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宫监们因为同治皇帝常常无端暴怒,个个摸不着头脑,吓得异常。这时有个宫监,名唤周道英,生性却是非常伶俐,很能揣摹别人的气色,肚子中间,更是藏着入场多奇谋密计。现在见着同治皇帝这样情形,心中早料到无非为的是这个了,他便生了一计,想乘着机会,前去进言。
那天同治皇帝退朝回来,独坐在便殿,触起愁闷,责骂宫监。那周道英何等敏捷,忙的丢了一个眼色。许多的宫监们见着,以为在这难解决的时候,有人肯出来代为解围,岂非再好没有的事,便各自悄悄地退了出来。同治皇帝这时正在俯首沉思,隔了片时,觉得似乎岑寂了许多,忙得把脑袋抬起,照准四下里一望,只见身边只剩周道英一人。同治皇帝便道:"他们都是退了出去的吗?"周道英忙的应道:"喳!"同治皇帝便道:"那班该死的混蛋,真是可恶!朕不命他们进来,偏是步步不离的站在旁边,现在朕没曾命他们出去,又忽然的都退了出去,少不得把他们的脑袋一齐砍掉,才可以警戒警戒将来哩。"周道英听着,忙的伏在地上,把脑袋像捣蒜似的磕道:"他们不敢违旨的,因为陛下把他们责骂了几天,他们以为陛下是厌着他们,所以不敢站在御座旁边。现在教奴才在此侍候,陛下倘见奴才有不很小心的地方,奴才情愿代他们领责便是。"同治皇帝听了,把眼睛对准周道英看了一看,微微的笑了一笑,又接着的叹了一口气。周道英见首,料知同治皇帝又触动了心事,便想机会到了,上前奏道:"陛下德英明超越前代,奴才们仰见太平盛世,欣逢有道明君,真是幸福无穷的哩。"同治皇帝叹道:"想不到你也善于谄谀吗?老实说,这座皇帝尊位,谁学稀罕的哩!"周道英听着,明知话中蹊跷,却装着非常惊惶的模样,奏道:"奴才万死,无意中说出话来,致怡陛下雷霆。但是......"周道英说到这里,却把话头翦断。同治皇帝忙道:"但是些什么?"周道英磕头奏道:"奴才想说,却又不敢,现在话已吐露,不说又不能,伏叩陛下宽有奴才万死之罪,奴才才敢说哩。"同治皇帝因他吞吞吐吐,实在等不耐烦,叱道:"要说快说,装模作样为什么?"周道英恐怕同治皇帝真的发怒,便奏道:"奴才因见陛下寂寞寡欢,心想陛下受命于天,龙体应当安逸的,便想到当初高宗纯皇帝和先皇帝等及时行乐,也不失盛世明君。现在陛下既是在宫内无聊得很,何不另寻行乐方法?"周道英说到这里又把话头稍顿,却对了同治皇帝的脸色看了一看。只见同治皇帝并无不愿听此的意思,便又继续的说道:"陛下倘想别寻行乐所在,何不往民间采风观俗,也可供陛下亲政的参考哩。"同治皇帝听了周道英一番的话,心中便私忖起来,以为自己虚拥尊位,帷帏之私尚且不能行使自己的自由权,此身原是无趣得很,何必再谨守规矩,做这麻木不仁的傀儡?不如趁此少年,及时行乐,到落得眼前快乐。主意想准,却又假意的问道:"周道英真是好大胆,敢说出这般话来,你究竟有多少脑袋呢?"周道英见同治皇帝嘴里虽说出这话,脸上却并没有着恼之色,却也做出很恭谨的态度,磕头道:"奴才为报答陛下圣恩起见,所以冒犯上言,只求陛下能够鉴察奴才的一片诚意,奴才死也瞑目的了。"同治皇帝笑道:"难道真的砍你脑袋吗?只是你说另寻别的行乐方法,到民间采风问俗,究竟这方法是怎样呢?"周道英道:"还有怎的方法,不过是微服私行罢了。陛下倘有此意,奴才可即设法,"同治皇帝道:"如此足见你的忠诚,快些设法便是。"周道英便谢恩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