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愚政进行曲 | 塔奇曼 | 如果历史悲剧中的政治家并非那么愚不可及,已经消失的世界是否有另一番景象? 在《愚政进行曲》中,获得过普利策奖的历史学家芭芭拉·W.塔奇曼选择了最大胆最强烈的主题,即历史上政府在管理方面无处不在的愚蠢荒唐行径。从1520年无知荒唐地将自己的王国拱手让与他人的蒙特祖玛,到日本偷袭珍珠港,塔奇曼用生动形象的笔触,从众多例子中得出自己的结论,认为愚政就是政府无视各种可行的替代方案,一味追求与自身利益相左的政策的行为。 塔奇曼随后极其详尽地描述了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四大事件,在这四大事件中,政府的荒唐愚蠢行为可谓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就是特洛伊战争、文艺复兴时期教皇的所作所为导致罗马教廷的分裂、英国乔治三世失去美洲殖民地,以及美国在越战时期坚持错误,最终难以自拔。在《愚政进行曲》中,无论是人物,还是地点和事件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不仅身临其境,而且引人深思,这就是芭芭拉·W·塔奇曼无与伦比的才华之所在。 |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 | 塔奇曼 | 20世纪前叶,中国和美国正处于一个交叉点上,这是一个古老但衰弱的古国和另一个年轻但强大的新兴国家的一次相遇。在本书中,跟随史迪威——一个古怪但却真实的英雄、美国最伟大的战区指挥官之一,我们见证了那次历史性的相遇,它代表了美国试图使中国跟自己更相似的努力。在 这种堂吉诃德式屡败屡试的努力之外,现代中国露出了它的脊梁。 本书为1972年普利策新闻奖(非虚构类)获奖作品。 |
历史的技艺 | 塔奇曼 | 在这本敏锐、精炼的作品中,美国备受欢迎的历史作家巴巴拉·W·塔奇曼对历史学家的技艺和众多历史事件进行了探讨。它包含了塔奇曼对历史学家之角色的缜密思考,对美国过去与当下的惊人洞悉,以及对国际事件入木三分的观察——塔奇曼始终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在看待历史,并从她所见的事物中汲取经验教训。 本书中的文章,时间跨度超四十年,塔奇曼涉入了一系列不拘一格的话题:以色列、中国、罗斯福的竞选列车、关于伍德罗·威尔逊的弗洛伊德式解读……这些极具才气的文章,凝集、呈现出其穷尽一生琢磨的“历史记忆”。 |
骄傲之塔 | 塔奇曼 | 塔奇曼在这部作品中将视线集中于“一战”爆发前25年的西方社会,以艺术家般的手法再现了彼时的思潮与理想,遽变与纷争:“八月炮火”轰响之前,英国的贵族世界开始倾塌,权力转向新的阶层,热血的无政府主义者畅想着一个和谐世界,帝国主义情绪爬上新大陆,美国海军悄然崛起,德雷福斯事件掀起一场法国人内部的激烈对峙,施特劳斯的音乐与尼采的思想影响着德国……在繁荣的表象之下,旧世界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
第一声礼炮 | 塔奇曼 | 1776年11月16日,荷属圣尤斯特歇斯岛一个不起眼的要塞上传来了隆隆炮声,这是对美国战船“安德鲁·多利亚”号进入外国港口时循惯例发出礼炮的回应。礼炮声尽管微弱,却首次宣告了那个世纪最为重大的事件——一个注定要改变历史进程的新国家的诞生。巴巴拉·W·塔奇曼在这部作品中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书写了美国革命,她的笔下不只有华盛顿和那些浴血奋战的士兵们,还有英军将领罗德尼的挫败与颓丧,法、荷两国出于各自复杂的原因所给予的援助。用乔治·华盛顿的话说,美国“似乎是上苍专门为了展示人类的伟大和幸福而设的”;不过,人类并不如自己所赞颂的那样稳步迈向自由,在真理与无尽的谬误之间,理性所受到的束缚仿佛才是永恒的。 |
三首塔 | 横沟正史 | 日本最重要的推理小说代表作家横沟正史金田一探案集的第13案,堪称本格推理小说典范,被称之为《犬神家族》与《女王蜂》的完美结合;年轻的音祢原本过着平凡的生活,却忽然得知一位远在美国的亲戚想把巨额遗产留给她,而继承遗产的条件,竟是音祢必须和未曾谋面的高头俊作结婚。 就在音祢陷入混乱之际,周围的人开始陆续遭遇不测,其中竟然就包括音祢需要与之结婚的高头。在巨额遗产面前,所有可能分得一杯羹的人都争得头破血流。而音祢则被迫与一个强硬又神秘的男人一起,在寻找三首塔的过程中踏上了逃亡之路…… |
鸡蛋的胜利 | 舍伍德 | 《鸡蛋的胜利》是舍伍德·安德森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共包含14个短篇,其中《鸡蛋》一篇尤为知名,讲的是一个普通家庭不断追求美国梦却以失败而告终的故事。鸡蛋在文中象征着人不可与之抗衡的命运,为了人过上更好的生活,父亲自婚后就相信白手起家就能发家致富的成功之道,从开始经营养鸡场到后来开站前餐馆,一直在奋发向上,但是天意弄人,后竟然连一枚鸡蛋也“征服”不了,无能地为人耻笑。在人与命运的斗争中,命运可谓大获全胜。这篇读来既好笑又心酸的故事结构精巧,一气呵成,彰显了安德森非凡的技艺和匠心。其他篇目也多有佳作,主题各异,基本涵盖了安德森主要的写作主题。 |
现代战争的黎明 | 德尔布吕克 | 《现代战争的黎明》首先从文艺复兴时期非瑞士人首次采用瑞士战法的战斗吉内加特会战开始,一直叙述到拿破仑时代的战术方式和战略思维(包括马基雅维利、莫里斯、古斯塔夫·阿道夫、克伦威尔、腓特烈、拿破仑、沙恩霍斯特、格奈泽瑙、克劳塞维茨)的变化和发展;然后详细论述了从15世纪开始出现的以步兵为主体的战术组织到“常备军”的时代步兵战术的发展。最后描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政治因素的军事作用,并分析总结了法国革命所带来的战术革命。 |
中世纪战争 | 德尔布吕克 | 《中世纪战争》追溯了从8世纪到16世纪时期大大小小的会战,主要论述中世纪战术和战略的衰落和消亡、15世纪的战术体制特别是战术阵列在瑞士人中的复兴(依靠各州平民和贵族的融合、城市贵族和农民大众的联合)。由步兵的复兴带来的战术形式的复兴是军事上的一次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和封建城堡。近现代战争方式开始于瑞士人同勃艮第的战争。本卷还重构了一些著名的会战和历史事件,如黑斯廷斯会战和十字军东征。 |
蛮族入侵 | 德尔布吕克 | 《蛮族入侵》追溯了罗马军事体系的崩溃和日耳曼民族的入侵。作者讨论了日耳曼人早期部落的社会组织、政治组织和军事组织,并将其与早期的罗马军团进行比较。他通过分析罗马-日耳曼战争的宏观战略局势,推断条顿堡森林会战的战场。条顿堡森林会战惨败后,日耳曼尼库斯临危受命,作者深入地分析了他做决策的政治前提,并精细入微地分析了其对手阿米尼乌斯在战场上的心理活动,重构了当时战事发生的经过。接着,他讨论了当哥特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迁居罗马后,罗马人的战术和策略是如何发生变化的,罗马人是如何组成一个不稳定的联盟的。最后考察了罗马-日耳曼军事体系的衰落和封建制度的兴起。 |
古典时代的战争 | 德尔布吕克 | 《古典时代的战争》是从希波战争到罗马共 和国恺撒时期的战争艺术史。作者运用科学的史学方法,批判性地考证古代文献,如“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的《历史》、恺撒的《高卢战记》等,创造性地重构古典时期的著名会战。希罗多德记载的波斯军队的人数是否可信?马拉松会战是否发生在马拉松平原?马拉松会战中非职业希腊士兵长距离猛烈冲锋是否可信?恺撒为何夸大赫尔维蒂人数?作者提出并颠覆性地解答了上述问题。坎尼会战的失败是罗马军事体制的转折点,是古代战争史的转折点。作者科学叙述了坎尼会战中的包围运动,深刻影响了施利芬的作战理论。此外,他还对米提亚德、伯利克里、伊巴密浓达、亚历山大、汉尼拔、西庇阿、马略、恺撒的战争艺术进行独到解读。 |
罗马史 | 蒙森 | 德国蒙森(Theodor Mommsen,1817~1903)著。作者是19世纪欧洲最杰出的历史学家,其著作共有1500多种。本书共分5卷。1854~1856年,作者执教于瑞士布勒斯劳大学期间,陆续出版了前3卷,叙及史事始自远古,止于罗马共和制时期的结束。第四卷共分为十三章,主要讲述的是开始走下坡路的罗马共和国的内忧外患。第5卷出版于1885年,记叙了从奥古斯都到戴克里先时期300年间罗马各行省的历史。作者认为,罗马崛起为世界霸主并没有创造一个帝国的完整计划,它的逐渐扩张有时是为环境所迫。他赞扬罗马人推行内外政策的技巧,借古喻今,美化武力削平群雄,促成罗马统一的凯撒是“功业巍巍的伟人”。指出罗马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共和制走向帝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企图以此来影响并推动当时德意志的统一事业。在研究方法上,本书精于原始资料的搜集、考证,多方引证从古文物中得到的史料,诸如铭刻、古钱币、器物、工艺品以及古罗马的典章制度,加上叙事条理清晰流畅,使之成为超过所有前辈史学家的同类著作,体现了19世纪西方史学专业化的最高成就。1902年,作者因本书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卢梭问题 | 卡西尔 | 卢梭及其著述不仅对人类思想、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也引起后人褒贬不一的激烈争论。比如,卢梭的学说内在是否存在着矛盾,特别是他的《社会契约论》与其他著作之间是否存在冲突?卢梭的思想与法国大革命的罗伯斯庇尔等人的暴力盛行以及爆发的诸多暴力革命是否有着直接的联系?卢梭作品真是一种文学倾向的小说?恩斯特·卡西勒驳斥了“学说内部存在矛盾”的说法,认为卢梭以自然人为基础构建的社会契约论既非霍布斯的“利维坦”,也不同于百科全书派,并由此阐述了卢梭思想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
战国无赖 | 井上靖 | 天正元年(1573),织田信长进攻浅井家小谷城。在城陷之前,浅井家武士佐佐疾风之介将恋慕自己的女子加乃交给同袍立花十郎太,让两人尽快逃出城去。留下来的疾风之介在于织田家的战斗中身受重伤,末路之际受到野武士的女儿阿良的帮助,保得性命。同样身为浅井家武士的镜弥平次也在战斗中生存下来,成为了海盗的首领。而另一边,十郎太却对在自己保护之下一同逃出来的加乃心生爱慕之情…… |
德川家康 | 松本清张 | 三岁与生母分别,六岁被出卖到织田家,从八岁开始的十二年里,在今川家过着人质般的生活,而这些只不过是家康那多灾多难人生航路开始的第一步。他的处世哲学是“欲鸣先静”、“人生如负重行远”,如其所言,他的一生充满了忍耐与苦难。在关原之战中取胜,之后于大坂冬之阵、夏之阵两役消灭了丰臣家,掌握了政治实权,统一天下,奠定了江户幕府三百年基础,接着又以“文治天下”为口号,劝进学问,发展同英国、荷兰的自由贸易,谋求与绝交的朝鲜通商等等政绩,作为一个组织者,发挥了其优秀的行政手腕。家康的一生,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究竟起着怎样的启迪呢? |
为历史而战 | 费弗尔 | 本书是由吕西安·费弗尔从1906到1952年间写的部分文章和演讲稿汇编而成的文集,阐述了他关于历史学研究的整体观点和杰出洞见。在前33篇文章中,他对史学性质、历史认识论、方法论、跨学科研究等都提出了新的想法,颇具创新意义;后11篇文章则忆述了30年间,11位不同领域的杰出知识分子的生平,借此强调了对历史进行跨学科研究(地理学、社会学、语言学、哲学等)的重要性。 |
皮尔士论符号 | 皮尔士 | 收录了其创作于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名篇,如《论一个新范畴表》《信念的确定》《怎样使我们的观念清楚》等,意在为其符号学理论提供一个清晰的概貌。 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西方的个人主义,其对于民主、自由以及自由市场的信仰,很大程度上基于直接可得的对自我意识的信念。而皮尔士的符号学,正代表了对笛卡儿的二元论和洛克的自我意识信念的拒斥。 皮尔士的符号学否认思想具有脱离自然限制的绝对自由,它在准许思想进入实在世界的同时,使我们理解为什么思想、语言和文化使实在的历史力量成为可能。 |
客观知识 | 卡尔·波普尔 | 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创作的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72年。 《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中波普尔提出了他的完整的知识论。波普尔把宇宙现象分为三个世界,其中世界1是物理世界;世界2是精神世界;世界3是客观知识世界。他认为这三个世界都是实在的,世界3与世界1、世界2一样,在对象和增长方面具有自主性,它只是在起源上是人造的,但它一旦产生后就开始了自己的生命。波普尔“三个世界”的理论曾引起西方哲学界和科学界的热烈争论。 |
猜想与反驳 | 卡尔·波普尔 | 英国籍科学哲学家、社会哲学家、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K·R·波普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63年。此书是由波普的多篇文章和讲演编集而成的。虽然内容庞杂,但中心论题突出,就是“我们能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由此出发,建立了他的“猜想一反驳”科学方法论。以往的哲学家、科学家大多把知识的增长看成是不断证实和积累的过程。波普指出,我们不能完全证实我们的科学理论,甚至连某种相对的概率也达不到。科学发现包含着猜想和反驳两大环节:面对问题和困难,提出猜想,对猜想进行批判和反驳,再遇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猜想。如此循环发展。他还分别为猜想和反驳制定了具体的方法论原理。猜想原理包括4条:理论不是始于观察,观察中渗透着理论;形而上学起重要作用;科学发现的心理学;应满足简单性、可独立检验性和不会很快被证伪这3条要求。反驳原理包括3条:批判;排除错误;判决性实验。波普还把他的“猜想V反驳”的方法论推广运用到哲学、物理学史、社会科学和历史、政治等领域。 |
哥伦布、大航海时代与地理大发现 | 约翰·S·C·阿伯特 | 共十三章,精准客观地将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独特性格与航海事业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以哥伦布第一次至第四次远航为主线,讲述了15世纪地理大发现的宏大历史。哥伦布远航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哥伦布实现远航梦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挫折?卡斯蒂尔女王伊莎贝拉二世为什么决定资助哥伦布远航?哥伦布是如何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发现美洲新大陆与殖民时代来临、印第安人种族大灭绝存在怎样的现实逻辑及如何推动西班牙成为第一个全球性帝国的?本书将一一揭晓答案。 |
古希腊史 | 查尔斯·欧曼 | 《古希腊史》以希腊人的迁徙、发展、崛起、衰落为主线,以人口迁徙、地理、文明、战争为线索,剖析古希腊的发展,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古希腊历史画卷。希腊人究竟自何而来?他们为什么要在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建立殖民地?雅典和斯巴达分别由谁来建立?又分别是怎样的政治形式?为什么雅典和斯巴达崛起为希腊的霸主?而两个霸主之间又是怎样进行战争、联合,直到*后又全都突然衰落的?希腊和波斯帝国之间有怎样的纠葛?名垂后世的温泉关战役究竟是什么样的?雅典为什么会成为孕育古希腊哲学的土壤?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对希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底比斯的崛起为什么会昙花一现?马其顿王国是怎样征服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又为世界带来了什么?在本书中,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答。作为人类历史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古希腊的历史值得您细细品味。 |
里山异兽谭 | 早川孝太郎 | 本书是日本民俗学家、画家早川孝太郎的经典作品,收录了日本三河、横山等地区的老猎人等所讲述山野中出没的野兽的故事,主要以野猪,鹿和狸猫的轶事为主,既有猎人山民的口头故事,比如猎人射杀了体格异常的大野猪的故事、 母鹿被杀死后跟来的小鹿的故事、在村庄发生的可疑事件怀疑是狸猫的恶作剧……又有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诸如净琉璃姬与鹿、狸猫所变的文釜茶壶等,还有民俗掌故等组成的独特的传统世界,以取自日常生活的鲜活表达加上作者精心的文字加工而形成的民俗学经典作品。 |
世界历史的教训 | 卡尔顿·海斯 | 新史学经典,人类社会永不过时的警示。十八、十九世纪以来,帝国崩溃,民族国家兴起。在这股狂潮中,既有新兴国家的独立之可喜,也有争战残杀乃至引起世界大战这样的空前浩劫之可悲。海斯教授鉴于民族主义的盛行,乃著是书,分析民族主义的由来、种种表现及其导致的后果,以警醒世人,保持开放多元的国际观,努力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来自卡尔顿·海斯教授的追问引人深思:我们为什么要打仗?为什么,尤其是在当下这个时代,当我们大肆吹嘘"进步"、"科学"和"人道"的时候? |
我的思想与观念 | 爱因斯坦 | 《我的思想与观念:爱因斯坦自选集》(Ideasand Opinions)是英语世界广泛流传的爱因斯坦通俗著作集,自1954年出版以来,一直长销不衰。本书在爱因斯坦本人亲自监督和协助下编选而成,收录了《我的世界观》(1934英译本,1953德语本)《爱因斯坦晚年集》中的重要篇目,及当时新发表的文章,共计121篇,是认识和研究爱因斯坦的必读书。本书汇集了从爱因斯坦最初的职业生涯到去世前的文章精华,内容涉及爱因斯坦对人生、科学、文化、教育、战争、友谊及社会问题的思考与见解,显示了爱因斯坦豁达的人生态度、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人类命运的深挚关切。 |
英国的防卫 | 利德尔·哈特 | 本书系著名历史学家李德·哈特在1939年二战期间写给大众的关于英国防卫的作品,全书从问题、基础的安全、战争前沿、陆军的重组与军队的改革五个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英国失利的深层原因,以及对于军队组织和战略战术军事思想方面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具体而言,从外交政策到军事局势,从英国到欧陆,从现实到历史,从大战略到步兵战术,从武器装备发展到价值观精神层面,本书论述得极为具体,既说透本质,又阐明操作性细节。其中提及的诸多问题和改革思路超越时空限制,对于今天依然不无启发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