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之可法
自伏羲神农黄帝而下。名医虽多所可学人有几人哉。至于华氏之剖腹王氏之灸针术非不神也后人安得而效之。非岐伯之圣经。雷公之炮炙伊芳贽之汤液。箕子之洪范。越人之问难仲景之伤寒。叔和之脉诀。士安之甲乙。启玄子之传注。钱仲阳之论议。皆其活法。所可学人。岂千方万论印定后人眼目者。所能比哉。其间德高行远奇才异士。与夫居缙绅隐草莽者。然有一法一节之可观。非百代可行之活法。皆所不取也。岂予好辩哉。欲使学人观此数圣贤。而知所可慕而已。或有人焉。徒能广览泛涉。自以为多学而用之无益者。岂其知本。
卷上
或问手足太阳、手足阳明、手足少阳、俱会于首、然六阳会于首者、亦有阴乎
答曰。有。六腑者六阳也。五脏者五阴也。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是五阴也。又有厥阴与督脉会于巅。是六阴也。耳者肾也。复能听声。声为金。是耳中有肺也。鼻者肺也。复能闻臭。是鼻中有心也。舌者心也。复能知味。是舌中有脾也。目有五轮。通贯五脏。口为脾脾为坤土。主静而不动。故无所兼。言耳鼻舌各兼一目兼四。此与督脉。共计十三阴也。脑为诸体之会即海也肾主之。是为十四阴矣。
卷上
经脉终始
寅手太阴肺。始于中焦终于大指内廉出其端。
卯手阳明大肠。始于大指次指之端。终于上侠鼻孔辰足阳明胃。始于鼻交 中。终于入大指间出其端。巳足太阴脾。始于大指之端。终于注心中。
午手少阴心。始于心中。终于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未手太阳小肠。始于小指之端。终于抵鼻至目内 斜络于颧。
申足太阳膀胱。始于目内 。终于小指外侧出其端酉足少阴肾。始于小指之下。终于注胸中。
戌手厥阴心包。始于胸中。终于循小指次指出其端。亥手少阳三焦。始于小指次指之端。终于至目锐 子足少阴胆。始于目锐 。终于小指次指循大指内出其端贯爪甲出三毛。
丑足厥阴肝。始于大指聚毛之上。终于注肺中。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是高能接下也。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手之三阴。从腹走手。是下能趋上也。
故上下升降而为和。易曰。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易曰。山泽通气。故气寄于辛。用于寅平旦始从中焦注循天之纪左旋至丑而终。昼夜通行五十度。周流八百一十丈。夫倡则妇随。血随气而上行。殊不见润下之意。经云。气主煦之升也。血主濡之润也。书云。水日润下。如何说得。从气之血。有不行之体如百川右行东至于海请示。
卷上
日用
复临泰壮 干 。 遁否观剥坤二六。
青白正分开与辟。 赤黑往来通道路。
泰即居艮否居坤。 干作天门巽地户。
气终于丑始于寅。 血谛辛阴从下去。
丙潜壬内却从高。 顺至乙穴还上注。
妇随夫唱几曾停。 万派千流无暂住。
血气包含六子中。 昼夜行流五十度。
食时骸理敬修行。 玄府身周匀闭拒。
排山倒海毒非常。 撩鼻捻髭心不怖。
休说乘虚谩履空。 嬴取康宁三六足。
知之非难行之难。 造次颠沛宜常虑。
卷上
人肖天地
且天地之形如卯。横卧于东南西北者。自然之势也血气营运故始于手太阴。终于足厥阴。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也。曰冯乎。曰大气举之也。是地如卯黄在其中矣。又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易曰。坤浓载物德。合无疆。信乎天之包地。形如卯焉。故人首之上。为天之天。足之下为地之天。人之浮于地之上。如地之浮于太虚之中也。地之西始于寅终于丑。血之东根于辛纳于乙。相随往来不息。独缺于干巽。为天地之门户也。启玄子云。戊土属干。巳土属巽。遁甲曰。六戊为天门。六巳为地户。此之谓也。经云。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气血者父母也。父母者天地也。血气周流于十二经。总包六子于其中。六气五行是也。无形者包有形。而天总包地也。天左行而西气随之。百川并进而东血随之。
卷上
问脾寄于坤如何。是损至第三。若从脾为。第二从肾为第四请言脾数
答曰。脾虽寄于坤。实用于巳。从上肺心。从下肾肝。脾中得三数也。如气寄于辛而用于寅。包络三焦。寄于丑而用。于申也。此人之所以肖天地而生。易曰干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卷上
明经络之数有几
答曰。十二大经之别。并任督之别。脾之大络脉。别名曰大包。是为十五络。诸经皆言之。予谓胃之大络。名曰虚思。贯膈络出于左乳下。其动应晨脉宗气也。是知络有十六也。
卷上
问三焦有几
答曰。手少阳者。主三焦之气也。灵枢经云。足三焦者。太阳之别也。并太阳之证。入络膀胱约下焦。是知三焦有二也。
卷上
问脏腑有几
答曰。肝心脾肺肾兼包络。一名命门。为六脏。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兼三焦。为六腑。计之十二矣。故包则为一府矣。是为十三矣。经曰。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又云。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者。若沃以汤注云膀胱胞内居之。内外二境图云。膀胱者胞之室也以是知为十三脏腑矣。
卷上
伤寒之源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盖因房室劳伤与辛苦之人腠理开泄。少阴不藏。肾水涸竭而得之无水则春水无以发生故为温病。至长夏之时。时强木长因绝水之源。无以滋化。故为大热病也。
伤寒之源如此四气调神论曰。运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广成子云无劳汝形。无摇汝精。金匮真言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注云。冬不按跷。精气伏藏。阳不妄升。故春不病温。又经云。不妄作劳。又云不知持满又云水冰地折。无扰乎阳。又云。无泄皮肤。使气丞夺。启玄子云。肾水旺于冬。故行夏令。则肾气伤。春木旺而水废。故病于春也。逆冬则伤肾。故少气以奉春生之令也。是以春为温病。夏为热。长夏为大热病。其变随乎时而已。邪之所感浅者。其病轻而易治。深者其病重而难治。尤深者其病死而不治。
卷上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冬伤于寒者。冬行秋令也。当寒而温火胜而水亏矣水既已亏则所胜妄行。土有余也。所生受病。水不足也。所不胜者侮之。火太过也。火土合德。湿热相助。故为温病。使民腠理开泄。
少阴不藏。惟房室劳伤。辛苦之人得之。若此者皆为温病。所以不病于冬。而病于春者以其寒水居卯之分方得其权。大寒之令复行于春。腠理开泄。少阴不藏。房室劳伤。辛苦之人。
阳气泄于外。肾水亏于内。当春之月。时强木长无以滋生化之源。故为温病耳。故君子周密于冬。少阴得藏于内腠理以闭拒之虽有大风苛毒莫之能害矣。何温病之有哉。人肖天地而生也。冬时阳气俱伏于九泉之下。人之阳气俱藏于一肾之中。人能不扰乎肾。则六阳安静于内。内既得以安。外无自而入矣。此伤寒之源。非天之伤人。乃人自伤也。伤于寒者皆为病热。为伤寒气乃热病之总称。故曰伤寒。知寒受热邪明矣。六阴用事于冬。阳气在内周密闭藏可矣。反劳动之。
而泄于外。时热已伤于水矣。至春之时。木当发生阳已外泄。孰为鼓舞。肾水内竭。孰为滋养。此两者同为生化之源。源既已绝。水何赖以生乎。身之所存者。独有热也时强木长。故为温病矣。
卷上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木在时为春。在人为肝。在天为风。风者无形之清气也。当春之时发为温令。反为寒折。
是三春之月。行严冬之令也。以是知水为大过矣。水既太过。金肃愈□是所胜者乘之而妄行也。所胜者乘之。则木虚明矣故经曰。从后来者为虚邪。木气既虚。火令不及是所生者受病也。
故所不胜者侮之。是以土来木之分 而为飧泄也。故经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以其湿令当权。故飧泄之候发之于夏也。若当春之时。木不发生。
温令未显。止行冬令。是谓伤卫。以其阳气不出地之外也。当以麻黄汤发之。麻黄味苦。味之薄者。乃阴中之阳也。故从水中补木而泻水。发出津液为汗也。若春木已生。温令已显。
阳气出于地之上。寒再至而复折之当以轻发之。谓已得少阳之气。不必用麻黄也。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所以病发于夏者。以其木绝于夏。而土旺于长夏。湿本有夏行之体。故飧泄于夏也。不病于春者。以其春时风虽有伤。木实当权。故飧泄不病于木之时。而发于湿之分也。经曰至而不至。是为不及。所胜妄行。所不胜者薄之。所生者受病。此之谓也。
卷上
夏伤于暑秋必疟
暑者。季夏也季夏者。湿土也。君火持权不与之子。暑湿之令不行也。湿令不行。则土亏矣所胜妄行木气太过。少阳旺也。所生者受病则肺金不足。所不胜者侮之。故水得以乘之土分。
土者坤也。坤土申之分。申为相火。水入于土。则水火相干。而阴阳交争。
故为寒热。兼木气终见三焦。是二少阳相合也。少阳在湿土之分。故为寒热。肺金不足洒淅寒热此皆往来未定之气也。故为 疟。久而不愈疟不发于夏而发于秋者。以湿热在酉之分。方得其权。故发于大暑以后也。
卷上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秋者清肃之气。收敛下行之体也为湿所伤。是长夏之气。不与秋令也。秋令不及。所胜妄行。故火得以炎上。而克金。心火既形于肺。故肺气逆而为咳。所不胜者侮之。木气上行与火同。得动而不息也。所生者受病。故肾水亏也。长夏已亢。三焦之气盛也。命门(有三)焦之舍也。故迫肾水上行。与脾土湿热相合为痰困。 而动于脾之湿也。是以咳嗽有声有痰咳嗽不发于秋。而发于冬者。以其六阴之极。肃杀始得其气。故肺不咳嗽于秋。而咳嗽于冬也。
咳嗽者。气逆行上也气上行而逆。故面目发微肿。极则身体皆肿。变为水气。
故曰浊气在上。则生 胀。又曰。诸气 郁。皆属肺金此之谓也。春伤于风夏伤于暑冬伤于寒辞理皆顺时字伤令字也。独秋伤于湿。作令字伤时字。读者不疑也。此四者皆无所亢。而害其所乘之子也。邪从后至。言岁之主气。各差其分而为病。一定之法也。若说秋字伤湿字。其文与上三句相通。其理与法不相通大抵理与法通。不必拘于文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以意逆志为得之矣故曰。春伤于风说作人为风所伤非也。若是则止当头痛恶风自汗何以言夏为飧泄哉。今言春伤于风。即是时伤令也明矣。经云。东方来者为婴儿风其伤人也外在于筋。内舍于肝。又曰。春甲乙所伤。谓之肝风。用此二句。以较前文。则辞理自通矣。
卷上
问两感邪从何道而入
答曰。经云。两感者死不治。一日太阳与少阴俱病。头痛发热。恶寒口干。烦满而渴。
太阳者腑也。自背俞。而入。人之所共知。少阴者脏也。自鼻息而入。人所不知也。鼻气通于天。故寒邪无形之气。从鼻出入。肾为水也。水流湿。故肾受之。经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同气相求耳。又云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以是知内外两感。脏腑俱病。欲表之。则有里。欲下之。则有表。表里既不能一治。故死矣。故云两感者不治。然所禀有虚实。所感有浅深。虚而感之深者必死。实而感之浅者。犹或可治。治之而不救者有矣。夫未有不治。而获生者也。
予尝用此。间有生者。十得二三。故立此方。以待好生君子用之。解利两感神方。
卷上
大羌活汤
防风 羌活 独活 防己 黄芩 黄连 苍术 白术 甘草(炙) 细辛(去土各三钱)知母(生) 川芎 地黄(各一两)上 咀。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半。去渣得清药一大盏。热饮之不解再服。三四盏解之亦可。病愈则止。若有余证。并根据仲景随经法治之。
卷上
清气为荣
清者体之上也。阳也。火也。离中之阴降。午后一阴生。即心之生血。故曰清气为荣。
卷上
浊气为卫
浊者。体之下也。阴也。水也。坎中之阳升。子后一阳生。即肾阳举而使之。故曰浊气为卫。地之浊不升。地之清能升。能阳举而使之上也。天之清不降。天之浊能降。为六阴驱而使之下也。经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此之谓欤。
卷上
其用在下。胆胃膀胱大肠小肠
天六腑气表。其体在上。其用在下。
卷上
其用在上。两目两耳鼻口舌
地五脏血里。其体在下。其用在上。
卷上
格则吐逆、九窍、五脏
阴极自地而升。是行阳道。乃东方之气。金石之变。上壅是也。极则阳道不行。反闭于上。
故令人吐逆。是地之气不能上行也。逆而下降。反行阴道。故气填塞而不入则气口之脉大四倍于人迎此清气反行浊道也。故曰格。
卷上
关则不便、下窍、六腑
阳极自天而降。是行阴道。乃西方之气。膏粱之物。下泄是也。极则阴道不行。反闭于故不得小便。是天之气不得下通也。逆而上行。反行阳道。故血脉凝滞而不通。则人迎之脉大四倍于气口。此浊气反行清道也。故曰关。
卷上
三阳气血多少
寅为少阳。何以复为太阳。一阳初出地之外即数阳也。故谓之少阳。二阳过卯故谓之阳明三阳至巳。故谓之太阳之气。升至极之分。便是太阳也。三阳俱为太阳之气。居其底却为少阳也。以此推之。三阳所呼之名异。非有二体也。以其从多少而言之耳。
阳气之极。举阴于九天之上。故水自天而降。故太阳即为寒水也。所以血多而气少。
阴明居太阳少阳之中。二阳合明。故曰阳明。阴阳等也。所以气血俱多。少阳者。初出之气。少。而不能鼓舞。阴气阳伏地中尚多。故为龙火为震为雷为足。俱属地之下也。所以气多血少。少阳极举阴于九天之上。肺为卫天之极表也。所以上气故肺受之。至高者肺也故为手太阴阴于此为秋气而复降。重阳补下焦元气重阴补上焦元气。辛为天之味。能补地之分。自上而降于下也。苦为地之味。能补天之分。自下而升于上也。此二者。皆从其源也。六阳俱极举阴于九天之上。故阴自天而降。是阴降于九天之上。而 卦之阴复何以从下生。盖阴之首虽从天而降。其阴之尾巳至地矣。故阴从地而生。所以一阴从五阳之下也。凡所生者。从下皆从乎地也。故地为万物之母。又云非母不生。从地而生者为春气。从天而降者为秋气。九天之上为夏。九天之下为冬。
卷上
气血之体
以上下言之有若立轮外焉。天道左旋。而西中焉。地道右旋。而东似不相侔。大抵血随气行。夫唱妇随是也。血虽从气。其体静而不动。故气血如磨之形。上转而之西。下安而不动。
虽云不动。自有东行之意。以其上动而下静。不得不尔也。天地之道如故。 守所言。从乎天也。自艮而之巽。晋令所言从乎地也。自干而之坤。是以乾坤之用备矣。言天道者。从外而之内也。言地道者。从内而之外也。从外之内者。伤寒也。从内之外者杂(病也)
卷上
辩表里中三证
假令少阳证。头痛往来寒热。脉浮弦。此三证但有一者。是为表也。口失滋味。腹中不和。
大小便或闭而不通。或泄而不调。但有一者。是为里也。如无上下表里证。余者皆虚热也。
是在其中矣。
卷上
辩阴阳二证
阴证身静。重语无声气难布息。目睛不了了。鼻中呼不出吸不入。往来口与鼻中气冷。
水浆不入大小便不禁。面上恶寒有如刀刮。
阴证身动。轻语有声。目睛了了。鼻中呼吸出入能往而能来。口与鼻中气皆然。
卷上
辩表伤阴阳二证
身表凉。知在阴经也。名曰阴证。
身表热。知在阳经也。名曰阳证。
卷上
辩内外伤
伤风鼻中气出粗。合口不开。肺气通于天也。伤食口无味。涎不纳。鼻息气匀。脾气通外伤一身尽热。先太阳也。从外而之内者。先无形也。
内伤手足不和。两胁俱热。知先少阳也。从内之外者。先有形也。
内外俱伤。人迎气口俱盛。或举按皆实大。表发热而恶寒。腹不和而口液。此内外两伤也。
凡诊。则必扪手心手背。手心热则内伤手背热则不言手经图 足经皆不足
冬伤于寒者。春必温病。夏为热病。长夏为大热。病盖因房室劳伤与辛苦之人得之。水亏无以旺之为热病也。长夏为大热病者。火之方与秋之分。皆手经居之。木之方与春之分。皆足经居之。
所伤者皆足经不足。及夏火旺。客气助于手经。则不足者愈不足矣。故所用之药。皆泄有余而非足经药。何以然。泄有余则不足者补矣。此伤寒本足经。只言足经而不言手经也。大意如此。至于传手经者。亦有之当作别论。与夫奇经之病亦在其中矣。
卷上
六经传足传手经则愈
阳中之阴水。太阳是也。为三阳之首。能巡经传。亦越经传。
阳中之阳土。阳明是也。夫阳明为中州之土。主纳而不出。如太阳传至此。名曰巡经传也。
阳中之阳木。少阳是也。上传阳明。下传太阴。如太阳传至此。为越经传也。
阴中之阴土。太阴是也。上传少阳为顺。下传少阴为逆。此为土下传也。如太阴传太阳。为误下传也。阴中之阳水少阴是也。上传太阴为顺。下传厥阴为生。如太阳传至此乃表传里也。
阴中之阴木。厥阴也。上传少阴为实。再传太阳为自愈也。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者乃巨阳也。为诸阳之首。膀胱经病若渴者。自入于本也。名曰传本。
太阳传阳明胃土者。名曰巡经传。为发汗不彻利小便。余邪不尽透入于里也。
太阳传少阳胆木者。名曰越经传。为元受病脉浮无汗。当用麻黄而不用之故也。
太阳传少阴肾水者。名曰表传里。为得病急当发汗而反下汗不发所以传也。
太阳传太阴脾土者。名曰误下传。为元受病脉缓有汗。当用桂枝。而反下之所致也。当时腹痛四肢沉重。
太阳传厥阴肝木者。为三阴不至于首唯厥阴与督脉上行与太阳相接。名曰巡经得度传。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太阳证。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恶寒无汗。脉尺寸俱浮而紧。是发于阳阳者卫也(麻黄汤)主之。
麻黄(一两半去节) 桂枝(一两去皮) 杏仁(二十粒汤浸去皮尖) 甘草(半两炙)上锉每服五钱。水一盏煎温服。
太阳证。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恶寒自汗。脉尺寸俱浮而缓者。荣也。(桂枝汤)主之。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各等分)上锉。每服八钱。水一盏半。姜枣同煎温服。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太阳证。头痛发热。自汗恶风。脉当缓而反紧。伤风得伤寒脉也。
太阳证。头痛发热无汗恶寒。脉当急而反缓。伤寒得伤风脉也。
二证脉不同本经(大青龙汤)主之。易老(桂枝麻黄各半汤)。此言外之意。杨氏云。非明脉者不可用大青龙汤。以其有厥逆筋惕肉 及亡阳之失也。故易老改为九味羌活汤。而不用桂枝麻黄也。羌活汤不论有汗无汗。悉宜服之。但有缓急不同矣。九味羌活汤药证加减。服饵缓急。具见于后。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太阳证。发热恶寒自汗脉缓。太阳证。发热恶风无汗脉缓。此易老元将麻黄一桂枝二治上二证后复改用羌活汤。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太阳膀胱脉浮紧直至寸口。所以头痛者。头与寸口俱高之分也。兼厥阴与督脉会于巅。
逆太阳之经上而不得下。故壅滞为头痛于上也。左手浮弦胸中痛也。沉弦背愈痛右手浮弦者亦然。
头痛者木也最高之分惟风可到风则温也。治以辛凉。秋克春之意。故头痛皆以风药治之者。
总其体之常也。然各有三阴三阳之异焉。故太阳则宜川芎。阳明则宜白芷少阳则宜柴胡。太阴则宜苍术。少阴则宜细辛。厥阴则宜吴茱萸也。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假令治太阳阳明。不可遗太阳而只用阳明药余仿此用三阳经解药后身番覆重者。若烦则是有阳明也。若不烦而番覆轻者。知不传三阴也。不传三阴则为解也。大抵三阴之体静重与湿相同。伤寒五日后无汗。谓谷消水去形亡故下之。三日前谓内有水谷故汗之。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发汗。或云当得汗解。或云当发汗更发汗。并发汗。宜桂枝汤者数方。是用桂枝发汗也。复云。无汗不得服桂枝。又曰汗家不得重发汗。又曰发汗过多者。却用桂枝甘草汤。是闭汗也。一药二用。如何说得。仲景发汗与本草之义相通为一。答曰。本草云。桂味辛甘热无毒。
能为百药长通血脉止烦出汗者。是调血而汗自出也。仲景云。脏无他病。发热自汗者。此卫气不和也。又云。自汗者为荣气和。荣气和则外不谐。卫气不与荣气相和谐也。荣气和则愈。故皆用桂枝汤调和荣卫。荣卫既和。则汗。自出矣。风邪由此而解非桂枝能开腠理发出汗也。以其固闭荣血。卫气自和。邪无容地而出矣。其实则闭汗孔也。昧者不解闭汗之意。凡见病者。便用桂枝汤发汗。若与中风自汗者合其效桴鼓。因见其取效而病愈。则曰。此桂枝发出汗也。遂不问伤寒无汗者。亦与桂枝汤误之甚矣。故仲景言无汗不得服桂枝。是闭汗孔也。
又云。发汗多义(手冒)心。心悸欲得按者。用桂枝甘草汤。是亦闭汗孔也。又曰汗家不得重发汗。若桂枝汤发汗。是重发汗也。凡桂枝条下言发字。当认作出字。是汗自然出也。非若麻黄能开腠理而发出汗也。本草出汗二字。上文有通血脉一句。是非三焦卫气皮毛中药。是为荣血中药也。如是则出汗二字。当认作荣卫和自然汗出。非桂开腠理而发出汗也。故后人用桂治虚汗。读者当逆察其意则可矣。噫神农之作于其前。仲景之述于其后。前圣后圣其揆一也。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小便不利不可更利之。利之是谓犯本犯本则邪气入里不能解此犯之轻也。以是五苓散不可妄用大便不可易动。动之是谓动血动血是谓犯禁。此犯之重也。表在不可下。下之是为犯禁此犯之尤重也。下之为恶风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不咽干不衄不淋不渴。小便自利不经发汗。则当发之。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咽干淋渴鼻衄小便不利已经发汗。不得重发如无以上忌证。虽发汗邪气未尽。亦得重发之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其证为风寒所伤。阳气下陷入于内。而排寒水上行于经络之间。本当发汗。因以彻其邪。医失汗之故生黄也。脾主肌肉四肢。寒湿与内热相合。而生黄也。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其证因发汗太过。腠理开泄汗漏不止。故四肢急难以屈伸。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蓄血其证燥火也。当益津液为上。而反汗以亡其津液。其毒扰阳之极。则侵阴也。故燥血而蓄于胸中也。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太阳病入膀胱小便利而赤。蓄血证也。血自下者愈也。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战而汗解者太阳也。不战有汗而解者。阳明也。
不战无汗而解者少阳也。若先瘥经必不尔矣。
太阳传阳明。其中或有下证。阳明证反退。而热兼不渴。却退显少阳证。是知可解也。
太阳证知可解者。为头不痛项不强肢节不痛则知表易解也。
阳明知可解者。为无发热恶寒。知里易解也。
少阳证知可解者。寒热日不移时。而作邪未退也。若用柴胡而移其时。早移之于晏。晏移之于早气移之于血。血移之于气。是邪无可容之地知可解也。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服解药而去沉困。只头痛目闷。是知湿去而风不去。则欲解也。若风去而湿不去。则不解。何以然。风则高湿则下。而入里也。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可解之脉浮而虚。不可解之脉浮而实。浮而虚者只是在表。浮而实者。知已在里也。汗多不解者。转属阳明也。伤寒不头痛。知邪不在经。若头痛者。知邪在经也。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经云。有汗不得服麻黄。无汗不得服桂枝。若瘥服则其变不可胜数。故立此法。使不犯三阳禁忌。解利神方。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羌活(治太阳肢节痛君主之药也。然非无以为主也。乃拨乱反正之主。故大无不通。小无不入关节痛非此不治也) 防风(治一身尽痛乃军卒中卑下之职。一听军令。而行所使引之而至) 苍术(别有雄壮上行之气。能除湿。下安太阴。使邪气不纳传之于足太阴脾) 细辛(治足少阴肾苦头痛) 川芎(治厥阴头痛在脑) 香白芷(治阳明头痛在额) 生地黄(治少阴心热在内) 黄芩(治太阴肺热在胸) 甘草(能缓里急调和诸药)以上九味。虽为一方然亦不可执。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当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
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其效如神。(即此是口传心授)咀水煎服。若急汗热服。以羹粥投之。若缓汗温服而不用汤投之也。
脉浮而不解者。先急而后缓。
脉沉而不解者。先缓而后急。
(九味羌活汤)不独解利伤寒。治杂病有神。
中风行经者。加附子。中风秘涩者。加大黄。中风并三气合而成痹等证。各随十二经上下内外。寒热温凉。四时六气。加减补泻用之。炼蜜作丸尤妙。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当各随三阳本证。表药发之。发之表解。下利自愈。若不愈者。方可以利药治之。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
脉浮者必结胸。 脉紧者。必咽痛。
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不止。
脉沉紧。必欲呕。 脉沉滑者。胁热利。
脉浮滑者。必下血。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太阳病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至于大实痛者胃也。
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巳传戊妇告夫也。所以为里传表即名误下传也。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或问曰。伤寒杂证一体。若误下之。甚者变大。答曰。非一体也。伤寒误下变无定体。杂病误下变有定体。何以然。伤寒自外而入阳也。阳主动。杂病自内而出阴也。阴主静。动者犯之。其变无穷。静者犯之。其变止痞与腹胁痛而已。故变无穷者为重。痞与腹胁痛者为轻也。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五苓散为下药。乃太阳里之下药也。太阳高则汗发之。下则引而竭之。
渴者邪入太阳本也。当下之。使从膀胱出也。
肾燥膀胱热。小便不利。此药主之。小便利者不宜用。然太阳病热而渴。小便虽利。亦宜(五苓散)下之。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答曰。当服不服。则谷消水去形亡。必就阳明燥火。戊胃发黄。故有调胃汤证。此太阳入本失下也。由不曾服(五苓散)。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答曰。不当服而服之。是为犯本小便强利。津液重亡。侵阳之极则侵阴而成血证也。轻则桃仁承气汤。重则(抵当汤)故(五苓散)调和阴阳者也。乃太阳阳明之间。故为调和之剂。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若热在中焦。未入太阳之本。小便自利而清。是津液已行。若与五苓散利之。是重涸肾水也。不惟重涸肾水。酒毒之热亦不能去。故上下不通。而溺涩则为发黄也。若入血室。则为蓄血也。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火土入水假令太阳证。伤寒自外入。标本有二说。以主言之。膀胱为本。经络为标。以邪言之。
先得者为本。后得者为标。此标先受之即是本也后入于膀胱。本却为标也。此乃客邪之标本也。
治当从客之标本。
小肠火为本。
膀胱水为本。
寒毒之气从标入本邪与手经相合。而下至膀胱(五苓散)主之。桂枝阳中之阳。茯苓阳中之阴。相引而下。入于本道出邪气。
手经 自上之下 足经 丙火 壬水 小肠 自下之上 膀胱火邪之气。从下之上。以内为本。水中有火。火为客气当再责其本。两肾相通。又在下责在下焦。下焦如渎。相火明也。生地黄黄柏主之。邪从本受。下焦火邪遗于小肠。是热在下焦。填塞不便自内而之外也。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桂术 泽泻 猪苓 茯苓 为阳中之阴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生地黄 黄柏 黄连 为阴中之阳治酒病宜发汗。若利小便。炎焰不肯下行。故曰火郁则发之。辛温散之。是从其火体也。是之最为之近。是湿热俱去。治以辛温。发其火也。佐以苦寒。除其湿也。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阳证
易老法。凉膈散减大黄芒硝。加桔梗同为舟楫之剂浮而上之。治胸膈中与六经热。以其手足少阳之气俱下胸膈中。三焦之气同相火游行于身之表。膈与六经乃至高之分。此药浮载亦至高之剂。故能于无形之中。随高而走。去胸膈中及六经热也。
卷上 太阳六传
阳明证
阳明证。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不恶风寒。而自汗。或恶热脉尺寸俱长。(白虎汤)主之。石膏辛寒入肝。知母苦寒入肾。甘草 粳米之甘(居中。挽二药上下)
卷上 太阳六传
阳明证
不当发汗。不当利小便。若发汗利小便。竭其津液。则生蓄血证也。唯当益津液为上。以其火就燥也。益津液者。连须葱白汤是也。汗多亡阳。下多亡阴。小便重利之走气。三者虽异。为言少津液则一也。
卷上 太阳六传
阳明证
汗者。本所以助阳也若阳受阴邪。寒结无形须当发去阴邪以复阳气。所谓益阳而除风寒客气也。阴邪已去。而复汗之。反伤阳也经曰。重阳必阴故阳气自亡。汗多亡阳。此之谓也。
卷上 太阳六传
阳明证
下者。本所以助阴也。若阴受阳邪热结有形。须当除去已败坏者。以致新阴此所谓益阴而除火热邪气也。阳邪已去。而复下之。反亡阴也。经曰。重阴必阳。故阴气自亡。下多亡阴。
此之谓也。
卷上 太阳六传
阳明证
非预早之早。乃早晚之早也。谓当日午以前为阳之分。当发其汗。午后阴之分也。不当发汗。故曰汗无太早。汗不厌早。是为善攻。
卷上 太阳六传
阳明证
非待久之晚。乃当日以后为阴之分也。下之谓当以前为阳之分也。故曰下无太晚。下不厌晚。是为善守。汗本亡阴。以其汗多阳亦随阴而走。下本泻阳以其下多阴亦随阳而走。故曰汗多亡阳。下多亡阴也。
若犯发汗多 蓄血上焦为衄若犯利小便多 蓄血下焦为发狂(其人如狂也)
卷上 太阳六传
阳明证
伤寒脉尺寸俱长。自汗大出。身表如冰石。至脉传入于里细而小。其人动作如故。此阳明传入少阴。戊合癸即夫传妇也。(白虎加桂枝汤)主之。然脉虽细小。亦当以迟疾别之。此证脉疾而非迟。故用此法。
卷上 太阳六传
阳明证
治老幼及虚人。伤寒五六日。昏冒谵语。或小便淋或涩。起卧无度。或烦而不眠也。并宜此药。
卷上 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动而伤暑。心火大盛。肺气全亏。故身脉洪大。动而火胜者。热伤气也。(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辛苦人多得之。不可不知也。
卷上 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静而伤暑。火乘金位。肺气出表。故恶寒脉沉疾静而湿胜者。身体重也。(白虎加苍术汤)主之。安乐之人多受之。不可不知也。
春不服白虎为泻金也。
秋不服柴胡为泻木也。
此言体之常。
卷上 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烦者气也。躁者血也。气主肺。血主肾。故用栀子以治肺烦。用香豉以治肾躁。烦躁者。懊 不得眠也。
少气虚满者加甘草。如若呕哕者。加生姜橘皮。下后腹满而烦者。(栀子浓朴枳实汤。)下后身热微烦者。(栀子甘草干姜汤。)
卷上 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火入于肺烦也。火入于肾躁也。烦躁俱在上者。肾子通于肺母也。发润如油。喘而不休。总言肺绝。鼻者肺之外候。肺气通于鼻。鼻中气出粗大是肺也。发者血之余。肾气主之。发润如油。火迫肾水至高之分。是水将绝也。仲景以发润喘大为肺绝。兼其肾而言之发在高巅之上虽属肾。肺为五脏之至高。故言肺绝兼肾也。太抵肺肾相通肺既已绝。则肾不言而知其绝矣。或曰烦者。心为之烦。躁者心为之躁。何烦为肺躁为肾耶。夫心者君火也。与邪热相接上下通。热金以之而燥水以之而亏。独存者火尔。故肺肾与心合而为烦躁焉。此烦虽肺躁虽肾。其实心火为之也。
若有宿食而烦躁者。栀子大黄汤主之。
卷上 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答曰。足阳明者胃也。岂有其言哉。伤寒始自皮毛入是从肺中来。肺主声。入于心则为言。胃即戊也。戊为火化。下从肾肝。
卷上 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伤寒表证。发热恶寒而渴。与下证同。但头痛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白虎汤)主之。乃阳明经病也。正阳阳明气病。脉洪大先无形也。杂病里证。发热恶热而渴。但目赤者病藏也。手太阴肺不足不能管领阳气也。宜以枸杞生地黄熟地黄之类主之脉洪大甚则呕血先有形也。
卷上 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气病在表。误用血药。无伤也。为安血而益阴也。血病在里。误用气药。(白虎汤)者非也。
为泻肺而损阴也。
卷上 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狂言者。大开目与人语。语所未尝见之事。即为狂言也。谵语者。合目自言。言所日用常见常行之事。即为谵语也。郑声者。声战无力。不相接续。造字出于喉中。即郑声也。
卷上 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答曰。胃者总司也。内有太阳阳明少阳三经之别以其气血多少。而与声物有无之不同。
即吐属太阳。有物无声。乃血病也。有食入即吐呕。
食已则吐食久则吐之别。
呕属阳明。有物有声。气血俱病也。仲景云。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下。
哕属少阳。无物有声。乃气病也。以此推之。则大便亦各有经耳。但察其有物无声有物有声无物有声。则知何经也。至于脾病。后出余气。以五臭分之。则知何藏入中州而病也。
卷上 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有下之早而发者有失下而发者有胃热胃烂而发者。然得之虽殊大抵皆戊助手少阳心火入于手太阴肺也。故红点如 。生于皮毛之间耳。(白虎汤)(泻心汤)(调胃承气汤)从所当而用之。
及当以肺脉别也。
卷上 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答曰有九。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为六也。有太阳阳明。有少阳阳明。
有正阳阳明。是为三也。非九而何。阳明者。太阳少阳俱入于胃。故曰正阳阳明也。前三经者。阳明自病。不入于里者。谓之在经。不为正阳阳明矣。
卷上 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太阳阳明。(大承气汤)。少阳阳明(小承气汤)。正阳阳明(调胃承气汤)。
以汗证言之。以少阳居其中。谓太阳证为表。当汗。阳明证为里。当下。少阳居其中故不从汗下。和之。以小柴胡汤从少阳也。以下证言之。阳明居其中。谓太阳经血多气少阳明。
经气血俱多。少阳经气多血少。若从太阳下则犯少阳。从少阳下则犯太阳。故止从阳明也。
此三阳合病。谓之正阳阳明。不从标本从乎中也。缘阳明经居太阳少阳之中。此经气血俱多故取居其中。是以不从太阳少阳而从阳明也。阳明自病(调胃承气汤)主之三阳并病(白虎汤)主之。是从乎中也。
卷上 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答曰。夫胃为受纳之司。大肠为传道之府燥屎岂有在胃中哉。故经言谷消水去形亡也以是知在大肠而不在胃中明矣。
胃实者非有物也。地道塞而不通也。故使胃实。是以腹如仰瓦。注曰。难经云。胃上口为贲门。胃下口为幽门。幽门接小肠上口。小肠下口。即大肠上口也。大小二肠相会为阑门。水渗泄入于膀胱渣滓入于大肠。结于广肠。广肠者地道也。地道不通土壅塞也则火逆上行至胃。名曰胃实。所以言阳明当下者言上下阳明经不退也言胃中有燥屎五六枚者。非在胃中也。通言阳明也。言胃是连及大肠也。以其胃为足经。故从下而言之也。从下而言。是在大肠也。若胃中实有燥屎。
则小肠乃传导之府。非受盛之府也。启玄子云。小肠承奉。胃司受盛。糟粕受已复化传入大肠。是知燥屎在大肠之下。即非胃中有也。
卷上 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答曰。阳入于阴者可下。非入太阴少阴厥阴之三阴也。乃入三阳也。三阳者。非太阳少阳阳明之三阳也。乃胃与大小二肠之三阳也。三阳皆为府以其受盛水谷。传导有形。故曰入于阴也。仲景云。已入府者可下。此之谓也。
卷上 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黄帝问伤寒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其愈十日以上者何。岐伯对。以热虽甚不死两感者死。帝问其状。岐伯云。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继之三阳经络皆受病。而未入于藏者。可汗而已。此藏物之藏。非五脏之脏也。若三阳经入于藏物之藏。是可泄也。可泄一句。于此不言便言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于此却不言可泄。但言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此一节。是言两感也。故下文却言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衰。至十二日六经尽衰。大气皆去。其病已矣。是通说上文。六日所受之病也。以此知前文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皆在经络。故十二日愈也。岂可便以太阴少阴厥阴为可泄乎。帝问治。岐伯对。以治之各通其藏脉日衰已矣。是通说上文。六日所受之病。并十二日衰已之意尽矣。终复言其未满三日可汗而已。又言其满日可泄而已。一句只是重前文三阳受病。未入于藏者可汗。其满三日已入于藏物之藏者可。后三阴经。岐伯虽不言可汗可泄。止是在经者便可汗在藏物之藏者便可下也。何必穿凿无已。以前三日为三阳后三日为三阴耶。若认藏字为五脏之脏则前后颠倒不通。若认藏字作藏之藏。则前后辞理皆顺矣。故仲景曰。已入于府者可下。新校正云府字当作藏字。太素亦云作府。何疑之有。
仲景太阳阳明(大承气)。少阳阳明(小承气)。正阳阳明(调胃承气)。是三阳已入于藏者泄之也。太阴(桂枝汤。)少阴(麻黄附子细辛汤)。厥阴(当归四逆汤)。是三阴未入于藏者。汗之也。
大小(调胃三承气汤)必须脉浮头痛。恶风恶寒表证悉罢。而反发热。恶热谵言妄语不大便者则当用之。凡用下药。不论大小。若不渴者。知不在有形也。则不当下。若渴者。则知缠有形也。缠有形是为在里。在里则当下。(大承气汤)主之。
卷上 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大黄(用酒浸治不大便。地道不通行。上引大黄至巅而下)浓朴(姜汁制。治肠胁 胀满)芒硝(治肠转失气。内有燥屎。本草云。味辛以润肾燥。今人不用辛字只用咸字咸能 坚与古人同意)枳壳(麸炒。治心下痞。按之良久气散病缓此并主心下满。乃肝之气盛也)六腑受有形主血阴也。
大黄 芒硝 大实 燥屎浮 手足阳明大肠 胃沉 手足太阴肺 脾痞 大满枳实 浓朴五脏主无形。是气阳也。
卷上 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治实而微满。状若饥人食饱饭腹中无转失气。此大承气。只减芒硝。心下痞。大便或通。热甚须可下者。宜用此。
大黄(生用) 浓朴(姜制) 枳壳(麸炒)张仲景曰。杂证用此。名曰(三物浓朴汤)。
卷上 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治实而不满不满者。腹状如仰瓦腹中转而失气。有燥屎不大便而谵语者。
大黄(酒浸。邪气居高。非酒不至。譬如物在高巅。人力之所不及。则射以取之。故以用大黄生者。苦泄峻必下。则遗高之分邪热也。是以愈后。或目赤或喉痹。或头肿或膈食上热疾生矣)甘草(灸经云。以甘缓之) 芒硝(以辛润之。又曰以咸KT 之)以上三法。不可差也。若有所差。则无形者有遗。假令调胃承气证用大承气下之。则愈气不复。以其气药犯之也。大承气证。用调胃承气下之。则愈后神痴不清以其气药无力也。
小承气证。若用芒硝下之。则或下利不止。变而成虚矣。三承气岂可差乎。
卷上 太阳六传
伤暑有二
治有表复有里。有表者。脉浮或恶风。或恶寒头痛。四证中或有十二尚在是。十三日过经不解是也。有里者。谵言妄语。掷手扬视。此皆里之急者也。欲汗之则里已急。欲下之则表证仍在。故以小柴胡中药调和三阳。是不犯诸阳之禁。以芍药下安太阴。使邪气不纳。以大黄去地道不通。以枳实去心下痞闷。或湿热自利。若里证已急者。通宜大柴胡汤。小柴胡减人参甘草加芍药枳实大黄是也。欲缓下之。全用小柴胡加枳实大黄亦可。
卷上 太阳六传
少阳证
少阳证。胸胁痛。往来寒热而呕。或咳而耳聋。脉尺寸俱弦。(小柴胡汤)主之。
卷上 太阳六传
少阳证
柴胡少阳 半夏太阳 黄芩阳明人参太阴 甘草太阴 姜枣辛甘发散上各随仲景本条下加减用之则可矣药如本法。
卷上 太阳六传
少阳证
忌发汗。忌利小便。忌利大便。故名三禁汤。乃和解之剂。若犯之。则各随上下前后本变。及中变与诸变不可胜数。医者宜详之。
卷上 太阳六传
少阳证
答曰。身后为太阳。太阳为阳中之阳。阳分也。身前为阳明。阳明为阳中之阴。阴分也。阳为在表。阴为在里。即阴阳二分。邪在其中矣。治当不从标本。从乎中治。此乃治少阳之法也。太阳膀胱水寒也阳明大肠金燥也。邪在其中。近后膀胱水则恶寒。近前阳明燥则发热。
故往来寒热也。此为三阳之表里。非内外之表里也。但不可认里作当下之里。故以此药作和解之剂非汗非下也。
卷上 太阳六传
少阳证
邪在荣卫之间。谓之半表里也。太阳阳明之间少阳居身之半表里也。(五苓散)分阴阳。
膀胱经之半表里也。(理中汤)治泻吐。上下之半表里也。
卷上 太阳六传
少阳证
答曰。帝问病之中外者何。岐伯对曰。从内之外者。调其内。若盛于外者。先治内而后治外。从外之内者。治其外。若盛于内者。先治外而后治内。此言表里所出之异也。又云。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者。中外不相及者。半表半里也。自外入者有之。自内出者亦有之。外入内出虽异。邪在半表半里则一也。此中外不相及为少阳也。治主病者。治少阳也。帝问寒热之病。恶寒发热如疟。或发一日。或发间日。岐伯对。以胜复之气会遇之时。有多有少。阴多阳少。其发日远阳。多阴少其发日近。此胜复相搏。盛衰之节疟亦同法疟者少阳也。少阳者东方之气也。逆行则发寒。顺行则发热。故分之气异往来之不定也。妇人经水适断。病作少阳治之。伤寒杂病一体经云。身有病而有邪脉经闭也。又云。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经闭者尺中不至。胞闭者生化绝源。二者皆血病也。厥阴主之。厥阴病则少阳病矣。累及其夫也。小儿外感内伤。若有潮作寒热等证。并同少阳治之。男女同候以上男子妇人小儿闺女。或实作大热或变成劳。脉有浮中沉之不同故药有表里和之不一。察其在气在血定其行阴行阳。使大小不失其宜。轻重各得其所逆从缓急举无不当。则可以万全矣。此少阳一治不可不知也。
卷上 太阳六传
少阳证
答曰。五脏阴也。所主皆有形。骨肉筋血皮毛是也。此五脏皆阴足。是为实热。阴足而热不能起理也。阴足而热反胜之。是为实热。若骨痿肉烁筋缓血枯皮聚毛落。五阴不足。而为热病。是虚热。
卷上 太阳六传
少阳证
妇人先病恶寒手足冷。全不发热。脉八至两胁微痛治者便作少阳治之。或曰是则然矣论犹未也。至如无寒热无胁痛当作何经治或者不敢对恶寒为太阳。脉八至且作阳治。当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治此者少阳也。若曰脉八至作相火。亦少阳也。兼又从内而之外也是又当先少阳也。此不必论两胁痛与不痛脉弦与不弦。盒饭作少阳治之。
卷上 太阳六传
少阳证
答曰。为阳在内侵于骨髓。阴在外致使发寒。治当不从内外从乎中治也。宜(小柴胡汤)调之。倍加姜枣。
卷上 太阳六传
少阳证
热在行阳之分肺气主之。故曰(白虎汤)以泻气中之火。
卷上 太阳六传
少阳证
热在行阴之分。肾气主之。故用地骨皮饮。以泻血中之火。
(白虎汤)其脉洪。故抑之。使秋气得以下降也。(地骨皮)饮其脉弦。故举之。使春气得以上升也。
肺气石膏辛 肾气 知母 肺 血黄芩苦 肾血 黄柏地骨皮泻肾火。总治热在外。地为阴。骨为里。皮为表。
牡丹皮治胞中火。无汗而骨蒸。牝牡乃天地之称也。牡为群花之首。叶为阳发生也。
花为阴成实也。丹者赤也。火也。能泻阴中之火。(四物汤)加上二味。治妇人骨蒸知母泻肾火有汗而骨蒸。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阴证
腹满咽干。手足自温。自利不渴。时腹痛。脉尺寸俱沉细。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阴证
太阴病。脉浮者可汗。宜(桂枝汤。)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阴证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此条虽不言脉。当知沉迟而弱。
仲景(理中汤丸)。暨易老(人参黄 汤)。量其轻重。或温或热。人之强弱虚实。所可宜者。
选而用之。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阴证
答曰有经云。本太阳证。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太阴也。(桂枝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易老云。此非本有是证。以其错下脾传于胃。故误下传。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阴证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欲愈。表少里和脉长者。为阳渐生也。此一证。
太阴便从外感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也。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阴证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则胸下结硬。太阴为病脉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小便自利者。则不发黄。日久利益甚必自止者。便硬。乃入府传阳
卷上 太阳六传
太阴证
中脘痛。太阴也。(理中)(建中)(黄 汤)类。主之。
脐腹痛。少阴也。(四逆)(真武)(附子汤)类。主之。
少腹痛。小腹痛。厥阴也。重则正阳(回阳丹)之类。轻则(当归四逆汤)。
太阴传少阴痛甚者。当变下利不止。
杂证而痛。(四物苦楝汤)(酒煮当归丸)。增损(当归丸)之类。
夏肌热恶热。脉洪疾。手太阴足阳明主之。(黄芩芍药汤)。
秋肌热恶寒。脉沉疾足少阴足太阴主之(桂枝芍药汤)。
腹痛 腹痛者。(芍药甘草汤)主之。
腹不满者加枣。若满者不加。脾虚满者。黄 汤。芍药停湿。
中满者。分食甘二药。用甘引至满所脾实。
平胃散。苍术泄湿。小便不利者利之。
大便秘 实痞 浓朴 枳实 大便利 虚痞 芍药 陈皮伤食满者。伤厥阴。是以腹胀满者。皆属木。
卷上 太阳六传
少阴证
少阴证。口燥舌干而渴。脉尺寸俱沉疾。则(大承气汤)沉迟。则(四逆汤)。
少阴邪入于里。上接于心。与火俱化而克金。恶候。或见气死入胃。脉沉细而疾。疾则大承气可下。若疾而无力者。亦不可下。为阳将尽也。
少阴证。口燥舌干而渴。身表凉。脉沉细而虚。(泻心汤)主之。此有形无形之药也。
伤寒外证全在下证。大热而脉反细小。不可下。泻心汤主之。少阴受病。身凉无汗体沉。或体轻脉沉。有头痛不厥。(麻黄附子泻心汤)主之。
卷上 太阳六传
少阴证
其人病身热而烦躁不宁。大小便自利。其脉浮洪而无力。按之全无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卷上 太阳六传
少阴证
其人病上吐下泻不止。当渴而反不渴。其脉微细而弱。(理中汤)主之。渴而脉沉有力而疾者。(五苓散)主之少阴证发热脉沉者。必当汗。
缓汗之。(麻黄附子细辛汤)微汗之。(麻黄附子甘草汤)
卷上 太阳六传
少阴证
色青者当下 色不青者当温
卷上 太阳六传
少阴证
口中和者当温。 口干燥者当下
卷上 太阳六传
少阴证
热者(甘草汤) 寒者(半夏汤) 寒热者。(桔梗汤) 通脉(四逆汤)。
姜附加甘草为脉沉细而迟弦。姜附以治寒甘以缓之。为汗苦急也。其证小便自利。于能令母实自东之北为逆行也。
姜附加葱白为脉沉细而迟涩姜附以治寒辛以润之为肾恶燥也其证大便自利冷主气自北而西此亦以为逆行也
卷上 太阳六传
少阴证
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脉微者。不可发汗。尺脉微弱涩者。便不可下。
麻黄附子细辛汤。
体沉加防己。 苍术。 乃胜湿也。
体轻加石膏。 知母。乃胜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