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气球上的五星期 | 凡尔纳 | 《气球上的五星期》(Cinq Semaines en ballon)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其系列作品《奇异旅行》(Voyages Extraordinaires)的第一部,首次出版于1863年1月31日。作品共44章。该小说讲述英国旅行家塞缪尔·弗格森决定乘气球对非洲进行探险,他和同伴遇到了有害的空气、可怕的土著、自然的危机,最后终于历尽艰难险阻,到达了此次探险的目的地。该小说中体现了冒险家们互帮互助的友爱精神。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 凡尔纳 | 法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的长篇小说。是他有名的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中的第一部。小说情节曲折、惊险,引人入胜。1864年,“邓肯号”游船船主爱德华·格里纳凡爵士偶然得到一份已被海水浸蚀的文件,从中得知了两年前失踪的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格里纳凡爵士决定组织一队人去寻找格兰特船长,其中有他的夫人海伦、海伦的表兄麦克那布斯少校、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玛丽和儿子罗伯特,以及地理学家巴加内尔。他们到达南美西海岸,没有发现什么线索。“邓肯号”在澳洲海岸还遇到了飓风,后来他们找到格兰特船长的舵手艾尔通。艾尔通给他们做向导,带他们去格兰特船长当年失事的海岸。艾尔通其实是正被追捕的逃犯乔斯,他盗走文件后逃跑。格里纳凡等人在新西兰海岸又被毛利人俘获,后来利用毛利人的迷信逃了出来。他们抓住乔斯,准备把他放逐到一个荒岛上,没想到在那里找到了格兰特船长,胜利地返回苏格兰。 |
烽火岛 | 凡尔纳 | 凡尔纳著。全书共15章。在希腊人民为争取自由的斗争中,法国军官亨利·达尔巴莱来到希腊参加战斗。期间,她爱上银行家的女儿哈德济娜,两人情投意合。哈德济娜的父亲死后,她继承了一大笔遗产,在得知这笔巨款并非合法收入后,她就悉数捐出以拯救在战争中被敌人俘获、沦为奴求的希腊人。在这过程中,她本人也不幸沦为奴隶。卡利斯塔号船长尼古拉·斯科塔是个恶贯满盈的海盗头目。他不知内情,以为哈德济娜仍很有钱,便拼命追求她。亨利·达尔巴莱为正义事业,也为自己心爱的女人,与尼古拉·斯科塔展开了长期角逐。在一次奴隶贩卖的交易中,亨利·达尔巴莱和尼古拉·斯科塔竞相叫价,最后时刻,亨利·达尔巴菜取得成功,于是尼古拉·斯科塔发动海盗动武;战斗中,亨利·达尔巴莱屡遭险情,但最终打死了尼古拉·斯科塔,赢得美人归。 |
母亲 | 高尔基 | 苏联长篇小说。作者高尔基。作品通过1905年大革命前一个俄国普通工人的妻子、一个共产党员的母亲的觉醒的故事,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民主工党在领导和组织革命群众中的巨大力量以及工人阶级领导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指出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作品的主人公母亲尼洛芙娜,原为被贫困生活折磨得逆来顺受的妇女。丈夫酗酒死后,儿子巴维尔接触了革命真理,改变了父辈的生活态度而走上革命道路。巴维尔常常带着年轻的伙伴在家里秘密集会,接着又带领工人抗议厂主,准备罢工。母亲从儿子的勇敢行动里逐渐懂得,他们是为使人类摆脱不幸命运而进行着斗争。巴维尔在领导工人反对厂主额外剥削的事件中被捕,母亲冒着风险与党的地下印刷所联系,去工厂散发传单。巴维尔出狱后继续领导革命斗争,在“五·一”节示威游行中面对武装警察而英勇不屈,使母亲进一步提高了阶级觉悟。巴维尔再次被捕后,她挑起了儿子原来担负的革命重担,深入工厂、农村进行宣传鼓动工作。后来,她在车站被捕时,仍不放过向群众宣传的机会,表现了无产阶级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小说通过母亲尼洛芙娜及其儿子巴维尔形象的塑造,概括了二十世纪初俄国革命者的成长过程和优秀品质,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和无产阶级政党对于教育、改造人的巨大威力,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革命意识的普遍觉醒。是世界文学中第一部社会主义作品,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对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母亲》在刻画人物、叙述事件、描绘环境时,通常是通过她的眼光看事物,从她观察的角度展示情节。使小说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小说的叙述语言丰富多彩,人物语言极富个性化。 |
了不起的盖茨比 | 菲茨杰拉德 |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长篇小说,1925年出版,1926年被欧文·戴维斯改编成剧本。居住在长岛的尼克·卡拉韦是中西部地区来的一位年轻人,在纽约市证券交易所工作。跟他家毗邻的一个大院充满了神秘气氛,有关其主人杰·盖茨比的传闻颇多。他原来的名字叫詹姆斯·盖茨,是从西部来的一个穷孩子,在他当陆军中尉时爱上了美貌盖世的戴茜小姐,但后者跟粗野的富翁汤姆·布坎南结婚。后来,盖茨比借助百万富翁丹·科迪的一臂之力发迹,住进了富丽堂皇的大宅里,挥霍无度,经常举行宴会来吸引社会名流。在尼克的精心安排下,盖茨比得以跟戴茜再次见面,旧情复燃,使她成为自己的情妇。她丈夫跟汽车库工人的放荡不羁的妻子默特尔·威尔逊有暖昧关系。默特尔从家中逃出时不幸被戴茜开的车撞死,而车不停地开走了。盖茨比千方百计地要保护戴茜,但他的情敌汤姆对盖茨比恨之入骨,对默特尔的丈夫说是盖茨比的汽车压死了他妻子。一天下午,威尔逊闯进盖茨比的家中进行报复,用枪打死正在游泳池中游泳的盖茨比,然后自杀。大宅里一片凄凉,只有尼克在料理后事,在出殡时除了尼克之外只有盖茨比的父亲亨利·盖茨在场。盖茨比的死象征着美国梦的破灭。 |
美丽新世界 | 阿道司·赫胥黎 | 《美丽新世界》是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创作的长篇小说。《美丽新世界》的故事背景设在福特纪元632年(即遥远的未来2532年)的人类社会。它是世界性国家,被称之为“文明社会”,之外还有“蛮族保留区”,由一些印地安部落居住。伯纳和列宁娜去保留区游览时遇到了约翰和他的母亲琳达,琳达曾是新世界的居民,来游玩时不慎坠下山崖而留下,并生下了约翰。伯纳出于自己的目的,将琳达母子带回新世界,琳达很快因服用过量的唆麻(一种兴奋剂)而死,约翰对新世界也由崇拜转为厌恶,与新世界激烈冲突后自缢身亡。 该作主要刻画了一个距今600年的未来世界,物质生活十分丰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们接受着各种安于现状的制约和教育,所有的一切都被标准统一化,人的欲望可以随时随地得到完全满足,享受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不必担心生老病死带来的痛苦,然而在机械文明的社会中却无所谓家庭、个性、情绪、自由和道德,人与人之间根本不存在真实的情感,人性在机器的碾磨下灰飞烟灭。 |
局外人 | 加缪 | 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中篇小说,1942年出版,为存在主义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的主人公默尔索是阿尔及尔一家法国航运公司的小职员,贫穷而孤独。一天,他接到“老人收容所”的一份电报,通知他母亲病故,第二天下葬。为此,他请了两天假赶到阿尔及尔郊外的收容所,他的母亲已经入殓,他没有哭,也没有打开棺盖最后见母亲一面,在一种麻木和迷惑中安葬了母亲。第二天休息,他跑去游泳,遇到了一个旧同事玛丽,两人一起看了一部滑稽片,当晚便同居了。回到工作岗位后,他依然过着与过去一样的生活,所见的依然是朝夕相处的的人,他感到无聊、对一切都淡漠,对什么都无所谓。后他又在一种麻木状态中为一个邻居雷蒙做证人,并在海滨迷迷糊糊地开枪打死了一个阿拉伯人,被关进了监狱。在狱中,他仍然对一切无所谓,觉得生活既然毫无意义,那么死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他在一种回忆和种种安然的感受中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一夜。此作一问世,立即震动文坛。莫尔索这个典型的局外人揭示出西方当代社会中存在着的一种麻木不仁、被扭曲、异化了的精神世界。此作已被公认为二十世纪西方经典作品之一。 |
汤姆·索亚历险记 | 马克·吐温 |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儿童历险小说。情节发生在南北战争前的美国,主人公汤姆·索亚是个小学生。他厌恶小镇上枯燥死板的生活环境:小市民的庸俗保守、学校里乏味的死读书、教堂里虚伪的宗教仪式、催眠一样的牧师布道……他和他的朋友们追求传奇冒险生活,偷偷地离开小镇,在密西西比河上一个小岛过了几天。一天半夜里,他们钻进墓地,偶然地成了一起杀人案的目击者。后来汤姆勇敢地出庭作证,揭发了真正的凶手,救了被诬告的老人。汤姆结识了法官的女儿贝奇,他俩钻进一个山洞,迷了路,险些出不来。最后汤姆和他的好友哈克发现强盗的藏金,在镇上引起轰动。小说不仅批判了小市民的庸俗、资产阶级教育的清规戒律和宗教的虚伪,而且细腻地描写了儿童的心理及其善良的天性。汤姆没有沾染上小市民的偏见,与乞儿哈克和黑人吉姆结下友谊。小说情节生动,风格幽默,含意严肃。这是一部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喜爱的作品。 |
安妮日记 | 安妮·弗兰克 | 作者安妮·弗兰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妮的父亲把一套闲置的实验室改成“密室”,安妮一家在密室中生活了两年,直到遭人举报,才被纳粹投入集中营。安妮在日记中记录了两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表现了寂寞苦闷的精神生活和对现实的恐惧,对战争的痛恨。她写道:“小孩子放学回家,父母已经不见踪影。女人买东西回家,家已经被查封,家人都消失了。”揭露了纳粹分子的残忍和毫无人性的残暴行径,她祈求和平与安详重新回来,并坚信总有一天会实现这些理想。安妮日记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决定完成女儿的夙愿,将日记出版问世。 |
格林童话 | 格林兄弟 | 德国的雅科布·格林(1785—1863)、威廉·格林(1786—1859),兄弟俩均是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民俗学家。生在哈瑙城,父亲是一名律师。兄弟俩经历相似,兴趣相近。1840年,二人受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之邀,前往柏林,任皇家科学院院士,并在大学执教。他们从1806年起,就动手搜集民间流传的童话故事,又将长年累月搜集到的材料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然后汇编成册,题为《儿童与家庭童话集》,直到晚年,他们还在补充、修订着童话集。1857年最后一版全集收有216篇故事。其影响远远超出德国国界,现已成为世界上的一部经典著作的《格林童话》,正是因为格林兄弟的辛勤努力,这类流传在民间口头的童话故事,用文字写出来才得以永远保存。这部在欧洲地区搜集、编写得最早、最有系统,篇幅也最多的童话集,反映了人民丰富的想象力、美好的内心世界和崇高的道德境界,抓住了勤劳和善良、奋斗与理想的永恒性的主题。为人正直、治学严谨的格林兄弟整理、出版的这些童话故事乡土气息浓厚,结构精炼,情节幽默有趣,语言浅近易懂,有些甚至富有诗意。许多优秀童话故事历代相传,不分国界,家喻户晓,如《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勇敢的小裁缝》、《七只乌鸦》、《穷人和富人》、《跳舞跳破了的鞋子》等。 |
克雷洛夫寓言 | 克雷洛夫 | 《克雷洛夫寓言》是俄国杰出作家伊凡·安德烈耶 维奇·克雷洛夫创作生涯中最主要的成就。9卷本的 《伊凡·克雷洛夫寓言》共收作者1806年~1844年间 创作的寓言201篇。克雷洛夫的寓言题材广泛,寓意深 刻。统治阶级的专制,封建官吏的腐败,贪污分子的卑 劣,地主的贪婪无不遭到作者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批 判。后人称克雷洛夫的寓言是投向沙皇政府和农奴制 度的标枪响箭。作者在寓言中借用飞禽走兽山水花木 的形象,表现出现实生活中的迫切内容。如《狼和小 羊》、《狐狸和葡萄》、《狼落狗舍》等名篇,均生动准确地 反映了社会日常生活的真实和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侧 面,饱含着俄罗斯人民的智慧和生活经验的结晶。作者 通过对各种角色外貌、动作、对话等方面的描写,将它们 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譬如狮子的威严、熊的笨拙、狐 狸的狡猾、蜜蜂的勤恳、猪的慵懒、狼的残暴、绵羊的温 驯等等,而这正是社会现实中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人们的 各种思想感情和复杂性格特征切实而逼真的写照。 |
复活 | 托尔斯泰 | 长篇小说。写于1889—1899年。生在牛棚,三岁时母亲死后即成了地主“半养女、半家奴”的玛丝洛娃,刚长大成人就遭贵族少爷聂赫留朵夫的践踏遗弃,沦为娼妓,最后蒙冤进狱并被判刑流放到西伯利亚服苦役。自私堕落的聂赫留朵夫后来在法庭上同玛丝洛娃相遇,深受触动,开始了“灵魂大扫除”,为营救玛丝洛娃出火坑而奔走,在一切努力失败后,又决定和玛丝洛娃一起去流放。玛丝洛娃受“忏悔”后的聂赫留朵夫的精神的感召,终又“更深深地爱上他”。小说以单线条的明快结构,通过男女主人公的复杂经历,描绘了农奴制度改革后俄国社会生活的广阔图景,撕下了贵族资产阶级的“一切假面具”。作者通过极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强烈控诉从外省到首都,从地方到中央,整个俄罗斯帝国,包括它的国家机器、官方教会、社会制度、经济基础和伦理道德,已经成了囚禁和残害人民的监狱。但也正是在这部小说中,托尔斯泰思想和艺术上的矛盾和局限性,也得到最充分的表现。他谴责地主资产阶级的暴力,同时也否定革命的暴力,并且歪曲革命者的形象;他反对官方教会,却又鼓吹“清洗过的新宗教”,用一种“精制的新毒药来麻醉被压迫群众”;他不赞成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但没有“去反对地主土地占有制和它的政权工具,即君主政体”,幻想“好老爷”发善心,把土地“恩赐”给农民;鼓吹“饶恕一切人”、“爱敌人”等的基督教“博爱”宣传也比以前更加浓重。在艺术上,托尔斯泰通过复杂的心理过程表现人物精神世界的独特技巧,在《复活》中达到十分精致、高超的程度,语言也较以前质朴多了;但他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人性”和“兽性”的荒诞观点,却使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形象在小说后半部苍白无力。《复活》中冗长道德说教和大量抄引《福音书》,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长篇的艺术感染力,而且连它的结构有时也遭到明显的破坏。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苏联作家尼 ·阿 ·奥斯特洛夫 斯 基 ( 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Островский,1904—1936)著。中译本由梅益据纽约国际出版社1937年阿历斯·布朗的英译本转译,据苏联国家文学出版社1949年《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本校补,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出版,1983年重印。奥斯特洛夫斯基出身于乌克兰的一个工人家庭。十月革命胜利后,积极投身于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1924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曾任共青团的区委和地委书记。1927年全身瘫痪,开始以顽强的毅力从事文学创作。1935年荣获苏联政府授予的列宁勋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目失明、脊椎硬化这种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创作的,1934年出版。小说描写十月革命后第一代苏维埃青年,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为恢复国民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同国内外敌人及各种困难进行顽强斗争的可歌可泣的历程。奥斯特洛夫斯基以自己的经历为基础,成功地塑造了在暴风雨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革命青年战士的典型——保尔·柯察金。小说以朴实无华的现实主义写实手法,真实生动地叙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战斗成长的光辉历程,令人信服地证明:钢铁——共产主义的坚强战士是在同敌人和困难的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小说出版后,立即超越国界,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 |
在人间 | 高尔基 | 又译《人间》。自传体长篇小说。高尔基著。1914年至1915年间写成。最初发表于1915年1至12月各期《俄罗斯言论报》上。1916—1917年间首次在柏林出版单行本。中译本1950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楼适夷译。1954、1956、1961年分别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和1977年出过汝龙的译本。本书是高尔基自传体长篇小说3部曲的第2部。作者根据自己少年时代的亲身经历,在阴暗暴戾的社会背景上,塑造了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的心地善良,满怀生活信心,探索生活出路的阿辽沙形象。描写了阿辽沙1879—1884年间的生活,表现了他的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11岁的阿辽沙由于家境贫穷,不得不到社会上谋生。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绘图师家、轮船上做过杂工,备受欺凌,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阿辽沙结识了正直的厨师斯穆雷,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与人民的密切交往以及书籍的启发和教育对阿辽沙的成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不仅使他抵御了社会上各种不健康的影响,对未来充满信心,也培养了他反抗黑暗社会的精神。书中还描写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底层的社会生活,展示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及其对真理的渴求。小说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发表后受到读者的好评。 |
我的大学 | 高尔基 | 自传体长篇小说。高尔基著,1922年初动笔,1923年春完稿,陆续发表在1923年《红色处女地》杂志第2至4期上。胡明最早译成中文,1949年光明出版社出版,1950年光华出版社再版。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6年、1978年和1983年出版过陆风的译本。本书是高尔基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最后1部。作者在书中回顾了自己的青年时代,描写了1884—1888年在喀山时期社会大学的生活。16岁那年,他抱着上大学的愿望,背井离乡来到喀山。幻想破灭之后,他不得不为生存劳碌奔波。在喀山的4年中,贫民窟、码头、面包房、革命青年的秘密小组成为他的“社会大学”。同革命青年的结识使他第一次接触到革命活动,开始阅读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在此期间,他经历了精神发展的复杂道路,经受了多方面的生活考验,对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复杂性进行了最初的探索。他那时虽然还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但已经成长为积极探求生活真理的不妥协的青年。书中还描写了19世纪80年代俄国社会复杂的政治形势,以及民粹派思潮对年轻一代的影响。本书是高尔基十月革命以后完成的第1部重要作品,其思想和艺术成就受到评论界的普遍肯定,被称为“俄罗斯文化中的重要成果”。 |
匹克威克外传 | 狄更斯 | 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836—1837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家以幽默风趣的笔法,嘲笑了英国政治制度中所谓“自由”、“民主”的虚伪性,揭露了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空虚与堕落的生活,反映了一些下层人民的苦难处境。作品写的是商人匹克威克先生和他的三个朋友坐了四轮大马车从伦敦匹克威克俱乐部出发到莫国各地旅行,向俱乐部其他成员报导旅途见闻。在作者的笔下,匹克威克先生是一个天真善良的资产者形象,他和他的朋友被描写成乐善好施的富人。他们对社会罪恶幼稚无知,在旅途中闹出种种笑话,他们受到骗子金格尔的欺骗,又劝服了金格尔改邪归正,匹克威克本人还受到女房东的诬告,恶讼师的敲诈以至被关进负债人的监狱。这部小说借助主人公的游历,展开的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英国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幅长卷,重大的社会问题伴随着情节的发展而逐步被引进作品中来,负债者监狱里惨不忍睹的情景,尔虞我诈的法庭画面,以及伊登斯威尔的选举丑剧——资产阶级两党制的缩影,都如实地被描写着。这部作品发表后,狄更斯便由一个不知名的二十五岁的青年,一跃而为英国出名的作家了。 |
金银岛 | 斯蒂文森 | (又译《宝岛》)。英国作家斯蒂文森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发表于1883年。这是一部海上探宝的惊险小说,作品描写机智勇敢的少年吉姆·霍金斯偶然从一个死去的店客比尔的遗物中得到一张海盗头子弗林特生前埋藏大批赃物的指示地图,便决定与乡绅特里劳尼和医生利夫西一起,出海去寻找。然而他们雇的船员,大部分是过去弗林特手下的海盗,这些海盗想让吉姆等人找到宝藏后再下手。经过复杂的斗争,海盗们终于被击败,吉姆等人获得了财宝,胜利返航了。此作情节惊险,故事性强,开后来航海探宝题材作品之先河。 |
爱丽丝漫游奇境 | 卡罗尔 | 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所著的一部中篇童话。童话的主人公爱丽丝为了追一只穿衣服的兔子而落进了一个洞中。洞中是一个怪异的世界。她走进一个大厅,厅堂四周有许多门,大厅放着的桌子上放着一串金钥匙。她用当中一把打开最小的门,发现里头是一座花园。爱丽丝身体太大,钻不进去,伸手拿一瓶饮料喝了,她立刻变成了10英寸高的小人。桌子太高,她想拿钥匙开门,够不着了。她吃了桌下玻璃盒的一块糕,便一下长到九英尺,这下虽然开了门,可是九英尺的身子更进不了花园了。于是她急得大哭,泪水流成了一个大池子。这时穿衣服的兔子扔给她一把扇子,她拿起扇子一扇又变成了一个小人失足落进了泪池中。爱丽丝好不容易才游到岸边。她来到兔子家,喝了柜子上的饮料,才喝了半瓶,身体就胀得头顶着天花板,胳臂伸出窗外,她的腿太长了,给脚送礼物就只好通过邮局寄去,写上“爱丽丝的右脚先生收”。兔子赶忙扔糕饼给她,她吃一块,身体又缩小了,于是快快钻出门去,来到一片林子里。她吃了林中蘑菇,幸亏这回有蓝色毛毛虫的指点,使自己恢复到了原来的大小。爱丽丝走进了公爵夫人的家,这里她见到一只奇怪的阔嘴猫,它出现的时候,先出现猫的微笑,然后出现猫的头和身躯;消隐时,先尾巴不见,然后身躯不见,然后头不见,最后只剩下猫的微笑。 |
雾都孤儿 | 狄更斯 | 原名《奥立弗·退斯特》,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第一部社会小说,1838年出版。主人公奥立弗是个孤儿,在教会办的收容所里过着非人的生活。由于带头要求增加食物,被赶出收容所,来到一个棺材铺当学徒,但他不堪忍受老板的辱骂、殴打,逃往伦敦。幼稚的奥立弗又被一个小骗子带进了贼窝,被贼头逼迫行窃。一次行窃时被绅士布龙洛抓住,布龙洛出于同情决定收留他,但奥立弗在替布龙洛上街买书时又被小偷发现,再一次沦陷于贼窝。这时,收容所的一位老护士临终前告诉了女管事一个秘密:奥立弗的母亲给他留了一只金盒子,嘱咐她好好保存,将来交给儿子,但女管事见财起意,私留了金盒子。奥立弗同父异母的兄弟蒙克斯为了达到独占遗产的目的,找到女管事,拿到了金盒子。此后他又找到贼头,让他们折磨奥立弗,把奥立弗训练成贼,将来好坐牢、杀头,这样,他就可以侵吞奥立弗将要继承的遗产。此事被布龙洛得知,决定设法证实奥立弗的出身,挫败蒙克斯的阴谋。后来贼头被抓获并被判处死刑,蒙克斯也被迫远走他乡。奥立弗终于得到了父亲的遗产,并被布龙洛收为义子。小说通过奥立弗的遭遇描绘了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哀苦无告的生活画面。尽管作者还没有认识到社会罪恶的根源,设计了一个让奥立弗被有德行的资本家解救出来的结局,但表明了狄更斯对贫苦人民的关注和同情,是其创作生涯中的一部重要作品。 |
培根随笔 | 培根 | 《培根随笔》是英国哲学家、文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创作的随笔集。随笔主要是收录了一些议论性质的短文,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伦理等方方面面,其中的《论读书》 《论真理》《论嫉妒》《论死亡》写得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蕴含着培根的思想精华,是培根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培根随笔》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的20种最佳书”之一;同年入选美国《优良读物指南》的推荐书目。 |
简·爱 | 勃朗特 | 184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这部带有自传性的作品,反映了夏洛蒂不幸的童年、少年和苦难的人生遭遇。小说讲述了一个贫民女子的故事:主人公简·爱父母双亡,被有钱的舅舅收养,受到舅母和表兄的虐待,后被送到慈善学校度过悲惨的生活,毕业后到桑菲尔德做了罗彻斯特的家庭教师。其间,与罗彻斯特思想上产生共鸣而相爱。结婚前夕,简发现罗彻斯特已有一个患精神病的妻子,她毅然出走,四处流浪,在饥寒交迫中被里弗斯牧师兄妹收留。后发现里弗斯兄妹原是她的近亲,而她的叔叔死后曾留给她一笔遗产,简心中怀念着罗彻斯特,拒绝了牧师的求婚。当简·爱再回到桑菲尔德时,发现罗彻斯特的妻子放火烧掉了庄园并死于火中,而罗彻斯特为救妻子双目失明。小说以简·爱同经济破产、身体伤残的罗彻斯特结婚而结束。作者以流畅的文字,朴素的语言,坦率的创作态度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感情真挚、细腻,心地纯洁、善良,善于思考,爱憎分明,自尊自强的女性,小说深刻揭露了慈善事业的虚伪性,真实的反映了当时妇女摆脱男子压迫和歧视的要求。主人公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和社会的重负,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反抗精神,使作品成为英国小说中不朽的经典之作。1980年上海译。本文出版社出版了祝庆英的中译本。夏洛蒂一生创作了《教师》、《雪莱》、《维耶特》等多部小说,这些作品大多以作者自己的生平和生活感受为创作基础,读来亲切自然。马克思将作者和狄更斯、萨克雷并列,称之为“出色的一派小说家”。 |
鲁滨逊漂流记 | 笛福 | 英国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的长篇小说。作品以日记形式记述了一名水手由于船只蒙难,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独自生活28年的历险故事。笛福所生活的年代正值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海外扩张是当时主要财源之一。敢于冒险、积极进取是时代的需要,《鲁滨逊漂流记》正反映了这一时代精神,成功地塑造了早期资产者和殖民者的形象。与世隔绝的荒岛割断了鲁滨逊与人类文明的一切联系.为了生活,他必须从零做起,经历种种磨难,最终战胜了自然,返回了家乡。作者热烈地歌颂了主人公直面现实、不畏困难、不灰心气馁、坚毅顽强、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只要你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你就会获得成功。这正是新兴资产者所需要的创业精神。最后作者肯定了主人公对荒岛的占有权。作品中表现的殖民主义思想反映了作者的时代局限性。这部小说取材于现实,从正面塑造了文学史上第一位资产者的形象,细节真实生动,对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格列佛游记 | 斯威夫特 | 英国作家约拿旦·斯威夫特发表于1726年的寓言小说《格列佛游记》描述了英国医生格列佛航海遇险后的奇遇。他乘的航船遇难后,被居民身高只有6英寸的利立浦特小人国俘获。该国两党之争是由所穿鞋跟的高低引起的。格列佛用尿扑灭了皇后寝宫的大火。他拒绝了皇帝利用他吞并另一小人国的要求,后逃离了此地。再次出海,格列佛被风暴吹到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他被教堂般高的巨人当作玩物展览,几经危难后被皇后收买。格列佛向国王所炫耀英国的政治制度,被国王厌恶。3年后,他回到英国。后来,他又随船出海,遭海盗劫持后漂流到几座小海岛。这里的科学院研究的是如何先盖屋顶后打地基等问题。他看到一个飘浮在空中的飞岛,飞岛上住着整天沉思默想的国王、贵族,他们须由别入用吹胀的尿泡拍他们的口、耳、眼才能交谈和看东西。属岛的居民稍有不顺,飞岛便飞至其上空,断其阳光,或以将其压成齑粉相危胁。最后一次,格列佛以船长身份带船出海,途中被叛变的水手放逐到“慧骃国”,那里的统治者是有高度理性的马,而人形的耶胡则是些贪婪、凶残、歹毒的役畜。格列佛被贤马的美德所感化,欲在此永久居住,但遭拒绝。回国后,他看破红尘,终生与马为友。在这部讽刺作品中,斯威夫特尖锐地揭露了富人和穷人的对立和深刻矛盾。借慧骃国的奇闻趣事表明,如果人类让贪欲战胜理智,就会堕落为罪恶的人形动物。作品表达了作家激进的民主倾向。《格列佛游记》首创的寓言体小说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有塞缪尔·勃特勒的《埃瑞璜》、奥尔德斯·赫胥黎的《奇妙的新世界》、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庄》等仿效之作。《格列佛游记》有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张建的译作及各出版社的多种简写本、改写本。 |
地心游记 | 凡尔纳 | 《地心游记》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所著的长篇科幻小说。 该书于1864年10月25日首次出版。《地心游记》是作者长篇科幻小说集“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漫游”的其中一部。小说讲的是一个坚定果敢,具有献身精神的科学探险家黎登布洛克教授同他的侄儿阿克赛和向导汉恩斯按照前人的指引,在地底经过整整三个月的艰辛跋涉,进行科学探险的故事。 在小说中,凡尔纳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巧妙地穿插在小说的情节及对人物的刻画上,在向读者描述一个神奇的地下世界的同时,展示了曲折生动、饶有趣味的情节。 |
茶花女 | 小仲马 | 《茶花女》是19世纪法国著名戏剧家、小说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作品主人公玛格丽特在爱情与疾病折磨下离开了人世。她生前特别喜爱茶花,人们叫她茶花女。她死后,墓碑下也堆满了茶花,这是唯一获得她真正爱情的青年阿芒放置的。阿芒曾怀着纯洁的爱迷恋过堕入娼门、不能自拔的玛格丽特。他在玛格丽特生病时百般关照,充满怜惜,因此深深打动了一向被阔佬们当作玩物的玛格丽特。二人真诚地相爱后,供养玛格丽特的老公爵停止了供给她一切费用。债主们纷纷上门逼债,为了还债,她卖掉了马车、披肩、首饰,决心和风尘生涯一刀两断,过新的生活。阿芒的父亲闻讯而至,他责备阿芒玷辱了门楣,但阿芒拒绝了父亲要他丢弃玛格丽特的要求。此后,玛格丽特突然不辞而别,阿芒以为她贪恋富贵而变心,便千方百计羞辱她,写匿名信辱骂她。饱受精神苦痛的玛格丽特含恨而死。阿芒从她的遗笔中得知,是父亲为了自己家庭的体面硬逼玛格丽特重过卖笑生涯的。1848年小说《茶花女》问世,使小仲马一举成名。1852年他将小说改编成话剧搬上舞台,获得更大成功。此后,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威尔第和剧作家皮阿威又把《茶花女》改编成歌剧,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上演。小仲马作为法国现实主义戏剧先驱者,还创作有《半上流社会》、《私生子》、《放荡的父亲》等剧作,以其真切感人、结构严谨、语言流畅而著称于世。《茶花女》早在1898年就由林琴南介绍到中国,1980年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王振孙的中译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