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黄氏宝卷 | 佚名 | 宝卷。又名《黄氏女宝卷》《黄氏女游阴宝卷》,古代民间讲唱文学。佚名氏撰。讲述了曹州府南华县清风乡黄家庄黄员外五女,乳名五姐,年小好善,吃斋念佛,天生聪明,秉性温良,每日烧香念佛,一心学念经文。父母苦劝五姐开斋,嫁个富贵人家,五姐苦苦哀告,至死不从。黄员外夫妇无可奈何,心生怒气,找媒人李氏将五姐嫁与一个杀猪宰羊的恶人赵屠赵令方。黄氏女到了赵家,见赵屠杀生害命,屡劝不听,心中闷闷,却无可奈何,每日念经修行。后观音现身,赵令方改恶从善,夫妻二人一起吃斋念经修善。阴曹地府阎君见黄氏女经念得好,派童子去阴间,带黄氏女来对经文。黄氏女哭别丈夫与儿女,来到阴曹地府,在金桥边有金童玉女,幢幢宝盖来迎接黄氏女。来到阎王殿,十殿阎君以金刚经诸问题一一提问,黄氏女回答非常清楚,没有差错,阎君命童子送黄氏女回阳,享阳寿40年。童子带黄氏女观看十二司诸大地狱。黄氏女观看十二大地狱过程中,其尸身已坏,无法还阳。阎王命送黄氏女转世为男身,投生到善根人家。黄氏女投生到曹州府安乐县张员外家,取名张士亭。张士亭智慧聪明,广读五经,心慈性善,长大后连中三甲进士,即选曹州太守。张士亭派差人去南安县,招来赵令方,叫他带儿女来相认,母子团圆,是以念经行善果报为证。 |
废名文集 | 废名 | 文集,废名撰。废名原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小说家。曾任北大中文系教授,是30年代颇具影响的京派作家。他的小说融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和中国古典诗文笔调于一炉,文辞简约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被誉为“废名风”,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响。此集收《桃园》《追悼会》等废名小说21篇,散文3篇。 |
鬼董 | 佚名 | 宋代笔记小说集。5卷。撰人不详。旧本或题元人关汉卿撰,不确。本书有清乾隆年间刊本,未署撰人姓名。《知不足斋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在收入本书时,均题宋人沈氏(名不详)撰。本书卷末有元人跋语1则,全文是:“《鬼董》五卷,得之毗陵杨道芳家。此只抄本,后有小序,零落不能详。其可考者云‘太学生沈’,又云‘孝、光时人,而关解元之所传也’。喜其叙事整比,虽涉怪而有据。故录置巾笥中以贻同好。泰定丙寅(即泰定三年·1326)清明日,临安钱孚跋。”《知不足斋丛书》本在此跋之后,又附有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鲍廷博跋。鲍跋据钱跋所记,认为本书应为宋孝宗、宋光宗时的太学生沈某所撰,并据卷4中提到“嘉定戊寅(即嘉定十一年·1218)予在都”,判定其人于宋宁宗时尚存。并且否定了明人蒋一葵在《尧山堂外纪》中竟以为本书为关汉卿撰的说法。鲍廷博的看法是较为稳妥的。本书所记,多为鬼神幻惑之事,隐含劝惩之旨。书中的记载比较注意细节描写,也往往杂有作者的想像在内,如卷5第1则所记温州人陈某的门客裴端夫之事,显然可以视为唐代传奇与《聊斋志异》之间的过渡。 |
语林 | 裴启 | 又名《裴启语林》、《裴子语林》。笔记。轶事小说集。十卷。东晋裴启撰于隆和年间(362—363)。记述汉魏以降至东晋帝王将相及士大夫的言谈轶事。《世说新语》多有采录。晋尚玄谈,《语林》一出,风行一时。后因所载谢安言语不实,为安诋毁,渐告消佚,亡于隋。后世有辑本多种,鲁迅《古小说钩沉》综收众本,最为完备。《语林》所录,多为片断,文不成篇,然足以揭示社会名流生活、精神面貌。如《捉刀人》、《佯眠藏诈》道出曹操残忍、诡诈之态。又《王子猷雪夜访戴》,短小精悍,中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句,读来脍炙人口。《王敦与世儒议下都》、《羊稚舒冬月酿酒》、《陆士衡与潘安仁》等篇则寓意较深。 |
雷峰宝卷 | 佚名 | 宝卷,一种讲唱文学形式,由唐代的变文和宋代和尚的说经发展而成。早期作品的题材多为佛教故事,宣扬因果报应,以用七字句、十字句的韵文为主,间以散文。现存《香山宝卷》,一般认为是宋代普明和尚的作品。明代以后,取材一般民间故事和现实生活的宝卷日益流行,有二百种以上,例如《梁山泊宝卷》、《土地宝卷》、《药名宝卷》等。佛家宣讲宝卷称“宣卷”,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曲艺。《雷峰宝卷》的开头和结局,写白蛇从仙界下凡,又从凡间被收伏而去,许宣则了却宿缘后,最后板依于佛门。宝卷把这种“天数”贯穿到了全部的故事情节之中,成为每一事件的夙因。 |
闲暇处才是生活 | 梁实秋 | 在忙碌与疲惫中 / 寻找心灵上的闲暇与自处,匆忙中,悠闲那么可贵。用一颗闲适的心,来应对生活的繁忙与负重;用一颗宽容的心,来承担日常人伦的琐碎;人生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要看得开、看得透;婚姻和家庭也不是随心所欲、率性而为的, 我们要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闲暇处才是生活》精选了梁实秋最经典的散文名篇。梁实秋的文字有一种魔力,初看极其平淡、其实字字皆有其用,讲的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愈是简单的道理往往愈难参透。 |
蚓庵琐语 | 佚名 | 志怪小说集。一卷四十条。清李王逋著。王逋字肱枕,浙江嘉兴人,少年习儒业,屡试不第,遂改作小说。 “说铃本”,首有徐发序,另有“古今说部丛书”本。是书主要记明万历至清康熙年间之异闻怪事,发作者之感慨。如徐发序中言:录其生平所见异事,可以导人善而儆人恶者。主要内容如下:一、灾兆。如“瓮中作响”条,写崇祯甲申年秀水周瑞家水瓮中忽作响,如蝉鸣,或如人卧鼻息声,此兆主亡国。又有条目记崇祯甲申年城内外民家门上忽有红白圈,或×或点。后罹兵火,凡有圈之家必遭屠戮,×、点之家遭火焚,无者人房俱免。二、定数。如“富盛万年”条写张邑一豪族,子孙贫落,于是将祖上遗下的一大房卖给州人盛万年。拆房时有人捡到四枚银钱,上镌“富盛万年”四字。这是张氏之祖建房时所特镌,用来镇压柱基,欲使子孙富盛长久之吉语,谁知符了盛氏之名。三、怪异,如“树现龙纹”条,写某地香铺塘南有棵方香榜树,高数寻,祟祯十七年的一天,突然树顶出现一大红龙纹,旋转不息,一会儿朝西北而去,从此大树凋零。该书虽多涉灵怪,但不少篇章却能够曲折地反映当时的现实,使人们透视出封建社会中婚姻家庭诸多问题。如“张如九之妻”条,写张如九妻罗氏早亡,遗二女一男,如九续娶吕氏并将罗氏之衣饰给吕。一日,架上衣服忽然碎裂如割,吕氏疑子女毁坏,骂詈不已。忽听罗氏在空中作声曰:汝着我衣,故割破,何与儿女事……接着便听到敲击声,厨笥自开。衣饰尽出,分作三股置儿女卧榻。作者对这件事情的描写,深刻表现出封建家庭中的遗产纠纷,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从形式来看, 《蚓庵琐语》这部小说集是以笔记体写成,文章不拘一格,少则如魏晋之“残丛小语”,多则洋洋千言甚至数千言。叙述中把现实与魔幻结合起来,情节变化多端,引人入胜。该书的一些篇章为后世的笔记小说所征引,具有一定影响。 |
活着本来单纯 | 丰子恺 | 丰子恺著。全面收录《渐》《大账簿》《梦痕》《给孩子们》等55篇经典佳作,一本书阅尽丰子恺散文精华。漫画原版复制,典雅可爱,采用特种纸印刷,色彩雅致,触感温润,可堪赏玩。有趣、 有心、有情的人生哲学。 在心情低谷时翻看,给人以温暖与悲悯;在事情顺境时闲读,又像一阵凉夜清风,不至昏头脑。 不要因为世界太复杂,而背叛了你的单纯。 活着这回事,本来是如此单纯。 所谓单纯,不是幼稚的天真,而是一种超越了世故,知道人世间种种矛盾、种种问题,种种细微的心理计较。但超过这一层,一种超乎其上的平视,达观看待这个世界,然后游戏其间。这是非常豁达的心胸,一种超越的态度和智慧。 |
烟火人间 | 老舍 | 老舍先生的作品集。全书涵盖主题包括爱情,婚姻,北漂生活,婆媳关系等,饱含了老舍先生对生活的感悟与热爱。作为《我这一辈子》的姊妹篇,这部《烟火人间》成为又一部老舍作品的珍藏纪念版。更有老树画画倾情献绘了八福精美插画。给白纸黑字之间,增添一抹色彩。《烟火人间》这本书选取了老舍先生的一些经典短篇小说和散杂文作品。这些作品多取材于市民生活,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挖掘对人们生存、命运的思考。这些文章或描写城市平民的生活轨迹,或书写知识分子的生活趣事,或描摹生活见闻,作品充满生活情趣,文笔细致入微,更贯穿着老舍先生一贯的幽默风格,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体味人生哲思。老舍的创作受益于民间文艺的影响,他的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雅俗共赏,突破了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这使他的作品具有大众化、通俗性等特点,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
一粒糖 | 丰子恺 | 丰子恺先生的一部散文作品集,作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他尊重一切生命,爱惜一切生命,于是字里行间渗透了生命诗性,让人暂离尘世,诗意栖居。 本书完整收录丰子恺饮食散文集,食材火候中充盈着哲思之美、幽默之美、童心之美。饮食散文之外,本书另收录了丰子恺谈儿女的散文数篇,语句俏皮生动,令人莞尔,尘念全抛。 |
台湾外纪 | 江日升 | 又名《台湾外志》。章回小说。清江日昇著。三十卷。叙明末郑芝龙,以海上劫掠为生,屡扰金门、厦门等地,崇祯年间受招安。受命剿灭刘香、李魁奇等海盗,并败荷兰兵,因功升都督。李自成进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福王立于南京,封芝龙平国公。未几福王败没,芝龙拥唐王于福州,子成功深得唐王宠信,赐以国姓。芝龙受洪承畴蛊惑,降清被挟北去,旋被杀。成功坚不投降,召集余部,继续抗清,南明桂王封其为延平郡王。成功屡胜清兵,进军长江,直逼南京。又率军击败荷兰兵,收复台湾,以台岛为抗清基地。郑成功病逝后,子经立,继续抗清,清廷剿抚间用,均无效。郑经病逝后次子克塽嗣为延平王,时台湾内争迭起,诸将降清者日众。清廷遣施琅攻台湾,克塽出降,至此台湾为清所统一。本书所述均为史实,作者父江美鳌曾是郑成功属下将佐,书中所记得之其父口传面授,又多从徐鼒《小腆记年》中引用史料。有康熙间求无不获斋活字本、上海申报馆排印本。近有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 |
金兰筏 | 佚名 |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4卷20回。无名氏撰;题“惜阴主人编辑”,“绣虎堂主人评阅”。每回后有署名顾天飞的评语。有藏于大连图书馆的旧刊本。明万历年间,杭州乡宦田华有子田中桂,多才好义,人称“小孟尝”,他娶虞按察之女虞赛玉为妻。洛阳书生元正文游西湖,与田中桂交好,但因见田中桂被光棍仇人九等诱以声色,不务正业,故不辞而别。仇人九等哄骗田中桂去扬州选美妾,半路抢走银子,又串通妓院,让田中桂日夜沉溺于声色之中,骗取钱财。此时其父田华做官时的旧案复发,家产被查抄,田中桂钱财一空,一文不名,其妻虞赛玉只能靠纺织谋生,旧友、帮闲个个星散,仇人九等人却靠田中桂的银子发迹起来,并诬陷他杀人,欲置之死地。元正文离了杭州,进京应试,高中探花,钦点浙江巡抚,为田中桂审清冤案,并赠银让他发愤读书。田中桂歧途猛醒,刻苦进学,京试高中榜眼。当朝高宰相欲招为女婿,田中桂不忘糟糠之妻,拒绝婚事,直到皇帝赐婚,元正文规劝,方才应允。皇帝钦点田中桂为钦差到江南发赈,中桂惜恤黎民,不辱使命,并在高宰相、元正文帮助下收回家产。小说当是乾隆时的作品,通过田中桂的沉浮,道出人心险恶,世态炎凉的人生感慨。作者具有一定的艺术功底,一些场景写得干净生动,如田中桂身无分文狼狈回家一场。虞赛花这个人物也刻画得较为生动。 |
过墟志 | 佚名 | 清代文言短篇传奇小说。清墅西逸叟(康熙间人)原作,毛祥麟(1815?—1874以后)改作。原作文繁,分上下二卷,篇前有康熙十五年(1676)作者自序,长期仅有钞本流传,文字已多异同。至光绪间始有印本,题名或作《过墟志感》。今见有《纪录汇编》、 《虞初广志》、《香艳丛书》等本。改作文简,结构亦有变动,不分卷, 更名《孀姝殊遇》,首见于毛祥麟《墨馀录》 (1870),又有《今古奇闻》等本。韩愈《圬者王承福传》中有王承福的话说: “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焉,又经过时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身既死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富也。”这就是本篇命名的出典。从命名及作者小序看,本篇似乎仅仅在写黄家的兴衰,以昭因果报应之不爽。实则是写在明清换代之际江淮一带汉族地主阶级的升沉荣辱,寄寓了作者的亡国亡家之痛。这一点在原作中表现得比较清楚,改作则较含混。又,在流传中,有人揣测文中所写的清兵统帅是豫王多铎或端重王博洛。与史实不合,孟森已有考证。实际上,本文不过是据某些史学或传说的影子写成的一篇小说,很难考实。本篇以南下清兵东路统帅“从龙入关第一功臣”某某虏掠汉族地主孀妇刘三秀立为自己王妃一事为情节主线,牵出了一大批人物。在结构上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写清兵入关之前,江淮地主阶级的内部矛盾及其消长升沉。一些旧家大族如刘氏、陈氏、宦家等都先后衰微了,正在倔起的则是象黄家这样的地主兼商人的新暴发户。这虽然仍是地主阶级的内部矛盾,却反映了当时正在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对正在没落的地主经济的一种冲击。作者是站在旧式地主一边的,对黄氏的丑恶面目有较多的暴露,但对旧式地主的那些不肖子孙也没有放过。这些描写都很有认识价值。第二个层次写清兵入关南下之后,在国破家亡的情势下,江淮地主阶级的种种丑态,以及满汉贵族和地主之间的互相勾结并最后合流的过程。汉族地主阶级成员,有的投降并受到重用,同清兵一起镇压汉族人民的反抗斗争,但有时又三心二意,李成栋就是一个代表。有的坚持民族气节,拒绝清兵的利诱,不肯与清兵合作,李赓虞可为代表。刘三秀最为“精明”,善于依据客观形势来保护自己、发展自己,经过一番试探和铨衡之后,她看准了方向,一举平步青云,爬上了新统治集团的最上层,做了王妃,为自己捞到了实惠。这些描写,反映了当时汉族地主阶级的某些不同侧面,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
金鸭帝国 | 张天翼 | 长篇童话。作者张天翼。发表于1942年,作者因病未能终篇。这部童话通过一个虚构的“金鸭帝国”的兴衰,象征性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发展史。很久以前,金鸭上帝创造出了金鸭帝国,将受宠者封王授爵,将失宠者沦为奴隶,从此,便出现了贫富之差。金鸭帝国的吃吃市有个人,自幼家贫,但他依靠种种卑劣的手段获得不义之财办起了大粪公司,成为一个暴发户,号称“大粪王”。他为了称霸市场,不惜卖身求荣,巴结官僚贵族,千方百计挤垮其它厂家。后来又与实力雄厚的香喷喷公司竞争不成,便合并为肥皂公司,共同垄断吃吃市的经济命脉,并将势力逐渐扩展延伸。随着大粪王等资本家的崛起,金鸭帝国的旧贵族们失去了昔日显赫的地位,手工业者也逐渐破产,农民则面临灾荒,挣扎在死亡线上。帝国的一切都商品化了,人与人之间只剩下金钱关系。最后,在大粪王的操纵下,金鸭帝国的上层人士准备对其弱小邻国发动一场侵略战争。这部作品构思宏大,描写细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历史画卷,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拜金之风所污染的丑恶世态,塑造了以大粪王、香喷喷等一些暴发户、资本家,剥削者的典型形象。作者将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刻的思想见解与滑稽生动的故事、人物相结合,表现了一位艺术家的出色才华。作品的成功,为四十年代童话留下了一部优秀现实主义的力作。 |
汲冢琐语 | 佚名 | 杂史体志怪小说,作者不详。为“汲冢书”之一种,至南宋已亡佚,现在流传的是辑佚本。有遗文20余则,较完整的只有十五、六则。成书时代,大致在战国中期以前。内容取材于历史又杂以浓厚的虚幻成分,侈谈梦验、祥妖、预言吉凶,多涉鬼神。表现形式是“残丛小语”,一事一则,内容不断变换,读来轻松有味。记事虽短,而首尾完整,着重写人物言行,颇能表达人物的特定情绪和形象的特征。如“晋冶氏女徒”,描写女奴美丽的梦幻,抒情味很浓;“豫让”条,描写豫让呼天而击衣,形象鲜明。历来把它看作志怪小说的开端。不仅后世小说多采载其事,干宝撰《搜神记》也藉以为“师范”。 |
秃秃大王 | 张天翼 | 中篇童话。作者张天翼。发表于1933年。秃秃大王是个残忍、愚蠢、奇丑无比的大暴君。一天,他在打猎返宫途中偶遇美丽的农家少女干干,便威逼干干嫁给他。干干不从,秃秃大王就派兵把干干、她的父母,以及一些欠债的老百姓一起抓进秃秃宫,准备制成人肉丸子、人血酒吃掉他们。干干的弟弟冬哥儿和由君的女儿小明为救亲人便跑到小山坡上去求神仙,可是却被冒充的神仙欺骗和勒索。不久,冬哥儿也被骗入狱。小明在勇敢机智的小猫们的协助下捉住了秃秃大王的走狗大狮,又与不甘忍受迫害的众百姓一道冲进秃秃宫,将正在吃人肉喝人血的秃秃大王及其走狗狼兵们打得落花流水,救出了冬哥儿、干干和许多被无辜关押的老百姓。秃秃大王见此情景,气得牙齿拼命长,把他顶到高高的天上去,众百姓锯断牙齿,秃秃大王就不知摔落到何处去了。这部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个虚构的童话世界,旨在揭露反动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对人民的强权剥削与压迫,歌颂了劳动人民勇于反抗斗争的伟大精神,以此揭示出人民的武装反抗斗争必将推翻一切反动统治的真理。作品采用讽刺夸张的手法,将常人体形象与拟人体形象相结合,寓严肃的政治主题于滑稽幽默的情趣之中,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桃园 | 废名 | 中国现代作家冯文炳的小说集。1928年出版,收小说20篇,散文4篇。集中的作品除了写乡村的生活之外,大部分写的都是城市小市民的生活。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以讽刺的笔调,通过对一些日常生活小事的描写,揭露了市民生活的灰暗以及内心的庸俗,表达了他对社会的批判思想。《桃园》是其中重要的一篇,它虽然写的是王老夫与女儿阿毛的平静生活,但是由于阿毛的不幸死去,使整篇小说打破了田园诗的格调,而显示出浓重的悲剧色彩。整部集子笔法冷峻客观,充满了对社会的批判色彩,同时也流露出了悲观的情绪。 |
英华之歌 | 杨沫 | 长篇小说。杨沫著。花城出版社1990年出版。该书是作者20世纪50年代的长篇《青春之歌》的续篇。作品以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日根据地为背景,描写主人公林道静的战斗生涯以及她与卢嘉川、江华的爱情纠葛与政治分歧,真实地反映了敌我斗争与党内斗争的交织,特别是党内清查托派中“左”倾路线与反“左”倾路线的艰难曲折的斗争,呈现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历史画面。小说着力刻画了林道静正直、善良、热情奔放的性格以及历经政治磨难后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在爱情生活中的高尚品格。全书情节曲折生动,文笔细腻,激情洋溢,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比《青春之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
芳菲之歌 | 杨沫 | 当代长篇小说。杨沫著。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5月初版。全书分为3部共74章,系《青春之歌》姊妹篇。书中着力描绘了柳明、曹鸿远、白士吾等一代青年人在抗日救亡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成长及分化,塑造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群像。漂亮的少女柳明,是北平医学院的高材生。她生长在普通教师家庭,家境虽清贫,却倔强好学。由于在教会学校读书的原因,她与清室后裔白士吾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建立了一定的感情。正在这时,日本军队发动了芦沟桥事变,炮声轰毁了柳明立志攀登医学高峰的梦。白士吾凭藉家庭的财力,竭力劝柳明去日本留学并与他完婚。与此同时,中共地下党员曹鸿远的爱国热情与行动感染了柳明,使这位富有正义感的姑娘产生了强烈的抗日意愿。在人生的十字路上,柳明经历了感情上痛苦的搏斗,终于毅然放弃了去留学做阔太太的机会,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去。在敌后根据地,她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后因工作上的需要,她被派往敌占区配合曹鸿远从事地下工作,以假夫妻的身份共同生活。他们在工作中产生了纯真而深沉的爱情,但因工作任务的转移,不得不再次分手。而白士吾因恋爱的失败,又被侵略者所利用,遂成为日军的帮凶。由于白士吾卖身投敌,在根据地工作的柳明受到株连,不被信任,思想上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当柳明与曹鸿远再度相逢时,他们正在为各自的工作奔赴不同的区域。这个并未结束的故事通过一个侧面反映了伟大时代的风云变幻以及人的情感的复杂性。《青春之歌》中的主人翁卢嘉川和林道静在本书中也多次出现。 |
青春之歌 | 杨沫 | 杨沫的长篇小说。1958年出版。小说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为历史背景,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革命时期学生运动,表现了那个时代里知识分子的日渐觉醒和分化。小说描写的主人公林道静走过的道路,有深刻的典型意义,她在未同群众、革命斗争结合前,只是徘徊在痛苦的歧路上,只有当她接触革命乃至参加实际的革命斗争,才逐步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从中揭示了知识分子应有的前途与归宿。小说还成功地塑造了卢嘉川、江华、林红、余永泽、王晓燕、白莉苹、戴瑜等在白色恐怖下走着不同道路的形形色色知识分子群像。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描写人物心理变化真切细腻,语言简洁流畅,通篇感情炽烈,富有艺术魅力。1959年2月,茅盾在《中国青年》第4期发表《怎样评价〈青春之歌〉? 》。该文分析了《青春之歌》的思想性、艺术成就和存在的缺陷,言简意赅,全面中肯,不仅澄清了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在《青春之歌》评价上的认识混乱,而且为文学作品的科学分析、评价树立了范例。 |
犹及篇 | 佚名 |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千顷堂书目》题明杨名撰,入子部小说类,无卷数。今存有《盐邑志林》本,一卷,题明朱元弼撰,卷首有朱所作“引”。《丛书集成初编》本据《盐邑志林》本影印。朱元弼“引”称:“往予时有《犹及编》出入自随,所载俱盛德事。非真知灼见者不与也,不戒而为好事者持去,遂不复置于今且廿年。”后来他因“俗日益改”而复置此自随,“月书一事,不令有缺,或闻或见,或忆旧所闻见,足备鉴戒者,庶几警醒不自沉废云。”由此观之,朱原有《犹及编》已失,而此书成于万历乙巳(一六○五)年,是后来所记的“亦盛德事”,未知其原有《犹及编》是其自撰,还是杨名所撰。篇中琐记时事,多为孝子烈女等。也有少许录自《读书镜》等其他书。共约四十来则,每则百字上下,都无标题而相杂列,其中写人述事不乏生动者。《嘉善人陆某》则,写一青年“少有才貌”,跟其父“御史中丞某”在京读书,但是却“与邻邸女相窥”。久不能成奸,就请其馆师出主意,师让他“祷于城隍之神”。结果城隍神夜入中丞之梦,问明陆某是他的儿子,就把其子阴籍中的“某科状元”的记录一笔勾去,改罚“孤贫一世”,而对那个不配为人师表的馆师,则“命左右速抽其肠”。中丞半夜惊醒,馆僮奔告馆师腹痛难忍而死,而其子后来“终身行乞于市,无所归”。这个故事,是用一种迷信的方法进行说教,有警世意味。《叶春华》则写一海宁卫军人,父早死,事母至孝,每日朝出暮归,晴樵雨渔,以供其母酒肉。其母性暴且多怒,酒食稍差即怒叱之,罚其跪以待食,达旦不命之起。邻人教他不必如此,他说“恐伤母志”,劝他娶妻,他说“恐不能事吾母”。最终得到县令的表彰。 《沈某妻宋氏》则,写一贫女宋氏,从小丧母,从姑而生,长大婚嫁沈某。一日其姑病,请巫医,久而未愈,巫医拒之曰: “除是割股,或可疗也”。宋氏遂待夫出, 自割股投入药内进姑食,姑疾愈乃起。此事后闻于邑云云。以上两则写至孝之人,也具劝世意味,但如此孝法,不免带有矫枉过正之嫌,有着明显的儒家说教的痕迹。 |
皇华纪闻 | 王士祯 | 志人小说集,作者王士祯。书前有韩菼和作者侄王源序。韩菼序称此书为康熙二十三年作者奉命祭告南海,沿途见闻所作。王源序作于康熙二十九年,可知此书写作于康熙二十三年以后,书成于康熙二十九年之前。本书韩菼序、 《四库提要》及现存王渔洋遗书本均作四卷,唯王源序中称王士祯“因出所著《皇华纪闻》六卷, 命源序”,未知所据。现存有王渔洋遗书本、乾隆二十九年刻本。在王士祯的笔记中, 《皇华纪闻》故事内容较多。 韩菼说“读渔洋集而知诗,读是集而知史”。 《四库提要》云其书“多采小说地志之文,直录其事,无所考证,不及其《池北偶谈》诸书也。”说明此书偏于记事,有一定小说价值。 |
庐隐文集 | 庐隐 | 庐隐著。庐隐,1898年—1934年,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笔名庐隐。福建省闽侯县南屿乡人。庐隐是“五四”时期著名的作家,与冰心、林徽因齐名,并被称为 “福州三大才女”。本书收 《或人的悲哀》《曼丽》等小说,散文,共计38篇。 |
述异记 | 任昉 | 古志怪小说集。任昉撰。现存本分上下两卷,共收文约300条。此书隋、唐目录书中未见著录,最早见于《崇文总目》小说类,著录为2卷,任昉撰。全本皆附北宋庆历四年(1044)无名氏所撰序言,内称任昉“家书三万卷,故多异闻,采于秘书,撰新《述异记》上下两卷”。《梁书》和《南史》任昉传亦称其家富藏书,“率多异本”。《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任昉《杂传》36卷,注云“本一百四十七卷(本传作247卷),亡”。看来任昉撰《述异记》是可能的。其著作权受怀疑,是因为其书唐以前未见著录,唐人类书引《述异记》多出自祖冲之所撰的同名之作,仅《初学记》引有任昉《述异记》。又书中“地生毛”条明言北齐河清年号,“洛子渊”条明言魏孝昌年号,时间皆在任昉卒年梁天监七年(508)之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5篇即据此认定是唐、宋间人伪作。考虑到古小说在流传中多数经历过残佚、辑补的过程,偶有后出文字,尚不足以否定全书成书时代,说今本《述异记》与原本有出入则可,说全书皆出于伪撰则理由不充足。任昉采取祖冲之的书名,广泛搜求《山海经》、《洞冥记》、《博物志》、《搜神记》及其它异书所载博物志怪、地理志怪材料,辑录成书,与祖冲之的以异闻故事为主的倾向略有不同。其书故事性不强,仅“封邵化虎”、“洛子渊”、“竹王神”等少数部分略具情节。现存版本主要有《汉魏丛书》本。《格致丛书》本、《稗海》本、《龙威秘书》本、《四库全书》本、《随庵丛书》本等2卷本和《说郛》本、《五朝小说》本等1卷本。 |
都市风景线 | 刘呐鸥 | 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作者刘呐鸥。1930年水沫书店出版,包括作者1928年至1929年写的短篇小说8篇,是中国第一本较多地采用现代派手法技巧的短篇小说集。小说运用适应现代都市生活快速节奏的跳跃手法、意识流手法、心理分析方法,着重暴露了资产阶级男女那种腐朽、靡烂、空虚、堕落的生活:他们把一切都化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无所谓纯真的爱情,只有逢场作戏,如《游戏》、《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有一两篇也接触到无产者的反抗和斗争,如《流》。他的小说在暴露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时,采取欣赏的态度,往往带有不健康的内容,但在运用新的形式和技巧方面,具有开创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