。盖伤大阳经与伤寒相似。故曰中。必汗出身热而渴。或身重而疼也。中暑者。热伤于心脾之经。而不在大阳。其候面垢。自汗。身热。烦渴。脉虚。或背微寒。盖暑喜伤心。心不受邪。则包络受之。包络本相火也。以火助火。故热甚而昏也。或小便不利。或呕吐头疼。胸膈痞满。或腹痛。又有伤暑之症。虽属外感。却类内伤。与伤寒大异。盖寒伤形。寒邪客表。有余之症。故宜汗之。暑伤气。元气为热所伤而耗散。乃不足之症。故宜补之。东垣所谓清暑益气是也。又有因时暑热。而过食冷物以伤其内过取凉风以伤其外。此则非暑伤人。乃因暑而自致之病。宜辛热解表。或辛温理中之剂。却与伤寒治法相类者也。风湿者。春夏之交。病如伤寒。肢体重痛。转侧则难。小便不利。因阴雨毕湿。或引饮多。有此症。宜五苓利之忌汗下。有疮疡者。凡疮疡初生。必寒热交作。必须视其身体有无疮头。仔细详辨。不可便作伤寒治之。凡脉浮数。当发热而漉浙恶寒。若饮食如常。而有痛处。必生恶疮。常见俗医。妄名流注。伤寒褊考诸书。并无此名。何其谬哉。凡此之类外形相似。内实不同。治法多端。不可或谬。必须审其果为温病。热病。

及温疫也。则用河间法。果为气虚。伤食。及内伤也。则用东垣法。果为阴虚。及痰火也。

则用丹溪法。果为正伤寒例病也。则遵用仲景法。如此则庶无差误以害人性命矣。世俗但见发热之症。一概认作伤寒治之。悉用汗药以发其表。汗后不解。遽用下药以疏其里。设是虚症。岂不死哉。故经曰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仁者鉴此。岂不痛欤。

治愚考仲景治伤寒。着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然究其大要。无出乎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者而已。若能明究其的。则三百九十七法。了然于胸中也。何以言之。有表实。

有表虚。有里实。有里虚。有表里俱实。有表里俱虚。有表寒里热。有表热里寒。有表里俱热。有表里俱寒。有阴症。有阳症。病各不同。要辨明而治之。其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而无汗者。表实也。宜麻黄汤以汗之。若脉浮缓。发热恶风。身疼而有汗者。表虚也。宜桂枝汤以和之。设腹中鞭满。大便不通。谵语潮热。脉实者。里实也。宜大柴胡大小承气之类。看虚实下之。或腹鸣自利。有寒有热者。里虚也。如表里俱实者。内外皆热也。脉浮洪。身疼无汗。宜防风通圣散汗之。若口渴饮水。舌燥脉滑者。人参白虎主之。若弦大而滑者。小柴胡合白虎主之。如表里俱虚。自汗自利者。宜人参三白汤。或黄建中汤。加人参白术主之。脉微细。足冷者。加附子以温之。如表寒里热。身寒厥冷。脉滑数。口燥渴。白虎汤主之。如里寒表热者。面赤。烦躁。身热。自利清谷。脉沉者。以四逆汤温之。如表里俱寒。而自利清谷。身疼恶者。此内外皆寒也。先以四逆救里。后以桂枝治表。如阴症发热。

则脉洪数而爆渴矣。大抵麻黄桂枝之类。汗而发之。葛根升麻之类因其轻而扬之。承气陷胸之类。引而竭之。泻心十枣之类。因中满而泄之。在表者汗之。在里者下之。半表半里者和之。表多里少者。和而少汗之。里多表少者。和而微下之。在上者吐之。中气虚而脉微者温之。全在活法以施治也。若表里汗下之法。一或未当。则死生系反掌之间。可不深思而明辨哉。

按陶氏伤寒启蒙云。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则知病在太阳经也。身热。目痛。鼻干。

不得眠。则知病在阳明经也。胸胁痛。耳聋。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则知病在少阳经也。腹满。咽干。手足温。或自利。不渴。或腹满时痛。则知病在太阴经也。引衣倦卧。恶寒。或舌干口燥。则知病在少阴经也。烦满囊缩。则知病在厥阴经也。潮热自汗。谵语发渴。不恶寒。反恶热。揭去衣被。扬手掷足。或发斑黄。狂乱。五六日不大便。则知病在正阳明胃府也。设若脉症不明。误用麻黄。令人汗多卞阳。误用承气。令人大便不禁。误用姜附。令人失血发狂。正为寒凉耗其胃气。辛热损其汗液。燥热助其邪热。庸俗狐疑。莫此为甚。盖伤寒之邪。实无定体。或入阳经气分。则太阳为首。其脉必浮。或入阴经血分则少阴为先。其脉必沉。浮而有力无力。是知表之虚实。沉而有力无力。是知里之虚实。中而有力无力。是知表里缓急。脉有浮沉虚实。症乃传变不常。全在活法二字。不可拘于日数。但见太阳症。在直攻太阳。但见少阴症。在直攻少阴。但见真寒。直救真寒。见此三症。便作主张。不必悉具。当知如何处治。此为活法。若同而异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辨之。在表者。汗之。散之。在里者。下之。利之。在上者。因而越之。陷下者。升而举之。从乎中者和解之。直中阴经者温补之。若解不开。不可攻里。日数虽多。但有表症而脉浮者。尚宜发散此事不明。攻之为逆。经云。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若表症解而里症具者。不可攻表。日数虽少。但有里热症而弦实者。急当下之。此事不明。祸如反掌。经云。邪热未除。复加燥热。犹抱薪积火矣。如直中阴经真寒症。无热恶寒。不渴。只宜温补。切禁寒凉之药。此事不明。杀人甚速。经云。非从无益。而反害之。阴症似阳者。温之。阳症似阴者。下之。阳毒者。分轻重下之。阴毒者。分缓急温之。阳狂者。下之。阴厥者。温之。湿热发黄者。利之。下之。血症发黄者。溃之。下之。谵语者。下之。温之。中满者。消之。泻之。结胸者。解之。下之。太阳症以少阴者。温之。少阴症似太阳者。汗之。衄血者。解之。止之。发喘者。汗之。下之。咳嗽者。利之。解之。正伤寒者。大汗之。大下之。感寒或冒寒者。微汗之。微下之。劳力感寒者。温散之。温极病者。微解之。大下之。此经常之大法也。有病一经已用热药。而又用寒药如少阴症用白虎汤四逆散寒药者。又少阴用四逆汤真武汤热药者。庸俗狐疑。拒能措手哉。呜呼。能发伤寒之症名。而得伤寒之方脉。如此视切。乃为良医。始在寒药如少阴。乃传经热症也。热药治少阴。乃直中阴经。真寒症也。辨名定经。明脉识症。验症用药。真知在表而汗。真知在里而下。真知直中阴经而温。如此而汗。如彼而下。又如彼而温。辛热之剂。投之不瘥。寒凉之药。用之必当。病奚逃乎。须分轻重缓急。

老少虚实。久病新发。妇人胎产。室女经水。大凡有胎产伤寒。不与男子伤寒同治法。无胎产者治相同。妇人经水适来适断。即是热入血室。但宜和解表里。久病者过经不解。坏症也。新发者。始病也。老者血气衰。少者血气壮。缓者病之轻。急者病之重。寒药热服。热药凉服。其中和之剂。则温而服之战汗分为四症。要知邪正盛衰类伤寒。四症照常法例治之。虽云发蒙。实登仲景之楷梯也。又按陶氏伤寒见症识病条云。伤寒之邪。从表入里。里必达外。见症之由。所属必相应。庶无误也。且如头痛项强。身热者。太阳症也。无汗。麻黄汤。有汗。桂枝汤。头摇者。里病也。随症治之。头汗者。里有瘀血。必发黄也。犀角汤。茵陈汤。面戴阳者。下虚也。姜附汤。面惨不光。伤寒也。麻黄汤。面光不惨。伤风也。桂枝汤。面上乍黑乍白。唇口生疮。狐惑也。治以桃仁雄黄之类。面如锦纹者。

阳毒也。大青一物汤。或阳毒。升麻随机选用。舌上有黄白胎。内热也。或黑者。热极也。

并用黄连解毒汤。鼻燥。漱水不下。或目HT。溺血也。犀角地黄汤。目睛黄。小肠热也。茵陈五苓散。加木通。懊者。胃虚也。栀子豉汤微吐之。喜怒如狂。蓄血也。桃仁承气汤下之。肉筋惕汗下。虚也。宜温经益阳。身如被杖。阴毒也。正阳散。甘草汤。一身尽痛。多眠。或微肿难转者。风湿也。甘草附子汤。苍术白虎汤。身目俱黄。湿热疸病也。茵陈五苓散。身如虫行。表虚也。黄加桂汤。背恶寒。阴胜阳也。人参附子汤。不眠。因汗下多而神虚也。酸枣仁汤。坐而伏者。短气也。宜补之。下利清谷。内(寒也)、附子理中汤。咽中生疮。上实下虚也。黄连加桂治之。舌生刺。热甚也。黄连解毒汤。又手冒心。因汗多而血虚也。黄建中汤。腹满自利。手足温者。邪入太阴也。理中汤。舌卷浓缩。邪入厥阴也。大便实承气汤。手足厥。茱萸四逆汤温之。以上乃大要耳。临症详而用之。思过半矣。

方麻黄汤治太阳无汗。脉浮紧者。宜此汗之。

麻黄(三钱)桂枝(二钱)杏仁(一钱五分)甘草(一钱)上作一服。姜五片。葱白三根。枣三枚。水二钟。煎至一钟。去上沫。热服。以衣被盖取汗热。热遍身至手足心即止。不必再服。如须臾汗未出。宜吃热稀粥一碗。以助药力。汗出即止。如未出。再煎一服。加淡豆豉一撮。如前汗之。三服汗不出者难治。必用蒸法。大抵此方只宜用于天令寒冷之时。若炎暑之月。则当通变。不可执用此方。又宜葛根、葱白、淡豆豉、或双解散等辛凉之剂。以发散也。

本经头疼。发热。恶寒。无汗。而喘者。加川芎、防风、羌活、白芷、苍术、白芍药(各一钱)。

本经恶寒发热。身痒面赤者。加柴胡、芍药(各一钱五分)。

本经头痛。发热。恶寒。胸中饱闷者。加枳壳、桔梗(各一钱)。

又方桂枝汤治太阳症自汗。脉浮缓者。宜服。

桂枝白芍药(各三钱)甘草(二钱)上作一服。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温服。

如汗不止。加横(二钱)。

如喘急。加柴胡、杏仁(各一钱五分)。

如胸中饱闷。加白术(二钱)、枳壳、桔梗(各一钱)。

又方葛根汤治阳明经病宜解之。阳明府。别用承气下之。

葛根(三钱)柴胡(二钱)黄芩桂枝(各一钱五分)芍药(二钱)上作一服。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一钟。温服。

本经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二钱)、冬春宜用麻黄。夏秋。宜用苏药。(一钱)。

本经有汗而渴者。加石膏、知母(各二钱)、粳米(一钱)。

本经头痛。加川芎、白芷(各一钱五分)。

又方小柴胡汤治少阳症。往来寒热。胸胁痛而呕。

柴胡(三钱)黄芩半夏人参(各二钱)甘草(炙五分)上作一服。姜三片。枣一枚。水二钟。煎一钟。温服。

本经小便不利。加茯苓(一钱五分)。

本经胁痛。加青皮、枳壳(各一钱)。

本经渴。加天花粉、知母(各一钱五分)。

本经呕吐者。加姜汁(一盏)、竹茹(二钱)。

本经嗽。加五味子(一钱)、金沸草(一钱五分)、人参(减半)。

本经痰多。加栝蒌仁、贝母(各二钱五分)、人参(减半)。

本经寒热似疟。加桂(一钱)。

本经齿燥无津液。加麦门冬、五味子、天花粉(各半)。

本经坏症。加知母鳖甲(各一钱五分)。

本经症。心下饱闷。未经下者。非结胸。乃表邪传至胸中。犹当作表治。加枳壳、桔梗(各一钱五分),未效。本方对小陷胸汤。加枳、桔、一服豁然。此陶公之心法也。予鲁用亦效。

本经与阳明合病。加葛根(二钱)、芍药(一钱五分)。

妇人热入血室。加当归(一钱五分)、红花(一钱)。男子加生地黄(一钱五分)。

又方大柴胡汤治阳明内实。大便难。不恶寒。反恶热。

柴胡(三钱)黄芩芍药枳实(各二钱)半夏(钱半)甘草(五分)大黄(壮者五钱虚者三钱)上作一服。姜三片。枣一枚。水二钟。将诸药先煎。将熟。再下大黄。煎四五沸。约一钟。

热服以微利为度。若大满大实者。根据后加减利之。

本方加桂枝(二钱)、名桂枝大黄汤。去黄芩。

本方加芒硝(二钱)、浓朴(一钱五分),去柴胡、黄芩、半夏、甘草,名大承气汤。

只加浓朴、名小承气汤。加桃仁(二钱)、名桃仁承气汤。此数方皆宜量虚实斟酌用之。

又方理中汤治太阴自利不渴。实多而呕。腹满鸭溏霍乱。

人参(二钱)白术(二钱)干姜(二钱)甘草(一钱)上作一服。水一钟半。煎服。或丸。名理中丸。

诸结胸。或太阴症下之。胸而鞭。加黄芩(一钱五分)、枳壳(一钱五分)、桔梗(一钱)、寒实结胸本方加枳实。

名枳实理中汤。

腹满下利。加附子(二钱)名附子理中汤。

动气。左右上下。加桂(二钱),去水。

吐多者。加生姜,去术、下多者。倍术。

小便不利。加茯苓(二钱)。

渴。加乌梅(三个)。

腹痛。加桂枝(一钱五分)、芍药(二钱)。

又方四逆汤治直中阴经寒症。以此温之。

附子(五钱)干姜(四钱)甘草(二钱)上作一服。水煎温服。附子若加至一两。

名通脉四逆汤。厥逆下利。脉不至。附子加至六七片、痢止。脉不出。加人参(三钱)、麦门冬(二钱)、五味子(一钱)。

上仲景先生正伤寒方也。六经正治。宜根据此加减用之。兼有变症。须参全书。兹不备录。

又方易老九味羌活汤治春夏秋伤寒通用。太阳阳明经药也。

羌活防风苍术(各一钱五分)川芎白芷黄芩(各一钱)细辛(五分)生地黄(八分)上作一服。用生姜三片。葱白三根。水二钟。煎热服。夏月。本方加石膏、知母、名神术散不作汗。本方加苏叶、喘而恶寒。身热。加杏仁、生地黄、汗后不解。宜服。汗下兼行。本方加大黄、如釜底抽薪之法。

其春夏秋。感冒非时伤寒。亦有头疼身热恶寒之症。脉浮缓。自汗。宜实表。本方去苍术。

加白术、汗不止。加黄(一钱五分)、再不止。以小柴胡,加桂枝芍药(各一钱)、如神。

胸中饱闷。加枳壳、桔梗,去生地黄(结胸加同)。

身热不退。加柴胡(一钱五分)、倍黄芩。

燥渴。加石膏、知母(各一钱五分)、粳米(一撮)。夹内伤。加白术、陈皮、半夏、藿香、浓朴(各一钱),去生地黄、潮热似疟。加柴胡(一钱五分)、青皮(八分)。

发狂。加黄连、石膏(各一钱五分)、大黄(三钱),去生地细辛。

发黄。加茵陈(一钱五分)、茯苓、山栀(各一钱二分),去细辛、生地。

湿症。加五苓散、倍苍术,去生地、细辛、小便不利。加减同。

大便秘。五六日不大便,加浓朴、枳实(各八分)、大黄(三钱)、芒硝(一钱五分),去细辛。

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当归、白术(各一钱五分),去细辛、倍苍术。

寒湿。腰腿膝痛。加杜仲、牛膝、木瓜、防己,去川芎、细辛。

又方香苏散春月用。治伤寒伤风。

紫苏叶(二钱)香附子(二钱)陈皮(一钱)甘草(五分)上作一服。姜三片。葱白三根。水一钟半。煎八分。热服。

头痛。加川芎、白芷(各一钱)、名芎芷香苏散。

头痛如斧劈。加石膏(二钱)、葱头连须(三根)。

偏正头痛。加石膏(二钱)、薄荷、细辛(各七分)。

太阳穴痛。加荆芥穗(一钱)、石膏(一钱五分)。

伤风自汗。加桂枝(一钱)、无汗。加麻黄、干葛、薄荷(各一钱)。

伤风发热恶寒。加柴胡、黄芩、苍术(各一钱五分)。

咳嗽不止。加半夏、茯苓、贝母、杏仁(各一钱)。

胸膈痞塞。加黄连、枳实、桔梗(各八分)。

伤寒鼻塞声重。咽膈不利。加苦梗、旋复花(各八分)。

伤寒涎壅盛。加南星、半夏(各一钱五分)、姜汁(半盏)、竹沥(一盏)。

气促不安。加大腹皮、桑白皮(各一钱)。

鼻塞不闻香臭。加羌活、荆芥穗(各一钱)。

伤风寒。蕴热。吐血。衄血。加麦门冬、黄芩、黄麻(各一钱)。

伤风寒。中脘寒。不思饮食。加白术(一钱五分)、砂仁、青皮(各七分)。

呕吐恶心不止。加干姜、砂仁(各八分)、半夏(一钱五分)。

饮食不能消化。加砂仁(七分)、山楂、麦芽(各一钱)、青皮(八分)。

伤风寒时作寒栗。加桂枝(八分)。

伤风寒后。时作虚热不退。加柴胡、知母、人参(各一钱),去苏叶。

伤风寒一向不解。作潮热。白日至暮不退。日日如是。加地骨皮、柴胡、知母、当归、人参初感时。头痛作热。鼻塞声重。或恶风寒。加防风、羌活、川芎、白芷(各一钱二分)。

感风寒。头项强急。浑身痛。不能转侧。加羌活、当归、赤芍、紫荆皮(各一钱)、官桂(七分)。

伤风寒。肚腹或小腹疼痛不可忍。加木香、干姜、吴茱萸(各七分)。

妇人被气所苦。胸痞胁痛。小腹急疼。加木香砂仁、枳壳、官桂(各八分)。

伤食腹疼。呕吐泄泻。加白术、白茯苓、半夏、藿香、干姜、砂仁、浓朴(各七分)、木香心卒痛者。加玄胡(一钱五分)、木香、桂(各五分)。

饮酒大过。或遍身发疽。或两目昏黄。加茵陈(一钱五分)、山栀、赤茯苓(各一钱)。

伤酒呕吐。加黄连、扁豆、葛根、半夏、藿香、苍术(各一钱),去苏叶。

妇人产后。感风头痛。壮热。恶寒。不能转侧。加生料五积散。

产后感寒。头痛发热。加不换金正气散。(一半)。

妇人产后。发热不退。烦渴。加人参、麦门冬、生地黄(各八分)。

产后虚热不退。加人参、黄、麦门冬(各一钱)。

产后腰痛不已。加当归、官桂(各一钱)、木香(三分)。

感风后。日久。冷嗽不已。加杏仁(一钱)、五味子、干姜(各六分)。

细辛(五分)。

脚气。加木瓜、牛膝、紫金皮、吴茱萸、川楝子、黄柏、苍术(各一钱)、木香(五分)。

又方柴藿汤治春末夏初伤寒。挟内伤者。宜用。此太阳少阳阳明太阴药也。

柴胡(一钱五分)黄芩(一钱)藿香(一钱)甘草(三分)半夏(一钱)白术(一钱)陈皮参(八分)白茯苓(八分)浓朴(八分)苍术(一钱)川芎(八分)白芷(八分)上作一服。姜三片。枣一枚。水二钟。煎一钟。食远热服。春初挟感寒者。加紫苏叶、防风、干葛(各八分)。

凡感寒无汗。加紫苏叶、淡豆豉(各一钱)、葱白(三根)、有汗勿加。

热甚。燥渴。加石膏(一钱五分)、知母、粳米(各一钱)、乌梅(二个)。

疟疾。加草果、青皮(各八分)、乌梅(二个),欲截。再加常山(一钱五分)、槟榔(七分)伤食发热。胸满呕吐。加山楂、神曲、砂仁(各八分)。

伤酒发热。头痛呕吐。加干葛、黄连、扁豆(各八分),去柴胡、春夏肚腹作痛。加白芍药、山钱)、干姜炭、薄桂(各五分)。

夏至后感寒。加石膏(一钱五分)、桂枝(三分)。

暑月远行受热。加香薷(一钱五分)、扁豆(一钱)、滑石(八分),去柴胡、白芷。

霍乱转筋。两脚冷。汗出。上吐下泻。日间感热。夜间感冷。邪气正气。两不分也。加木瓜、八分)、干姜(五分)、泽泻、青皮(各七分)。

又方双解散治夏月伤寒伤风通用。

防风(一钱二分)川芎当归白芍白术(一钱)苍术(各一钱)黄芩(七分)石膏(一石(一钱五分)连翘山栀(各八分)荆芥穗薄荷(各六分)桔梗(各六分)上作一服。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一钟。稍热服。无汗。加麻黄、淡豆豉(各一钱)、不用。

大便结燥。加大黄(三钱)、芒硝(一钱五分)。

瘟疫发散。加防风(五分)、羌活(一钱五分)、葛根、白芷(各一钱)。

其余杂症。与防风通圣散加减同。兹不备录。

又方参苏饮治秋月伤寒伤风通用。(方见伤风类)。

又方五积散治冬月伤寒宜用。此太阳阳明太阴少阴药也。若挟有内伤。或兼伤风者。

遵仲景法治。

川芎当归白芍药苍术(各一钱)半夏陈皮浓朴白茯苓枳壳(各八分)白芷姜(炒)薄桂(各七分)麻黄(一钱五分或二钱无汗用。有汗去之。)上作一服。姜五片。枣二枚。淡豆豉半合、水二钟。煎钟。食远热服。

潮热。加柴胡、黄芩(各一钱)。

头痛。加羌活(二钱)、细辛(五分)。

呕吐。加藿香(一钱)、丁香(七粒)。

胃脘痛。加木香、吴茱萸(各六分)、香附(一钱)。

食积痛。加白术(一钱)、枳实、山楂、神曲(各八分)、木香、槟榔、砂仁(各五分)。

一身尽痛如被杖。加羌活、独活(各一钱)、柴、荆、皮(八分)。

脚气。加羌活、独活、防风、木瓜、牛膝、汉防己(各八分)。

咳嗽。加杏仁、款冬花(各八分)、五味子(五分),去姜桂。

痰嗽。加栝蒌仁、贝母、百合(各一钱),去姜桂。

嗽而声哑。加天门冬(一钱)、百药箭(八分)、乌梅(二个),去姜桂。

产后感寒。加柴胡、黄芩(各一钱)、人参(八分)。

经水感寒。加柴胡、荆芥穗、防风(各一钱)、生地、红花(各六分)。

上以上方。皆非正伤寒药。乃刘张李诸公所立。治非时伤寒。或挟内伤者。或挟食。或兼风减用。若正伤寒。仍遵仲景六经传变施治。庶无误也。

[卷之一 寒门] 中寒 

脉六脉沉微而伏。重按至骨乃见。或迟而涩。挟风则带浮。眩运不仁。兼湿则带濡。而四脉多沉细而微。四肢厥。而手足爪甲青。

症集成云。中寒者。寒邪直中三阴也。非比伤寒。邪从外循经而入。以麻桂辈微表而安。

寒则仓猝感受。因其腠理疏豁。一身受邪。难分经络。无热可散。温补自为寒所中。则昏不知人事。口噤失音。四肢僵直。

及脐腹疼痛。此皆中寒之候治蕴要云寒中太阴。则中脘疼痛。宜理中汤。加附子。寒中少阴。则脐腹疼痛。宜五积散脉沉足冷者。四逆加吴茱萸。厥阴则小腹疼痛。宜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

脉浓缩药。急用茱萸一合。煎浓汤灌下亦妙。大抵寒者温之。治宜姜附等药。以不治。

方附子理中汤治中寒及一切寒症。随症加减用。

人参(二钱)白术(二钱)甘草(五分)干姜(炮二钱)附子(面包煨二钱)上用水一钟半。煎至八分。食远服。

寒中太阴。根据本方。

寒中少阴。加吴茱萸(二钱)。

寒中厥阴。加当归、芍药、桂枝(各一钱五分)、吴茱萸(二钱)。

沉寒痼冷。加丁香(一钱)、官桂(一钱五分)、沉香(七分)。

心腹冷痛。加官桂、吴茱萸、白芍药、玄胡索(各一钱五分)、木香(一钱)。

胃寒咳逆。加丁香(一钱)、柿蒂(一钱五分)。

妇人血虚寒。加当归、官桂、艾叶、吴茱萸(各一钱五分)、益志(一钱)。

男妇下元冷极。久不孕育。加鹿茸、官桂、茱萸(各一钱五分)、蕲艾(一钱)、沉香(一钱)。

小儿冷泻。加肉豆蔻(一钱五分)、丁香(七分)。

脚膝冷痛。加鹿茸、牛膝、官桂(各等分)、或丸。或煎。

腰冷如冰。加鹿茸、杜仲、破故纸、肉苁蓉(各等分)、或丸亦可。

精清如水。精冷如冰。加肉苁蓉、韭子、鹿茸(各等分)、海狗肾(一具)。

[卷之一 寒门] 温疫(大头病附) 

脉脉诀云。瘟病之脉。散而难名。如太阳脉浮。阳明脉长。少阳脉弦。太阴脉细。少阴脉又云。阳脉濡弱。阴脉弦紧。更遇温气。变为瘟疫。阳脉洪数。阴脉实大。更遇温热。变为瘟毒者危。凡瘟病大热脉沉涩细小足冷难治。洪大有力。或浮大者。可治。脉不浮者为传染。若左寸浮大。右寸宜补中带表而治之。

症夫瘟疫之症。多由房劳太过。腠理闭泄。少阴不藏。触冒冬时杀疠之气。严寒之毒。

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瘟病。至夏变为热病也。又有时行不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此非其时而有其疫也。外症头痛。壮热。

治丹溪云。治法有三。有宜补。宜散。宜降。人参、白术、防风、羌活、苍术、并大黄、活石、人中黄之类主之。又吴氏云。凡尺寸脉浮者。发于太阳也。宜汗之。或有自汗身疼者。九味羌活汤主之。尺寸数者。少阳也。宜小柴胡考瘟病。先因伤寒热未除。更感时行之气。而为瘟疫也。治与伤寒不同。盖瘟病因春时温气乃郁热自内而发于外。故宜辛平之剂以发散之。况时令已暖。不可用麻黄。如时令尚寒。少佐之亦可。凡瘟病发于三阳者多。三阴者少。若发于三阴者。必有所因也。或食寒物内伤太阴而得之。或因过欲先伤少阴而得之。治制皆与伤寒各条同。惟发表不同耳。又有大头天行病。乃湿热在高巅之上。并阳明邪热大甚。资实少阳相火而为之。

视其肿势在何部。随经治之。用防风、羌活、酒芩、酒蒸、大黄、随病加减治之。不可用降药。

方人参败毒散治瘟疫及大头病初感。服此药散之。

人参(一钱五分)白术(二钱)白茯苓(一钱)甘草(五分)羌活(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柴胡(一钱五分)前胡(一钱)黄芩(一钱)枳壳(八分)苍术(一钱二分)桔梗(七分)上作一服。用生姜三片。枣一枚。水二钟。煎一钟。热服微汗为度。

又方三黄石膏汤治疫症燥渴。将欲发狂者。

石膏(三钱)黄芩黄连黄柏(各一钱五分)麻黄(一钱五分寒用多暖用共之)山栀(一钱)热甚者加大黄(三钱)上用水二钟。粳米一撮。煎服。连进三五服即愈。

又方普济消毒饮子。治瘟疫热毒。清热解毒。大头病。头面肿。亦可服。

柴胡(一钱五分)黄连(炒)黄芩(炒)玄参生甘草桔梗连翘鼠粘子白芷马勃川当归(各一钱)僵蚕(七分)升麻(七分)板蓝根(一钱如无以蓝叶代之或真青代亦可)如虚。加人参(一钱五分)、大便秘。加酒蒸大黄(二钱)。

又方辟瘟丹凡春夏秋间预服。以免疫气传染。或初感。服此药。得小汗亦愈。

防风(去芦一两五钱)川芎当归白芍药白术麻黄石膏滑石黄芩连翘栀子(各一两)桔梗荆芥薄荷(各八分)玄胡粉(一两五钱)大黄(煨二两)鬼箭羽马勃管仲(各一两二钱)上为细末。腊雪水。或冰水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姜葱汤下。得周身微汗即解。此药用五月五日。六月六日。或冬至腊日。焚香礼斗。至诚修合。无不应验。合时忌与妇人鸡犬孝子见之。

[卷之一 寒门] 内伤(脾胃附) 

脉脉大而无力为内伤。气口脉大于人迎二倍。或三倍。其急大而数。重按无力。为劳后内伤。右关脉弦滑而沉。或弦大而数。或浮滑而疾者。为饮食内伤也。右关弱甚。或隐而不见者。为脾胃虚损也。左关脉缓。右关脉弦者。为肝木乘脾土也。右关脉数。为胃热。弦滑为胃寒。脉结为思伤脾也。

症谨按东垣论。人迎脉大于气口为外伤。气口脉大于人迎为内伤。外伤则寒热齐作而无间。内伤则寒热间作而不齐。外伤恶寒。虽近烈火不能除。内伤恶寒。得就温暖则解。外伤恶风。乃不禁一切风寒。内伤恶风。惟恶些小贼风。外伤症显在鼻。故鼻气不利而壅盛有力。

内伤症显在口。故口不知味。而腹中不和。外伤则邪气有余。故发言壮厉。且先轻而后重。

内伤则元气不足。出言懒怯。且先重而后轻。外伤手背热。手心不热。内伤则手心热。手背不热。东垣辨法。大略如此。有内伤而无外感。有外感而无内伤。以此辨之。则判然矣。又王节斋云。东垣以饮食劳倦伤。为内伤不足之病。谓因伤饥失饱。伤损脾胃所致。盖人之所藉以生者脾胃为本。必赖饮食滋养。若调养失宜。劳后过伤。失其所养。则脾胃气虚。不能升达。降下阴分而为内热。非有饮食停蓄者也。故用补中益气等药。若饮食停积不化。郁发为热。乃是不足之中。继之有余。此为饮食所伤。宜消导之。又或先因饮食而后犯于房劳。或先因劳役而后犯于饮食。此皆不足之中。兼之有余。须于数者之间。审察明白也。

治丹溪云世之病此者为多。但有挟痰者。有挟外感者。有热郁于内而发者。有饮食所伤者。皆以补元气为主。看所挟而兼用药。挟痰者。补中益气。加半夏。以姜汁竹沥传送。挟外感者。补中益气。加发散。如防风羌活白芷之类。挟食者。补中益气。加消导。如山楂枳实之类。气虚热甚者。少加附子。以行参之功。又卢氏云。若内伤外感兼病而相合者。则其脉症必并见而难辨。尤宜细密求之。若显内症多者。则是内伤重而外感轻。宜以补养为先。

而发散次之。若显外症多者。则外感重而内伤轻。宜以发散为急。而补养次之。此东垣未之及也。因并赘于此。用者详之。

方补中益气汤治劳役所伤。时作虚热。四肢无力。怠惰嗜卧。

人参(去芦一钱五分)黄(一钱五分蜜炙)甘草(五分)陈皮(八分)当归(一钱二分)白术(一钱二分)升麻(四分)柴胡(五分)上作一服。姜一片。枣一枚。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气血虚甚者。加熟附子(一钱五分)、以竹参之功(阳旺则生阴也)。

挟外感。加防风、羌活(各一钱五分)、干葛、白芷、川芎(各八分)、倍柴胡。

挟痰者。加半夏(一钱五分)、茯苓(一钱)、姜汁(半盏)、竹沥(一盏)。

兼郁热者。加川芎、山栀、香附(各等分)。

腹中痛者。加白芍药(一钱二分)、官桂(六分)。

腹中恶寒冷痛者。加桂心(五分)。

腹中恶热喜寒而痛者。加白芍药(一钱二分)、黄芩(八分)。

夏月腹痛。不恶热。加炒黑干姜(七分)、藿香(一钱)、薄、桂(三分)。

天时热腹痛者。加白芍药、山栀(各一钱)、桂(三分)。

天时寒腹痛。加半夏(一钱)、益智仁(八分)、干姜(五分)、桂(三分)。

头痛。加蔓荆子、川芎(各八分)、细辛(五分)。

顶脑痛。加本(七分)、诸头痛。并用此四味足矣。

脐下痛甚者。加熟地黄(一钱)、其痛立止。如不止者。乃大寒也。更加桂心(五分)。

咽干。加葛根(七分)、麦门冬(一钱)。

心下刺痛。加香附(一钱)、当归(倍用)。

精神短少。加麦门冬(一钱五分)、五味子(七分)、夏月亦加。救天暑伤庚金。

有痰。嗽。加贝母、杏仁、栝蒌仁、款冬花(各一钱),去参。虚者勿去。

咳嗽。春。加款冬花、佛耳草(各一钱)、川芎(五分)、夏。加麦门冬(一钱五分)、五味子、(五分或七分)、秋冬。加连节、麻黄(一钱)、久嗽肺中伏火。去人参、黄,加石膏(一钱五分)、黄芩(一钱)、食不下。乃胸中有寒。或气涩滞。加青皮(七分)、木香(五分)、陈皮(一钱)、冬月。更加草豆蔻、益志(各五分)、夏月。更加姜炒芩连(各七分)、秋月。更加槟榔、砂仁(各五分)、春月。更加川芎、藿香(各七分)。

心下痞满。加枳实、黄连(各八分)、白芍药(一钱)、桂(二分)。

腹胀。加枳实(八分)、木香、砂仁(各五分)、浓朴(七分)、秋月。加干姜、肉桂(各五分),去甘草。

胁痛。或急缩。春月。乃肝木盛以致生火。加青皮、枳壳(各一钱)、倍柴胡、余月。加山栀、苍术、香附、贝母(各一钱)、青皮、枳壳、黑干姜(各五分)。

大便秘。加当归(一钱五分)、桃仁(一钱)、大黄(煨二钱)。

脚软乏力。或痛。加黄柏、防己(各一钱)、桂(三分)。

时时发热。乃下元阴火蒸发也。加生地黄(一钱)、黄柏(八分)大便虚坐。或了而不了。腹中迫急。气虚血涩也。加木香、槟榔(各五分)、倍用当归。

身热沉重。虽小便多。亦加茯苓、泽泻(各七分)、黄柏(五分)、苍术(一钱)。

脾胃不和。加茯苓、半夏(各八分)、砂仁、扁豆(各六分)、生姜(三片)。

注夏。加白芍药、茯苓、黄柏(各八分)、浓朴、苍术(各一钱),去柴胡升麻。

痰厥头痛。此太阴脾经所作也。加半夏、石膏(各一钱五分)、川芎(八分)、姜汁(二匙)、葱汁(二匙)。

若挟外感。重以本方。加本经发散之药治之。如见太阳症。加羌活、本、桂枝(各等分)、如见阳明症。加葛根(一钱)、倍升麻、如见少阳症,加黄芩、半夏(各一钱)、川芎(八分)、倍加柴胡(一钱)、如见大阴症。加枳实、浓朴(各一钱)、如见少阴症。加栝蒌根(一钱)、生甘草(五分)、如见厥阴症。加川芎(一钱)、若变症发痰。加玄参、干葛(各一钱)、倍升麻。

思虑伤心脾。神气不安。夜卧不眠。加茯神(八分)、远志(六分)、麦门冬、酸枣仁(各一钱)、辰砂(七分为末临服投入)、圆眼(五个)、自汗。加桂枝(七分)、浮麦(一撮)。

盗汗。加知母、麦门冬、麻黄根(各一钱)。

骨蒸劳热。日久虚损。加牡丹皮、地骨皮、黄柏、知母、熟地黄(各八分)、倍柴胡,去升麻、久患冷泻冷痢。或元气下脱者。加干姜(炒黑五分)、熟附(八分)、肉果(一钱)、如身有疼痛。及身肿或风湿相搏。一身尽痛者。加羌活、防风、本(各一钱)、升麻、苍术(各八分)、勿用五苓散、所以然者。盖风药已能胜湿。故别作一服与之。如病去勿再服。盖风药能损人元气故也。

如心下痞脉迟。缓加半夏黄连、枳实(各八分)。

如脉弦。四肢满闭。便难。而心下痞。加柴胡、黄连(各八分)、青皮(五分)。

心下痞而呕逆。加生姜、二片、黄连、陈皮(八分)、冬月。加藿香、丁香(七分)。

心下痞。腹中气上逆者。是卫脉逆也。加黄柏(五分)、黄连(五分)。

中脘当心痛。加草豆蔻仁(冬一钱夏五分)。

多吐白沫。胃口上停寒也。加益智仁(八分)。

如救胸水泻伏火。加白芍药(一钱)、黄连(五分)、秋冬不用。

男妇发热。或扪之而肌表热者。此表症也。只服本方二三服。得微汗则凉矣。

又方香砂养胃汤。治饮食所伤。脾胃不和。四肢困倦。发热。

人参(一钱)白术(一钱五分)茯苓(八分)陈皮(八分)半夏(八分)甘草(三分)浓朴(八分)苍术(八分)藿香(八分)砂仁(七分)枳壳(八分)桔梗(七分)上作一服。姜二片。枣一枚。水一钟半。煎八分。食远服。伤酒。头痛。呕吐。加黄连、扁豆、川芎(各八分)、葛根(一钱二分)。

伤肉食。加草果、枳实、山楂、麦芽(各八分)、砂仁(五分)。

伤豆粉面食辛辣湿热之物。加黄连、连翘、山楂、麦芽(各八分)、神曲(八分)、砂仁(六伤生冷西瓜乳酪寒湿之物。加川乌、防风(各五分)、砂仁、白豆蔻仁(各七分)、丁香(四分)、干姜(五分)、山楂(一钱)。

饮食间着恼闷不快。加香附(一钱)、木香、青皮、槟榔(各五分)。

湿痞满闷。加泽泻、萝卜子(各八分)。

病后多食心烦。加山栀(一钱)、黄连、枳实(各五分)。

食积作痛或痞积气块。加三棱、莪术(各八分)、枳实、官桂、白芍药、香附(各一钱)、木香、槟榔(各五分)。

翻胃。吐后作痛。加半夏曲、大腹皮、木香、干姜(二味减半)、扁豆、茱萸、炒过黄连(各一钱)、青皮(五分)。

又方平胃散去湿。强脾健胃。

浓朴(一钱)苍术(一钱五分)陈皮(一钱)甘草(五分)上作一服。姜一片。红枣一枚。水一钟半。煎八分。食远服。

湿伤脾胃。或久泻久痢。胃弱者。加人参、白术(各一钱五分)、白茯苓(一钱)。

四时泄泻。加茯苓(一钱)、泽泻、诃子肉果(各八分)、冬月加干姜(五分)。

四时赤白痢疾。加木香、槟榔(各七分)、黄连、枳壳、肉果(各八分)、四时疟疾。加白术、人参、半夏、柴胡、黄芩(各一钱)、槟榔、草果、青皮、乌药(各八分)、乌梅(三个)、欲截。再加恒山(一钱二分)。

风痰加南星、半夏(各一钱)、荆芥、细辛(各七分)。

头风。或旋运。加半夏、天麻(各一钱)、白芷、本(各八分)。

冷泪。及眼上风热。加木贼、荆芥、甘菊花(各等分)。

小便赤涩。加赤茯苓、荆芥、山栀、木通(各等分)。

气块。或痞。加白术(一钱五分)、枳实、二棱、莪术(各一钱)。

水气肿满。加桑白皮、大腹皮、茯苓、木通(各等分)。

冷热气痛。加茴香、木香(各八分)、山栀、香附(各一钱)、干姜(炒黑)、桂(各五分)。

肠风下血。加黄芩、枳壳、川续断、荆芥穗(各等分)。

素有痰涎。加半夏、茯苓(各一钱)。

腰痛。加杜仲、八角茴香(各一钱)。

膝痹。加菟丝子、羌活、桑寄生(各一钱)。

酒伤脾胃。加藿香、砂仁(各七分)、扁豆、黄连、半夏(各八分)、干葛(一钱)。

伤食。加豆蔻仁、砂仁、枳实、山楂(各八分)、白术(一钱)。

遇久雨水湿。加白术、茯苓、泽泻(各八分)、桂(四分)。

胃寒。加干姜、肉桂(各六分)、丁香(三分)。

湿伤脾胃。困弱不思饮食。加黄、人参、白术(各一钱)。

伤寒时疫头痛。加防风、羌活、川芎(各一钱)、葱汁(一盏)、藿香、半夏(各八分)。

浑身拘急。有热。加地骨皮、麦门冬(各一钱)。

心下痞满不快。加木香(七分)、枳实(一钱),去甘草。

咳嗽。饮食减少。加黄、白术、归身(各一钱)。

脉缓病急。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或大便泄泻。此湿胜也。加人参、白术、黄(各一钱)、升麻(三分)、防风(五分)。

男妇脾胃不和。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气短。呕哑吞酸。面黄体重。怠惰嗜卧。骨节烦疼。自利。完谷不化。易饱易饥。霍乱。五噎八痞。反胃膈气。加白术、半夏曲、黄连、吴茱萸(炒过各一钱五分)、木香(五分)、砂仁(五分)。

妇人腹痛。加木香(一钱五分)、乌药、当归、白芍药(各一钱)、官桂(五分)。

赤白带下。加川归、黄柏、黄、白术、白茯苓(各一钱)。

小儿呕吐泄泻。面黄肌弱。加山楂、白术(各一钱五分)为末。米汤调下。每服二钱。

小儿吐逆频并。手足心热。不进乳食。加半夏曲、神曲、白术(各一钱五分)、山楂(二钱)为末。每一钱。枣汤调下。

又方参苓白术散和中。健脾。消食。

人参(去芦一两五钱)白术(炒二两)砂仁(炒一两)甘草(炙五钱)白扁豆(炒一两)山药(一两五钱)薏苡仁(炒一两五钱)桔梗(炒一两)白茯苓(去皮一两五钱)莲子(去心一两五钱)上为末。每服二三钱。食远清米汤调下。或蜜丸亦可。本方一斤。加山楂末半斤。名二妙调脾散。治大人小儿食积伤脾。泻痢。膨胀。呕吐。脾胃不和等症。有效。(此芜湖夏小儿家传方)血不和。加当归(一两五钱)、香附(一两)。

气不和。加陈皮(一两)、木香(五钱)脾胃不快。呕吐。加藿香、半夏曲(各一两)。

胃寒。加干姜(一两)、内桂(五钱)、丁香(三钱)泻后调理脾胃。加浓朴、苍术、陈皮(各一两)。

病后调理脾胃。加黄连、吴萸(炒一两)、木香(五钱)、石莲肉(一两)。

疟后调理脾胃。加陈皮、白芍药(各一两)、青皮(五钱)。

产后调理脾胃。加炒黑干姜(七钱)、当归、香附(各一两)。

膈症。脾胃虚损。加牛胎(一具为末)芦柴根捣汁、打淮安口子末糊为丸、红枣汤下、鲁试有效。

又方枳术丸一运一动。一补一消。乃理脾之圣药也。

白术(四两陈土炒过去土不用)、枳实(去穣麸炒二两)。

上为末。荷叶包老米饭煨熟。捣烂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食远清米汤送下。

有痰在膈上。满闷不快。加陈皮(去白一两)、半夏(姜制二两)、名橘半枳术丸。

破滞气。消积。开胃。进饮食。加木香(一两五分)、名木香枳术丸。

饮食太过。或食间着恼。以致心腹满闷不快。加香附(一两童便进炒)、神曲、苍术、山栀、抚芎(各一两五钱)、木香(五钱)、名越鞠枳术丸。

伤肉食湿面辛辣味浓之物。加黄连、大黄、黄芩(三味俱酒蒸妙)、山楂、神曲、陈皮(各二两)、木香(一两),名三黄枳术丸。

伤生冷并冷物。加苍术、半夏、陈皮(各二两)、草豆蔻、砂仁(各一两)、木香(五钱)、丁香(三钱)。

若元气素弱。食饮难化。食已即腹内不和。疼痛泄泻。此胃虚有寒也。加人参、白芍药、陈皮、山楂、神曲(各二两)、木香、砂仁(各一两)。

素有痰火。胸膈郁塞。或吞酸吐酸。呕吐嘈杂。或酒积。或泄泻结痛。此皆湿热也。加木香(各五钱)、黄连(吴萸炒)、白芍药、陈皮(各二两)、生甘草(五钱)、夏。加石膏冬。加干姜(七钱炒)。

有食积痞块。坚硬在腹内者。加山楂(二两)、黄连、浓朴、莪术。阿魏。昆布。(各一两)、木香(五钱)、槟榔(八分)。

痞积气块在腹胁者。加黄连(吴萸炒一两五钱)、木香(一两)、莪术、阿魏(各一两五钱)、瓦龙子(一两)、鳖甲(一两)。

勉强多食。致心腹痞闷不快。加山楂、神曲、陈皮(各一两五钱)、浓朴、砂仁(各一两)湿热痞闷。加茯苓、泽泻、连翘、萝卜子(炒各一两五钱)。

心口胃脘痛。加干姜、砂仁(各一两)、丁香(四钱)。

素有痰火人。加半夏、橘红(各一两五钱)、白茯苓、黄芩、黄连(各一两)。

若胸膈不利。服辛香燥药。以致上焦受伤。胃脘干燥。而呕噎膈等症作矣。加黄连(吴萸炒)、山栀(姜汁炒)、白芍药、当归(各一两五钱)、石膏、桔梗(各一两)、生甘草(五钱)。

明粉(各一两)、生甘草(五钱)。

若能食好食。但食后反饱难化。此胃旺脾阴虚也。

加白芍药(酒炒二两)、人参、黄连、香附(各一两五钱)、石膏(一两)、生甘草、木香(各五钱)桃仁(去皮尖另研各七钱)、升麻、甘草(各五钱)、此老人常服之药也。

泻痢后虚膨。加人参、白茯苓、陈皮(各一两五钱)、木香(五钱)。

小儿泻痢不止。加山楂(二两)、诃子肉果、黄连(烧酒浸炒各一两)、木香(五钱)。

小儿疳积。加胡黄连、使君肉、山楂(各二两)、芜荑(一两)。

小儿久疟。左胁有块。加山楂。鳖甲(各二两)、青皮、白芥子(各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