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法門

猢猻癆

小兒有此症,求食不止,終夜不睡,用針刺兩手面中三指中節能曲處。周歲者用中號針,六七歲用大號針,刺進半分許,遇骨微位即拔出,不可誤針筋上。若疳甚無水,刺數日方有白水;不甚者,即有白漿。刺數日,隨有血,一指有血,一指不刺;二指有血,停止二指不刺;若六指俱有血,病痊,不復刺矣。凡刺,須隔一日,俟天晴,雨則無益。刺後即得睡,減貪饞,忌棗、慄干甜果物,食則復發。如初刺有血,非此症矣。

挑悶疹子

分開頂門內,有紅筋、紅瘰,挑破即止。

喉痹

覓紅上紅疙瘩,用針挑破即愈。

百發神針

治偏、正頭風,漏肩、鶴膝、寒濕氣、半身不遂、手足癱瘓、痞塊、腰痛、小腸疝氣、癰疽發背、對口發、痰核初起不破爛,俱可用針。按穴針之,真神妙百中。

乳香、沒藥、生川附子、血竭、川烏、草烏、檀香末、降香末、大貝母、麝香各三錢,母丁香四十九粒,淨蘄艾綿一兩或二兩,作針。

消癖神火針

蜈蚣一條,木鱉、五靈脂、雄黃、乳香、沒藥、阿魏、三稜、蓬朮、甘草、皮硝各一錢,鬧楊花、硫黃、山甲、牙皂各二錢,麝香三錢,甘遂五分,艾絨二兩,作針。

陰症散毒針

乳香、沒藥、羌活、獨活、川烏、草烏、白芷、細辛、牙皂、硫黃、山甲、大貝、靈脂、肉桂、雄黃各一錢,蟾酥、麝香三分,艾絨一兩,作針。

灸法門

醫小兒

小兒目視不轉睛,指甲黑,作鴉聲,是死形無可治,惟用此法灸,十灸十生。將左右兩手彎處,各灸一穴;左右兩腳趾,將第二腳趾縫頭處亦必各灸一灸,將痰瀉出,即回生。奇妙不可言,醫小兒之神灸也。

雞爪風

婦人月家得此,不時發手足及指拘攣,拳縮如雞爪,頗疼痛。急於左右膝蓋骨下兩旁,各有小窩共四穴,俗謂鬼眼,各灸三壯立愈。

乾霍亂死灸法

心頭微熱者,以鹽填臍內,納艾灸,不計數,以醒為度。

附子灸

癰疽久漏,瘡口冷,膿水不絕,內無惡肉。以大附子水浸透,切大片,厚三分,安瘡口,艾隔灸。數日一灸,至五六七次,服內托藥,自然長滿。為末作餌用亦甚可。

黃蠟灸

治癰疽等毒。

白麵水和成塊,照毒根盤大小作圈,厚一指,高寸余黏肉上,外以絹帛加濕布圍住。將黃蠟掐薄片入面圈內,以熨斗火運逼蠟化,即痛則毒淺;若不覺,至蠟滾沸,逐漸添蠟,俟不可忍,沃冷水候凝。瘡勿痛者毒盛,灸未到也,不妨再灸。輕三次,重三、四次,忌房事、氣惱、發物。

灸耳聾

濕土瓜根削平寸,塞耳內,以艾灸七壯,每旬一壯乃愈。

疝氣偏墜

淨草一條,量患人口兩角為一則,折斷;如此三則,折成二角,如「厶」字樣。以一角安臍中心,兩角安臍下兩旁,尖盡處是穴。若患在左灸右,在右灸左,兩邊俱患兩邊皆灸。艾炷如麥粒大,灸十四壯或二十一壯即安。又灸兩足三陰交穴尤效。

灸癰疽

男左女右,以篾一根,前齊中指端,後至手腕橫紋凹中,截斷為準。卻以竹一根兩頭擱起,令病人騎之,兩足不著地,挺身正坐,將前篾植於竹上,以正頭植骨脊中盡處,各開一寸,名「騎竹馬法」,灸七壯。灸畢,宜用乳香、真綠豆粉為末,調服之,以防火氣入心。

雞子灸

凡毒初起紅腫無頭。

雞子煮熟,對劈去黃,用半個合毒上,以艾灸三壯即散。若紅腫根盤大,以鴨蛋如法灸亦可。

桑木灸

治癰疽發背不起發,或瘀肉不腐潰,及陰瘡、瘰癧、流注、臁瘡、頑瘡、惡瘡久不愈,俱用此灸之。未潰則拔毒止痛,已潰則補接陽氣,亦取其通關節,去風寒,火性暢達,出郁毒之意。

干桑木劈成細片,扎作小把,然火吹息患處,每吹片時,以瘀肉腐動為度;內服補托藥,誠良方也。

碗灸

治乳腫。

碗一個,用燈草四根,十排碗內,頭各露寸許。再用紙條一寸五分闊,用水濕了,蓋碗內燈草下,紙與碗口齊,將碗覆患處,留燈草頭在外,艾一大團放碗底,火灸之。艾盡再添,至碗內流水氣,內覺痛止方住。甚者次日再灸一次必消。

麻葉灸

七月七日採麻花,五月五日採麻葉,搗作炷,灸瘡上百壯;次燒胡桃、松脂研敷即愈。

熏法門

鵝掌風

真蘄艾四、五兩,將水三、四碗,煮五、六次,入大口瓶內盛之,用麻布雙層縛瓶口,將手心放瓶上熏之,如藥冷再熏,如神。

蜈蚣咬

杉木皮或枝燒煙燻,立刻止痛,比蜘蛛尤妙。

牛皮癬

水銀一錢五分,芸香一錢五分,大棗七枚。

同搗爛為四丸,每夜熏一丸,效。

口眼歪斜

巴豆三粒,麝香三分,共研,將熱水二鍾,藥藏鍾底,放手心。右斜放左手心,左斜放右手心。

久病截瘧

老薑兩斤搗爛,置於滾水一大桶內,坐布帳中,脫衣坐臥桶上,熏透即愈。第一禁風。

痘不脫黶

燒乳香薰之。

蟲牙

天仙子一撮,入小口瓶內燒煙,竹筒引煙入蟲孔內熏即死,永不發。又天仙子入瓶內,熱湯淋下,口含瓶口,令氣熏之,冷更作,盡三含乃止,有津涎可去,甚效。

頭風插耳

黃蠟三兩溶化,以白紙闊五寸,長二寸,在蠟上拖勻。其蘄艾揉軟薄攤蠟上,卷為筒,插耳內。一頭火點燃,煙氣透腦,其痛即止。左痛插右,右痛插左,至重不過二次。

喉痹

蓖麻子研爛,紙卷作筒,燒煙燻吸即通,或取油作捻尤妙,名「聖煙筒」。喉痹緊急,用此即破。

喉症開關

牙皂、巴豆各等分為末,米湯調刷紙上,曬乾,作捻子,點火以煙燻鼻,立能開口,鼻流涕。專治十八種喉閉。

喉閉

竹紙滲巴豆令滿,作紙捻點燈旋之,以煙燻喉間,即吐惡血而消。或刺入喉間出紫血亦愈。蓋咽喉病發於六腑者,引手可探,及刺破喉血即已;若發於五臟,則受毒牢深,手法、藥力難到,惟用紙捻為第一。

小兒脫肛

五倍子先以倍子、艾絨捲成筒,放便桶內,以瓦盛之,令病者坐桶上,以火點著,使煙燻入肛門,其肛自上。隨將白礬研末擦之,其肛自緊,再不復發。

霍亂轉筋

身冷心中下微溫者。

硃砂二兩研,蠟二兩和丸,著於火籠中熏之,周圍厚復,勿令煙泄,兼床下著火,令腹微暖,良久當汗出而醒。

疥瘡

熟蘄艾三兩,木鱉子三錢,雄黃二錢,硫磺一錢。

為末,揉入艾中,分作四條,每一條安陰陽瓦中,置被裹熏後,服通聖散。

癱瘓頑風

骨節疼痛,下元虛冷,諸風痔漏下血,一切風瘡。

川烏頭、草烏頭、兩頭尖各三錢,硫磺、麝香、丁香各一錢,木鱉子五個。

上為末,以熟蘄艾揉軟合一處,鈔底包裹熏病處,名「雷丸」。

手足風痛

冷痛如虎咬者。

樟木屑一斗,流水一石,煎極滾,泡之。乘熱安足於桶上熏之,以草韉圍住,勿冷湯氣入目,其功甚捷。

拳毛倒睫

無名異末,紙卷作捻,點燈吹殺熏之,睫自起。

破傷風

口噤身強。

肉蓯蓉切片曬乾,用一小盞,底上穿穴,燒煙燻患處累效。

舌脹出血

蓖麻取油蘸紙拈,燒煙燻之,即脹腫皆消。並治牛馬六畜舌脹。

手汗

黃耆一兩,葛根一兩,荊芥三錢。

水煎湯一盆,熱熏而溫洗,三次即無汗。

咳嗽熏法

熏黃一兩,以蠟紙條卷作筒十枚,燒煙吸菸,取吐止,一日一熏。惟食白粥,七日後,以羊肉羹補。

熏嗽

治風入肺久嗽者。

鵝管石、雄黃、鬱金、款花為末,和艾用姜一片,置舌上,以藥艾於姜上灸之,取煙入喉中愈。

青布熏

惡瘡防水,青布和醋燒煙筒中熏之,入水不爛。瘡傷風水,用青布燒煙於器中,以器口熏瘡,得惡汗出則痛癢瘥。臁瘡潰爛,陳艾五錢,雄黃二錢,青布作大炷,點火熏之,水流數次愈。

支太醫桃葉熏

水二石,煮桃葉,取七斗,安床簀下,厚被蓋臥床上,乘熱熏之。少時當雨汗,汗遍去湯,速粉之,並灸大椎穴。此法治天行病。

貼法門

痢疾塞肚

綠豆七粒,胡椒七粒,麝香一釐,膠棗一枚。

共搗爛,放瓶內,包好。患者取一丸,貼臍上。宜用端午日合。

小兒赤眼

黃連為末,水調敷腳心。

小兒熏舌

又名雀舌。

巴豆半粒,飯黏四、五粒,共搗為餅,如黃豆大,貼眉心中間。待四周起泡,去之即愈。

收陰症傷寒

雞子放臍眼內,一時一換,四、五換即愈矣。陰氣盡收於內。

止自汗

鬱金末,臥時調塗乳上。

截驚法

芭蕉油、薄荷汁煎勻。塗頭頂留囟門;塗四肢留手、足心勿塗,甚效。

嬰兒瘧疾

代赭石五枚煅紅,醋淬,硃砂五分,砒霜一豆大,同以紙包七重,打濕煨乾,入麝少許,為末,香油調一字,塗鼻上及眉心、四肢,神應。

隔皮取膿

治諸般腫毒。

驢蹄(細切)一兩炒,蕎麥麵一兩,白鹽五錢,草烏四錢(去皮)。

為末,調作餅子,慢火炙黃,出火毒研。米醋調成膏,用白紙攤貼患處,毒自毛竅而出,其腫自退。

痞塊

紅芥菜子不拘多少,生薑汁浸一宿。大約芥菜子一酒杯,加麝香一錢,阿魏三錢,搗爛如膏,攤布上貼患處,汗巾紮緊。一宵貼過,斷無不消。

牙齒疼痛

輕粉一錢,大蒜一瓣,杵餅,安膈骨前陷中。先以銅錢隔了,用蜆蓋定扎住,一宿愈。左疼安右,右疼安左。又左牙痛敷右大指腕上,右痛敷左。

截瘧丹

斑蟊、巴豆肉、硃砂各一錢,麝香二分,雄黃一錢半,蟾酥五分,黑棗三個。

搗丸如綠豆大,貼眉心穴,一周時揭下,投長流水中。

貼臍截瘧

胡椒、雄精等分研末,將飯研爛為丸,桐子大,硃砂為衣。將一丸放臍中,外膏藥貼之即止。

難產仙方

蓖麻仁取白仁七個,麝香三分,共一處搗如泥,用絹帛包之,勒在臍中,即時產下。如倒生者,用穩婆送進,片時即順下。

如神丹

治難產。

巴豆三粒(去殼),蓖麻七粒(去殼),麝香少許,研成一餅貼臍上即產,產下即去之。

地黃膏

治眼腫立效。

生地一兩,寒水石五錢,黃連一兩,為末,生地汁調餅,貼太陽上。

水瀉不止

木鱉仁五個,丁香五個,麝香一分。

研末,米湯調作膏,納臍中貼之,外以膏藥護住。

痢疾噤口

治傷寒脾胃氣不和,汗前汗後,嘔逆腹脹,虛氣攻刺,心脅疼痛,及治咳嗽。(見羅適傷寒救俗方。)

厚朴(去粗皮,薑汁浸炒黃) 茴香(炒) 陳皮(浸,去穰,焙) 蒼朮(米泔浸一宿,炒) 枳殼(湯浸去穰,麩炒黃) 川芎(炒) 桔梗 杏仁(去皮尖,炒) 白芷(炒) 甘草(炙) 麻黃(去節)

上各等分為末,杏仁別研,一處和勻,每服二錢,蔥白三寸,姜二片,棗一枚,同煎,至七分,熱服。此藥調理傷寒汗後氣虛,甚有奇效,凡病人若手足指節逆冷,嘔惡,有陰毒傷寒之證,急並三五服,自然回陽,順氣,汗出,如服了覺身熱,汗久未行,卻並服金沸散表之。年老傷寒,不問陰陽二毒,並先服順氣散,三兩服後,方服金沸散,表汗。少壯者若是陽毒,並先表汗,後用此藥調氣,若被風雨逼濕,並宜服之。

小兒口內流涎

天南一個為末,醋調兩足心,過夜即安然,洗去。

牙痛

蘿蔔子十四粒研末,以人乳和之,左痛點右鼻,右痛點左鼻。

蒸法門

癘風

先將元參、苦參、沙參、荊芥、防風、厚朴、白芷、陳皮、蔓荊子、威靈仙、麻黃各一兩,桃枝、柳枝煎湯洗之。換一身新單青布衣。掘一地坑深尺許,方廣約可臥身者,用慄炭四、五十斤燒坑內極熱,潑滾醋數十碗,次去炭,鋪草韉於內。令病者臥於韉上,厚被蓋取汗,汗出一瞬起,別換衣進飲食。後用五爪藤煎湯,重洗數次自愈,服敗毒丸藥。

骨蒸發熱

雄黃一兩入小便一升,研如粉。乃取黃理石一枚,方圓一尺者,炭火燒之。三食頃,濃汁淋於石上,置韉氈於上,患人脫衣坐之,衣被圍住,勿令泄氣,三、五度瘥。

腳氣腫痛

樟腦二兩,烏頭三兩。

為末,醋和丸彈子大,每置於足心踏之,下以微火烘之,衣被圍蓋,汗出如涎為效。

風濕痰病

人坐密室中,左用滾水一盆,右用炭火一盆,前置一書桌,書一冊。先將無油新巴豆四十九粒,研如泥。紙壓去油,分作三餅。如病在左,令病人將右手仰置書上,安藥於掌心上,以碗安藥上,傾熱水碗內,水涼即換,良久汗出立效。病右安左。一云隨左右安之。

千金神草方

治風濕癱瘓,手足不仁,半身不遂,周身麻木或痠痛,口眼歪斜,並皆神效。

蓖麻子草,秋夏用葉,春冬用子,俱得。一、二十斤木甑內,置一大鍋上蒸熟,取起。先將綿布數尺,雙摺浸入蒸葉子湯內,取出,乘熱敷患處;卻將前葉子熱鋪布上一層,候溫再換熱葉子一層。如此蒸換,必以患者汗出為度。重者蒸五次,輕者蒸二次,其病自愈。內以疏通活血之劑服之。

阮河南桃葉蒸

治發汗汗不出,用此蒸之可救。

燒地令熱,去火,以水少灑之。布干桃葉於上,厚二、三寸,安席葉上臥,溫復得大汗,被中敷粉極燥便瘥。凡柏葉、麥麩、蠶砂皆可如此用之。

蠶砂蒸

治患風冷氣痹及癱瘓。蓋蠶屬火性,燥能勝風去濕。

醇酒三升拌原蠶砂五斗,甑蒸於暖室中,鋪油單上,令患者就患處一邊臥沙上,厚蓋取汗。若虛人須防大熱昏悶,令露頂面一次。不愈,間日再蒸,無不效。

蒸腳氣

服藥不效者。

於地上掘作盆子,深六、七寸,可容腳,用炭火燒赤,然後噴釅醋,遍地鋪淨蔥不去皮根。在小床坐定,用腳伸地盆內,蒸候汗出如膠拭去。忌房事,不兩次必愈,神效。

荊葉蒸

治腳風濕痛不止。

荊葉不限多少,置大甕中,其下著火溫之,病人置葉中,須臾當汗出。蒸時旋旋吃飯,稍倦即止,便以被蓋,避風。仍進蔥豉酒及豆酒亦可,以瘥為度。按此法止宜施之野人。李仲南《永類方》云:「治腳氣諸病,用荊莖置壇中,燒煙燻湧泉穴及痛處,使汗出即愈。」此法貴賤皆可用。

洗法門

小兒咳嗽

生薑四兩,煎濃湯沐浴即愈。

洗頭明目

鳳眼草,即椿樹上叢生莢也。燒炭淋水洗頭,經一年,眼如童子。加椿皮炭尤佳。

洗青盲

昔武勝軍宋仲孚患此二十年,用此法二年,目明如故。

青桑葉新研焙乾,逐月按日,就地燒存性。每以一合於瓷器內煎減二分,傾出澄清,溫熱洗目,至百度,屢試有驗。

洗癩頭方

蝸牛數十條洗之,二次必愈。水三碗,煎蝸牛三十條足矣。

洗癰疽

腫時用紫葛、天蕎麥、忍冬藤、金絲草各等分,煎湯洗;潰時白芷、甘草、羌活、黃芩、露蜂房、赤芍藥、當歸頭,先將豬前蹄一隻,煮汁去油花,取清汁煎藥,去渣溫洗,以絹拭之。

洗凍瘃

黃柏、皮硝各等分,研細末。已破者柏七硝三;未破者紅腫柏、硝各半;初起者硝七柏三。皆用冷水調擦,俟干,以熱水洗去,再擦,再幹再擦,如此三遍。一日停痛,三日全愈,此神方也。

五枝浴

治大風年深不愈,面毛脫,鼻梁崩損不愈,取效如神。

柳、桃、桑、槐、楮五般枝煎濃湯,大缸浸坐沒頸,一日,俟湯如油,出浴安矣。

楊枝浴

治痘瘡數日陷頂,漿滯不行,或風寒所阻。

水楊枝葉(無葉用枝)五斤,流水一大釜,煎湯溫浴之,如冷添湯。良久,照見累起有暈絲者,漿行也;如不滿,再浴。力弱者只洗頭面手足,如屢浴不起者,氣血敗矣,不可再浴。始出即癢塌者,皆不可浴。痘不行,乃氣血所滯澀,腠理固密,或風寒外阻而然。浴令暖氣透達,和暢鬱蒸,氣血通徹,每隨暖氣而發,行漿貫滿,功非淺也。若內服助氣血藥,藉此而升之,其效更速,風寒亦不得而阻之矣。

熨法門

痞積

艾綿四兩,捏如患大,川椒四兩,拌艾中,粗草紙包安痞積上,以湯壺熨,內有響聲即消。

皮熨

治氣痛之病,忽有一處如打撲之狀,不可忍,走注不定,靜時其處冷如霜雪,此皆暴寒傷之也。白酒煮楊柳白皮熨之,有赤點處,鑱去血妙。凡諸卒痛,熨之皆止。

吸法門

還魂丹

治急、慢驚風吹鼻。

二寸蜈蚣,一分麝香,四兩白芷、天麻,更加二錢黃花子,「死在陰司要返家」。共為末,吹鼻即蘇。

青火金針

治頭風。

火硝一兩,青黛、川芎、薄荷各一錢。

為末,口含冷水,用此吹鼻。

頭風苦痛

大蒜頭七個去皮,燒紅地,以蒜逐個於地上磨成膏子。卻以殭蠶一兩去頭足,安蒜上,碗復一夜,勿令透氣。只取蠶研末,搐入鼻內。口中含水更效。

傷寒咳逆

服藥無效。

雄黃三錢,酒一盞,煎七分,乘熱嗅其氣即止。

水腫上氣

熏黃一兩,款冬花二分,熟艾一分。以蠟紙鋪艾,灑二末於上,狄管成筒,燒煨,咽三十口則瘥。三日一劑,百日斷鹽醋。

一切咳嗽

不問久近,晝夜無時。

佛耳草1—2兩,款冬花3—4兩,熟地黃二兩。

焙研末,每用二錢,於爐中燒之,以筒吸菸,嚥下有涎吐出,兩服愈。

冬月喉痹

腫痛不可下藥者。

蛇床子燒煙於瓶中,口含瓶嘴吸菸,其痰自出。

單蛾

薑黃一片,紅棗(去核)二枚,巴豆三粒,同搗如泥。用口津調和,分作二丸,用絹包好線扎。男左女右,一握手,一塞鼻,蓋被出汗即愈。此藥治三人。如干,用吐津拌勻,包紮,如法治之。

碧雲散

治目赤腫脹,羞明昏暗,隱澀疼痛,眵淚風癢,鼻塞頭痛,外翳扳睛諸症。

鵝不食草(曬乾)二錢,青黛、川芎各一錢。

為細末,含水一口,每以米許搐入鼻中,淚出為度。

拳毛倒睫

因風入脾經,致使風癢,不住手擦目,久則赤爛,拳毛入內。木鱉仁捶爛,以絲包作條,左患塞右鼻,右患塞左鼻,其毛自分上下,再服蟬蛻藥自愈。

石楠葉散

小兒誤跌或打著頭腦受驚,肝系受風,致瞳人不正,觀東見西,觀西見東。

石楠一兩,藜蘆三分,瓜丁五、七個。

為末,每吹少許入鼻,一日三度,內服平肝藥或加牛黃。

雜法門

痔瘡坐袋

乳香、沒藥、龍骨、赤石脂、海螵蛸、輕粉、木鱉各三錢。

共為末,以絹盛之,每日坐,不必洗。坐二十一日,無不愈。

濕瘡踏袋

川椒一斤,盛粗布袋中,放火踏上,下用火烘,跣足踏其上。蓋椒性熱而散,加以火氣上逼,寒濕自去而愈,甚妙。

黃疸取黃

扛連紙一張,裁為四條,筆管卷如炮竹,或口上糊黏固。外用黃蠟一兩,鐵杓將紙筒四圍澆勻,不可使蠟入內。患人仰臥,筒套臍上,外以面作圈,護定勿倒。頭上點火,燒至面所,剪斷,另換新筒。看臍中有黃水如雞子餅者取出。輕者四、五根,重者六、七根,取盡黃為度。

香櫞包法

治頭風。

香櫞不拘新舊一枚,切開;鴨蛋一枚,煮熟切兩半,開入香櫞內。每邊包在太陽上,得熱即愈。

耳鳴塞耳

烏頭燒灰,石菖蒲等分,為末,綿裹塞之,日再塞為效。

產婦衄血

口鼻起黑氣,名胃肺敗。

紅絲線一條,本婦頂心發二根,紮緊中指節,效。

衄血

左鼻孔出血者,以色絲扎右手中指根;右孔出血,扎左手中指根;俱出者,扎二指根。

消毒燈照

一切癰疽發背、無名腫毒及對口諸瘡,已潰未潰,無不神效。

一、二十年舊船底上石灰,生青桐油調,將光青布照瘡大小攤貼。又用青布作捻,蘸桐油點火,在瘡上打摔,覺癢受打,不論條數。灰干換貼,再打,知痛為度。紅退毒消神效。

掌中取積

甘遂、巴豆、乾薑、韭子、檳榔各等分。

為細末,收米飯為丸,如彈子大。用時,早晨花椒湯淨手,將香油塗掌中,次將藥擦,一時便瀉。欲止,以冷水淨手即止。大小腹中有積皆治。

縮贅瘤

甘草煎膏,筆妝之四圍,上三次。乃用芫花、大戟、甘遂等分為末,醋調,別以筆妝其中,勿近甘草。次日縮小,又以甘草膏妝小暈三次如前,仍上此藥,自然焦縮。

敖醫官釣骨法

鹽麩子根搗爛,入鹽少許,綿裹,以線系定,吞之,牽引上下,便釣出也。

提金散

大便閉塞,服藥不通者。

滄鹽三錢,屋檐爛草節七個,為末,每用一錢,竹筒汲入肛內一寸即通。

臌脹取水

真輕粉二兩,巴豆四兩,生硫磺一錢(加麝更妙),同研成餅。先以白帛一片鋪臍上,以藥餅放外上,用綿綁住,約人行五、六里,自能瀉下黃水。待至二五度,除去藥,溫粥補之。久患隔日取,日一餅,可治二、三十人。病愈後,忌飲涼水。

劫腫法

治水腫及腫核、腫毒。

凡水腫脹藥未全消者,甘遂末塗腹,繞臍令滿,內服甘草水,其腫漸去。若腳氣上攻,結成腫核,及一切腫毒,用甘草、甘遂末水調敷腫處,即濃煎甘草汁服,其腫即散。

頭痛

生蘿蔔取自然汁,入生龍腦調勻,昂頭使人滴鼻孔。左痛灌右,右痛灌左,俱痛並灌之,其效如神。

又法

蓖麻子一粒搗碎,同棗肉、蔥須共搗勻,丸如黃豆大,外用絲綿裹之,納鼻孔。少頃,必有清涕流出,即將丸藥取出,其痛即愈,永不再發。

引火法

人病厥逆之症,不敢用藥,以此治之。

吳茱萸一兩為末,以面半兩,水調成糊,以布攤成膏,貼湧泉穴內,則手足不逆矣。

又法

附子一個為末,米醋調成膏,貼湧泉穴上,然後用六味湯大劑與之,火不再發。

溫劑種子

五靈脂、白芷、青鹽各二錢,麝香一分。

為末,以蕎麥湯和搓成條,圈於臍上,以藥入其中,用艾灸之。但臍內微溫即愈,不過二、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