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端木蕻良著。写于1933年12月中旬。1939年5月始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列入《开明文学新刊》。作品以封建大地主丁家的兴衰史为主线,用抒情的笔触展现了东北农村广阔的生活画面:靠掠夺起家的地主盟首丁家,在占有了大量的土地后又投资于商业和金融业,但由于日货、日资的骤然涌入,使经营的主动权一下子落在日本人手里。年轻的地主少爷丁宁,虽有近代资产阶级的学识与手段,但也改变不了危局,结果是一败涂地;而被名目繁多的捐税和高利贷逼上绝路的农民们,则逐渐觉醒,将斗争矛头直指反动的地主阶级,决定联名“推地”,沉睡的科尔沁旗草原终于苏醒了。当“九·一八”的炮声震撼着东北大地时,崛起的农民又立即投入了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作者采用影片剪接纵剖横切的结构方法,情节紧凑,重点突出。加上它在语言方面“尤为自然而漂亮”,“确立了方言给予文学的新生命”巴人《直立起来的<科尔沁旗草原>》),使作品浸透着沉郁的抒情气氛和粗犷而柔媚的诗情画意。小说忠实地反映了“九·一八”前后东北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歌颂了东北农民的崛起反抗精神。郑振铎曾给予高度的评价:“这将是中国十几年来最长的一部小说;且在质上也极好。”“出版后,预计必可惊动一世耳目!”(《鲁迅研究资料》(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