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 劳伦斯 |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英国小说 家劳伦斯的代表作,出版于1928年。小 说描写了康斯坦斯因丈夫下半身瘫痪, 而不甘寂寞地与庄园狩猎人偷情,不久 怀孕的康斯坦斯离婚不成,只能远走苏 格兰。作品通过康斯坦斯在婚姻、爱情 上的反叛和追求,深刻反映了机器文明 及其战争对人性和人间最宝贵事物的摧 残和破坏,同时也把康斯坦斯的追求, 从单纯的肉体欲望的满足提升为现代 人精神追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其 严肃的寓意、社会批判的主题,真切透 辟的写实手法和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 成为名著,并对现当代英国乃至西方文 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
理智与情感 | 简·奥斯汀 | 《理智与情感》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讲述埃莉诺和玛丽安两姐妹生在一个英国乡绅家庭,姐姐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妹妹的情感却毫无节制,因此面对爱情时,她们作出了不同的反应。《理智与情感》以这两位女主角曲折复杂的婚事风波为主线,通过“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提出了道德与行为的规范问题。该作是简·奥斯汀的第一部小说,但写作技巧已经相当熟练。故事中的每一个情节,经作者的巧妙构思,表面的因果关系与隐藏在幕后的本质缘故均自然合理。 |
罪与罚 | 陀思妥耶夫斯基 | 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它揭露了酗酒、卖淫、杀人、犯罪等资本主义的社会病态,探讨了贫穷与犯罪等社会哲学问题。尽管作者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唯心的”、“空想的”,但是却发人深思。主人公拉斯科尔尼可夫是一个极端个人主义者的典型。他原是个聪明、正直、诚实、才华出众的大学生。但他非常高傲、自命不凡,性情孤僻。他总是单枪匹马与生活搏斗,结果屡遭失败。现实生活教育了拉斯科尔尼可夫。在这个社会上,靠诚实的劳动是很难维持生活的。经过思考,他确信,人有平庸和非凡的差别,非凡的人完全可以否定法律和道德,有权为所欲为,成为统治者。这样既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又可获得普遍的尊敬。为了证实自己这一理论的正确性,检验自己是不是一个非凡的人,他杀死了一个放印子钱的老太婆,想用她的钱来周济社会上的穷人。他把杀人犯罪当作反抗社会的手段和摆脱现状的出路,实质上这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的反映。但是,这种个人反抗的手段并不能替被压迫、被剥削的阶级打开一条出路。拉斯科尔尼可夫在杀死老太婆之后,曾企图逃避惩罚,但他又感到杀了人就等于毁灭了人性,于是便陷入极端的痛苦和矛盾之中。拉斯科尔尼可夫所受到的真正惩罚既不是来自警察的追捕,也不是来自政府的惩治,而是来自良心的谴责。灵魂深处展开了“善”与“恶”的激烈斗争。他要清洗自己的罪过,就得顺从妥协,忍受苦难。最后终于在索尼亚的感召下自动投案自守。对社会问题的哲理探索、对人物犯罪前后心理过程的细腻描绘,构成了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 |
瓦尔登湖 | 梭罗 | 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亨利·大卫·梭罗的著作。书中记录作者从1845年到1847年超过两年时间中独自在美国东北部康科德镇附近的瓦尔登湖畔小木屋生活的经历。作者与自然亲密接触,思考在其所处的工业时代下,人的精神生活何以贫乏,以及环境和自然在人类欲望和科技的控制下所遭受的不公正对待。《瓦尔登湖》因此成为描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学典范。在书中第一章中,作者感慨虽然社会经济日益发展,人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但是人因此也在精神生活中迷失自己。人们忙于追求经济利益和物质享受,对外在于自己的物质财富疲于奔命,欲望空前膨胀,然而人类崇高的精神在无限膨胀的物质欲中愈发渺小,如作者所说“人类在过着静静的绝望的生活”,且 “找不到空闲来使自己真正完整无损” 。其次,作者对自然受到人类无止境剥削的现状感到深切担忧。对于瓦尔登湖区的森林遭到砍伐和在湖面掘冰的行为,梭罗痛心指责人类的贪心,控诉人类的暴行。《瓦尔登湖》表达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表达一个对后代人来说很有吸引力的生态理想。因此,《瓦尔登湖》的价值不仅局限于文学领域,而对当今生态学以及生态伦理学也极具启发意义。很多作家和读者都效仿梭罗的生活方式,人们对梭罗的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越来越高。1985年《美国遗产》评选 “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 ,《瓦尔登湖》名列第一,此后好几次类似的评选它仍然位居榜首。梭罗已经成为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 “绿色圣徒” 。 |
老人与海 | 海明威 | 自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宏篇《丧钟为谁而鸣》在1940年出版后,1952年问世的《老人与海》是他最成功的创作。此书使海明威获1953年度普利策奖及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讲述了一个根据真人真事改写的故事:老渔夫桑提亚哥在连续84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捕到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大,它把小船在海上拖了3天,才筋疲力尽被捕获。老人杀死大鱼绑在小船一边,归途中又一再遭鲨鱼的袭击,回港时只剩下鱼的头尾和一条脊骨。作品庄严悲壮地表现了老人与大鱼周旋,与鲨鱼搏斗的场面。书中老人的话道出本书主旨:“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作品歌颂了老人非凡的毅力和坚韧的决心,肯定了不以苦乐为意的忍耐和容忍的道德理想。面临最古老的文学主题——人和自然的关系,此书用了大量象征手法,以几次梦见狮子作为精神力量和人的旺盛生命力的象征,以大鱼在与老人长时间搏斗后死去,代表一种光荣,死去的大鱼又被代表破坏者的鲨鱼所毁——光荣丧失在卑鄙之下。《老人与海》展示了海明威精于心理描写,叙述简洁凝练的高超创作才能。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批评家安东尼·伯吉斯评价《老人与海》时说:“这个朴素的故事里充满了并非故意卖弄的寓意……作为一篇干净利落的‘陈述性’散文,它在海明威的全部作品中都是无与伦比的。” |
包法利夫人 | 福楼拜 | 法国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1821~1880)著于1857年的长篇小说。女主角爱玛13岁进修道院读书,宗教的禁欲主义说教和当时流行的情调缠绵的消极浪漫主义作品大大刺激了她的欲望,培养了她游手好闲的贵族思想感情和整日耽于浪漫遐想的习性。但她的丈夫包法利医生平庸愚钝。单调沉闷的生活环境,使爱玛先后投入了罗道耳弗和赖昂的怀中,最后又被他们抛弃。放荡的生活使爱玛债台高筑,她求告无门,终以服毒自杀结束了可悲的一生。爱玛追求的是美好的爱情,最后却走向了堕落。作者给予了她深切的同情,提出她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以此控诉了恶浊鄙俗的社会及空虚、淫糜的风气。此外,高利贷者的钻营和逼迫,罗道耳弗和赖昂的冷酷自私,是导致爱玛悲剧的另一原因。作者认为不道德的不是爱玛,而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他说“就在此刻,同时在20个村庄中,我可怜的包法利夫人正在那里受难、哭泣。”点明了这一悲剧的普遍意义。爱玛是小资产阶级女性的典型,她热情、有理想、敢于反抗平庸生活,但她盲目追求个人幸福,最终走向毁灭。小说充分体现了福楼拜“客观而无动于衷”地描写及精雕细刻的艺术风格,对19世纪后期文学创作有直接影响。 |
汤姆叔叔的小屋 | 斯托夫人 | 19世纪美国作家比彻·斯陀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废奴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小说中的汤姆是种植园主谢尔比家的家生奴隶,从小忠心侍奉主人,成年后当上了总管,人们都叫他汤姆叔叔。他与家人住在一间小木屋中。谢尔比做股票生意失败后,将汤姆和另一个奴隶抵押给新主人。途中,汤姆救了一个落水的女孩伊娃,伊娃的父亲圣克莱尔出于感激,买下了汤姆,他们相处得很好。后来,伊娃夭折,圣克莱尔答应了女儿临死前提出的解放汤姆的要求。不料,圣克莱尔突然遇害。汤姆又被卖给另一个种植园主。由于他同情帮助其他奴隶,遭到主人毒打,他血流满面,大声地说:“我的灵魂不属于你,你买不到它!”当谢尔比的儿子乔治到来,要赎汤姆回去时,汤姆却因遭毒打离开了人世。乔治悲痛地埋葬了汤姆,发誓要铲除这令人诅咒的奴隶制。回到庄园后,他解放了家中全部黑奴,并对他们说:当你们享受自由的时候,请记住亲爱的汤姆叔叔,看一看汤姆叔叔的小屋。小说赞扬了女奴伊莱扎不愿儿子被卖,而带着儿子冒死逃往加拿大的反抗精神,同时对汤姆逆来顺受的基督教博爱宽恕精神表示了肯定。1852年小说发表后,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在美国南部,被列为禁书。奴隶主疯狂诋毁此书及斯陀夫人。作者收到的许多匿名信中,有的装着一颗子弹,有的装有两只黑奴的血耳朵。但此书受到全世界进步人士的热列支持。西方史学家认为此书为解放黑奴的南北战争制造了强大的舆论。林肯总统称斯陀夫人是“引起一场大战的小妇人”。在此书之前,美国小说由浪漫主义占统治地位,这部美国第一部具有鲜明民主倾向的作品问世,为美国文学奠定了第一块现实主义基石。1901年,此书由林纾译成中文出版,名为《黑奴吁天录》。后来,欧阳玉倩将其改编成话剧《黑奴恨》上演。 |
基督山伯爵 | 大仲马 | 长篇传奇小说,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小说所描写的报恩复仇的故事时间涉及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两个时期。主人公水手邓蒂斯因替密谋推翻复辟政权的拿破仑党人传递信件,而遭到三个嫉妒、仇恨、惧怕他的无赖之徒的陷害,被打入死牢14年之久,在狱中他向法利亚神甫学到许多知识并弄清被陷害的经过,一个侥幸的机会他逃离了监狱,在基督山岛找到神甫的宝藏,成为亿万富翁,从此邓蒂斯化名为基督山伯爵,开始了他以上帝的名义惩恶扬善的活动,他首先报答了他逮捕前后曾经营救他并一直照顾他父亲的老船主摩莱尔。又过了八年,在他做好了充分准备之后,开始向三个仇敌同时复仇。冤仇清算之后,基督山伯爵给贫民留下了大量财产后,远走高飞了。这部小说是大仲马作品中政治色彩最强、最具正义感的佳作。小说情节生动紧张,富有浓厚的传奇色彩,从而增加了它的艺术魅力。早在二十世纪初期,我国就有中文版的《基督山伯爵》,广为传诵。 |
欧也妮·葛朗台 | 巴尔扎克 | 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1833年写的著名长篇小 说。小说以吝啬鬼葛朗台的家庭生 活和剥削活动为主线,以欧也妮的 婚姻为中心事件,层层描绘了各种 场景,深刻反映了资产阶级残酷的 发家史。葛朗台老头是一个在法国 大革命动乱年代中发了财的暴发 户。他低价收购逃亡贵族的葡萄 园,放高利贷。四十岁时又新娶一 位木板富商的女儿。老婆优厚的陪 嫁,再仰仗岳父的斡旋,使葛朗台 迅速成为当地的首富。为了争得葛 朗台家的财产继承权,银行家格拉 桑和公证人克洛旭都想和葛朗台联 姻。老葛朗台为了不使资本外流, 不打算把独生女儿嫁给任何一方。 葛朗台的侄儿查理,因为父亲破产 自杀,前来投奔伯父。查理很快赢 得了欧也妮纯真的爱情,打破了格 拉桑和克洛旭两家的黄金梦。欧也 妮将自己的私房钱全都偷偷给了 查理。葛朗台发现后,大发雷霆, 囚禁了女儿,折磨死了老婆。最后 他自己也丢下家产而死。后来查理 在海外依靠偷税走私、贩卖人口、 放高利贷大发横财,并为了一个贵 族头衔和侯爵之女玛蒂尔特订了 婚。最后欧也妮与克洛旭所长作了 挂名夫妻。三年后,克洛旭老死, 欧也妮仍然过着凄苦的生活。老葛 朗台是巴尔扎克刻划得最成功的吝 啬形象之一。欧也妮是令人同情的 悲剧人物,也是作者理想的化身。 |
唐·吉诃德 | 塞万提斯 |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萨维德拉于1605年和1615年分两部分出版的长篇反骑士小说。故事发生时,骑士早已绝迹一个多世纪,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诺(唐·吉诃德原名)却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唐·吉诃德·德·拉曼却”(拉曼却地区的守护者),拉着邻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做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但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回到家乡后死去。文学评论家称《唐·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
傲慢与偏见 | 简·奥斯汀 | 英国女作家奥斯丁(1775—1817)的长篇小说。描写小乡绅班纳特先生几个女儿的恋爱、婚姻故事。班纳特财产不多, 5个女儿都未出嫁。他太太急于为女儿攀亲,却反而把事情弄糟。次女伊丽莎白活泼、端庄,为豪门少爷达西所爱。达西傲慢自负,引起她的反感。加之她又听信了谗言,形成偏见,便拒绝了达西的求婚。达西后变得谦和有礼,谗言也得到澄清;他还促成了伊丽莎白的大姐的婚事,并出巨资帮助她私奔的妹妹完婚,挽回了她家的名誉。伊丽莎白消除了自己的偏见,与达西结成美满姻缘。小说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农村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衬托出19世纪初英国乡村生活的闭塞和保守。作品的主旨在于反对为金钱而婚嫁,也反对轻浮从事,强调感情对缔结理想婚姻的重要性。 |
马丁·伊登 | 杰克·伦敦 |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1876—1916)的代表作,带有自传性质。小说展现了一个信奉尼采“超人”哲学的个人主义者奋斗的一生。水手马丁偶然结识资产阶级女子罗丝,崇仰她所属阶层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他脱离海上生涯,把“捷足先登,强者必胜”当作座右铭,刻苦攻读,发奋写作。可是屡次退稿不仅使他生活无着,而且招来各种非难和打击;更因为他对社会的激烈批评和坚执己见的态度引起包括罗丝父母在内的体面人士的不满。罗丝囿于阶级偏见,屈从家庭压力,和他一刀两断。他的一篇论文偶尔发表后,引起一场国际规模的争论,使他成为新闻人物。从此,他以前所有的文稿全成了出版界的抢手货,他也成了腰缠万贯的名流。从前蔑视、打击过他的人们一改故态,全来巴结讨好他,甚至罗丝也热望重叙旧情。他一方面看透了上流社会的虚伪和堕落,拒绝罗丝;另一方面又觉察和低层人们的精神隔膜,不愿再回到过去的生活中去。被幻灭感包围的马丁最终只能用自杀求得解脱。 |
白牙 | 杰克·伦敦 |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创作的中篇小说。《白牙》的背景是加拿大西北边陲的冰封地带,叙述了一只幼狼如何从荒野中进入人类的文明世界。这篇小说以白牙几经波折终于由狼变成了狗的传奇般的经历告诉人们:当动物不得不为解救自己而争取活命时,它的生物的本能就会占上风,野性就会起决定作用;而当人们以仁爱、慈善理解它、对待它时,它的野性就会逐渐得到克制。小说以深刻的哲理意味宣扬了人道主义精神,贬斥了贪婪、凶狠、欺诈的极端利己主义。 |
野性的呼唤 | 杰克·伦敦 | 中篇动物小说,美国作家杰克·伦敦著。作品写南方狗贝克原是一条英姿勃勃、体力超群的文明狗,但被骗到原始的北方后,在皮鞭下被迫与群狗搏斗,心灵受到深重的创伤,因而逐渐变得野蛮起来。最后,它在荒野狼群的呼唤下奔进森林,变成了一条狼。这是作者所著“北方的故事”中的一篇杰出的中篇小说,出版后反响强烈,已一版再版,被文学史家列为动物小说的经典著作。 |
热爱生命 | 杰克·伦敦 |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短篇名作。两个淘金人在荒野中疲惫地走着,其中一个人在过河的时候脚被扭伤,他向同伴呼救,可同伴头也不回,继续向前走去,渐渐失去了踪影,只剩下他一个人独自和恐惧搏斗。他想走到湖边,那里有食物,还有船,他的同伴也会等在那里,他们可以乘船南下到达温暖的海湾。他 一路想着,一面挣扎着向前走去。他的鞋已经坏了,他只好把毯子撕成条裹在肿胀的脚上。饥饿也在煎熬着他,他甚至像牛一样大嚼起灯心草来。他费了很大力气捉鱼,没有捉住。他疲惫、绝望,在荒野上号啕大哭。天又下起了大雪,随后变成了冰冷的雨。他不能生火,没有热水,睡觉时常常被饿醒。饥饿使他异常虚弱。他继续寻找食物,捉到三条鱼,还生吞了一窝刚出壳的小松鸡。饥饿、疲惫甚至使他产生了幻觉。他遇到过熊,也碰见过狼,他的同伴比尔也已经死了。最后,他终于看到停在水中的船,他缓缓地爬向那条船。此时,一只病狼紧紧尾随着他,这是一幕残酷的求生悲剧,两个垂死的生物互相猎取对方的生命。最后,狼咬住了他的手,他拼着最后的气力,用双手掐住了狼,最终杀死了它。狼血维持了他的生命。他被捕鲸船白德福号救上船时已失去知觉,后来渐渐地恢复起来。小说将主人公的内心感觉描绘得细致、真实,通过与恶劣环境的斗争,表现出热爱生命、求得生存的坚强意志。 |
远大前程 | 狄更斯 | 又译《伟大的期望》。英国作家狄更斯的长篇小说。主人公匹普是个孤儿, 由姐姐抚养长大。他在给贵族老小姐郝薇香当仆人时爱上了她的养女艾丝黛拉。他又意外地成为一个匿名者的财产的继承者,但艾丝黛拉对他却一直忽冷忽热,使他十分痛苦。后来他对前程的“伟大期望”都一一落空。原来他的恩人是他小时掩护过的一个逃亡囚犯。这个囚犯终于被捕获,匹普从他那得到大笔遗产的希望也随之破灭。而郝薇香一再挑逗匹普对艾丝黛拉的感情,并不是想让他们获得幸福,而是因为她本人在新婚那天就被丈夫遗弃,如今想要在这两个无辜的孩子身上报复。她逗引匹普和艾丝黛拉相爱,后来却让艾丝黛拉“嫁给一头畜生”,在精神上对匹普进行无情的折磨。幻想破灭以后,匹普终于悔悟过来,在他的姐姐和当铁匠的姐夫那里得到了同情和支持。 |
双城记 | 狄更斯 | 英国作家狄更斯1859年写的长篇小说。作品以梅尼特医生的经历为主要情节线索,展示了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中叶到九十年代上半叶法国、英国的复杂社会关系,描绘了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和贵族的专横残暴以及人民群众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与压迫者的殊死斗争。农家之女狄尔斯的姐姐、哥哥惨遭贵族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的迫害,抱恨死去。医生梅尼特在侯爵府中目睹惨状,写信给朝廷陈述事情经过,但信却转到侯爵手中,侯爵兄弟俩派人将医生投入巴士底狱。医生的女儿路茜由医生的朋友送往英国。医生在狱中写下“文件”,记载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俩的罪行。梅尼特被囚禁十八年之久出狱,逃往英国伦敦。女儿路茜与化名的法国青年代尔那和英国青年卡尔登成为朋友,她爱上了代尔那。医生虽已觉察到代尔那就是侯爵的儿子,仍旧同意女儿和代尔那结婚。一七八九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侯爵之家已经受到惩罚。代尔那早已放弃财产与贵族头衔。1792年,代尔那在法国被捕,落入革命者得伐石夫妇手中,而得伐石太太就是与厄弗里蒙地侯爵有深仇的狄尔斯。代尔那被判处死刑。卡尔登与代尔那面貌相似,冒名顶替,救出代尔那。医生一家安全离开巴黎时,卡尔登从容地上了断头台。作品表现出作者博爱和宽恕一切的观点。与狄更斯过去的作品比较起来,这部小说中幽默的笔调减弱,占优势的是忧郁感伤的情绪和紧张的戏剧性情节。 |
董贝父子 | 狄更斯 | 英国作家狄更斯的长篇小说。董贝是伦敦大商行董贝父子公司的老板,为人傲慢,心肠如铁石。妻子死去,为他留下女儿芙洛伦丝和儿子保尔。董贝认为女儿与公司无关,对她非常冷酷;而对儿子则关怀备至,把他当成公司的继承人。不料小保尔体质娇弱,经不起父亲的“关照”,没有多久就夭亡了。董贝把儿子之死看作是对自己事业的致命打击,后来他又娶了一个年轻的寡妇,让她给生养一个继承人。但后妻受不住他家那种阴森可怕的气氛,终于离开了他。第二次婚姻的失败,使董贝深受刺激。他从此对公司事业开始冷淡,公司日趋衰落,终于破产。董贝变得孤苦伶仃,越来越感到绝望。就在他决定自杀那天,已婚的女儿芙洛伦丝带着一周岁的儿子回到伦敦,主动与父亲和解。董贝便愉快地与女儿生活在一起。 |
蓓根的五亿法郎 | 凡尔纳 | 《蓓根的五亿法郎》(Les Cinq cents millions de la Bégum)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和安德烈·洛里共同完成的一部小说。全书共20章。《蓓根的五亿法郎》是一本科学幻想小说,同时又是一本揭露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小说。作者通过两个学者的形象阐明了两个科学家的道路。印度贵妇人蓓根的一笔五亿法郎的遗产,三十年后终于找到了继承人:一个是法国的善良的医生沙拉赛恩;另一个是德国化学教授苏尔策,这两人平均分得了这笔遗产。沙拉赛恩医生用他分到的遗产建设了一座理想的城市。城市一天比一天繁荣,居民们过着劳动、幸福、和平的生活。而苏尔策教授却相反地建立一座军火工厂,生产大规模毁灭性的武器,其目的是屠杀人类,破坏和平居民的幸福生活。青年工程师马尔赛为了人类的理想,他深入虎穴,探悉了军火工厂的秘密,粉碎了苏尔策的阴谋。最后,苏尔策教授终于被他自己发明的冷气弹炸死在自己的密室里,而这座兵工厂也就为和平的人民所有,不再制造武器,而制造为人类幸福所需要的农业机器和工业装备了。 |
从地球到月球 | 凡尔纳 | 《从地球到月球》(De la Terre à la Lune)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共28章。该作讲述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巴尔的摩城大炮俱乐部(这是大炮发明家的俱乐部)主席巴比康提议向月球发射一颗炮弹,建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联系。法国冒险家米歇尔-阿尔当获悉这一消息后建议造一颗空心炮弹,他准备乘这颗炮弹到月球去探险。巴比康、米歇尔·阿尔当和尼却尔船长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在12月1日乘这颗炮弹出发了。但是他们没有到达目的地,炮弹并没有在月球上着陆,却在离月球2800英里的地方绕月运行。 |
环游黑海历险记 | 凡尔纳 | 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全书共2卷33章。主人公倔强的凯拉班是烟草商人,生性固执古板。他要到海峡对岸的侄子家去参加婚礼。为了对不合理的税收政策表示不满,他决定带人沿着黑海绕到海峡对岸,由此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他们的马车被蚊群叮咬、野猪围攻,遭遇大草原地下气体火山般地爆发等惊险,使他们险些丧生;此外,还要对付土耳其权贵的阴谋诡计……凡尔纳以渊博的地理知识,生动地描绘出黑海沿岸的美丽风光、君士坦丁堡的热闹场面、土耳其风情,以及卡尔穆克人游牧部落的传统习俗。 |
机器岛 | 凡尔纳 |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是一部科学幻想小说,同时又是一幅描写“美国生活方式”的讽刺画,全书共2卷28章。美国资本家异想天开地用钢铁造了一座长七公里宽五公里的流动岛,作为他们的休养地。这座岛的两侧装有强大的推进机器,可以在大洋中漫游。岛的中央有一座电气化科学化城市,住在这个城市里的除了一些服务性的人员以外,都是吃年金的富翁,他们一开口就是“百万”,因此这座城也叫做“亿兆城”。这些富翁在这里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追求着极度豪华的享受,甚至连报纸都是一种印上巧克力字迹的薄饼,看过以后就当早点吃了。总之,这里是阔人的天堂。然而,好景不长,资本家内部不断尖锐化的矛盾却成了这座岛毁灭的根源。同时这期间又遭遇到马来海盗的袭击,机器岛内外交困。有一天,这岛上最有势力的两个资本家集团由于争权夺势,最后决裂了。他们各自占有一架机器,各自向相反的方向开,这座人造岛在强大的拉力下终于被扯成了碎块,沉到了海底的深处。 |
南非洲历险记 | 凡尔纳 | 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著。全书共23章。英国和俄国两国天文学家组成了一个科学委员会,为了测定米制单位的精确度,来到了南非洲地区进行测量演算。由于双方领导人各自的利益和嫉妒,导致合作终止。他们各执一摊,开始了艰险的工作历程。在荒凉的非洲内陆,他们受到了当地土著人的攻击,他们能逃脱吃人族的追捕,完成他们的使命吗? |
昂梯菲尔奇遇记 | 凡尔纳 | 一个好心人救了一个总督。这位总督便把自己收藏着价值一亿法郎珠宝的无名小岛的位置,写在遗嘱中告诉了他。然而,总督只告诉了他小岛的纬度,至于经度,总督要他去找其他的几位遗嘱继承人了解……。就这样,一场寻宝的狂潮开始了,由好心人的儿子昂蒂费尔师傅带头,裹进了公证人、银行家、教士……自然还有航海家。然而他们找到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的小岛,以及一次又一次的危险。终于,他们解开了总督遗嘱的最后秘密,眼看这价值上亿法郎的珠宝就要到手了,可是…… |
气球上的五星期 | 凡尔纳 | 《气球上的五星期》(Cinq Semaines en ballon)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其系列作品《奇异旅行》(Voyages Extraordinaires)的第一部,首次出版于1863年1月31日。作品共44章。该小说讲述英国旅行家塞缪尔·弗格森决定乘气球对非洲进行探险,他和同伴遇到了有害的空气、可怕的土著、自然的危机,最后终于历尽艰难险阻,到达了此次探险的目的地。该小说中体现了冒险家们互帮互助的友爱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