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第二性 | 波伏娃 | 法国存在主义思想家、文学家西蒙娜·德·波伏瓦著,1949年出版。本书以十分坦诚的态度,大胆而深入地探讨女性的人生和地位。指出妇女之所以屈从于男子,成为男人的第二性,是由长期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力量和传统势力造成的,而不是由女性先天的特质决定的。因此,任何人都不应阻止妇女选择独立自主的、真正体现自己价值的生存方式。论证了身体的构造不能决定人命运的观点,指出作为自然人的男性与女性的差别,包括某些已被人们公认为常理的差别,都是荒谬的成见,是历史上男女不平等的产物。在西方社会中,虽然妇女权利得到法律承认,但只是抽象意义上的权利,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妇女的权利常常被传统习俗所限制。作者颇有见地的提出了妇女运动的新战略:必须重新分析女权运动,坚决摒弃迄今为止两性之间无价值的争论,切实有效地提高全体妇女的自主意识,打破一切社会成见及自身的心理偏见,争取完全独立和男性完全同等的权利。只有这样,妇女才能获得自由、尊严及独立的人格。作者由于在书中为改善妇女处境提出的某些观点,触犯了宗教信念,而受到罗马教廷的指责,并把该书列为禁书。但该书问世后,轰动一时,受到好评,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现代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经典。 |
化身博士 | 斯蒂文森 | 又译《杰克尔博士和海德先生的奇迹》。英国作家史蒂文生的长篇小说。主人公杰克尔是位医学博士,他决定把人身上的善与恶的本性分开,使二者摆脱互相制约。为此目的,他发明了一种药物,并且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服药以后,高大的杰克尔变成一个瘦小的人。杰克尔给他取名海德。海德集中了杰克尔的全部邪恶,胡作非为,无恶不作。他再服下药物,又变成受人尊敬的杰克尔。久而久之,杰克尔身上的邪恶占了上风,海德服药已不起作用,无法复原,他终于杀了人。这时杰克尔感到自己的实验失败了,最后只好用自杀来摆脱可怕的海德。 |
奥勃洛莫夫 | 冈察洛夫 | 俄国作家И.А.冈察洛夫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描写奥勃洛莫夫的童年、恋爱和事业塑造奥勃洛莫夫性格。奥勃洛莫夫本性温柔善良纯洁诚实,享受过高等教育,有条件成就一番事业。但他在自己闭塞的庄园,远离都市文明的“奥勃洛莫夫卡”度过童年,那里农奴家仆的侍候,父母亲属的溺爱把他变成四体不勤的少爷,形成他怠惰、慵懒,只会冥想害怕变动的性格。这性格伴随他一生,使他学无所长,做无成就,未及中年就成了一个离群索居,足不出户,卧床不起,胖得发愁的地主。作家描写奥勃洛莫夫的恋爱以及他和新兴企业家的交往,用爱情和友谊振奋不了奥勃洛莫夫来表现“奥勃洛莫夫性格”的本质,说明它是一种腐蚀人的灵魂,吞食人的生命的顽固力量。奥勃洛莫夫形象出现在农奴制废除前夜,加深了人们对农奴制腐败本质及其灭亡规律的认识。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杜勃罗留波夫曾写专文《什么是奥勃洛莫夫性格?》阐述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
安徒生童话 | 安徒生 | 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创作的童话合集而成。作品发表于1835~1873年。安徒生一生创作了168篇童话故事,最著名名的有《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小意达的花》、《打火匣》等等。童话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作者以大胆丰富的幻想、绚丽多姿的笔触讴歌人类灵魂的真、善、美,赞颂人类对美与爱的追求,同时以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描写现实社会的贫富不均,把真挚的同情倾注于贫弱无助的底层人民身上。此外,作者善于把讽刺的锋芒隐蔽在轻松诙谐的气氛中,以幽默所特具的力量或讽刺统治者,或嘲笑人性的痼疾。安徒生早期作品格调清新明朗,幻想浪漫离奇,中晚期流露出较多的悲观、感伤情绪。安徒生童话在世界儿童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童话作为一种自觉的个人创作进入文学殿堂,为文学童话的创作奠定了基石,扩展了童话的表现领域,把大量现实生活引入童话世界,为童话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安徒生童话包容了许多他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使之不仅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而且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后世儿童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
木偶奇遇记 | 科洛迪 | 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科洛迪的长篇童话。1880年在《儿童日报》上连载,1883年出版单行本。老木匠杰佩托用一段木头做了一个木偶,取名为匹诺乔,意思是小松果。他长着长长的鼻子,戴着一顶尖帽。他非常顽皮,老杰佩托为了能让他上学,下雪天卖了自己惟一的外套,给匹诺乔买了一本识字课本,他却卖了课本去看木偶戏。他还非常轻信,偶尔得到几个金币想给老杰佩托买件外套,却听信了猫和狐狸的谎言去种金子,结果金币被骗走了。天蓝色头发的仙女救了他,他也准备好好学习了,却经不起诱惑,一再地犯错误。他说 一次谎,鼻子就会长出一截。在经历了种种历险之后,他逐渐改掉了贪玩、逃学、说谎的毛病,最后还变成了一个黑头发、有着明亮大眼睛的真正的孩子,养活年老的杰佩托。作品叙述了小木偶皮诺乔的神奇经历,也表现了小木偶纯洁无邪、正直的美好品质。想像奇妙,情节惊险、生动,语言幽默,富于教育意义,问世以来深受各国小读者喜爱。 |
规训与惩罚 | 福柯 | 法国福柯著。发表于1975年。该书开篇以令人震惊的笔触描绘了1757年车裂死囚的残酷场面,继而详列80年后关押青年罪犯的巴黎监狱的单调日常生活,从而转入该书的主题:探讨惩罚犯人方式的重大转变之深层意义。认为,推动刑罚改革的动力不是出于对人的身体的尊重,而是为了实现一种更有效率的法律和社会秩序。封建专制制度的权力被过度使用且公开展示,其作用于主体的后果是不规则的、功能失调的。刑罚制度的改革体现了一种新型权力机构的组织方式,或者一种新型社会关系的组织方式,福科将其称之为“规训”权力。这种新的权力体制借助各种方法来组织、训练和征服人的身体,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顺从的、富有生产力的和训练有素的劳动力资源,即生产出“听话的身体”。福科在该书中考察了规训权力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规训权力不仅体现于监狱、军队、医院、学校、工厂等等场所,而且它通过犯罪学、心理学、医学等等科学而作为知识规范、控制着整个社会。即这些知识区分了正常与反常、合法与非法,并建立了一套与正常状态相联系的标准和价值,现代社会不是通过明显的压制而是通过这些标准和价值来对人加以管制。该书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激烈的反响,而福科本人称该部著作为“我的第一部著作”,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
疯癫与文明 | 福柯 | 米歇尔·福柯的博士论文。最先由巴黎出版,书名为《疯癫与非理智-古典时期的疯癫史》(Folieetderaison:histoiredelafolieal’ageclassique)。1965年,该书根据缩写本出版了英译本,在英译本中福柯根据全本中的一章“欲望的超越”缩写的“激情与澹妄”补充了一些内容,因而书名也改为《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Mad-nessandCivilization:AHistoryofInsani-tyintheAgeofReason)。全书共分为11个部分。包括前言、“愚人船”、大禁闭、疯人、激情与澹妄、疯癫诸相、医生与病人、大恐惧、新的划分、精神病院的诞生和结论。书中福柯全面考察了从文艺复兴到今天,造型艺术、文学和哲学中所体现的疯癫对于现代人的意义。力图说明,疯癫是“社会空间”中的一个知觉对象,它是在历史过程中由许多方面建构成的,是由多种社会实践捕捉到的。它不能简单成为思辨理解的分析对象。 |
灵界见闻录 | 史威登堡 | 艾曼纽·史威登堡著,记载了他1747年至1765年间在灵界的所见所闻所感。史威登堡(e.swedenborg),在后半生30年间所经历之灵界事物,被誉为“西欧历史上最伟大、最不可思议的人物”,他所着的《灵界记闻》厚达8大册数千页,其中大部分至今被慎重的保存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内。据史威登保所言:“全部都是自己进入灵界的所见所闻,或是与灵交往所得来的知识。”美国诗人布朗尼克、日本禅学家铃木大拙都对他的着作给予很高的评价。「前后凡二十余年,我屡次把肉体留置于人间,成为脱壳的灵体,出入于人类死后的世界......」,史威登堡目击到死亡和死亡后的生命。他说当人肉体死后,马上接著的是一段心灵自醒的时段,在这个时段,世间所带的面具全被溶解了,呈现在眼前的只有真实的自己,在此时,每个人用自己所相应(内心)的习性(指主导欲望),去塑造他自己的永生。具有神圣的或精神层面欲望(道心为主)的人进入天界;具有世俗的或物质层面欲望(尘心为主)的人进入地狱。地狱界的惩罚,乃是居住于该处的灵体自己招来的,而整个天界也因欲望中不同的善而分成不同的团体。也就是一个人在人世的生涯,将直接决定死后要永远生活的世界,凭自己在人世生活时,灵的内心最倾向于那一个世界,死后,灵体将凭著自己的(主导信愿)意志,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世界。 |
新爱洛伊丝 | 卢梭 | 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书信体小说。写于1761年。平民知识分子圣普乐在贵族家担任教师,与他的学生、贵族小姐朱丽发生恋情,受到朱丽父亲的阻挠,最终酿成悲剧。封建等级制度是他们不幸的根源。作品细致的心理刻画和情景交融的格调,赢得了无数读者的赞赏。在欧洲感伤派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故事发生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小城克拉郎,平民圣普乐当了贵族小姐朱丽和她的表妹克莱尔的家庭教师。不久,朱丽和圣普乐相爱了,但遭到她父亲的反对,因为他已经将她许给了俄国贵族沃尔玛。圣普乐被迫与朱丽分离。朱丽在父亲的恳求下结了婚,成为贤妻良母,她把自己与圣普乐得关系坦诚地告诉了丈夫,得到沃尔玛的理解,他邀请圣普乐回到克拉朗。圣普乐周游了世界,6年后重新见到朱丽,他虽然想同朱丽鸳梦重温,但朱丽没有越雷池一步,她因跳入湖中救落水的儿子,染病不起,临死时希望圣普乐照顾她的一家,并与克莱尔结婚。圣普乐答应照顾她的家人,却拒绝和克莱尔结婚。 |
巴马修道院 | 司汤达 | 183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巴马修道院》是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重要作品。小说以虚构的巴马小公国为背景,反映1796至1830年意大利北部人民反抗封建统治,争取自由独立的正义斗争。小说主人公法布里斯仰慕拿破仑,辗转到了前线,参加了滑铁卢战役。后来,他在姑姑琪娜(莫斯卡首相的情妇)的帮助下,到神学院学习,毕业后任巴马大主教第一助理。他为追逐江湖女戏子出了人命案,只得逃出国境,后被莫斯卡的政敌骗回巴马城而被捕。他入狱之际,与监狱长的女儿克莱莉娅相逢,二人一见倾心。法布里斯濒于被害,琪娜请求巴马大公帮忙营救。大公爱慕琪娜姿色,趁机要挟琪娜做他的情妇,哪怕只有一次,琪娜无奈,只得应承。后来,无罪释放的法布里斯被任命为巴马副主教,他在晚会上见到了已是克列桑齐侯爵夫人的克蕾莉亚。于是,他经常在侯爵府邸附近的教堂布道,以求见到克蕾莉亚。这对情人经常幽会的第二年,克莱莉娅生了儿子桑特里诺。不久这对情人的儿子病死,克莱莉娅悲痛万分,认为这是上帝对她的惩罚,悒悒而死。法布里斯此后到巴马修道院隐居,一年后死在那里。作品反映了当时宫廷的阴谋与斗争,抨击了专制统治的残暴。其情节跌宕起伏,心理刻画细腻,书中有关滑铁卢战场的描写,尤为精彩。《巴马修道院》被巴尔扎克称为“五十年来最美的书”。斯丹达尔还有长篇小说《红与黑》、《阿芒斯》、《拉弥埃尔》,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及一些著名游记。他被公认为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巴马修道院》有1979年上海译文出版社郝运的中译本。 |
帕利亚诺公爵夫人 | 司汤达 | 《帕利亚诺公爵夫人》是司汤达创作的短篇小说。叙述了一起贵族家庭常有的事情:女主人与年轻的男侍从偷情。司汤达没有过多地描写偷情的场面,倒是对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作了详细的描写,更费了不少笔墨,对教廷内部你死我活的斗争,作了逼真的展现。两个偷情者当然被处死了。甚至连腹中的胎儿都不放过。封建大家族里,这种残无人道的私刑制度令人触目惊心。 |
岸边的圣方济各教堂 | 司汤达 | 《岸边的圣方济各教堂》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短篇小说。描写“意大利激情”的小说,教皇的侄媳康波巴索王妃表面冷漠、清高,谨守妇道,实际上充满了不可抑制的情欲。她与法国驻教廷的使馆随员,法国摄政王的私生子暗通款曲。但她一心要独享情夫的情爱,一旦得知他移情别处,便与教会的野心家勾结,派人暗杀了情夫。司汤达在描写这对青年的情爱波折时,附带了几笔,便把当时教会任人唯亲,编织裙带关系,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互作私人交易的丑恶事实揭露无遗。 |
米娜·德·旺格尔 | 司汤达 | 《米娜·德·旺格尔》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短篇小说,《两世界评论》刊发。写于1829年12月至1830年1月间。其后又几经修改。但司汤达生前未拿出发表。直到他死后十一年巴黎的《两世界评论》才将它刊发。在司汤达的作品中,这是少有的描写德国人的作品之一。 米娜·德·旺格尔出身于德国大贵族家庭。她父亲因厌恶非正义的征战,受到宫廷的监视,最终忧郁而死。她为了追求自身的幸福,离乡去国,来到巴黎,堕入了爱河。为了达到目的,这个爱幻想的德国姑娘不惜纡尊降贵,乔装改扮,来到她私下热恋的人家里做女佣,不料因高兴过度,吐露了秘密,酿成悲剧,最后以身殉情。司汤达通过这个哀惋曲折的爱情故事,展示了德国人与法国人性格上的差异以及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小说的女主人公米娜·德·旺格尔在作者的人物画廊里,是一个有血有肉,光彩夺目的人物。 |
苏城舞会 | 巴尔扎克 | 《苏镇舞会》发表于七月革命前夕的1829年,尚属巴尔扎克的试笔之作。作品描述了一个贵族小姐的不幸的婚姻。她由于贵族经济的衰败和封建门阀观念的日趋破灭的影响,导至婚姻的悲哀。作者形象地刻画了复辟时期贵族的尴尬地位。 |
阿西莫夫短篇小说集 | 阿西莫夫 | 阿西莫夫(1920一1992),美籍作家、生物化学家。他是一位撰写科幻小说和科学普及读物极有成就的多产作家,著书500多册,曾获得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共收录了阿西莫夫短篇小说43篇。 |
丛林中的艰苦岁月 | 苏珊娜·穆迪 | 《丛林中的艰苦岁月》是自传,是随笔,是短篇小说集,又因贯穿着移民拓荒主题而类似长篇小说。作者苏珊娜·穆迪是加拿大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好手笔,在如实描绘拓荒生活的同时,屡有独到的见解与思考。从久远的丛林中流出一股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真性格的清泉,观之平淡,品之味永,意味深长。一个半世纪的岁月风霜,使其风采不减,魅力依旧,感动着世界各地读者,深受他们喜爱。 |
患难与忠诚 | 查尔斯·里德 | 《患难与忠诚》, 作者查尔斯.里德。杰勒德是荷兰特尔哥城一个布革商的儿子。他与玛格丽特真情相爱,却遭小人暗算,被迫流落他乡,走上坠落之路,遭刺得救后皈依宗教并成为一名出色的修士。在教堂偶遇已为他生下一子的玛格丽特,得知真相后因极端的宗教信念,不敢留恋世俗情爱,躲进山洞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因玛格丽特夜怀抱幼子再三苦劝,才迁出隐居处,成为教区神父但不幸也随之而来...... |
小偷日记 | 让·热内 | 《小偷日记》名为日记,只是托名而已,它以自述体记录的主要是热内1932年到1940年间的经历。而1936年到1937年穿行欧洲8500公里的流浪生活构成主体。小偷日记是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的.小说更多的是对自己心理感受的描写和对灵魂的解剖:我一出生便被母亲遗弃在公共救济院,我的父亲一直是一个谜。直到21岁,我才拿到了一张出生证。我横下心来当小偷.很难确定是在我人生的哪一个时刻。总之有一段时间我以偷盗为生,或者出卖色相——我是一名地道的同性恋者。从梅特勒轻罪教养所逃出来之后,为了领取入伍补助,我与军队签订了5年的服役合同,然而没过几天,我就偷了军官的行李箱开了小差。 |
黄色房间的秘密 | 加斯东·勒鲁 | 讲述一位教授的女儿独自在房间里,突然发出惊人的喊救声,赶来救助的教授与助手不得其门而入(这是个上锁的房间),只听到房内传来枪响,另一边赶来救助的仆人则发现窗户也是从内上锁的,等到他们合力破门而入,教授女儿已倒在血泊之中,房间里却没有任何凶手的身影。该书是推理史上第一部密室杀人长篇经典,被誉为“不可模仿、不可超越的推理小说杰作”。日本推理文坛泰斗横沟正史在《本阵杀人事件》中称其为“永远的杰作”。书中的不可能犯罪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创了密室犯罪的先河,对后世作品影响深远。阿加莎·克里斯蒂第一部小说的灵感也源于此。 |
歌剧魅影 | 加斯东·勒鲁 | 小说以第一人称写作,身为记者的作者随着调查和采访的深入,讲述了宏伟壮丽的巴黎歌剧院里闹鬼的事。歌剧院经理德比埃纳先生和波里尼先生辞去经理之职后,如释重负;他们的继任者蒙沙尔曼先生和里夏尔先生上任伊始,有个亲眼见过歌剧院幽灵的置景工猝然吊死在舞台下面的台仓里,把德比埃纳先生和波里尼先生的告别辞行晚会给搅了;新任经理又受到歌剧院幽灵先后两次敲诈,四万法郎神秘地不翼而飞;著名女歌星卡洛塔竟然在演唱拿手曲目时走调,癞蛤蟆般的鼓噪甚至惊得剧场大厅里的枝形吊灯都掉下来,当场砸死已被里夏尔先生指定去接替幽灵的领座员吉里太太职务的看门妇,卡洛塔含羞结束了自己的艺术生涯;取而代之的歌坛新星克里斯蒂娜,师从所谓的“音乐天使”,亦即歌剧院幽灵,在《浮士德》中,她用自己的全部心灵去演唱玛格丽特一角,演至最后一幕,她用超凡脱俗的歌声呼唤天使,她的身体仿佛腾空而起,拉着全场为之震颤的观众一起展翅高飞,每个观众都以为自己插上了翅膀,这时舞台上突然陷入一片黑暗,观众几乎来不及发出惊叫,灯光又重新照亮舞台,但克里斯蒂娜却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了,被劫持了;克里斯蒂娜失踪后,她的心上人夏尼子爵也不知去向,子爵的兄长菲利普伯爵又意外身亡;围绕着夏尼子爵和温柔迷人的红歌星之间的爱情故事,骇人听闻的罪恶勾当接踵而至…… |
塔芒戈 | 梅里美 | 梅里美(1803-1870)是19世纪法国风格独特的中短篇小说家。《塔芒戈》创作于1829年,是其小说中比较突出的一篇,讲述了非洲武士塔芒戈落入奴隶贩子勒杜之手后,在航船上率领其他黑人奴隶奋起反抗,最后杀死白人船员的故事。作者以冷静的笔调,塑造了孔武有力、野蛮机智的塔芒戈形象,真实地反映了非洲人民的悲惨命运,有力地抨击了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罪恶。 |
马铁奥·法尔哥尼 | 梅里美 | 小说。作者梅里美。选自《梅里美小说选》。小说写杂木丛林的科西嘉成了牧人和一切犯法者的乐园。一次巡逻队追捕强盗齐亚尼托,齐亚尼托大腿受伤,一瘸一拐来到马铁奥家,他儿子福尔图纳托一人在家,强盗给福尔图纳托五法郎,让他把自己藏起来。巡逻队来后,准尉许诺给他一只银质挂表,让他说出强盗的藏身之处,福尔图纳托接受挂表,说出了强盗藏身的干草堆,强盗被巡逻队带走。马铁奥认为儿子背信弃义,用枪打死了福尔图纳托。小说通过马铁奥大义灭亲的举动,表现他好侠尚义,威猛刚烈的性格,令人震惊。 |
西西弗的神话 | 加缪 | 副书名是《论荒谬》。法国加缪著。是一部哲学文论,1943年出版。是加缪所著的惟一涉及哲学理论的书。由“荒谬的推论”、“荒谬的人”、“荒谬的创造”三部分组成。较系统地论述了荒谬和对荒谬的态度;荒谬的人的典型,以及荒谬的人所致力的创造。加缪指出,荒谬产生于“人的呼唤和世界不合理的沉默之间的对抗”,荒谬感是由于人与他的生活之间的分离构成的。他批评企图通过希望或通过自杀来逃避荒谬,尤其批评了各种存在哲学使人寄希望于未来或宗教的逃避态度。作者从荒谬中推导出反抗、自由和激情三个结果,认为在荒谬的世界里,生活意味着对未来的无动于衷,意味着要穷尽既定的一切的激情。因此,对于正视现实的荒谬的人来说,重要的并不是活得最好,而是活得最多。这种荒谬的人的典型有:要穷尽无数女人并对生活心满意足的唐璜、有要经历生活的多样性的演员、有要对抗命运的征服者。创造是荒谬的人的快乐。作者最后把古希腊神话中被罚作无效无望劳动的西西弗推崇为荒谬的英雄。 |
人有人的用处 | 维纳 | 副标题《控制论和社会》,控制论著作。美国维纳(Norbert Wiener,1894~1964)著。本书初版于1950年,随后,作者又对本书进行了修订,修订本于1954年由英国伦敦艾尔一斯波蒂斯伍德(Eyre and Spottiswoode)出版公司出版。这是作者继《控制论》出版之后的又一部重要著作。全书共分11章,主要探讨如何运用控制论来看待与分析社会。书中,作者首先将社会看做是一个通讯和控制的系统,在这一基本思想指导下,分析了人类社会的通讯特征;分析了一些具有一般性的社会现象,如语言、法律等;分析了工业革命以及通讯机器和未来等问题。从而说明人类只有通过对消息及有关通讯设备的研究,才能了解社会;阐明在这些消息和通讯设备的未来发展中,人与机器之间、机器与人之间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消息,势必要在社会中占居日益重要的地位。 |
逃避自由 | 弗洛姆 | 弗罗姆(ErichFromm,1900—1980)著。1941年初版。通过对法西斯主义产生的心理根源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对人、社会的独特看法。认为马克思主义者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把法西斯主义的产生归结为是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的需要,把纳粹主义看作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是片面的。应从个人的心理中去寻找法西斯主义产生的原因。提出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化”与“孤独感”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人越来越摆脱他人与自然的束缚,自我实力增强;另一方面,人因切断了同母亲及其他人的“原始缔结的纽带”,使得原先所具有的相与感、安全感不断消失,人越来越感到孤独。这一矛盾使“自由”具有双重含义:它既意味着个性的独立与发展,又意味着个人的孤独与不安。因此人形成了一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即个人放弃其独立自由的倾向,而希望去与自己不相干的某人或某事结合起来,以便获得他所缺少的力量。这种心理机制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一种“社会性格”,把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能量引向同一方向。认为这种心理机制是产生法西斯主义的动力,只要这种心理机制继续存在,就会不断出现各种形式的独裁制度。提倡展开一场大规模的“心理革命”,铲除独裁主义产生的心理因素。认为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提倡人类之爱,就能克服对孤独的恐惧心理,使人从具有双重含义的消极自由走向只具有一种含义的积极自由。该书确定了作者以后的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奠定了综合考察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