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西班牙披肩之谜 | 埃勒里·奎因 | 埃勒里与探长父亲的挚友马克林法官同行,前往西班牙岬角附近的海滨小屋避暑,一抵达便发现手脚被绑、受伤昏厥的女子——她是西班牙岬角主人的千金女儿萝萨·高德弗雷。这是一桩绑架事件吗? 消息传回高德弗雷家之后,萝萨的男友柯特连忙赶抵小屋,却带来另一桩噩耗:家中宴请的客人约翰·马尔科陈尸在别墅滨海的阳台。死者全身赤裸坐在椅子上,浓密黑卷发上戴的黑色软呢帽稍稍右斜,只留一件歌剧式的披肩挂肩膀。尸体为何被安置在此?为何一丝不挂?埃勒里坚信消失的衣物与凶手的身份有决定性关联,在审讯推理的过程中发现来访宾客间似乎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每个人的说辞真假难辨,这下又来到埃勒里发挥精湛逻辑推理的时刻了…… |
阿尔芒丝 | 司汤达 | 小说的副标题是《1827年巴黎沙龙的几个场景》。《阿尔芒斯》是司汤达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奥克塔夫出身贵族家庭,才貌超群,是上流社会里的出色人物。但他落落寡欢,对周围环境难以忍受,只有表妹阿尔芒丝是红颜知己。阿尔芒丝是个被收养的孤儿,性格坚强,与贵族上流社会格格不入。奥克塔夫与阿尔芒丝由于情投意合而彼此相爱。后来奥克塔夫经济地位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两人的爱情波折。奥克塔夫的母亲弥合了他俩的裂痕。但婚后不久,奥克塔夫听信了别人对阿尔芒丝的诽谤,离家出走,在前往希腊途中,因痛苦失望而服药自尽。 |
婚约 | 黑塞 | 《婚约中短篇小说选》采撷的26则中短篇小说均是黑塞此类作品中的精品,它们体现了作者早中晚不同创作时期的特点和风格,对我们全面了解黑塞以及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黑塞一生博览群书,曾写过许多论读书的文章,他有两句话恰恰适合这本选集,也以此来结束本文吧。对于一个善于读书的人来说,阅读一本好书,好似去结识一个陌生人的品性和思想方式,试着去了解他,让他成为自己的朋友。真正的文学是一定有读者的,因为它们包容了人间的基本真理和真相,尽管时代业已流逝。 |
莫瑞斯 | 福斯特 | Maurice是一部写于1913年的英国小说,作者是E. M. Forster。这部小说一直到1971年才得以出版。这部小说描述了20世纪初,在英国发生的同性恋的爱情传记。这部小说是卓越的,因为它以一种浪漫而有趣的方式描述了一部同性恋的不朽之作,而这连作者自己都不相信。在他的手稿中,他曾质问道“出版,值得吗?”让Maurice区别于其他同时代的同性恋小说的地方是故事情节和故事中三个主角,作为三个不同阶级、不同个性的男性的代表。一部探讨社会价值与爱情冲突的经典文学作品。 这是一部描写同性恋情的小说,莫瑞斯和克莱夫是剑桥大学的同学,他们背负社会歧视的压力相爱三年,克莱夫突然提出中止这段感情,遂与安妮结婚。这一变故使莫瑞斯几乎精神崩溃,走上自杀的道路。他寻求心理医生的治疗,谴责自己有罪,直到遇见深爱他的猎场看守者阿列克为止…… |
隔壁的女人 | 向田邦子 | 本书是日本国民小说家、剧作家向田邦子的短篇小说集,包含了五则小说杰作:《隔壁的女人》《幸福》《核桃里的房间》《木屐》,以及作者的绝笔之作《春天来了》。她怀着秘密的恋情猝然而逝,却为我们留下至为美丽深刻的爱情佳作。 |
圣诞颂歌 | 狄更斯 | 富有而冷漠无情, 连乞丐都不愿向他讨要的自私透顶的吝啬鬼斯克鲁奇(Scrooge)在圣诞夜被三个圣诞精灵造访:“过去之灵”(the Ghost of Christmas Past )、“现在之灵”(the Ghost of Christmas Present) 、“未来之灵”(the Ghost of Yet to Come ) 。“过去之灵” 让他看到在孤单寂寞的童年生活中,他的姐姐对他倍加关爱的情景,以及他当学徒时,仁慈善良的老板菲茨威格(Fezziwig)在圣诞之夜和大家一起开心跳舞,款待员工的情形。于是他的心开始被软化,后悔自己对待雇员的态度,也对自己从一个贫穷却快乐的年轻人变成一个富有却失去亲情的老板感到懊悔;“现在之灵”带他到他的一个属下家里的圣诞聚会上,那是一个拿着可怜薪水的小职员,没有圣诞礼物,没有火鸡,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未来之灵”让他看到在他衰老之后病卧在床, 连圣诞节也没有亲人朋友来看望的孤苦景象。于是,他开始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才发现原来施与比接受更快乐。这一切渐渐唤醒他人性的另一面——同情、仁慈、爱心及喜悦。瞬间,他那固有的自私及冷酷迅速崩塌,消失殆尽,从此变成了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于是在鬼魂拜访过的第二天早上,也就是圣诞节的早晨,雇员鲍勃(Bob)上班迟到了,他原以为斯克鲁奇会生气的。可是相反,斯克鲁奇对他说,“我的好伙计,祝你圣诞快乐!我要给你加薪,而且还要尽力去帮助你贫困的家庭。快点把火生着,再去买一个煤筐。”接着他又买了一只特别大的火鸡叫人给鲍勃家送去。随后,他第一次去拜访了自己的外甥,在街上逢人便招呼道“圣诞快乐”,而人们也都报以和善的微笑。斯克鲁奇平生第一次感到了真正的快乐。“他的心在笑”,从乐善好施中他真正体会到了生活的乐趣。 |
X的悲剧 | 埃勒里·奎因 | X的悲剧是推理小说史上最完美的作品之一,本书是奎因的巅峰之作,是很难超越的作品,它作为悲剧系列的开篇作,意义更为深远,它被一些欧美读者亲切地称为“完美的典型”。故事发生在一辆拥挤的电车上。一个男人在车上被杀,所有人都看到男人死去的经过,却没人发现凶手。很多人都有理由憎恨死者,包括死者的合伙人,然而,萨姆巡官得到的线索都指向了死胡同。受邀参与调查的哲瑞·雷恩,一名专以饰演莎士比亚剧作的老演员,宣称知道凶手是谁,却拒绝在没得到确切的证据前指认凶手的身份。一案未解,一案又起:电车上的售票员在回家的渡轮上遇害了! |
美国枪之谜 | 埃勒里·奎因 | 作者埃勒里奎因。著名西部影片名宿巴克·霍恩计划重归银幕,不想在椭圆形大竞技场表演马上特技时,被一枪击毙。纽约市警察局全体出动,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搜查,但毫无结果。一个月后,在相同的地点,在相同的场景中,死神再次故技重施,复制了又一场凶杀。两起命案件相同,却又迷雾重重:警察在两万观众的睽睽之下,竟然找不到凶器,找不到凶手,找不到动机……真相就要揭晓,祝狩猎愉快! |
万能管家吉夫斯 | 伍德豪斯 | 这是一对活宝的故事:养尊处优的少爷伍斯特,运气却差到极点,总会被凶悍的姑妈、花心的哥们儿以及烦人的堂弟搅入一系列麻烦中。处变不惊的管家吉夫斯,睿智冷静又深藏不露,总能在伍斯特落难之际及时出手相救,求得皆大欢喜的完美结局。平静而恬淡的生活里,伍斯特与吉夫斯,一主一仆间,一幕幕令人捧腹的喜剧正不断上演。 |
埃及十字架之谜 | 埃勒里·奎因 | 《埃及十字架之谜》是著名推理小说家埃勒里·奎恩(英语:Ellery Queen),又译艾勒里·奎恩、艾勒里·昆恩的同名推理小说系列中的一种。通俗一点来说,《埃及十字架之谜》有着曲折的情节, 离奇的诡计,意外的结局,而且三种手法完美糅合,使该书具有了别具一格的魅力,一些类似卡尔的气氛描写和耶稣殉道般的杀人手法,为小说增添了恐怖的哥特式色彩,是一部气氛、谜团和结局比较完美的 哥特式推理小说。埃勒里因为一件奇怪的命案而来到一个偏僻的小 村庄。村里一名深居简出很少与人打交道的老师被钉死在“T”字形路口的路标上,他的头 被残忍的割去。在被害人的家门上也有血迹大大的书写着“T”字。六个月后,一处鹰图腾 柱上沓垂着一名头颅不见的百万富翁,验尸结果和上一宗命案完全一样,现场也遗留着“ T”字的痕迹。不久是一具尸体被吊在桅杆上,依然是谜一般的“T”字,最后是在小屋内 发现了第四具无头尸体,凶手仓惶而逃,尸体依旧被绑在十字架上。这些奇怪的“T”字标 记,到底代表了什么意味?是宗教迫害狂?是埃及十字架的标志?还是精神异常的犯罪? 抑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最终,埃勒里凭借自己严密的推理和老师的帮助,终于将真正的凶手抓住!而凶手居然是…… |
藤花与草莓 | 川端康成 | 川端康成掌小说集《藤花与草莓》收录《日本人安娜》《月下美人》等共55则掌小说。封面为静谧的湖边藤花摇曳之姿,恍如朦胧幻梦。“藤花与草莓”出自《枕草子》 “雪花飘在水晶念珠、紫藤花、梅花上,漂亮的婴儿在吃草莓”。一个春末夏初的傍晚,妻子和丈夫在窗边谈论一件奇妙的事情,故友的妹妹因为姐姐与这位太太的友谊,莫名地对她生出了依恋。这让妻子想起了遗失在奈良藤花树下的少女时光…… |
阵雨中的车站 | 川端康成 | 这是位于东京市郊的车站。又一个下雨的傍晚,妻子们带着雨伞匆匆赶来迎接下班归来的丈夫。唯有一位太太忐忑不安,因为她遇上了年轻时的情敌。为了不败下阵来,两位太太急忙开始粉饰幸福 川端康成掌小说集《阵雨中的车站》,收录《拾骨》《不笑的男人》等共67则掌小说。封面取霏霏秋雨与零落繁花之景,凝锁着无尽的爱与哀伤。 |
上帝的孤独者 | 托马斯·沃尔夫 | 故乡、大地,明亮的阳光,宁静的小镇,惨烈的战役,热闹的马戏团,孤独的孩子,坠入回忆的母亲,时间和城市古老的神秘……翻开托马斯·沃尔夫的作品,仿佛走进了时光机,瞬间返回了童年与故土。那已经失去的,美好世界的记忆,在托马斯笔下以某种方式娓娓道来,舒缓平静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瑰丽多姿的世界。 本书收录了托马斯·沃尔夫大部分中短篇小说,内容广阔,风格细腻清新,详尽、生动地描绘了荒原深处人们的历史和生活,以及游子还乡的炽热情感。托马斯·沃尔夫的语言透出一种天真和朝气,时而像抒情的小诗,时而像疯狂的呓语。他的短篇小说仍然保留了独一无二的写作手法。编辑阿斯维尔曾说过:“世上再没有谁会像他那样写作了,他的写作手法几乎完全包含了他的优势和劣势,包含了他在探究人性根源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他描绘了美国真正的声、色、味、情,也透露出他对难以捉摸、神秘的人际交往和社会百态的长久关注。” |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 | 山多尔 | 马洛伊山多尔是匈牙利伟大的文学大师,与茨威格、托马斯曼、穆齐尔、卡夫卡齐名。因为他,二十世纪世界文坛大师被重新排序。他是凡间极少见到的高尚、独立、聪慧、坚韧、柔情、勤奋,且品质上几乎没有瑕疵的人。《伪装成独白的爱情》是著名匈牙利作家马洛伊山多尔的代表作之一,是作者用四十一年写就的作品,写给真正的精神贵族。在书中,马洛伊以四位当事人的独白,回忆了两段失败的姻缘,道出这位精神骑士对于爱情的期盼和彻悟,追忆了欧洲最后一代贵族的文化追求与品格坚守。爱情不堪直视,孤独才是唯一真相。马洛伊以细腻的文字,节制的表达,磅礴的情感,书写爱的危险、狡黠、颓丧和悲凉。 |
烛烬 | 山多尔 | 空寂的庄园,主人老将军迎来了一位罕见的访客,一位曾与他金兰之交的故友。 昏暗的客厅里,将军与访客秉烛对坐,彻夜长谈,怀念将军逝去多年的妻子,审判一段由爱情及友情、忠贞和背叛交织的三角关系。混乱与骚动在年已迟暮的两位故友心灵深处涌流,情欲与仇恨的余烬不断闷烧。 在扣人心弦的激烈争辩中,马洛伊用沉郁如挽歌的文字怀念逝去的帝国时代,还有随之消逝的贵族品德和君子情谊。奥匈帝国面临衰亡时的哀伤,以及世界秩序坍塌时人们传统道德的动摇,在字里行间纤毫毕现。 |
智慧书(中英双语) | 葛拉西安 | 《智慧书》是17世纪西班牙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著作,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推崇,与《君王论》《孙子兵法》一起被誉为“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三部奇书”。此书汇集了300余则绝妙的处世箴言,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智慧与谋略。这些宝贵箴言历经数百年仍煜煜生辉。其文字言简意赅,对人性剖析深刻,在谈论道德问题方面更是极为精妙,显示出葛拉西安超越时代的智慧。它以一种令人感到惊异的冷峻、客观的态度,极深刻地描述了人生的处世经验,为读者提供了战胜生活中的尴尬、困顿与邪恶的种种妙策。通过这些多姿多彩的人生格言,人们不仅获得了克服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逆境的良方,更能增强对生活的理解和洞察力。《智慧书》是为每一个人而写,它深刻地描述了人生的处世经验.为读者提供了战胜艰险、提升自我的良策。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这是一本随时都能用上的书,是一位终身伴侣。在人类的处世哲学书中,此书是绝对的独一无二。” |
华伦夫人的职业 | 萧伯纳 | 英国剧作家肖伯纳的剧本。薇薇是个体面的资产阶级小姐,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女子学院,刚刚准备进入社会首先发现了自己家庭的肮脏内幕。原来她的母亲华伦夫人竟是个妓院老鸨,在欧洲许多大城市开设妓院,靠着剥削妓女的血泪钱而发家。在薇薇追逼下,华伦夫人讲述了自己的身世经历。她出身于工人家庭,共有姐妹四人。她们从小就开始独立谋生,在工厂做工。四姐妹本来都是正派的姑娘,但正派并没有给她们带来任何好处:一个在铅厂做工,中铅毒而死;另一个嫁给穷工人,为维持家庭生活和养育子女而疲于奔命。华伦夫人和另一个姐妹被迫走上卖淫的道路,这条道路给她们带来了财富和社会地位……沉重的打击接踵而来。薇薇又进一步了解到,正在追求她的赛密尔牧师之子富兰克原来和她竟是同父兄妹。向华伦夫人“买卖”投资的克罗夫爵士还死死地纠缠着薇薇。她在精神上受到极大创伤,决心与母亲断绝关系,过独立的生活。最后,薇薇从家出走,在伦敦一家法律事务所当职员,埋头于这种“没有美也没有浪漫”的职业工作。 |
圣女贞德 | 萧伯纳 | 英国戏剧家萧伯纳的剧作。写于1923年,是萧氏创作中唯一的一部悲剧。题材是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女青年爱国者贞德(1412~1431)领导法国军民抗击英军的故事。此剧的头3场表现贞德以一个农村姑娘的身份,在国难当头的时刻,满怀爱国的激情和胜利的信心,说服了满朝文武,鼓舞了军民的士气,冲锋陷阵,战胜敌人。后3场表现贞德战败被俘之后,教会、封建主义和英国反动民族主义者勾结在一起,把她处死。通过贞德的悲剧,歌颂了人类历史上先进人物领导人民群众反对反动势力的壮烈斗争。 |
希腊神话故事 | 施瓦布 | 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古斯塔夫·施瓦布致力于挖掘和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他以严谨认真的作风和极具文学价值的生动文字,依据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得赛》,并且参照其他古代希腊的神话与传说以及希腊作家的一些文学作品,对庞杂凌乱的希腊神话和传说加以整理编排,编撰了这本谱系相对清晰、故事情节相对完整的书。希腊神话流传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其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优美曲折的故事情节,深受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它将现实生活与幻想交织在一起,汇总了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以浪漫史诗的形式再现了古希腊人的社会面貌和精神生活,赞颂了古希腊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对西方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
拿破仑法典 | 拿破仑 | 1804年拿破仑主持编纂的《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名为《拿破仑法典》。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旧的法典已不适应法国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拿破仑取得政权后,为了从法律上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维护资产阶级统治,以《人权宣言》和宪法为基础,着手制定一部完整的法典。经过多年努力,先后制定了《法国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商业法典》、《刑事诉讼法典》和《刑法典》等五部法典,从此建立起近代法国最完整的法律体系。在这些法典中以《法国民法典》最为著名,是拿破仑亲自主持编纂和审定的。1800年8月,拿破仑任命特隆歇(Tronchet)、比戈·德·普雷亚梅纽(Bigot dePreameneu)、马尔维尔(Malleuille)和波塔利斯(Portalis)等四位著名法学家组成法典起草委员会,由立法专门委员会讨论修改,交国务院审定。经过三年多的时间,于1804年3月,立法院正式通过,拿破仑签署后正式颁布实施。《法国民法典》包括总则和三编,共一千二百八十一条。法典确立了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基本原则,阐明了资产阶级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性,它规定:“个人得以自由支配属其所有的财产”。法典进一步固定了小农土地所有制,保证不受封建复辟势力侵犯。法典规定:“土地所有权并包含该地上空和地下的所有权,所有人得在地上从事其认为适当的种植或建筑”,“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法典否定了封建特权,确立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原则,明文规定所有法国公民都享有同等的民事权利。法典对于家庭、婚姻、继承等社会生活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拿破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它对维护、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封建残余势力,保证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拿破仑帝国时期曾强制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实施此法典,对于打击欧洲封建势力,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起了积极作用。《拿破仑法典》作为一部最完整的资产阶级民法典,后来成为近代欧美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
心静的力量 | 拿破仑·希尔 | 《心静的力量》是成功学鼻祖拿破仑希尔博士在84岁高龄写下的收官之作,他筹备了70余年,拜访了500多位美国成功人士,收集、整理、分析成功哲学之大成。 针对现代人面临的日益加剧的恐惧与困顿,希尔博士开始反思自己的心路历程,梳理之前的研究成果,并探究罗斯福、爱迪生、福特、洛克菲勒等人的成功轨迹。 他提出了心静的概念,挖掘内心潜在的力量,总结出16大心静方法论,强调坚持自我、克服恐惧、自我激励,也给出了非常具体的行动方案,促使每一位读者由心而始,让人生发生美好的改变! |
致加西亚的信 | 阿尔伯特·哈伯德 | 当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无法带信给他。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这是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能找得到。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布制的袋里,封好,吊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四天之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逝于丛林中,接着在三个星期后,从古巴岛的那一边出来,已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麦金利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 罗文的事迹通过《致加西亚的信》一本小册子传遍了全世界,并成为敬业、服从、勤奋的象征。故事很简单,但其中却学期着学习与创业的道理。 |
怕,就会输一辈子 | 奥里森·马登 | 奥里森·马登被公认为美国成功学的奠基人和伟大的成功励志导师。我们根据他的经典理论,结合他的著作,精心编译了这本《怕,你就输一辈子》,以期告诉读者:要克服自卑,不要自己限制自己;怕的人才会输一辈子,不怕就总会有机会获得成功;要让自己变得热情洋溢,热情的人终会有所获;很多时候并不是世界不公平,而是你的能力不足,梦想又太过远大;如果一个人心里被杂念、欲望所控制,那么这个人离倒霉就不远了……我们相信,无论是哪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能够从奥里森·马登的书中找到不怕的勇气,找到敢于成功的信念,找到拼命奋斗的干劲。 |
伤心咖啡馆之歌 | 麦卡勒斯 | 横扫欧美文坛的孤独小说家麦卡勒斯,七篇传奇之作全收录:著名的经典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描写了三个因为爱而孤独挣扎的灵魂;一鸣惊人的处女作《神童》,写出了梦想与现实的艰难决择;不容错过的《赛马骑师》《旅居者》《家庭困境》《泽伦斯基夫人和芬兰国王》《一棵树 一块石 一片云》,每一篇都令人着迷、令人心碎、令人感叹:孤独是你我的宿命,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改变,连爱也不能。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欧文豪:这是美国人曾写作的小说至高经典之一。 每一个渴望爱与被爱的人,都能在故事中看到自己。 |
不安之书 | 佩索阿 | 《不安之书》(又名《惶然录》)是费尔南多·佩索阿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在华语市场上失落已久的经典之作。它是曾经长期散佚的作品,多为“仿日记”片断体,由众多研究专家搜集整理而成。本书是最完整的中文译本,也将打开一扇我们窥见他浩淼哲学宇宙的大门。佩索阿在散文和诗歌中几乎不使用本名,而是通过“异名者”的身份进行写作。在其他的作品中,这些“异名者”甚至有自己的传记、个性、政治观点和文学追求。佩索阿穿梭在数十位“异名者”之间,不断变换随笔的立场,其中以会计身份出场的“贝尔纳多·索阿雷斯”与他本人最为接近,也在最大程度上呈现了他对生活、对命运、对世界的深刻认知,以及一个濒于崩溃的灵魂的自我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