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西书二封(一封中部司马□平望候官,一封中部司马□阳关都尉府),十二月丙辰日下铺时,受放故卒张永,日下铺时□□燧长张"。(第一简)

入西蒲书二封,其一封文德大尹章,诣大使五威将莫府;一封文德长史印,诣大使五威将莫府。始建国元年十月辛未日食时,关啬夫受□□卒赵彭。(第二简)

入西蒲书一,吏马行。鱼泽尉印,十三日起诣府。永平十八年正月十四日白中时,杨威卒□□受□□卒赵仲。(第三简)

右三简皆记邮书之簿。“中部司马”者,敦煌中部都尉属官。“文德”,地名,不见《汉志》。据上简,文德有大尹、有长史,则为边郡矣。《续汉志》郡当边戍者,丞为长史。”他简举西北边郡,有文德、酒泉、张掖、武威、天水、陇西、西海、北地八郡,举文德而无敦煌。故沙畹氏释彼简“文德”为王莽所改敦煌郡之初名,以此简证之,沙说是也。此简称“文德”,为始建国元年事,至地皇二年一简,则称“敦德”,与《汉志》合。然则《汉志》所载,乃其再改之名也。据《莽传》:“始建国元年秋,遣五威将王奇等十二人颁,符命,四十二篇于天下,外及匈奴、西域。三年,又遣大使五威将王骏出西域。此乃始建国元年事,则,大使五威将,者,乃王奇等十二人之一。其出匈奴者为王骏,出西域者其人无可考。

据上简,十月辛未,文德大尹、长史之书自塞上送五威将莫府,其时当已出塞矣。”“鱼泽尉”,亦障塞尉之类。诸简所云“某官诣某官”者,皆据封泥及检署之文录之。“中部司马”、“文德大尹章”、“文德长史印”、“鱼泽尉印”诸字,皆封泥上文;而“平望候官”、“阳关都尉府”、“大使五威将莫府”诸字,则检上所署之字也。余曩作《简牍检署考》,据《王莽传》哀章所作铜匮之检及刘熙《释名》,谓古人封书既用玺印,故但须署受书之人,不须自署官位、姓名。此数简所记足以证之。

又第三简云“十三日起诣府”,则并署发书之日矣。此种邮书,皆自东向西之书,故曰“入西蒲书”。“蒲”者,“簿”之或作也。又诸简皆记受书日时,曰“日下铺时”、曰“日食时”、曰“日中时”,又皆燧卒致之燧长,或燧卒受之,以次传送至他燧。可见汉时邮递之制即寓于亭燧中,而书到日时与吏卒姓名,均有记录。可见当时邮书制度之精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