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一仆二主 | 哥尔多尼 | 意大利喜剧作家哥尔多尼(1707—1793)的早期代表作之一。一位来自乡间的仆人特鲁法儿金诺在威尼斯同时服役于两个主人,而这两个同宿一家客店的青年主人正是一对在相互寻觅的情侣。特鲁法儿金诺凭着随机应变和手脚利索的本事,克服了各种困难麻烦,成功地担当起职责。他不仅促成了这对情人的结合,而且也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特鲁法儿金诺是一个下层劳动者的生动形象。他目不识丁,土气十足,为了糊口勉强任职,屡出差错,笑话百出,或把两个主人的箱笼和信件搞错,或同时侍候两个主人进餐,手忙脚乱,具有即兴喜剧假面丑角的趣味。他又机智灵活,信心十足,常常在“一仆二主”的秘密即将戳穿时,机变百出,巧为应付,渡过难关。并在恰当的时候,提出婚事申请,实现个人幸福。比起那些遇事不是束手无策就是盲目蛮干的富家子弟来,他在品格和才干上都要高出一头。作品突出赞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针砭了上层社会的门第金钱观念,肯定了年轻一代争取以爱情为基础的自由婚姻的勇气和行动,具有明显的反封建倾向。作品善于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构筑戏剧情境,戏剧冲突的展开繁富而不纷乱,巧妙而不做作,富有生活气息。语言风格自然而不庸俗,活泼而不轻薄,幽默的插科打诨中流露出对人生的严肃的评判。 |
法官和他的刽子手 | 迪伦马特 | 著名的贝尔拉赫探长是无可非议的主角,为主持公道、惩治犯罪而施展才华,从容面对上司的冷谈、重病的折磨、世俗的偏见,成为维护法律的一把利剑。故事讲述侦探长贝尔拉赫为追究大罪犯加斯特曼的罪行,多年跟踪,斗智斗勇,然而因为种种原因,狡猾的加斯特曼总是成功脱逃。直到这一次,探长的得力助手施密特被人枪杀,他自己的生命也因为胃病而来日不多,于是他精心设计,让凶手杀了加斯特曼,此后又揭穿了凶手,最终凶手在羞愧中自杀。 |
隧道 | 迪伦马特 | 《隧道》讲的是一个荒诞的故事:某个对危险异常敏感的大学生,乘一列开往苏黎世的火车从家返回学校。这趟线他每周往返。列车途径一条隧道。四周的乘客们处之泰然,而这个小伙子却发现了异常,这个隧道似乎比记忆中的要长。他找列车员、列车长询问,并穿过客车来到行李车,尽管列车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冲出黑暗的隧道,驶入金色的阳光里,但这隧道却始终没有尽头。他和车长又爬到了车头,发现司机已跳车,而列车正以未有过的超高速往前狂奔,更确切地说,是沿着两条铁轨,向未知的深渊里掉。小伙子和列长则处在列车的最底层,身子压在机车的挡风玻璃上。“没有办法。上帝让我们跌落,我们只好往他那儿冲去”。小说在这里结束了,后事呢?不得而知。应该说,这篇作品中是不难理解的,虽然荒诞,并且缺少通常所谓的结局。因为它的情节异常简略,没有什么枝蔓,而人物则更单纯,除对危险的本能惧怕外,未见其它深层的情愫。翻开这篇小说,读者便很自然地被作者引上他的轨道,沿着“象征”这条隧道,如作品的主人公一般,跌入作者思想的深邃处。这掉进灾难深渊的列车,不难让人联想到人类社会,而渎职的司机、麻木的乘客,刻板的车长,也很容易使人看出他们所代表的各社会阶层。作者想揭示的、是人类社会的堕落,即人们双手创造的发达的科学和严密的社会组织、正将人们引入深渊,纵然有个别人省悟、竭力挽救,但这一切已纳入程序,任何努力都是徒然。 |
老妇还乡 | 迪伦马特 | 瑞士剧作家迪伦玛特的三幕悲喜剧。主人公是位63岁的老妇,女大财主克莱尔·扎夏娜西安。她出生在欧洲中部的一个小城居伦。45年前,她与一位青年伊尔相好,怀孕后横遭遗弃。她去控告伊尔,伊尔用一瓶白兰地收买了两个伪证人,他们作假证说与克莱尔睡过觉,克莱尔于是败诉,从此流落他乡,沦为妓女。如今,她重返故乡,立意报仇。此时的小城居伦正面临一场经济危机,女大财主将莅临故乡,给人们带来了希望。老妇人克莱尔前呼后拥出现在车站上,抬来一口黑棺材和一头黑豹。市长派小商人伊尔去向财主求授。伊尔自恃与克莱尔有段旧情,一口答应。女财主答应捐助10个亿,一半用于振兴工业,一半平分给全市居民。但有一个条件,她要用这些钱换取一条人命。在宣布这消息的大会上,女财主公布了伊尔过去的罪行。于是人们开始大捞实惠。伊尔越来越明白人们要以他作牺牲了。伊尔向市长、警察局长、牧师求救,都未奏效。他想远走高飞也不行了,而克莱尔正在加紧策划谋杀伊尔。市长给伊尔送来手枪,要他悄悄结束自己的生命。伊尔要求召开审判会,会后在市民们的围堵中,被克莱尔雇来的刽子手夺去了性命。于是,女财主让人抬着装有伊尔尸体的黑棺材,称心满意而去。此剧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万能的现象,在最怪诞的剧情中道出了一定的哲理,艺术上则采用悲喜剧手法,取得很强烈的戏剧效果。 |
王后的项链 | 大仲马 | 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历史小说,小说描写的是发生在路易十六宫廷中的一个真实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是法国大革命前夕处于风雨飘摇中的路易十六王朝的真实写照。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夜访旧王室的一个落魄失意的后裔拉莫特夫人,对她慷慨解囊,好意相助。拉莫特夫人阴险毒辣、野心勃勃、反而恩将仇报。她怂恿王后买下一串价值连城的钻石项链,又利用了罗昂主教对王后的痴情、费尽心机,制造骗局,从中骗取了项链,几乎使王后身败名裂,最后,她终于被识破,打上烙印后锒铛入狱。 |
三海妖 | 欧文·华莱士 | 《三海妖》(《THE THREE SIRENS》)是美国最受大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欧文·华莱士的作品。故事描述了现代社会对另外文明社会的探查。讲述的是一个岛国。在一群优秀的科学家们进去之前,无人知晓。在他们走了之后,还会无人知晓。咳,除了华莱士和他笔下的人物们。本来就无人知晓。 他一封信、一封信、一个人物、一个人物、一个场景、一个断面地切近虚假的真相。他讲了一个多数人类之外的婚姻、性等生存模式。当然,还有如厕。单单说说男女通用的公厕,就足以说明一切了。那个岛国的行为对那些人类精英的代表说,让文明见鬼去吧。华莱士觉得岛国更先进和文明,超出了美国模式的一大截。还有华先生笔下的那些正直热情善良勇敢的人们。 |
圣地 | 欧文·华莱士 | 圣母玛利亚将于某年某日在法国某地显灵的秘密一经传出,世界各地的人们蜂拥而至。朝圣者形形色色,朝圣的目的也大相径庭,人群中有虔诚朝拜的信徒;有搜新猎奇的记者;有年轻漂亮的女演员;有沽名钓誉的商人;有怀着鬼胎且化名他人的大国政要;有图谋伺机滋事的恐怖组织成员……作者将充满金钱、情爱、权力等人欲横流的现实世界聚焦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世界宗教圣地),特定的时间(假设中的圣母显灵的日子),演化出一幕幕悬念层生、高潮迭起的传奇故事。 |
箴言 | 欧文·华莱士 | 在意大利的一个考古现场,圣经专家蒙蒂教授找到了基督的弟弟詹姆斯于一世纪初所写的第一个真本福音——《国际新约》。愤世嫉俗的出版界公关大员兰德尔应邀参加宣传工作。然而,就在其为宣传《国际新约》搜集背景材料的过程中,他越来越觉察到这项不可思议的发现的可疑性和诸多破绽,并发觉自己越来越深地陷入了爱情、复仇和谋杀的极其危险的境地之中…… |
洛杉矶的女人们 | 欧文·华莱士 | 查普曼博士和其调查小分队对洛杉矶的已婚妇女进行了现状调查。该调查触及到每个人的隐私,撞击着每个人的心灵,并引发出各种各样的矛盾。五个男人(小分队成员和乔纳斯)和六个女人的错综复杂的经历淋漓尽致地揭示了美国社会各种代表人物的丑态,空虚和追求。 |
拉贝日记 | 约翰·拉贝 | 《拉贝日记》(英文:The Diaries of John Rabe)作者是德国人约翰·拉贝。该书是作者的亲身目击南京大屠杀所作的真实记录。1997年,《拉贝日记》出版。在标志着中国开始全面抗战的卢沟桥事变60周年的时候,这部被长期尘封且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资料的首次出版面世,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拉贝日记》后被译为中、英、日、德四种语言,被公认为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的史料。 |
第二十二条军规 | 约瑟夫·海勒 | 美国作家约瑟夫·赫勒的长篇小说。“黑色幽默”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尤素林是美国空军轰炸员,他所隶属的飞行大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扎在意大利以南地中海的皮亚诺扎岛(这个地方实际并不存在,是作者虚构的)。尤素林一直怀疑别人都在暗算他,企图置他于死地。他千方百计地保全自己的生命,时时刻刻想要逃离战争,一再要求遣送回国。他寄希望于第二十二条军规,但又无法逃脱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束缚。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一切精神失常的人只要自己提出申请,皆可立即遣送回国。尤素林为此而称病装疯,以这个理由要求遣送回国。可是第二十二条军规又规定,任何人只要提出自己精神不正常,就证明他是精神正常的。因此尤素林永远不得以精神不正常为理由而被遣送回国。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完成三十二次飞行任务者,可以不再执行任务。可是第二十二条军规又规定,在停止执行任务之前,必须服从上级命令,不得违抗。而尤素林完成了规定的飞行次数以后,指挥官又命令给他不断增加任务,因此他就得永远执行飞行任务,直至被德军炮火打死。原来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不存在的,并没有写在什么文本上的。它不是特指某个具体的社会现象,而是“超现实”,代表一种任意捉弄和摧残人的乖戾的力量,象征着统治世界的残暴和专横,象征灭绝人性的官僚化体制,也可以说就是荒诞和疯狂世界里的人生法则。它荒谬悖理,因此显得滑稽可笑;但它又处处与人为敌,折磨人,压迫人,因此令人恐怖,使人觉得无法抗拒。赫勒通过这个非理性的形象,对资本主义社会里荒诞的人生状态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暗喻着小人物走投无路的绝望的生活处境。他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把痛苦和不幸写成可笑的,而在那滑稽幽默的可笑声中响彻着一种令人震惊和可怕的东西,使读者更深刻地意识到现实的荒诞,思索自己的命运。 |
假曙光 | 伊迪丝·华顿 | 《假曙光》描写的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纽约,富家子刘易斯•雷西去欧洲旅行时,父亲委托他购买意大利名画创建“雷西画廊”,结果在欧洲受到年轻美术评论家罗斯金等人指点的刘易斯,与以老雷西为首的守旧老纽约人在艺术品味上产生了极大的分歧,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极具讽刺意味的事件。 |
老处女 | 伊迪丝·华顿 | 《老处女》反映的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纽约生活,围绕着一个私生女蒂娜,展现了夏洛蒂和迪莉娅两个堂姐妹之间的争斗。礼俗对个性尤其对女性的压抑在这篇小说中揭示得淋漓尽致,深入细腻的心理描写充分展示了伊迪丝•华顿的艺术特色。 |
石榴籽 | 伊迪丝·华顿 | 夏洛蒂-阿什比在家门口的台阶上停下了脚步。夜色涂抹着三月里这个明媚的下午,喧嚣的都市生活正达到高潮。她转身背对那一切,在老式大理石地面的门厅站了一会儿,然后将钥匙捅进了锁孔。里扇门窗垂挂着的吊帘使室内的光线变得很柔和,暖暖融融而又朦朦胧胧,让人看不清里面都有些什么。在刚嫁给肯尼斯-阿什比的那几个月里,她总是喜欢每天在这个时候回来,回到这所久已被商业和时尚遗忘而显得安静的屋子中来。 |
天真时代 | 伊迪丝·华顿 | 又名《纯真年代》,是伊迪丝·华顿的代表作,小说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纽约上流社会为背景,讲述了贵族青年纽兰·阿切尔在传统女性梅·韦兰和自由奔放的艾伦·奥兰斯卡之间艰难抉择并最终走向成熟、实现自我的故事。阿切尔出身于正宗的上流家庭,他在不可动摇的传统习俗中长大,循规蹈矩地过着有闲阶级的平静生活,他与大家闺秀梅·韦兰的婚事也称得上金玉良缘。但这位年轻绅士与他的同类稍有不同,他喜欢读书,喜欢思考,见过更多的世面。因而,他对于传统习俗的束缚与压抑有较深的感受,对墨守成规的枯燥生活不时产生反感。于是,当焕发着自由精神的埃伦·奥兰斯卡出现时,他被她深深吸引,并由同情转为爱慕。奥兰斯卡也因阿切尔的真诚相助而对他倾心。然而,面对威力强大的社会传统习俗,他们的爱情注定逃脱不了悲剧的结局。 |
一瓶毕雷矿泉水 | 伊迪丝·华顿 | 坐着心热而气短的“老爷车”在险象环生的小道上挣扎子两天,又雇了一匹烈马骑了两天,雅典美国考古学校的小伙子梅德福心里不由得纳罕,他古怪的英国朋友亨利-阿尔莫汉为什么要住在沙漠里呢。 |
元旦 | 伊迪丝·华顿 | 《元旦》 这部小说中以美国社会转型时期为背景,揭示了伦理道德情境的特殊性以及伦理道德规范的时空性,表达了华顿伦理道德相对性的观点.虽然华顿的伦理道德相对论 观点对当时纽约上流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做出了批判,但华顿并未冲破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桎梏.华顿在伦理道德的理想之路上做出了努力,但最终还是回归到传 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范畴内,这就决定了她笔下的女主人公利奇只能成为传统伦理道德的牺牲品而不是掘墓人 |
火花 | 伊迪丝·华顿 | 《火花》通过一个年轻人的视角,展示了一个心地单纯、性情豪爽的银行家德莱恩跟社会习俗格格不入的一些表现,使故事悬念丛生,直到最后才揭示了这种表现的根源。伊迪丝•华顿对十九世纪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的敬重在这篇小说中充分反映出来。 |
阿达拉 | 夏多布里昂 | 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著,1801年出版的这部中篇小说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开始的标志。作品以主人公自述形式,描写了阿达拉与异教青年夏克达斯的爱情悲剧。印第安青年夏克达斯,随父与其他部落作战,战败被俘后,一个西班牙老人洛拜司收他为义子。后来,他又被敌部落俘去,将施火刑前夜,爱上他的敌酋长女儿阿达拉解救了他。二人逃至深山密林,沉浸在爱情的幸福中。他们的爱恋越炽烈,阿达拉越忧伤。一天阿达拉倾吐了她的身世:她不是酋长的亲生女,她的父亲叫洛拜司。夏克达斯知道她是义父的女儿,决心娶她为妻,但阿达拉痛哭不已,因她母亲已将她皈依基督教,深深的爱与不能与异教徒结婚的矛盾折磨着她。这时,一位老教士邀请这对年轻人与他的教民一起过男耕女织的宁静勤勉的生活。但是有一天阿达拉忽然生命垂危,向神父和夏克达斯讲:她出生时虚弱难活,母亲向神灵许愿,若女儿能活,就将女儿的处女贞洁奉献给神灵,再不能有丈夫。母亲临终前,阿达拉又对着圣像发誓,若有违背,母亲将堕入地狱。当长老安慰她并答应写信给主教免去这一誓言时,阿达拉说已经太迟了。为了拯救母亲灵魂,她已经服了毒药。阿达拉成了宗教的牺牲品。夏克达斯最终也皈依了基督教。 |
墓畔回忆录 | 夏多布里昂 |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作者死前两年完成的这部巨著,确是道出了他内心的真实。这真实的主题就是伤逝,叹人生短暂,哀时光易逝,用文字与手中的笔挣扎着反抗时间。把往昔留住,把现在留住,把未来留住,在追忆逝水年华中,我想重新爬上我的美好岁月的山坡……浪漫主义文学赞成者或反对者,回忆录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传记文学之研究家或爱好者,死亡文化之研究家或厌恶者,大中学生……一个挣扎着反抗时间的老人,终于敌不过时光的流逝,完成从摇篮到墓地的长旅……大约七十岁的时候,他在圣马洛港外一座名叫格朗贝的孤岛上,为自己选定了一块墓地。十年后,他被安葬到这里,没有墓碑,没有铭文,没有装饰,只有无名方石一块,上面立着粗硕的十字架。孤独地,骄傲地,默默地面对大海……这坟墓的墓志铭很长,名字就叫《墓畔回忆录》,其中有这样的话:生命于我是不适合的,死亡于我也许更加相宜。(La vie me sied mal, la mort m'ira peut-être mieux.) 一种更文艺的翻译版本是:生不如意,但愿死后顺遂。 |
我弥留之际 | 福克纳 |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意识流小说。写农民安斯·本德仑的老婆艾迪死后遗体运往墓地安葬的历程。本德仑全家带着棺柩,向墓地进发,一路上遇到各种各样的磨难。尸体发臭了,一个儿子想要把棺材烧掉,被送进疯人院。他们遇到洪水,另一个儿子为了不使棺材掉进水里,被大车压断了一条腿。经过6天的跋涉,他们受尽种种折磨,终于抵达墓地。安葬了艾迪以后,安斯配了假牙,又找了个新的妻子。女儿本想到镇上去打胎,结果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遭到一个药房伙计的侮辱。小说采用多角度的写法, 全书共59节,每节是一个人物的内心独白。在15个叙述者中间有7个是本德仑家族的成员,其他或是邻居或是旅途中遇到的人。这部作品往往被看成是现代的《奥德修记》,不过描写的不是现代人克服种种艰难险阻而完成英雄业绩的历史,而是他们那种可悲而又可笑的人生历程。 |
哈尔罗杰历险记 | 普莱斯 | 《哈尔罗杰历险记》以哈尔和罗杰两兄弟为贯穿整套丛书的主人公,每本书讲述一次探险活动,如追捕偷猎匪徒保护野生动物、考察大堡礁、猎捕某些珍奇动物等等。在这套丛书中,普赖斯塑造了哈尔、罗杰这两位勇敢机智的少年英雄形象。他希望青少年都能成为哈尔、罗杰那样的人:学识渊博,体魄健壮,正直、勇敢,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他在书中大声疾呼:要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动植物是人类的朋友,不要把它们斩尽杀绝;他谴责人类中的某些分子的凶残、自私、狠毒,在他看来,这些人远远不如大森林中那些四条腿的野兽;他热情歌颂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爱。整套丛书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家正直、乐观的精神,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
烟 | 屠格涅夫 | 《烟》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创作的长篇小说。《烟》写于1865年11月至1867年1月,发表在《俄国导报》杂志1867年第2期,同年出单行本。列特维洛夫出国学习农业,在德国的游览胜巴登等待他的未婚妻塔吉亚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十年前热恋过的伊莲娜。他们曾热烈相恋,但伊莲娜为追求豪华生活而抛弃了他。她现在是位将军的妻子,在社交界享有很高的声望。重新相遇,使她又燃爱火,列特维洛夫经不起诱惑,残酷地撕毁了与未婚妻的婚约,要偕伊莲娜出走。但十年的豪华生活使伊莲娜中毒太深,放弃了出走的机会,为了贵族式的虚荣豪华生活她再一次抛弃了他,而列特维洛夫只好只身回国。 |
猎人笔记 | 屠格涅夫 | 著名小说《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优秀作品之一。全书共25个短篇,自1847年起在俄国进步刊物《现代人》上陆续发表。小说以俄罗斯中部地区的自然景色为衬托,以农民与地主的生活为主要内容,广泛深入地描绘了19世纪中叶俄国农村的习俗风貌,展示了在罪恶的农奴制度下人民苦难的生活图景。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勤劳淳朴、心地善良、聪明能干的农奴形象,如善于营生的霍尔和对大自然有高度审美感的卡里纳奇(《霍尔与卡里纳奇》);无师自通的天才歌手雅可夫(《歌唱者》);热情真挚,品德高尚的农家女阿库丽(《幽会》),等等,同时也描绘出一幅幅逼真的地主贵族肖像,其中有刚愎自用,骄横专制,奢华无度的彼得·伊里奇伯爵(《莓泉》);被别林斯基称之为“举止温文尔雅的恶棍”宾诺奇金(《总管》)等。小说文字流畅而富有音乐性,其充满诗意的笔调,精确地再现了恬静优美的俄罗斯风光,表现出浓厚的抒情色彩。作品发表之初,其强烈的反农奴制倾向及温和的人道主义思想,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密切注视,当时的进步思想界称其是对农奴制的“一阵猛烈的炮火”,是“一部点燃火种的书”。作品成集出版后引起了沙皇政府和地主贵族的极大恐慌和仇视,作者因此而被沙皇放逐。继《猎人笔记》之后,屠格涅夫除写了许多诗歌,剧本,散文和书简外,还创作了《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等多部著名长篇小说。 |
少年 | 陀思妥耶夫斯基 | 《少年》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1875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在《少年》中,作者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主人公阿尔卡季十九岁时的几段难忘经历,体现了主人公逐渐走向思想成熟、性格完善以及精神丰富的过程。这部小说打破了传统教育小说单一的线性层次,而体现出现代成长小说丰富的多层内涵,作者大胆地把社会小说、悬疑小说、心理小说融入教育小说之中,并以戏剧化手法使之融合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