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坟墓的闯入者 | 福克纳 | 本书是福克纳创作生涯晚期的一部侦探小说,首版于一九四八年。小说讲述镇上一个大户人家的儿子被杀,黑人路喀斯受到怀疑,被抓入狱中。曾得到路喀斯帮助的白人孩子契克不相信他是凶手。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和一个小伙伴及一位白人老太太卷入案子中。他们从死者的坟墓里发现了另外一具尸体,为排除路喀斯的嫌疑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契克用事实说服了种族主义思想严重的律师舅舅,帮助路喀斯洗脱了罪名。小说通过这样一个案件揭露了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体现了作者在南方种族矛盾和种族融合这一问题上的态度,是反映福克纳对种族问题思考的一部重要著作。 |
圣殿 | 福克纳 | 长篇小说,美国威廉·福克撰。《圣殿》出版于一九三一年,是福克纳第一部获得大量读者的小说。上世纪二十年代,南方小镇有一帮以金鱼眼为首的私酒贩子。天真的女大学生谭波儿被男友抛弃后混到这帮人中,惨遭强奸,后又被金鱼眼送进菲斯城的妓院。金鱼眼杀了人后,嫁祸于戈德温。律师霍拉斯为了将谭波儿救出火坑,做了许多取证工作。但谭波儿已被金鱼眼的变态性行为磨得精神失常,导致她内心失衡,最终竟然做了伪证,使得金鱼眼逃脱法网。尽管小说运用了通俗侦探小说的叙事模式,但也不乏自然主义的描写,无论从主题还是从表现力度来看,都不失为一部佳作。 |
奥兰多 | 伍尔芙 | 《奥兰多》是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于192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是一部最具夸张特色并带有浪漫自传色彩的小说,记录了主人公奥兰多从16世纪的男性到20世纪的女性的转变过程,完整的双重人格促成了其人生价值的实现。故事始于十六世纪伊丽莎白时代,终于一九二八年伍尔夫搁笔的现时,历时四百年。奥兰多先是一位天真无邪的贵族美少年,因深受伊丽莎白女王宠幸而入宫廷。詹姆斯王登基后,大霜冻降临,奥兰多偶遇一位俄罗斯公主,坠入情网,结果失恋亦失宠,隐居乡间大宅。奥兰多从小迷恋文学和诗歌,莎士比亚的身影令他难以忘怀,设法与小有名气的诗人格林相识,不料又受戏弄,加之不堪忍受罗马尼亚女大公的纠缠,遂请缨出使土耳其。在君士坦丁堡的一场大火之后,奥兰多变为女子,离开官场,混迹于吉普赛人之间。再后返回英国,成为上流社会的贵妇,结识一批当时著名文人。进入维多利亚时代,为了继续写作,奥兰多只能与时代精神妥协,并嫁给了一位海船长。到故事结尾,奥兰多已是二十世纪的获奖诗人,回到那贯穿全书、象征传统的大宅,来到大橡树下,回顾她对文学和诗歌的永恒的追求。 |
蝇王 | 戈尔丁 | 小说。英国小说家、198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戈尔丁的代表作。发表于1955年。作品描绘了在一次原子战争期间,一架载满儿童的飞机中弹,孩子们流落到荒无人烟的海岛。一个叫拉尔夫的孩子被选为首领,他领导大家建屋、狩猎,以便能生存下去。而另一个孩子杰克在野心的支配下,带着一部分孩子与拉尔夫对立起来,岛上形成两派。一天,传说岛上出现了怪物,双方都很害怕。此时杰克公开分裂。一个叫西蒙的孩子上山探查,发现怪物只是死去的伞兵和降落伞。当他下山准备向大家说明真相时,却被杰克一伙当成野兽杀死。杰克还迫害其他孩子,杀死了取火的皮格,又准备杀死拉尔夫。正在危急之时,一艘战舰经过,救了他们。小说通过荒岛上的一群孩子如何从文明退回到野蛮状态,表现了人性中恶的一面。作品不是普通的儿童小说,而是通过写儿童来表现成人,表现人类,具有明显的象征寓意和悲观主义情绪。 |
人鼠之间 | 约翰·斯坦贝克 | 中篇小说,1937年出版,同年被作者改编成剧本。英国BBC读者票选英国人最喜爱的100部小说之一。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斯坦贝克关于承诺、孤独、希望和失去之书。 莱尼身高两米,力气大得吓人,但心智像个孩子。 乔治从小和他一起长大,是他唯一的朋友。乔治带着莱尼到处打零工糊口。莱尼单纯善良,可常常闯下大祸。莱尼每次闯祸,乔治就必须带着他逃亡,永无休止地流浪。 乔治和莱尼有一个卑微的梦,希望有一天可以存够钱买一小块地。他们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种种菜,养鸡养猪,养莱尼最心爱的兔子。他们可以不必再流浪。 他们又流浪到一座农场。这一次,永无休止的流浪终于到了尽头,梦想也到了尽头。乔治终于帮莱尼找到一个地方。在那里,莱尼永远不会再闯祸,永远不会再受伤害,永远不需要再逃亡 。 |
罐头厂街 | 约翰·斯坦贝克 |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加利福尼亚州蒙特利海湾的一条海滨街道上。20世纪40年代初,那里以生产沙丁鱼罐头为主要特色,故称罐头厂街。小说的中心人物是一位名叫医生的海洋生物学家。受过高等教育的他并没有看不起邻居们赌徒、商贩、妓女、流浪汉,在他眼里,这些人很健康,干净得让人诧异。另一组人物,马克和他的伙伴们是一群身无分文的流浪汉,没有理想,没有追求,随遇而安地栖居在罐头厂街,他们的生活简简单单,既不掩饰自己的欲望,也不被金钱腐蚀心灵,为人真诚、乐于助人。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美国历史上动荡的十年,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使得社会各个阶层都感受到了压力,并动摇了美国人的文化价值观念,整个社会陷入了精神危机。《罐头厂街》中的这种理想生活状态是斯坦贝克为处在危机中的美国人所建立的价值体系。 《罐头厂街》首版于1945年,是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大萧条时期蒙特利地区底层阶级的精神面貌。 |
月亮下去了 | 约翰·斯坦贝克 | 本书是斯坦贝克出版于1942年的一部长篇佳作。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占领北欧某国(暗指挪威)为历史背景,描写了某小市镇以奥顿市长为首的反法西斯人民反抗纳粹占领军的故事。 与一般的反法西斯主义作品不一样的是,在这部小说里,斯坦贝克对正反面人物的描写都尽量表现出了人性的两面性:英雄(或法西斯)的一面和普通人的一面。他既没有拔高反法西斯人民一方,把他们写得高大全,而是突出了他们对自由的热爱,不能忍受占领军的侵略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反抗,对德国占领军的描写也没有进行妖魔化处理,在他的笔下,这些侵略者是软弱的,甚至富于人性的。 本书是一部充满理想主义光辉的作品,饱含了作者对现实和人性的洞察,以及对人类前途的信心。 |
小红马 | 约翰·斯坦贝克 | 本书是斯坦贝克出版于1937年的一部短篇小说集,由四个短篇故事组成:《礼物》《大山》《许诺》《人们的首领》,由儿童主人公乔迪串联起来,写马的生老病死,各种劳动、西迁的过程和老人们暮年的命运。这一切都在乔迪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印记,或喜悦,或忧虑,或渴望,或悲恸。 在这部短篇集里,斯坦贝克创造了一个儿童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仙子,没有巨人,它的色彩在孩子眼里看得比成人清楚,体会比成人强烈,孩子们刹那间的悲伤心情也显得更加独特。作品散发出乡野的泥土气息,和儿童心态的细致变化交织在一起,达到清新可喜的效果。 |
煎饼坪 | 约翰·斯坦贝克 | 《煎饼坪》是斯坦贝克的早期作品,出版于1935年,描写了一群流浪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享受生活的故事。这是斯坦贝克第一部大获成功的作品,自此他开始为评论界所关注。也是从这部作品起,斯坦贝克坚定地用细腻的笔调忠实反映生活、刻画人物,描写社会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煎饼坪》突出流浪汉们无忧无虑的心情,赞扬他们在极端贫苦中所表现出来的单纯和质朴,他们不向往财富,讨厌“背上有财产的压力”。这一切与贪婪倾轧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部分读者抨击这些流浪汉是古怪的一群人时,斯坦贝克这样回击:“他们是我认识和喜欢的人,善良、诚实。” |
一个被出卖的杀手 | 格雷厄姆 | 作者是格雷厄姆·格林,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不断遭到出卖的人,渴望在这个世界上得到他人爱和信任的故事。自幼在仇恨中长大的杀手莱文,受雇暗杀一位官员。暗杀成功后,他却遭人栽赃陷害,被警方追捕。孤身一人的莱文在寻找幕后指使人时,意外遇到了善良的安。因为安的出现,让原本对世界充满仇恨的他,开始渴望得到他人的爱和信任。 |
喜剧演员 | 格雷厄姆 | 开往海地的航船上,主人公布朗结识了单纯的美国人史密斯夫妇,以及油滑的英国人琼斯“少校”。他们各自或纠葛难断,或追逐理想,或走投无路,而不得不回到或去往海地。杜瓦利埃政权阴影下的海地,他们不情不愿、不知不觉地成为一场残酷荒诞剧目中的“喜剧演员”。在这块梦魇之地,他们将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会有怎样的结局? |
叛逆的灵魂 | 纪伯伦 | 短篇小说集。作者〔黎巴嫩〕纪伯伦,1908年于贝鲁特出版。集中有4篇小说: 《沃尔黛·哈妮》描写了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年轻女子,为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大胆地冲破了封建传统礼教的束缚,逃离自己不爱的富有、年迈的丈夫,而甘心与心爱的青年过着清贫的生活。《坟墓呐喊》实际上是被封建暴虐势力处死的三个冤魂的控诉。《新婚的床》描述了一个烈性女子,受骗嫁给一个自己不爱的人,新婚之夜,与自己所爱的情人尽释前嫌,双双殉情。《叛教徒海里勒》则创造了一个酷爱自由,不畏强暴,敢于反抗一切旧传统礼教和邪恶势力的正直的年轻修道士的形象。全书的主题是对封建礼教和道统的叛逆与反抗,表现了作者愤世嫉俗,向黑暗社会和邪恶势力挑战的战斗精神。因此,该书一出版就为当时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政、教势力所不容,认为作者是离经叛道,该书是一本“危险的、叛逆的、毒害青年的”书籍,没收后在贝鲁特广场当众焚毁,并将作者开除出教,吊销国籍。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这部作品的战斗性及其价值。 |
安静的美国人 | 格雷厄姆 | 《安静的美国人》是格雷厄姆·格林最受欢迎、最后公认和争议的代表作。是格林对政治、战争、爱情的探讨,讲述了一个天真无知的理想主义者的破灭,一个渴望置身事外的旁观者的抉择。入选2003年《卫报》有史以来100部伟大小说;2002年《书》杂志1900年以来100大“小说角色”。二战结束后,性格安静的美国人派尔来到越南 ,与英国战地记者福勒结识,并喜欢上了福勒的情人凤。与此同时,派尔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惜制造多起恐怖事件。在得知派尔的疯狂行动后,原本想置身事外的福勒被迫卷入了这场战争中。 |
恋情的终结 | 格雷厄姆 | 《恋情的终结》是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最受公认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最具自传性质的小说。入选2015年《卫报》历史百大英语小说;2015年BBC历史百大英国小说;2014年英国《每日电讯报》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威廉·福克纳将之评为:“我这个时代里最真实也是最感人的长篇小说之一,在任何语言里都是如此。”关于爱情,我又想起了你…… 这本书里有狂热的爱、狂热的恨、狂热的猜疑、狂热的嫉妒、狂热的信仰,有爱情中所有狂热的情感。二战期间的英国伦敦,作家莫里斯爱上公务员亨利的妻子莎拉。一次意外事件导致萨拉不辞而别,莫里斯在恨和嫉妒中度过了两年。两年后,他们再次相遇,当初那段感情中炙热的爱、恨、猜疑、嫉妒、信仰,再度折磨着莫里斯……这段恋情最终如莫里斯所预言的那样,变成了一桩有开始也有结束的风流韵事。莫里斯记述了爱情开始的时刻,以及最后的时刻。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 丘吉尔 |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战时首相丘吉尔的回忆录。全书共分6卷,自1948年至1954年陆续出版,由卡塞尔和伦敦有限公司出版。该书记述了自20世纪30年代初至1945年9月这一历史时期中的重大国际事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具体进程,并着重回顾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政治军事活动。该书还回顾有大量政府文件、会议记录、来往函电和其个人保存的纪录等档案材料。该书后多次再版,并被译成各国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该书1974年由中国商务印书馆翻译后在中国出版发行。 |
论美国的民主 | 托克维尔 | 《论美国的民主》(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是法国思想家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创作的社会学著作,分上、下两卷,分别出版于1835、1840年。《论美国的民主》全书分为两卷,第一卷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对美国的民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第二卷分四个部分,以美国为背景发挥作者的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 该书的基本思想在于承认贵族制度衰落的必然性和平等与民主势不可当的发展趋势。它既是第一部对美国社会、政治制度和民情进行综合研究的著作,也是第一部记述美国民主制度的专著。作者把民主作为一个对象来观察。没有掺杂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证。 |
旧制度与大革命 | 托克维尔 | 本书是法国历史学家、思想家托克维尔的代表作之一。托克维尔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大量史实的研究分析,揭示了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内在联系,探讨了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起源以及大革命较之其他资产阶级革命更彻底、更激烈的原因。本书研究的问题包括,为什么法国人民对封建权力的憎恶要远胜其他国家?为什么当时的法国人民比其他国家的人民更彼此相似,又更彼此分离、漠不关心?旧君主制鼎盛的时期就是路易十六统治时期,为何这种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脚步……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能给后来者以启迪,让后人在理解历史的同时有所警醒,它的内容和性质决定了此书具有深远的意义,必定会给读者带来心灵的启迪与震撼,让读者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做一个以史为鉴的人。 |
星际迷航 | 海因莱因 | 故事发生在未来世界中,地球上的人口急剧增长,人类的需求已远远超出土地供应量。而这时,科学技术也有了极大的飞跃,时空隧道取代了宇宙飞船,担负起了向其他星球输送移民的任务。罗德·沃尔克这个高中生,选择了一门叫做“高级生存”的课程,这门课程的结业考试是将参试者送往一个陌生的且存在着敌对生物的星球上生存2~10天。在这段时间中,参试者要靠自己携带的各种装备生存,也可以与他人组队,但是得不到来自地球的任何帮助。最终,谁能活下来,谁就通过了考试。但是,当把这些参试者送到陌生星球后,恰巧赶上了超新星爆发,超新星使时空发生了裂变,用于召回参试者的时空隧道出现了故障。罗德·沃尔克在那里生活了10天后,没有发现任何召回他们的迹象,他开始意识到自己被困在了这个荒无人烟的星球上。在这里考试的幸存者慢慢聚集起来,团结一致,共同面对困境。罗德·沃尔克成为了他们的首领,一个75人左右的稳定群落由此形成。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遵循着祖先的脚步,建起了一整套社会制度。他们盖起了城堡、选举了政府、建立了法律、开发了农田、驯养了动物、繁衍了后代,并对纺织、冶炼等工业领域进行了初步开发。几年后,地球再度与他们取得了联系,并将他们召回地球,他们辛辛苦苦创造的文明被瓦解了。罗德·沃尔克,成为了唯一一个坚持留下来守护所创文明的人。他的姐姐和他的生存课老师最终改变了他的想法,说服他重返地球。故事的最后,罗德·沃尔克成为了一名移民开发管理者,他准备领导他的团队向另外一个星球进发。 |
严厉的月亮 | 海因莱因 | 月球的地下城市中住满了从地球流放来的罪犯。犯人们及其他们的后代经过艰苦努力,使月球变成了一个粮食基地,但却受尽地球盘剥。为了保证月球有限的资源不会枯竭,月球人开始了反抗。海因莱因在这部作品中,不仅成功地塑造了曼尼等多个令人信服的反英雄形象,更以自己在技术方面超人的预见性刻画了一台获得了自我意识的超级电脑——月球人对抗地球的秘密武器。本书最突出地展示了海因莱因所有优秀作品的共同特点——发人深省的思想、扣人心弦的情节、对科技发展的预见,是海因莱因最受欢迎的杰作之一。 |
银河系公民 | 海因莱因 | 本书是世界科幻泰斗罗伯特·海因莱因最受欢迎的十大佳作之一。描述了一个孩子和老乞丐在星际中遇到的种种奇事以及阴谋和背叛的惩罚,向读者淋漓尽致地展现现实的原生态和人性的善恶。主人公索比小时候随父母到外星系视察,父母被杀害,他被人贩子买到各个星球当奴隶,在他大约十一岁时,被运到九星(尽管地球上奴隶制已经消失不知道多少世纪了,在这个远离地球的帝国里,许多不幸的人正象当初非洲黑人那样乘坐条件极差的太空船来到这里后买给当地的贵族或是随便什么出得起钱的人),拍卖时没人愿意甚至只出二十星元把他买走,最后一个叫巴斯利姆的老乞丐以九毛星元带走了他。巴斯利姆实际上是X部队(当时银河系唯一反对和打击奴隶制的组织)派来的一名间谍,因为九星是奴隶交换的主要场所有,而且不归联盟管辖,那些运输奴隶的太空船据说德鲁贝克集团提供的,巴斯利姆正是来调查并取得证据的。索比并不知道老爹的这一秘密职业,但他已知道老爹不是普通的乞丐,他和老爹也不是奴隶和主人的关系。 |
星船伞兵 | 海因莱因 | 《星船伞兵》(英文:Starship Troopers)是美国科幻小说大师罗伯特·海因莱因的代表作,英文原版于1959年出版,曾荣获1960年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星船伞兵》是一部令人动情的成长小说,一个富家子弟经过严酷的训练最终成长为强悍英勇的星船伞兵,参加到地球舰队与邪恶外星虫族的惨烈星战之中。海因莱因的不俗之处在于:他能够在游刃有余地保持小说故事强大吸引力的同时提出自己鲜明的思想与观点。本书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它既是一部火爆的情节小说,也是一部耐人寻味的思想小说。该小说后来改编为同名电影,并对以后的科幻题材的电影、游戏等产生深远影响。 |
银河行商 | 海因莱因 | 科幻小说,作者罗伯特·海因莱因。行商——往来于星际的商人,依心灵历史学定律,他们对基地的经济控制日益增强。行商日渐富有,权力则随之而来……有时候大家忘了马洛也出身於一般行商,但永铭史籍的是,他终究成为极星历史上第一个富可敌国,而…… |
法律与资本主义兴起 | 佚名 | 在几百年资产阶级斗争的大背景下,杰出的律师和教育家迈克尔·E·泰格先生在西方经验基础上发展了一套马克思主义法律和法理学理论。他这种经过深入调查和详细记录的研究追溯了法律和律师在欧洲资产阶级夺取政权这一过程中的角色--是英语语言中对这个领域的首次探究--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补充了像R.H.托尼和马克斯·韦伯这样的重要人物的分析。泰格通过大量广泛的第一手资料,论证了资产阶级起义者的法律理论是先于宗教改革的,而且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主要理论组成部分。《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首次出版于1977年,已被译成多种语言,得到了国际认可。泰格的新版导言和延伸的后记讨论了近二十年来的人权斗争,照亮了面对当今社会运动的种种挑战。泰格借鉴了他自己作为一个民主权利斗士在美国,欧洲和南非的经验,同时增加了他对美国人权重大问题包括政治犯境况和死刑的历史洞见。 |
经济学原理 | 马歇尔 | 《经济学原理》西方新古典经济学奠基性著作和现代微观经济学基础著作。马歇尔著。第1版1890年伦敦出版。以后多次再版,到1920年出了第8版。中译本196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朱志泰译。阿弗里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 1842—1924),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人物。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中产家庭。1861年入剑桥大学学习数学,毕业后留校教数学,后转向研究经济学。还著有《工业与贸易》、《货币、信用与商业》等。本书中译本由第1版和第8版著者序言,第1篇导论,第2篇一些基本概念,第3篇欲望及其满足,第4篇生产诸要素,第5篇要求、供给和价值的一般关系,第6篇国民收入的分配以及最后的13种附录构成。全书兼收并蓄,吸收和综合了新旧各派经济学说的庸俗理论,什么供求论、效用论、生产费用论等等,把它们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新的折衷的庸俗经济学理论体系。本书的分析方法,是用人们的主观心理动机来解释社会经济活动,认为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都是由追求“满足”和逃避“牺牲”这两类动机来支配的,商品及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都决定于这两类动机。把生物学中的进行论引进经济学,创立了一个“连续原理”,用以解释社会经济现象,认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物界一样,也是渐进的,而不是突变的。把力学中的均衡概念引进经济学,创立了均衡价格理论,也就是他的价值理论。 |
公有法典 | 德萨米 | 法国泰·德萨米著。1842年出版。根据18世纪唯物主义论证共产主义,确信存在着社会生活的永恒的确定不移的规律,这种规律是自然赋予的,符合人的自然特性。而合乎人的自然特性的社会生活原则是幸福、自由、平等、博爱、统一和共有,共有法则正是自然本身体现出来的。由此批判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指出私有制违反社会生活的自然规律,是剥削、压迫、阶级对抗、社会不平等和一切社会祸害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是现代奴隶制,它使无产者遭受非人的压迫,使现代工业变成血腥的搏斗场,使科学发明变成大多数人的灾难,使劳动和才智不能保证免受贫困。号召无产者进行社会革命,铲除私有制这一祸根,建立公有制社会。 认为公有制社会基本经济单位是城乡结合、工农业结合、约由1万人组成的公社。公社联合为省,省联合为民族共同体,民族共同体再联合成全人类共同体。在公社内部,在公社与公社之间,一律实行平等的原则。 在分配上反对昂·圣西门的“能力等级制”,反对绝对平均,主张按比例的平等,人人有义务各按所能参加共同劳动,各按需要共同享受劳动成果。指出,公社以促进生产、发展教育、繁荣科学和艺术为己任,人人充分享受科学艺术成果,脑力和体力劳动密切结合。公社将不存在强制力量,自由成为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最高保证。在公社中,家庭失去经济职能,男女自由结合,两性完全平等,离婚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