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老古玩店 | 狄更斯 | 英国长篇小说。狄更斯著,1841年出版。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许君远译。本书主要叙述了小女孩耐儿的悲惨身世,吐伦特老头和他的外孙女耐儿生活在一起,他的女儿早就因为不幸的婚姻问题死去。她遗下一子一女。然而儿子变成了市井无赖,只有外祖父和外孙女两人相依为命。吐伦特老头有鉴于他女儿的悲惨命运,竭力要想致富,以便在他身后外孙女能过幸福的生活。但是他却落入了高利贷者暴发户丹尼尔·奎尔普的魔爪,奎尔普这个贪得无厌的吸血鬼,利用高利贷不仅夺走了这家老古玩店的全部财产,还想夺取老人的外孙女,美丽的耐儿。老人和耐儿被迫偷偷地离开了伦敦。吐伦特和耐儿离开了伦敦之后,经历了颠沛流离,乞丐似的生活。他们害怕奎尔普的追踪,尽量拣选村野小路走,只能在荒村小店借宿,只能与流浪艺人为伍,只能与从事蜡像巡回展览的乍莱太太结伴。沿途他们虽然遇到了几个好心的人,如学校教师,然而也有一些人却想抓他们去请赏,还有几个坏蛋引诱老头儿去赌博,最后甚至逼着老头儿去偷钱来赌。在远离城市的乡村,一样也有一种无以名状的黑暗势力威胁着他们祖孙俩,他们不得不再次逃跑。直到最后,他们才在那个再度重逢的好心的教师的帮助下,在一所教堂里暂时栖身下来。然而经过长时间艰苦而不安定的漂泊生活,耐儿的身心已经备受损伤,她终于因为疲劳过度精力衰竭在那儿死去。 |
那么现在该干什么了呢 | 福克纳 | 散文集《那么现在该干什么了呢》收录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在其四十年写作生涯中公开发表的散文作品共三十六篇,这些文章分为三辑:第一辑是以《记舍伍德·安德森》《阿尔贝·加缪》《论批评》为代表的随笔作品;第二辑是福克纳为自己的作品集撰写的序言;第三辑则是以《美国喜剧:尤金·奥尼尔》《美国戏剧:抑制种种》为代表的书评和剧评。每篇文末均注有文章写作时间及原始出处,读者可据此对福克纳的阅读、写作生活作一整体了解。 |
去吧,摩西 | 福克纳 | 《去吧,摩西》(Go Down, Moses)是威廉·福克纳创作于1942年的小说,由七个相关联的部分组成,故事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县。讲述的是美国南方庄园主麦卡斯林与女奴生有一女,后又与这个女儿生下一子泰瑞乐,泰瑞乐后来娶了另一位庄园主布钱普的女奴谭尼,其子嗣都以布钱普为姓氏。麦卡斯林的外孙女则嫁给了爱德蒙兹。全书写的就是这三个姓氏的子孙间的复杂关系,最浓墨重彩的人物是麦卡斯林的孙艾萨克,他在黑人猎手的带邻下自小参加猎熊活动,长大后看透了白人与黑奴间的畸形关系,自愿放弃家产,到镇上做木工为生。全书由两个中篇及五个短篇组成,各部分既相对独立又共同融合为一幅完整的画面。 |
物理学的进化 | 爱因斯坦 | 《物理学的进化》是现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与波兰物理学家英费尔德合著的科普读物,首次出版于1938年。本书分为力学观的兴起;力学观的衰落;场、相对论;量子四章,从伽利略、牛顿时代的经典理论开始,逐步介绍到相对论、量子论和场论等现代物理学理论,以巧妙的叙述方式展现了物理学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并引导读者思考这一历程背后的哲学思想与观念变化。全书没有使用一个数学公式,通过大量简单通俗的例子和浅显易懂的插图来阐述证明那些改变世界的物理规律,编写体裁别开生面,是一本生动有趣的科普书籍。本书一经出版后,便获得了人们的欢迎,《时代》杂志还特别为本书刊载一篇头条报道;此后数十年间,本书一版再版,并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传遍全世界。 |
蜜蜂的寓言 | 曼德维尔 | 18世纪英国思想家曼德维尔(BernardMandeville,1670—1733)著。该书的副标题“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是该书的核心思想(即所谓“私恶即公益”)。以寓言诗的文学形式描写了一个蜜蜂王国的盛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华的生活,“数百万蜜蜂无不在纷纷尽力,满足着彼此间的虚荣与贪欲,到处都充满邪恶,但整个社会却变成了天堂,穷人们也过着好日子。”后来,它们放弃奢侈的生活,转而崇尚节俭朴素,国家削减军备,大家都致力于储蓄,结果社会凋敝。因为大家都崇尚节俭,奢侈品无人问津,或变卖偿债,或任其荒芜。结果是土地宫室等价格大跌,依靠供给奢侈品为生者无法谋生,各行业皆人满为患。经济衰落,最终被敌手打败而逃散。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仅仅是美德,不能使国家兴盛;彼欲恢复古之黄金时代者,于致力于简朴时,也要顾到平民生计。”使国家兴盛快乐之道,厥惟给予每个人以就业机会。为实现以上目标,政府应当,第一,提倡各种制造、技艺、手工业,凡人类才智所能及者,皆予提倡;第二,奖励农、渔二业。这首诗所宣扬的思想在当时受到指责。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引用了这首寓言诗,说明刺激有效需求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它所说明的个人美德与社会繁荣之间的矛盾正是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所引出的“节俭悖论”。 |
联邦党人文集 | 佚名 | 美国建国初期自称为联邦党人的政治家、宪法学家汉密尔顿同麦迪逊、杰伊等人,共同以普布利乌斯为笔名,从1787年10月在纽约报刊上发表一系列论文,后由汉密尔顿汇编成集于1788年出版。这是一部全面为新诞生的美国宪法辩护的著作,多为汉密尔顿执笔。文集反复论证了建立统一的强有力的联邦政府的必要性,不仅对美国各州的和平自由、保卫美国不受欧洲强国的统治侵略至关重要,而且也是促进大规模商业和经济繁荣的必经之途;与流行的自然权利学说不同,书中提出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两类人的观点,即上等人由少数富人和显贵组成,下等人为穷人或人民大众,前者富有知识与才能,后者则强横和反复无常,因而需要使少数派在政治上享有特殊的永久地位,依照洛克和孟德斯鸠分权学说,提出了牵制与平衡的原则,把权力均分至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并相互控制,如总统对议会有否决权、司法部门有宪法解释权、议会对行政和司法人员有弹劾权、最高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议会采用两院制;由于历史和阶级局限,其论著集中体现了大资产阶级大奴隶主利益的保守的反民主的政治法律思想。这部著作是近代西方有关资产阶级代议制政府的重要文献,也是研究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参考资料,对19世纪后西方诸国宪法的形成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
反基督:彼得和阿列克塞 | 梅列日科夫斯基 | 《基督与反基督》三部曲的第三部,彼得当政,对国内各个领域进行一系列改革,与皇太子阿列克塞发生激烈冲突。皇太子反对彼得大帝向西方学习,认为他给“邪恶势力”敞开了俄国的大门。阿列克塞在彼得给出的抉择——要么“改邪归正”继续享有皇位继承权,要么出家当修士——面前,不得已选择了后者,但乘机逃往奥地利,请求庇护。彼得担心国内外敌对势力支持阿列克塞争夺皇位,派人将他骗回国内,随即对其进行监禁,并施以严刑拷打,逼其供认犯有谋反罪行。经特别法庭审讯,判其死刑。但未及行刑,阿列克塞即被彼得大帝鞭挞致死。 |
诸神的复活:列奥纳多达芬奇 | 梅列日科夫斯基 | 《基督与反基督》三部曲的第二部,列奥纳多·达·芬奇,佛罗伦萨公证人塞尔·皮埃罗的私生子。早年跟随画家、雕塑家韦罗基奥学画。1482年开始在米兰公爵的宫廷任职,先后完成了祭坛画《岩间圣母》、大型壁画《最后的晚餐》。1503年为佛罗伦萨的故宫绘制大型壁画《安加利之战》,他的名画《蒙娜·丽莎》也创作于这个时期。米开朗琪罗和拉菲尔这时在罗马取得辉煌成就,达·芬奇受到冷落。在六十五岁那年接受法兰西国王弗兰西斯邀请到法国,度过一生中最后三年。 |
诸神之死:叛教者尤里安 | 梅列日科夫斯基 | 《基督与反基督》三部曲的第一部,弗拉维乌斯· 可劳狄乌斯·尤里安,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的侄子。其父被堂兄君士坦提乌斯杀害,后者继承皇位。尤里安自幼成为孤儿,被人秘密抚养。十九岁那年,他获准外出游学;后皇帝君士坦提乌斯立其为副帝,命其出征高卢,欲借敌人之手除掉尤里安。但尤里安英勇善战,击败敌人。君士坦提乌斯率兵讨伐尤里安,途中病逝,尤里安正式登基。此后他致力于两件大事: 一是恢复古希腊的多神教,二是重建罗马帝国在东方的霸权。二者最后皆遭失败。363年东征波斯时,兵败泰西封城,溃退中被敌兵投枪刺穿肝脏而死。信奉基督教的约维安继承其位,基督教徒欢庆胜利。 |
从一到无穷大 | 乔治·伽莫夫 | 科普代表作品,在当今世界仍然具有重要影响力。作为自然科学科普经典名著之一,直接影响了众多科研和科普工作者,是历久弥新的自然科学入门读物。 在本书中,伽莫夫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自然科学领域中的重大进展。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先由漫谈基础数学知识入手,用丰富有趣的比喻阐明了时间、空间的相对性,讲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四维世界结构,最后全面讨论了人类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等方面的成就。 伽莫夫行文寓教于乐,本书不仅语言幽默生动,论述深入浅出,书中插图也均为作者亲笔绘制,是非常适合广大读者,尤其是学生和科学爱好者阅读的自然科学科普入门书。 |
拜占庭帝国史 | 瓦西列夫 | A.A.瓦西列夫是国际历史学界公认的、20世纪拜占庭历史和文化研究权威之一。其所著《拜占庭帝国史》是在大量分析拜占庭的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又充分利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而撰写的一部经典巨著。作者摆脱了以往研究拜占庭的政治军事传统,把拜占庭的文化成就置于与政治方面同等地位,全面阐述了拜占庭在文学、考古、艺术、建筑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堪称关于拜占庭帝国的百科全书;该书还涉及拜占庭与周边各个族群的交往历史,论述了诸多文明元素在该地区相互交融的进程。 |
天才与灵魂 | 尼采 | 主要涉及尼采对人的本质和人生的深入思考和论述的内容,阐述就最广泛的、最实际的、最具审美意识的人生哲学而言,我们也许可以说,几个世纪以来,没有多少美学思想、哲学理论对现代人的影响,可以与尼采匹敌。尼采就是一个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需要遇到的幽灵,他既会把世人引到一个黑暗的,充斥着无奈与痛楚的世界,又会帮助人们找到救苦救难的仙子。他把艺术这个人生的另一种表现剖析给人们看,让人们去感悟人生的真谛,感悟痛苦与快乐,感悟成功与失败。 |
非洲的青山 | 海明威 | 1933年11月到1934年2月,海明威携第二任妻子波琳·菲佛和好友卡尔等一同前往东非的肯尼亚去打猎。回来后,海明威表示要写一部“绝对真实的书”,与“虚构的作品媲美”,于是就有了这部《非洲的青山》。海明威以惊人的记忆,精湛的笔法,再现了在非洲深山老林里的打猎经过,让读者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作者与动物斗智斗勇的惊险场面,聆听到非洲独有的狮吼捻叫;同时,海明威生动地描述了自己与卡尔竞争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好胜心和妒忌心,毫不留情地“解剖”了自己,表现了男子汉的坦诚。书中一段关于评论界对作家捧杀与棒杀的论述,今天读来备感亲切。 |
铁流 | 绥拉菲靡维奇 | 《铁流》是苏联作家亚历山大·绥拉菲莫维奇创作的描写苏俄内战中库班红军千里转战经过的长篇小说。1931年由曹靖华翻译为中文,鲁迅为译本做序,称赞它是“鲜艳的铁一般的鲜花”。小说描写了真实历史事件。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一度在全俄境内普遍夺取了地方政权。但随着协约国英法美日列强开始大规模支援白军乃至直接登陆参加苏俄内战,苏维埃俄国在东、西、南、北四境迅速遭到白军与协约国干涉军的打击而大幅度撤退。1918年夏季,南俄塔曼半岛的红军——“达曼军”,主要由新罗西斯克的工人与黑海舰队革命水兵3万人组成,在四面楚歌境况下,带领被库班哥萨克富农和邓尼金与波克罗夫斯基白军残害的红军家属和革命群众2.5万人,从格连吉克出发,沿黑海海岸线南下至图阿普谢,再沿图阿普谢-阿尔马普尔铁路翻越高加索山脉,沿途突破白军包围,收容途径各地的溃散红军与革命群众,千里转战,最终与北高加索红军主力会师的事迹。反映了苏俄内战期间的阶级斗争风暴中的生死搏斗,表现了一群溃军与大批随军群众由乌合之众成长为一支纪律严明的“铁流”的过程,塑造了坚定勇敢的革命领袖郭如鹤(Кожуха)的形象。 |
自由与人权 | 洛克 | 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在一个人没有损害另一人利益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其事。他也提倡个人财产的合理性,认为个人有权拥有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合法财产。洛克提出的人所拥有的“自然权利”包括生存的权利.享有自由的权利以及财产权。 |
第四十一 | 拉夫列尼约夫 | 苏联拉夫列尼约夫的中篇小说。渔民孤女马柳特卡报名参加赤卫队。她爱好写诗,诗作屡屡失败;但她的枪法却很高明,是叶秀可夫率领的队伍里的神枪手,已击毙四十个敌人。在一次沙漠遭遇战中,叶秀可夫命令她对准一名军官射击,但未击中。红军队伍包围了敌人,活捉了这一名有着“最蓝最蓝的眼珠”的军官。原来他是邓尼金的全权代表、白军中尉郭鲁奥特罗,负有重要的使命。此人顽固,守口如瓶。叶秀可夫把他交给马柳特卡看管。当弄到一只仅能载四人的小船时,叶秀可夫决定让马柳特卡和另外两名战士押送中尉去司令部,并嘱马柳特卡务必完成任务。不久,海上风暴骤起,两名战士牺牲,马柳特卡与中尉被海浪推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马柳特卡对他产生了感情。后来,海面上出现一条船,中尉认出是白军方面的,不顾一切向那条船奔去。马柳特卡记起叶秀可夫的嘱咐,举枪射击,中尉应声倒地。马柳特卡哭喊着扑过去,但他已被击毙。 小说着力于探索正确地处理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关系,并借此表达其中心思想:来自社会下层的普通女战士在严酷斗争中的成长过程及其革命的责任感。马柳特卡为人热情,好幻想。她与中尉在孤岛上处在“谁也离不开谁”的特殊境遇中,特别是在那只被风雨打坏的木船漂走、中尉又长时间昏迷不醒的情况下,她的心里出现了对他救护和温存的感情。但是,在马柳特卡与中尉的接触过程中,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仍在冲突。马柳特卡最后的抉择正是以其爱憎观念和革命战士的责任感为依托的。 小说的情节、安排的冲突紧张尖锐,不落俗套;主人公的复杂心理被描绘得很深刻和合情合理。小说于1927年和1956年被改编成电影、 |
道德与人性 | 康德 | 康德的道德神学肇始于对人性的基本分析。 在康德看来,人的本性之中包含了向善的原初禀赋以及趋恶的自然倾向。 道德根基的确立表明康德宗教思想的基础问题的圆满解决,但对于一种成熟、完整、系统化的宗教思想而言还仅仅是一个开端和奠基。 |
自我超越 | 阿德勒 | 在书中,阿德勒为我们描述了个体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认为一个有热情的人群,是能够与人合作愉快,并希望对人类福祉有所贡献的。在越来越冷漠的社会,阿德勒所提倡的这种合作、奉献的精神可以使个人与社会形成更加亲密的关系,沟通心灵,继而努力追求生命的意义。 |
完美人格 | 马斯洛 | 马斯洛在心理学领域有“第三势力”之称,他的人格论、人的多层次需求理论等,至今已成为心理学、社会学、商业等多领域的必读经典,《马斯洛说完美人格》即对他的理论进行了系统化处理。 |
潜意识与生存 | 荣格 | 本书对荣格的生平及思想进行了梳理,将他一生研究的精华注入其中,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极富个人魅力并带有强烈宗教情怀的思想家。如果想了解荣格派的心理学,这本书是一部非常好的导读作品。在“自我与潜意识的关系”里,荣格对潜意识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描述,直到面对个人的意象时,才了解到潜意识会产生变化。当对炼金术有了更深一层的接触之后,终于发现潜意识原来是一种过程,而且心灵的变化及其进展是决定于自我与潜意识的关系。 |
欲望与幸福 | 叔本华 | 我们如何才能摆脱这种苦恼和争斗的世界?叔本华提出两条途径:第一是艺术的解脱,艺术具有超越自我和物质利害的力量,而达到无意欲的境界。第二是寻求永恒的解脱,唯有从根本上否定意志,基督教和佛教的苦修生活,即是一种否定意志的状态。这是现实中的人永远达不到的境界。 |
百味人生 | 培根 | 《百味人生》力图向读者展示大师们的思想精华,引领读者深刻理解人的本质、感悟人生真谛、关注生活现实、丰富自己的人生。主要涉及培根对人的本质和人生的深入思考和论述的内容,包括九讲。从字里行间中,就可知道培根的成功是靠他的智慧,他把这些智慧写下来传给后人,这是他对人类文化的一种奉献、一项恩典。 |
理想与历程 | 罗素 | 这本书集结了罗素的诸多理论,比如爱情、婚姻、理想、爱欲、人性、家庭、心理等诸多方面,内容详实,并且分析精到,独具匠心。内容给我们最直接的启迪,也教会我们健康的思维方式。 |
梦境与意识 | 弗洛伊德 | 在弗洛伊德看来,理性维持着人们现实生活的稳定的秩序和健康的发展,而非理性则是在人们最关键的时候,暴发出的有力冲刺。人的成功发展,除了需要理性的思考、理性的热情以外,更需要本能的冲动、非理性的热情。通过阅读,读者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弗洛伊德的人性本能对个人成功奋斗的意义。 |
神秘主义与逻辑及其他论文 | 罗素 | 《神秘主义与逻辑及其他论文》是一部论文集,收录的是罗素于1901-1915年间所写的十篇论文。罗素分析哲学的实质就在于把新的哲学方法即逻辑分析应用于哲学研究,而1901-1915年正是罗素新方法的诞生、成熟及应用时期。这部文集中的绝大部分论文呈现给读者的正是罗素在这一时期对新方法的性质、功能及限度的系统而又深入的思考,以及他对这种方法的一系列具体应用;除了关于新方法本身的阐述外,罗素在这些论文中对新方法的应用主要涉及物质问题、物理学知识问题、外部世界的构造问题、因果性问题、自由意志问题、摹状词问题,等等。从这些论文中,我们能看出逻辑分析方法如何能有效解决传统哲学所无法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以及它可能给罗素之前的传统哲学带来哪些崭新的革命性的变化。另外,罗素关于哲学分析的许多基本原则及基本方法,也都在这部文集中得以体现。尽管罗素在后来的岁月中仍有大量论述发表,这部文集中所体现的哲学原则与哲学方法基本上奠定了其后来哲学的整个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