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耶稣传 | 施特劳斯 | 德国施特劳斯著。2卷。1835—1836年出版。为杜宾根学派的代表作,是《圣经》批判著作中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该书论述了其他一些德国学者的耶稣传记,认为自己的耶稣传是经过批判处理的耶稣传而有所不同,并对福音书的来源作了分析与证明,然后论述了耶稣的生平轮廓。提出福音书的神话说,认为耶稣实有其人,但福音书的故事并不合于其人的历史。福音书也不是目睹耶稣活动而记述下来的历史,乃是把旧约圣经中的救世主概念运用于耶稣其人身上而构造出来的神话。认为神话不是个人意识的产物,而是人民的精神,或基督教社团精神的产物,是在这个社团之中凭教徒的口传而逐渐构造出来的。基督教社团精神影响了这些福音书的作者,他们以耶稣的生命作材料,加以神话的修饰,说成是一种超历史的永恒真理,即道成肉身的思辨观念。神变成了人,这就使无限的东西与有限的东西、神的本质与人的本质联系了起来,这就是人类。道成肉身的观念表现其自身于许多例子中,相互补充,而不是在一件事上表现其整体的完全性。神话是用作为复活、升天等主体的单个的人来代替人类,因而神的儿子就是人类。该书指出批判方法的意义,认为任何教义均有其历史性:一种教义在一个时间中是合理的,一旦时过境迁,就不一定合理,因而要通过批判方法加以改造,使其合于新的历史条件。他把这种批判方法也叫做历史方法。 |
物性论 | 卢克莱修 | 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Titus LucretiusCarus,约公元前99—前55)著。中译本由方书春据伦纳德、罗斯等英译本译出,三联书店1958年出版,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版。卢克莱修出生于罗马(一说庞贝),和凯撒是同时代人。关于他的生平,历史上无任何可信的记载。《物性论》是他传世的唯一著作,用诗体写成。原稿早佚,仅有一个几经改动的抄稿本幸存下来,1437年被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波吉奥(Poggio,1380—1459)发现而得以流传。全书6卷,全面系统地阐述并发展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唯物论和无神论思想。第1、2卷阐述自然观;第3卷论述意识论;第4卷为认识论;第5卷论述宇宙生成、生命起源、人类的起源及其由野蛮时期向文明时期的过渡;第6卷在对显著的气象学现象和地上若干奇异现象进行解释中,进一步展示其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卢克莱修出色地发挥了原子唯物论反对宗教迷信的强大战斗作用,运用朴素唯物主义反映论——肖像说,揭示了灵魂不灭学说的认识论根源,从而提出了形神相印的唯物主义原则,从根本上动摇了宗教有神论的基础。《物性论》融哲学、科学和诗歌为一体,以形象化的、充满战斗精神的语言,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灵魂的本性和规律,在唯物论和无神论学说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谈谈方法 | 笛卡尔 | 笛卡尔生前公开出版的4部著作中的第1部。用法语而非拉丁语写成。1637年7月,笛卡尔在荷兰莱顿匿名出版这部书,书的全名为《谈谈好好运用理性并在各种学问中寻找真理的方法,附〈折光学〉〈气象学〉〈几何学〉作为运用这一方法的论文》,一般简称《谈谈方法》《方法谈》等。 开篇提出人人皆有理性(或“良知”),差别只是在于有的人运用得好些,有些人则运用得不好。此书提出一套运用理性的方法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并最终找到真理。全书由引言和6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谈作者对现有各门学问的看法;第2部分提出作者寻求到的更好地运用理性的方法,这一方法主要由4条规则构成;第3部分谈的是作者定下的一套临时的道德准则;第4部分谈的是用来证明上帝以及人的灵魂存在的理由;第5部分谈的是物理学中的一些问题,专门解释了心脏运动以及相关的医学难题,此外还谈到了人类灵魂与动物灵魂的区别;第6部分指出进一步探求自然知识所需的东西以及作者写作此书的理由。 1644年,笛卡尔略作修改后,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了这部书的第一个拉丁文版,由于这些变动并不十分重要,因此,学界至今对这本书的研究主要依据法文版。此书最早的两个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33年出版的彭基相译本与1935年出版的关琪桐译本,都将书名译为《方法论》。商务印书馆于2000年出版了王太庆的译本,书名定为《谈谈方法》。 |
滇缅公路上的人们 | 蒋彝 | 本书以中国西南两个家庭为切入点,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修筑滇缅公路的艰苦历程。两个普通家庭就是战时中国的缩影,他们因修筑滇缅公路——这一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事件,而发生命运的巨变;从而生动刻画了日军侵华对中国人民带来的沉重创伤,以及中国人民万众一心、顽强抵抗的爱国精神;更深刻缅怀了那些为建造滇缅公路而光荣牺牲的人们。 |
算术基础 | 弗雷格 | 全称为《算术基础:对数这个概念所作的逻辑的和数学的研究》。德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弗雷格(GottlobFrege,1848~1925)的重要著作。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在于把他在《概念文字》一书中提出的方法应用于解释数学中最根本的理论,即数的理论,把算术表现为一种公理理论。他认为可以用逻辑所需要的概念来规定算术的全部概念,也可以用逻辑所需要的原理来证明算术的全部法则,而不需要为算术另外制定一套它所特有的概念和原理。在这本著作中,他首先在什么是数和什么是算术真理的本性这两个问题上批译传统及当时的观念,然后概述他自己的方法以及如何用纯逻辑的原理来证明算术的基本原理。在本书中,他提出了他的哲学基本观点,他在前言中把这些观点概括为3条原则:1、始终要把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明确区别开来;2、只有在语句的语境中,而不是在孤立的词中,才能找到词的意义:3、注意把概念与其对象区别开来。他认为这3条原则在方法论上具有重大意义。 |
儒教与道教 | 韦伯 | 该文的最初文稿以《儒教》为题发表在《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文库》。1915年初版。1919年,韦伯把“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一系列作品(《导论》《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中间考察》《印度的宗教》《古犹太教》) 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及其他一些相关的论文合为《宗教社会学论文集》,于1920年出版,其中把《儒教》改名为《儒教与道教》。该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包含英译本(如H.葛斯的英译本The Religion of China,1964)、日译本(如木全德雄的《儒教道教》,1971年) 、中译本(如最早由台湾的康乐、简惠美翻译的中译本,2012年由王容芬翻译、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本)。 全书共8章,第1~4章为“社会学的基础部分”,第5章为“士人阶层”,第6章为“儒教的生活取向”,第7章“ 正统与异端(道教)”。第8章“结论:儒教与清教”。其中第1~4章从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较为系统地考察了中国社会有利于或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要素。第5~6章对士人阶层及儒家学说进行考察。第7章主要分析了道教与儒教的异同及其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第8章系统梳理了儒教与新教的异同。 韦伯大大扩展了关于“中国宗教”的“社会学基础”的讨论,细致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城市、君侯、国家、农业、法律诸方面,对儒教的主要担纲者士人阶层及其生活取向作了深入剖析,同时对作为“正统”的儒教和作为“异端”的道教,儒教和清教进行了比较。 |
支配社会学 | 韦伯 | 《支配社会学》为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著作,包括了支配的结构及其功能形态、官僚制支配的本质、前提条件及其开展、家父长制支配与家产制支配、封建制、身份制国家与家产制、卡理斯玛支配及其变形、政治支配与教权制支配。 |
国民经济学基础 | 欧根 | 瓦尔特•欧肯是20世纪德国经济学中的“弗赖堡学派”的领袖。该学派为战后西德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艾哈德实行的社会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该书是瓦尔特•欧肯的代表著作,至今仍是德国经济学中的权威之作。出版后立即在德国经济学界引起轰动。该书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做了清楚而又透彻的说明,对德国历史学派与现代的理论经济学之间的争论做了公允的结论,对经济学中理论与历史的关系做了令人信服的说明。对正统的西方微光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逻辑思路做了精确的概括。 |
文学论 | 夏目漱石 | 文学理论专著。夏目漱石著。中译本1931年出版,张我等译。全书分5编,共30万字。基本内容如下:首先立足于文学本身特性,从什么是文学内容说起,然后又对文学内容的类别、特质、“数量的变化”、相互关系以及表现手段诸方面,做了层层递进的论述。最后着眼于社会心理,对与文学密切相关的社会集合意识作了颇具特色的分析。关于文学内容的定义,提出了著名的〔F+f〕公式,即认识的要素〔F〕和情绪的要素〔f〕之结合构成了文学的内容。文学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简单的感觉要素和情绪的精神状态。还通过文学和科学的比较来说明文学内容的特质,认为文学家对事物采取综合的态度,其目的是创造、是抒情,所要求的是一种幻真、似真、仿真。本书的最后部分,提出了“社会集合意识”这一概念。认为社会集合意识是综合的结果,此种意识可分为3类,其一是模拟的意识,其二是能才的意识,其三是天才的意识。作者指出,社会集合意识受社会状态的暗示而变动,作家们也受到暗示,其创作中心也随之变动,这样就产生了新的内容的文学作品。本书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 韦伯 |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社会指的是一门试图说明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由此而对这一行为的过程和作用作出因果解释的科学。“行为”在这里表示人的行动,只要这一行动带有行为者赋加的主观意向。“社会”行为则表示,根据行为者所赋的意向而与他人行为有关,并在其过程中针对他人行为的一类行动。 |
思维方式 | 怀特海 | 本书是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怀特海的代表著作之一,书中收录了他的九篇演讲,在这些演讲中,他阐述了自己综合性的思维模式。 现代科学给我们建立了一种思维模式,即在有限前提下作出假定。怀特海反对这种固有的思考模式。他认为,我们不应该将自己的视野局限于此,而不思索世界和生活的整体。他认为哲学产生于好奇,如果缺乏兴趣,我们对任何问题的探讨都会是机械的。 怀特海所说的兴趣不是建立在对一般环境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不是对琐碎细节的兴趣,他认为高级思维应该在世间万物中间建立联系,每一个事实都包含无限的细节,无限的细节会生发无数的结果。 这种综合的思维模式能够带给我们新颖的思考角度,开拓我们的视野,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性思维。它能够使我们打破固有的思考方式,建立灵活、多变的思维模式,实现学习、职场和生活的进阶。 |
示教千则 | 商羯罗 | 该书共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为韵文篇,后一部分为散文篇。在韵文篇中,商羯罗比较集中地讲述了他的哲学观点,可以把这一部分看作是他所写成的哲学教科书。在韵文篇中,商羯罗以激烈的语句来对包括顺世论、佛教、数论等其他派别加以批判和排斥,可见他哲学的原则性是非常强。散文篇中,商羯罗采用的是温和的平易近人的师生对话的形式,以导师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回答弟子的提问。 |
人类知识起源论 | 孔狄亚克 | 18世纪法国哲学的重要著作。孔狄亚克著。成书于1746年。现在通用的是巴黎1924年法文版本。中译本只有几个片断,收入北京大学主编的《十八世纪法国哲学》之中。孔狄亚克(Etienne Bonnot de Codillac1715—1780),法国哲学家,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百科全书》的重要撰稿人。曾经担任过牧师和家庭教师,后被选入法国科学院,同时任柏林科学院成员。主要著作还有《论缺点和优点毕露的诸体系》、《论感受》和《论动物》。本书分3个部分。第1部分是引言,提出自己打算以建筑在观察、经验上的分析法来革新形而上学的计划,谈到本书的写作意图,即以阐明心灵活动的进展和语言的进步来指出避免谬误的方法。接下来是篇幅相同的2卷正文。第1卷用于论述我们的知识材料,特别是对心灵活动进行分析并论述其发展,观念的产生,简单观念和复合观念以及对我们的观念加以符号的心灵活动。第2卷主要论述语言和方法,从语言的起源,发展到谬误产生的原因从而发现真理的方法。本书树起了法国唯物论的感觉论的旗帜,对于18世纪法国唯物论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十夜之梦 | 夏目漱石 | 《十夜之梦》是夏目漱石的随笔选集,收入其随笔名篇《十夜之梦》、《东洋美术图谱》、等十多篇,可以说代表了夏目漱石随笔创作的精华。夏目漱石的随笔文风平和,但想象力又极为丰富,他的《十夜之梦》既可以读作随笔小品,也可以读作十个有关梦境的小故事。 |
虞美人草 | 夏目漱石 | 二十世纪初期,日本刚从封建社会转为资本主义社会不久。人们对西洋文化极为崇拜,青年男女大呼思想解放,尤其是上流阶层,几乎都以西式文化为潮流,促生了一批思想先进、行事独特的年轻人。 外交官的女儿藤尾,自小便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学识出众、谈吐优雅。父亲死后,为了从藤尾同父异母的哥哥手中夺取遗产,母亲催她成婚。然而,藤尾对父亲生前所定的婚姻并不满意,与举止粗鲁的未婚夫相比,她更愿与一个虽然贫困却拥有极高荣誉的诗人交往。她放任自己去幻想与诗人的未来,享受与学识渊博的诗人之间高雅的交往,沉迷在诗人为自己而倾倒的虚荣感之中。但是她并未料到这一切都是假象,诗人看中的其实只是她的财产和美貌,甚至他早就有了未婚妻。得知真相的藤尾内心如烈火焚烧一般,虚荣与骄傲形同毒药让她无法回头。藤尾最终自杀了,而身边人仍要继续着悲喜交杂的人生剧。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韦伯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德国哲学家马克斯·韦伯创作的社会学著作,首次发表于1904—1906年《社会学和社会福利档案》杂志上,后收录于《宗教社会学论文集》。 在该书中,韦伯论述了两个重要问题: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本质;社会伦理与经济行为的关系。 该书在肯定精神与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力的前提下,阐述了新教伦理与潜藏在资本主义发展后面的某种心理驱动力(即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某些关系。 韦伯在该书中将国家定义为一个“拥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垄断地位”的实体,这个定义对于西方现代政治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
行人 | 夏目漱石 | 《行人》是日本近代作家夏目漱石创作于1912年的长篇小说,和《过了春分时节》、《心》共同组成作者的后三部曲。《行人》的故事展开时期设定在明治末年,夏目漱石通过“叙述者”二郎的诉说,讲述了一郎作为高尚近代知识分子痛苦挣扎的内心世界。 同时,执著地叩问了家族制度下夫妻关系的内涵。一郎极为理智,潜心研究学问,在他的生命中,自我掌握着一切,过度的理智与敏锐使他孤独痛苦,感情丰富却控制失当,无法与人相处。最后一篇H先生的旅行报告信,更显示出作者必对自我有过深切的反省,使读者跟随他们旅行的脚步,为一郞焦急叹息,情绪由不解,同情,无奈转为惋惜,嘘唏。一郞渴望抛弃理智,舍弃自我而落得轻松,事实上,他认为没有自我流露的无欲单纯至高无上,然而对他来说,自我一旦抛弃便无法生存。而得救之道便是从精神的研究转变为实践者,全心全意投入某些事物。伴随一郎强烈的“自我”要求,全家都处于一种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的不安之中。《行人》的结尾没有成功的解决,而是留下无尽的悬念。 |
春分之后 | 夏目漱石 | 《春分之后》描写了自我意识强烈的男人与天真烂漫的堂妹之间的感情纠葛,采用集合若干小短篇的方式写就的长篇小说,延续了作者对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探讨。 夏目漱石的后期三部曲的第一部,写于1912年。 |
学术与政治 | 韦伯 | 本书收录马克斯•韦伯脍炙人口的两篇演讲:《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和《政治作为一种志业》。 这两次演讲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终战前后,昨日世界业已崩塌,新的社会及政治秩序尚未成型,德国年轻人中弥漫着一股迷惘的集体氛围和左倾的政治浪漫主义。面对着渴求意义与先知的听众,韦伯刻意与纷乱的时事保持距离,将他的主题置放于思想史及社会史的脉络中,从而对现代世界做出根本性的诊断,并将此诊断运用于德国所面对的政治局势:在一个祛魅后的世界,学术及政治是否能成为一种志业?对世界有所知和对世界采取行动之间的统一,是否能在学术中或在政治中实现?韦伯的回答冷峻克制,暗蓄悲情,寄托深远。而他提出的价值中立原则及责任伦理与心志伦理的对峙,迄今仍对我们的学术反省与政治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
草枕 | 夏目漱石 | 《草枕》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创作的中篇散文体小说。作品讲述一位青年画工为逃避现实世界,远离闹市隐居山村,追寻“非人情”美感而经历的一段旅程。 作者把《草枕》的主要舞台设在山中温泉即那古井温泉,并把它描绘成脱离尘俗的“非人情”的天地,如绕过好几道险峻的山道才能抵达的目的地,山道旁边散开着油菜花、蒲公英、山樱花,没有船无法到达的地方等等。这样的外部格局的设定,如同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世界,即夏目漱石的“非人情”天地。同时,作者还把“非人情”天地中所有登场人物都塑造成近似于“非人情”的人物形象。譬如,山崖茶馆的老太太、女主人公那美、观海寺的大辙法师、理发馆的师傅等等。作者如此处心积虑地设定与布置,其目的是把画家的“非人情”之旅描绘成“脱离世俗烦恼的超然心境”(《草枕》)的旅行。夏目漱石为了达到此目的,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引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诗境。 该小说虽然以叙事为主,但意蕴深刻,对于研究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特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印度文明史 | 常盘大定 | 《印度文明史》以印度文学、宗教、社会制度的发展为主线,讲述了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1400年印度文明的发展过程,展现了古印度光辉灿烂的文明盛景。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先民创造了富含哲理、独*无二的哲学,向世界输出了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与此同时,它是“有名的没有历史的国家”,以万恶的种姓制度闻名于世。本书作者常磐大定将印度文明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吠陀时期、梵书时期、全印时期、佛教时期和婆罗门教复兴时期,按时间顺序细细梳理印度文明的发展脉络,将神话传说、社会发展、宗教演变、文学创作和社会制度变革等种种因素整合在一起,详细解读彼此的关联和影响,剖析印度文明的起源、发展和衰落的过程。 |
奥义书 | 佚名 | 印度经典的古老哲学著作,用散文或韵文阐发印度教最古老的吠陀文献的思辨著作。已知的奥义书约有108种之多,记载印度教历代导师和圣人的观点。“奥义书”顾名思义,即具有深刻含义的典籍,是千年不衰的印度圣书。不仅是古代印度圣贤对弟子进行传道授业的秘传,而且是印度人思考自我和宇宙的源泉。印度的宗教哲学多是从奥义书发展而来,千百年来对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均产生了巨大影响,因而有印度的《论语》和东方的《沉思录》之誉。该书是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的根本经典,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祭祀活动和修行生活,体现了典型的东方思维方式以及印度的伦理道德规范。 |
奥利沃山 | 莫泊桑 | 《奥利沃山》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以纯洁善良的克里斯蒂亚娜的爱情遭遇为主线,不但出色地完成了莫泊桑定下的歌颂奥弗涅美好山河的命题,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还通过栗树下温泉边一出出“爱情”和“事业”的活剧,让读者看到了那个时代法国一隅的社会真实,知其酸甜苦辣,感其世态炎凉。莫泊桑的作品节奏明快,别具一格,可读性强。 所有的人,即便并肩穿越过种种事变,也从没有任何东西把他们真正相连。 ——莫泊桑《奥利沃山》 |
论财富的分配 | 乔治·拉姆赛 | 《论财富的分配》是乔治·拉姆赛的主要经济著作。在经济学说史中,拉姆赛只能是一个次要的经济学家。但是,把他贬低为一个完全不值得一提的人物,认为他的经济学说不过表达当时经济学界流行的观点等看法,却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史家的阶级偏见。十九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迅速庸俗化的时期。资产阶级所要求的是为当时辩解所急需的经济学说。于是,鼓吹“节欲论”和“最后一小时论”的西尼尔成为时代的宠儿,而缺乏这种作用的甚至有背道而驰倾向的同年代的拉姆赛的著作,不免于湮没无闻。因此,拉姆赛的《论财富的分配》一书,在其初版后一百三十八年(1974 年),以一本“经济古典名著”的形式重版,有值得称道的意义,而汉译本的出版也自是值得欢迎的。 |
红色手推车 | 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 |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是 美国20 世纪最负盛名的大诗人之一,被誉为“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的鼻祖”。他坚持以口语创作诗歌,认为万物无论美丑皆可入诗,开一代诗风之先。其诗歌风格影响了包括艾伦·金斯堡、加里·斯奈德、罗伯特·洛威尔在内的诸多后世著名诗人。 本书从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一生的创作中,精选120 余首传世之作集结成册。其中既包括最广为传颂的《红色手推车》《便条》《且当一首歌》等名作,也包括诗人不同创作时期的其他代表作,以全面展示这位伟大诗人的创作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