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伤寒
经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余始读而疑之。谓既伤于寒。何以反病热乎。盖寒者天之阴气也。热者人之阳气也。天以阴气侵人。则拘急而畏寒。
人以阳气被郁。则蒸冒而发热。然邪气既盛。正气不能拒之而出。须以辛温之药助之。使邪从汗解而愈。此发表之所由设也。重则麻黄。次则羌活。
又次则紫苏。皆当因其轻重而施之。中病即止。毋使过剂。过则邪气既去。
正气反虚。种种变迁。不易枚举。盖汗者身之液也。始由寒闭腠理。无从发越。故藉汗以疏通。令气和平斯已。今发之太过。则人身之津液既耗于外。
必竭于内。无论汗多亡阳。而胃腑燥竭。肾阴消亡。烦渴秘结等症。总由一汗所致。诸谓其可泛视乎。故余尝谓治伤寒法。不可不汗。不可轻汗。不可大汗。不可再汗。不可误汗。明乎此者。庶入仲景之室而免文伯之恐也。
一太阳受冬月严寒。头疼壮热。畏寒拘急。脉紧盛而无汗者。仲景用麻黄二钱。桂枝一钱。甘草五分。杏仁八粒。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名麻黄汤。
治冬月正伤寒。此不可不汗也。
一前症虽具。或感非时暴寒。不可与麻黄汤用羌活紫苏防风荆芥葛根广皮川芎甘草等。量症加减。此不可大汗也。
一前症虽具。或元气素弱。或向有杂病。及产后。痘后。失血后。兼劳倦内伤。
并犯房欲者。果又冒寒。方与荆防苏葛甘草陈皮。随症加减。微解其表。
若不因寒而发热者。只治其本。此不可轻汗也。
一前症虽具。曾经发表出汗。不可复用发散。盖邪既却矣。而又汗之。能不伤正气乎。此不可再汗也。
一凡恶寒发热。杂症皆有。即一疮一疖亦复如是。岂可不审何证所致概用发散。如余治一妇恶寒发热。脉得洪数。询之乃左乳肿痛。余竟治其乳。肿痛顿消。寒热亦止。举一可例其余。此不可误汗也。
余观近时风尚。凡病家。医士。及旁观者一发寒热。动以伤寒首戒。每必曰曾汗否。曾下否。使汗之下之而毙。纵无憾也。如不汗不下而痊。犹未惬志焉。此生民之厄运。未俗之波靡也。失哲代起而痛发之。相沿不觉。
可胜悼哉。余习见劳倦阴虚杂症。胎前产后暑病等。妄发汗而死者。不可胜计。不得不深致焉。
卷之一 伤寒
两感论
伤寒一经有一经之症。则有一经之治。或伤于阳。或伤于阴。固不同也。经何以言两感哉。伤寒有并病矣。如云太阳未已。复过阳明或少阳。并之已尽。则入里。未尽。犹在表。是阳与阳并也。乌知阴不与阴并耶。有合病矣。如云太阳阳明齐病。阳明少阳齐病。或三阳合病。则自下利是阳与阳合也。
乌知阴不与阴合耶。有传经矣。如云一日太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然有始终只在一经者。有传一二经而止者。有越经而传者。有过经不解者。是由阳传入阴也。若阴出之阳则愈矣。有直中矣。三阴受邪。始终不发热。乃不从阳经传入。是阴自受病也。则与阳不相侔矣。若此者。俱不可谓之两感。而所谓两感者。则一阴一阳同受病也。如云太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虽然。三阳之头疼身热耳聋。感于寒者。则诚有之。三阴之烦满谵语囊缩。则是传经热证。若初感于寒。则固未之或见也。且传经热证。与两感之证。既已相同。何以于传经者。曰热虽甚不死。于两感者。曰必不免于死。余不能无辨焉。盖传经者。由三阳入三阴。始终发热。乃脉与证相合者也。两感者。则一阴一阳。外受寒为表实。内受寒为里虚。必脉证不相合者也。如嗣真云太阳症得少阴脉。少阴症反发热之例。
差足以当之。故予尝谓传经之邪。感之者多实。故不即犯三阴而无虑其为甚。两感之邪。受之者必虚。故即兼及三阴而触之即不免。经虽不言虚实。而虽甚必不免之辞。不可充而见之哉。若嗣真注两感篇。则根据文配释。
求之病情。终不相符。故予以嗣真太阳少阴之例。推之于阳明太阴。少阳厥阴。当无不然。又何疑之有。
附嗣真少阴症似太阳太阳脉似少阴不同论盖太阳病。脉似少阴。少阴病。证似太阳。所以谓之反。而治当异也。今深究其旨。均自脉沉发热。以其有头疼。故为太阳病。脉当浮。今反脉不浮而沉者。以里虚久寒正气衰微所致。今身体疼痛。故宜救里。使正气内强。逼邪外出。而干姜生附。亦能出汗而解。假若里不虚寒。则见脉浮。而正属太阳麻黄证也。均自脉沉发热。以其无头疼。故名少阴病。当无热。
今反寒邪在表。但皮肤郁闭而为热。如在里。则外必无热。故用麻黄细辛以发表间之热。附子以温少阴之经。假使寒邪惟在里。当见吐利厥逆等症。而正属少阴四逆汤证也。以此观之。表邪浮浅。发热之反尤轻。
正气衰微。脉沉之反为重。此四逆为剂。不为不重于麻黄附子细辛汤也。可见熟附配麻黄。发中有补。生附配干姜。补中有发。所谓太阳少阴脉沉发热虽同。而受病有无头疼与用药自别。故并言之耳。若误治之。其死必矣。
按嗣真云。太阳症头疼身热。是太阳感寒也。脉当浮而反沉。是少阴脉。
又非少阴感寒乎。用四逆汤。治少阴。救里为急。不虑太阳之邪不出也。
又云少阴症脉沉。是少阴感寒也。不应热而反发热。是太阳症。又非太阳感寒乎。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兼治太阳。以发表热。不虑少阴之经不温也。虽然。太阳症而脉浮。复兼吐利。将独治太阳乎。少阴脉沉而发热。
不兼太阳。则又当专主少阴矣。不可不知。由此推之。如阳明身热潮热。
而脉微弱下利四肢厥冷。则又是太阴矣。宁独主阳明也乎。不得不参附子理中等汤。救太阴之里也。少阳寒热往来。而脉细蛔厥烦躁腹疼。
则又是厥阴矣。宁独主少阳也乎。不得不参吴茱萸等汤。救厥阴之逆也。盖阳症阳脉。易辨也。阳症阴脉。症假脉真也。又有症假而脉亦假者。
如阴极发躁。欲投水中。脉来鼓指。重按全无。内真寒而外假热也。更有脉涩肢冷。呕逆便秘。伏热于中。水极似火。火极亦似水也。凡此者又岂可与两感同论哉。要之治其本者。百不一失。治其标者。百不一得。临症者慎旃。
四逆汤附子(二钱) 甘草 干姜(各一钱五分)
水煎服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 细辛(各二钱) 附子(一钱)
水煎服理中汤人参 白术 干姜(各一钱) 甘草(八分)
水煎服。腹痛甚。加附子。寒而吐者。加生姜。小便不利。加茯苓。肾气动者。去术。
吴茱萸汤吴茱萸 生姜(各三钱) 人参(一钱)
水钟半。枣一枚。煎七分服。
卷之一 伤寒
太阳论
经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又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头项痛。腰脊强。以其经从头项下肩膊挟脊抵腰中。其所统者大。其所循者远。故易以犯。犯之则恶寒发热。独甚于他经。仲景以麻黄汤发之。此有是太阳症。用是太阳药也。若在阳明。则热多而寒少。无是症矣。在少阳。则寒往而热来。亦无是症矣。传入三阴。则有热而无寒。更无是症矣。故惟太阳一经。寒独甚。脉独紧。汗独无。未传阳明。则口不渴。未传少阳。则耳不聋。仲景用麻黄汤为太阳之正治。固非易老九味羌活汤之所能代也。若苟非太阳而阳明。则用葛根汤。非太阳而少阳。则用柴胡汤。均非麻黄汤之可假借也。虽然太阳一经。非独冬时严寒。能触犯之。而四时寒邪。皆能犯之。如犯之而身果寒。脉果紧。其症具在。即四时皆用麻黄可也。如犯之而寒不甚。紧不盛。其症虽具。即冬时不用麻黄可也。况作劳辛苦之人。及本元亏损之后。而偶冒寒邪。脉紧少力者。又当从权以治。不必执用麻黄可也。盖以麻黄骁悍之性。攻邪固易。损正不难。一误投之。为变不测。可不慎乎。
按麻黄汤。为太阳经正药。余所以谆谆慎之者。盖非其时。非其经。非其人之质足以当之。鲜不为害。请勿轻试。为天下幸甚。
治验
一友积劳后。感寒发热。医者不审。以麻黄汤进。目赤鼻衄。痰中带血。继以小柴胡汤。舌干乏津。余诊之。脉来虚数无力。乃劳倦而兼阴虚候也。误投热药。能不动血而竭其液耶。连进地黄汤三剂。血止而神尚未清。用生脉散及归脾汤去 术投之。神虽安而舌仍不生津。予曰。肾主五液。
而肺为生化之源。滋阴益气。两不见效。何也。余熟思之。乃悟麻黄性不内守。服之而竟无汗。徒伤其阴。口鼻见血。而药性终未发泄。故津液不行。予仍以生脉散固其本。用葛根陈皮引之。遂得微汗。舌果津生。后以归脾汤六味丸而痊。
一医者素自矜负。秋月感寒。自以麻黄汤二剂饮之。目赤唇焦。裸体罔顾。
遂成坏症。
一药客感冒风寒。自谓知药。竟以麻黄五钱服之。吐血不止而毙。此二症虽进黄连解毒犀角地黄汤。终不挽回。大可骇也。
麻黄汤麻黄(二钱) 桂枝(一钱) 甘草(五分) 杏仁(八粒)
加姜枣水煎九味羌活汤羌活 防风 苍术(各一钱) 甘草 白芷 川芎 生地黄 黄芩(各一钱五分) 细辛(七分)
加姜枣水煎
卷之一 伤寒
阳明少阳论
经曰。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夫同是受寒。不日一日。独日二日三日者。盖传经之邪居多。而自感者少。自感则寒。传经则热。仲景用葛根汤小柴胡汤主二经之病。节庵一曰解肌。
一曰和解。又谓不从标本从乎中治。固知非若太阳汗之而愈也。学人其可执乎。然二经亦有自感者。如阳明为邪。首面大肿。少阳为邪。耳前后肿。
此不从太阳传入。而发热与伤寒无异。东垣用普济消毒饮子。及鼠粘子汤。治之。盖阳明主燥。少阳主火。非比太阳属寒水之司。故治各不同也。
按寒邪入里。未有不传阳明。乃阳明腑病。非阳明之经也。阳明者胃也。
胃为水谷之海。一受寒邪。则水谷不行。为热。为渴。为胀满。甚则谵语狂言。皆其邪也。治之者。不可过汗以竭其液。一也不可早下以伤其阴。二也。不可寒凉以阻其化。三也。宜以葛根平胃加减调之。若少阳一经。属木有火。为呕。为声。为寒热往来。则以小柴胡汤为主。女子临经即谓热入血室。甚则谵语。加生地丹皮。乃至正之法也。尤不可汗下。
一阳明传变至多。治之贵乎得宜。寒则凝而食不化。热则燥而液愈亡。故止渴用葛粉以鼓舞胃气。胜于花粉知母。平胃用浓朴以温中州。非比木香豆蔻。如在上用桔梗枳壳。在下用枳实青皮。而甘草调中。陈皮理气。山楂莱菔消滞之类。虽极平和。实至当不易之常理也。然有饮食伏于中。而不显于脉症者。有脉症似乎饮食。而实非饮食为患。乃中气虚所致。则又当细问其病因。察其脉色舌苔。按其胸腹有无痛处。大便曾解不解。或补或泻。出一定之见以疗之。方为得耳。
葛根汤葛根(一钱半) 麻黄(一钱) 桂枝 芍药 甘草(各六分)
加姜枣水煎。此方治太阳无汗恶风。太阳阳明合病。如阳明腑病。不可概用。
小柴胡汤柴胡(二钱) 黄芩 人参 半夏(各一钱) 甘草(五分)
加姜枣水煎服。
加味小柴胡汤(即前方加生地丹皮各一钱)
普济消毒饮子黄芩(酒炒) 黄连(各八分焙) 人参 橘红 玄参甘草(生用) 连翘 牛蒡子(炒研) 桔梗 柴胡僵蚕(炒) 薄荷(各五分) 板蓝根 马屁勃 升麻(各二分)
水煎服。(便秘酒煨大黄一钱)
鼠粘子汤牛蒡子(焙研) 枳壳 甘草(炙) 柴胡 连翘 黄芩 桔梗(各一钱) 薄荷叶(二钱)
水煎
卷之一 伤寒
三阴论
经言六经。而即继之曰。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此何以说也。余请以三阴概之可乎。伤寒传入三阴。已寒变为热矣。盖太阴者脾也。其经布胃络嗌。故邪入之。则腹满而嗌干。然经既属脾。经病则脾亦病。脾主消磨。亦失其职。况布于胃则食不化。而腹满络于嗌。则热伤阴而嗌干。且但曰满。
则邪犹在中焦。未可遽下。故腹满平以浓朴陈皮。嗌干和以葛根枳桔。此虽治太阴之经。实即治阳明之腑也。少阴者肾也。其经络肺系舌本。故邪入之。则口燥舌干。而渴。然经虽属肾。土旺则水必亏。肾为胃关。亦失传化。
况络于肺。则水不升而作渴。系于舌。则津益亡而口燥。此时邪热已深。仲景所谓忽下以存津液。故实则大小承气下之。虚则六味地黄润之。此虽治少阴之经。亦即治足阳明兼手太阳手阳明之腑也。厥阴者肝也。其经循阴器而络于咽。故邪入之。则烦满而囊缩。厥阴者。阴之尽也。经虽属肝。
此时胃邪下陷。阳亢阴渴。肾水既亏。肝火弥炽。蓄热不解。则烦而且满。阴气已极。则囊缩少泄。如果大便未下。急与下之。下后不解。即与黄连解毒之类。宣散蓄热。庶或有生。此虽治厥阴之经。实即治五脏六腑俱受之病也。不然。或谓邪入于脏。或谓邪入于腑。又为藏物之脏。纷纷不已。曷与正之。
按三阴邪热。皆从三阳传入。而阳明失治尤多。始而过汗以竭其液。继而过下以损其阴。液者。气之余也。阴者。血之属也。气血既损。则烦满燥渴等症作矣。况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三阴既亏。则腐熟传道化物之司。愈失其职。仲景欲急下以存津液。岂无有窥其微者耶。
养葵先生出。直以六味补水。挽其源而治之矣。
卷之一 伤寒
三焦论
内经传入三阴。止曰可泄而已。仲景以下字易之。立大小调胃三承气汤。
后人遵而用之。一汗之后。辄尔遽下。遗人夭殃者多矣。不知仲景分痞满燥实坚。有上中下三焦气血水谷之别。不精求其理。则其法不可得而施也。何以言之。上焦者。气分也。主纳而不出。病则不能主纳矣。于是为痞。在上者因而越之。然有可吐者。有不可吐者。有吐后不减者须枳桔陈皮之属。泄上焦之气则得矣。中焦者。主腐熟水谷者也。病则不能主腐熟矣。于是为满。肠胃为市。无物不受。宜各随其所受而消之磨之。加以苦温等药。
是泄中焦法也。下焦者。阴分也。主出而不纳。病则不能主出矣。于是为燥实坚积。蕴热既久。津液必亡。不能传导。须以荡涤之。剂下之。斯愈矣。由是观之。则上中下三焦。自有浅深次第。有治上焦而中焦得快者。或治中焦而下焦得通者。断未有不泄上中二焦。而遽用承气以下下焦之理也。观其曰邪在中焦。不用枳实浓朴。恐伤上焦元气。以甘草和中。名曰调胃。岂芒硝大黄。独不伤元气乎。又岂甘草一味所能调之乎。观其曰上焦受伤。
则痞而实。去芒硝。名小承气。谓不伤下焦真阴。岂枳实浓朴大黄。果不伐其根本乎。观其又曰。三焦俱伤。痞满燥实坚俱全。用大承气汤。将谓上不伤元气。下不伐真阴乎。又岂可一概浪投者乎。必须以手按病患。自胸至少腹果有硬处。手不可近。不得已而施之可耳。虽然。其间有至理存焉。人之所借以有生者命门也。其所以禀命而营运者。三焦也。命门为生气之原。一名守邪之神。三焦者。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故寒邪侵犯。独赖此火以御之。使不得深入肌肤。即发壮热。而出纳腐熟之司。则不能如平人令矣。所以伤寒独不可食。食亦不化。正谓邪热不杀谷也。宜用甘苦温之药助之方可。奈何反用苦寒以伐其生气哉。否则此火一衰。寒邪直犯则为纯阴症矣。岂能发热乎。
按予一日读东垣脾胃论。其诠解黄 。谓除躁热肌热之圣药。又云温肉分。益皮毛。实腠理。以益元气而补三焦也。似乎劳倦发热。亦本之三焦。则余以伤寒发热。归于三焦。益非无据。然内伤不能食而可食。伤寒独不可食。何欤。一则本气自病。利用补。一则客气来乘。利用攻也。
附时珍三焦辨
时珍曰。三焦者。元气之别使。命门者。三焦之本原。盖一原一委也。命门指所居之府。而名为藏精系胞之物。三焦指分治之部。而名为出纳腐热之司。盖一以体名。一以用名。其体非脂非肉。白膜裹之在七节之旁。
两肾之间。二系着脊。下通二肾。上通心肺。贯属于脑。为生命之原。相火之主。精气之府。人物皆有之。生人生物。皆由此出。胡桃仁颇类其壮。而外皮水汁皆青黑。能入北方。通命门。利三焦。愚按即胰脂也。联系脏腑。
充周一身。皆藉此。
谓胃承气汤大黄(六钱酒洗) 芒硝(四钱) 甘草(一钱)
水煎。
小承气汤大黄(四钱) 浓朴(二钱炒) 枳实(一钱炒)
水煎。
大承气汤大黄(五钱) 浓朴(二钱炒) 枳实(一钱炒) 芒硝(四钱)
水煎。
卷之一 伤寒
阴证论
阴寒一症。向谓寒邪直中。便尔四肢厥逆。阳气顿竭。身如被杖。腹中绞痛。
下利清谷。脉微欲绝。急投四逆理中辈以温之。犹恐不及。窃思人之一身。
有卫气营气。宗气元气。春升之气。水谷之气。种种护持。发源于三焦命门。
以为生生之用者也。何寒邪一犯。辄尔深入至此。不知此非外中之寒。乃本身无火。命门真原。早已衰绝。即不受寒。而阴惨之象。已具于身中。偶或触之。而遂至是也。或以为阳气暴绝。或以为生冷内伤。或以为大寒侵犯。
皆言其标而不言其本。所以仲景取方。止曰救里。意可知矣。况此症生气索然。变异顷刻。非姜桂参附。不足回垂绝之元阳。犹得借口于外中也哉。
一少阴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
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生附子一钱。炙甘草一钱。干姜一钱五分。温服。面赤。加葱。腹痛。加芍药。呕。加生姜。咽痛。加桔梗。
利止脉不出。加人参。
一伤寒已发汗。不解。反恶寒者。虚也。仲景用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三钱。炮附子二钱补之。黄 建中汤。亦可用。
一伤寒下后。又发其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症。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温之。
一伤寒阴盛格阳。其人必躁热而不饮水。脉沉手足厥逆者。是此症也。孙兆用霹雳散。附子一枚。烧存性。为末。蜜水调服。节庵用回阳返本汤更胜。李东垣治冯翰林侄。阴盛格阳伤寒。面红目赤。烦渴引饮。脉来七八至。但按之则散。用姜附汤加人参投入。两服之。得汗而愈。此则神圣之妙也。
一夹阴伤寒。先因欲事。后感寒邪。阳衰阴盛。六脉沉伏。小腹绞痛。四肢逆冷。呕吐清水。不假此药。无以回阳。人参炮姜各一两。生附子一枚。破作八片。水煎分服。脉出身温而愈。吴绶曰。附子乃阴症要药。凡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脉沉细。甚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近世阴症伤寒。往往疑似。不敢用附子。直待阴极阳竭而用之。已迟矣。且夹阴伤寒。内外皆阴。阳气顿衰。必须急用人参。健脉以益其元。佐以附子温经散寒。拾此不用。将何以救之。
按阴寒之症。为害迅速。余所以详列之者。盖欲临是症者。加意焉而不敢忽也。
通脉四逆汤四逆汤加甘草一倍干姜附子汤干姜(二钱) 附子(三钱)
水煎服回阳反本汤熟附子 干姜 甘草 人参 麦门冬 五味子 腊茶 陈皮面戴阳者。下虚也。加葱七茎。黄连少许。用澄清泥浆水煎。临服。入蜜五匙。顿冷冻饮料之。
黄 建中汤黄 (蜜炙一钱五分) 芍药(二钱炒) 肉桂(一钱去皮) 甘草(五分炙)
加姜枣水煎。去渣。入饧一大匙。煎一沸服。若大便溏利。或呕者。不用饧参附汤人参(半两) 附子(炮去皮脐一两)
分作三服。姜水煎。
卷之一 伤寒
阴虚论
夫阴寒者。肾中之真火衰也。阴虚者。胃中之真水亏也。真火衰。则有寒而无热。真水亏。则有热而无寒。经曰。阴虚则发热是也。世或不察。见其发热。
动曰伤寒。舛误悖谬。莫可言状。殊不知与伤寒二字。绝不相干。试诊其脉。
则不紧而数。不实而虚。验其症。或头目眩晕。或引衣倦卧。或腰腿酸疼。或渴喜热饮。身虽热而未尝恶寒。不喜食而未尝胀满。询其因。非酒色过纵。
必大劳大病后。不能谨欲。乃致此。急与六味地黄汤大剂饮之。则热退而病却矣。或畏寒口渴。则用七味汤。足冷脉弱。则与八味汤。或有畏其泥膈而不敢轻尝者。盖不知六味八味等汤。皆是肾经本药。直达下焦。使果阴虚。急借以益水补火。必不可缺。必不可缓之剂。更何疑之有。
治验
一人年五旬。得发热症。已曾服药七八日矣。比予诊之。脉来虚数。目赤唇焦。舌肿大无津。余曰。此肾阴水衰之候也。宜进地黄汤。彼家犹豫。复延医者曰。脉虚甚矣。乃所用药。则芩连栀粉清火之剂。余曰。若服此而津生。所不待言。服此而更甚。则非此药所能疗也。及服之愈甚。始信予言。
遂进地黄汤一剂。觉少寐而舌和。二剂而津果生。后与生脉散相间服之得痊。
一人年五旬余。素不谨欲。冒寒发热。他医曾与解散。及余视之。则脉微细。
面色通红。目赤唇焦。舌黑而枯。予曰。此真阴衰竭。水火两亏。宜以八味汤加五味子峻补方可。其家虽信。未肯轻投。余曰。不用此药。则无救矣。
急延吾友唐子松声验之何如。比至诊之。谓余曰。此八味汤加五味子候也。其言若合符节。遂取而进服之。果舌有微津。连剂焦枯顿释。又加人参。调理而安。后不守禁。半载后。犯房戒。用他药以殒。
一徽商年二十八。病后不谨发热。彼家以过啖浓味故复。医者投小柴胡汤三剂。体倦。腰胯痛。不能转侧。余诊之。脉微弱。曰此女劳复也。以七味汤加五味杜仲。连进二剂。即能转侧。又数剂。兼人参而痊。
六味地黄汤怀熟地(三钱) 山茱萸(一钱五分去核) 茯苓(一钱) 淮山药(一钱五分炒)
牡丹皮(一钱) 泽泻(一钱)
水煎。
八味地黄汤(即前方) 加熟附肉桂(各五分) 去附子名七味汤
卷之一 伤寒
内伤论
内伤一门。东垣先生辨之详矣。或劳役无节。或饥饱失时。或思虑过度。皆足伤其中气而发热焉。此与伤寒亦绝不相干。而治之者辄借口而妄治。
真大可叹矣。诊其脉。不辨其气口弦大无力也。察其症。头疼。不辨其时作时止也。恶寒不辨其得就温暖即解也。发热。不辨其四肢乏力无气以动也。不食。不辨其口淡无味也。恶风。不辨其惟恶些小贼风也。喘急。不辨其气耗而乏也。不寐。不辨其心血不足也。神昏。不辨其神气浮越也。及用药。
又乌信东垣补中益气汤。可止头疼。可除寒热。可进饮食。可定喘促。乌信济生归脾汤。可益心神。可调荣血。身虽大热。而投之辄应。其神妙有如是乎。彼犹且扬扬骄人曰。此太阳症也。此阳明少阳症也。汗之不愈。表未解也。下之不愈。里未清也。直至败坏。而医者病者。终不觉悟。尚忍言哉。尚忍言哉。但东垣补中益气汤。其加减法最详。独兼外感者。则慎用黄 兼停滞者。则渐进参术。惟在用之得宜耳。
按内伤症。必自汗。必体倦。必唇口淡白。必饮食无味。必脉大无力。纵使发热。即与补中。倘兼风食。则先与解散。而后补之。若骤补。则邪反炽而难为疗矣。此又不可不慎也。
补中益气汤人参 黄 (蜜炙) 白术(土炒各一钱五分) 甘草(炙五分) 当归(一钱)
陈皮(五分) 柴胡 升麻(各三分)
加姜枣水煎。空心午前服。
归脾汤人参 白术(土炒) 白茯神 黄 (蜜炙) 枣仁(炒研各二钱)
远志肉(甘草汤泡净焙) 当归(各一钱) 木香 甘草(炙各五分) 龙眼肉(二钱)
加姜枣水煎服
卷之一 伤寒
表症论
伤寒之用表药。固其常也。而余独鳃鳃慎之。何欤。盖药性有刚柔。人质有浓薄。喜用之则昌。不喜用之则危。匪细故也。即以麻黄论。味轻而浮。长于驱寒者也。而失之太热。羌活独活。利关节为最胜也。而失之过燥。如太阴之苍术。阳明之白芷。厥阴之川芎吴茱萸。少阴之细辛。太阳之 本。气味辛烈。亦复如是。故仲景立麻黄汤。润以杏仁。和以甘草。果足敌麻黄桂枝之辛热乎。易老九味羌活汤。汇诸燥味。以黄芩生地监之。寡不胜众。又岂制方之善者乎。余独不然。漫立一方以平易易之。紫苏味之辛温者也。足以去寒。防风荆芥。味之辛散者也。足以去风。柴胡性升。能除表热。葛根性润。长于解肌。广皮辛苦。能散能降。甘桔味甘。合以生姜。辛甘发散。如是而寒有不除。风有不解者乎。如是而有耗其津液。损其真阴。亡其元阳者乎。
若果脉紧无汗。则加麻黄羌活。脉细湿胜。则用苍术独活。如吴茱细辛白芷本之属。倘或对症。暂投则可。否则感冒轻者。禀质薄者。及病后。劳后。
产后。酒色后。即恶寒发热。岂可一概不审。而漫执古方以恣浪投者邪。即予所定之方。亦未必中肯綮也。
紫苏饮紫苏(一钱五分) 防风 荆芥 柴胡 葛根 广皮 桔梗(各一钱) 甘草(炙三分) 山楂(一钱五分)
加生姜三片水煎。头痛。加川芎五分。夹食。加浓朴一钱姜制。枳壳一钱麸炒。如咳嗽。去柴胡。加前胡一钱。
按此方虽平易。虚者犹不能当。慎勿泛用多用。得汗即止。
卷之一 伤寒
里症论
伤寒传里。发热口干。胸满。烦躁。甚则谵语揭衣。皆里实也。攻之无疑。又何慎焉。不知攻里之法。宜缓不宜速。宜平不宜峻。宜专不宜杂。宜升不宜降。
宜润不宜燥。何以言之。饮食入胃。消之者脾。腐之者中焦易易者。唯一为所阻。而藉药以化之。则不能朝饮夕效。部分有上中下。用药有深浅次第。
如邪在上中二焦而遽下之。成结胸痞气是也。所谓宜缓不宜速也。人之所籍以生者胃气耳。既为风寒饮食所伤。而复药以克之。是重伤也。惟用辛温苦平之剂。令其克化足矣。非比大积大聚。必得蓬术大黄等峻厉以荡之。庶胃气不大坏。而完复可俟也。所谓宜平不宜峻也。既伤于食。必审何物受伤。何药能制。如山楂制肉。莱菔制面与豆。陈皮制蛋。杏仁制粉。葛根制酒。茗制谷气之类。一物一治。用的为君。以他药佐之。庶易见功。不然泛投取应。岂可得乎。所谓宜专不宜杂也。凡物之理。有升必有降。若降令太过。则壅塞而不行。胃气喜升。葛根能鼓舞之。胆气欲升。柴胡能条达之。
而后加以内消之药。则升降之道得。而物易以化矣。所谓宜升不宜降也。
大肠主津。小肠主液。肾为胃关。又主五液。其所以能变化传导者赖此耳。
若辛热躁烈之药。有以竭之。则烦躁斑黄谵妄之所由作也。如平胃散中。
浓朴。苦温者也。同以葛根则润。青皮枳实。苦而下降也。缓以甘桔则不峻。
楂肉味酸。能调五味而化油腻。广皮枳壳。能理气而快膈。若妇人多怒。加香附以调之。故伤寒里药。发表在前。汗液外泄。不可又用苍术木香草果豆蔻之属。复竭其液也。观其燥结。独用胆汁蜜导。又可知矣。所谓宜润不宜燥也。
枳朴汤枳壳(麸炒) 浓朴(姜汁炒) 桔梗 柴胡 广皮(各一钱)
山楂 葛根(各一钱五分) 甘草(二分炙)
加砂仁生姜。水煎。如寒未除。加紫苏一钱。伤面。加卜子一钱。邪在下。加青皮枳实各一钱。去枳壳服四五剂。邪已变化。如未大便。用猪胆或蜜煎导之。
按上表里二法。最为稳当。惟不竭其津液也。岂待清火而后愈乎。盖寒凉一早。食便不消。其热愈炽。所谓点沸不如抽薪也。
卷之一 伤寒
热症论
伤寒热症烦躁口干。耳聋目昏。唇焦舌赤。甚则发斑发黄。谵语狂妄。皆火为之芩连栀柏大黄之属。非正治之药乎。然而未可以骤也。如太阳表未解而脉浮数。火郁则宜发之也。少阳寒热呕而口苦。木郁则宜达之也。阳明胃实而热者。上郁则宜夺之也。惟邪热已深。蓄而不解。脉洪且数。长而有力。上焦。凉膈散。中焦。白虎汤。三焦。黄连解毒汤。虚烦。栀子豆豉汤。斑毒。
三黄石膏汤。发黄。茵陈栀子汤。导赤散。皆治火之剂也。殊不知有虚火实火之分。上焦虚渴。生脉散。中焦血虚发热。症类白虎。当归补血汤。下焦真水已竭。屡清不解。六味地黄汤。仲景恐肾水干。急下以存津液。何不亟亟滋阴。尚恐不及。反用承气以下之乎。余每治伤寒发热不止。脉来虚数。大便或行或结。口燥咽干。耳聋目瞀。胸中觉饥无所胀满。即股六味地黄大剂饮之。无不应手获效。真百发百中之神剂也。若以芩连栀柏。大苦大寒。
反伤真气。赵氏所谓以有形之水。沃无形之火。适足以伤生耳。安见其有济也。
按清火。有直折。从治。升散。甘缓。壮水诸法。须看其形色脉候虚实。及进寒凉而弥甚者。不可不知变计也。东垣升阳散火。内经导火归元。固有采其微者矣。
凉膈散大黄 朴硝 甘草 黄芩 山栀 薄荷(各二两) 连翘(四两)
各为末。每服五七钱。水煎服。
白虎汤石膏 知母(各三钱) 甘草(五分炙) 粳米(半合)
水煎服黄连解毒汤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各等分)
水煎。
栀子豆豉汤肥栀子(四枚) 香豉(五钱)
水二钟。煎栀子一钟。入豉煎至七分。去渣服。
三黄石膏汤黄连 黄芩 大黄 石膏水煎。
茵陈栀子汤茵陈(三钱) 山栀 大黄(各二钱)
水煎。
导赤散生地黄 木通 甘草(炙各一钱)
为末。每服一钱。竹叶汤调服。
升阳散火汤升麻 独活 羌活 防风 柴胡 葛根 人参 甘草 白芍药水煎。
生脉散人参(二钱) 麦门冬(一钱半) 五味子(三分杵)
水煎。
当归补血汤黄 (六钱蜜炙) 当归(四钱)
水煎。
卷之一 伤寒
舌论
凡看伤寒传变。首辨舌色。则寒热虚实之理。昭然可见。如口之渴与不渴。
津之有亡枯润。色之红赤淡白。苔之黄白焦黑。刺之多少。或易刮。或刮不去易生。肿之大小浓薄。伸缩之难易。饮之喜热喜冷。皆不可不细审也。仲景云。邪在表不渴。传里则渴。直中三阴则口不渴。蓄血者口亦不渴。此渴与不渴之宜辨也。汗多则液亡舌干。燥热妄投。舌亦干。湿家气不化。舌亦干。热甚则津枯。阴竭津亦枯。此津之有无枯润宜辨也。心火旺。则舌色赤。
脾气虚。则舌淡白。此色之红赤淡白宜辨也。胸中有寒。则苔白而滑。有食。
则苔黄。热甚则苔黑。肾水竭。则苔亦焦黑。此苔之黄白焦黑宜辨也。邪热浅则刺少。深则刺多。真阴衰亦刺多。又刺易刮者可治。刮不去易生者难治。此刺之多少难易宜辨也。湿热甚。则舌肿大。肾液亡。则舌亦肿大。若干且浓语不清者难治。此肿之大小浓薄宜辨也。舌虽干。易伸如常者可治。
舌缩不能伸不能言者不治。此伸缩之难易宜辨也。实渴则喜冷冻饮料。恣而无厌。虚渴则喜热饮。少与即止。此饮之寒热多少宜辨也。以上分别。最宜详细。而其尤要者。在兼脉与症。而察其虚实。施其补泻。他不具论。只如舌黑焦枯。或肿或刺。群工视之不辨。而知其热症。非黄连解毒。则大小承气下之也。殊不知脉虚数。或微细。胸腹无胀满。舌虽黑虽焦枯。虽肿虽生刺。
乃真水衰竭。不能制火。惟以六味地黄大剂饮之。虚寒。加桂附五味子。则焦黑肿刺。涣若冰释。若芩连花粉。愈投愈甚。此予所屡见。而亲信其必然者也。又尝治二人。入水发热。湿气大胜。舌干无津。与平胃散加葛根饮之。
舌遂生津。乃知脾胃受湿。则气不化。津无以生。用苍术以燥其湿。则气化而津生耳。
治验
一妇人发热旬余。舌干生刺。诊其脉。微细而软。按其胸腹无苦。予曰。此过用克伐而胃气虚也。急进米饮。俟三日胃气当复。枯者可润。而刺自去矣。且闻药则呕。若复攻之。死在旦夕。其母从之。遂以米饮进。觉甘美而呕止舌稍和。三日而津果生。原医者来视。犹嘱曰。未可与米汤。尚宜消导。真所谓盲人骑瞎马。半夜临深池。此辈是也。
一柴客往上海取帐。劳役而过啖。遂发寒热。及归。医与消导药三剂。舌干而不得卧。胸中如芒刺。比余诊之。脉细而数。予曰此得之劳后使内。非关食邪也。与六味汤二剂顿愈。
附金镜录辨舌黑治法曾禧治郑汝东妹婿。患伤寒得黑舌。谓当用附子理中汤。人咸惊骇。遂止。亦莫能疗。困甚。曾往视之。谓用前药。犹有生理。其家拼从之。数剂而愈。金台姜梦辉患伤寒。亦得此舌。手足厥冷。呃逆不止。众犹作火治。几至危殆。判院吴仁斋。用附子理中汤而愈。立斋曰。舌黑之症。有火极似水者。即林学士所谓薪为黑炭之意也。宜凉膈散之类。以泻其阳。有水来克火者。即曾医士所疗之人是也。宜理中汤以消阴翳。夫有是病。必用是药。附子疗寒。其效可数。奈何世皆以为必不可用之药。宁视人之死而不救。不亦哀哉。至于火极似水之症。用药得宜。效应不异。不可便谓为百无一治而弃之也。
平胃散苍术(米泔浸透切炒) 浓朴(姜汁炒) 陈皮(各一钱) 甘草(炙四分)
水煎。
附子理中汤人参 白术(土炒) 甘草(炙) 附子(炮) 干姜(炒各等分)
水煎。
卷之一 伤寒
结胸论
结胸痞气。二者皆曰下早而成。但有轻重之分。实无阴阳之别。仲景以大小陷胸及泻心汤主之。余不能不致疑其间也。夫既曰下之早。则邪或在表。或在上皆未可遽下者也。未可下而下之。则邪气反结于胸中。有痛有不痛。或痞满而不快也。试思所下之药。必大黄芒硝峻厉等味。苟失其宜。
则外邪内陷而不复出。中气下陷而不复运。故为结为痞。岂有误下乃结。
因结复下之理乎。然则仲景大小陷胸等汤。何为而设也。仲景云。大结胸。
手不可按。用大黄芒硝入甘遂末。名大陷胸汤。乃荡涤之剂。恐为失下者立。小结胸。用黄连半夏加栝蒌实。名小陷胸汤。乃痰热为患。又岂曰下早所致乎。水结胸。半夏茯苓汤入姜汁。乃水停心下也。心下痞。腹鸣下利。半夏泻心汤。人参半夏干姜甘草大枣。因中气伤也。同黄连黄芩。或热犹未解乎。若然则结胸何法以治之。曰邪气尚实仍与内消。中气伤残。只应温补。理中汤加枳实主之。或藿香半夏甘草人参加炒枳实。随症施之可耳。
断无复下陷胸之法也。
大陷胸汤大黄(四钱) 芒硝(三钱) 甘遂末(二分)
水煎入甘遂末调服。
小陷胸汤黄连(一钱五分) 半夏(三钱) 栝蒌实(二钱)
水煎服。
半夏茯苓汤半夏(四钱) 白茯苓(二钱五分)
水煎。入姜汁服。
半夏泻心汤人参 半夏 干姜 甘草 黄芩(各一钱) 黄连(五分)
加姜五片。枣五枚。水煎服。
枳实理中汤枳实(麸炒) 干姜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各等分)
水煎服。或为末。蜜丸弹子大。热汤化下。连进二三服。
浓朴半夏甘草人参汤浓朴 半夏(各一钱) 甘草 人参(各五分)
姜五片水煎。
卷之一 伤寒
发狂谵语
狂者。阳明邪热所发。有实无虚也。谵语。则虚实参半焉。郑声。则虚多而实少矣。何以言之。阳明多气多血。邪又乘焉。则亢阳无制上乱神明。躁扰狂越。不可名状。故为大实大热也。圣惠方。用大黄五两。醋炒微赤为散。以腊雪水五升煎如膏。每服五匙。冷水下。盖取其骏快之性。定 乱以致太平。
非此不能。谵语者。亦属胃邪所致。然有热入血室。或蓄血停痰。郁结惊恐。
种种不一。则虚实参之。郑声者。止将一事一物。重复谆谆。乃因心有所寄。
情有所偏。兼以火邪。则虚多而实少矣。昔撄宁生治一人发狂。视人为鬼其脉累累如薏苡子。且喘且抟。曰此得之阳明胃实。以三化汤三四下之愈。此阳明发狂也。治一女患心疾。狂歌痛哭。裸裎詈骂。问之则瞪视默默。
脉沉坚而结。曰得之忧愤沉郁。食与痰交积胸中。涌之皆积痰裹血。复与火剂清上膈。此兼郁痰而狂也。橘泉翁治吴检讨子。年十八。眩晕狂乱。医以为中寒。已而四肢厥逆。欲自投火中。有欲用乌附回阳者。翁曰。此心脾火盛。阳明内实。非热药可疗。以泻火解毒三剂得减。此兼火而狂也。汪石山治一妇。三十余。忽病狂言。披发裸形。不知羞恶。其脉浮缓而濡。曰此必忍饥或劳倦伤胃而然耳。经曰。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者胃与大肠也。忍饥过劳。胃伤而火动矣。延及心脾。则心所藏之神。脾所藏之意。皆为扰乱。
失所根据归。安得不狂。此阳明虚也。法当补之。遂用独参汤加竹沥饮之痊。
此因内伤而狂也。壶仙翁治发狂谵语。歌笑不伦。手足厥逆。身冷而掌有汗。两手脉沉滑有力。曰阳胜拒阴。火极而伏。反兼胜已之化。亢则害。承乃制也。热胜血菀。故发狂谵语。火性炎上故歌笑不伦。阳极则反。故身冷厥逆。泄其血则火除。抑其阳则神宁。乃用桃仁承气汤下血数升。益以黄连竹沥石膏之剂。大汗而解。此兼血而狂也。要知狂为危候。医者到此。未便措手。辄曰下之。岂知有如是变幻。吾故表而出之。丹溪治一少年。秋初热病。口渴而妄语。两颧火赤。医作大热治。翁诊之。脉弱而迟。告曰此作劳后病温。惟当服补剂自已。今六脉时见搏手。必凉药所致。竟以附子汤啜之。
应手而瘥。又治宪幕傅氏子。病妄语。时若有所见。翁切其脉。告曰。此病痰也。然脉虚弦而沉数。盖得之当暑饮醉。又大惊。傅曰。然。尝夏因劳而甚渴。
恣饮梅水一二升。又连得惊数次。遂病。翁以治痰补虚之剂处之。浃旬愈。
此二症又谵妄之异者。并载附焉。
二化汤浓朴(姜汁炒) 大黄 枳实(麸炒) 羌活(各三钱)
水煎服。
独参汤人参(不拘多少分两随症)
拍破水煎服。
桃仁承气汤桃仁 肉桂 甘草(各一钱) 大黄(二钱半) 芒硝(一钱半)
水煎服。
卷之一 伤寒
蓄血
蓄血一症。治之非难。而辨之为难。辨之非难。而辨之之早为难也。当其发作时。与外感无异。医者从而治之。竟不得愈。何故。盖血病而气不病也。其人或劳倦。或跌扑。或闪挫。或郁怒。皆足以阻其血。而停蓄成瘀。蓄之久必发而寒热乃作。节庵谓表邪当汗不汗。热毒内积所致。则未必然也。又曰。
凡见眼闭。目红。神昏。语短。眩冒。健忘。烦躁。漱水。惊狂。谵语。鼻衄。吐红。背冷。
足寒。四肢厥逆。胸腹急满。大便黑。小便数。皆瘀血症。虽有多般。不必悉具。
但见一二。便作血症主张。此言最为得之。非节庵心体熟识。乌能辨此。治之维何。实者桃仁承气汤加肉桂。虚者六味地黄汤加肉桂。盖瘀血。死血也。寒则凝。热则行。自然之理。又或用破血理气之药而效者。又或用犀角地黄汤治上焦。抵当丸治下焦。总之下尽黑物则愈尔。
按蓄血症。面色削瘦。白而无神。四肢无力。遍身发热。用他药不效者。必是此症。以小柴胡汤加丹皮生地泽兰钩藤治之。甚则加桃仁红花。如血去多而中气寒者。以理中汤加归芍调之。
治验
一徽商年十八。从远归。当晚忽晕倒。遍体俱冷。医一作火治。一作痰治。俱不效。余诊之。脉虚而芤。动则眩晕。不能起坐。忽吐出紫血。予曰。此瘀血症也。下出为顺。用人参二钱。肉桂一钱。泽兰二钱。丹皮当归广皮各一钱。一剂而血下行。三剂而身渐暖。数剂乃痊。
一男子发热。面白无神。脉得微涩欲绝。大便黑。时头眩。余曰此瘀血症而脉如此。何敢攻之。连进地黄汤四剂觉安甚。又加桂四剂。所去瘀血不计。但口干舌燥。加五味子四剂。又下瘀血。腹中安舒。而脉与舌犹故。痰中见血。以门冬贝母生地丹皮等渐愈。盖此症兼内伤元气。赖温补而效。肺经未免受克。故以保肺收攻。
和血导瘀汤泽兰(一钱五分) 牡丹皮(一钱) 当归尾(一钱) 陈皮(一钱) 钩藤钩(一钱)
怀生地(一钱) 桃仁(七粒研) 紫浓朴(七分姜制) 炙甘草(三分) 红花(五分)
加生姜一片。水煎。甚者加苏木。虚者去桃仁红花。
干姜汤 治去血而呕逆肢冷。
炮姜(一钱) 茯苓(一钱) 炙甘草(三分) 当归(一钱) 泽兰(一钱)
广陈皮(一钱) 半夏(一钱) 钩藤(一钱五分)
大枣二枚。水煎。
犀角地黄汤犀角(一钱) 生地黄(四钱) 牡丹皮(一钱) 芍药(一钱)
水煎。
抵当汤水蛭 虻虫 桃仁(各十枚) 大黄(八钱)
水煎。
卷之一 伤寒
发
者。阳明胃经邪热所化。不发于表而发于里。不发于初而发于后。故阳明当汗不汗。当下不下。不当下而下。其蓄热皆能成 。点有大小稀密。色有红淡紫黑。或隐或现。或易出易收。或不易出不易收。总以热之微甚。为毒之轻重。无论粗者为 。细者为疹。稀少为蚊迹。必须葛根托透为主。若仲景治赤 。用阿胶大青汤。豆豉为君主发。而大青阿胶甘草。乃解毒化热者也。治温毒发 呕逆。用黑膏。生地倍豉。又加猪膏。纯于解毒。入雄黄麝香为使。则又兼乎发者也。学人虽不可执其方。得此意而通之。则 之宜托与化。治法从可推矣。余治一妇。夏月饮火酒。发 面赤烦热。诊其脉绝无。予曰。此火郁而热极。用栀子豆豉汤加葛根浓朴黄连清之。 大出而脉遂见矣。又一人伤寒。过经不解。遍体黑 。唇口焦枯。脉大便结。以三黄石膏汤饮之痊。又一妇热入血室。后发 点。以小柴胡汤加生地丹皮获愈。又一友嗜烟酒。常腹痛呕逆。身发大块。余以枳壳浓朴等平其湿热。
逾日忽变头粒成 。用解毒凉血而安。凡此皆火热之变也。至于胃邪未清而发 者。尤多。必胀闷不堪。则当内消为主。不可骤进寒凉。恐 不出而邪反结也。如 既出而热不甚。无火症。则又不必化而自愈。切勿更投凉药以伤之。学人其可执乎。
干葛浓朴汤 治胃实胸膈胀满。身发红点。脉大有力。不可服凉药。
葛根 浓朴(姜制) 枳壳(麸炒) 陈皮 桔梗(各一钱) 山楂(一钱半) 甘草(三分)
烦躁。加豆豉。实满。加莱菔子。加姜。水煎。
阿胶大青汤 治赤 。
大青 阿胶 甘草(各一钱) 豆豉(三钱)
水煎。
黑膏 治温毒发 呕逆。使毒从皮中出。
生地黄(二两六钱) 好豉(一两六钱)
猪膏十两。合露煎之。令三分减一。绞去渣。入雄黄麝香如豆大搅和。分三服忌芜荑。
阳毒升麻汤 治阳毒赤 。狂言。吐脓血。
升麻(一钱五分) 犀角(磨) 射干 黄芩 人参 甘草(各八分)
水煎。入犀角汁服。
玄参升麻汤 治咽痛发 。
玄参 升麻(各一钱五分) 甘草(八分)
水煎服。
白虎人参汤(一名化 汤)治赤 。口燥烦渴。中 。
知母 石膏(各三钱) 人参 甘草(各一钱) 粳米(一撮)
水煎。
卷之一 伤寒
发疹(附)
疹者。太阴肺经风热所致。与 绝不相同。而治法亦异。盖疹之发也。乘于时气。无论长幼男女。传染不一。或呼 子。或称麻子。吴俗则为之痧。总名曰疹。乃另一种。非 疹之疹也。其形密似针头。其色淡若桃花。头面愈多者佳。以肺位至高也。上见咳嚏。下见泄泻。以肺与大肠为表里也。宜辛凉。
不宜温热。以兑为燥胜也。宜辛散。不宜苦寒。以肺主皮毛也。温之则火烁金而毒不解。寒之则热内伏而邪不化。总以荆防薄荷大力葛根前桔之属。发透为主。使毒尽出皮肤。而鲜内攻之患。最为上策。冬月大寒。不易出者。稍加麻黄。夏月大热。不易解者。宜入连翘。胃气弱。以米饮助之。邪不在胃也。中气实。以枳朴平之。暂假则易也。至孕妇发痘而胎不宜堕者。痘喜内实也。发疹而胎不自固者。疹喜内虚也。然欲安之而卒不可得。又何故。
盖胞系于肾。金为之母。今发疹则肺家之血。尽出于外。肾经绝生化之源。
而无以自养。故胎必堕而罕留也。又岂得与 同日语哉。且 以二三日之间。即化为轻。疹以六七日之内。渐没为安。则又殊矣。
按忆自己丑及壬辰癸巳。疹症大行。无论长幼。阖境相沿。比余诊之。则咳嗽喷嚏泄泻。甚至目红鼻衄咽痛声哑。众咸作 治。予曰。此皆属肺经症。乃疹而非 也。考之方书。独于幼科准绳得之。犹未惬意。内弟孙子大起专幼科。性嗜学。乃出朱惠民传心录示余。余读之。见其方法井井。治验昭昭。予遵而行之。百不爽一。任其变幻而总以发透为主。其间有停食者。有失血者。有胎孕者。略为加减。或兼消兼清。而孕未有不堕者。孕堕而疹未有不愈者。余于是时。莫不应手取效。又岂敢忘其所自哉。姑识之。
治验
一女子食面停滞。而疹甚稠密。余先与托疹。胸膈胀满。加卜子浓朴而胸始宽。疹亦透。但能食者多。而此其百一耳。
一男人发疹。因服凉药。腹痛泄泻。疹色淡白。余与白茯苓炙甘草浓朴陈皮葛根桔梗薄荷煨姜二剂。腹痛止而疹红绽乃愈。
一男子夏令发疹。幼科加麻黄羌活。鼻衄不止。咽痛声哑。予与玄参连翘甘桔鼠粘薄荷等清凉而安。盖疹不虑其多而虑其伏。伏则喘急鼻扇。
甚则成疳痢劳瘵。多至不救。更有一人之身而二三发者。乃时气所感。
非比痘症终生一次不可不知。
荆防饮防风 荆芥 鼠粘子(焙研) 前胡 桔梗 苏薄荷 陈皮 葛根(各一钱)
甘草(二分) 山楂肉(一钱五分)
加生姜一片。芫荽一撮。无则用子。如发透。去荆防。胸膈不宽。加枳朴。痰多。加苏子。泻甚。去鼠粘。咽痛。加射干。火毒。加玄参。腹痛。加茯苓浓朴。二剂后。去荆防。加薄荷一钱。枳壳一钱。一疹本肺经。世俗动以羌活太阳药燥之。一失也。其害则为咽痛烦躁尤轻。又以石膏汤寒其胃。一失也。
其害则变异顷刻。立致其死。衔冤者可不大畏哉。
卷之一 伤寒
发黄
夫杂症之发黄。多由于湿。伤寒之发黄。多由于热。湿则黄色暗。而热则黄色明也。湿则酒面鱼腥之所化。故胀满而不甚渴。热则辛散燥烈之所致。
故烦躁而不自宁。治之者亦不可一例而施也。胀满者。平胃散为主。加以清水之剂。烦躁者。栀子豆豉汤为要。佐以生津之味。如干葛知母门冬花粉。皆所以滋阴也。山栀黄连黄芩黄柏。皆所以抑阳也。苍术秦艽茯苓车前。皆所以除湿也。至于食疸。则枳实莱菔之类。必不可缺。酒疸。则解酲五苓之中。又所急需。女劳疸。虽有矾石砂石散。不如地黄汤易生地。入车前牛膝尤胜。阴黄。四肢冷脉微。附子理中汤加茵陈。此先贤微妙之法也。又有蓄血发黄。桃亡承气汤。止治其血而黄自退也。盖此症受补者少。而不受补者多。不渴者易疗。而渴者难疗。久而不愈。中满腹胀。便成不治之候矣。
茵陈栀子汤 治发黄。小便赤。
茵陈(二钱) 栀子(一钱炒) 黄连(一钱) 车前子(一钱炒) 泽泻(一钱)
枳壳(一钱) 广陈皮(一钱) 干葛(一钱)
灯芯生姜水煎。或加秦艽豆豉花粉知母。
平胃散 治湿郁发黄。
苍术(一钱米泔制) 浓朴(一钱姜汁炒) 广皮(一钱) 甘草(三分) 山栀(一钱炒)
茵陈(二钱) 秦艽(一钱) 茯苓(一钱) 生地(一钱) 葛根(一钱)
灯芯生姜水煎。
枳实汤 治食疸。
枳实(一钱五分) 陈神曲(一钱炒) 莱菔子(一钱五分炒研) 青皮(一钱) 豆豉(一钱)
茵陈(一钱) 广皮(一钱) 山栀(一钱炒) 黄芩(一钱) 浓朴(一钱姜制)
姜一片水煎。
卷之一 伤寒
吐蛔
蛔者根据胃为养。赞助化物之需。故古方欲其安而不欲其动。用炮姜理中汤加川椒乌梅。所谓闻酸则静。见苦则安也。吴绶谓蛔厥却缘多饥。节庵谓妄发厥阴汗。胃冷蛔上。又谓吐蛔虽大热。勿犯寒凉。则蛔厥之用温中也必矣。及阅仲景乌梅丸。乌梅为君。人参附子细辛桂枝蜀椒当归为佐。
而柏皮之外。又加黄连。乃倍干姜。岂寒因热用。热因寒用法乎。乃余见一妇。烦热呕酸。脉数吐蛔。欲投茱制黄连姜汁炒栀方可。奈医者执用温药。
随饮随毙。益信仲景乌梅丸倍黄连。早已开示后学一大法门。而习俗罕究也。又治二妇。食伤胀满不堪。蛔窜十余不止。气口脉有力。竟投枳朴等。
温中内消而愈。盖失饥与伤饱。又不可执一者乎。要之蛔在平人。宜有不宜无。宜少不宜多湿。热甚。蛔虫滋长。发胃脘痛。吐出则少愈。若胃败吐蛔。
色黑且腐。并成族来者。在不治例。
理中汤人参 白术(土炒) 干姜(炮各一钱) 甘草(八分) 乌梅肉(二个) 川椒(十粒)
水煎。
乌梅丸 治蛔厥乌梅(七十五个) 人参 附子(炮) 柏皮 桂枝 细辛(各一两五钱)
干姜(二两五钱炮) 黄连(四两) 蜀椒 当归(各一两)
十味各捣末。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饭上蒸之。饭熟捣梅成泥和匀诸药。蜜丸梧子大。米饮下十丸。渐加至二十丸。忌生冷滑物。
枳实汤 治胸满。右关脉有力。吐蛔不止。
枳实(麸炒) 紫浓朴(姜制) 广皮(各一钱) 山楂(一钱半) 柴胡(七分) 莱菔子(炒研一钱)
炒熟砂仁末五分。生姜一片。水煎。
清中汤 治脉数。呕酸黄水。烦躁吐蛔。
山栀(炒) 半夏(各一钱) 黄连(七分) 茯苓 广皮(各一钱) 炙甘草(三分)
竹茹一钱。川椒十粒。生姜一片。水煎。
卷之一 伤寒
厥症
阴阳二厥。节庵辨之详矣。但寒厥易辨。而热厥易忽。以其脉俱微细。四肢俱冷。则有以认热为寒者矣。但寒厥腹疼而泻。热厥腹或疼而不泻。寒厥则喜热饮。热厥则喜冷冻饮料。寒厥喜暖与日火光。热厥畏热而不喜明。寒厥投热药或捍格而移时即安。热厥服香燥而呕逆弥甚。余一日初秋冒暑。
饮食未化。即便吐逆。少顷气上壅。四肢渐冷。语言难布。及按脉则细微。自思吐之太甚。故气逆不下。当晚以铁锈水磨下。觉少平。次日又出外不避暑。逾日复作。一友教以沉香磨服。气不下。若见日光与火。便觉厌极。且终夜危坐。不能安寝。余乃思曰。此火逆冲上四肢故冷。是热厥也。命取黑山栀三钱冷水调下。当饮便安。复治一女子。下痢艰迫。四肢冷。脉微细。一医欲用理中加茱萸治。余曰。此火邪内伏。非寒也。竟以山栀芍药黄连木香等而愈。况伤寒热厥从传经来。寒厥从直中来。又甚不侔者乎。
按二厥之外。有气厥者。五志过极。气郁不伸。脉必沉伏。妇人多见之。苏合香丸。乌药顺气选用。有痰厥者。体肥痰盛。气壅脉滑。宜导痰汤二陈汤。虚者倍加人参。有食厥者。发之必暴。饮食不化。填塞中焦。上部有脉。
下部无脉。盐汤探吐。最妙法也。有大吐血后或产后。去血过多。阳无所附。自汗手足冷。宜益气。独参汤理中汤之类。有真气虚寒者。参附汤八味汤。益火之原。以消阴翳。
卷之一 伤寒
症
之为言痉也。痉直而不柔和也。凡病至此。实危且迫。仲景以有汗无汗分刚与柔。尤当以失汗过汗分实与虚可也。如云太阳中风。重感寒湿则成。盖湿伤筋则拘挛。寒入骨则强直。小续命汤。有汗去麻黄。无汗去附子治之。此因邪气盛。而筋脉为之不利也。如云大发湿家汗。则成 。盖湿流肢节。大发其汗。则湿气复袭而侵之。筋脉重伤。关节不利。宜秦艽等舒筋利湿以和之。如云发产后病后失血疮家汗。则成 盖气血既亏。复耗其液。则筋脉失所滋养。而角弓反张之症见。乃气血大损故也。立斋以十全大补参附归脾肾气等汤。随症选用。实有卓见。若作风治。则失之矣。
小续命汤麻黄(去节) 人参(去芦) 黄芩 芍药(酒炒) 甘草(炙)
川芎 杏仁(去皮尖炒) 防己 官桂(各一两) 防风(一两半)
附子(炮去皮脐五钱)
每服五钱。姜五片。水煎服。刚 去附子。柔 减麻黄。
秦艽升麻汤升麻 葛根 甘草(炙) 芍药(炒) 人参(各五钱) 秦艽 白芷 防风 桂枝(各三钱)
每服一两。葱白三茎。水煎。
十全大补汤肉桂(去皮) 甘草(炙) 芍药(炒) 黄 (蜜炙) 当归(酒净)
川芎 人参(去芦) 白术(土炒) 茯苓 熟地黄(各等分)
每服六钱。姜三片。枣二枚。水煎。
人参养荣汤白芍药(一钱五分酒炒) 人参 黄 (蜜炙) 白术(土炒) 炙甘草陈皮 桂心 当归(各一钱) 熟地黄 五味子(杵) 茯苓(各七分) 远志肉(五分)
姜枣水煎。
卷之一 伤寒
汗下不解
夫汗之不解者。谓汗出不彻也。汗出不彻。则脉紧恶寒而表症仍在。尤宜汗之者也。然有汗愈出而愈不解者。如汗出而肢冷。阳气衰也。汗出而脉躁。阴气竭也。汗出而烦满。胃液干也。所谓汗所当汗而不解者。失之不及者少。失之太过者多也。汗所不当汗而不解者。则认症不的。非因他证。则属虚候也。凡此者均谓之不解。而症既悬绝。则治亦异珠。岂可以其汗出不为汗衰。而复汗之。一逆再逆。以夭人命乎。下之不解者。谓下之而腹满如故。身热如故。尤宜下之者也。然有愈下而愈不解者。如结胸痞满下利等症。使复下之。则既已失下。而不可复下之。必也使不下之。则痞结不去。
邪气在而正气虚也。差治者。调其元气。而佐以除邪。不善治者。惟求尽剂。
罔顾人命。此时而议清议攻议补。俱在所难。惟以升阳益胃。兼消兼和。庶或冀其万一。不然。则所云不解者。终不解矣。
卷之一 伤寒
自利
夫三阴之中寒。则下利清谷。仲景用理中姜附汤。三阳合病。则自下利。仲景以太阳少阳用黄芩汤。少阳阳明用承气汤。盖少阳则火郁。而阳明则上郁也。虽然。三阳邪犹在表。何遽自利以邪郁而不伸。则为飧泄也。故宜以升发之剂扬之。不得遽以黄芩承气抑之可耳。然又有表邪未解。而早投下剂。则邪因而下陷。有表邪未清。而早用寒凉。则水因而旁及。均不可谓协热而又清之。则邪愈不出而食愈不化矣。惟当进升发内消轻缓之剂。泻上中之邪。而下焦自实矣。倘果脉数身热。而下利逼迫。火性急速。方可用芩芍。缓中清火。而以枳朴甘草陈皮佐之。加柴葛上升。乃至当之法。
今人不审所因。一遇下利。舍温中而外。辄日协热。将何以治之而得效也黄芩浓朴汤 治协热下利。
黄芩(一钱五分) 白芍药(炒) 浓朴(姜制) 枳壳(炒) 广陈皮葛根(各一钱) 甘草(五分炙) 柴胡(七分)
加姜一片。水煎。
卷之一 伤寒
四气论
风寒暑湿。四气为病。加燥火而六焉。则不得概以伤寒混治也。盖寒伤经络。足太阳经主之。风伤皮毛。手太阴经主之。而寒亦有伤肺风亦能犯太阳。总之以辛温者治寒。辛凉者治风。其大较也。然麻黄虽热。体轻反能入肺。故有三拗汤以泻肺邪。桂枝辛甘。性热反可祛寒。故入麻黄汤以调营卫。然世俗相沿。每用桂枝治风。不若以荆防为当。盖肺属金畏热。尝见投桂枝者。往往口鼻见红。及咽痛等候也。抑寒伤形。暑伤气。伤形者。邪有余。
则宜散。伤气者。正不足。则宜补。故均有发热。而自汗气喘。体倦虚烦。及面垢前板齿燥泄泻。种种不同。若兼感寒。则无是证矣。宜以十味香薷。清暑益气大顺散。分别以治。岂得混于寒哉。寒伤经络。身热而痛。湿伤筋骨。身重而痛。但湿流肢节或腰脚。脉必细或缓。兼寒则拘挛。兼热则肿赤。甚为呕逆。为烦满。宜以羌活胜湿汤。苍术平胃散分内外治之。则又与寒迥别也。至于燥火二症。且甚悬绝者乎。
按寒与风异治者。盖寒无汗而风有汗也。寒与暑异治者。寒欲发汗。而暑欲止汗也。寒与湿异治者。寒从汗解而湿不可大汗也。寒与燥火异治者。燥宜润。得风药而愈烈。火宜降。得风药而弥炽也。
荆防汤 治伤风咳嗽防风 荆芥 前胡 桔梗 广皮 枳壳(各一钱) 甘草(三分)
生姜一片。水煎。
三拗汤 治肺风。痰喘初起无汗者。
麻黄(不去节) 杏仁(不去尖) 甘草(不炙各等分)
生姜水煎。
参苏饮 治肺寒咳嗽。
人参 紫苏 前胡 桔梗 陈皮 枳壳 葛根 半夏 茯苓 甘草(各等分) 木香(磨入一分)
枣一枚。姜一片。水煎。
香薷饮 治一切暑毒。霍乱吐泻。
香薷(三钱) 茯苓 白扁豆(炒) 浓朴(姜制) 甘草(各一钱)
水煎服。加黄连名黄连香薷饮。
十味香薷散 治伏暑。身体倦怠。神昏头重。吐泻等症。
香藿(一两) 人参 陈皮 白术(土炒) 茯苓甘草(炙) 木瓜 浓朴(姜制) 扁豆(炒) 黄 (各半两炙)
每服一两。水煎冷服。
大顺散 治纳凉太过。饮冷太多。脾胃受寒。霍乱吐泻。水谷不入。脏腑不调。此舍时从症之剂也。
甘草(二两) 干姜 杏仁(去皮尖) 肉桂(去皮各四两)
上先将甘草炙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又入杏仁同炒令杏仁不作声为度。后入肉桂为末。每服二钱。井花水调下。沸汤点服亦得。
清暑益气汤苍术(钱半米泔浸炒) 黄 (蜜炙) 升麻(各一钱) 人参 白术(土炒)
当归 陈皮 神曲(炒) 泽泻(各五分) 干葛 青皮 甘草(炙) 黄柏 麦冬(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杵)
水煎服。
羌活胜湿汤羌活 独活 本 川芎 防风(各一钱) 甘草 蔓荆子(各三分)
水煎。
平胃散茅术(米泔浸炒) 浓朴(姜汁炒) 陈皮(各一钱) 甘草(三分炙)
水煎。
卷之一 伤寒
夹食夹气
世俗有夹食夹气夹惊夹痰。而亦加以伤寒之名者。夫既曰食气痰惊。则宜从四者以治。又何复云伤寒为也。或者曰。因有是四者而复感寒。故云夹也。何以见之。如脉实而胀满者。食也。应发热而亦有恶寒者。如脉沉而不快者。气也。不应发热而亦有发热者。如脉弦而作呕者。惊也。不应寒热而亦有寒热往来者。脉滑而喘逆者痰也。不应寒热而亦有寒热大作者。
以其兼寒也。故谓之夹也亦宜。殊不知因乎食者。消其食而寒自止。因乎气者。下其气而热自退。因乎惊者。温其胆而寒热自已。因乎痰者。化其痰而寒热顿除。初不必沾沾于伤寒。而亦将解其表而后治之也耶。如养葵先生有云。凡杂症有发热者。皆有头疼项强目痛鼻干胁痛口苦等症。何必拘为伤寒局伤寒方以治之也。夫见是诸症。尚有不因伤寒者。况不见诸症。而欲强附以伤寒。则诚不可解者也。
浓朴汤 治因食。
浓朴(姜制) 枳壳(麸焙) 广皮(各一钱) 山楂(二钱) 卜子(一钱焙研)
甘草(三分炙) 柴胡(七分) 葛根(一钱)
加熟砂仁末七分。姜一片。水煎。
顺气饮 治因气。
木香(五分) 乌药 陈皮 枳壳(炒) 茯苓(各一钱)
甘草(三分炙) 柴胡(五分) 桔梗(一钱) 香附(一钱便制)
加熟砂仁末一钱。姜一片。水煎。
温胆汤 治因惊。
半夏 枳实 竹茹 茯苓(各一钱) 甘草(三分炙) 广皮(一钱) 钩藤钩(二钱)
加枣一枚。姜一片。水煎。
二陈汤 治因痰。
苏子(一钱半焙研) 半夏 茯苓 陈皮 杜仲(各一钱盐水炒)
甘草(三分炙) 前胡 桔梗(各一钱) 杏仁(一钱汤泡去皮尖)
加姜一片。水煎。如有火。加栝蒌霜。
卷之一 伤寒
附坏症
凡伤寒时疫。不问阴阳老幼妊妇。误服药饵。困重垂死。脉沉伏。不省人事。
七日以后。皆可服之。百不失一。此名夺命散。又名复脉汤。人参一两。水二钟。紧火煎一钟。以井水浸冷服之。少顷鼻梁有汗出。脉复立瘥。苏韬光侍郎云。用此救数十人。出王KT 百一选方。
卷之一 伤寒
附遗毒
凡伤寒遗毒。发于耳之前后及项下肿硬。用见肿消草、生白芨、生白蔹、生大黄、生大蓟根、野苎麻根。捣成饼。入芒硝一钱。和贴留头。干即易之。若加金线重楼。及山茨菇尤妙。出伤寒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