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费德里哥 | 梅里美 |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年轻的爵爷费德里哥心地善良、热情机敏,却嗜赌成性,不仅输光了家产,还害他的十二个朋友失去了性命。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有幸得到耶稣的三个恩典,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他不仅愚弄“地狱的王”和死神,还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并最终拯救了他的十二个朋友。 《费德里哥》是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家梅里美一部小巧精致的短篇小说。梅里美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宗教传说和世俗道德,讲述了一个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不断的精彩故事。 |
金钵记 | 亨利·詹姆斯 | 《金钵记》是亨利·詹姆斯所著的最后一本长篇小说,与另外两本小说《鸽翼》和《使节》并列为他后期创作成熟阶段的三大重要著作。长相俊帅的亚美利哥是意大利没落贵族的后裔,他凭着王子的头衔,迎娶了美国大富翁亚当·魏维尔的千金——本不识愁滋味的单纯女子玫姬。夏萝是玫姬自童年就保持着联系的好朋友,但玫姬不知道的是,她和亚美利哥是旧日的恋人。当亚当·魏维尔续弦娶了夏萝为妻,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夏萝正式进了魏维尔家门后,越来越不避嫌地与王子俨然以男女主人之姿现身。玫姬难道对于丈夫与继母间的行为真的不知不觉吗?但由于缺乏实质证据,她无从得知真相。直到有一天,玫姬买下一只古董金钵作为送给父亲的生日礼物…… |
鸽翼 | 亨利·詹姆斯 | 长篇小说。詹姆斯著。作于1902年。家境平凡的凯特·克罗依与记者莫顿·丹什是一对经济拮据的英国恋人,两人情投意合,却因囊中羞涩无法结婚。一次凯特偶然结识了富有的美国女继承人米莉·蒂尔,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米莉来到英国后,其巨大的财富吸引了形形色色之人来到她身边,有人真心诚意,有人图谋不轨,年轻的米莉见识到了古老欧洲的复杂人心。不久,米莉身患绝症,临终前得知了凯特的计划:她试图让莫顿接近米莉,骗取她的财产。最终米莉给莫顿留下一笔巨款后撒手人寰,凯特与莫顿是否能够如愿获得财富、过上向往的生活呢? |
霍华德庄园 | 福斯特 | 《霍华德庄园》是福斯特最重要的长篇代表作之一,在著名的兰登书屋“现代文库”评出的“20世纪100部最佳英文小说”名单中位列第38名。 小说围绕着一幢美丽的古老庄园——霍华德庄园展开故事,通过描写两姐妹的婚姻生活,向人们呈现了20世纪初英国社会在工业化和机械文明的冲击下所面临的种种社会矛盾,探讨了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经济、阶级、性别、文化等问题。 福斯特的小说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饱含幽默和反讽,既有精巧严整的情节,又极富象征乃至哲理意味,将艺术性与可读性完美地融为一体。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 福斯特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英国作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创作的长篇小说,出版于1908年。小说描写一位出身英国书香之家的贵族少女露西在佛罗伦萨旅行时,遇到英国青年乔治,乔治对她的倾慕令她禁不住心动,当露西和乔治在英国重逢后,露西的真情一发而不可收,最后她冲破传统束缚,解除既定的婚约,选择了跟她相爱的乔治,有情人终成眷属。 |
约婚夫妇 | 曼佐尼 | 小说以十七世纪早期米兰暴动、三十年战争和大瘟疫为背景,以农村织工伦佐和农家姑娘露琪亚这对恋人的悲欢离合和争取自主婚姻的斗争为主线,描绘十七世纪意大利各阶层人物及风云变幻的社会生活,反映了意大利人民反对异族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统一的要求,小说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被誉为记载当时社会现实的百科全书。在意大利,本书如同但丁《神曲》一样,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民大众极为珍视和喜爱它,是意大利古典文学的瑰宝。每一个受过初等教育的人,都曾在学校里琅琅吟诵过它的精彩篇章。本书也深受我国读者欢迎和喜爱。 |
危险的关系 | 拉克洛 | 长篇书信体小说。肖德洛·德·拉克洛著。发表于1782年。《危险的关系》是一部揭露贵族阶级道德沦丧、生活糜烂的作品。它以18世纪的法国上流社交界为背景。主人公梅尔兑侯爵夫人是一个邪恶的女人,她原是贵族日尔古的情妇,日尔古抛弃了她又去追求杜尔维院长夫人,梅尔兑怀恨在心,决心报复。她复仇的时机终于成熟了。正当日尔古准备与年薪6万法朗,而年仅15岁即拥有“玫瑰花蕾”美誉的谢茜勒结婚之际,梅尔兑侯爵夫人要追求自己的瓦尔蒙子爵唆使骑士当瑟里去引诱日尔古的未婚妻谢茜勒,并且还要瓦尔蒙自己去破坏杜尔维太太的贞操,想以此使日尔古成为笑柄,同时她向瓦尔蒙许诺,一旦事成,自己就作他的情妇。瓦尔蒙是一个卑鄙无耻的淫棍,他奸污了谢茜勒,又成为杜尔维太太的情夫。当他要求梅尔兑侯爵夫人履行诺言时,侯爵夫人责备他对杜尔维太太动了真情,并和他破裂,自己成了当瑟里的情妇。后来,瓦尔蒙耍弄了当瑟里,两个人进行了一场决斗,结果当瑟里杀死了瓦尔蒙。瓦尔蒙在临死前,后悔充当了梅尔兑侯爵夫人的工具,于是把他和侯爵夫人的全部通信交给了当瑟里。梅尔兑侯爵夫人的真面目暴露无遗后,得了一场天花,容貌被毁,躲藏到国外去了。杜尔维太太也因受刺激而死,谢茜勒进了修道院。 |
克莱芙王妃 | 拉法耶特夫人 | 《克莱芙王妃》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小说以亨利二世(1547-1559)时的宫廷为背景,影射了17世纪后期的皇室生活。宫廷生活的中心内容是野心勃勃的争权夺利和男女风流韵事,仅仅因为人们“不断寻欢作乐、勾心斗角”,才没有感到百无聊赖、无所事事。贵夫人们相互嫉妒,拉帮结派。这里,“有一种激动不安的情绪,但秩序井然。对一个姑娘来说,这既令人欢悦,但更潜伏着危险”。克莱芙王妃出身名门,一心敬爱自己的丈夫。在一次舞会上,她与内穆尔公爵一见钟情。她逐渐发现,自己对丈夫的爱只是一种尊重与敬仰,但她对内穆尔公爵却产生了一发不可收拾的热烈爱情。她拒绝承认这种爱情,向丈夫寻求帮助,以期达到解脱。她的丈夫因此抑郁不已,悲愤而死;她本人也最终拒绝了内穆尔公爵,在修道院内孤独地了结余生。 |
觉醒 | 凯特·萧邦 | The Awakening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所著小说,于1899年发行。1899年发表之后,有好几十年遭受谴责,圣路易斯等地的图书馆甚至把它列为禁书。它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受到重视,如今已是经典美国文学作品,并已改编成歌剧演唱。小说讲述了埃德娜·庞德烈为了打破传统女性桎梏与当时的道德斗争的故事。小说背景设在19世纪末的新奥尔良和南路易斯安那州沿岸地带,剧情以埃德娜·庞德烈为中心,记叙了她在19世纪末充满传统女性与母性价值观的社会环境下,努力应对自身反传统的挣扎。小说是第一部关注女性问题而不自高自傲的作品,被认为是早期女性主义的里程碑,并继续在当代读者与评论界中产生不同的反响。 |
梦游者三部曲 | 布洛赫 | 《梦游者三部曲》(Die Schlafwandler: Eine Romantrilogie),又译作《梦游人》,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赫尔曼·布洛赫(1886-1951)于1931年出版的首部重要作品,受到米兰·昆德拉和卡洛斯·富恩特斯的高度推崇。小说以三个时代的故事表现1888-1918年间的时代变迁。从价值奔溃历史观的角度,艺术地再现了西方传统文化的死亡过程。第一部设定时间是1888年前后,叙述普鲁士贵族和军官约阿希姆·冯·帕瑟诺从对波希米亚妓女鲁泽娜的追求和浪漫关系那里得到心理和生理的满足,但在犹豫和怀疑之后,走向了理性,和门当户对的伊丽莎白建立了无爱的婚姻。第二部是1903年,一位容易感情用事的藏书家和理想主义者奥古斯特·艾施放弃前途远大的工作和朋友们,当了马戏团的经理。在旧价值崩溃的影响下,他打算进行暴力活动,去谋杀银行家,但未成功,之后在一个小镇居住。第三部设定在一战即将结束之时,威廉·胡桂瑙,一个自称保持价值中立的青年,他杀死了艾施,强奸了他的妻子,合法的离开小镇,成了一位受人尊敬的商人。 |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 | 德布林 | 德国作家阿尔弗雷德·德布林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29年。该作讲述了弗兰茨同妻子发生口角失手将其打死,被判四年徒刑,出狱后决心重新做人,他结识了一个叫赖因霍尔德的人,此人外表温文尔雅,实际上却是一个逼良为娼的流氓和一个盗窃集团的头目,他多次请求弗兰茨把自己玩腻的女孩子介绍给别人,可都被弗拒绝了;后来这个流氓以金钱为诱饵使弗上钩。弗不由自主地做了间接的人贩子。弗想摆脱这种罪恶活动,结果在一次夜间行动时被赖推下汽车,摔断了一条胳膊。伤愈后弗回到亚历山大广场做非法买卖,与妓女米西邂逅,两人互相帮助,相处甚好。赖因霍尔德获悉后,把米西骗至树林,奸污了她后又将其杀害了。可弗兰茨却成了杀人嫌疑犯,他再次被捕入狱,经审理后无罪释放。出狱后他当了工厂的看门人,决心开始真正的新生活。 |
我的安东妮亚 | 薇拉·凯瑟 | 故事通过吉姆·勃登对往事的追忆,讲述波希米亚移民安东尼娅·谢摩尔达从少年到中年的生活历程。故事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初,安东尼娅随家人乘火车前往内布拉斯加州东部大草原定居,途中遇上前往那里投奔祖父母的吉姆,两人从此成为要好的朋友。到达内布拉斯加后,安东尼娅的父亲不堪生活重负自杀身亡,她只好放弃学业帮助哥哥在地里干农活。后来,吉姆的祖父母为让他受到更好的教育搬到黑鹰镇居住,并介绍安东尼娅到有钱人家做保姆。在黑鹰镇工作期间,安东尼娅爱上一名火车售票员,在被其遗弃后怀着身孕返回家乡,时常遭受兄弟的谩骂和邻居的蔑视。吉姆大学毕业后赴哈佛大学法学院就读之前,专程回草原看望安东尼娅,发现她带着非婚生女儿艰难地生活,神情沮丧却毫无怨言。20年后,在纽约做律师的吉姆决定重返故地探访安东尼娅。这时她已经幸福地嫁人,丈夫也是波希米亚移民。夫妻俩育有十个儿女,经营一家高产农场。在吉姆眼中,现在的安东尼娅十分高大,宛如夕阳下的耕犁矗立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而吉姆自己却如无根的浮萍,在生活中随波逐流。《我的安东尼娅》出版后好评如潮,被认为是凯瑟最出色的作品,而且是“美国人写出的最好的作品之一”。小说传达出一种浓浓的怀旧情绪,其对安东尼娅形象的生动刻画、对纯真友谊的热情称颂、对西部大草原景色的精彩描写以及对拓荒价值观的完美阐释,使之成为当之无愧的不朽的文学经典。1995年,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成功发行。 |
诺斯特罗莫 | 康拉德 | 这部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一部政治小说杰作,美国现代文库评选的20世纪百佳英语小说将之排在第47位。小说虚构了一个南美国家科斯塔瓦那,这个国家长期处于暴政、革命和战争之中。查尔斯·古尔德拥有一座藏量丰富的银矿,他对这个国家的动荡与无处不在的腐败深恶痛绝,决定用他的财富支持当时的独裁政府,认为此举能给这个国家带来稳定。但是开采银矿将带来的巨额财富招致各种势力的觊觎,引发了新一轮的革命和自我割据的军阀战争,将这个国家带入更大的混乱之中。腐败与贪婪侵入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小说的主角“不被腐蚀”的诺斯特罗莫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
伪币制造者 | 纪德 | 纪德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完成于1926年。 纪德在此之前写的作品,往往只涉及一个道德、心理、美学等问题,而《伪币制造者》则描绘了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某种程度地反映了本世纪初法国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表现了当代青年的不安与苦闷,流露了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某些怀疑。 纹章工艺有一种手法,就是在一个纹章中心再放上一个缩小了的纹章,这种手法叫做“纹心”。文艺作品中,也有这种旨在烘托作品的意义或渲染场面的气氛的戏中有戏、故事套故事的手法,纪德也别致地称之为“纹心”,并且使之从此成为文学的一个术语。《伪币制造者》运用了“纹心”的手法。小说中安排了一个小说家爱德华,他跟纪德一样也在写一本名为“伪币制造者”的小说,并对小说理论和技巧进行着各种思考。 《伪币制造者》 的艺术气氛浓于故事气氛。通过爱德华,我们可以多少了解一些书中人物间的关系。但除个别人物在小说结束之前横死之外,这些故事没有开端,没有结局,人物的来踪去迹并无交代。小说最后一句话是“我很好奇地想认识卡鲁”。卡鲁是小说主人公之一裴奈尔·普罗费当的弟弟,一个只有名字而从未上场的人物。 纪德以“内容广博和艺术意味深长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对真理的大无畏的热爱和锐敏的心理洞察力表现人类的问题和处境”,荣获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 |
红色英勇勋章 | 克莱恩 | 美国作家斯·克莱恩的长篇小说。情节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主人公亨利·弗莱明一心向往惊心动魄的战斗生活,渴望为国建立功勋,毅然参加了蓝军。可是第一次参加战斗他又很害怕,在惊慌之中当了逃兵。后来他在逃跑途中偶然被别的部队一名士兵打伤了头部。弗莱明回到自己的连队以后,谎称自己在火线作战时受了伤。伙伴见他那“红色英勇勋章”——头上的伤口,都称赞他是个英雄。弗莱明不敢说出真情, 内心里感到羞愧。从此以后,他在战场上表现出近于疯狂的英勇精神,受到上级的赞赏。小说侧重描写主人公在战场的心理反应,忽视揭示战争的性质,因此表现出和平主义的反战倾向。 |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 乔伊斯 | 爱尔兰小说家詹姆士·乔伊斯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一个出身于中产阶级的爱尔兰青年从童年到20年后离开爱尔兰的生活片断。斯蒂芬·迪德勒斯在都柏林天主教和民族主义的环境中渡过童年,长大以后,逐渐认清了民族主义的狭隘和欺骗性,他曾一度迷恋天主教丰富的传统精神,但爱尔兰天主教同样渺少、庸俗。在海边的一瞬间经历使他感悟到艺术追求的博大,只有它才能使他的精神和肉体和谐,才能使他超脱于周围环境的平庸,他最终选择了远走他乡,追求艺术。主人公生活片断由一个总结构原则联系在一起: 作者只选人那些与他最后走上创作道路有关的因素。小说分为五章,每章都以主人公的胜利而告结束 (受鞭罚后斯蒂芬证明自己无辜; 在妓女怀抱中得到慰藉; 在圣洁,典雅的宗教气氛中的兴奋; 感悟到自己创作才能时的狂喜; 准备动身去法国时的决心)。但每章都是在平常、压抑气氛中开始。第三人称叙述的间接性使一种讽刺和移情作用成为可能。斯蒂芬是小说的绝对中心,其它所有人物都是因在他成长过程中与他相关而存在。在一定意义上,《肖像》又是一部心理小说,它表现了主人公心理、精神的发育成长。乔伊斯在小说现实主义基础上,适当地采用了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意识流创作技巧,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乔伊斯又是一位摹仿大师,摹仿在小说中构成了与主题相适应的风格变幻基础,从开始时婴孩的呢喃儿语,到小学生幼稚客观的语言记录,牧师大段布道摹仿纽曼,找到艺术灵感时又采用了培特风格,大学中和朋友们关于美学问题的长篇讨论又摹仿19世纪末自然主义小说的风格。 |
项狄传 | 斯特恩 | 英国作家斯特恩的长篇小说。共9卷,全名《特利斯川·项狄的生平和见解》。但特利斯川是个孩子,在小说中不占有地位,在最末一卷里才仅仅5岁。全书描绘的重点是整个项狄一家。特利斯川的父亲瓦尔特从前是商人,现在是庄园主,喜欢发表抽象的哲学议论,但思想迂腐,性情古怪。他的妻子温顺忍让, 从不敢跟丈夫争辩,这使他不胜惋惜。托比叔叔是个退伍军人,“缺少理性”,天真无知,但善良仁慈。他一个人在花园里玩打仗游戏,自得其乐。小说没有连贯统一的情节。叙述打破了时间顺序,颠倒混乱,结构纷杂,全书的引言出现在第一卷中间,散乱的情节和冗长的对话互相穿插,叙述经常中断,有几处竟然留下空白页,让读者自己去补充。贯穿全书的人物郁利克牧师代表作者与读者交谈,以荒诞不经和幼稚可笑的形式,揭示了丑恶的资产阶级现实与崇高理想的背道而驰,维护人的个性价值。 |
押沙龙,押沙龙! | 福克纳 | 长篇小说。美国福克纳著。以19世纪中期为背景,叙述一庄园主的罪恶现实。故事开始于1833年。托马斯·塞德潘带20个黑奴到杰弗逊开垦荒地,兴建大宅。后与洛莎的姐姐艾伦结婚,生下一子一女后,艾伦死去。儿子亨利的朋友查尔斯与女儿裘迪丝相爱并订婚。后来发现查尔斯是自己同一个黑白混血女人同居时所生,便以高贵门第不容黑人血液掺入为由,唆使亨利将查尔斯打死。事后亨利逃亡,使他失去了后裔;他向洛莎求婚,又遭拒绝,便与穷白人窝许·琼斯的外孙女朱莉同居。后朱莉生下一女,他破口大骂。窝许在盛怒之下将他杀死。至1909年,昆丁在自杀前九个月听洛莎讲述了托马斯家的情况,后来又由他父亲康普生作了补充。他与洛莎曾一同去托马斯庄园,发现年已70岁的亨利已经潜回家中。但不久大宅起火,一家人被烧死,仅剩下查尔斯的黑白混血儿:一个白痴。而托马斯要杀死查尔斯的真相,却是此后昆丁在上大学时与他的同学们一起推断出来的。小说通过托马斯庄园的盛衰,揭示了庄园制社会灭亡的必然性。艺术上由两个人物用各自的语言叙述故事,又由昆丁引导读者探讨其中的空白。既刻划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也表现了叙述者的精神面貌,还让读者参与了创作过程,从而形成了多视角的叙述层次和扑朔迷离的神秘气氛。 |
弃儿汤姆琼斯史 | 菲尔丁 | 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菲尔丁的长篇小说。乡绅奥尔华绥有一天发现家里有一个弃婴,便好心地收留了他,把他和自己的外甥布立非一起抚养成人。这个弃儿就是汤姆。他诚实善良,也很冒失。布立非自私自利,多次在家人面前诬告汤姆,使人误以为汤姆行为不端,奥尔华绥于是将布立非立为继承人。汤姆与索菲亚相爱,但受到索菲亚父亲威士特恩反对。布立非为了钱财也去追求索菲亚,并又一次诬告汤姆,奥尔华绥一气之下将汤姆赶出家门。索菲亚也从家里逃出来,两人途中相遇,一路上两人历尽艰险。汤姆遭到伯莱斯顿夫人纠缠,又在布立非诬陷下被捕入狱。索菲亚也因别人离间而离开汤姆。奥尔华绥赶到伦敦,以前被他赶走的女仆詹妮也来了,她曾被认为是汤姆的生母。詹妮告诉奥尔华绥,汤姆是奥尔华绥妹妹布丽奇特的私生子,她曾给詹妮一笔钱让她掩藏真相。汤姆和布立非都是奥尔华绥的外甥。奥尔华绥终于知道了汤姆的为人,也认清了布立非的卑劣,决定立汤姆为继承人。威士特恩也同意了汤姆和索菲亚的婚事。作品是菲尔丁的代表作,通过主人公的活动、经历,广泛地反映了英国18世纪中叶的城乡生活,描绘了各阶层的人物。作者还善于用对比法来写人物,如汤姆和布立非就是两个截然相反的人,作者肯定了汤姆。小说结构巧妙,富于训戒意义。 |
荒凉山庄 | 狄更斯 | 在狄更斯浩繁丰厚的传世文字中,《荒凉山庄》可谓其晚期最高成就之一。以贾迪斯家族后代争夺遗产案件为情节主线,同时穿插了戴德洛克夫人及其私生女埃丝特的经历遭遇。贾迪斯家族遗产的官司已经打了好几代,仍然悬而未决。无依无靠的表兄妹理查德·卡斯顿和婀达·克莱尔作为这个案件涉及人,被他们的监护人约翰·贾迪斯接到他的“荒凉山庄”来住,陪伴着这两个年轻人的还有埃丝特。理查德与婀达相爱,遭到约翰反对,忿然离开山庄,并且秘密结了婚。而理查德指望继承大笔遗产,无意独立谋生。这桩案件拖了几十年,终由于发现一份遗嘱而得到解决。然而积年的诉讼费早已把遗产耗费净尽,所以理查德虽然成了遗产继承人,却分文未曾到手。在这个打击下,他一病不起,终于死去。约翰·贾迪斯发现埃丝特和年轻医生阿伦·伍德科特相爱,就成全了他们。他赠送给新婚夫妇一所房子,也取名“荒凉山庄”;同时他把新寡的婀达接来和自己同住。 |
米德尔马契 | 乔治·艾略特 | 《米德尔马契》是英国作家乔治·艾略特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72年。该书中有两条贯串其中的主线:一为少女多萝西娅的婚姻悲剧与理想的破灭,一为青年医生利德盖特爱情与事业的双重挫折与失败。在这两大主线之中,作者运用了对比、平行以及重复等多种描写手法,从而将两条主线交织在一起,把书中的众多人物,如费瑟斯通、布尔斯特罗德、高思一家等男女主人公悲欢离合的人生写进小说,突出了“社会挫败人”这一大主题。作品围绕这两个想造福于社会的青年在事业、婚姻上的悲剧,全面勾勒了一幅英国地方生活的画卷,表现了“社会挫败人”和理想遭破灭的主题。作者善于运用对比、对称、平行、重复等手法以及大段的议论,刻画人物的复杂性格,而且心理分析细腻,环境烘托典型,对后世心理小说的发展颇有影响。 |
尤利西斯 | 乔伊斯 | 英国作家乔伊斯的具有史诗般规模的长篇小说。这是一部意识流手法的典型作品。小说的结构模仿荷马的《奥德赛》,全书共18章,分3个部分。《尤利西斯》的故事十分简单,总共只描写了1904年6月16日早晨8点到次日凌晨2点40分将近19个小时内三个人物—斯蒂芬、布鲁姆、以及布鲁姆的妻子莫莉在都柏林的生活经历。作品以布鲁姆为中心通过他在都柏林的漫游,几乎接触到都柏林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家斯蒂芬丧母后,一直沉浸在悲哀与忧伤之中,感到在精神上无所依托,渴望能够找到一位精神上的父亲。广告推销员布鲁姆是犹太裔爱尔兰人,因失子之痛在心灵上留下了难以弥合的创伤。布鲁姆的妻子莫莉是个歌唱演员,生活放荡,在家招蜂引蝶,与人私通,使得布鲁姆羞愧难当。在道德沦丧、家庭分裂和传统观念失去价值的现代世界里,布鲁姆和斯蒂芬都成了飘零无依、精神上失去寄托、心灵上布满创伤的人。这天布鲁姆在都柏林奔波忙碌,在一家妓院与喝得酩酊大醉的斯蒂芬相遇,布鲁姆对他悉心照料,在灯影中两人相视而立,终于在彼此身上找到各自精神上需要的东西:斯蒂芬找到了父亲,布鲁姆找到了儿子。深夜,布鲁姆带斯蒂芬回家,他的妻子莫莉听说斯蒂芬以后要加入他们的生活,便朦胧地感到一种母性的满足,并隐约地感到一种冲动。乔伊斯通过这三个人物潜意识活动的表现,反映出整整一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和危机。 |
一位女士的画像 | 亨利·詹姆斯 | 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小说叙述的是自强、自信、富于幻想、但涉世不深的美国姑娘伊莎贝尔·阿切尔被虚伪、贪财、好色的猥琐小人骗取了爱情,以至醒悟为时已晚的故事。故事叙述聪慧美貌的伊莎贝尔·阿契尔在父亲去世后,由姑母杜歇太太从美国带到了英国。杜歇先生是一个从美国到英国定居了30年的老银行家,儿子拉尔夫身患肺病。伊莎贝尔拒绝了青年企业家古德伍德的求婚,也拒绝了杜歇家的好友沃伯顿勋爵的求婚。老杜歇临终前对儿子说自己这一辈子对妻子不甚满意,希望儿子能娶一个像伊莎贝尔那样的好姑娘。拉尔夫心里爱着伊莎贝尔,但他考虑到表兄妹最好不要结婚,而且他身体又有病,因此他更愿意让伊莎贝尔在他的心中永远作为一个美的象征。他劝父亲更改遗嘱,为伊莎贝尔留下一笔财产。伊莎贝尔从艺术品位极好的莫尔夫人身边结识了她的一位朋友奥斯蒙德,不久便坠入情网。他们很快结了婚,但遭到所有亲戚朋友的反对。果然,婚后的奥斯蒙德开始按他的意志来改造伊莎贝尔,他们的感情日趋恶化。拉尔夫病重,临终前欲见伊莎贝尔一面,竟被奥斯蒙德阻拦。后来,伊莎贝尔得知奥斯蒙德的女儿潘茜的母亲就是莫尔夫人。与拉尔夫诀别后,她又遇到了古德伍德。后者说拉尔夫生前曾托他关照伊莎贝尔,他自己也愿意与伊莎贝尔结婚。然而良知和对潘茜的责任使她最终还是离开了古德伍德,返回到她那个并不幸福的家。 |
皮埃尔·格拉苏 | 巴尔扎克 | 《皮埃尔·格拉苏》最初的构思是两个短篇:《艺术家》和《女婿》。一八三九年八月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将两篇融合在一起,篇名是《艺术家》。同年十二月,本篇在《巴别塔》文集(当时名作家的作品合集。)第二集中发表,篇名定为《皮埃尔·格拉苏》。一八四〇年苏弗兰书屋出版《比哀兰特》时,附加了《皮埃尔·格拉苏》。一八四四年九月编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十一卷,列为“巴黎生活场景”。本篇描写一个不入流的画家,终于以其平庸而受到宫廷和资产者的赏识,获得了勋章,成为一个富翁的女婿,有了稳定的财源和相当的社会地位。此人尽管在艺术上毫无建树,受到艺术家们的取笑,却被中产阶级视为当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而且总有一天会进入法兰西学院。相反,一些刻意创新的天才画家却往往不为人所理解,得不到应有的评价。 |
萨拉金 | 巴尔扎克 | 《萨拉金》最初分两章于一八三〇年十一月二十一和二十八日在《巴黎杂志》上刊载。一八三一年由戈斯兰书屋收入三卷本《哲理故事集》第二卷,一八三三年再版时,编入同一集子的四卷本第三卷。一八三五年由贝歇夫人收入《十九世纪风俗研究》第十二卷,即“巴黎生活场景”第四卷。一八四四年编入菲讷版《人间喜剧》“巴黎生活场景”时,取消了原来的分章和小标题。这个貌似离奇的故事虽属虚构,却并非杜撰。二百年前意大利歌剧舞台上确有从童年时代就被阉割的美少年充当女歌手;腐化堕落的高级神职人员豢养男妓也已是公开的秘密。这篇小说的震撼人心之处,与其说是精确地描绘了艺术家萨拉金那种深沉狂暴的性格和来势猛烈的情欲,毋宁说是含蓄地刻画了因美貌而不幸的畸形人的复杂心理和终身伴随他的精神折磨,无论是艺术成就或万贯家财,都不能改变他的卑贱地位和排遣他心中的苦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