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燕子龛随笔 | 苏曼殊 | 散文,六十二则。苏曼殊著。《燕子龛随笔》是曼殊在《国民》杂志上发表的一部名作。这一著作此前曾在上海《生活日报》附张《生活艺府·闲话栏》和《华侨杂志》分别刊登过。 |
燕书 | 宋濂 | 寓言集。明宋濂著。40则。系作者于元末隐居之时所作。抨击元代政治社会的黑暗、讥刺一般的人情世态。笔锋犀利,寄意深刻。形式上,“起有引,末有记” (傅旭元《小序》)特为讽刺流弊而设。 |
老实人 | 沈从文 | 现代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现代书局1928年7月初版。收《自序》1篇,《船上岸上》、《雪》、《连长》、《我的邻》、《在私塾》、《老实人》、《一件心的罪孽》、《一个妇人的日记》等短篇小说8篇。本集的作品,有描写边地淳厚民俗、朴素人情的《船上岸上》、《雪》,有记叙旧军队生活的《连长》,有反映旧教育制度弊端的《在私塾》等。《我的邻》描写居住在大学区附近公寓的所谓大学生们,他们白天不是唱戏就是“大正琴”独奏,晚上不是“臊骂着各式各样的娘”就是通宵达旦的打牌赌博,害得“我”这个必须靠每天写“一千字”小说的稿费度日的穷书生整日受着“无形的鞭子”的煎熬。《老实人》记叙靠卖文为生的青年作家自宽君,一日在北海公园里遇见“两个学生模样的女人”在看他写的一本书,他想听听对自己著作的“批评”,就跟踪她俩,结果被公园里的警察诬陷他来公园“捣乱”,硬把他带到警厅拘留所坐了4天牢,“这真象一种传奇一种梦!”暂缺《一件心的罪孽》 |
好管闲事的人 | 沈从文 | 现代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7月初版。收《好管闲事的人》、《或人的太太》、《焕乎先生》、《喽罗》、《怯汉》、《卒伍》、《爹爹》等短篇小说7篇。本集中的作品一类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其中《或人的太太》用第三人称的手法,描写北京城中一位太太“同时爱这个也爱那个”的变态心理。《焕乎先生》记叙一位靠卖文为生的青年作家在纷乱的旧社会里,始终“为一种不可知的命运”所支配的悲剧。《好管闲事的人》描写都市中上层阶级空虚无聊的心态。小说写到《银光画报》的少年编辑从来稿中偶然发现一张少女照片,经理认为“这相像一个我熟的人”,就随手取走。少年编辑怀疑这相片与经理有“秘密”,竟不惜化了两周时间去侦破。最后,当他得知经理根本不认识这相片上的少女时,他自己也“觉得无聊起来”。另一类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其中《喽罗》和《卒伍》带有自叙传的性质。前者记叙“我”小时候被山大王掳上山去,在喽罗中度过5个月“自由自在”的难忘生活。后者描写母亲因家中生活艰难,就在“我”(沈岳焕)13岁半那年,不得不含泪让“我穿上不相称的又长又大的灰布衣服”到辰州去当兵,从此踏上“到外面来猎食”的人生之路。 |
长恨歌传 | 陈鸿 | 唐代传奇小说。陈鸿撰。该篇是作者为白居易长诗《长恨歌》所写的“传”,《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六)、《文苑英华》(卷七百九十四)曾收录此篇。陈鸿,字大亮,贞元、元和年间(806~820)人,长于史学,所作传除本篇外,尚存《东城老父传》一篇,收在《全唐文》中。本篇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开元盛世之时,唐玄宗沉溺酒色,专宠杨贵妃,叔父昆弟皆位列贵胄,其姐封虢国夫人,其兄杨国忠位居宰相,杨家权倾朝野,无与伦比。天宝末,安史之乱爆发,玄宗仓皇奔蜀,行至马嵬坡,六军请求诛杀杨氏兄妹,杨贵妃自缢身死。玄宗归京后,思念贵妃不已,“三载一意,其念不衰,求之梦魂,杳不可得。”有道士为玄宗真情所感,上天入地,寻找贵妃魂魄,终于在仙山访得贵妃,有当年玄宗所赐钿合金钗与七夕密约为证,玄宗睹物思人,更加伤感,“日日不豫”。本传根据历史事实和民间传说而写成,既暴露了玄宗的纵情声色任用奸佞导致的国家衰败,也歌颂了唐玄宗作为封建帝王能专于一人的真挚爱情,小说以同情的笔调来竭力渲染描绘李、杨的爱情,从中寄托了人民的爱情理想和对盛唐的怀念惋惜之情。同时小说将玄宗和贵妃的爱情与巨大的时代悲剧相联系,使这一爱情悲剧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增加了作品的感人力量。小说艺术上采用抒情笔法,情节委婉,文辞优美,将李杨爱情描绘得凄美动人,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长恨歌传》对后世影响很大,和白居易的《长恨歌》相辅相成,成为后世诗文、小说和戏曲中长盛不衰的素材,不少作品演绎李杨爱情故事,最著名作品是元代白朴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和清代洪昇所著传奇《长生殿》。 |
东城老父传 | 陈鸿 | 唐代传奇小说。1卷。陈鸿撰;一说系陈鸿祖撰。《新唐书·艺文志》小说类误录“陈鸿《开元升平源》一卷”,却未著录本篇。《宋史·艺文志》传记类著录“陈鸿《东城父老传》一卷。”陈寅恪据本篇中作者4处自称“鸿祖”,定为陈鸿祖撰(见《金明馆丛稿初编》)。《虞初志》卷7、《全唐文》卷720所收本篇也都题撰者为陈鸿祖。《合刻三志》、《说郛》、《五朝小说》、《唐人说荟》、《唐宋传奇集》、《唐人小说》等所收本篇皆据《太平广记》卷485所载转录,题作者为陈鸿。陈鸿祖生平无考,《全唐文》小传所说是颍川人,也是据本篇而言。小说中的东城老父,即唐玄宗时在宫中驯养斗鸡的“神鸡童”贾昌。他因为善于养斗鸡受玄宗赏识,在父死归葬和娶妻两件事上备受官府照应,荣耀一时。安史之乱中,唐玄宗逃难,贾昌也与家人失散,后皈依佛门。98岁时应陈鸿祖的访问,历述其生平经历。谈起开元时的治乱情况,贾昌虽然也涉及到压迫剥削较重的事,但仍有一定怀旧的感慨,暗示今不如昔,使“鸿祖不敢应而去”。全篇所述基本上是实录,略有夸饰。 |
莺莺传 | 元稹 | 唐代传奇小说。又称《会真记》、《传奇》。1卷。元稹撰。《类说》卷28载《异闻集》收本篇,题《传奇》。《太平广记》卷488收本篇,题《莺莺传》而未注出处。《百川书志》、《宝文堂书目》因传中有张生《会真诗》,故著录为《会真记》。小说叙贞元中张生游于蒲,在普救寺中遇远亲崔氏母女。当时乱军抢掠,张生请所识官兵保护了崔氏及全寺,得见莺莺。后请其婢红娘传书送柬,几经波折,2人遂私下相爱。张生西去应试,互相仅有诗文往来,不久竟完全断绝音信。传中塑造莺莺形象很成功,写其美艳、有文才、受封建礼教束缚而又大胆追求爱情自主权的矛盾心理和行为,表现得曲折有致。张生“始乱之,终弃之”,骂莺莺是“不妖其身,必妖于人”的“尤物”,完全是负心汉形象,文中却说“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后世人多同情莺莺而憎恶张生的负心,故对情节有改动和发展。宋人赵令畤〔商调·蝶恋花〕 10阕,金人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人王实甫《西厢记》杂剧都演此故事,足见其影响之大。研究者多认为传中张生即元稹本人的化名,其事为亲身经历,故叙述入微。不过今本《元氏长庆集》中无本篇。现存《虞初志》、《绿窗女史》、《唐宋传奇集》、《唐人小说》等书中所收本篇称《莺莺传》。《会真六幻》、《说郛》、《唐人说荟》、《唐代丛书》、《龙威秘书》、《无一是斋丛钞》、《晋唐小说畅观》所收,称作《会真记》。 |
离魂记 | 陈玄祐 | 唐代传奇小说。1卷。陈玄祐撰。《崇文总目》小说家类著录。《太平广记》卷358采入,但题作《王宙》,注出处为“事出陈玄祐《离魂记》云”。陈玄祐生平不详,据本篇末的记载知是大历时人。故事梗概是讲张镒口头许愿以其女倩娘与外甥王宙相配,2人遂生相思。后有他人求婚倩娘,张镒复又许婚。王宙愤而离去,中途倩娘追至,2人至蜀,5年生2子。后倩娘归娘家探亲,始与病在闺中数年的真身合为一体。原来随王宙至蜀的是倩娘的离魂。此种反映男女相爱受阻,然后离魂成婚的故事,自刘义庆《幽明录》“庞阿”条起,就常在志怪书中出现。本篇情节则较志怪书中所记更完整,对话增多,又尽力记明时间、地点、人名及创作缘起,以增加可信性。这就使倩娘离魂的故事成了后来戏曲、小说、诗歌中经常引用的典故。元杂剧中郑光祖《倩女离魂》即据此为本事而写成。现存《离魂记》版本有《虞初志》本(误题作者为韦庄)、《绿窗女史》本、《唐人说荟》本、《唐代丛书》本、《龙威秘书》本、《晋唐小说畅观》本、《唐宋传奇集》本、《唐人小说》本。 |
柳毅传 | 李朝威 | 唐代传奇小说。1卷。李朝威撰。《太平广记》卷419采入本篇,题作《柳毅》,注“出《异闻集》”。曾 《类说》卷28自《异闻集》收入,题为《洞庭灵姻传》,应是作品原名。后来通行本如《说郛》本、《虞初志》本、《五朝小说》本、《唐人说荟》本、《唐宋传奇集》本、《丛书集成初编》本都称《柳毅传》。《古今说海》本、《绿窗女史》本称《柳参军传》。作者李朝威生平不详,仅据本篇所记知是陇西人,约生活于中唐贞元、元和时。故事叙落第书生柳毅途经泾阳、遇牧羊女自称是洞庭龙君小女,嫁泾阳君次子,备受虐待,求捎信给洞庭君。柳毅送信至洞庭,洞庭君弟钱塘君暴怒,飞至泾阳吃掉了“无情郎”,救回龙女。洞庭君拟以龙女嫁柳毅,柳毅既不肯因助人而图报,又怒龙君傲慢强制,遂坚决不答应。龙女后来化为民女,通过媒人说合,才正式结婚,柳毅也因妻子龙女的帮助而成仙。本篇把人间爱情婚姻的种种问题移入人神灵姻故事,是对现实社会的曲折反映。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如柳毅的胸怀坦荡,龙女的善良柔情,钱塘君的勇猛刚直,都给人深刻印象。本篇一出世,就很流行。裴 《传奇》中“萧旷”一篇提到“柳毅灵姻之事”,无名氏《灵应传》中也提到钱塘君与泾阳君之战,都以本篇故事情节为典故。后来戏曲如元代尚仲贤《柳毅传书》、明代黄惟辑《龙绡记》、清代李渔《蜃中楼》都据此写成,足见其影响深远。 |
人虎传 | 李景亮 | 笔记小说。唐李景亮撰。一卷。景亮,唐进士,余皆未详。是编记陇西李徵偶患狂疾而变为虎,颇通人言,讲义气人性,待旧友厚,眷念妻儿。叙述娓娓动听,令人感痛呜咽。全文二千字。有《古今说海》、《唐人说荟》、《唐代丛书》等丛书本。 |
裴航 | 裴铏 | 唐代传奇小说。裴铡撰。原为《传奇》中的一篇。《太平广记》卷50采入,《唐人小说》亦作为《传奇》中代表作选入。周楞伽辑注《裴铡传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中有注释。故事叙落第秀才裴航见同船樊夫人乃国色,甚欲亲近。夫人态度冷谈,然而却赠诗曰:“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预示未来。后裴航至蓝桥驿,口渴求浆,得见绩麻老妪及其女云英。裴航向云英求婚,老妪约定必须百日内纳玉杵臼为聘。裴航多方求购,倾其所有购得玉杵臼,如期送到。云英又提出命裴航捣药百日。裴航完全照办,夜间见玉免帮助捣药,意志更坚。结成姻缘后方知所遇皆仙人,樊夫人乃云英之姊,裴航也因此成仙。小说宣扬仙女度世的道家说法,但客观上塑造了一个不计功名、门第,对爱情执着追求的秀才裴航的形象。后来蓝桥遇仙、玉免捣药都成了著名典故。小说戏曲受其影响写同一故事的有宋话本《裴航遇云英》(见《绿窗新话》),元人庾吉甫杂剧《裴航遇云英》,明人龙膺《蓝桥记》传奇,杨之炯合裴航与崔护故事作《玉杵记》传奇,清人黄兆森《裴航遇仙》杂剧。 |
聂隐娘 | 裴铏 | 唐代传奇小说。裴铏撰。原为《传奇》中的1篇。《太平广记》卷194采入。托名段成式《剑侠传》也收入本篇。《古今说海》本不署撰人。《无一是斋丛抄》本题唐段成式撰。《绿窗女史》题唐郑文宝撰,皆属误题。《旧小说》、《唐人小说》均选收本篇。故事叙述唐魏博大将聂锋女隐娘10岁时被老尼窃去,授以剑术。5年学成回家,能在白日飞剑刺人于都市,又自择磨镜少年为夫。聂锋死后,魏帅以隐娘夫妇为左右吏。元和年间,魏帅命隐娘刺杀陈许节度使刘昌裔。刘昌裔预知此事,命人迎接隐娘,以诚相待。隐娘感动,叛魏留许,为刘昌裔斗杀魏帅所派刺客精精儿,智退空空儿。后来隐娘又归隐于江湖。隐娘的形象是女剑侠的形象。她有不寻常的剑术和智慧,又有不寻常的思想观念。不以亲情为重,不计较门第自己择婿,游戏人间的态度使她明显不同于俗人。本篇情节的引人入胜也对后世武侠小说产生过重大影响。宋人话本《西山聂隐娘》(已佚)、清人尤侗《黑白卫》传奇剧也取材于本篇。 |
昆仑奴传 | 裴铏 | 传奇小说。唐裴铏所作《传奇》中的一篇。“昆仑”是唐代对今中印半岛和南洋群岛的一种泛称;“昆仑奴”是那一地区侨居中国者的通称。小说写崔生与某一大官僚家的歌姬红绡相恋,苦于门禁森严,无由相会。一个有异术的昆仑奴磨勒,不畏强暴,救出红绡,使有情人终成眷属。反映了当时豪门婢妾为了追求爱情幸福、反对封建压迫的愿望。小说语言简洁,叙述婉转,颇具浪漫色彩。收在《太平广记》中。 |
红线传 | 杨巨源 | 传奇。唐杨巨源撰。一卷。巨源有《昆仑奴传》已著录。是篇红线女本为男子,因行医错用药而误杀三命,“阴力见诛,陷为女子。”侍潞州节度使薛嵩十九年,当薛嵩与邻镇节度田承嗣有隙,红线女为主子效力,星夜奔走两镇,使两镇化干戈为玉帛,以报主恩。主恩既报,红线女亦别辞而去。反映安史乱后,藩镇雄据一方,互为并吞之争。男变女身颇为诡异,充满因果报应思想。早有唐袁郊辑入《甘泽谣》小说集。有《虞初志》、《绿窗女史》、《五朝小说》、《五朝小说大观》、《唐人说荟》、《龙威秘书》、《艺苑捃华》等丛书本,而《无一是斋丛钞》题唐段成式撰。 |
谈龙集 | 周作人 | 论文集。周作人著。1927年12月开明书店出版。本书收入文艺短论44篇,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泛谈文艺问题的,又有对中、外文学的评论; 既谈民间文艺,又论儿童文学;既论性爱,又谈翻译……。关于文艺的论文有《文艺批评杂话》、《地方与文艺》、《文学谈》、《个性的文学》等。作者不时发出精辟之论,颇能引人深思。如他说浙江省的地方文艺,有“飘逸与深刻”两种潮流,后者“如老吏断狱,下笔辛辣,其特色不在词华,在其著眼的洞彻与措语的犀利。”这个判断,很有助于我们理解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但作者的“中庸主义”,又使他贬低或否认革命文学,这当然是错误的。评论中、外文学的篇章有:《〈竹林的故事〉序》、《〈扬鞭集〉序》、《谈〈谈谈诗经〉》、《三个文学家的纪念》、《欧森外博士》、《有岛武部》、《希腊的小诗》、《日本的讽刺诗》、《一部英国文选》等。周作人的文艺批评,侧重于美学鉴赏。 如他说希腊的“铭诗像蜜蜂,应具三件事:一是刺,二是蜜,三是小身体”。这评论本身,就像文艺小品。关于民间文艺与儿童文学的论文有:《〈潮洲 歌〉序》、《〈江阴船歌〉序》、《猥亵的歌谣》、《读〈童谣大观〉》、《读〈各省童谣集〉》等。论性爱的文章有:《违碍字样》、《读〈性的崇拜〉》等。谈翻译的文章也有数篇。作者在《序》中说,书名之所以取名《谈龙集》,是因为文艺问题像“虚无飘渺的龙”,只能“姑妄谈之”。该书出版后,社会影响较大,至1930年就印行过四次。1987年9月,上海书店又将此书根据第四版影印。 |
泽泻集 | 周作人 | 周作人著。北新书局1927年9月初版。为1927年前散文的自选集,收入小品、杂感、书序等共21篇,前有序文,引述戈尔特堡批评蔼理斯“在他里面有一个叛徒和一个隐士”的话,实际上是援蔼理斯以自剖,并提出“我希望在我的趣味之文里也有叛徒活着”以自律。从集内文章看,有关“三·一八”惨案等政治事件的几篇杂感,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了反对帝国主义及北洋军阀政府专制的“叛徒”的抗争。而篇幅更多的是《故乡的野菜》、《乌篷船》、《北京的茶食》、《谈酒》、《爱罗先珂君》等小品散文,或抒写故乡风物与京城生活;或谈论饮食文化与生活趣味;或忆述友人情谊与评介书籍等,均带有明显的“隐士”之风。这类文章,往往以洒脱不拘的笔法,从容清谈,广征博引,咀嚼人生的意趣,寄托闲适的情致,在艺术上自成风格,“由于它的意境恬适而情调隽永,缓缓说来,有似絮语,博学多识,益人心智,故读他的作品,正如喝绿茶,嚼谏果,入口虽觉平淡,但加回味,却使人分外感到甜美。” |
自杀 | 茅盾 | 短篇小说。写于1928年7月8日,是东渡日本后写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9月《小说月报》19卷9号,署名茅盾。收入1929年7月大江书铺出版的《野蔷薇》。是《创造》的续篇。“五·四”思想解放运动唤醒了许多向来不知人生为什么的青年,但被唤醒的青年们走的道路却各不相同,作者认为《创造》中娴娴那样的勇敢者属于少数。《自杀》是另一种道路。环小姐受新思潮影响自 由恋爱、自由结合,但当爱人誓为人类牺牲奋然前进时,她陷入苦闷,失去了生活的勇气而自杀。作者写出这个悲剧,目的在于使大家猛省。作品直接地细腻地描绘了环小姐思想苦闷的全过程,写出了她热爱生活又缺乏正面直对生活的勇气的复杂矛盾心理。 |
有志者 | 茅盾 | 短篇小说。作于1935年5月12日,最初发表于同年6月《中学生》56号,署名茅盾。先后收入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出版的《泡沫》,开明书店1938年出版的七作家集《有志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茅盾文集》第8卷,该社1980年出版的《茅盾短篇小说集》及1985年出版的《茅盾全集》第9集。它讲述一个中学教师的幻想是写出一部惊人的伟大作品来,但他脑中空空,于是怪房子小,妻子、儿子干扰。他独自搬到庙中还是写不出来时,又怪和尚不早早喊他; 怪没有咖啡催促灵感; 怪蚊子叮他; 怪肚子要饿; 怪老鼠偷吃他的点心,……总之,钱用光了,暑假过完了,他什么也没写出来。作者用揶揄的笔法,嘲讽了这位脱离生活的空立“志”者。该篇与《尚未成功》、《无题》构成“城市三部曲” 。茅盾说: “这是三篇故事、人物有连续性的小说,写一个脱离生活的空头文学家的创作苦恼,当然也是讽刺那两年大批冒出来的各种自封的‘作家’们的。” |
烟云 | 茅盾 | 短篇小说。最初连载于1936年10月11日《文学》7卷4、5号,署名茅盾。收入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7年出版的《烟云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茅盾短篇小说集》、1980年出版的《茅盾全集》9集。描述铁路局三等科员陶祖泰与妻阿娥的家庭生活及与朱先生的瓜葛,是时代大潮流中人生的一个方面。作者说“此篇意在画出两张面孔”,20多年后,作者又说对此篇“自己很不满意,又太长,不值得浪费纸张再印”。 |
小巫 | 茅盾 | 茅盾著。发表于1932年《读书杂志》2卷6期。写统治阶级内部狗咬狗的斗争和淫乱生活。老爷是保卫团的董事,做烟土买卖;姑爷在公安局里干差使,不仅在烟土上与老爷有矛盾,而且还眼馋老爷新娶的姨太太菱姐。后来省里派来的保安队来要烟土,老爷便叫保卫团扮成土匪去乡下抢劫,以弥补自己的损失。这时姑爷打死老爷,霸占了菱姐,少爷却用计骗走姑爷,把菱姐占为己有。最后,遭冤的乡下百姓打到镇上,保安队乘机抢劫,姑爷、少爷和菱姐都被流弹打死。小说以菱姐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并以她作为旧社会罪恶的见证人,反映当时农村动乱的现实。构思独具匠心,描写手腕极为熟练。 |
水藻行 | 茅盾 | 短篇小说。完成于1936年2月26日,最初由日本作家山上正义译成日文,发表于1937年5月东京《改造》杂志19卷5期。原文发表于1937年6月15日上海《月报》1卷6期,署名茅盾。这是茅盾唯一的一篇先在国外发表的小说,先后收入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7年出版的《烟云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茅盾文集》8卷、1980年出版的《茅盾 短篇小说集》、1985年出版的《茅盾全集》9集。作品截取江南农村财喜、秀生叔侄微妙关系的一个横断面,表现他们在生活线上挣扎的艰难。作者说: “《水藻行》是一篇农村题材的小说,但不同于我的同类作品。我没有正面去写农村尖锐的社会矛盾,只把它放在背景上。我着力刻画的是两个性格、体魄、思想、情感截然不同的农民。……我写这篇小说有一个目的,就是想塑造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的形象,他健康、乐观、正直、善良、勇敢,他热爱劳动,他蔑视恶势力,他也不受封建伦常的束缚。他是中国大地上的真正主人。我想告诉外国的读者们: 中国的农民是这样的,而不是像赛珍珠在《大地》中所描写的那个样子。”行文如行云流水,富有鲜明的节奏感,宛若抒情散文。 |
手的故事 | 茅盾 | 短篇小说。最初发表于1936年12月“开明书店创业10周年纪念专刊”《十年续集》上,署名茅盾。先后收入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7年出版的《烟云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茅盾文集》8卷、1980年出版的《茅盾短篇小说集》与1985年出版的《茅盾全集》9集。讲述张不忍、潘云仙这对青年教师夫妇回故乡正赶上备战风,他们义务为民众做有益于战备的事的遭遇。豪绅奸商官僚相勾结诬陷这对夫妇为汉奸,罪证竟是手粗大。茅盾说该文“讲国民党的所谓战备活动在某个小县城里惹起的一场风波”。通过风波,赞扬张不忍夫妇的爱国抗日热情,暴露国民党当局包庇汉奸、打击抗日力量的罪恶。 |
石碣 | 茅盾 | 短篇小说。最初发表于1930年9月《小说月报》21卷第9号,署名蒲牢。先后收入大江书铺1931年5月出版的《宿莽》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3月出版的《茅盾文集》第7卷与1980年4月出版的《茅盾短篇小说集》。截取《水浒》里玉臂匠金大坚刻石碣的情节演义而成。主要通过金大坚与圣手书生萧让的对话,表现军师吴用策略的奥妙——利用暗刻石碣计谋把梁山众多出身不同、阶级有异的人团结起来。同时也从侧面说明了农民斗争团结的重要。 |
诗与散文 | 茅盾 | 短篇小说。写成于1928年12月15日,发表于同年12月《大江》第1卷第3期。署名茅盾。先后收入大江书铺1929年7月出版的《野蔷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3月出版的《茅盾文集》第7卷与1980年4月出版的《茅盾短篇小说集》。写儿女私情,作品塑造了体面人家的少寡桂奶奶的形象。她刚毅,狡诈,一旦打破了贞操观念即无所顾忌地向封建礼教宣战。 |
色盲 | 茅盾 | 短篇小说。写于日本,1929年3月3日完成,连载于同年3、4月《东方杂志》26卷第6、7号,署名M. D。先后收入大江书铺1931年出版的《宿莽》、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3月出版的《茅盾文集》第7卷与1980年4月出版的《茅盾短篇小说集》。作品通过林白霜的恋爱、苦闷、压抑、斗争等心理变化,解剖了大革命失败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情绪。林白霜曾在时代的巨浪中滚过,但他看四面是一片灰黑,辨不清方向,是政治色盲症患者。通过许多思想斗争,最后找到了力量,看到了闪烁着的希望的微光,终于鼓起勇气迎接未来。作品通过林白霜指出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的正确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