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国秦越人撰临川晞范子李駉子野句解
四十七难曰:
人面独能耐寒者,何也?
人头面独能禁耐寒如何。
然:人头者,诸阳之会也。
详见头者诸阳之会图。
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
手少阴从心系侠咽,又上肺,出腋下,下循懦内后康。足少阴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出络心,注胸中。手太阴从肺系出腋下,下循燸内。足太阴从胃上膈,注心中。手厥阴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下循燸内。足厥阴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后。
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
诸阴皆不至头,惟诸阳至头。
故令面耐寒也。
阳气在头面,故耐寒。
虚实邪正第七#1
四十八难曰:
人有三虚三实,何谓也?
人有三般虚、三般实如何。
然:有脉之虚实。
豚有虚有实。
有病之虚实。
病有虚有实。
有诊之虚实。
诊视有虚有实。
脉之虚实者,濡者为虚,紧牢者为实。
濡者阴豚也,故日虚;紧牢阳豚也,故日实。
病之虚实者。
有三。
出者为虚,入者为实。
一则阴阳者,主其内外也,今阳不足,阴出乘之,故出为虚。阴不足,阳入乘之,在外俱阳,故入为实。
言者为虚,不言者为实。
二则肺主声,入心为言,故言为虚。肝主谋虑,入心即不言,故不言为实。
缓者为虚,急者为实。
三则阳主虚,阳即急,皮肤满急为实。阴主静,阴即缓,皮肤宽缓为虚。
诊之虚实者。
有四。
濡者为虚,牢者为实。
则#2皮肤濡缓为虚,皮肤牢强为实。
痒者为虚,痛者为实。
二则身体痒痒为虚,身体几有疼处为实。
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
三则轻手按之则痛,为外实,病浅故也。重手按之便快,为内虚,病深故也。
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
四则重手按之则痛,为内实,病深故也。轻手按之乃快,为外虚,病浅故也。
故日虚实也。
又总言之。
四十九难曰:
有正经自病。
正经虚则剩理开,胜理开则内自发来,不从外来。
有正#3邪所伤。
五行相克,邪自外伤。
何以别之?
二者何所辫别。
然:经言忧愁思虑则伤心。
心为神,五藏之君,聪明寸#4智,皆由心出。忧劳太甚则伤其心,心伤神弱也。
形寒饮玲则伤肺。
肺主皮毛,形寒者,皮毛寒也。又主受水浆,不可玲饮,肺又恶寒,故日伤。
志怒气肝#5逆,上而不下则伤。
肝主谋虑,胆主勇断,虽在志为怒,其怒太甚,亦有所伤。
饮食劳倦则伤脾。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以饮食饱,胃气满,脾络常急,或走马跳跃,或以房劳,亦能伤脾。
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则伤肾。
腰者肾之府,久坐则肾气不得宣行,故损也。肾穴在足心,名日涌泉。居处湿地,亦损也。强力者,举重引弩也;入水者,度水跌仆,喘出於肾,或妇人经水未过,强合阴阳。
是正经之自病者也。
此五者,皆正经自病,皆谓它邪。
何谓五邪?
问五藏外邪。
有#6中风。
中,伤也。肝应风,邪散於五藏为五色,春伤於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有伤暑。
暑喜归心,邪入五藏为五臭,夏伤於暑,秋为瘠疟。
有饮食劳倦。
脾主味,邪入五藏为五味,正经自病,言饮食劳倦。今五邪亦言饮食劳倦。正经病,谓正经虚。又伤饮食五邪病,谓食饮伤脾而致病也。
有伤寒。
肺主#7燥,而其令清切。肺主声,邪散入五藏为五声,肺主皮毛,恶寒,冬伤於寒,春必温病。
有中湿。
肾主水,主湿,邪入五藏为五液,秋伤於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
此谓五邪。
此五病从外来。
假令肝病。
且如肝不#8受病。
何以知中风得之?
问中风之因。
然:其色当青。
答巽为风,属木,其色青。
何以言之,肝主色。
木之华萼,敷布五色,作五邪。
自入为青。
本经自病。
入心为赤。
肝邪入心,其色乃赤。
入脾为黄。
肝邪入脾,其色黄。
入肺为白。
肝邪入肺,其色白。
入肾为黑。
肝邪入肾,其色黑。
肝为心邪,故知当赤色也。
肝主中风,心主伤暑,今心病中风,故知肝邪往伤心也。
其病身热,胁下满痛。
心主伤暑,病则身热,肝布两胁,故胁满。
其脉浮大而弦。
浮大心豚,弦肝脉。
何以知伤暑得之?
问伤暑之由。
然:当恶臭。
心主暑,恶臭。
心#9主臭。
心,火也。火之化物,主#10臭出焉。
自入为焦臭。
火性炎上,则生焦苦,正经自病。
入脾为香臭。
火之化土,其臭香。
入肝为躁臭。
火之化木,其臭躁。
入肾为腐臭。
火之化水,其臭腐。
入肺为腥臭。
火之化金,其腥臭#11。
故知心病,伤暑得之也,当恶臭。
所以心病得於伤暑,故当恶臭。
其病身热而烦,心痛。
注见十六难。
其脉浮大而散。
心自病豚。
何以知饮食劳倦得之?
问饮食劳倦之由。
然:当喜苦味也,虚为不欲食,实为欲食。
脾主味,故知之。脾经虚则不欲食,脾经实则欲食。
何以言之?
问所喜味。
脾主味。
脾主甘,甘受味,故主味。
入肝为酸。
脾邪乘肝,故喜酸。
入心为苦。
脾邪乘心,喜苦。
入肺为辛。
脾邪入肺,喜辛。
入肾为咸。
脾邪入#12肾,喜咸。
自入为甘。
本经自病,故喜甘。
故知脾邪入心,为喜苦味也。
心主伤热,脾主劳倦。今心病以饮食劳倦得之,故知脾邪入心,为喜苦味。
其病身热而体#13重,嗜外,四支不收。
身热者心,体重者脾,主四支不能收拾。
其脉浮大而缓。
浮大心脉,缓者脾。
何以知伤寒得之?
问伤寒也。
然:当谵言妄语。
既伤於寒,则言语当语妄。
何以言之?
如何言语谵妄。
肺主声。
金扣之有声,故五音出於肺。
入肝为呼。
木畏金,故呼。
入心为言。
金火相当,夫妇相见,故言故笑。
入脾为歌。
土母金子,子母相见,故有歌。
入肾为呻。
金母水子,子之见母,发娇呻声。
自入为哭。
肺主秋,秋愁也。其音商,商伤也。故自为哭。
故知肺邪入心,为谵言妄语也。
心主暑,肺主寒。谵言妄语,皆肺邪#14入心之所致。
其病身热,酒洒恶寒,甚则喘咳。
身热者,心病。恶寒喘咳者,肺病。
其脉浮大而涩。
浮大心豚,涩肺豚。
何以知伤湿得之?
问伤湿之由。
然:当喜汗出不可止。
既伤於湿,则叉自汗不止。
何以言之?
如何自汗。
肾主湿。
肾主水,水流湿,五湿皆出於肾。
入肝为泣。
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感而泣下,谓肺主悲,悲则金有余,木乃畏之,水乃木之母,母忧子息,肝入为泣。
入心为汗。
水火交泰,蒸之为汗。
入脾为涎。
土夫水妻,从夫生涎。
入肺为涕。
北方生寒,寒生肾,今寒感皮毛,内合於肺,肺寒则涕。
自入为唾。
肾之脉上络於舌,故自病为唾。
故知肾邪入心,为汗出不可止也。
故知自汗不止,皆肾邪入心之所致。
其病身热,而小腹痛,足经寒而逆。
身热心病,余皆肾病,见十六难。
其脉沉濡而大。
大者心豚,沉濡肾豚。
此五邪之法也。
五邪脉之法度。
五十难曰:
病有虚邪,有实邪#15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别之?
问此五邪,何所辫别。
然:从后来者为虚邪。
心主之时,脉当洪大而长,反得弦小而急,是肝主思,木传於心,夺心之主,是肝往乘心,故言从后来。肝为心之母,母之乘子,是为虚邪。
从前来者为实邪。
心主得脾豚,心主毕当传脾。今心主未毕,是脾来逆夺其主,故言从前来。脾者心之子,子之乘母,为实邪O
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
火从所不胜於水,今病肾脉来乘,故为贼邪。
从所胜来者为微邪。
火从所胜於金,心病肺脉来乘,故云微邪。
自病者为正邪。
心主之时,豚反实强太过,反得虚微,为正邪。又无他邪相乘也。
何以言之?
又问。
假令心#16得之为正邪。
心主暑,今自病伤暑,故言正邪。
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
从前来者,脾乘心也,故云实邪。
伤寒得之为微邪。
从所胜来者,肺乘心也,肺主寒,又畏心,为微邪。
中湿得之为贼邪。
从所胜不中者#17,肾乘心也,肾主湿,水克火,故为贼邪。
五十一难曰:
病有欲得温者。
有病欲得温暖之处。
有欲得寒者。
有病欲得寒冻之处。
有欲得见人者。
有病欲与人得见。
有不欲得见人者。
有病不欲与人相见。
而各不同。
所欲不同。
其病在何藏府也?
所沾疾病,在何藏府。
然:病欲得#18见人者,病在府也。
府万物#19病在府,故欲得见人。
病欲得温,而不欲得见人者,病在藏也。
藏属阴,病在藏,故欲得温暖,而不欲见人。
何以言之?
又问如何。
府者阳。
六府属阳。
阳病欲得寒,又欲见人。
手三阴三阳应天,主暄者#20燥,故得寒又欲见人。
藏者阴。
五藏属阴。
阴病欲得温。
足一#21阴三阳应地,主病寒温,故欲得温。
又欲闭户独处。
阴主内,故欲闭户独处於外。
恶闻人声。
阴主静,故恶闻人声。
故以别其藏府之病也。
故以所欲辩别藏府疾病。
五十二难曰:
府藏发病,根本等不?
府藏发生疾病,其根本还一般否。
然:不等也。
答终不是一般。
其不等奈何?
问不同是如何。
然:藏病者,止而不移。
藏病属阴,阴主静,故止住而不移动。
其病不离其处。
疾病止在一处,不复离去。
腑病者,仿佛贲向#22。
府病属阳,阳主动,故所向仿佛贵冲。
上下行流。
流行或上或下。
居处无常#23。
疾病居止不正一处,全无常所。
藏府传病第八#24
五十三难曰:
经言七传者死。
详见辩疑。传受,谓五行相生而数之,数终於五,又却再#25数至二成七,上之五来传於七,七之被克,故云。
间藏者生。
传受问一藏者生。
何谓也?
传受同,而生死异如何。
然:七传者,传其所胜也。
传其所克之藏,故云七传。
问藏者,传其子也。
传其所生之子,故云问藏。
何以一甭之?
又问。
假令心病传於肺。
水木火土金,第五火字,隔第六土字来克,金被火克,故死。已下仿此。
肺传於肝。
金克木。
肝传於脾。
木克土。
脾传於肾。
土克水。
肾传於心。
水克火。
一藏不再伤。
且如心传肺,肺死而不传,故止传一藏,而不再传第一#26藏。
故言七传者死。
第七传者死。
问藏者,传其所生也。
母能生子,藏府传之於子者,为问藏。
假令心病传脾。
心传脾,脾得生气,是母子相传,故云生也。心胜肺,脾问之。
脾传肺。
脾胜肾,肺问之。
肺传肾。
肺胜脾#27,肾问之。
肾传肝。
肾胜心,肝问之。
肝传心。
肝胜木#28,心问之。
是母子自相传,竟而复始,如环无端,故言生也。
母子自相传受,周而复始,而#29有终穷,故有生生之理。
五十四难日:
藏病难治。
五藏之病最难治疗。
府病易治,何谓也?
六府受病,却易治疗如何。
然:脏病所以难治者,传其所胜也。
肝胜脾,脾胜肾,肾胜心#30心胜肺,肺胜肝,故难治。
府病易治者,传其子也。
木传火,火传土,土传金,金传水,水传木,木逆相生,故易治。
与七传、问藏同法也。
与前章法度同。
藏府积聚第九二首
五十五难曰:
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
有积病,有聚病,何所辩别。
然:积者,阴气也。
阴气成以为积。
聚者,阳气也。
阳气成以为聚。
故阴沈而伏。
阴性静,常沉藏隐伏。
阳浮而动。
阳性动,浮泛於上。
气之所积,名日积。
气所积而成,名日积。
气之所聚,名曰聚。
气所聚而成,名日聚。
故积者,五藏所生也。
积由#31於五藏生之。
聚者,六府所成也。
聚由於六府成之。
积者,阴气也。
五藏属阴,传其所胜,当王时不收,留结为积。
其始#32有常处。
肝左胁,肺右胁,心脐上,肾脐下,脾中胱#33,各#34有常处。
其痛不离其部。
疼痛止在一部,不离其部位。
上下有所终始。
跻上脐下,各有终始。
左右有所穷处。
胁左胁右,各有穷极去处。
聚者,阳气也。
六府属阳,五聚乃阳气所成。
其始发无根本。
发病之始,全无根本。
上下无所留止。
气之所聚,回转不定,未尝留止於脐之上下。
其痛无常处,谓之聚。
疼痛无一定去处,故谓之聚。
故以是别知积聚也。
以藏府而别其孰为积、孰为聚。
五十六难曰:
五藏之积,各有名乎?
积者,蓄也。血豚不行,积蓄成病也。各有名否。
以何月何日得之?
何月分、何日子得此积。
然:肝之积,名日肥气。
肥气者,如肉肥盛之状,此是肝积,小充多有之。
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
生在左胁,而#35覆杯突出,有头有足。
久不愈。
久不安愈。
令人发咳逆瘤疟,连岁不已。
令人沾息咳逆瘠疟,连年岁不得住。
以季夏戊己日得之。
季夏六月,脾土正王之月也。戊己土也,脾#36气乃戊己日得此疾。
何以言之?
何绿戊己日得肥气。
肺病传於肝。
五藏受病传於所#37胜,其初沾之肺病,肺金胜肝,故肺传之於肝。
肝当传脾。
肝木#38胜脾土,肝不受肺之邪,传之於脾。
脾季夏适王,王者不受邪。
季夏乃脾土正王之时,不受肝所得之邪。
斗肝复欲还肺。
肝以脾王而不受邪,故复欲不与脉#39。
肺不肯受,故留结为积。
肺又不受,则因此留结成肥气之积,寓#40以长大,病因成矣。
故知肥气,以季夏戊己日得之。
故知六月戊已日,得肥气之积。
心之积,名曰伏梁。
伏梁者,祖屋舍之梁栋,此是心积。
起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
发起於齐上,有如手臂之大,又逆上至於心下。
久不愈。
久不安愈。
令人烦心。
令人心下烦阀。
以秋庚辛日得之。
秋弦豚#41金正王之月,庚辛金也,伏梁得於庚辛日。
何以言之?
何绿庚辛日得伏梁。
肾病传心。
始初沾息肾病,肾水胜心火,故得於必o
心当传肺。
心不受肾邪,心火胜肺金,当传於肺。
肺秋适王,王者不受邪。
秋肺金所王之月,不受心所传之邪。
心复欲还肾。
心以肺王而不受邪,复欲还与肾。
肾不可#42受,故留结为积。
肾又不受,故因此留结为伏梁。
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
故知秋庚辛日得伏梁积。
脾之积气,名曰痞气。
痞,否也。否结成积,此是脾积。
在胃院,覆大如盘。
痞气覆於胃院,大如盘状。
久不愈。
久不安愈。
令人四肢不收。
脾主四肢不能收拾。
发黄疸。
黄疸,身体手足皆黄。
饮食不为肌肤。
脾胃乃饮食藏府,善食而受,谓之食#43。
以冬壬癸日得之。
冬乃肾水所王之月,壬癸水也,痞气得於壬癸日。
何以言之?
何绿壬癸日得痞气。
肝病传脾。
始初沾息肝病,肝木胜脾土,故传於肝。
脾当传肾。
脾不受肝邪,脾土胜肾水,当传於肾。
肾以冬适王,王者不受邪。
冬肾水所王之月,不受脾所传之邪。
脾复欲还肝。
脾以肾平,而不受邪,复#44欲还与肝。
肝不肯受,故留结为积。
肝又不受,故因此留结为痞气之积。
故知痞气,以#45壬癸日得之。
故知壬癸日得痞气积。
肺之积,名日息贲。
息,表#46也。责,鬲也。言肺在鬲上,其气不行,渐长而逼於鬲也,此肺积之名。
在右胁下,覆大如杯。
覆於右胁,其大如杯状。
久不已。
久不得已。
令人洒淅寒热。
肺虚则酒淅寒,肺实则热而闷。
喘咳,发肺壅。
肺寒则气道涩,改喘咳而肺壅。
以春甲乙日得之。
春肝木所王之月,甲乙木也,息贵得於甲乙日。
何以言之?
何绿甲乙日得息贵。
心病传肺。
如初沾患心病,心火胜肺金,故传於肺#47。
肺当传肝。
肺不受心邪,则金胜肝木,当传於肝#48。
肝以春适王,王者不受邪。
春肝木所王之月,不受肺所传之邪。
肺复欲还心。
肺以肝王而不受邪,复欲还与心。
心不肯受,故留结为积。
心又不受,故因此留结为息贵之积。
故知息贲以春甲乙日得之。
故知甲乙日得息贵积。
肾之积,名日贲豚。
贵,聚也,似豚状也,此肾积之名。
发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
自小腹发起,上冲心下,其状若豚,或时上,或时下。
久不已。
久不得已。
令人喘逆。
令人沾息喘逆。
骨痿少气。
肾主骨,骨枯髓喊,发为骨痿。痿,无力也。
以夏丙丁日得之。
夏心火所王之月,丙丁火也,丙丁日得贵豚。
何以言之?
何绿丙丁日得贵豚积。
脾病传肾。
始初沾息脾病,脾#49土胜肾水,故传之於肾。肾当传心。肾不受脾邪,肾水胜心火,故传於心。
心以夏适王,王者不受邪。
夏心火所王之月,不受肾所传之邪。
肾复欲还脾。
肾以心王而不受邪,复欲还与脾。
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
脾又不受,故因此留结为贵豚之积故
知贲豚以夏丙丁日得之。
故知丙丁日,得责豚之积。
此五积之要法也。
此是五积病源要法。
#1七:此下《集注》有『凡五首』三字。
#2则:依上下文例,此前似脱『一』字。
#3正:《本义》作一五』。
#4寸:疑当作『才』。
#5肝:此字《本义》在本句末『伤』字下。
#6有:此前《集注》有『然』字。
#7主:原作『永』,据文义及上下文例改。
#8不:疑为『木』之误。
#9心:此上《集注》有『何以言之』四字。
#10主:《集注》四十九难虞注作『五』。
#11腥臭:依上文例当作『臭腥』。
#12入:原作『与』,据文义改。
#13体:原作『病』,据《本义》改。
#14邪:原作『和』,据文义及《集注》吕注改。
#15邪:此下《本义》有『有贼邪』三字。
#16心:此下《本义》有『病,中风得之为虚邪,伤暑』十字。
#17从所胜不中者:《集注》五十难吕注作『从所不胜来者』。
#18得:此下《本义》有『寒而欲』三字。
#19物:据下句注文,似当作『属阳』。
#20《集注》五十一难丁注作『暑』。
#21据上句注文似当作『三』。
#22向:《本义》作『响』。
#23常:此下《本义》有『故以此知藏府根本不同也』十一字。
#24第八:此下《集注》有『凡二首』三字。
#25再:原作『又』,据《集注》五十三难虞注改。
#26一:据文义当作『二』。
#27脾:据前后文例当作〔肝』。
#28木:据上文例当作『脾』。
#29而:据文义当作『无』。
#30肝胜脾,脾肚肾,肾胜心:原作『肝胜肾,肾胜脾,脾胜心』,与五行相克关系不符,据《集注》五十四难丁注改。
#31由:原作『虫』,据下句注文改。
#32始:此下《本义》有『发』字。
#33脘:原作『沈』,据文义改。
#34各:原作『名』,据文义政。
#35而:据文义当作『如』。
#36脾:据上文当作『肥』。
#37所:原作『金』,据文义改。
#38木:原作『不』,据文义改。
#39不与脉:据原文当作『还与肺』。
#40寓:文义未属,疑误。
#41秋弦脉:据前后文例似当作『秋乃肺』。
#42可:《集注》作『肯』。
#43食:此下疑脱『亦』字。
#44邪,复:原作『复邪』,据文义乙转。
#45:此下《本义》有『冬』字。
#46:《集注》五十六难杨注作『长』。
#47肺:原作『肝』,据文义改。
#48肝:原作『肺』,据文义改。
#49原作『肝』,据文义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