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新庵谐译 | 吴趼人 | 童话译作集。分一、二两卷,卷一收《一千零一夜》《渔者》两篇,卷二收《猫鼠成亲》等15篇。署“上海周树奎桂笙戏译,南海吴沃尧趼人氏编次”。光绪二十八年孟夏(1903年5月)上海清华书局出版。首冠吴趼人序及周桂笙自序。译笔忠实,虽用文言,但平易活泼,饶有风致,明白晓畅。本卷据上海清华书局本点校收入。 |
新庵译屑 | 吴趼人 | 《新庵译屑》,九十题九十四篇。署“上海新庵主人译述”。光绪三十四年八月(1908年9月),吴趼人应周桂笙(即新庵主人)之请,为之编辑并作序。并将周桂笙原为《知新室新译丛》所写《弁言》置于卷首。但当时并未以单行本出版。吴趼人去世后,周桂笙大约又增加了若干篇目,计得九十题九十四篇,与其所著《新庵随笔》合编为一册,合称《新庵笔记》,其中卷一、卷二为《新庵译屑》上、下,卷三、卷四为《新庵随笔》上、下,并增任堇《序》一篇,于1914年8月由上海古今图书局出版。 《新庵译屑》所收作品来自四个部分: (一)《知新室新译丛》,共计二十篇,全部入选《新庵译屑》。 (二)《新庵译萃》,共计六十七篇,入选《新庵译屑》者五十九篇。 (三)《自由结婚》,同题四篇,均入选《新庵译屑》。 (四)散作十题十一篇,除《俭德》一篇选自《新庵随笔》外,未见在报刊上发表,可能是周桂笙新增译作。 在《新庵译屑》九十题九十四篇译作中,吴趼人加评者三十二篇。此外,原《新庵译萃》中有一篇《欧洲糖市》,也附吴趼人的评语,而《新庵译屑》漏收,今为之补入。如此,《新庵译屑》总计为九十一题九十五篇,其中吴趼人加评者三十三篇。 |
小经理 | 赵树理 | 现代短篇小说。赵树理著。沈阳东北新华书店1948年8月初版。列入“大众文艺小丛书”。作品描写了解放区供销合作社新旧人物矛盾和斗争的故事。三喜“从小就是个伶俐的孩子”,但是“因为家穷”,“没有念过书,不识字”,“长大了不甘心,逢人便好问个字”,“也认了好几百”。1942年减租减息后,他在与合作社旧经理、原来的高利贷者张太的斗争中,表现积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群众推选他任合作社经理。当上经理后,三喜暗下决心刻苦学习,克服缺少文化的困难,掌握了合作社的业务知识,战胜了思想上还没有转变过来的掌柜王忠的捉弄和刁难,如磨洋工、装病等,办好这个小小村的合作社,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经理。小说以通俗、形象的语言,简短的篇幅,表现了合作社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新人。 |
实干家潘永福 | 赵树理 | 赵树理著。发表于《人民文学》1961年4期。取材于真人真事的传记体小说。潘永福是山西沁水县农民出身的干部,参加革命前热心为群众办事,又有熟练的生产技术,深受群众爱戴。参加革命后当了农村干部,始终保持劳动人民本色。作品着重表现他在1959年和1960年办农场、修水库等工作中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作风。尤其在经营管理上,讲究实际,精打细算,管理有方。作品选择人物一生中的若干典型事例,热情歌颂了对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高度责任心的无产阶级实干精神,是对当时“浮夸风”的有力批判。小说一发表,是一篇切中时弊、醒人耳目的优秀之作。 |
套不住的手 | 赵树理 | 短篇小说。赵树理著。发表于《人民文学》1960年11期。写76岁的“老技术”陈秉正是山区特等劳模,公社化后进了敬老院,但他三天后就闲不住,要求出院,到大队教练组教青年学技术。他的儿孙们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想保护那双劳苦功高的手。他在物资交流会为队里买桑杈,在县招待所里主动打扫环境卫生时,两次丢失了手套。手套找回来,他便还给儿媳妇,并说:“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作品热情歌颂了劳动人民勤劳朴素的美德和全心全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干精神。全篇以手套为中心线索,把一些零碎小事联缀成篇,结构新颖独特。茅盾在《文艺报》1961年第4——6期发表《1960年短篇小说漫评》,其中对《套不住的手》作了高度评价: “几乎没有一般小说所谓故事,全篇的结构(同时也是重心)建立在主人公的两次戴手套而又两次丢手套这样近于插曲的基础上。” “这篇小说的取材,是别开生面的。通过一双与众不同的手,戴不住手套的手,描写了主人公的勤劳朴质的高贵品质。而且也描写了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茅盾认为这篇小说“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整篇是娓娓而谈,谈到哪里就是哪里,布局虽然不拘规格,好在行文从容自如,因而不觉得有拖沓之感”。 |
马裤先生 | 老舍 | 短篇小说。初载1935年5月5日《青年界》第3卷第3期。初收1934年9月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初版《赶集》。又收入1947年4月晨光出版公司《微神集》和1956年10月人民文学出版社《老舍短篇小说选》。现收入《老舍文集》第8卷、《老舍小说全集》第10卷。本篇以人物速写方式,写“我”在火车上见到的一位穿马裤的先生。他一上车就一迭连声地喊茶房、要手巾、讨开水,要这要那,支使得茶房团团转,也闹得别人不得安生。这是个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处处对下人摆架子、耍威风但骨子里充满奴性,而又不懂礼貌、不讲文明的人。小说以一系列典型细节的夸张表现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描写生动,语言幽默,在笑声中鞭挞了自私庸俗和无耻,是老舍幽默讽刺小说中的名篇。老舍后来把它改编为独幕剧《火车上的威风》。 |
刘二和与王继圣 | 赵树理 | 《刘二和与王继圣》是赵树理一篇没有写完的小说。他计划写三部分,每部分三章。但实际上只发表了前三章,后来又在他家属保存的遗稿中找到了第四章第五章。本篇前三章初刊于1947年太行华北新华书店编辑的《新大众》杂志。曾编入1958年版《赵树理选集》;但删去了每章前原有的小标题。本集在收辑这篇作品时,参考了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的《赵树理文集》,增收了作者遗稿中的四、五两章,并恢复了每章前的小标题。 |
田寡妇看瓜 | 赵树理 | 赵树理著。发表于1949年5月14日《大众日报》。贫农秋生,解放前生活极端贫困,曾向人求乞,甚至偷过邻居的南瓜豆荚之类。地主王先生把秋生看作“大害”。解放后秋生分得了菜地,种上了南瓜,田寡妇为人小气,轻信地主宣传,对秋生处处怀疑,步步设防,生怕秋生来偷她种的南瓜。不久,秋生种的南瓜获得丰收,让田寡妇随意去担他的瓜,使田寡妇再也无心看瓜。贫雇农的慷慨与中农的吝啬形成了鲜明的性格对比,通过这一对比,表现了贫苦农民的善良本质,显示了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农民,在生活和精神面貌上的巨大变化。小说情节集中,结构精巧,性格鲜明,以小见大,展现了农村新风貌。 |
地板 | 赵树理 | 现代短篇小说。赵树理著。西安西北新华书店1949年7月初版。作品原载1946年6月9日延安《解放日报》。小说通过小学教员王老三的现身说法表现了粮食是用劳力换来的主题。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王家庄办理减租”,“按法令订过租约后”,地主王老四不服,他说,“我的租是拿地板换的,为什么偏要叫我少得些”,“一千年也不能跟你们思想打通!”面对王老四的不满,王老三叙述了他的亲身经历:大前年由于“日本人和姬镇魁的土匪部队扰乱,又遭了大旱灾”,粮食歉收,佃户老常找王老三借粮不成,被饿死。从此王老三的地就没人种了,这年他家颗粒无收。第二年,王老三和妻子决定把3亩菜地种上庄稼。王老三由于刨地,累得“胳膊腿一齐疼”,双手还“磨起了两溜泡”。妻子因到地里送粪,弄脏了白鞋,手上也磨起了泡,“气得她咕嘟着嘴跑回去了”,最后王老三在“邻家小刚”的帮助下才把粪送到地里。因为他们锄草不利,3亩地只打了5斗谷。“这 一年,人家都是丰年”,他家却是歉年,“收完秋就没有吃的了”。王老三终于悟出了“再不要跟人家说地板能换粮食。地板什么也不能换”的道理。作品所描写的王老三这个人物的真实性虽有争议,但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解放区报刊杂志都刊载了这篇作品。 |
娇红传 | 宋远 | 一作《娇红记》。文言短篇小说。元宋远作。写宋书生申纯随父居成都,因考试不第,至邻郡眉州母舅王通判家小住,与表妹王娇娘相见而互生爱慕之情。侍女飞红,初阻二人接近,后娇娘屈意事飞红,红反助之,二人遂得成幽会。申父托媒向王通判求婚,通判不许。既而得知二人幽会事,方欲许之,而帅府为其子求婚不能拒。娇娘以忧卒,申生闻讯自缢,死葬于锦江之滨,俗鸳鸯冢云。全文长达一万七千余字,以一对有情男女相爱而不能成眷属的悲剧故事,谴责了“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婚姻制度,为元代传奇小说之代表作。今存明建安郑云竹刻本,题作《申王奇遘拥炉娇红记》,收入《国色天香》、《花阵绮言》等书,后又为郑振铎编入《世界文库》第三卷。 |
残碑 | 沈起予 | 沈起予著。长篇小说。1935年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被列为良友文学丛书第21种。作品反映的是青年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前后的沉浮。作品的主人公叫孙丘立,家在四川农村,父亲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供儿子在县城读书。孙丘立在学校受“五四”余波的影响,奔赴大城市,参加学生运动。在南京他接受了新思想,投考黄埔军校,毕业后,担任汉口某保卫队的分队长。奉命带兵镇压纱厂的罢工运动。他与工会负责人以礼相待,和平解决了罢工事件。小说的主人公可算是革命者,但他对革命理解不深,又不够坚定,他不是革命大潮中的弄潮儿,只是其中的一片小浪花,随波逐流,飘摇不定。作者试图从孙丘立身上寻求到当时青年的盲目热情、苦争和沉浮的身影。所以作品有其独特的认识价值和现实意义,孙丘立漂泊于南京、上海、广州、汉口追求革命,正是当时许多青年的缩影。作品也表达出先进知识分子走出四川投身更广阔的社会,接受急进时代思潮的愿望。作品还用几分眷恋之情,描述巴山蜀水的乡风民俗。孙丘立最后失望回到了家乡的结局,正是作者思想苦闷的投影。作品取材独特,展示社会生活广阔,博取四方风情,使作品独具一格。 |
神仙传译注 | 葛洪 | 道教神仙故事集。葛洪编撰。有汉魏丛书本。作者《自序》称:“弟子滕升问神仙之有无,因抄集古代之仙者,或见于仙经及百家之书,或闻诸先师、耆儒,总为十卷,以传知真识远之士。”目的在于借古代神仙修道养生,变化飞升故事,证明道教求仙之说并非子虚乌有,宣扬神仙可学。本书载古代神仙故事94则,上起远古神话人物广成子、容成公,下逮魏晋间方士左慈、葛玄等,每人一传。其文字记述,或因事沿饰,或索隐怪迂,人不数事,事不数言。魏晋间此类传奇志怪小说传世颇多,如托名刘向之《列仙传》、干宝《搜神记》、王嘉《拾遗记》、张华《博物志》等等。本书在诸书中流传最广,为研究道教史及中国古代小说者所重视。 |
虾球传 | 黄谷柳 | 长篇小说。黄谷柳著。1947年至1948年间连载于香港《华商报》,随后分《春风秋雨》、《白云珠海》、《山长水远》三部出版单行本。小说比较成功地塑造了从流浪少年成长为革命战士的虾球的形象。虾球原是香港丝厂小工,因工厂停产,当小贩又无法谋生而离家流浪。他当过流氓的“马仔”,又被流氓土匪头目鳄鱼头所收用,曾参与“爆仓”抢劫,进过监狱,参加过扒手集因,甚至亲手偷了父亲在海外做十五年苦工所积下的血汗钱,终于痛苦醒悟,决心回大陆寻找游击队员丁大哥。在途中,他被抓做壮丁,逃出后饥寒交迫,万般无奈中拿性命去赌博,并再次上过鳄鱼头的当,差点丢了命。经历千难万险,虾球终于参加了游击队,后打入鳄鱼头部队,为分化、击溃这支土匪武装立下功劳。通过虾球的经历,作品揭示了半殖民地化的南中国糜烂、腐朽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表现了共产党领导下华南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从而形象地显示了一个真理:城市底层的劳苦群众只有走革命的道路才能清除旧社会的污垢,获取自由的新生。整部小说既有章回小说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的特点,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南国的地方色彩;作者运用广东和香港的方言,对港澳、广州等地的都市生活和市民阶层风俗人情作了传神的描绘,在现代文学创作中别开生面。 |
先生妈 | 吴浊流 | 短篇小说。吴浊流著。初载1944年4月台湾 《民生报》。后收入1977年9月台北远行出版社版 《吴浊流作品集 (卷二)》。小说描写日据时期 “皇民化运动”中有可贵民族气节的母亲和奴性十足的儿子的冲突。先生妈的儿子钱新发出身贫寒,毕业后娶了有钱小姐为妻,依附妻家和当地官绅发了迹,就不择手段聚敛财富,成为爱钱如命的守财奴。在日本殖民统治者推行“皇民化运动”中,他趋炎附势,迎合日本人心意,成了新的暴发户。他丧尽民族气节,成为彻头彻尾的日本人豢养的走狗奴才。他要把自己的家建成模范的 “国语家庭”,受到了来自母亲先生妈的坚决抵制。她至死不过日本式的生活。平日里讲台湾话,睡台湾床,吃油条烧饼,亲手用菜刀剁烂儿子为她买的日本和服。对儿子甘当走狗的无耻行径十分愤恨,并时常加以斥骂和责打。先生妈为人正直善良、乐善好施、她身上有着崇高的民族气节。这是一篇揭露、抨击“皇民化运动”的力作,是讨伐民族败类的檄文,也是歌颂民族精神的赞歌。它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了母子两个形象:一个是凛然刚毅,永葆崇高的民族气节;另一个则嗜钱如命,奴性十足,辱没民族尊严。作品美丑对照,褒贬有力。 |
玄怪录译注 | 牛僧孺 | 唐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牛僧儒著。牛氏两度出任宰相,是中唐著名的作家,也是当时著名的传奇小说作家和诗人。《新唐书 ·艺文志》著录有10卷之多,宋《太平广记》辑录33篇。这些作品,大多写于贞元、元和之际,是作者为功名而奔走的那些年里精心写作的。牛氏嗜猎奇,所以文章有六朝志怪小说的遗风。《玄怪录》中的作品,精华与糟粕间杂。较有社会现实意义的,首推《郭元振》,言郭行侠仗义,除掉了为祸一方、残害百姓的乌将军猪奇, 成为人民拥戴的豪侠英雄。其爱情故事, 当以《崔书生》写得最好。《玄怪录》里还有数量不少的故事宣扬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玄怪录》盛行以后,后世多所追慕效仿。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玄怪录》 单行本。 |
续玄怪录译注 | 李复言 | 唐朝甘肃陇西人李复言著, 有5卷本、10卷本、4卷本之说。今日所见本,是从《太平广记》中辑录,有34则故事。作者沿袭牛僧儒 《玄怪录》的创作思想,搜奇猎怪,将当时社会上盛传的罕闻趣事整理编写而成。文笔工丽,细致委婉,情节也时有巧思,跌宕起伏,其中寓有不少儆戒和讽谕。有些作品引起近代学者的强烈兴趣。如《辛公平》,章士钊认为这篇小说是“顺宗被弑之幸存史迹”,是研究唐朝“永贞革新”和“甘露之变”的重要史料。1985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姜云、宋平的 《续玄怪录》校注本。 |
唐人小说 | 汪国垣 | 《唐人小说》是唐代传奇小说选集,今人汪辟疆校录。有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修订本。 汪辟疆,名国垣,江西彭泽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除编校《唐人小说》外,尚有《光宣诗坛点将录》、《目录学研究》等著作。 《唐人小说》分上下两卷,“上卷次单篇,下卷存专著。篇章先后,则以作者时代次之” (《唐人小说·序》)。计上卷收录单篇唐传奇30篇,下卷从《玄怪录》、《续玄怪录》、《纪闻》、《集异记》、《甘泽谣》、《传奇》、《三水小牍》等7部传奇集中选录作品38篇,全书共收传奇小说68篇,多于鲁迅《唐宋传奇集》选目。 《唐人小说》是一部收罗较为完备的唐传奇选本,所选作品多为唐传奇中的名篇佳作。此书与鲁迅《唐宋传奇集》唐传奇部分的选目既有重合又有差异,特别是从几部传奇专集中选出的作品,除《步飞烟》外,多为《唐宋传奇集》所无,故二书可以互补。此书采用《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太平御览》等多种书籍进行了细致的校勘订正,各篇之后附有按语,介绍作者简历,故事源流等等,有助了解故事产生演变过程。又因唐传奇影响及于元明,后世多据以改编、创作杂剧、传奇,故编者又于有关篇章之后开列杂剧、传奇剧名及撰人,正如编者所云:“俾治唐稗者,得由此而进治元明剧曲;而治元明杂剧大曲者,亦可由此而追溯本事”(《唐人小说·序例》)。像《离魂记》后,不仅记有:“此即元人郑德辉《倩女离魂》剧本之本事也”,而且追本溯源,详细摘录了《幽明录·庞阿》、《灵怪录·郑生》、《独异记·韦隐》等篇的原文,为愿深入研究《离魂记》的学人提供了便利条件。 |
陶庵梦忆译注 | 张岱 | 笔记。明张岱撰。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於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卒於清康熙十八年(1679)。出身仕宦家庭,明亡后,避居山中,布衣蔬食,从事著述。现存著作有《琅嬛文集》、《石匮书后集》及《西湖梦寻》等。《陶庵梦忆》记述昔日的生活琐事,对茶楼酒肆、歌馆舞榭、说书演戏、放灯迎神、养鸟斗鸡、山水风景、文物古迹、工艺书画等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均有反映。内有传说、故事《柳敬亭说书》、《日月湖》、《濮仲谦雕刻》、《沈梅冈》、《斗鸡社》、《阿育王寺舍利》等。旧有《砚云甲编》本、道光本、《粤雅堂丛书》本等多种,今有马兴荣点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
白话萤窗异草 | 庆兰 | 笔记小说集。清浩歌子著。十二卷。凡初编四卷,二编四卷,三编四卷。一百三十六篇。《八旗艺文编目》云:“满洲庆兰著。庆兰字似村,庠生,尹文端(继善)公子。”全书以记述奇闻异事为主,主人公常为狐精神鬼,花木妖魅。如《青眉》记狐女与竺姓皮匠相恋,狐女相夫立业,与恶势力斗争,《秦吉了》写小鸟秦吉了助书生梁生与豪门丫环相恋,嘱梁生破棺救出遭毒打而死的丫环,使其复活,遂成美满姻缘。此类篇章,赞扬忠贞爱情,谴责邪恶势力,颇具进步意义。然《天宝遗迹》记端五等入骊山背阴处石洞,见一青色玉屏,上有隶书,谓妃子避暑于此,洞忽巨响,诸人逃出后均暴死,遂封之,后亦无问津者,则纯为志怪之作。虽内容和形式步趋《聊斋志异》,但针砭现实之精神,艺术表现之工力,均相去甚远。有光绪年间上海申报馆铅印本、《笔记小说大观》本、民国二十六年(1937)上海通俗图书刊行社铅印本。近有1980年齐鲁书社排印本、1986年中州古籍出版社排印本。 |
酉阳杂俎译注 | 段成式 | 唐段成式撰,约成书于公元860年前后。前集20卷,续集10卷。《新唐书·艺文志》列入子录小说家类。广征博引古代中外传说、神话、故事、传奇,保存了南北朝至唐宫廷轶闻、交聘礼仪、风土人情、陨石矿藏、动植物形态特性等丰富资料,文字质朴,其中不乏翔实叙述。鲁迅誉之“所涉既广,遂多珍异” (《中国小说史略》 )。书中关于古代中西交流及文化、物产的记载弥足珍贵。如前集卷七王玄策条: “婆罗门国有药名畔茶佉水,……能消草木金铁,人手入则消烂。”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认为这是早于欧洲600年的关于无机酸的记载。但也有不少鬼怪不经、荒渺无稽如尸解升天、轮回报应等内容。现知最早刻本为南宋嘉定七年永康周登刊行的前集,至嘉定十六年武阳邓复始刊行全书。以后历代皆有刻本流传。今有1981年版中华书局校点本。 |
裴铏传奇 | 裴铏 | 原名《传奇》,唐裴铏撰。铏生平不见史载,据《全唐文》和《唐诗纪事》等,知其咸通八年(867)为静海节度使高骈掌书记,加侍御史内供奉衔,乾符五年(878)为成都节度副使加御史大夫衔。书中除《王居贞》篇外,各篇皆系以历史年代,其中最晚的《陶尹二君》和《宁茵》二篇系宣宗大中年间事;又宋赵彦卫《云麓漫钞》以其为温卷之作,据此今人周楞伽认为成书于咸通末年,“至迟不出乾符初”作者显达之时(见《裴铏传奇·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书中多记神仙怪异之事,尤以豪侠故事最为著名,如《昆仑奴》篇为世代传诵。书中人仙、人鬼的恋爱故事如《裴航》篇也别具一格,极具浪漫色彩。全书内容虚实相结合,情节生动,构思精巧,叙事委婉;文中多用诗歌、骈句,故文笔华丽典雅,代表了唐代传奇小说的主要特点和最高成就,堪称唐代小说之经典。书名《传奇》也因此成为唐代“传奇”小说的命名依据,并为中国文学中“传奇性”一词的引申来源。书中的许多故事成为明清戏曲、小说题材的渊薮。本书版本,《新唐书·艺文志》、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为三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则著录为六卷,并云:“《唐志》三卷,今六卷,皆后人以其卷帙多而分之也。”明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收录本书三卷本,但至高儒《百川书志》录为一卷,云只二十二事,则已为残本。二本今已不存。赖《太平广记》、《岁时广记》、《类说》等多有征引,今人周楞伽据此辑成《裴铏传奇》,共三十一篇。今以《太平广记》、《岁时广记》为底本,校以《类说》,并参考了周辑本的辑校成果。另《绀珠集》本所收《金钗玉龟》和《红拂妓》二篇为周辑本漏载,今据《四库全书》本补入。凡底本有误者,皆据校本改正,不出校记。 |
寄心琐语 | 余十眉 | 《寄心琐语》一卷,民国余十眉作。柳亚子亲笔作序,忆语体散文收官之作,是余十眉先生为纪念其妻胡淑娟所写。民国初刊行于世。胡淑娟生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卒于民国四年(1915),死时年仅三十一岁,其为人知书达理,颇善文墨。无奈天妒红颜,英年早逝,余十眉悲痛至极,写下了这篇《寄心琐语》。本书据1917年余十眉自印本整理。 |
搜神记译注 | 干宝 | 志怪小说。东晋干宝撰。共20卷。计464条。今本已非原书,是后人从《法苑珠林》、《太平御览》等书辑录而成。多记神怪灵异,亦有遗闻逸事,话柄琐谈,因此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如《神农》、《盘瓠》、《董永》、《二华之山》、《紫玉》、《三王墓》、《乐海孝妇》、《韩凭妻》、《李寄》等。又有《汉魏丛书》八卷本《搜神记》,内容与此本颇有异同,盖亦出于后人缀集依托。另有敦煌发现之《搜神记》一种,乃五代句道兴所撰。其内容多本自干宝《搜神记》。 |
紫电青霜 | 还珠楼主 | 长篇武侠小说,由“现代武侠小说之王”还珠楼主创作。全书五回,约十万字。本书延续了还珠楼主以往的写作风格,是其鲜有人知的一部作品,曾在《益世报》连载,至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3月中断,未载完。紫電青霜》是早期未出版收录的一部作品,称为《蛮荒侠隐》后集,同演绎“侠”在蛮荒之地行径,但人物、事件并无直接联系。中述清初志士西南二十七侠之轶闻异迹,穿插以各地名山胜景蛮风猺俗毒岚恶瘴之奇,风格清奇会趣。 |
拳术见闻录 | 平江不肖生 | 《拳术见闻录》,向逵恺然著,上海泰东书局民国八年(1919年)二月十日出版印行。向逵,字恺然,即民国武侠小说奠基人平江不肖生是也,不肖生为其笔名,平江(属湖南)为籍贯,初以《留东外史》扬名,而后以《江湖奇侠传》开民国武侠小说风气之先,被誉为武侠小说鼻祖。向恺然亦习武,初学八拳,后研练太极拳,所著拳术著作尤多,有《拳术》《拳术内外家的分别究竟在哪里?》《太极拳名称的解释》《太极拳与内外放松》《太极径中径》《练太极拳之经验》《太极拳讲义序》《图说子母三十六棍》等等。《拳术见闻录》为笔记体短篇小说,属写实作品,记载江湖中之武人武事。中华书局曾经出版向恺然先生所著之《拳术》,亦附有《拳术见闻录》,与本书内容实为不同,仅同名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