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后期重要代表作。小说所叙述的故事主要发生在1844年至1846年。主人公邦斯早年颇有音乐才能,并赢得过荣誉。但不久每况愈下。没有成为大音乐家,却养成了另外两种癖好。一是收藏古玩名画; 一是好吃好喝,离开精美的筵席就伤心得发抖。他收藏的骨董价值可达百万法郎。但是他只是为了鉴赏,绝非为了赚钱。他洁身自好,终于在贫病交迫中绝望地死去。作家通过对邦斯与亲族、社会的冲突及其悲惨命运的描写,真实地揭露了法国七月王朝时期由于金钱贪欲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淡,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小说成功地运用了对照的手法。在邦斯同社会冲突中,作家突出了善与恶的对照。把阿曼丽、玛古斯、弗莱齐埃、波冷、雷蒙诺克、西卜女人等作为“大恶”的化身加以揭露、鞭挞。把邦斯和许谟克作为“大善”的化身,给予同情、赞美。在邦斯同许谟克的朋友关系上,突出了性格的对照。前者是一个收藏家,忙于抢救物质的美; 后者是一个幻想家,专心研究精神的美。前者放弃了对音乐的爱好,染上了恶癖;后者始终爱着音乐和他的祖国,并且规劝他的朋友戒除对于精美酒食的嗜好。但是因为他是邦斯遗产的法定继承人,所以还是和邦斯一样被社会吞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