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卡迪央王妃的秘密 | 巴尔扎克 | 《卡迪央王妃的秘密》最初于一八三九年八月在《新闻报》上分成八个章节发表,标题是《一位巴黎王妃》,一八四〇年四月,由苏弗兰书屋作为《歌剧之乡》丛书第一卷出版,取消了文中的小标题,但保留了原有的章节。篇末署明写作日期为一八三九年七月。一八四四年九月收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十一卷,属“巴黎生活场景”,标题改为《卡迪央王妃的秘密》,取消了章节的划分,篇末所署写作日期改为一八三九年六月。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人间喜剧》中著名的高等贵族交际花卡迪央王妃,此人在《古物陈列室》中已经作过十分精彩的表演,七月革命以后,她人近中年,权势、财产一落千丈,居然能够审时度势,对自己的归宿作出妥善的安排,其盘算之精细,手段之巧妙,不亚于最高明的政治家、外交家。巴尔扎克对她的描绘,一贯采用嘲讽、揶揄的口吻,却并无丑化或漫画化的目的,甚至不无钦佩之意,倒是《幻灭》中那位目光锐利、才华盖世的德·阿泰兹,在这一场景中显得有些黯然失色了。 |
纽沁根银行 | 巴尔扎克 | 本篇至迟从一八三二年(甚至一八三〇年)就已开始构思,最初拟以《社会一瞥》为标题。一八三六年改为《高等银行》,一八三七年七、八月又改为《纽沁根银行》,原计划在《新闻报》上发表,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未能刊出。一八三八年十月稍作修改后,与《卓越的女人》(即《公务员》)、《电鳗》同时由威尔代书屋出版,同年十二月再版,一八四四年编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十一卷,属“巴黎生活场景”。《纽沁根银行》是《赛查·皮罗托盛衰记》的姊妹篇。本篇充分运用对话和叙事的技巧,刻画了与失败破产的赛查相对照的、无往不胜的银行资本家纽沁根。较之高布赛克和葛朗台,纽沁根是个更有雄才大略的冒险家,一只更加凶恶的狼。其手段的巧妙和毒辣,比一般的高利贷者和投机商不知高明多少倍。他通过三次假破产、假清理,杀人不见血地掠夺了千家万户的财产,成为法国首屈一指的金融巨头。而上当受骗者还把他当作天下第一等正直的银行家。总当赛查以生命为代价挽回名誉的时候,纽沁根却心安理得地享用非法聚敛的财富所带来的一切好处,被封为男爵并成为贵族院议员。他的帮凶拉斯蒂涅不花一文成本净赚四十万法郎,而那些把拉斯蒂涅当作心腹之交的人们却丧失了自己的大部分财产。作者嘲讽地写道:“傻瓜们的钱,天经地义是聪明人的财产”。 |
赛查·皮罗托盛衰记 | 巴尔扎克 | 一八三八年一月发行。全书分为三部,共十六章,附有简短的前言。一八三九年十二月,由夏庞蒂埃书屋印行第二版,取消了前言和各章标题,仅划分为“赛查登峰造极”和“赛查与苦难搏斗”两大部分。一八四四年收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十卷,属“巴黎生活场景”。这是一个农民出身的巴黎商人发迹和破产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出巴黎商业发展的历史。作者写出了从个体小贩到小店主甚至批发商的发展进程,商业银行、股份公司、证券投机的出现,资本主义竞争的残酷无情及与此相联系的种种惊心动魄的惨剧。小说的主人公赛查·皮罗托是《图尔的本堂神甫》中的皮罗托神甫的弟弟,相当平庸、相当愚蠢,虚荣心把他引向破产,荣誉感却又赋予他一种可敬的品格,终于使他的死达到了悲剧的高度,并使一部以商业竞争为题材的小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美学价值。和在《猫打球商店》中一样,作者以温和的嘲讽态度塑造了他最熟悉的巴黎老派商人的形象,描绘了他们由于教育欠缺而产生的种种可笑观念和举止,极有韵味地表现了他们做买卖的精明干练和超出本行范围时的无知和愚蠢,他们在自己的店铺里是拿破仑,在奸诈的金融资本家和投机商面前却好比白痴,正当他志得意满,为一时的荣华所陶醉时,对方已利用他的轻信诱他跌入万丈深渊。 |
金眼女郎 | 巴尔扎克 | 《金眼女郎》最初的篇名是《红眼妇人》,分两次发表:第一章《巴黎容颜》于一八三四年四月在《十九世纪风俗研究》第十一卷(《巴黎生活场景》第三卷)中发表,第二、三章于一八三五年五月在《十九世纪风俗研究》第十二卷(《巴黎生活场景》第四卷)中发表,后附说明,篇末署明“一八三五年四月六日于默东”。一八四三年,以《十三人故事》为总标题的三个中篇收入《人间喜剧》第九卷,《红眼妇人》篇名改为《金眼女郎》。 |
行会头子费拉居斯 | 巴尔扎克 | 《行会头子费拉居斯》于一八三三年二月开始创作,同年三月十日、十七日、三十一日首次在《巴黎杂志》上刊载,前面有作者序。四月中旬前后补充发表了第四章、尾声及后记。在后记中,作者宣布了下面两篇的题目:《切莫触摸刀斧》(即后来的《朗热公爵夫人》)和《红眼妇人》(即后来的《金眼女郎》)。一八三四年收入《十九世纪风俗研究》第十卷(《巴黎生活场景》第二卷)。 |
古物陈列室 | 巴尔扎克 | 本篇第一部分最初以《古物陈列室》为题,于一八三六年三月六日在《巴黎纪事》上发表。后一部分以《外省的竞争》为题,于一八三八年九月二十二日至十月八日在《宪政报》上连载。一八三九年三月十三日,苏弗兰书屋印行本篇第一版,重新调整了章节,篇名定为《古物陈列室》,增加了作者序言;一八四四年收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七卷,列为“外省生活场景”,与《老姑娘》合称《竞争》,本版取消了原来划分的章节与标题,人名也作了某些改动。本篇同样以贵族与资产者之间的竞争为主题,但在人物性格的深入开掘和艺术手法的丰富性方面,较之《老姑娘》更胜一筹。作家无疑使用了种种褒词来颂扬埃斯格里尼翁等“伟大家族”,而当这些过时的显贵们思考和行动时,作者的讥刺和嘲笑却是无比辛辣的;相反,他以贬斥口吻描绘的暴发户杜·克鲁瓦谢,则以雄辩的语言,义正词严地批判了那个迂腐无能却自以为高人一等的贵族阶级;至于那位完整地体现了封建道德的忠仆谢内尔,在为主子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财产和毕生的精力之后,总算怀着满足的心情躺进了他所依附的那个家族的墓穴。 |
卡夫卡传 | 勃罗德 | 这是卡夫卡的密友。奥地利作家马克斯布罗德撰写的一部关于卡夫卡生平经历的长篇传记。 卡夫卡是一个文学上的迷,一个文学上的奇迹。他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鼻祖,也是世界公认的文学大师。半个世纪以前,他的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他的经历赢得了人们的敬仰。 本书以详尽的篇幅,生动细致地再现了卡夫卡平凡而伟大、孤独而又奋斗的医生,其中包括他的学习,工作,生活,创作,以及他的曲折的爱情,婚恋和年轻生命的匆匆终结。 与此同时,作者以大量的笔墨,详细阐述了卡夫卡的文学经历,文学成果,文学风格和文学思想,并对此进行了深刻具体的演绎,诠释和评判。由于作者的亲历者身份,使得这些介绍无疑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的说明。 |
错中错 | 梅里美 | 短篇小说,梅里美撰,又译为《又重误会》这是一个对自己的鄙俗卑污的环境缺乏现实感的悲剧,女主人公先是被粗暴的丈夫所玷污,后又遭到轻薄子弟的追逐,最后成了资产阶级社会场合时髦人物逢场作戏的牺牲品。 |
炼狱里的灵魂 | 梅里美 | 短篇小说,梅里美撰,发表于1834年,唐璜由一名有为的社会贵族青年,受唐加西亚影响,逐渐堕落,继而屡屡犯下恶行,最后在教堂杀死谦谦公子(杀死唐加西亚的凶手),受到内心残留的宗教思想谴责,猛然间开化,潜心修行,洗脱罪恶,行善积德。此类颂扬基督的宗教思想是当时社会的主流,号召世人弃恶从善。因此,故事取名为《炼狱里的灵魂》。 |
老姑娘 | 巴尔扎克 | 巴尔扎克于一八三四年开始酝酿《老姑娘》的主人公科尔蒙小姐的形象,并在《豌豆花》、《年轻人》等小说草稿中加以描绘。一八三六年九月,作者应吉拉尔丹之约着手写作《老姑娘》,同年十月二十三日至十一月四日在《新闻报》上分三章连载,一八三七年收入威尔代版《十九世纪风俗研究》第七卷,一八三九年收入夏庞蒂埃版《外省生活场景》,一八四四年收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七卷,属“外省生活场景”,与《古物陈列室》构成一个系列,合称《竞争》。小说围绕老姑娘科尔蒙小姐的婚事,着重刻画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竞争对手:一个是破落贵族德·瓦卢瓦骑士,另一个是前商人杜·布斯基耶。瓦卢瓦骑士拥有社交场上的一切优势:他优雅、机智、举止得体、和蔼可亲,不乏聪明,但无所事事;杜·布斯基耶自私冷酷、举止粗俗、谈吐无情趣可言,却能推动全省的工业化,给外省带来繁荣。他不动声色地击败了贵族,贵族则毫无还手之力。作者仿佛在为贵族唱挽歌,却又无情地指出“君主政体的寿终正寝,人们没有一丝同情。” |
外省的诗神 | 巴尔扎克 | 《外省的诗神》最初以《迪娜·皮耶德斐》为题,于一八四三年三月至四月在《信使报》上连载。同年五月,与《大名鼎鼎的戈迪萨尔》合为一组,总称《巴黎人在外省》,收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六卷“外省生活场景”,本篇篇名改为《外省的诗神》,比起原标题,这一标题显然更为生动和贴切。这是巴尔扎克自觉体力衰竭,精神状态和创造力处于危机状态时,为清偿债务而挣扎着写出的一部小说,令人惊异的是,居然还不失为一部杰作。作者以嘲讽然而满怀同情的态度,刻画了一个堂吉诃德式的外省女才子,这位出类拔萃的女子,尽管才智高人一头,却无处施展;尽管感情炽烈而细腻,却得不到呼应。她遇上的丈夫是个冷漠无情的理财家,她的情人是个用情不专的无行文人,她的优点长处在她所处的环境中只显得荒唐可笑。外省的“诗神”始终是一个与现实不协调的孤独的灵魂。 |
大名鼎鼎的戈迪萨尔 | 巴尔扎克 | 一八三三年末,贝歇夫人即将出版巴尔扎克的《外省生活场景》第二卷。由于篇幅不够,巴尔扎克于十一月某日用了“一夜时间”(见致韩斯卡夫人函)赶写了《大名鼎鼎的戈迪萨尔》,刊印在该书的三〇五至三八九页。小小的一篇作品,竟反映了一八三〇年七月革命后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给法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新观念的巨大威力,大企业的出现、广告的诞生、商品经济的发展、巴黎人到外省去开辟新的市场以及外省对这种“进步”的抵制,葡萄农从前的对手是游手好闲的贵族和波旁王朝政府,现在的对手是银行家和投机商。戈迪萨尔形象滑稽可笑,却是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化身:生机勃勃,充满力量。这是《人间喜剧》中刻画得最生动的人物之一,象莫里哀的阿尔巴贡、答尔丢夫一样已成为法兰西文学人物画廊中著名的一员。此人后来又在《赛查·皮罗托盛衰记》、《邦斯舅舅》、《烟花女荣辱记》等作品中出现,并成为大富翁、银行总裁,当了部长。 |
图尔的本堂神甫 | 巴尔扎克 | 《图尔的本堂神甫》最初以《独身者》为题,于一八三二年在玛门-德洛奈版《私人生活场景》第二版第三卷中发表。一八三四年仍以《独身者》为题,收入贝歇夫人书屋出版的《十九世纪风俗研究》第六卷,属“外省生活场景”。一八四三年收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六卷,篇名改为《图尔的本堂神甫》,是“外省生活场景”中《独身者故事》的第二篇。本篇仍以独身者的生活为题材,通过一个老处女和两个教士之间的摩擦,揭示了外省贵族与日益得势的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及教会内部的宗派斗争。表面上冲突局限于生活琐事,背后却隐藏着重大的利害关系。阴险奸诈的脱鲁倍神甫利用老小姐打击忠厚老实的皮罗托神甫,为的是对已故沙帕鲁神甫施行报复,彻底肃清其势力和影响,确立自己在本地区的权势。本地贵族尽管同情皮罗托神甫的遭遇,仍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抛弃了皮罗托神甫,转而与得势的脱鲁倍神甫握手言欢。 |
比哀兰特 | 巴尔扎克 | 《比哀兰特》最初于一八四〇年一月十一日至二十七日在《世纪报》上连载,共分九章,同年六月由苏弗兰书屋发行单行本,改分十章。一八四三年收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五卷,属“外省生活场景”中《独身者故事》的第一篇,从这一版开始,取消了分章和标题。这是一首情调凄凉的诗篇,描写一个健康活泼、天真可爱的少女,在两个自私、冷酷的独身亲戚的折磨下,身心受尽摧残而死。围绕这一惨剧,作者巧妙地展示了外省资产阶级社会争权夺利的斗争。一帮无耻之徒出于向上爬的野心而勾心斗角,小姑娘不过是他们明争暗斗中的牺牲品,而那些仿佛为她仗义执言的达官贵人,也仅仅是想利用这一事件打倒自己的政敌。最后,有权势者利用法律程序,居然使一场人命官司不了了之。作者在这里,又一次证明了人间法律的虚妄和不公。 |
妇女再研究 | 巴尔扎克 | 《妇女再研究》由好几个短篇故事串成。第一段“亨利·德·玛赛的初恋”的开场部分,最初曾以《晚上十一点至午夜之间的谈话》为题,在《褐色故事集》(1832)中发表,全文于一八四一年三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八日在《艺术家》杂志上刊登,题名为《小客厅中的一个场景》。第二段“淑女”原系一八三九年出版的《法国人自画像》中的一篇。第三段“卡那利谈拿破仑”,第四段“我们上校的情妇”,第五段“公爵夫人之死”都曾作为独立的短篇在一八三二年的《褐色故事集》中发表,一八四二年,作者将以上五个短篇组合成一个中篇,题名《妇女再研究》,收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二卷,属“私人生活场景”。最后一段“梅雷夫人的故事”,最初是短篇小说《劝告》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即《信使》),于一八三二年在玛门-德洛奈版的《私人生活场景》第三卷中问世,一八三七年与取自《褐色故事集》的另两个短篇——《德·波伏瓦骑士》和《一个西班牙伟人》——合成一篇,以《大望楼或三复仇》为题,收入威尔代版《十九世纪风俗研究·外省生活场景》。一八四五年,作者将梅雷夫人的故事单独抽出,以《大望楼》为题收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四卷,属“私人生活场景”,副标题是“妇女再研究续篇”,同时作者手稿上也注明此篇应并入《妇女再研究》。因而后世再版《人间喜剧》时,均以“梅雷夫人的故事”作《妇女再研究》的结尾。 |
婚约 | 巴尔扎克 | 《婚约》原题名《豌豆花》,曾于一八三五年十月至十二月间在《外乡人杂志》上分段发表。与此同时在贝歇夫人版的《十九世纪风俗研究》中第一次成书。一八三九年收入夏庞蒂埃版《私人生活场景》时,作过若干修改。一八四二年收入《人间喜剧》十六卷本第三卷《私人生活场景》,取消了原来的分段和标题,用“尾声”概括故事的结局,篇名改为《婚约》,远比原题《豌豆花》贴切和中肯。巴尔扎克在《私人生活场景》中,已经刻画了一系列作为婚姻制度牺牲品的不幸妇女的形象,本篇则描写了一个因婚姻不慎而倾家荡产的丈夫。这里作者着意批判的,显然是以利害关系为核心的婚姻制度:议婚好比作交易,往往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不和的种子,甚至从签订婚约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一场隐蔽的家庭内战,其斗争之激烈、手段之恶毒和后果之严重,有时竟不亚于敌对双方的斗争。 |
三十岁的女人 | 巴尔扎克 | 《三十岁的女人》实际上是不同时间发表的六个短篇的组合。第一部分《最初的失误》,原题名《约会》,写于一八二九年末至一八三〇年初。一八三〇年二月十一日,《侧影》周刊登载了其中的片断:《都兰的一瞥》,同年十一月《讽刺》周刊又发表了另一片断:《拿破仑的最后一次检阅》。《约会》的全文,于一八三一年九月十五日至十月一日在《两世界》杂志上发表。一八三一年一月二十三日和三十日,《巴黎杂志》分两次刊登了短篇小说《两次相遇》,分别题名为《蛊惑》和《巴黎船长》,后合并为本篇的第五部分。一八三一年三月二十七日,该杂志又刊登了短篇小说《上帝的旨意》,后成为本篇的第四部分。第三部分《时年三十岁》,原题名《三十岁的女人》,于一八三二年四月二十九日在《巴黎杂志》上发表。一八三二年五月,玛门-德洛奈书屋再版《私人生活场景》时,除收入了《约会》、《三十岁的女人》、《两次相遇》、《上帝的旨意》等篇外,还增加了题为《赎罪》的另一个短篇,后成为本篇的第六部分。在《两次相遇》中,除原有的两个段落(《蛊惑》和《巴黎船长》)外,又补充了描写爱伦娜之死的《教训》。从这一版开始,巴尔扎克已经在酝酿将这几个短篇合成一部长篇,并以玛门-德洛奈的名义,在出版说明中提出此项建议,甚至已为这部长篇设想了一个标题:《女性生活剪影》。 |
贝阿特丽克丝 | 巴尔扎克 | 《贝阿特丽克丝》前半部写于一八三八年十月至一八三九年一月,最初在一八三九年四、五月间的《世纪报》上连载,题为《贝阿特丽克丝,或强迫的爱情》,同年十二月在苏弗兰书屋出版单行本。当时划为三部分:第一部“一个宗法家庭”,下分八章;第二部“一位名媛”,下分十二章;第三部“情斗”,下分八章。一八四二年收入《人间喜剧》十六卷本第三卷时,取消了原来的章节,简单地划为“人物”和“悲剧”两部分。小说的后半部写于一八四四年八月至十一月,同年十二月以《一个正派女人的小手腕》为题在《信使报》上连载。一八四五年五月分别在克朗多夫斯基书屋和苏弗兰书屋出版单行本,题名《蜜月》,分为“偷情”和“虔诚女子的恶行”两个部分。第一部三十三章;第二部二十七章。同年十一月收入菲讷版《人间喜剧》十六卷本第四卷,取消了原来的章节,合并成《贝阿特丽克丝》的第三部:“偷情”。小说的三个部分,分别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三组矛盾,迫使刚踏入社会的主人公卡利斯特不断作出选择:第一部描写淳朴、古老的宗法家庭和现代文明社会的竞争,结果是现代文明获胜;第二部描写两种爱情——富于牺牲精神的高洁的爱情和从虚荣心出发的自私的爱情——之间的竞争,结果是自私的爱情获胜;第三部描写纯真的夫妇之爱和邪恶的情欲之间的竞争,如果不是采取了邪恶的巴黎方式与之格斗,同样也会是邪恶的情欲获胜。 |
高布赛克 | 巴尔扎克 | 《高布赛克》于一八三〇年三月六日在《时尚》杂志上首次发表,篇名为《高利贷者》,同年编入玛门、德洛奈-瓦莱版《私人生活场景》时,易名为《行为不端的危险》。一八三五年编入《十九世纪风俗研究》中的“巴黎生活场景”,篇名改为《高布赛克老爹》。一八四二年收进菲讷版《人间喜剧》第二卷,重新列入“私人生活场景”,篇名又改为《高布赛克》。本篇以雷斯托伯爵的家庭悲剧为故事线索,但主要因塑造了一个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而闻名于世。高布赛克虽仍以收取抵押品的高利贷方式聚敛财富,却已大大不同于莫里哀笔下愚蠢的放债人。他老谋深算,冷酷无情,俨然是金钱势力的化身。他和与他类似的十来个金融家控制着法国的银行、商界、政府信用机构、司法界甚至整个社会,成为“无人知晓的国王”,人们“命运的主宰”。作者一方面揭露这个人物的贪婪、吝啬,同时也承认他的才干和力量,但和纽沁根、杜·蒂耶之类银行家相比,高布赛克的剥削方式毕竟属于相当原始的类型。 |
石榴园 | 巴尔扎克 | 《石榴园》写于一八三二年八月,最初题为《孤儿》,同年十月首先在《巴黎杂志》上发表,改题为《石榴园》。一八三三年收入《十九世纪风俗研究》第六卷,属“外省生活场景”。一八四二年编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二卷时,划归“私人生活场景”。没有爱情的婚姻,婚外寻求补偿的不幸后果,几乎是巴尔扎克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众多作品的基本主题。本篇描写一个失节贵妇的内心痛苦和她的两个非婚生子茕茕孤立的悲惨处境。作者显然无意谴责这位女性的过失,而是对她的痛苦、不幸寄予深切的同情。 |
夏娃的女儿 | 巴尔扎克 | 《夏娃的女儿》最初于一八三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至次年一月十四日在《世纪报》上连载。当时分成九章,各章都有标题(1.两姐妹;2.两姐妹的倾诉;3.一个幸福女子的经历;4.一位名人;5.佛洛丽纳;6.爱情与上流社会的抗争;7.自杀;8.情人的得救和复失;9.丈夫的胜利)。一八三九年与《玛西米拉·多尼》合成两卷,由苏弗兰书屋出版,增加了献辞和序文。一八四二年编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二卷“私人生活场景”时,取消了序文和章节。小说的篇名已经点明了主题。作者试图证明:在严格的宗教戒律束缚下教养大的女子,往往比在正常环境中成长的更经不起禁果的诱惑,她们的单纯、无知非但不能帮助她们抵御腐蚀,反而更易在布满陷阱的社交场中被诱入歧途。 |
假情妇 | 巴尔扎克 | 《假情妇》于一八四一年十二月二十四至二十八日首先在《世纪报》上连载。一八四二年六月编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一卷,属“私人生活场景”。一个男子受人之恩,却爱上了恩人的妻子,他与恩人夫妇一起生活,每日奋受煎熬,是为了爱情而背叛友谊,成为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还是相反?这个主题早在一八三〇至一八三一年就已在作者心中形成,在《趣话》的《剑友》中已经第一次显现。本篇试图塑造一个忠诚、正直的男子形象,以歌颂纯洁无私的爱情,并反衬社交场上的逢场作戏。 |
菲尔米亚尼夫人 | 巴尔扎克 | 《菲尔米亚尼夫人》是巴尔扎克在几天之内完成的一个短篇,最初发表在一八三二年二月十九日《巴黎杂志》上;同年十月收入《新哲理故事集》;一八三五年收入《十九世纪风俗研究》;在一八四二年菲讷版《人间喜剧》第一卷中,正式归入“私人生活场景”。金钱和道德的关系是巴尔扎克热中的主题之一。在《菲尔米亚尼夫人》中,作家集中笔力歌颂了爱惜名誉更甚于财富的菲尔米亚尼夫人,寄托了他的道德理想,但其中不无美化的成分。小说前半部的种种议论写得相当精彩,一方面为女主人公的形象作了有力的渲染,更重要的是对巴黎上流社会各色人等的空虚无聊进行了尖锐的讽刺。由此也可看出巴尔扎克通过人物语言勾画性格的功力。 |
家庭的和睦 | 巴尔扎克 | 《家庭的和睦》是《人间喜剧》中又一篇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一八三〇年四月在玛门、德洛奈-瓦莱版《私人生活场景》两卷集第二卷中首次发表;一八三五年编入《十九世纪风俗研究》第二卷;一八四二年编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一卷,属“私人生活场景”。这篇轻松的小作品仅仅描写了一个舞会的侧面,而且一反作者的习惯,既无详尽的环境描写,也不曾交代人物的过去、未来。这短短的一组镜头虽谈不上深刻,却无情地揭露了上流社会的道德败坏,同时提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如何保持夫妇间的爱情和家庭的和睦。作者所强调的显然是:尊重、谅解和宽容。 |
双重家庭 | 巴尔扎克 | 《双重家庭》原题名《贞洁的女人》。一八三〇年在玛门、德洛奈-瓦莱版《私人生活场景》两卷集第二卷中首次发表。一八三五、一八三七年分别收入《十九世纪风俗研究》和《社会研究》,曾易名《双户人家》。一八四二年收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一卷,定名为《双重家庭》,属“私人生活场景”。篇末的写作日期,最初为“一八三〇年二月—三月”,后改为“一八三〇年二月—一八四二年一月”。一个虔诚、盲目的女信徒,毁灭了自己的幸福,也毁灭了丈夫的幸福;毁灭了自己的家庭,也毁灭了别人的家庭。——《双重家庭》尖锐地抨击了狂热的宗教信仰。巴尔扎克自称在宗教与王权这两种“永恒的真理”的照耀下写作,但他并不是虔信宗教,而是主张用宗教来淳化风俗、遏制情欲和医治社会的弊端,至于扼杀人类感情的假虔诚则一向是他嘲讽批判的对象。这个中篇犀利地指出宗教狂热实质上是出于自私的目的,它非但不能给人类造福,反而会酿成人间的悲剧;同时也指出婚姻的不慎,会给家庭生活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而在婚外寻得的幸福又是多么短暂和脆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