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儒氏源流 释氏源流 道教源流圣母附 玉皇上帝圣祖尊号附圣母尊号附 后土皇地祇 东华帝君即东王公 西王母 上元一品大帝 中元二品大帝 下元三品大帝 东岳 南岳 西岳 北岳 中岳 四痕之神 五方之神 太乙之精 肩吾 烛阴 雷神 电神风伯雨师附

儒氏源流九月十五日圣诞

至圣文宣王,鲁曲阜昌平乡阙里,其先宋人也。先圣曾大父日孔防叔,避宋华督之难,徙居於鲁,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长子日孟皮,字伯尼,有疾不任继嗣,次子则先圣是也。鲁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月庚子日,先圣生,是夕有二龙绕室五老降庭。五老者,五星之精也。母颜氏房闻奏钧天之乐,空中有声云,天感生圣子,故降以和乐笙钥之音。主而首上项顶,故因名丘,字仲尼。幼而丧父,葬於防山。先圣身长九尺二寸,腰大十围,凡四十九衣,反首注面,月角日准,坐如龙蹲,立如凤峙,望之如朴,就之如升,耳垂珠庭,龟脊,龙形,虎掌,胼脸,参膺,河目,海口,山脐,林背,翼臂,蚪唇,注头,龟鼻,阜腴,堤眉,地足,谷窍,雷声,泽腹,昌颜,的颐,辅以骥齿,眉有一十二彩,目有六十四理,其头似尧,其颗似舜,其页须皋淘,其肩类子产,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有大圣之德,学极天人,道穷秘奥。龟龙御负之书,七政五纬之事,包牺黄#2帝之能,尧舜周公之羡。鲁定公以先圣为中都宰,一年四方诸侯皆则焉,九年始为邑宰,十年为司空,十一年为大司寇,摄行相事。十四年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豚羔者弗节,贾男女行者别於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于之以归。去鲁十四年,鲁一及公十一年,先圣自卫反鲁,删《诗》、《书》,定《礼》、《乐》,成六艺。晚而喜《易》,读之穷天地之奥,为《象》、《象》、《文言》、《系辞》,以发其秘。告弟子於沬南泗北,门徒三千,博徒六万,达者七十二人。昔先圣未生时,有麟吐玉书於阙里,其文日水精之子系,周衰而素王。颜氏异之,以绣绂击麟角,经宿而麟去。至哀公十四年西狩太野,叔孙氏车子锄商获兽,以为不祥。先圣视之曰:麟也,胡为来哉。反袂拭面,泣涕沽拎。叔孙闻之,然后取之,而系角之绂尚存。先圣曰:吾道穷矣。乃因鲁史而作《春秋》,又加褒贬而修中兴之告,麟见而天告,先圣之亡征也。先圣病梦在两楹之间,子贡请见,曰:子方负杖逍遥於门,日赐汝何来晚也。先圣因叹曰:太山颓乎,梁木坏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后七日没,年七十三。至鲁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己丑,葬於鲁城壮。一及公十一年立庙於旧宅,守陵庙百户。弟子皆服心丧三年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於冢侧六年然后去。弟子於庙藏先圣衣冠琴瑟车书,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冢百有余室,因命日孔氏鲁世世相传,岁时奉祀於冢,子孙世袭不绝。圣朝崇奉,追封尊号大成至圣文宣王,圣室邓国夫人,圣父封齐国公,圣母封鲁国太夫人。

释氏源流四月初八日圣诞

释迦牟尼佛,姓剎利,父争饭天,母清冷妙,位登补处生兜率天上,名日胜善天人,亦名护明大士,度诸天众,说补处行亦於十方界中,现身说法。《普耀经》云:佛初生剎利王家,放大智光明,昭一十方世界,地涌金莲华,自然捧双足,束西及南北各行於七步,分千指天地作狮子吼声,上下及四维无能尊我者,即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也。至四十二年三月八日年十九岁,欲求出家而自念言当复可遇。即於四门游观,见四等事心有悲喜,而作思惟此老病死终可厌离。於是夜子时,有一天人名日争居,於窗牖中叉手白太子言,出家时至可去矣。太子闻之心欢喜,即逾城而去,於檀特山中修道。始於阿蓝迦蓝处三年学不用处定,知其非便舍去。复至郁头蓝佛处学三年不用处定,知其非,亦舍去。又至象头山,同诸外道日食麻麦经於六年,故经云以无心意无授行而悉摧,伏诸外道,先历试邪法,示诸方便,发诸异见,令至菩提。故《普集经》云,菩萨於二月八日,明星出时成佛,号天人师,时年三十矣。即穆王三年癸未岁也。既而於鹿野苑中为侨陈如等五人转四谛法输,而论道果,说法住世四十九年。后告弟子摩诃迦叶,吾以清争法眼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将付於汝,汝当护持,并动阿难副贰传化,无令断绝。而说愒言: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

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尔时世尊说此愒已,复告摩阿迦叶,吾将金缕僧伽黎衣传付於汝,转授补处至慈世佛出世,勿令朽坏。摩诃迦叶闻愒头面礼足曰:善哉,善哉,我当依劲恭顺佛。故尔时,世尊至拘尸那城,告诸大众,吾今背痛欲入涅盘,即往熙连河侧娑罗双树下。右脸累足泊然宴寂,复从棺起为母说法,特示双足化婆耆,并说无常愒曰:

诸行无常#3,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时诸弟子即以香薪兢茶毗之烬后金棺如故,尔时大众即於佛前以愒赞曰:

凡俗诸猛炽,何能致火热。

诸尊三昧火,阁罗金色身。

尔时金棺从坐而举高,七多罗树往反空中化火三昧,须臾灰生得舍利八斛四斗,即穆王五十二年壬辰岁二月十五日也。自世尊灭后一千一十七年,教至中夏,即后汉明帝夜梦金人,身长大,项有日月光。以问群臣,或日西方有神其名日佛,陛下所梦得无是乎。於是遣使到天竺问其道,得其书、及沙门以来。沙门云佛长一丈六尺,黄金色,项中佩日月光,变化无大无所不通,故能通万物而大济群生云。

道教源流二月十五日圣生

金阙玄元太上老君圣纪,按《洞玄灵宝元始上帝贞教九符经》道君造皇帝曰:昔天地未分,阴阳未判,蒙洪杳淇,淇津大梵,廖廓无光,结圣自然,中有百千万重正气而化生妙无圣君。历尊号曰妙无上帝自然元始天尊,一号天宝丈人。经九亿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亿万劫,次结百千万重真气而化生妙有圣君,自称妙有大帝虚无玉晨大道君,一号灵宝丈人。经八亿八千八百八十亿劫,次结百千万道气化生混沌圣君,纪号至真大帝万变混沌玄元老君,一号神宝丈人。又按《老君圣纪经》,太上老君居太清境,乃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於至寐至虚之内,太初太始之先,惟数御运布气,融精开化,天地所历成壤三仪不可量计。其化身周遍尘沙世界,亦非算数纪极。

开辟之后,观世代之浇流,随时立教代为帝师,达立法度。或流九天,或传四海,自三皇而上,历代帝王咸宗奉焉。是知天上天下道气之内皆老君之化也。垂亿万之法无不济度,盖百姓日用而不知也。老子曰:吾乃生乎无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乎太素之元,立於太渺之端,浮游幽虚之中,出入杳冥之门。故葛玄序《道德经》云:老子体自然而然,生乎太无之先,起乎无因,经历天地,始终不可称载。又云,世人谓老子降於殷代,老子之号始於无数劫,甚杳杳冥冥渺邈久远矣。开辟已前,复下为帝师,代代不绝,人莫能知之。按老子传记,自开辟之前下至殷汤,代代为王者师,皆化身降世。当殷汤四十七年庚申,始示诞生之迹,自太清常道境乘太阳日精化五色玄黄大如弹丸,时玉女昼寂流入口中,吞之有孕,怀八十一岁至武丁九年庚辰剖玉女左腋而生。生而色白,号曰老子。生於李树之下,指树曰:此吾姓也。名耳,字伯阳。自殷武丁九年庚辰,下至秦昭王九年西升昆仑,计九百九十六年矣。

李石《续博物志》云:唐高祖武德三年,晋州人吉善行於羊角山见白衣父老呼善行曰:为吾语唐天子,吾为老君,即汝祖也。高祖因立庙,高宗追尊玄元皇帝,明皇注《道德真经》。今学者约之,两京及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京师号玄元宫,诸州号紫极宫,寻改西京为太清官,束京为太微宫,皆置学生。尊号曰: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宋《国朝会要》曰:宋真宗太平祥符六年八月十一日制,谨奉上尊号曰: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圣母尊号

唐武后光宅三年九月甲寅,追尊圣母曰:先天太后。

祖殿在亳州太清宫是也。

玉皇上帝正月初九日圣生

号光严妙药,其国王者名日争德。时王有后名宝月光,王乃无嗣,常因一日作是思,惟我今将老而无太子,身或崩灭社稷九庙委付何人。作是念已,即便勃下诏诸道众於诸宫殿依诸科教悬诸磨盖,清今严洁广陈供养,六时行道偏祷真圣,已经半载不退初心。忽夜宝月光皇后梦太上道君与诸至真,金姿玉质清争之俦,驾五色龙舆,拥不景旌荫明霞盖。是时太上道君安坐龙舆抱一婴儿,身诸毛孔放百亿光,照诸宫殿作百宝色,幢节前道,浮空而来。是时皇后心生欢喜,恭敬接礼长跪道前,白道君言令王无嗣,愿乞此子为社稷主,伏愿慈悲哀愍听许。尔时道君答皇后言,愿特赐汝。是时皇后礼谢道君而乃收之,皇后收已便从梦归觉而有孕,怀一年,於丙午岁正月九日午时诞於王宫。当生之时,身宝光穆充满王国,色相妙好,观者无厌。幼而敏慧,长而愿善,於其国中所有库藏一切则宝尽皆散施,穷之困苦,鳏寡孤独,无所依估‘,饥馑症残,一切众生,亡爱和逊,歌谣有□,化及遐方,天下仰从归仁,太子父王加庆。当尔之后,王忽告崩,太子治政俯金浮生告敕大臣,嗣位有道逐舍其国,於普明秀岩山中修道,功成超度过是劫已历八百劫。身常舍其国为郡生,故割爱学道於此,后经八百劫行药治病拯救众生,令其安乐,此劫尽已又历八百劫。广行方便,启诸道藏,演说灵章,恢宣正化,敷扬神功,助国救人,自幽及显,过此已后再历八百劫亡身陨命,行忍辱故舍己血肉。如是修行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号曰清净自然觉王如来。

《宋真宗实录》曰:大中祥符七年九月,上对侍臣曰:自元符之降,朕欲与天下臣庶同上王皇圣号。至天僖元年正月辛丑朔,帝诣大初殿,恭上玉皇大天帝圣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

敬启

圣祖尊号

御制《灵遇记》曰:景德初,王中正遇司命真君传药金法,上之四年十一月降刘承规之真舍,五年始奉上徽号曰:九天司命天尊。《宋真宗实录》曰:大中祥符五年十月十七日,上景德四年先降神人传玉皇命云,今汝祖赵有名此月二十四日降,如庚真元事。至日,天尊降延恩殿,闰十月己巳加号:圣祖上灵高道九天赦命保生天尊

圣母尊号

《国朝会要》曰:天禧元年三月六日册上圣母尊号曰:元天大圣后。先是大中祥符五年制加上圣祖母号,候充州太极观成,择日奉上至是韶王旦等行册礼。

后土皇地祇三月十八日圣生

天地未分,混而为一,二仪忧判,阴阳定位,故清气腾而为阳天,浊气降而为阴地。为阳天者五太相传,五夫定位,上施日月,参着玄象。为阴地者五行相乘,五气凝结,负载江海山林屋一宇,故日天阳地阴天公地母也。世界日后土者,乃天地初判黄土也,故谓土母。正庙在分阴,宋真宗朝大中祥符其年七月二十三日,诏封后土皇地祇。其年驾幸华阴亲祀之,今杨州蕃厘观后土祠也,殿前琼花一株,香色柯叶绝异,非世之常品。

东华帝君

东华帝君绝习在道气,疑寂湛体无为将欲,殷迪玄功生化万物。先以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木公,於碧海之上苍灵之墟,以主阳和之气,理於东方,亦号王公焉。与金母皆挺质太元毓神玄奥,於东方俱津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而成形,与王母共理二气,而育养天地陶钧万物。凡天上天下三界十方男子之登仙得道者,悉所掌焉。居方诸之上,按《尘外记》方诸山在东海之内,其诸司命三十五所,以隶天上人间罪福,帝君为大司命,总统之山有东华台,帝君常以丁卯日登台四望。学道之人凡仙有九品,一日九天真王,二日三天真皇,三日太上真人,四日飞天真人,五曰灵仙,六日真人,七日灵人,八曰飞仙,九日仙人。凡此品次升天之时,先拜木公后谒金母,受事既讫,方得升九天入三清拜太上而观元始。故汉初有四五小儿戏於路中,一儿诗曰:着青裙,上天门,揖金母,拜木#4公。时人皆莫之知,唯子房往拜焉。曰:此东王公之玉童也。昔元始告十方天人曰:吾自造言混沌化生,二仪役御阴阳始封。皇上元君与东华扶桑大帝等,校量水火定平劫数。中皇元年,太上於玉清琼房金阙上官授帝宝经花图玉诀,使传后学,玉名合真之人。故玄纲云:东华不秘於真诀是也。紫府者,帝君校功行之所,夫海内有三岛,而十洲列其中。上岛三洲谓蓬莱、方丈、瀛洲也,中岛三洲谓芙蓉、板苑、瑶池也,下岛三洲谓赤城、玄关、桃源也。三岛九州鼎峙混一之中,又有洲日紫府,踞三岛之问,乃帝君之别理,迁转灵官职位,较量群仙功行,自地仙而至神仙,神仙而至天仙,天仙而转真圣入虚无洞天,凡三迁也,皆帝君主之。释之名也,东华者,以帝君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也。分治东极,居东华之上也。紫府者,职居紫府,统三十五司命,迁转虚官较品真仙也。阳者主东方,少阳九气生化方汇也。帝君者位东方,诸天之尊,君牧众圣为生物之王。《易》曰:帝出乎震是也。故日东华紫府少阳帝君。又《真教元符经》云:昔二仪未分媒津蒙洪,如鹦子玄黄之中也。自然有盘古真人,移古就今是日盘古,乃是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行虚空之中。又有太元圣母化生天脊脉中,经一劫天王行施圣母遂生,天皇·号上皇元年始世主万六千岁,受元始上帝符命为东宫大帝扶桑大君。东皇公号日元阳父,考之仙经或号东王公,或号青童君,或号方诸君,或号青提君,名号虽殊,即一东华也。圣朝至元六年正月日上尊号曰:东华紫府少阳帝君。

西王母七月十八日生

西王母者,乃九灵大妙龟山金母也,号太虚九光龟台金母焉。吾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在昔道气凝寂湛体无为,将欲赞助玄功生化万物,先以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木公焉,木公生於碧海之上苍灵之墟,以主阳和之气,理於东方,亦号日东王公焉。又以西华至妙之气化而生金母焉,金母生神於伊川厥姓纵氏,生而飞翔,以主元毓玄奥於眇莽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结而成形,与东王公共理二气,而养育天地陶钧万物矣。柔顺之本为极阴之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咸所隶焉。所居昆仑之圃,板风之苑,玉扬玄台九层,左带瑶池,右环翠水。女五,华林、娟兰、青娥、瑶姬、玉卮。周穆王三十五年,命八骏使西巡狩至昆仑宾谒祠见之,持白璧重锦以为王母寿焉。时王母以瑶池珍飨,紫府琼浆,九天仙药於穆王燕於瑶池。七月七日降汉武帝殿,母进蟠桃七,校於帝自食其二,帝欲留校,母曰:此桃非世问所有,三千年一实。忽东方朔於牖问窥之,母指之曰:此儿已三偷吾桃矣。是日命侍女董双成吹云和之笛,王子登弹入琅之傲,许飞琼鼓灵虚之簧,安法兴歌玄,以为武帝寿焉。

东王公

相传东王公与玉女投壶,袅而脱误不接者,天为之笑开口,流光今电是也。

上元一品帝

上元一品九气天宫紫薇大帝,即延生之符始阳之气结成,至真处玄都元阳七宝紫薇上宫,总主上宫诸天帝王上圣高真参罗万象星君。每至正月十五日上元月日,天官考籍大千世界之内,十方国土之中,上至诸大神仙升临之籍,星宿照临国土分野之薄,中至人品考限之期,下至鱼龙变化飞走港动生化之期,并俟天官集圣之日录奏,分别随业改形,随福受报,随劫转输,随业生死,善恶随绿,无复差别。

中元二品大帝七月十五日圣生

中元二品七气地官清虚大帝,九土无极世工界洞空清虚之宫,总主五岳帝君并二十四治山九地土皇四维八极神。每至十月十五日中元月日,地官考籍大千世界之内十方国土之中,上至诸大神仙升临之籍,星宿照临国土分野之薄,中至人品考限之期,下至鱼龙变化飞走潜动生化之期,并俟地官集圣之日录奏,分别随业改形,随福受报,随劫转输,随业生死,善恶随绿,无复差别。

下元三品大帝

下元三品五气水官洞阴大帝,洞元风泽之黑,晨洁之精,金灵长乐之宫。总主九江水帝四渍神君十二溪真三河四海神君,每至十月十五日下元月日,水官考籍大千世界之内,十方国土之中,上至诸大神仙升临之籍,星宿照临国土分野之薄,中至人品孝限之期,下至鱼龙变化飞走潜动生化之期,并俟水官集圣之日录奏,分别随生改形随福受报随劫转轮,随业生死善恶随绿无复差别,宜悉知之。

东岳三月二十八日生

泰山者,乃群山之祖,五岳之宗,天地之神,神灵之府也。在兖州奉符县,今太安州是也。以梁父山为储副。东方朔《神异经》曰:昔盘古氏五世之苗裔日赫天氏,赫天氏日胥勃氏,胥勃氏日玄英氏,玄英氏子日金输王,金轮王弟曰少海氏,少海氏妻曰弥轮仙女也。弥轮仙女夜梦吞二日,觉而有娠生二子,长曰金蝉氏,次日金虹氏。金虹氏者,即东岳帝君也,金蝉氏即东华帝君也。金虹氏有功在长白山中,至伏羲氏封为古岁,为太华真人掌天仙六籍,遂以岁为姓,讳崇。其古岁者,乃五岳之前无上天尊所都之地,今之奉高是也。其后乃水一天尊之女也。至神农朝赐天符都官,号名府君。至汉明帝封太山元帅,掌人世居民贵贱高下之分,禄枓长短之事,十八地狱六案簿籍,七十五司生死之期。圣帝自尧、舜、禹、汤、周、秦、汉、魏之世,只有天都府君之较,按《唐会要》曰:武后垂拱二年七月初一日封东岳为神岳天中王,武后万岁通天元年四月初一日尊为天齐君。玄宗开元十三年加封天齐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十月十五日诏封东岳天齐仁圣王,至祥符四年五月日尊为帝号:东岳天齐仁圣帝。淑明皇后,圣朝加封大生二字,余封如故。帝五子,宣灵侯,惠灵侯,和惠夫人,至圣炳灵王,永泰夫人,居仁尽鉴尊师,佑灵侯,淑惠夫人。帝一女,玉女大仙。即岱岳太平顶玉女娘娘是也。

南岳

南岳衡山,衡州衡山县是也,以霍山为储副。东方朔《神异经》云:姓崇,讳覃。南岳主於世界星辰分野之地,兼麟甲水族龙鱼之事。大中祥符四年五月二十五日追尊帝号:司天昭圣帝,景明皇后。圣朝加封大化二字,余封如故。

西岳

西岳华山,在华州华阴县是也,以太白山为储副。东方朔《神异经》云:神姓善,讳里。西岳者主管世界金银铜铁五金之属,陶铸坑冶,兼羽毛飞乌之事。大中祥符四年五月日追尊帝号:金天顺圣帝,肃明皇后。圣朝加封大利二字,余封如故。

北岳

北岳恒山,在定州曲阳县是也。以略峒山为储副。东方朔《神异经》云:神姓晨,讳锷。北岳者主於世界江河淮济,兼虎豹走兽之类,蛇虺昆虫等属。大中祥符四年五月日追尊帝号:安天玄圣帝。静明皇后。圣朝加封大贞二字,余封如故。

中岳

中岳嵩山,在西京河南府登封县是也。以少室山为储副。东方朔《神异经》云:神姓惮,讳善。中岳者主於世界地泽川谷沟渠山林树木之属。大中祥符四年五月日追尊帝号:中天崇圣帝。正明皇后。圣朝加封大宁二字,余封如故。

四渎神

江渎神,即楚屈原大夫也。唐始封二字公,宋加四字公。本朝加封四字王,号广源顺济王。

河渎神,即汉陈平也。唐始封二字公,宋加四字公。本朝加封四字王,号灵源弘济王。

淮渎神,即唐裴度也。唐始封二字公,宋加四字公。本朝加封四字王,号长源候济王。

济渎神,即楚作大夫也。唐始封一字公,宋加四字公。本朝加封四字王,号清源汉济王。

五方之神

武王伐纣都洛邑,天大雨雪,甲子朔五神车骑止王门之外,欲谒武王。王曰:诸神各有名乎?师尚父曰:南海神名祝融,北海神名玄冥,东海神名勾芒,西海神名募收,河泊名冯修。使谒者以名召之,神皆警而见武王。王曰:何以教之?神曰:天伐殷立周,谨来受命,各奉其使。武王曰:子岁时无废礼焉。按传共工氏子日龙主社为后土神,少昊子日重主木为勾芒神,颛顼子黎喜火为祝融神,少昊第二子该主金为募收神,少昊第三子熙王水为玄冥神。

太乙

天神也,按《汉书》:刘向校书天禄阁,有老人着黄衣植青华而进见,向在暗中,遂出杖端火照向读书。向问其姓名,答曰:我太乙之精。

肩吾

按《山海经》: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人面虎身虎爪九尾,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庄子所谓肩吾得之以处太山是也。

烛阴

海外锺山之神名曰烛阴,即烛龙也。其神视为书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气息为风,身长千里,人面蛇身,一足赤色,在无昔之国。

雷神六月二十四日生

庙在雷州之西南八里,昔乡人尝造雷鼓雷车置庙中。有以鱼乱肉同食者,立为霆震。旧记云:陈天建初州民,陈氏者因猎获一卵,围及尺余,拥归家。忽一日霹雳而开,生一子,有文在手,日雷州,后养成,名文玉,乡俗呼为雷种。后为本州刺史,殁而有灵,乡人庙祀之,阴雨则有电光吼声自庙而出。宋元累封王爵,庙号显震,德佑中更名威化。《国史补》:雷州春夏多雷,秋日则伏地中,其状如负,人取而食之。又雅州瓦屋山有雷洞,投以瓦石应手电震。

电神

相传东王公与玉女投壶最而脱误不接者,天为之笑,开口流光,今之闪电是也。

风伯

飞廉是也,应助曰:飞廉神禽,能致风气,身似鹿,头似爵,有角,尾似蛇,大如豹。

雨师

商羊是也。商羊神乌,能小,吸则淇渤可枯。

搜神记卷之一竟

#1『卷之一』原无,据体例补。

#2『黄』原为『皇』,据文义改。

#3『常』原为『当』,据文义改。

#4『木』原为『人』,据文义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