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嗣繼統這一案的爭議,上達御前的,一共四個摺子,兩宮太后召見軍機,細作商量,認為翁同龢所擬,與徐桐、潘祖蔭聯銜的一摺,辦法最為得體,所以採用他的意思,頒發懿旨:

「前於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降旨:俟嗣皇帝生有皇子,即承繼大行皇帝為嗣。原以將來繼緒有人,可慰天下臣民之望;我朝聖聖相承,皆未明定儲位,彝訓昭垂,允宜萬世遵守,是以前降諭旨,未將繼統一節宣示,具有深意。吳可讀所請頒定大統之歸,實與本朝家法不合:皇帝受穆宗毅皇帝付託之重,將來誕生皇子,自能慎選元良,纘承統緒。其繼大統者,為穆宗毅皇帝嗣子,守祖宗之成憲,示天下以無私,皇帝亦必能善體此意也。所有吳可讀原奏;及王大臣等會議摺;徐桐、翁同龢、潘祖蔭聯銜摺:寶廷、張之洞各一摺,並閏三月十七日及本日諭旨,均著另錄一份,存毓慶宮。至吳可讀以死建言,孤忠可憫,著交部照五品官例議恤。」

邸抄一傳,歡聲雷動,「其繼大統者,為穆宗毅皇帝嗣子」這句話,清清楚楚地說明了,帝系還是屬於穆宗,一脈相承,與旁支無干。將來嗣位的新君,無法追尊所生,更不能再往上推,將他的本生祖父醇王亦尊為皇帝,不會重蹈明朝「大禮儀」的覆轍,自是天下後世之福。

然而最令人感動的,還是垂念吳可讀「以死建言,孤忠可憫」。既然天語褒獎,而且用他的一條命,鞏固了「國本」,則死有重於泰山,所以由清流發起,在宣武門外的文昌館,為吳可讀設奠開弔。

這一天素車白馬,盛極一時,除卻親王、郡王等親貴,向例不與品官的祭典以外,從大學士起,到各部司官,下及各衙門正途出身的小官,無不親臨一拜。

最難得的是那班崖岸自高,以清貴耿介驕人的清流,王公大臣家有婚喪喜慶,亦以得此輩親臨為榮,而這時卻都自告奮勇,在靈堂支賓,代喪家接待弔客,更是吳可讀的身後哀榮。

這等場合,少不得品評輓聯。吳可讀這一死,人奇事奇,以忠君愛國的摯情,作宗社大計的死諫,感格天心,奉旨賜恤,這是絕好的一個題目,所以輓聯中情文並茂的警句,觸目皆是。弔客叩奠已畢,接著便是緩步瀏覽,一副一副看下來,到客座中便不愁無話可談了。

「這一聯最貼切,也最灑脫。」名翰林也是名詩人的陳寶琛,指著他的同鄉,編修黃貽楫的一副輓聯,對張佩綸說:

「上聯使事精確,下聯亦頗能道出柳堂的為人。」

這一聯的句子是:「天意憫孤忠,三月長安忽飛雪;臣心完夙願,五更蕭寺尚吟詩。」在三月下旬,一天午後,京城裏忽然烈日下飄雪,雖然片時即止,但親眼目見的人很多,相詫以為必有奇冤,如傳奇中《斬竇娥》的故事。不久就傳出吳可讀尸諫的消息,方知不是奇冤,而是奇節。眼前之事,卻只有黃貽楫提到,便覺可貴。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張佩綸忽然說道:「騤庵,來,來!有件事,趁今天大家都在這裏,拿它商量定局吧!」

於是在客座中找到張之洞、寶廷、黃體芳、鄧承修、何金壽、吳大澂、盛昱等人,商量仿明朝楊繼盛的例子,以宅為祠,將吳可讀在南橫街的住宅買下來,改建為祠堂。

「這是理所當然。」張之洞首先就起勁,「不獨南橫街,薊州是柳堂盡節之地,亦應該設法建祠。」

「建祠容易,上諭已有『孤忠可憫』的字樣,出奏必能邀准。如今只須籌劃建祠的經費好了。我看──。」

「我看,」鄧承修搶著吳大澂的話說,「不必麻煩那班大老,我們自己設法湊吧!」

「對!」陳寶琛附和,「自己設法湊一湊,眾擎易舉,趁此刻就動手。」

「那得寫個小啟。」張之洞躍躍欲試地,「須得如椽巨筆。」

「那裏還有巨筆?」鄧承修笑道,「香濤,就是你即席大筆一揮吧!」

「論下筆神速,自然是幼樵。不過將來吳祠落成,還有奉煩之處。此刻就我來效勞吧!」

於是張之洞找了處僻靜的地方,埋頭構思,仿六朝小品,寫成一篇緣起,當時便買了本「緣簿」,寫上緣起,即席捐募。

「開緣簿」的第一個,須是名位相當,最好請一位「中堂」,但也有人認為官氣不必太濃。正好李鴻藻來吊,他是清流的領袖,並請他登高一呼。

李鴻藻先不作聲,等把大家的意思都弄明白了,他才提出他的看法:「此事須有個算計。柳堂的千秋大事,自然要緊,不過遺屬的生計亦不能不顧。不知道奠儀收得怎麼樣?」

「收了有三千餘金。」陳寶琛答道:「恭、醇兩邸,都是二百兩。」

李鴻藻點點頭,表示安慰,「建祠之事,不豐不儉,宜乎酌中。人之慕義,誰不如我,所以捐募不該挑人,不能說誰的捐款要,誰的捐款就不要!這種義舉,要量力而行,主其事者,應該體諒他人。柳堂為人誠篤,跟他交誼相厚的甚多,論情,自然越多盡心力越好,但是論事實,只怕力有未逮的居多,要先勸在前面,不必勉強,反令泉下有知的受者不安。」

這話就是指眼前的一班清流而言的,除卻盛昱是天潢貴胄,張之洞一任四川學政,頗有所獲以外,其餘為了維持名翰林的排場,文酒之宴,捉襟見肘的居多,所以聽了他的話,口雖不言,心中無不感動,覺得他真能知人甘苦。

「至於我,當然力贊其成,不過我是在籍守制的人,未便領頭發起。這開簿面的人,還得另外斟酌。」

「那麼,老師的意思呢?」張佩綸問。

「我看,寶中堂最合適。」

寶鋆是大學士,又管著吏部,是吳可讀的堂官,請他來率先倡導,確是最適當的人選。同時,李鴻藻又主張由盛昱跟寶鋆去接頭這件事,這也是很妥貼的安排。在座的人,無不心服,覺得他到底不愧老成謀國的宰輔,就是料理這樣一件小事,亦是情理周至,有條不紊。

於是深談細節,有了成議,將吳可讀的長子吳之桓找了來,細告究竟。當初吳可讀怕建言獲咎,罪及妻孥,所以付子的遺書,一再叮囑「速速起程出京,速速起程回家」,以下又連寫了六個「速」字,如見張獻忠的「七殺碑」,令人觸目驚心。誰知女主當陽,亦復有道,不但未曾獲罪,而且得蒙賜恤。這天看到弔喪的盛況,奠儀的豐厚,已是感激涕零,如今聽說還要為老父立祠,留名千古,越發激動不已,趴下地來,「砰、砰」磕著響頭,接著涕泗滂沱,號啕不止。

※※※

就在吳可讀神主入祠,舉行祭典的那天,賀壽慈卻以七十高齡,而不得不冒著溽暑,舉家出京。

這次是寶廷的一個奏摺化作了「逐客令」。六月初七,上諭以賀壽慈補為左副都御史──降三級調用的處署,寶廷立即上奏摺抗爭,筆鋒初起,便挾風雷:「夫朝廷用人,每日『自有權衡』,權取其公,衡取其平,不公不平,何權衡之有?」

接下來便攻擊恭王以次的軍機大臣。

用人之柄,操之於上,何以見得賀壽慈的復用,出於軍機?寶廷指出一個證據,賀壽慈回奏不實是「欺罔」,「恭演龍楯車順道閱書」是「大不敬」,而交部議處的諭旨,軍機含渾其詞,斥之為「殊屬非是」,這就是有心開脫。吏部所擬的處分並不錯,錯在軍機「徇庇」。倘無此心,則李春山一案定讞,聲明賀壽慈的處分請旨定奪時,軍機應該「乞特旨嚴譴」,而竟免置議,這不是包庇是甚麼?

一段振振有詞,近乎誅心的議論,寫到這裏,寶廷反跌一筆,說是「當降調時,人言嘖嘖,頗有謂賀壽慈恃有奧援,不久必復起,而奴才深維樞臣之意,或以賀壽慈身為大臣,不欲繩以重律,使之以微罪行,自必密奏宮廷,永不敘用。詎意謫官甫及三月,遽邀恩簡。」因此,他不免懷疑,難道賀壽慈的一降一用,事出偶然,「朝廷亦無成心」?這句話看似平淡,其實問得很厲害,如果大臣進退,只照一般官吏的照例遷轉,根本無所措意,則所謂「權衡」者何在?

於是他又進一步推論:「即使果出聖意,官闈深遠,或於賀壽慈之人品、心術,未盡周知,樞臣則斷無不知之理,胡弗諫阻,是誠何心?」接下來,筆鋒掃向賀壽慈,寶廷給了他八個字的考語:「即非卑佞,亦頗衰庸」,這樣的人「排眾議而用之」,實不知於國家有何好處?而況「副都御史,職司風憲」,以一個「欺罔不敬」的人,置於這個職位上,何足以資表率?賀壽慈以前當過左都御史,未聽說他有所整頓,於今重回柏台,不知道他內心亦有疚歉否?言官中「矜名節,尚骨鯁」的人很多,一定不屑與賀壽慈共事,而其中無知識的,則必起誤會,以為朝廷特放賀壽慈來當御史的堂官,是表示要像他那樣的人品聲名,方合做言官的資格。而京內外大小官員,看到賀壽慈這樣欺罔不敬,不知愛惜聲名,猶且可以幸蒙錄用,將會懷疑朝廷「直枉不辯,舉措靡常」,從此益發肆無忌憚。所以賀壽慈的復用,不但是言路清濁的一大轉機,亦是政風良窳的一大關鍵。最後率直提出要求:「懇將賀壽慈開缺,別簡賢員補副都御史。」

這個奏摺,發交軍機,相顧失色,因為明劾賀壽慈,暗中對軍機指責得很嚴厲。恭王一看再看,看到第三遍,放下摺子,嘆口氣說:「唉!錯了。」

「怎麼錯了?」寶鋆氣急敗壞地說:「副都御史出缺,賀雲甫是現職大員奉旨降調,開名單自然『開列在面』,照例的公事,怎麼錯了?」

「你別跟我爭!」恭王遇事要跟寶鋆開玩笑,故意這樣說道:「名單是你開的,你自己跟上頭復奏,我們都不管!最好請旨拿寶竹坡申斥一頓,也讓我出出氣。」

「六爺!」寶鋆真的急了:「你不能說風涼話。我自請處分就是了。」說著,來回大踱方步,頗有繞室彷徨的模樣。

「佩公,沉住氣!」遇到這樣的情形,總是沈桂芬出主意,他很冷靜地說:「平心而論,這件事是失於檢點了。」寶鋆最佩服沈桂芬,當時站定腳步,連聲說道:「好,好,你說!」

「外頭有句話:『不怕言官言,只怕講官講。』賀雲老是講官參過的,如今派了去當言官的堂官,那些『都老爺』,心裏自然不高興。不過御史不便動本,不然就彷彿以下犯上,誰也不肯冒這個大不韙。」

「啊,啊!」寶鋆一拍油光閃亮的前額,恍然大悟中深深失悔,「這倒是害了他了。」

「不僅對賀雲老是『愛之適足以害之』,而且正好又給了講官一個平添聲勢的機會。」沈桂芬說,「寶竹坡是替言官代言。這個摺子看來是『侍講學士寶廷』一個人所上,其實等於都察院的公疏,暗中著實有點力量,沒有一番快刀斬亂麻的手段,恐怕要大起風波。」

會有怎樣的風波?寶鋆凝神細想,張佩綸雖已請假出京,清流還多的是,聲氣相通,互為支援,除了張之洞只願論事,不喜搏擊以外,其餘的,那一枝筆都惹不起。目前還只是暗責軍機,到了彰明較著參劾樞臣徇庇,即令無事,面子也就很難看了。

就在他沉吟無以為答時,恭王開口了,「算了吧!」他說,「賀雲甫何苦?滕王閣下,逍遙自在的老封翁不做,在這裏受後輩的氣?」

這一說,恭王也是要攆他走路。寶鋆知道再爭無益,但總覺得賀壽慈太吃虧,有些替他不甘。

「佩公!」沈桂芬察言觀色,料透他的心事,提醒他說:「交情總在那裏的。為雲老設想,桑榆之補,俟諸異日,留點交情給他少君,反倒實惠得多。」

「說得對,說得對!」寶鋆覺得對賀壽慈有了交代,如釋重負,「六爺,我看這層意思,託載鶴峰跟他去說吧。」

「可以。」

於是體仁閣大學士,也是賀壽慈的同年載齡,銜命透達消息,說是清流囂張,而「上頭」又有意利用此輩箝制大臣,事情相當麻煩,不能不作個明快的處置。他的委屈,將來有補償之時。載齡隱約表示,賀壽慈就養南昌,不會太久,他的長子南昌府知府賀良楨擢升道員,是指顧間事。

外官知府過班成三品道員,是宦途順逆的一大關鍵,越過此關,便有監司之望,而監司已稱「大員」,再跳一步就是封疆大吏的巡撫。不然,調來調去當知府,說起來還是風塵俗吏。賀壽慈老於世故,覺得自己保住紗帽,真還不如兒子陞官,倘或能調個海關道,鹽運使之類的肥缺,更是意外之喜,所以老淚縱橫地,不斷表示感激恭王跟「寶中堂」的成全。又說自己時運不濟,連累樞廷,無以為人。那一派謹厚的君子之風,使得載齡亦深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