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九一三年起,至一九一九年止,乃余十九至二十五岁,前后共六年半,余往来于荡口梅村两处。兹顺其先后为序,并篇述之。

果育学校校主华子才老先生卒后,由其长孙士巽绎之继任校主。与余在果育小学及常州府中学堂两度同学,年长余约四岁。果育用子才先生名。改名鸿模。

一九一三年,余不再去三兼,即转入鸿模任教。三兼学校高初两级仅分两班。余原则上任高级班,除理化课由仲立任之,图画手工课由仲立幼弟任之,其余国文、史地、英文、数学、体操、音乐等,皆由余一人任之。并兼部分初级班课,每周任课三十六小时,月薪国币十四元。仲立三兄弟则合任三十六小时。及来鸿模,规模较备,高初八年各分班。余仅任高三国文及史地课,每周二十四小时。较三兼减三之一,而月薪则增至二十元。

时果育旧师长惟理化教师顾君在,乃子才老先生之婿,为绎之姑丈,任校长职,余皆新任。有华澄波,乃常州府中学堂师范班同学,年近四十,任高级四年班国文课。以其班上每周作文课卷命余代改。课卷仅五六本,余必择其中一本详加改动,澄波即以此教班上诸生,为该题之模范作。

时余虽在小学任教,心中常有未能进入大学读书之憾。见报载北京大学招生广告,投考者须先读章学诚《文史通义》,余亦求其书读之,至形于梦寐间。一夕,梦登一小楼,所藏皆章氏书,有世所未见者。后二十余年,余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果得见章氏书之为世未见者。亦异事也。

余又读夏曾佑《中国历史教科书》,因其为北京大学教本,故读之甚勤。余对此书得益亦甚大。如三皇五帝,夏氏备列经学上今古文传说各别。余之知经学之有今古文之别,始此。一时学校同事闻余言三皇五帝有相传异名之说,闻所未闻,皆惊叹余之渊博。实不知余之本夏氏书也。又余读夏书第一册,书末详钞《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等,不加减一字,而篇幅几占全书三分之一以上。当时虽不明夏氏用意,然余此后读史籍,知诸表之重要,则始此。及十年后,余为先秦诸子系年,更改《史记》六国年表,亦不可谓最先影响不受自夏氏。

又夏氏书皆仅标几要点,多钞录史籍原文。无考据方式,而实不背考据精神。亦为余所欣赏。惟其书仅至南北朝而止,隋唐以下即付阙如。斯为一憾事。此后余至北平教人治史,每常举夏氏书为言。抗战时,重庆国立编译馆拟重印夏氏书为部颁教科书,嘱余审正,时余在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又细读夏氏书。列举其书中谬误,皆小节,如年岁地名等,显系夏氏钞录时疏失,凡一百七十余条。编译馆见余校正繁多,遂终止前议,此书不予重印。其实余素重此书,不意此书乃竟因余之细为校订而失其再为广播流传之机会,此亦人事因缘之甚难言者。

一九一四年暑,无锡县创办六所高等小学,梅村镇得一所,为县立第四高等小学,校舍借用市区之泰伯庙。华澄波被聘为校长,邀余兄弟同往。

余在县四每周任课十八小时,又较鸿模任课减四之一。但鸿模坚不放行,乃仍兼鸿模课,每周一次往返。一年后,始专在县四高小任教。又四年,再回鸿模专任一年。

余两校兼课时,似已改为秋季始业。余每周乘船往返梅村荡口两镇,于星期四下午课后四时自梅村上船,历两小时近晚到荡口。翌日下午四时返。沿途湖泊连绵,秋水长天,一望无际。犹忆第一次上船,余坐船头上,读《史记·李斯列传》。上下千古,恍如目前。余之读书,又获深入新境,当自读此篇始。

县立第四高小第一年只办一年级一班。学生皆住校,余与学生同寝室。卧床在寝室门口,侧临窗。一夕,深夜,月光照床而醒。一足触帐外墙壁,忽念臂与壁皆形声字。辟属声,但臂在身旁,壁在室旁,凡辟声似皆有旁义。如避,乃走避一旁。璧,乃玉悬身旁。嬖,乃女侍在旁。譬,乃以旁言喻正义。癖,乃旁疾非正病。躄,乃两足不正常,分开两旁,盘散而行。劈,乃刀劈物分两旁。如是凡辟声皆有义,此即宋人所谓右文也。是夜在床兴奋不寐,连思得形声字十数例。翌晨上第一堂国文课,不讲课文,乃讲昨夜枕上所得。适县中派督学来校视察,进入讲堂后,竟伫立不走,听完余一堂课始去。余此讲未涉课文,离题漫述,而督学不以为忤。归后竟详细作一笔记报导,登载在县署所发布之月刊上。惜此督学已忘其名,亦在规格外赏识余之一人也。

时无锡与南通,同称为开明新县,两县亦竞相重视。县督学此一篇报导,亦为南通小学界教师所传诵。后数年,余偕数友赴南通考察,乃有人面询余,君乃往年讲臂壁右文之钱某耶。同行谓余,汝已名扬外县矣。

余在府中学堂时,即好围棋,先兄亦然。县四高小又聘一教师,从无锡城中来,亦余府中学堂同班同学,已忘其名字,亦有围棋癖。三人遂在学校东庑一小室中,特置棋盘棋子,并广罗晚明以下各种围棋谱,课余在此对弈,或摆谱。惟学校事无大小,须由先兄管理,彼甚忙,不常至。余与某君一得闲,即独去摆谱,或同去对弈,几乎每日必对弈一局。某君持黑棋,常败,但意终不服。弈益勤。后去城中任教,有弈社,社中有两国手,社友须出赀始得与对弈。越数年,某君棋大进,重与余晤,对局,某君改持白,余持黑,但胜余亦甚艰。余曰:君积年苦学,进步仅此。自此余乃弈兴大减,数十年不复弈。直至抗日战争时,余赴云南始再复弈。

又余自幼即抽香烟,在果育时,晚饭后,余随先兄同读一室,先兄必命余至镇上买香烟一包。归,先兄必赏余一支。自进府中学堂,乃有烟瘾。归家又抽水烟。及交秦仲立,又抽旱烟。及来梅村,一日上课,课文劝戒烟。余告诸生,余已染此习,已无奈何。诸生年幼,当力戒。下课后,终觉今日上课太无聊,岂得以无奈何自诱,他日何以教诲诸生。遂决心戒烟,竟形之梦寐中。后遂数十年更不抽。直待任江南大学文学院长时,厌于常出席开会,始再抽烟。

余自三兼鸿模至梅村县四,朝夕读书已过三年。寝室中书架上所列书亦不少。同事皆称余博学。县四校舍为泰伯庙,正殿前一大方院,院中有古柏两行。西庑为教室,东庑为宿舍,南面为大门,右侧西边乃教师休息室。某日下午,遇学校假期,余移一躺椅置大门东侧向北走廊下卧读范晔《后汉书》,不记是何一卷。忽念余读书皆遵曾文正家书家训,然文正教人,必自首至尾通读全书。而余今则多随意翻阅,当痛戒。即从此书起,以下逐篇读毕,即补读以上者。全书毕,再诵他书。余之立意凡遇一书必从头到尾读,自此日始。

余又效古人刚日诵经,柔日读史之例,定于每清晨必读经子艰读之书。夜晚后,始读史籍,中间上下午则读闲杂书。余体弱,自辛亥年起,几于每秋必病。一日,读日人一小书,论人生不寿,乃一大罪恶,当努力讲究日常卫生。余时适读陆放翁诗,至其晚年作品,心中大奋发。念不高寿,乃余此生一大耻辱,大惩罚。即痛于日常生活上求规律化,如静坐,如郊野散步等,皆一一规定。又开始写日记,逐日所读书皆记上,不许一日辍。后遇余结婚,远近戚属皆先后来,上午竟未获读一字,下午又继续忙乱。自念今日之日记势将破例矣,适理发师来为余理发,余乃于此时间默默成诗两首,始释然自慰,今日之日记宜勉可交卷矣。此一习惯,直至余进入大学任教后,始有断续。

是年,余教《论语》课,适读《马氏文通》,一字一句按条读之,不稍疏略。念《马氏文通》详论字法,可仿其例论句法,即以《论语》为例。积年遂成《论语文解》一书。此为余正式著书之第一部。以稿邮送上海商务印书馆,得回讯,允为付印。出版后,当酬赠原著百部。余函商,能否改赠商务书券百圆,得允。书券亦随到。余又商之无锡城中一书肆,付以此百圆书券,由余随意选购,不限商务出版者。亦得允。余遂于经史子集四部中,择余所缺者络续购买。自此余学问又进。此百圆书券实于余大有裨益也。

又余购得浙江官书局本二十二子,依次读之,至《墨子》,开卷即觉有错误。心大疑,意谓官书局本不应有误。又见此书校注者乃毕沅,此人为清代大儒,不应不知其误,置而不问。姑再读之,错误续出,几乎逐页皆有。益大疑,遂奋笔从开始起逐条举出其错误处,加以改正,取名《读墨闇解》。积数日,所举已多,心滋增疑。《墨子》乃先秦古籍,迄今越两千年,何竟无人发见其书中错误,必当有人讨论及此。而学校同事中无人可问。试翻商务印书馆之辞源,于墨子下,竟得《墨子间诂》一条。读之,正余所欲知。然又疑书肆中不知有此书否,即作函寄无锡书肆询问。翌日,航船送来一书包,拆视赫然即孙冶让之《墨子间诂》。开卷急读,凡余所疑,孙书均已列举,更多余所不知疑者。至其改定错误处,则必有明证确据,取材渊博。回视余之《闇解》,乃如初生婴儿对七八十老人,差距太远。自念余之孤陋幼稚,乃亦自居于读书人之列,岂不可笑可耻。于是于孙书逐字逐句细读,不敢丝毫忽过。余之游情于清代乾嘉以来校勘考据训诂学之藩篱,盖自孙氏此书始。惟清儒多自经学入,余则转自子部入,此则其异也。然余读孙书至墨经一部分,又觉其所解释有未尽惬意者。盖余前在水渠读严译穆勒《名学》,于此方面亦略有悟入。乃不禁又奋笔从《读墨闇解》改写《墨经闇解》。逐条改写孙解之未惬意者。然孙解虽未惬意,正解亦非急切可得。乃逐条写墨书原文纳衣袋中,一人郊野散步,随手从衣袋中取一条出,随步随思。思未得,又易一条思之。积久乃得数十条,是为余写《论语文解》后第二部有意之撰述。然其时余已严定规律,每日必读新书,必求能日知其所无。架上书尚多未读,心中欲读书更无尽。不欲为此一端自限,妨余前进之程,乃终未敢恣情于此,勒成一书。惟此《墨经闇解》与《读墨闇解》之两稿,则常存行箧中,至今未忍抛弃。偶一检阅,当时孤陋幼稚独学无友之艰苦情况,犹涌现心头。既以自惭,亦以自奋。余之终幸得免于孤陋幼稚之境者,纵不足以自满,亦可得以自慰也。

及数年后,得读章太炎梁任公胡适之诸人书,乃知墨学竟成为当代一时之显学,孙书特其嚆矢。而余亦终于写出许多有关古名家墨经及惠施公孙龙诸人之论文,今俱已收集于近编《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之第二册。其先肇端,实在梅村此时也。余之读书,最先从韩柳古文唐宋八家入门,随即有意于孔孟儒学,又涉及古今史籍。墨学实非所喜,而耗精瘁神于此者亦复不少。不知者,亦或疑余为学追随时髦,哗众取宠,以博当前之称誉。而余之孤搜冥索,所由步入此一条艰险之路者,事有偶然。甘苦之情,又谁知之。故知学问向前,在遥远之进程中,自不免许多意料不及之支节曲折,错歧复杂,有违初心者。孔子言,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余之在当时,或可依稀仿佛于孔子志学之年矣。及今耄老回忆,果能有立而至于不惑否,则真不胜其惭恧与感喟之余情也。

时余已逐月看《新青年》杂志,新思想新潮流坌至涌来。而余已决心重温旧书,乃不为时代潮流挟卷而去。及今思之,亦余当年一大幸运也。

又忆某年暑假,余在七房桥家宅东边陪弄中,朱笔标点《宋元学案》。当时余已先读欧阳文忠公及王荆公诸集,对其收编颇不惬意,遂有意重编《宋元学案》。惟有此志,迄未成书。

越一年,暑假后,余因病迟到校。是年学校新聘一教师,为松江朱怀天,新毕业于上海第一师范,已先到校,与余两人同一寝室。室内惟两床一桌。夜间同归寝室,余告怀天,出校门有两路,一左向,过小桥,即市区,可吃馄饨饮绍兴酒,佐以花生塘里鱼,课毕,同事皆往,想君亦已随行多日。一右向,越围墙田野村庄散步塍间,仰天俯地,畅怀悦目。余一人率右行。君今与余同室,愿仍左行,抑改右行。怀夫立刻言,愿改右行。于是相视而笑,遂为友。怀天较余年轻一岁或两岁。

未一月,怀天忽得家讯,其母逝世。告假奔丧,旬日返校。夜卧,常梦中大哭而醒,或梦寐中大呼,由余叫其醒。连夜如此,累月皆然。而日间平居,乃绝不露哀容。余始识其纯孝由衷,深敬之。详询其家庭。怀天言,早孤,独一母。家贫,有一弟,不能养,乃由相识家领养,已易姓,惟常往来。其时怀天已成婚。怀天叙述其家况时,语语皆自其肺腑中孝悌真情出。至于其家庭具体之凄苦,实不足当其心中伤痛之万一也。

余与怀天自此相处益亲。黄昏前必相偕校外散步,入夜两人各自规定之读书时间毕,又同在院中小憩,始就寝。余与怀天均任国文一班作文课同在周末,必尽日夜批改完毕,俾可星期日偕出远行,或竟日,或半日,择丛林群石间,无人处,亦坐亦卧,畅论无所不至,迄夜方归。

怀天在沪求学时,最崇拜其师吴在公之。公之日常言行,及其讲堂所授,怀天时时为余称道,纤悉弗遗。年假后,怀天回校,携带佛书六七种,皆其师公之为之选定。盖因怀天丧母心伤,故劝以读佛书自解耳。余在教师休息室中一桌靠西窗,坐南朝北。怀天一桌在余座后,靠南窗,坐东朝西。怀天携来之佛书,余亦就其桌上取来一一读之。尤爱读《六祖坛经》。余之治佛学自此始。

第二年年假后,怀天又携来其师公之新撰之《宥言》一册,共八篇,皆申马克思共产主义。盖公之游学日本,其时日本有信仰共产主义大师河上肇,国人周佛海等皆出其门。公之衍畅其说,用庄子《在宥篇》,取名《宥言》。怀天持以示余,共读之。傍晚散步,逐篇讨论。余虽爱公之文辞,然力反其说。怀天则袒师说。余特写《辟宥言》八篇,怀天亦为《广宥言》八篇。余又为《续辟》八篇,怀天亦为《续广》八篇,相争不已。时中国共产主义尚未大兴,而余两人则早已辩论及之矣。

余告怀天,君治佛书,又遵师说欣赏共产主义,然则他年将逃世避俗出家居山林为一僧,抑从事社会革命为一共产党人。一热一冷,一进一退,君终何择。怀天曰,君尊儒,言必孔孟,我恐兄将来当为一官僚,或为一乡愿。余言此四者皆当戒,幸各自勉。

怀天恣性诚笃,一九一九年"五四",上海罢市,远近城乡皆震动。县四高小全校师生结队赴四围乡村演讲,怀天热血喷迸,声泪俱下。其平日与人相处,极和易,得人欢。故知其论学时虽有偏激,然其本源皆发自内心深处。惟当以一字形容曰"爱",爱国家,爱民族。虽言佛法,然绝无离亲逃俗之隐遁意。他日学问所至,必归中正可知。

时先兄方肆意陆放翁诗,朝夕讽诵,亦常作诗自遣。余与怀天,一晚,田塍间散步,告怀天,我两人平日以澹泊宁静自期,近来为《宥言》一书,争论不休,往日读书散步一番消散闲适意味,今皆失去。从今晚起,当将此问题暂搁置,不再争,可否。怀天曰好。余更曰,吾两人当另辟一途径,改向新趋。自今晚始,吟诗相唱和,如何。怀天又曰好。余遂即景出题告怀天,今晚归,即以"林中有火"四字各作四言诗四章,以此四字,押韵如何。怀天又曰大好。自此又为五言、六言、七言,古今绝律,或出题两人同咏,或一人成诗,一人追和。如是积月,怀天告余,今成诗日多,昔人皆各自成集,今我两人可合成一集,当先为此集命名。两人各试题名,终不惬。余忽得一名,告怀天曰,当可径名《二人集》。不仅纪实,亦期我二人能不分彼我,同跻于仁。怀天大惬意,书名遂定。

余与怀天又读鲍芳洲催眠术书而喜之,曾召学生作练习。后见报载鲍芳洲在上海面授,只一周即可毕业。余以惜费不往,后乃以积钱买了一部《资治通鉴》。怀天一人往,谓归来仍可两人同习。旬日而返,告余七日学习之详细经过。然怀天特喜新所学之自我催眠。时余与怀天寝室已分,怀天每天下午四时即在其寝室习自我催眠。余曾至其室观之,其术颇似静坐,只坐后自心内定历四十五分钟或一小时醒来,即能入睡眠状态,到时果醒,则此术已成。怀天体素羸弱,自言醒来体况觉大舒适,习久当可转健。余时正学静坐,已两三年矣。忆某一年之冬,七房桥二房一叔父辞世,声一先兄与余自梅村返家送硷。尸体停堂上,诸僧围坐颂经,至深夜,送殓者皆环侍,余独一人去寝室卧床上静坐。忽闻堂上一火铳声,一时受惊,乃若全身失其所在,即外界天地亦尽归消失,惟觉有一气直上直下,不待呼吸,亦不知有鼻端与下腹丹田,一时茫然爽然,不知过几何时,乃渐恢复知觉。又知堂外铳声即当入殓,始披衣起,出至堂上。余之知有静坐佳境,实始此夕。念此后学坐,倘时得此境,岂不大佳。回至学校后,乃习坐更勤。杂治理学家及道家佛家言。尤喜天台宗《小止观》,其书亦自怀天桌上得之。先用止法,一念起即加禁止。然余性躁,愈禁愈起,终不可止。乃改用观法,一念起,即返观自问,我从何忽来此念。如此作念,则前念不禁自止。但后念又生,我又即返观自问,我顷方作何念,乃忽又来此念。如此念之,前念又止。初如浓云密蔽天日,后觉云渐淡渐薄,又似得轻风微吹,云在移动中,忽露天日。所谓前念已去,后念未来,瞬息间云开日朗,满心一片大光明呈现。纵不片刻,此景即逝,然即此片刻,全身得大解放,快乐无比。如此每坐能得此片刻即佳。又渐能每坐得一片刻过后又来一片刻,则其佳无比。若能坐下全成此一片刻,则较之催眠只如入睡境中者,其佳更无比矣。余遂益坚静坐之功,而怀天亦习其自我催眠不倦。一日,余站梅村桥上守候自城至荡口之航船,唤其停靠。余上船,坐一老人旁。老人顾余曰,君必静坐有功。余问何以知之,老人曰,观汝在桥上呼唤时,双目炯然,故知之。余闻言大慰。

时余七房桥家遭回禄之灾,屋舍全焚,乃又迁家至荡口镇。而先慈病胃,积月不能食。余与丁仲祜通信,求其开方疗治,病卒愈。余乃辞县四职回鸿模任教,以便朝夕侍养。时为一九一八年之夏季。此下一年,乃余读书静坐最专最勤之一年。

余时锐意学静坐,每日下午四时课后必在寝室习之。时鸿模亦有一军乐队,课后必在操场教练。余在寝室中可闻其声。其时国歌为《中华独立宇宙间》,歌中后半有一字,军乐教官教至此字,声快慢错四分之一拍。余因昔在府中学堂习昆曲,知此甚稔。其时余习静坐工夫渐深,入坐即能无念。然无念非无闻。恰如学生上午后第一堂课,遇瞌睡,讲台上教师语,初非无闻,但无知。余在坐中,军乐队在操场练国歌,声声入耳,但过而不留。不动吾念,不扰吾静。只至其节拍有错处,余念即动。但俟奏此声过,余心即平复,余念亦静。即是坐中听此一歌,只听得此一字,尽欲勿听亦不得。余因此悟及人生最大学问在求能虚此心,心虚始能静。若心中自恃有一长处即不虚,则此一长处正是一短处。余方苦学读书,日求长进。若果时觉有长处,岂不将日增有短处。乃深自警惕,悬为己戒。求读书日多,此心日虚,勿以自傲。

某日傍晚,家中派人来学校唤余回家。余适在室中坐,闻声大惊。因知静坐必择时地,以免外扰。昔人多在寺院中,特辟静室,而余之生活上无此方便,静坐稍有功,反感不适。以后非时地相宜,乃不敢多坐。又余其时方效伍廷芳练习冷水浴,虽严冬不辍。至是,亦悟其非宜,遂停止。

时华绎之以校主兼为校长。学校中新建一楼,绎之家富藏书,皆移楼上。楼门不轻启,绎之独交余一钥匙,许余一人上楼读书。惟上楼即须反锁其门,勿使他人闯入。余遂得多读未见书。藏书中有南宋叶适水心之《习学记言》,乃江阴南菁书院所刻,外面流传绝少,余即在鸿模藏书楼上读之。后到北平数年后,乃始有新刻本。余对程朱所定《四书》顺序《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孔曾思孟之排列,早年即抱怀疑,即受水心《习学记言》之影响。又余遍阅颜李书,亦在是年。

此一年,乃为余任教小学以来最勤学之一年。室中莳文竹一盆,日常亲自浇灌,深爱之,特为作一诗。怀天在梅村见此诗,意余心存抑郁,乃以盆中文竹自比。遂钞此诗,详述余近况,告其师吴公之,盖欲其师为余作推荐也。

又一年,余又转至后宅镇之泰伯乡第一小学为校长,怀天带领学生作长途旅行,从梅村来后宅,又转至荡口。先兄领其赴余家谒拜先慈。返梅村后来书,言我兄弟怡怡,常愿相随作一弱弟。近又亲到余家,真如回己家也。怀天是冬返松江,忽得其在上海时旧同学邀其赴南洋。怀天亦久蛰思动,遂决于暑假后辞县四职前往。忽以背生疽返家。初谓不严重,只自我催眠即可疗治,缓于求医,竟不治而卒。时余在后宅,遂至梅村,检其遗书。怀天有日记,余摘取其间要语,并余两人之《辟宥言》《广宥言》共四篇,及《二人集》,合并为一书,名《朱怀天先生纪念集》。除学校师生外,并分赠当时国内各图书馆。日记则由余保存。对日抗战时,余家藏书尽失去,怀天日记亦在内。不知其纪念集他日尚可检得否。

一九三○年余去北平燕京大学任教,时吴公之在清华。然余闻其日常生活颇为消极颓唐,不复似往日怀天之所语,竟亦未与谋面。怀天之弟,余抗战时在重庆曾与晤面,然亦未获深交。

回念余自一九一二年出任乡村教师,得交秦仲立,乃如余之严兄。又得友朱怀天,乃如余之弱弟。惟交此两人,获益甚深甚大。至今追思,百感交集,不能已。

时在鸿模管事者,为须霖沛若,亦系果育与常州府中学堂两度同学。沛若胡须满腮,人皆谓其年长,然终不知其真年龄。沛若家在镇上开一店铺,以富有称。然沛若俨如一乡下佬,绝不丝毫有市井气。谦恭多礼,勤奋倍常。迟余一年肄业府中学堂,衣袋中常带英文字典一册,不论室内室外,得闲即取出读之。从开首第一字起,读一字,能背诵,即用红铅笔抹去。依次而下。有人得微窥之,已读至F,占全体字母四之一矣。

毕业府中学堂后,为华家管理一当铺,后遂转至鸿模,与余交往最密。旧历元旦清晨来拜年,余家悬先父、先祖父母、先曾祖父母三代神像,沛若一一焚香跪拜,始辞去。当时诸同学间,新年必相聚,然少行如此拜年礼。余念沛若年长,因赴其家答礼,亦一一瞻拜其祖先遗像。临辞,沛若坚留午餐,谓仅两人,可作长谈。又谓元旦家中有现成菜肴,不烦特加烹煮,余遂留。菜肴既上,沛若嘱余先上坐,谓今日元旦,我当先拜祖宗遗像乃进餐。拜毕就坐,沛若乃谓,我蓄意已久,欲拜兄为师。此不比学校教课之师。然恐兄不允,方顷之拜,乃我行拜师礼,在祖宗神像前作誓。幸兄勿坚辞,我已心师矣,必终身不渝。沛若拘谨而固执,余亦难与辩,只笑谓不意兄亦有诈。余亦惟有仍以同学视兄,兄其谅之。

一日,在学校两人坐廊上。沛若言,先生爱读《论语》,有一条云:"子之所慎,斋、战、疾。"今先生患伤风,虽不发烧,亦小疾。可弗慌张,然亦不当大意。宜依《论语》守此小心谨慎一"慎"字,使疾不加深,则数日自愈。余从此读《论语》,知当逐字逐句反己从日常生活上求体会,自沛若此番话发之。

一日,沛若又语余,自知性太拘谨,时读《庄子》,求自解放。顾资愚,领悟不深。暑假将临,愿先生在暑假中为我讲《庄子·内篇》七篇,使我有所从入。余允诺。沛若又言,先生专为我一人讲,殊嫌精力浪费,当约在校学生聪慧者数人,及旧学生升学在外暑期中归来者数人,合六七人同听讲,庶先生精力多所沾溉。余亦允之。是暑,在一楼朝夕开讲。沛若促诸听者发问,己必居最后,逐段逐节不肯轻易放过。约三四日始完一篇。将满一月,七篇方毕。回忆往昔紫翔师讲习班上课,真宵壤之别矣。然余对《庄子》七篇,经此讲解,乃知自所未解者实尚多。以后余为《庄子纂笺》及《论语新解》两书,每忆沛若与余讨论此两书独多。往日情事,如在目前。

自余离鸿模,与沛若少来往。沛若不久亦离鸿模。沛若乃独子单传,育两女,无子嗣。乃纳一妾,不育。又纳一妾。时社会风气己日开,方群趋西化,即荡口一小镇亦然。离婚再娶,乃人生正规,被认为开通前进。有妻纳妾,则是顽固守旧,封建遗毒作祟,乃伤情违理之事。沛若虽闭户自守,不与外界接触,但颇受外界之讥讽。余传闻得此,亦未与沛若通讯有所询问。沛若后与余再见,亦从未谈及于此。

余在北平,一日,得沛若书,告其次女毓寿毕业中学,考进协和医学院。当一人赴北平,恳余赐照拂。余亲赴车站接候,宿余家。医学院预科在燕京大学上课,开学后,余又亲送之赴校。越旬日,毓寿忽来余舍,面有不乐。余问之,言,上课第一堂即是解剖,讲台桌上一死尸,见之惊悚,昼不能食,夜不能眠,精神不支,欲退学。余谓此乃汝自己心理作用,当勿视为一人,亦勿视为一尸,心肺肝肠,一一如师言,当各别视之为一物。心境变,则外面环境自变,可再试之。毓寿如余言,终获毕业。留协和,后转回苏州行医,名噪一城。余抗战中回苏州,毓寿时来余家。一家有病,皆由其诊治。

抗战胜利后,余又回苏州,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长。时河南大学播迁来苏州,校长乃北大同事老友姚从吾,邀余兼课。课堂设在沧浪亭,《浮生六记》之旧宅。一日,课毕,方出门,沛若赫然站路边。告余,近亦迁来苏州,知先生在此有课,故特来相候。遂漫步同赴其家。知沛若已有子矣。一家三口,居两室,极逼窄。留午膳而别。自后遂多往还。

一口,在其窄室中,沛若问《论语》"孔子五十知天命",先生今年亦已过五十,敢问知天命之义。余曰,此乃大圣之境界,吾侪何敢妄加揣测。余只敢在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上用心。回忆自果育学校、常州府中学堂以来,改朝换代,天翻地覆,社会一切皆已大变。而吾两人今日在此檐下坐谈,岂不仿佛依然是往日情况。此亦可谓是吾两人之能立能不惑,但只可谓是一种具体而微之能立能不惑,又只是微之又微,微不足道。正如一万贯钱与一文钱,一文钱太少,太无价值,但亦同是钱。孟子谓"人皆可以为尧舜",罗近溪谓"端茶童子亦即如圣人",皆此义。倘吾侪能立能不惑,继续下去,亦可算得是吾侪之天命矣。孔子言:"天生德于予。"人之禀赋有高下,德亦有大小。大德敦化,小德川流,纵是沟读之水,只川流不息,亦皆朝宗于海。大海是其汇归歇宿处。此即是天命。沛若言,我闻先生言,暂时总得一解放,但不久即依然故我,总不长进。余言,余闻兄言,亦立时总得一警策。吾两人性情有不同,正好相互观摩,各自得益。勿妄自尊大,亦勿妄自菲薄。惟日孳孳,在安分守己中努力,如是而已。兄谓何如。沛若数十年来,从不谈国家大事,亦不论人物臧否,世局是非,尽只在自己日常生活上自愤自责。其敦厚而拘谨有如此。

沛若长女嫁苏州一豪富家。一日邀宴,其父其妹四人同席。入门一账房,一大柜台,乃收租处。进为大厅,宽畅大方,陈设甚雅。沛若已先在,姊妹特来行一礼,留坐,皆婉辞而去。及同桌共餐,意气言语亦皆拘谨,终不稍有发舒。余念其姊乃一富家主妇,其妹乃一名西医,其父无论在家出门皆是一乡下佬,亦从不对二女有严父态。然二女对其父则礼敬有加,为余在他家所少见。此亦沛若终生以礼自守有以致之也。

余离苏州今又三十年,沛若倘仍健在,则已九十左右矣。此一乡下佬,乃一资本阶级,不知其何以自处。此又另是一种天命也。怅念何竭。

稿成越数年,闻沛若已逝世。又闻毓寿已移居美国,但告者亦不审此讯确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