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问题的实质

感觉不是知识

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的内容,并不构成我们的认识过程或知识。获得热、触摸、颜色或声音等感受并不能构成我们的认识过程,因为我们所知晓的世界并不是众多杂乱的、转瞬即逝的感觉的堆砌。我们接下来将要揭示的是感觉的精致化过程。经过这种加工,感觉元素在心智中构成了被感知的对象,同时还构成了主观的知识。研究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先弄清已知的世界和认知本身的一般特征,然后用它们与相应的感觉特征进行比较,进而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加工过程必须跨越的一道鸿沟,也是加工过程的实际工作内容。首先,我们简短地介绍这一过程本身,以及它在人的心理生活中的功能。

1.已知的世界的性质

①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世界是指那些在时间和空间顺序中展开的事物和事件。所谓客体,应该具有这样的特征:1)它有一定的永久性;2)它是存在着的,而不仅仅是发生在感觉中的一种现象;3)它能够被正常的心灵所表征。我们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包括:我们如何认识到了感觉,而不仅仅是感受到它,以及这种感觉如何被有意识地区别于被感觉的事实。感觉的发生本身也是一个事件,它只是一个特定心灵在特定时刻的感受。

而客观世界并不是一堆互不相干、零散的对象的堆砌,而是在时间与空间上相互渗透的存在的组合。我们不可能体验到时间与空间的分离与中断,我们的体验总是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在这种过渡中一定存在着承前启后的线索。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序的、和谐的而不是混乱的世界或宇宙中。所有的事物和事件都被看作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它们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秩序、联系是普遍的法则。

②知识是对联系的反映。我们并不是单一地、孤立地认识事物或事件。科学向我们揭示了各种关系的领域,并且用一个统一的法则将各种现象彼此联系起来,因此科学就具有了普遍性。科学总是以某一个具体的对象为目标的,如一个具体的苹果、一朵特定的玫瑰花、一只确定的猫或水母。对具体对象的观察就是为了发现同一类事物共同具有的典型特征,这就是所谓的普遍联系。如前所说,这种联系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或事件,它们是事物之间固定的联结,使不同的事物被结合在一起,就像刚才提到的一样。我们所认识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只是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注意到这种联系,我们只是观察到了一些个别的存在。是科学引领人们去发现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把它们联结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科学的实质

换句话说,科学知识与一般的知识不同。这种区别表现在科学知识是一种有组织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它与相关知识的联系也与一般知识不同。科学不满足于发现客体在时间与空间中存在的联系,而且努力去揭示造成这种联系的继时性与同时性存在的关系。它从许多散乱的事实中归纳出整体性的法则,从看似繁杂而无联系的事实中发现共同的形式或齐一性。科学的终极目标是把所有的事实和事件统一起来,使它们看上去不仅仅像是一个系统的组成成员,而且真正认识到它们的系统整体性。很明显,那些本源性的、稍纵即逝的、主观的印象即感觉,只有经过进一步的转换,才能构成我们称为科学的知识。

③现实知识与理念元素相联系。荷马史诗、斯芬克斯的悲剧、菲狄亚斯(Phidias)的雕像、贝多芬的交响乐都可以被称为作品(creation)。它们虽然都有一个真实的存在作为原型,但它们都不是现实的翻版。它们为我们的世界增加了精神财富,它们就是理念。这种作品既不局限于艺术作品的范畴,它们也没有脱离我们的现实生活。什么时候我们能“看见”公正?谁曾经触摸到过正义?那些关于国家或教堂的观念;关于人的发展的观念;关于上帝的观念;以及那些驱动或阻碍我们努力的观念,这些都不是通过感觉或感觉的联合而获得的。但是当理念的元素被抽掉了以后,生命将变得多么的贫乏啊!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只会看到:家仅仅是四面墙与一个屋顶,遮风避雨而已;桌子则是供一群动物用餐的场所;墓穴不过是地上的一个洞而已。

如果仅仅依据每一个事件呈现在我们的感官面前的方式来理解世界,那么我们在这样的世界上生存将变得毫无意义。我们将要研究能够将感觉转换成理念的这个过程,正是因为这个过程,才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

2.自知的性质

在感觉被转换成为世界中的客体、关系和理念时,还同时被转换成认知自我和理想自我。一个成年人与儿童的区别不仅仅是他认识的事情比儿童多,这种区别还在于他本身是一个成年人而不是儿童,他不仅仅知道得“更多”,他本身就是“更多”。这种差别不是指生理表现如身材高矮或年龄的大小,也不是指头发颜色、皮肤质地等差异。在所有差异中真正重要的是那些显示出心理特征差异的内容,是自我意识发展程度的差异。因此,接下来我们要研究的心理过程必须是那些使我们能够把握自我成长的内容。

心理过程

从根本上讲,心理过程可以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主要指一个客体世界的建构,即被认识的客体和由基本感觉中获得的关系一起构成的客体世界;而另一类则是关于一个人的自我认识的形成。这两个过程可以分别被命名为统觉(apperception)和保持(retention)。首先,统觉可以这样定义:心智在呈现给它的感觉素材的基础上形成了它的组织化结构,根据这种结构,心智做出的反应就是统觉。保持则是在心智组织化结构的基础上对统觉内容的反应。统觉通过把自我投射到知识世界中而使知识组织化;保持则把对客体的认识投射到自我中而使自我组织化。这两个过程,实际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的研究将从统觉开始。

II 统觉

1.统觉的问题

通常,知识的存在作为一个事实是毋庸置疑的;同样可以确信的是,我们不但拥有感觉,还拥有智力活动和可理解的经验。无论智力活动探究的对象是什么,都是它的活动素材;无论智力活动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我们都视之为有意义的(significant)或者是具有意义(meaning)。心理生活的主题特征,在于它总是有意义的。任何无意义的东西都不能与心智的智力活动或统觉活动形成联系。我们总是或多或少地意识到事物是有意义的,这是人的认知经验的主要内容。

意义和关系

如果考察在什么条件下对象或事件才会作为某种意义而进入人的心智活动,我们就会发现,只有当它与我们的其他经验有规律地相联系时,它才是有意义的。当一个对象与其他元素不和谐、没有联系时,它就是无意义的。为了获得某种意义,一个事实必须与其他事实建立联系。单纯的、孤立的东西,永远不可能成为知识的对象。如果感觉素材无法被联结,不能够使意识自然地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则它们就不可能成为构成知识的原材料。意义即符号,它指代了某种超出它自身的并且与它有联系的存在。任何事物,如果它的意义是它自己赋予的,而不是与其他事物相联系的结果,那么实际上它是没有意义的。联系才是意义的本质。

两种不同的联系

从通常意义上研究这个问题时,我们发现,正是构成它的元素的联系方式,使我们的心理生活获得了意义。这些元素是以两种方式联系的:1)它们是同时性联合的;2)它们是顺序性联合的。也就是说,所有的认知元素,当它们同时发生时,会被联合成一个整体,而所有在不同时间形成的联合体,又被联结为一个有序的连续体。我们的观念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们以两种方式相联:每一个观念都与那些同时存在的其他观念相联系;还与不在同一时间产生的观念相联。这两种联系方式实际上覆盖了我们所有的心智活动,但这样的联系是外在的。我们将会发现,另一些内在的联系,如同一性和差异性,才是更本质的联系。同样是因为联系,我们的心理生活被赋予了意义。

说明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当我们考虑关于橘子的统觉包含了什么内容时,视觉、触觉、味觉和嗅觉都是它的构成元素。它们提供了构成认知的素材。作为单独的感觉,这些材料之间是无联系的。它们各自独立、自足,只指向自身,所以它们是没有意义的。它们不是一个关于橘子的观念,只是一堆零散的元素,诸如重量、颜色、香味等等。如前所述,这些元素必须被联合。它们必须相互形成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只有这样,它们才能以意义的形式出现在心智中。但这种联合并不能给我们提供关于橘子的知识。这意味着,要知道“这是橘子”,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信息。我们到现在为止还不认识这个“东西”。我们认识一个对象,事实上是我们识别了它。如果它与我们先前的经验没有任何联系,我们则不能识别它。识别是将它与某些过去经验相联系,同时与另一些经验相区别。简而言之,我们相互联系的一系列观念形成了经验。新认识的对象必须在其中找到一个立足点,才能被认识到。

第一种反对意见

首先,反对这种假说的研究者用了一个判别对象的事例来支持他们的观点。他们反驳的理由是:我们必须能够对从未经验过的事物产生认识,否则就无法学到新知识。例如,我们拿到一个陌生的水果时,比如说一个番石榴,通过对它的“尝试”,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关于它的知识。但是,在这个例证里,如果我们考察一下,我们所指的发现“关于它的知识”是指什么,我们会发现反驳者用这个例证恰恰是支持而不是驳斥了早先的假设。首先,我们要确认这是一个水果。要得到这样的结论,我们必须认定它与我们早先获得的关于水果的经验具有同一性,这就是一种联系。然后,我们会发现它是可食用的。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根据它闻起来的气味和尝起来的味道等,与我们已有的关于可食用的物品的经验是统一的。所以,简而言之,我们认识一个番石榴,实际上是对它与我们先前经验之间的相似性的认识。正是因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事物与既有经验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我们能够将新经验与既有经验联系起来,我们才能获得知识。这种联系的程度越高,我们知识的广博度与精确度就越高。绝对陌生的对象也是绝对没有意义的。当然,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至少我们能把它当作一个物体、一个东西,或一个存在来加以认识。

第二种反对意见

第二种反对意见则指出,人的认识活动总有一个起点,在此之前,任何东西对我们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当婴儿面对他的第一个认识对象时,他没有可以与之相联系的既有知识。这种观点过于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婴儿获得知识不是一个一次性事件,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婴儿出生后的头几年里,他的主要任务不是认识事物,而是获得经验。这些经验是他在以后的生活中用来产生联系的基础,有了这些经验他才具有了认识的能力。婴儿一生下来就和成年人一样具有所有的感觉,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具有知识。其原因就是婴儿没有既有经验,不能把当前的事物与之相联系,使它获得意义。儿童生命的最初几年主要用来“学习”认识。知识是一种获得性的产物,它的获得源于当前事物与过去经验产生联系的可能性。

小结

无论是在整体的还是在部分的意义上,心智生活的特征就是它是有意义的。意义意味着次序和联系。联系有两种:同时性的和顺序性的。相应地,对统觉的研究,或者对使得心理生活具有智力的心智活动的研究,其实就是对我们获得意义的过程的研究。这个过程是对在同一时刻发生的事件的感觉元素进行整合的过程,也是从在不同时间发生的事件中发现共同意义的过程。我们现在将把研究重点转向对这一过程具体的实现方式的研究上。

2.统觉的种类

统觉是一种心智活动。在其中,心理事件之间的关系被明确地意识到了,因而它们的意义被显现出来。正是通过对它的理智性或者性质等特征的统觉,稍纵即逝的经验因此而获得了永恒的价值。在我们的研究中,将从下列三个层次来讨论统觉:1)联合;2)分解;3)注意。

三个层次

统觉的三个层次并不意味着存在三种不同的统觉,而是统觉活动发展的三个不同程度。划分的基础是过程的相对简单性(simplicity),以及心智活动的相对活跃性(activity)。联合是其中最简单的一个过程,它只针对初始的感觉形态,把它们合并成相对不复杂的一个整体。注意则以这个已经形成的整体为起点,注意过程的结果是智力活动最高阶段的、最复杂的产物。

相对活跃性

当然,心智活动在任何过程中都是活跃的,但在联合过程中,这种活跃性的体现需要外在条件的激发和引导。心智活动在感觉的联合过程中是活跃的,但感觉的联合活动却是机械地跟随在感觉发生之后,并且,它的活动方向也依赖于感觉的指引。而在注意中,心智的活动不再受制于呈现的某种观念,而是取决于心智自身的兴趣与目标取向。心智将提供给它的一切素材联合成整体;却只注意到它所关注的对象。所以,注意的方向不是取决于感觉对象的特征,而是由心智自己追求的最终目标来指导的。这两种活动,一种是外源性的,而另一种是自源性的。分解活动则处于两者之间,它使心智从联合所带来的机械束缚中解放出来,给予它自由选择的空间,使它可以选择自己的注意对象。统觉的每一个层次,都是从它的前一个层次中发展起来的;同时,我们还发现心智活动是具有情感性的,即兴趣是激发心智活动的自主性发展的积极因素。

III 联合

1.[1]

对联合法则的一般表述是:心智活动从来不孤立地接受感觉元素,而是把它们联合成较大的整体。我们将从主动的与被动的两个方面来讨论联合的发生条件。

(1)主动条件

主动条件有:1)感觉元素的呈现;2)心智处于我们称之为觉醒的适宜状态。显然,一方面,如果一开始就没有感觉元素的呈现,就没有统觉活动可以进行合并的素材,也就没有刺激它发生活动的条件。尽管心智具有活动的倾向,但是如果没有感觉呈现来激活它的程序,它将仍然保持未发展的空白状态。如果一个人已经丧失了他除听觉以外的所有感觉,那么只要塞上耳朵就可以使他昏昏欲睡。另一方面,如果心智没有处于一种适宜的准备状态——我们称之为觉醒状态,那么无论呈现的感觉刺激是多么强烈,也不会引起它的联合反应。仅有感觉刺激并不足以维持心智的觉醒,同时,没有感觉刺激,心智就不可能维持其觉醒状态。持续的刺激会使人的心理产生疲劳,最终导致不对它产生反应。如果觉醒状态无法再维持了,自我的联合活动也就无法继续。然而,必须要记住的是,心智在梦中依然会保持部分的觉醒。

(2)被动条件

前面提到的是对各种心理活动都产生同样影响的条件。为了区分联合与其他高级的心理活动,有必要介绍一些被动的条件。正如前面已经谈到(第90页),联合是一种相对被动的心理活动,是感觉过程中相对简单的活动。被动性并不意味着心理是完全被动的,任由感觉元素在上面盖上印记。在联合过程中,心智的活动更多是由刺激引起并受刺激的引导,而不是由心智自己的意识导向或兴趣来决定的。这一过程十分类似于我们讨论过的感觉的一些过程(第50页)。在感觉过程中,大脑中的神经组织把刺激转换成心理的感觉活动,而后者只是对感觉刺激的机械的反应。在联合过程中,感觉活动本身成了引起统觉的刺激;它也只是对刺激做出机械的反应,并把它们逐一联合起来。

简单性

被统觉活动联合的刺激,必须具有相似的特征。这并不是一定要求它们都来自同一感官,而只是要求它们之间不应该有明显的不相容或对立。它们之间不能够相互对立并因而在统觉活动中形成竞争,如果是这样,统觉会把它们区别开来识别。每一个观念,无论它的复杂程度如何,一定包含有不和谐的因素。所以,只有那些极其简单的元素,才能满足上述条件。这些简单的元素可能是初始的感觉,或者是那些同质性远远超过异质性的观念。

向更高级形式的转变

在更高级的形式上,联合活动不知不觉转变成了分解活动。如果没有对异质性的辨别,要认识到同质性是不可能的。例如,在我们的思想中可能把鲸和熊划分为同一类,这种划分显然是基于某种基本的同一性,即它们都是哺乳动物;这种同一性的获得又是基于我们对它们之间异质性的识别,筛选并最终忽略了这些异质性。联合与分解之间的差异不是体现在两种活动的模式差异中,而是体现在它们分别对感觉素材的加工方式上。联合强调相似的素材;分解则强调差异的素材;前者的结果是联合,而后者的结果是分离。它们几乎可以被看成同一种活动的两极。我们只需要在智力的选择性活动开始变得更显著的地方划一道线,就可以把两者区分开来。

2.联合活动的形式

我们现在考察联合活动的几种不同形式或模式。心智将各种当前的感觉素材联合成为整体的经验,这叫表象的(presentative)联合。它还将过去经验与能联想到过去经验的新经验加以联合,形成再表象的(representative)联合。这两者一起构成了一般的观念系列。

表象的法则

心智总是将各种感觉联结成为一个尽可能丰富的经验。比如,我们的眼睛看到一个小棍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区间内敲击一个物体的表面,同时,我们的耳朵听到一个声音,这两个事件将会被联结成为一个观念,无论它们事实上是不是同源的。仅仅是因为两个事件同时发生,比如一场暴风雨和一个特定的月相,它们就有可能被联合。避免孤立地接受感觉素材,因此要把它们人为地联系在一起,这可能就是心理活动的一个基本法则。

联合法则的重要性

联合法则使心理活动更趋于经济化。十个元素被组织成一个观念后,对它的认知与操作就和对待任意一个单独的元素一样简单容易。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联系的倾向,心智使它自己最大限度地获得了意义;它获得了尽可能丰富的经验;在感觉这个词最宽泛的意义上,它获得了最完全、最丰富的感觉。当然,心智的这种联合本能常常让它误入歧途,但也是它取得成功的秘诀。心智活动有一种如饥饿般的强烈追求,它追求着用尽可能少的代价获得尽可能丰富的经验,正是因为这种追求,心智发现了该法则,对事物进行分类,建立起了统一的心理世界。

法则举例

让我们观察一下小孩子玩球的行为。首先,他可能会用眼睛侦察,获得色彩的感觉。这种孤立的感觉并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他必须把球抓在手里,摆弄它,抓挠它,挤压它,摔打它。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关于球的各种感觉。也许他还要把它放进嘴里尝尝味道。当把它扔出去时,他听到了它撞击地面的声音。他不断做出各种尝试直到穷尽了关于这个物体的所有感觉。而一个成年人之所以不以同样的方式来获得关于一个对象的感觉,部分地因为人具有了一种习得的自我克制能力,另外还因为对成年人来说,一种感觉可以象征性地代表另一些感觉。艺术作品中的象征符号——当然棍子或雨伞之类除外——显示出这种探索的本能依然持久地存在。人总是不断地把各种感觉联结成一个整体,这种联结的整体构成了表象联合,有时又叫同时性联合。

融合或统一

如果我们把每一种单独的感觉都用一个符号来代表,A代表视觉,B代表触觉,C代表肌觉,D代表味觉,如此等等,但是它们联合的结果却不能用“A+B+C+D”来表示。表象并不是每个独立的感觉元素像马赛克一样拼接而成的。视觉在融合了触觉以后则成了aB;加入肌觉,则变成了abC′;味觉的加入,又变成α′β cD′;再加入听觉,则转变成α″β′γ dE′,诸如此类。我们必须认识到,感觉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它总是不断地被修正、被扩展,但始终不会分裂。这个过程可以被称为融合或统一,意指这样一个过程:各种感觉元素被陆续地纳入一个整体之中,在其中它们不再是独立的存在。詹姆斯教授用柠檬水的例子来比喻这种紧密的联合。加了糖的柠檬水不再是糖的味道或柠檬的味道,而是这两种味道的感觉组合成的一种新感觉。用术语来表述就是:这种联合不是一种松散的、可分离的集合,而是结合成了一个全新的经验。

转变为再表象

联合过程向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表象。因为同一种感觉可能反复地接受刺激,所以一些先前的经验可能常常被重复。例如,一个孩子昨天玩过一个球,今天可能又玩另一个球。这种同类感觉元素的重复活动毫无疑问使表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些新的感觉可能原来已经具有了,因而表象被进一步扩展了。但这种重复并不会造成再表象。被认识的对象仍然是当前的事物。假设,昨天玩的是一个黑色的、硬的球,而今天拿在手上的却是一个红色的、软的球。我们在两次的经验中都有一些同一性的核心。现在,这种同一性努力地将各种因素联系在一起以完善自己。这种同一性的核心——“球”——只是联系的一个局部,而更多的部分,诸如黑色、硬的等特征也必须被加进来,使得被体验到的观念的意义更丰富。这样,关于黑色的、硬的球的观念就形成了。但是关于红色的、软的感觉会继续与“球”的观念融合。那些由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周刺激引起的感觉素材在兴奋强度上超过了黑色与硬的感觉。因此,红色软球的表象取代了黑色硬球的观念。当然,后者并没有被消灭,而只是不再处于当前表象的位置。它形成了再表象(representation),正如我们把感觉元素联合成整体的过程称为整合(integration)一样,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当前感觉与再现的先前的感觉素材区分开来而使得当前感觉得到扩展的过程叫作再整合(redintegration)。

经验的序列

心理活动总是倾向于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是它的一个基本原则。再表象的联合就是在这一原则上的进一步发展。表象的整体性是针对当时确实体验到的所有元素。而在再表象中,心智丰富了它自己的内容。再表象用先前经验的结果来支持当前的经验。如果过去经验与当前经验之间没有冲突,过去经验毫无疑问会被直接吸收入当前的经验中,增加它的意义。如果两个素材之间有冲突,比如前面例子中提到的红和黑、软和硬,直接的接纳就是不可能的。不一致的元素会被送入独立的意识中,并被减弱,成为再表象。我们再造了先前的表象,通过表象的再造,我们的经验被扩展了,扩展了的经验形成了一个观念的序列。这是由表象与再表象共同构成的一个经验序列。在这个序列中,表象和再表象按比例被增强或减弱。以后的研究会说明这个序列在原则上和分解与注意并无区别,它们仅仅是在被观念或目标控制的程度上有差异。

再整合的形式

所有的再整合(redintegration)都是建立在当前活动与某些过去活动的同一性(identity)基础上的。这种同一性可以是相对外在的因素,如发生的时间或地点;也可以是一些内在的条件,如性质与内容的相似性。前者通过邻近性(contiguity)而引起联合,后者则因为相似性(similarity)而联合。用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两者的区别。曾经,我在邮局遇到过一个熟人;这两个元素——邻近性和相似性——因为被卷入同一个统觉的活动中,从而成为一个整体观念的构成部分。今天,当我再次走进这家邮局,那个人虽然不在眼前,但关于他的观念会立刻出现在我的头脑中,这显然是由于空间的邻近性引起的再整合。走进邮局也许并不会引起我关于某个在邮局遇到过的人的观念,而是引起了关于另一个城市的另一家邮局的印象。这就是由相似性引起的再整合。

外在的与内在的联合

在前面的例子中,前一种情况是外在的联合,而后一种情况是内在的联合。一个人与一家邮局在观念上不存在内在的联系,它们的关系是偶然的,而碰巧其中一个可以使人联想到另一个,这只是一种由情境引发的联想。在另一种情况下,两个观念的联系则是本质性的,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因为它们具有内在一致的意义。它们在头脑中能互相引起对方的观念。这两种联合都遵循了同一性原则,但在邻近性联合中,同一性只是指时间或空间上的一致。在第一种情况下,同一性并不是必要的。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同一性则显得非常必要;它包含在观念的同一存在之中。我们接下来要考察在所有相似性联合的例子中,一些局部的、内在意义的同一性。

我们将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讨论有关联合的问题:1)由邻近性引起的再整合;2)由相似性引起的再整合;以及在每种情况下相关的法则和亚法则。

(1)由邻近性引起的联合

由邻近性引起的联合的法则是,不同的感觉元素,甚至观念,只要它们在时间上或空间上邻近,就会被联合成一个整体活动,每一个元素都作为联合整体的一个局部而和整体一起被再现。此外,还有三条与之相关的补充说明:1)感觉元素的初始联合只需要一个活动就可以实现;2)对一个感觉元素的再表象不是感觉性的表象;3)有两种邻近性联合,即空间的和时间的。

①初学者必须要注意,要避免在一个观念与它自己分解成的元素之间寻求同一性。忽略这一点,可能导致一些不必要的争论:究竟有多少观念可以同时出现在头脑中?一种观点认为,每一个时刻只能有一个观念出现在头脑中;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头脑可以同时容纳大量观念。事实是,在一个时刻只能有一个观念被呈现于头脑中,但这个观念可以包含无数的与之共存的次级观念。因为联合活动必须把在一个时间呈现给它的所有元素联合成一个整体,所以在一个时间,头脑中只能有一个观念。

例证

当我进入一间充满了人的房间时,环顾四周,此时,房间里的人及事物不可能在我头脑中一一形成观念,所有的人和事物在我的头脑中都被拼接成一个观念。各种各样的感觉元素都被联合成一个单一的统觉;联合是一个先在的过程,是统觉形成的前提。而将整体分裂成构成它的元素则是后继的活动。两者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保留了元素的实际顺序。当我听到一句话时,我并不是接收到一些零碎的声音,然后再把它们拼接成一体。我一开始就直接获得了关于整个句子的观念。而后才分别识别它的独立元素。所以,在心理活动的程序上,综合处于分析之前。

②再表象。了解这个事实,对理解邻近性引起的再整合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观念是以单独的、零散的原子似的方式被保存,那么除非发生奇迹,否则它们永远不能被回忆起来。我们可以假设,这些观念是以某种方式保存在我们头脑中的一个寓所里。它们毗邻而居,当其中一个观念活跃起来时,它也能将与它邻近的其他观念一同带入意识。但我们的确没有存在这样一个观念的寓所的证据,也不能证实观念确实是以这种方式被唤醒的。这种假设,也不能对经验的再表象过程做出很好的解释。

对再表象的解释

如果我们能认出一个观念曾经在过去的心智活动中出现过,是它的元素,我们就不难了解它们是如何被唤醒的了。无论何时,只要心智以同样的方式活动,这种“活动”(activity)就会被重新激活。作为这一活动的构成成员,所有的元素都会被激活。我们把一根棍子的一端拉向我们,另一端也会朝向我们而来;用马刺刺激马腹部的一侧,我们会看到另一侧也会有相应的反应。只有同一根棍子、同一匹马才会有上述现象。所以,在只有一个观念的条件下,激发其中任意一部分,其他部分也会相应地活跃起来。如果看见花使我想起采摘它的地点,那是因为花和地点都是同一个观念的局部,它们都被整合到了同一个统觉之中。在心理上,它们的存在是相互依赖的。所以,真正令人费解的,不是为什么有时会发生再整合,而是为什么它总是不发生。这一问题将在有关分解的章节中讨论。

③邻近性联合的形式。过去的元素,因为在时间或空间上与当前元素邻近而被再整合。

i.空间的联合。空间的联合使我们可以由看见一幢建筑而联想到整条街区,甚至联想起整个城市。也是通过这种联合,当我们看见演讲厅时会联想到一次演讲或做演讲的人。它包括了所有由空间属性引起的联合,即其中一个元素会激发起那些所有在空间上与它共存的元素。这是一种重要的联合模式。一方面是因为它易于实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在心理生活中所产生的效果非常显著。它容易实现,是由于我们绝大多数的观念都是源于视觉,而视觉在空间感受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看”一个事物,就等于获得它的清晰的知识。现代教育学的原理要求:教授儿童知识时,应当先呈现整体,然后再导入局部辨识;同时,儿童还应当看见他们所学习的对象。这就是联合规则的实际运用。

语言中的空间联合

指称精神和观念过程的词语,是从那些指代空间中存在着的物质的词语发端的。这一事实又进一步说明了联合的重要性。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生理过程被视为心理过程的附属物或是它的具体化身。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如此紧密,以至于被混淆在一起。灵魂就是呼吸,理解等同于用手抓握,等等。这种合并,还在对物质对象的命名过程中得到了清楚的证实。这些名称中几乎总是包含着一些视觉的性质特征,因此它具有了空间联合的能力。比如,月亮是一种测量工具,大地是被犁过的,面粉是白色的。作为个体的原始人,他的生活一开始就在外在联合的笼罩之下,而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心智才从外在联合的藩篱中解放出来,学会了把握观念,即内在的意义。精神状态及观念与空间事件联合的本质被诗人展现出来了。他们颠倒了前面提到的联合过程,把它移植到自然对象中,或者从自然对象的隐喻中去探索这种联合;他们把对象人格化,把渴望、同情、脾性等特征赋予自然,这些创作手法大都源于空间联合。

ii.时间的邻近性。关于这种联合模式,最简单的例证就是背诵字母表,a的发音会激发起b,b又引起c,如此等等。在时间联合中,按顺序产生联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则,a能引起b,但b不能往回激发a。究其原因,可以这样来解释:这种顺序是由同一种活动被重复的频率而不是联合本身的特性来决定的。如果a和b仅仅只有一次联合,那么b可能引发a,就像b引发c一样。一个固定的次序被重复多次以后,它就成了活动本身的一部分,因而只能有一个固定的因子被激发。另外一个事实是:句子中的词序只需要叙述一次,就会形成特定的次序而不会颠倒。这是因为对段落的辨识形成了一种联合,它加强了句子的次序性。事实上,正是在形成特定次序的过程中,时间性联合也形成了。

例证

听觉是按时间性形成联合的感觉,就像视觉是空间性的一样。说话、音乐等,它们的存在都有赖于其时间上有序联结的形成。简单地说,儿童“学说话”就是学习形成一连串的联合,使一个声音可以引起下一个声音。而一个名称与一个物体的联合却是一种空间的联合。视觉,因具有与肌肉活动相联系的特点,在形成时间性联合中起着重要作用,比如阅读就是一种时间性联合。

复合联合

大多数联合是复合的,涉及空间与时间联结以及两种联结的融合。一些人们十分熟悉的联合,比如走路、说话、演奏乐器,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学走路首先要形成一种时间性联合,儿童不必把意识分别指向每一个肌肉群,而只要建立一个依次激发的肌肉活动的顺序。同时,空间的联合也被包含进来,因为单独一块肌肉的动作并不产生身体的移动。一块肌肉开始收缩,必须立刻有序地激发起其他肌肉的活动,有的增强它的活动,而有的则消减之,这样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这两种联合被紧密地粘在一起并互相融合。

说话

言语过程至少包括三种联合。要发出语音必须经历一系列联合,首先声音必须与呈现的对象联合,这通常是通过触觉或视觉来实现的;然后,它还必须实现与对象的观念联合,这样,即使对象不在面前时,声音也能传达特定的意义;最后,它还需要与反映肌肉紧张度的肌肉觉联合,这样人才能控制发音。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缺失,都会导致相应的言语缺陷。受过教育的人还要增加两种联合。一种是与对印刷或手写文字的视觉的联合,这种联合使人能够阅读;还有一种是与运动肌肉觉的联合,这种联合使人会书写。此外,观察也可以促进这种联合,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而发展出他自己的与演奏乐器有关的联合。

(2)相似性再整合

相似性联合的法则如下:如果一个活动被频繁地重复,其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能不断地从不经常发生的活动那里获取再整合的能力。随着这一能力的聚集,最终这些元素能获得独立发生的能力,并按照邻近性法则去再整合其他观念。我们将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法则的含义。让我们再次回顾那个邮局与人联合的例子。如果我们总是看见,并且只看见同一个人出现在同一家邮局,那么邻近性联合无论如何也不会过渡到相似性联合。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会看见其他人和其他事物也出现在这家邮局。我们也会看见这个人出现在其他地方。于是乎由这家邮局引起的联合元素相互之间并没有共同之处。其中唯一稳定的元素就是邮局本身。这些元素之间的差异越大,它们被卷入这个联合的偶然性就越大,必然性越小,因此,它们在联合中会互相排斥。只有内在元素才是稳定的。在这个例子里,内在的元素只有一个,就是关于邮局的观念。它就是由外在的或邻近性的再整合向内在的、相似性的再整合的过渡。我们将从下面两个方面讨论相似性联合:1)条件;2)形式。

①条件。有两种条件:一是变化的伴随条件;二是情绪类比。

i.不断变化的伴随条件。这一条件对应于从邻近性向相似性过渡的过程,它的法则可以表述为:如果一个元素在不同场合分别与不同的其他元素联合,那么,它与其中任何一个元素再整合的趋向都是等同的并且互有消长,而那个最终稳定不变的元素将从它的各种伴随条件中独立出来。例如,设abcd在某一时间与x联合;而在另一时间,aefg与y联合,再者,ahij与z联合。在所有这些联合中,只有a重复地出现,除a之外,每一个例子中各个元素再整合的趋向平均地互相消长,只有a在其中被多次强调,于是它从其他元素中被独立出来。

例证

如前所述,那些不断变化的伴随性条件被淘汰了,只留下稳定的元素作为相似性特征,它因此具有了通过邻近性原则的次级联系起来再整合其他元素的能力。例如,我看见某个人的肖像,会立刻想起他本人以及我曾经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遇到过他。根据纯粹的邻近性原则,肖像可能引起各种完全不同的联想;但这些不同的联合趋向在各个方向上互相抵消掉了,只有肖像上的脸部特征——眼睛、耳朵、嘴巴等与他本人的脸的相似性,使得它们趋向于联合。因此,它们之间形成明确的再整合形式。

另一个例证

再来看这个例子。如果有一天我从窗户看见一条圣伯纳德犬(St.Bernard dog)。这个景象让我想起我第一次看见它时的地方,或者那个经常牵着它一起散步的人。这就明显是一种纯粹的邻近性联合。看见它也可能使我回想起我曾经在其他地方见到过的另一条圣伯纳德犬。这个联合过程的第一步是要排除与前面看到过的那条圣伯纳德犬相关的各种外在联合,如看到它时的环境、时间、地点等等,只留下一个稳定的元素:一个关于圣伯纳德犬的观念。然后这个元素按照邻近性原则唤醒了一系列曾经与一条圣伯纳德犬——虽然不是当前这一条——相联合的观念,如当时的环境、地点、时间等等。

ii.情绪类比。情绪类比遵循如下法则:无论在什么时候,只有那些与当前的心境或情绪状态相类似的情绪伴随的观念才能被唤醒。那些在心智内容上完全不同的观念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互相激活。有一系列观念与愉快的情绪状态相联系着,另外也有一系列观念和忧伤情绪状态相联系,它们之间泾渭分明。情绪的影响是如此之强,以至于它几乎控制了观念的想象过程。当前的不愉快使人黯然神伤,并因此而觉得所有过去的经历都是不愉快的,因为这种情绪状态不能唤起过去的愉快经历。而现在的愉快情绪,也会抵制对过去忧伤经验的回顾。如果我们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就能高效率地唤起任何一种过去的经验,只要与这些经验相应的情绪体验和当前情绪状态相一致就可以了。

情绪在联合中的重要性

情绪就像一个弥散性的基底,任何观念都是在特定情绪氛围中形成的,不同的观念因为相同的情绪基础而被联系在一起。不同观念之间没有比情绪的同一性更稳定、更持久的联系纽带了。一面旗帜何以有如此强的感召力,能激发起人们爱国的信念和决心;一个十字架何以能引发人们对宗教的冥想与虔诚,这些都是源于感情而非认知的认同纽带。同样的原因还造就了诗歌创作中的修辞技巧。在诗歌的修辞中,诗人通过愤怒、热情、激情的情绪表达,把全部的心智能量都集中到议题的中心,用紧张的情绪把与议题无关的、不和谐的观念排除,这要比直接要求人把注意集中于一个问题要有效得多。在这种情形下,通常伴随我们观念过程的一些偶然性的、零碎的细节消失了,各种观念相继联合,形成了原发性的、活跃的意义单元。这种单元所反映的思想也许是仿效的,但却充满激情。

诗歌

诗人比普通人对精巧的类比更敏感,他能在别人看来是混乱或完全不同的素材中发现微妙的同一性联系;同时,诗人的表达形式、语言以及他的想象等等,都被一种更深层次的统一性控制着。这种统一性就是情绪的统一性。这些客体和观念也许在理智中相去甚远,但情绪把它们融合在一起。情绪的整合使艺术家的作品被赋予了整体的感染力。缺乏情感的统一基调,就没有诗歌;这里,统一性是一种映象、目标,是一个主题;正是因为这种统一性,我们才本能地从作品中感受到诗的韵律。它是情绪的类比,是显著的、激动的情感的同一性;正是因为这种统一性,诗歌的主题和形式得到了统一,从而保证了诗歌中出现适宜的过渡转换、贴切的形象和比喻以及韵律和节奏的和谐统一。

感觉的类比

如果不是因为有情绪联合,那么许多感觉中的联合将变得不可思议。我们觉得声音的音调有高有低,尽管它们并不真正具备空间的质的特征;颜色可以带来柔和的感觉,尽管它并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的触压;某种接触也许是甜蜜的,它当然不是被品尝到的。我们用美味佳肴或令人作呕来表达我们的喜欢或不喜欢,这时,“味道”则成了审美判断中的一个公断人。人是正直的或卑微的,心灵可以是空虚的或坚定的,性格有黑有白,等等。在某些情况下,感觉联合走得更远,以致有的人看见某种颜色就会感受到某种声音(音幻觉),或者更普遍的现象是听见某种声音会引起某种视觉幻象(光幻觉)。

②形式。相似性再整合有三种值得注意的形式:1)由类似引起的;2)由对比引起的;3)由同化引起的。

i.类似性引起的联合。我们已经注意到相似性联合相比邻近性联合是一种更高级的联合。它建立在意义的相似性或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而不是以偶然的时间或地点的一致为前提。相应地,人的心智能力取决于这两类联合中哪一类占优势地位。有的人不会获得表面联合之外的认识,他只能认识特定的事实和偶然性事件。另一些人的心智则能够穿透表面现象的躯壳,认识到对象之间的基本关联和相似性。前者对一个历史事件的记忆是通过它在纪年表中的位置,或者把它和与它有关的书的页码建立联系等方式来实现的;后者则是把它与其他事件建立联系来记忆它。对一个农民来说,落下的苹果仅仅唤起某种好味道与空间的联合;而对艾萨克·牛顿爵士而言,它与所有坠落物体的相似性暗示了万有引力定律。

在心理生活中的位置

这两种心智活动分别与心理生活的特别结构相联系,这种联系不无重要性。通过发生地点把不同的事实或事件联系起来只会加重心智活动的负荷,因为它们互相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联系。这样会产生太多的素材,需要大量心理能力的投入。但是相反,如果关于地点或时间的临时性联合被解开,心智就失去它所有的内容了。相似性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只包含观念的本质联合。因为不同的观念或多或少都会具有一些相似的特征,这使得相似性联合得以形成。观念之间的联系是本质性的,这种联系拓展了心智活动的领域,却没有增加它的负担。这种联系自行提供了支持其运作的能量而不需要心理能量的投入。相似性联系还把记忆中的所有观念串联在一起,形成记忆链,这正是记忆保持观念的方式。两种联合形式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在心理生活中分别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一种可以比喻为背在背上的食物,而另一种则是吃食、消化的行为。这个过程把食物转化为维持体格结实与平衡的骨骼和肌肉。一种活动消耗心智能量,而另一种则补充之。

两种心智活动

通过相似性形成的特定联合构成了心智活动的重要内容,即使是这一部分心智活动也可以被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仅仅依靠相似性作为纽带,实现从一个观念到另一个观念的过渡;另一类则关注于这种联系纽带本身。拥有前一种心智的人具有艺术家的气质,拥有一种敏捷而锐利的直觉能力。而拥有后一种则拥有了科学家的心智,长于反思与演绎推理能力。前者通过相似性实现观念之间的转移,但太专注于目标,以至于完全忽略了它们经由的过程。他们通过类比、直接的明喻以及快捷的隐喻来实现观念的转移。对于那些微妙而隐蔽的关系,纷繁复杂的、深深地藏于表面现象之中的内在同一性,数年的深思熟虑也未必能揭示其意义,而他们却能一言以蔽之。这种思想家是这个世界的艺术家和教师。另一类人则醉心于观念转移所经历的每一个步骤,和各个局部之间相互联结的途径,以及如何接近目标的具体方式等。他们是世界的探路者和分析者。

ii.对立的联合。这一法则是对相似性联合法则的重要补充。不仅相似的而且相对立的事物也能在心智活动中互相唤起。由老鼠可能联想到大象;由忧伤而想到欢愉;由侏儒而巨人;由堕落而崇高,如此等等。当它和邻近性联合相结合时,这种联想会更加显著。因为邻近深谷,高山才显得更加挺拔;因为对比于吝啬,慷慨的施与才弥足彰显,这种对应关系非常牢固,因此往往形成了紧密的对立联合。对立联合并不是一种新的联合法则,它只是相似性联合的一个变式。因为在我们看来极端对立的事物,在本质属性上往往是相类似的。侏儒和巨人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元素,即身高的尺寸;慷慨与吝啬同属于道德行为;黑和白是如此对立,但它们都有同样的质的特征,都是颜色。这些例子都是在形式上的明显对立,而它们在质的同一性上却得到了加强。

iii.同化。实际上,同化是一种复合的联合。它结合了邻近性联合与相似性联合的法则,它产生的结果又十分类似于同时性联合或融合。在同时性联合中,会有一些元素比其他元素更突出,它们因此成为其他元素的代表,或多或少地吸收了其他元素。比如,在听觉中,有一部分音调在基础阶段就被丢掉了。虽然它们也参与构成了声音的特征,并对最终形成的声音感受有重要的影响,但它们却不能被独立地察觉。同样,在品尝味道的过程中,触觉和嗅觉也没有被纳入味觉过程。在所有包含视觉的知觉中,视觉是最重要的内容。因为它具有最强的联合能力,当它活跃时,会将曾经与它融会的其他元素再整合,并立即把它们同化。

例证

可以用一个关于橙子的视知觉来说明这一过程。一开始人获得的唯一感觉是色彩。这一感觉在过去的每一次经验中都显得特别突出,它与相似性联合中的同一性元素具有一样独立的再整合能力,它唤起了诸如味道、形状、重量、气味等其他元素,这些元素在过去经验中都曾与它融合。与我们曾经研究过的顺序性联合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元素不能独立地存在,而是被同化为颜色感觉,最终形成一个复合的结果。所有知觉都能证明这一过程。从形成的结果来看,它与同时性联合并无区别;从过程来看,它更接近相似性联合。

3.联合在心理生活中的功能

在讨论了联合的特征和种类之后,让我们转向对联合在建构心理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研究。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联合服务于什么目的?它有什么效果以及它的目标是什么?通常,联合在心理生活中的功能是构建一种机制。它把心理生活的各种元素紧密地联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更为复杂的心理结构。它把相互孤立的感觉联合为一体。它使混乱的素材变得有序,以适应各种专门化的活动模式。在联合之前,心理状态可以被比作流体,正是联合的力量使这种流体结晶成为固体,因而具有了明确的形状和清晰的相互关系。

习惯

具体而言,所有的惯例或习惯,所有心智活动的机制都是联合活动的结果。习惯形成的过程使这个问题更有吸引力了。在习惯面前,无论是理智还是意志都显得苍白无力。习惯是一种紧密的观念或行为的联结,只要呈现其中一个刺激,其余的就会系列地、自动地发生而不需要意识或意志的干预。简而言之,习惯是一个顺序性联合;在这个联合中,元素之间可以互相激活。它与一般的联合不同的是,后者包含的元素数量巨大,并且它不能提供一个明确的线索来说明后继观念是按怎样的次序被激活的;与之不同的是,习惯性行为每次都是以同样的方式重复,以至于形成了一条明确的继发路线。

例证

习惯形成的法则是,所有的顺序性联合都持续地以同样的方式被激活,因此倾向于向同时性联合转化。我们可以用走路作为例子来说明这个过程。走路是一个真正的习惯性行为,因为只要有一个初始行动,其余的行动就会自然地被激发起来,不需要意识的参与,甚至当意识被一个完全不相干的任务占据时,也不会影响它的正常进行。首先,这种习惯形成的基础是一系列顺序性的联合。在这些系列中,任意一个行动都是激发它的后继行动的信号;每一个行动都可以再整合其他行动。儿童一开始不会走路,并不是因为他缺乏相应的肌肉运动能力,而是因为相应的联合还没有形成,所以任意一个肌肉收缩都不会自然导致一系列后继行动。肌肉按顺序地收缩还不是习惯,仅仅是一个连续性的联合。只有当这个联合被无数次重复,使意识中每一个行动不仅仅是激发下一个行动的一个信号,而且还与下一个行动融为一体时,习惯才养成了。这个过程,就像一个光点快速绕圈而形成一个发光的圆圈一样。在这个发光的圆圈上,每一点都与下一点融合,它们有序地、连续地呈现出一个圆圈。在走路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动作的连续性是十分必要的。走路不是一系列分离的、顺序性的动作组合,事实是,每一个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

作为自动化机制的习惯

习惯一旦养成,习惯性动作就会自动化地、机械性地发生。自动化的含义是指动作按照它自己的程式自动地发生,不需要意志的干预。机械化的含义是:从各种肌肉调节,到动作发生的整个过程,始终都没有意识的参与,也与方式无关。过程中每一步骤紧随前一步骤发生,就像织布机的动作一样无意识地进行着。习惯最终的发展趋势就是形成机械化,虽然从一开始有心智的介入与干预,但习惯一旦形成,就会自动地、机械化地运行下去。这一点,构成了习惯或者是联合的特别功能。

习惯的双重目标

习惯的目标有二:1)习惯形成了一个自执行机制,通过它,心智可以迅速、直接地把握那些在它的认知活动中有规律重复出现的元素。心智还用习惯来调节它的活动,以应对那些环境中长期存在的稳定需求;2)习惯使意识的理性可以专注于对那些多变元素的认识,使意志专注于对新异的、多变的事件的控制。习惯的目的,一方面是创设一个专门机制用来应对熟悉的或稳定的经验元素,另一方面是把心智的意识活动解放出来,去应对那些新异的、变化着的因素。

①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或者我们的需要中,存在着一些相对持久、稳定的元素。它们都与常规的心理活动相关,同时又是更高级活动的基础,这些固定的元素是非常重要的。对一个孩子来说,这些元素包括:他的父母、保姆、居住的房间以及他的玩具等等。如果没有习惯力量的支持,孩子第二次、第三次再看他的保姆或食物等对象时,就会与他第一次看见他们时一样,感到完全的陌生;或者,如果他不能把每次抓在手中的玩具从观念上予以整合,如果他不能把穿衣服时的动作经过重复而融合成一个连贯的行为,那么,显而易见,这个孩子将不能获得知识,不能体验情绪,也不能掌握生活技能。

序列的延伸

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已经被心智活动认可了的事或物联系成的序列渐渐地丰富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特定的客体,它们与其他客体不同,它们支持着这种联结,并构成了这种联结的熟悉而重要的环境。正是在这个稳定不变的环境中,个体的兴趣被聚集起来,心理生活的活动联合成群,从而形成了心灵世界凝聚力的中心。它们一方面是由一些简单的事实构成,诸如家庭、工作、教堂,以及社会生活,等等;另一方面,它们还包含一些有规律地呈现的客体,这些客体对不同的人如公务员、艺术家、科学家而言所指不同。在以上所有情况中,最重要的是,个体对这种稳定的环境的反应不是建立在意识的反映或仔细推理的基础上的,而是一种自动化的、机械化的反应。它果断、迅速、高效而且稳定,是一种习惯。通过习惯,人本能地与周围世界联系在一起,这里的世界同时包括社会意义上的和物理意义上的世界。通过这种联系,个体被构建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整合的整体,同属于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这个整体是思维与行为的联合,是个人意志和公共良知的统一。

②但是,另一方面也同样重要。如果生存依赖于对永久元素的适应,那么发展则依赖于与变化中的因素建立正确的关系。人并不希望过一种完全程式化的生活——一切皆由习惯决定,每一个反应都快速而准确,所面临的都是熟悉的环境。我们希望变化、多样性以及发展。当我们已经熟悉了周围的事物后,就会去寻求新奇的对象。在习惯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建立针对多样性活动的上层建筑,这就是对心理生活的丰富、变革与发展。我们要注意的重点是:这种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成长的能力的获得,都要求理智的有意识的努力和意志的主动指导,而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求心智有一套自动化的机制去处理其他任务。如果不是习惯用自动化的活动去应付那些陈旧的、熟悉的任务,使意识和有目的的活动被解放出来,那么人就没有机会去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活动。

心理生活中的无意识

如前所述,习惯一经形成,行动就变成自动化的和机械化的了,其结果是,原来处于意识中的观念被降低为无意识。它们被其他观念吸收或被遗忘。这种自动化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仍然是有争议的问题,但至少我们公认的诸如走路、谈话、书写、演奏乐器等都属于这类活动。这类活动被称为次级自动化活动,因为它们与自动化活动十分接近。自动化活动是指那些完全无需意识参与的活动,比如心脏的跳动。值得注意的是,当一个活动被降低为无意识活动,就意味着它仅仅在身体的层面上发生,意识只是在激发它开始时才介入,而它的整个过程是无须意识监控的。

其他例子

由于高度习惯化,原本是心理的活动转化为在大脑或身体的层次上发生了,再表象就是这样的例子。有理论认为,每一个再表象都对应着大脑某一些部位的活动,这些部位在获得表象时是初始活跃部位,而感觉,同样是神经组织初始兴奋的结果,其兴奋水平却要弱一些(见第41页)。在特定的情况下,大脑的兴奋是如此之强,以至于与外在的原始刺激一样鲜活,个体可能因此而混淆了这种内在的兴奋性的映象与客观现实。这种状态即是幻觉。

无意识的思考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神经系统的活动代替心智活动是因为这些行为被频繁地重复,以至于它们对心智来说已经是无意识的了。这种替代可能延伸到了更高级的心理过程中,诸如思考一个复杂问题、设定计划、艺术创作等等。这种观点把这些现象叫作无意识的思考。这种现象在多大程度上存在仍然是有争议的,但毋庸置疑的是,要解释这种现象,必须基于这样一个原理:所有的联合,当它被重复多次以后,就会倾向于转变为同时性联合,并成为无意识的。没有更多的理由怀疑这种联合会在大脑的两个部位之间形成自动的联络。同样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联络还会在两组肌肉之间形成联系,正如我们在诸如运动、乐器演奏等一些行为中观察到的那样。

IV 分解

分解问题的讨论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与联合的关系;2)发生条件;3)在心理活动中的功能。

1.

用最通俗的方式来说,分解的法则是:在联合在一起的感觉元素中,心智并不是等同地对待每一个元素,而是强调了其中一些,忽略另一些。这一法则显示了分解总是以联合为先决条件,但到现阶段,总览整个过程时,我们发现分解不是联合的一部分,它与联合有根本上的区别。因此,我们将讨论联合与分解之间的联系,以及到现阶段为止,两者表现出来的区别。

(1)相似性联系

之所以关注这个问题,因为它只是一个常规的思路,无须更多说明。只有原先已经被联合或联系在一起的元素,才能被分解或去联合。分析以综合为前提(第97页)。只有那些本来是整体的对象才能被分离。只有当这两者被联系在一起时,我们才把关于人的观念与关于邮局的观念分离开来,我们把苹果的味道与颜色分开,是因为它们曾经互相融合为一体。简而言之,分解不是绝对地分裂,而是如定义所说,是使联合中的某些元素从其他元素中凸显出来。被凸显出来的元素因而获得了相对独立的位置出现在其他元素之前,相应地,其他元素则退居为背景。这使得它们可以独立地显现在意识中,与原来的联合体具有同样的价值。

空间形式的联合中的例子

分解与联合没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它们同时发生。联合致力于把每一个元素联合成一个整体,而分解则积极地从联合的元素中强调某一些,使它们相对于其他元素获得在意识中的独立地位。为了显现出这一因素——我们在有关联合的讨论中已经谈到过了——我们需要简要地回顾一下两种形式的联合,即同时性联合与顺序性联合。

①同时性联合。在同时性联合之中,并不是所有感觉元素都均质地凝聚在一起。在联合统一体中(第93页),一些元素比其他元素更突出,是其他元素的支撑或代表。其他元素则附属于它。通常,视觉元素会比较突出,而肌肉觉总是被同化,除了在极度疲劳的时候,我们很少会注意到肌肉觉。这个突出的感觉元素凸显于其他内容之前,它更清晰地呈现于意识之中,其他内容则退隐为背景。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它们相对地分离了。如果这种凸显和忽略作为一个过程确实发生了,且分离达到了一定程度,原本牢固的联合也会被破坏,因此,一些元素可能会独立地呈现于意识之中。

②顺序性联合。顺序性联合中包含的分解比同时性联合中更多。例如,在邻近性联合中,不是每一个与初始观念相邻近的元素出现时都会被均等地再表象,也不会具有同样的活跃度,其中有的元素可能根本就不会被再表象。每一个情境都包含了几乎是无穷多的细节,它们每一个都被再整合是不可能的。如果是这样,心智将完全被迷惑,因为每一个元素都会与无数个其他元素相联系,如果每一个元素都被再整合,心智反而失去清晰的对象了。心智会因此而陷入简单枯燥的对具体内容的回忆中。它完全被过去经验所束缚,被一个又一个的经验元素奴役。如果最微小的细节也会与最重要的因素一样分享同样多的心智资源,或者,根本就不存在细微与重要的区别,那么心理生活中将不再有透视和布局,因为没有了前景与背景的区别。但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元素都占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在联合中,一些元素被忽略,而另一些则被强调。在相似性联合中,这一方式也是一样明确的,其中那些支持同一性的元素才被强调。实际上,相似性联合形成了向分解的自然转化,因为它需要将相似的元素与不同的元素区分开来。

(2)联合与分解的对立立场

归纳起来,这种对立有两个方面:1)分解要求元素中的一些因子表现出彼此的差异用来作对比;2)另外,它还要求通过心智活动的努力,选择性地忽略某一些因子,强调另一些因子,由此看来,分解过程比联合过程更复杂,更少一些被动性。分解过程不是把呈现在面前的元素合并起来,而是分别予以比较后确定其中某一个比其他的更有意义。它的任务是寻找差异,进行区分。它的活动力指向是多方面的。它对元素的探求超越了元素的存在状态,而且根据元素在心理生活中的价值,无意识地对它们进行检测分类。在分解中,心智积极地联络有关元素。它的活动方向不是机械化地决定了的,而是按照它自己的目标、兴趣来选择元素。这个过程把我们的研究导向对分解条件的研究。

2.分解的条件

在一般意义上,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要在表象中对比或区分元素,必须伴以心智的主动选择活动。我们现在要揭示这样一些问题:表象的哪些特征导致了它们互相区别;是它们的什么属性使心智选择了其中之一而排斥其他。我们不得不承认:心理活动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的构成元素拥有的不同价值。这种价值的区别不是源于它们作为材料的存在,因为就存在而言,每一个对象的价值都是等同的;这种区别源于它们与心智的关系,也就是自我对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差异。由于自我的兴趣因素的介入,心理生活才变得富于弹性,有主次轻重之别,这就打破了联合原则统治下的那种严格拘谨的状态。要研究分解的条件,我们必须揭示出,究竟是材料的什么特征使得其中一些比另一些更有趣,使它们对心智更有吸引力。传统的观点把这种吸引力的特征分为两类:1)自然的属性,这是一种表象对心智的自发性的吸引力,它区别于意识中的其他内容;2)获得性属性,这种吸引力来自它与经验中其他因子的联系。

(1)自然的属性

引起心智关注的原因,是表象自身属性中的两个特征:强度(quantity)和基调(tone)。

①强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刺激的强度越大,对心智的吸引力就越大。在一系列顺序呈现的刺激中,比如两个声音,一个微弱,一个响亮,或两个色彩,一个晦暗,一个亮丽,如果没有其他特别的原因,那么对心智而言,其活动会指向强者而忽略弱者,并通过这种方式把两种刺激分解开。强度包括这样一些特征:刺激的饱和度、持续时间以及反复。一个音量较小的声音,如果它反复的频率比一个较大的声音更高,那么它可能具有更强的刺激强度。运动也是增加感觉强度的最佳途径。众所周知,与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相比,运动的物体更能吸引心智的注意。

②基调。每一种感觉,由于属性特质不同,会具有一些令人感到愉快或不愉快的属性,这叫基调。它的功能就是引起心智自然而然的兴趣,它表现为吸引,或者拒斥。开始时,儿童的生活几乎都是单一的机体感觉,如饥饿、口渴、舒适、疲乏等等。这些感觉最大限度地与自然情感反应相伴。开始时,它们同化了所有的心理活动。逐渐地,与嗅觉相伴的味觉使意识关注于物体的味道特征。与此同时,肌肉活动渗透到各个方面,由于自由的无拘束的运动使儿童能够抓握、触摸特定对象,与这种活动相伴的愉快感唤起了心智对这些对象属性的关注。然后,那些特别优美的声音、艳丽的色彩进入人的感官,物体的听觉和视觉的属性显现出来;发展到这一步,质的特征就表现出比量的特征具有更强有力的吸引力。

转变为获得性兴趣

心理生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的兴趣能力从自然属性向获得性属性的发展。自然性兴趣是受客体元素激发的,那些自发地吸引了心智的元素积极地同化心智,它们牢牢地吸引着心智,不使心智将他们与其他元素产生联系。通过这种方式,这些元素自身获得了意义。在另一方面,获得性兴趣使心智的活动并不局限于呈现给它的对象,它给予心智更广泛的经验,而正是这些经验使被呈现的对象具有了吸引力。动物的心理活动只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是因为它只能在感觉水平上产生兴趣,并且不会把各个单独的感觉赋予意义并联系起来。

感觉的评价标准

评判感觉的理智价值的标准是它的可融合性(readiness),通过这种可融合性,感觉使自己具有了吸引力。如果感觉的意义一开始就被预设为仅仅是一种感觉,那么它就不可能具有更大的价值而上升为知识。视觉和听觉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心智兴趣的能力,这使它们在认知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相应地,渴感、饥饿感则很弱,它们勉强能挤入意识,却远不能成为意识的中心。无论用纯感觉兴趣(purely sensuous interest)吸引心智的倾向如何,它都会大大地削减心智的理智兴趣的可能性。所以,防止诸如食欲、激情的泛滥是必须的,如此才能促进心智对良知和理智的追求。

(2)获得性价值

任何一个表象所具有的兴趣,不仅仅取决于它作为一个感觉事实的特征,还决定于它的获得性价值(acquired value),这是一种它与过去经验相联系的特征。一旦我们的过去经验与当前经验的联系被排列成序列,获得性价值事实上就依赖于观念之间的关系了。如果我们说当前经验与过去经验有某种联系,这也就是说它与自我有某种联系,这种与自我的关系就是所谓兴趣,它是在自我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是获得性兴趣。观念之间的序列联系是每一个观念的获得性兴趣的前提。新的经验总是与一些既有经验相和谐,而同时与另一些相冲突。一方面,和谐的感受或满意感会让心智满足于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另一方面,由冲突引起的不安的感受会激发心智对两者之间关系进行考察。在这两种情况下,和谐与否的感受使得那些与先前经验相似或极不相似的元素被强调,因此使它们被分解。获得性兴趣引起分解活动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熟悉的相似的联系;另一种是新异的不相似的联系。

①熟悉性兴趣。这种兴趣包含两方面的因素:1)重复,或频繁;2)时间上的邻近。

i.重复。我们的兴趣自然地集中于那些不断重复的元素。反复发生的事件与单次事件不同,并且更有吸引力。这一原理对儿童的早期生活经验尤为重要。除了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对量的特征和对质的特征的区别之外,所有的经验在起源上都是同一水平的。儿童对多样化的重要性没有洞察经验,没有再认经验。每一个元素都具有相同的价值就等于都缺乏价值。到后来,仅仅依靠重复的力量,心理活动中前景与背景的区分产生了。一些客体——如摇篮、保姆、奶瓶——反复出现,打破了智力活动的单调性。区分开始出现,这些熟悉的对象从环境中被分解出来,凸显于前。心智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重复一些元素,使它们从其他印象中被区分出来。

更多的重复之重要性

重复原则的效果不仅仅局限于儿童时期。在各种学习中,我们都会自发地重复学习活动,使它逐渐从众多其他活动构成的背景中分离出来,在意识中占据显著地位。在各种情况下,熟悉的对象才能激发心智活动,吸引意识。通过经验,每个人都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意识活动的惯例性的路径,沿着这条路径,意识会在刺激要求的即时的活动或思想反应还没有出现的时候,率先活跃起来。这种意识的路径(plexus)极大地决定了一个人智力活动的特征。每一个人面前都有一个整体的宇宙,他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它,但大多数人都只能把这种探索局限于他自己的兴趣领域内,因为那些被不断重复的元素太突出了。同样,我们也必须记得,这种明确的界定和限制对于心理活动中观念的创造,也是非常必要的。

统觉组织

熟悉性不仅决定了什么观念统治我们的心理活动,还决定了统觉活动对新观念的态度。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原理。一个人在国外,他听不懂当地的语言,也不会留意别人讲了什么,但如果他偶然听到一个本国语言的词,他立刻会注意倾听。我们的过去经验限定了我们当前心智活动的方向。职业或专业取向是一种解释表象的倾向,它们形成了我们的统觉组织(apperceptive organs)。我们看见的是我们曾经看见过的。艺术家以一种符合他的审美取向的方式来解释新的经验;在同样的对象中,科学家则能发现某些科学原理的例证;而道德家则把它看成一个极好的教育素材。为我们所熟知的普通教育的做法是:通过某些特定对象、事件和过程的重复,使学生形成统觉组织,因为经过训练的统觉能迅速地在当前对象与训练内容之间建立联系。相应地,专业教育则强调特殊统觉组织的形成。

ii.时间的邻近。最近(recently)呈现在意识中的元素较久远的元素更鲜活,因而得到更多强调,这也是它们相互区分并被分解的依据。时间的流逝会使印象变得晦暗模糊,难以辨别;而新近发生的事件则因为清晰,便从中脱颖而出。最近的印象似乎比其他印象更容易被唤起,得到更多关注,并且更加致力于使心智摆脱频繁重复的束缚。最近原则和熟悉性在作用方式上一样,都是强调特定的元素,同时,它也与熟悉性部分相对立,它使心智从关注经常重复的经验的倾向中摆脱出来。

②新异性。新异性(novelty)原则也与熟悉性倾向截然相反。熟悉性也可以用来说明,在什么情况下熟悉的元素不再吸引心智的关注。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我们常常意识不到时钟的连续不断的滴答声,只有在它发生变化时,比如停了,我们才会注意到。那些居住在大瀑布边上的人,或在磨房中嘈杂的机械之间工作的人,都会有类似的体验。在这种情况下,新的、不熟悉的对象才会吸引人的注意,并受到意识的特别重视。在我们自己的语言中出现一个外语单词和在外语中出现一个我们认识的单词一样,都能引起心智的注意。一个突然的停顿是引起注意最有效的方法。在一套固定的程序中出现的反常规事件也格外醒目。在两种状态之间的对比越强,越能强烈地引起注意,也越能有效地将它们彼此分解。这样,心理活动的多样性与可变性就体现出来了。

两种原则的相互关系

熟悉性原则和新异性原则互相制约,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严格地说,它们是同一种活动的两个侧面。其实,真正吸引心智兴趣的,既不是完全的熟悉,也不是绝对的新异,而是包含在新里的旧、熟悉里的新异,这才是真正的吸引力所在。只有在新的、变化的对象中包含了旧的、稳定的因素,心智才能接受这些对象。当前经验与过去经验之间的同一点对于理解前者是必须的。另一方面,没有新元素的加入,就不会有变化,不会有发展,不会有成长。新异元素是发展的源泉。缺乏对新鲜元素的兴趣就会流于淤滞,而没有熟悉元素的支持,就不会有意义。当婴儿的注意停止在各个刺激之间的随意游走,他的心理活动才真正开始了。他开始把兴趣指向他熟悉的对象,同时放弃其他;同时,当他的心智开始关注新异对象,发展才开始。新异的对象引导着他以一种新的视角去看待原本熟悉的事物,因而发展了心智。

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关系

对熟悉的兴趣使我们努力在当前经验与过去经验之间寻求同一性;而新异性则努力引入新元素,使两者相区别。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是互相渗透的。我们不会去探求两粒豌豆或两个一分硬币之间的相似性。而豌豆花与黄豆花之间的相似性才是值得研究的,尽管它们不同。同样,我们不会去比较大象与关于正义的观念之间的区别。而鲸和海豚之间的区别对心智才有吸引力,因为它们看起来很相似。简而言之,智力活动就是在表面差异的元素之间寻求同一性,而在表面相似的元素之间寻求差异性。正是通过同一性关系,我们才能理解当前的经验,而通过元素之间的区分,过去经验才变得更加丰富。这两种关系对智力活动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例证

在各种知识活动中都包含了这两种关系,我们用一个植物学家识别一种未知植物的过程为例。植物学家开始考察它,是因为被它的一些熟悉的特征所吸引,这些特征使它从其他植物中凸显出来;并且通过熟悉性中包含的同一性关系,他把它界定为某一种特定的亚类、纲、目等等。另一方面,这种植物所具有的新异特征迫使他对原有知识进行修正。他也许必须承认这是他的植物分类学中的一个新物种,或者他重新修订原来的分类,使某一个项目可以接受这个新成员的属性。这两种情况都显示了区分使原有知识得到了发展。

3.分解在心理生活中的功能

在前面,我们已经预先谈到了分解的功能。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会发现强调一些元素,使它们从其他元素中突出出来,这样的做法会带来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是消极的,一方面是积极的。分解的消极功能是,在没有联合活动的情况下,分解会破坏联合活动创设的联合机制,并且使心智与客体材料的统一被解散;这种统一对心智活动是一种限制,使心智不能随自己的兴趣任意漂移。当心智被纯粹的机械原则管束着,它的活动完全受外在因素的控制时,联合活动才能达到完美状态。分解的消极功能就是打破这种控制和管束。

积极功能

相应地,分解的积极功能使心智或自我从隶属于客观影响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使它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即为了它自己的观念或内在目标而行动。总之,分解铺设了通向注意的道路,这仅仅是这种心理活动实现自我管理的目标。自由的心智的本质意义就是它有了自己的兴趣。兴趣作为一个因素出现在心理生活中,意味着每种素材不是以相同水平呈现在心智面前,它们与自我的联系有疏有密,它们引起自我的或愉快或冲突的不同体验。正是在这种主观的、情绪性动机的推动下,心理生活中才出现了价值分布的轻重缓急的区分。其结果是使目标(ends)进入意识;而注意,作为心智活动的一种内在的激发条件,以目标为自我导向。目标可分为两类:一般性目标和特殊目标。

(1)一般性目标

一般性目标存在于这种情况下:自我作为一个整体,能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自由行动。在联合过程中,自我的活动受到外在因素的管束;而在注意状态下,这些活动指向了自我的目标;分解就是一个使自我从外在影响中独立出来的中介过程,它使自我能为自己的目标而行动。例如,在婴儿阶段,他的认知活动完全受外部世界的左右,每一个事件都与其他事件一样具有同样的价值。感觉中的量与质的区分是生命中第一次因素分辨。很快,孩子了解到,并不是叫得最响的声音就是最紧要的。只有母亲或保姆的嗓音,才是他的兴趣中心,因为这种声音与他自身的感受紧密相联。在他感到不适的时候,这种声音意味着抚慰;当他饥饿时,它意味着喂食;当他疲倦了,它是催眠曲。利用自我作为参照,儿童开始了区分活动,自我参照是区分活动的动机。从这时起,自我的行为就成为儿童智力活动中的本质特征。

(2)特殊目标

分解的功能不仅仅是使自我被解放出来,使它能够以自己的参照掌握行为。它还致力于把包含于自我的一般性福祉中的特殊目标分析出来。在认知过程中,兴趣集中于某一些元素,使它们成为重点,成为认识的目标,而其他元素则被忽略。这样的目标从数量上说几乎是无限的,随着人的发展阶段的变化,随着他的主要追求或职业等条件的变化,这些目标也相应地变化着;但所有这些目标都可以简缩为两类——与差异性的关系和与同一性的关系;也就是说,心智在认识中的特殊目标就是发现同一性关系和差异性关系。分解的特殊目标也就是注意,这是我们正在考察的心理活动。它与有意识的价值认识或联合或分离,而正是通过这个过程,心智获得了知识。在联合中,观念发生的先后顺序无意识地受到这些关系的支配;在分解中,这些关系从它们相伴的有条件的联合中被释放出来;在注意状态下,观念列车的行进方向是由与观念相关的意识掌控的。

V 注意

意识和注意

从广义上理解,每一个认识活动都可以被看成是源于注意的,因为作为心智活动,它们都要求意识的参与。任何对象,如果意识没有关注到它,它就不可能进入意识。意识是一个活动过程。心智——如前定义(第29页)——在普遍性内容与个体之间预设了某种关系。一般来讲,注意存在于所有的认识活动中,它是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某种联系。它主动地把个体与普遍现象联结起来。因为没有这种联系就没有意识,所以,正如两者的定义一样,意识和注意是统一的。这种主动联系的发生可以是从无到有的,也可能是基于某种原本已存在的内在联系。我们发现,注意并不是在心智的每一种活动中都出现,最好给注意做一个限定:它只能从原来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发生,而不是适用于心智的每种活动。

注意与联合

如前所述,注意也许可以用主动的联合来定义,而联合又可以被看成是被动的注意。对后者而言,被激发而活跃起来的原动力是外在的,源于感觉或者感觉元素的呈现方式;而前者的原动力却是内在的,是以心智自己的目标兴趣为导向的。在分解过程中,心智活动在某种意义上仍然是机械的,因为心智在这种情况下并不能意识到它自己和自己的兴趣是这一过程的基础。分解导致自我清晰地从联合的多样性中分离出来,并且把一个明确的目标,也是它的兴趣所在摆在自我面前;这时,注意从这里开始了,也正是到这里,分解活动结束了。因此,联合、分解和注意都是同一个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注意的定义

注意可以被定义为:注意是自我的一种活动,它把呈现给自我的各个元素联结成一个整体,并反映了它们所期望的意义;也就是说,注意反映了这些元素与某种理智目标之间的关系。注意的本质特征是主动地指向某一个目标。归根到底,这个目标就是自我。注意的各种活动都是基于自我的兴趣,指向那些能满足这些兴趣需求、能令自我满意的对象。它的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即目标。起点、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路径都在自我中呈现。注意就是这样一个自我发展的过程。在学习注意的过程中,我们所学习的是心智的发展或如何实现自己的活动。我们把注意过程作为一种活动,区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1)选择;2)适应;3)关联。

1.注意的选择性活动

心智主动地注意并指导着观念的序列,而不是被动地屈服于观念的影响。注意对表象进行加工时,心智主动地关注某些观念,并决定观念受关注水平的排列顺序,总是选择其中一些同时忽略另一些。由此看来,注意是分解的高级形式,它相对地强调或忽略一些元素。两者的区别在于,分解的特点是,元素具有的直接吸引力是引发这一活动的关键,而注意是源于心智的主动兴趣。一种兴趣是表象对心智的吸引,而另一种则是心智对表象的关注。

与分解的区别

分解中的选择起源于与过去经验的对照。新异性或熟悉性决定了元素的吸引力。注意的选择则对应于未来。前面讨论的兴趣只能让心智关注于过去相关的事物;而决定注意方向的兴趣则对应着将来的经验,那是心智将要努力去争取的对象。注意总是有一个目标,它通过目标的选择而表达了一种意图。心智的注意即是这样一种倾向,一种指向某种对象的张力。注意被称为“对未来的疑问”,它选择那些似乎能够解答这个疑问的材料。

注意的本质

我们可以用眼睛的活动来比喻注意。当我们想清晰地看到一个东西时,我们把眼睛转向它,使它的影像正好落在黄斑上,形成视野中最清晰的影像,而周边的影像则十分模糊。注意也是这样,我们把要注意的心理内容置于心理活动的中心,而其他的则变得暗淡模糊。当我们注意时,我们集中心智,就像凸透镜聚集光线一样,把平均分配到各方向的光和热汇聚到一点。心智也是一样,不是把意识平均地分配给所有呈现于它的元素,而是将意识集中到它所选择的某一点,使这一元素格外显著,格外清晰。

选择的种类

心智所关注的那一点,也就是注意的选择,反映了心智的某种目标,例如需要解决的难题、等待解答的问题、需要获得的观念,或者是要制定的计划等等。心智有多少种目标,就可能有多少种选择。当一个特定的感觉元素,比如一朵花,呈现给一个农民、一个植物学家或一个艺术家时,这个元素本身是一样的,但第一个人只会把心智指向那些能说明这株植物是否有用的元素,那些能使他分辨这株植物是杂草还是谷物的特征。植物学家会将选择指向那些能使他对这株植物做出正确分类的特征,而艺术家对它是否有用以及它的科学属性并不感兴趣,他只注意它的审美意象。这三个人对同一朵花形成的统觉大相径庭。一个人看到的,也就是他选择的对象,往往被另外一个人忽视。

恒定的选择的目的

每种兴趣都会引起特定的选择,除去这些各种各样的兴趣和各种各样的选择,有一些恒定的目标对所有心智都具有同等的效力。这种恒定的、普遍的元素就是自我。如果有一种元素必然地出现在自我的所有活动中,那么它对于所有的个体,以及同一个体的不同时候而言,都将是一个被注意的目标。现在,有一个因素对心智的存在而言是必须的,那就是知识。心智有知故心智存在。对知识的兴趣,对所有心智而言都是一样的;而对同一个心智,求知欲影响了它的所有活动,所以,这是一个恒定的目标。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这种对知识的普遍兴趣,揭示智力的选择活动的重要性和它的运作方式。

选择的法则

那些不能成为某种事物的符号的感觉性表象将被心智忽略,只有能够指称它自身之外的对象的元素才能被心智选择。否则,陈述、感觉等内容永远不可能进入我们的知识领域。知识总是包含了被诠释的感觉:一个元素通过与其他元素相联系而获得了意义,它因此成了其他元素的符号。因此,个体的经验或者认知的客体领域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单调的复制,或者仅仅简单地保存了真实存在的印记;它是心智主动加工的结果,心智根据自我的兴趣对感觉材料进行了解释。

来自肌肉感觉的例证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这些具有指称功能的元素在我们的心理生活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但我们通常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我们之所以忽略了它们的存在,是因为它们在心理生活中的特别位置。它们指代了对象的各种质的特征,当它们被解释为它们指代的客观对象时,它们自己作为感觉存在的意义却丧失了。它们成了客观对象或某种特征的象征,而不再是一种主观的状态了。例如,当我们的手臂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我们并不能意识到其中的肌肉感觉,因为它们直接被解释为手臂划过的空间。我们舍弃了它们作为感觉的存在,而选择了它们的观念性的意义。意义总是让我们超越空洞的表象本身而去认识它自身的联系,以及它与其他经验的联系或关系。我们选择的不是对象本身,而是它所指代的内容。

来自“主观感觉”的例证

我们已经了解到,即使没有外部器官刺激,仅仅在神经组织或神经中枢的影响下,人也会产生出“感觉”。虽然在严格意义上,所有的感觉都是主观的,但我们还是把这种感觉称为“主观感觉”。通常这种感觉不会被注意到,因为它们不是某个对象的标志。这样一些现象都被称为内视(entoptic)现象,例如我们的感觉中存在的内激发色彩(internally-initiated colors)、后像(在看着一个明亮的物体然后转过头去之后,仍然还持续着的映象)等现象都属于这一类。无论如何,一旦感觉被注意到,它们就被对象化并设定为空间印象。我们对意义的兴趣是如此强烈,以致我们总是强迫性地把感觉认定为某个对象的记号,无论这个对象事实上是否存在。这就是诸如幻觉、梦等现象的心理学基础。

进一步的例证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会察觉到倍音。我们根据它们的起源,把它们理解为某种乐器的标志——如钢琴、小提琴,甚至人的嗓音等等,并完全忽略了它们作为感觉的存在。我们注意到它们,是因为它们理智的价值;它们能增加我们关于声音理论的认识。在视觉中也有同样的体验,我们已经习惯并忽略双眼视觉这个事实。对任何一个对象,我们都能形成两个视觉映象,分别来自两只眼睛,但我们只察觉到一个对象。这是因为就感觉的存在而言,无论它是一个、两个或五十个,都不会产生任何意义,除非它能指代某个对象。我们为了获得感觉所指代的对象而忽略了感觉本身。这样的例证还有更多,但现有的例证已足以证明这一原则了。

观念化的知识

这些研究说明了智力活动对知识进行选择的必要性,这些发现使我们认识到知识的获得是一个观念化的过程。感觉本身永远不可能成为知识。知识是通过对感觉的理解而形成的,即是感觉的观念化。感觉提供了原始材料,这些材料要成为知识,先要经过自我的加工,舍弃一些,选择一些。这一过程被称为观念化(idealization),因为它超越了实际呈现的感觉的存在本身,这些呈现的材料因与自我相联系而具有了意义,这是原始的感觉存在所不具备的。总的来说,意义就是联系,是关系,是超越了表象本身的对其他事物的指称。这样的元素只能在自我或心智中产生,这就是观念。观念产生的过程也是我们要研究的主题之一。

2.作为适应性活动的注意

前面已经指出,注意总是指向未来的,因为它关系着某个目标的达成,或自我的兴趣的实现。我们已经研究过心智为了实现目标,选择恰当素材的过程;接下来,我们要考察这些经过选择的素材是如何实现、促成目标愿望的。在前面我们已经看到,感觉材料的选择总是和它的观念或理智的意义性相对照的。而现在我们要揭示它如何获得意义。这个过程叫适应(adjustment),这是一个理智的活动过程。经由这个过程,组织化的、整体的自我被投射到已经呈现的、选择过的元素之中,并赋予它们意义,而自我通过这种方式辨识了自己。

适应需要预见能力

相应地,适应是心智及其内容对表象的积极关联过程,以把表象塑造成为所追求的理智形式。适应过程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即心智活动达到这样的程度:心智能意识到自己的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必须经历的每一个步骤。如果目标观念是清晰的,自我就能明确地了解如何发挥自己的效能、如何指导自己的活动。如果目标是模糊的,虽然这一状态极可能只是暂时的,心智也会感到左右为难,难以定夺,适应过程因此会遭遇到极大的困难,甚至无法进行。然而,如果对目标有一个清晰性的预期,即对实现心理经验的手段的预期,心智不仅仅能为之而做好准备,通常它还会调动那些最适合于迅速而完全地激发统觉的活动和统觉组织。一个完美的智力活动有赖于目标的清晰与完整,在这样的条件下,适应才会发生,而目标清晰与完整的前提是心智对于即将发生事件的预期。

例证

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心理活动的这个特点:假设一个人在一间黑屋子里,对屋内的一切一无所知,他只能利用极短暂的电闪光来照明;在第一次闪光时,他可能什么都看不清,只能有一些很模糊的印象;在第二次闪光时,在模糊印象基础上的目标期望开始发挥作用了,他可能因而获得一些更完整的统觉印象。这个整体的统觉使他对未来的目标有了更充分的预期,因此他可以更准确地调整他的心智活动。通过预期而形成统觉,在统觉内容的基础上又完善了预期,两者的互动过程一直持续到下一次闪光发生。这次,他会获得一个非常清晰的印象。虽然每次闪光持续的时间并没有变化,整个过程中呈现的感觉材料也没有增加,其中唯一的变化是心智的适应性在每次闪光时都得到了加强,这正是它的预期能力的结果。

过去经验的必要性

这个例子还显示了适应性的表现能力依赖于过去经验。我们对未来的预期能力取决于我们已经获得了什么样的先前经验。在这个例子中,每次闪光都向心智呈现了一些关于周围环境——这间黑屋子——的观念,正是在这些既有观念的基础上,新获得的经验才能被理解。在各种认识活动中,我们都是这样来组织对未来的认识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适应未来。对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有待认识的世界,成年人与儿童的表现各不相同;不仅是感觉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儿童没有足够的过去经验用来支持对当前感觉的理解,而成年人则能够运用过去经验,有组织、有目的地去适应新环境。

实验的证据

一些实验也证实前述假设,即心智面对即将发生的新经验时,它的准备越充分,适应程度越高,形成的统觉就越完善、越清晰。实验方法中的具体细节不必在这里赘述,其结果显示:形成一个来自单一感觉通道刺激的统觉,平均时间介于1/8秒到1/5秒之间。例如识别闪光,这个时间就是个体领会这个刺激所需要的时间,这样一个过程包括了个体认识到这个刺激并把它和其他刺激区分开,并把它识别为光等步骤。如果前面有一个信号,提示心智提前为之做好准备,则这个时间会缩减到1/13秒。如果刺激一个接一个以规则的间隔相继出现,心智能够形成一个简单适应的连续序列,其反应时间会缩减到几乎为0。因为心智已经具有了预期能力,它能准确地推测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所以能够很好地适应新刺激,其反应就会非常及时。

其他证据

另外,我们发现有许多其他条件也在制约着这个适应过程,它们会使统觉变得困难或反应时间延迟。如果刺激发生时,心智并没有意识到,或刺激强度没有引起心智的察觉,这个时间将会极大地延长。如果心智期待着一个响亮的声音,但实际发生的却是一个较弱的声音,那么反应时间也会加倍。在一个有规律呈现的刺激的序列中,其中一个刺激提前或推迟发生,也会使反应时间大大延长,甚至完全不能引起统觉。如果心智不能预知刺激的性质,比如,不知道它将是声音刺激还是光刺激,反应时间也一样会延长。如果有多种刺激一起发生,每一种刺激的统觉形成时间也会延长,因为心智必须选择它自己将针对哪一种刺激做出适应性调节。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已经能总结出这样的法则:迅速、清晰和完整的统觉取决于心智的活动状态,心智必须对注意指向的目标形成清晰的观念,并使自己适应这个目标。

观念化的过程

我们看到,在“选择”的范围内,感觉的观念化对认识来说是必须的。我们现在来考察,这种观念化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对感觉形成统觉或对它进行解释的方式是让心智适应于它;这种适应是利用原有经验对当前经验进行重组。我们只有通过已经认识到的知识才能认识新知识。通过适应,心智超越了自我的限制而进入对感觉的观念元素的解读之中。通过这种解读,感觉被转化成为构成知识的一部分。适应把意义投射给新的对象,同时也将心智投射给了新的对象。同样的一个物体,对未开化的原始人来说,它可能仅仅引起一些并不强烈的惊诧,但对另一些人则可能引发对物体运动定律的思考。一头猪从苹果中读到的只是它的好味道;而艾萨克·牛顿爵士却把它视为关于自由落体定律的一个例证。他们都把自我投射到了感觉中,尽管对象是一样的,其结果却有天壤之别。所有的认识都包含了这种将自我投入到由感觉提供的材料中的过程。

意义源于与自我的参照

如前所述,心智将自己投射到感觉之中,感觉因此而获得了意义,而它自己则成了过去经验的符号(sign)。适应是这样一个过程:自我与呈现的素材紧密地联系,以至于使这个元素成了一个符号、一个象征,它指代了超越它自己的某种存在并因此获得了意义。我们所认识的事实并不是单纯的事实,而是观念化的事实,是结构性智力活动所造就的存在;单纯的存在本身,并不能支持理智的结构性活动。那些没有经过心智的观念化的事实,不能成为智力活动中的存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知识都是自我的知识。认识不是外在客体把自己印刻在心智中的过程,而是自我通过把自己投射到感觉之中而激发起感觉的意义的过程。

3.作为关联活动的注意

我们已经看到,因为注意,总有一个目标出现在心智面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多数感觉素材必须被淘汰,存留部分是依照目标的需求而选择的;这些被选中的材料通过智力的适应活动而获得了意义。这是一个用过去经验来诠释新经验的过程。现在的问题是:这种适应的内容是什么,或者,过去经验是如何被用来解释当前经验的。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是,这种适应是通过关联的(relating)过程来实现的,也可以称之为比较。

两种类型的关联

把心理内容联络在一起的关系有两种:同一性和区别。比较是一种心智活动,它考察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如果发现它们有相似的地方,就引起合并;如果发现它们不相似,就做区分。注意作为关联活动的一种功能而被引入了心理活动的合并与区分过程中。因为注意,各种心理内容同时出现在心智面前,此时,它们仍然是相互分离的,并未融合。在联合过程中,如果两个元素同时出现,它们就会融合;或者,如果元素没有互相融合,它们就顺序性地呈现于心智之前。只有注意能够同时既合并又分离地把握内容。在同一个活动中既进行合并又做区分是必须的。合并与区分并不是两个活动,而是注意活动的两个不同侧面;正因如此,对它们的研究才显得有意义。

(1)同一性或合并

我们必须区分由注意产生的统一体和由融合产生的统一体。在后一种情况下,各种统一体的元素自己独立的存在消失了,它们被吸收为同一的结果。注意活动中的合并总是与分辨相伴,而这是融合所没有的。这种统一体只是一种观念上的统一,也就是各个元素之间依靠某种关系相联结,而不是形成了某种同一的实体。这是一种意义的同一性,而不是存在的同一性。因此,当植物学家在比较玫瑰花与苹果花时,当他把这两个对象统一为同一类时,他必须要这两个事件都出现在他面前。合并是一种心智活动,存在于对两个对象意义的观念元素的识别过程中。同一性和合并都代表或指示了同一种法则或关系。合并总是存在这样一种倾向:从明显不同的两个对象中寻求意义的同一性。

在知识中的重要性

表象作为一种存在,其本身是独立的,如果我们不能够从这些各自独立的表象中发现意义的同一性,我们就不可能拥有知识。知识总是存在于这样的过程中,首先,我们的认识必须超越现有的感觉本身,然后把意义相同的感觉彼此联结;共同的意义也就是它们都指代了同样的心理经验。不能在一个感觉与其他感觉之间建立观念的联系,知识就不可能形成,而如果心理生活中只有一系列暂时变幻莫测的感觉映象,它们也不可能构成一个具体对象或指代一个对象。知识的发展在于不断发现越来越多的基本的统一体,因此而促进观念的统一,这些统一体就是事实和关系。知识只有在一个由所有事实构成的极度和谐、完美的系统中才能实现其目的。它的目的是,在任何地点的任何事实都与其他的每一个事实相依存,或者,它们都是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的成员。

注意的发展

持续的合并倾向使观念不断被联合为更大的整体,使心智在一次活动中能处理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从而使心理资源的利用更经济。注意的合并是指在不同事实中发现意义的相似性或同样的目标,并以此将事实联合成一个单元。心智把握一千个事实聚合成的一个单元(unity)与把握十个事实聚合成的一个单元,所需要的心理能量是一样的,它并不需要消耗更多的心理能量。一些注意规则声称:目标越多,看到的越少(pluribus intentus,minorest adsingula sensuso),即注意分配越广泛,对细节的把握就越少。这种观点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注意的转移总是指向发现同一性这一目标的,如果所有对象都拥有这种意义的同一性,那么注意对所有这些对象的把握只需要一个思维活动。注意能够使心智在同一瞬间领会更多内容,同样也能使对细节的把握更清晰、准确。

(2)区分或辨别

同一性分辨并不是比较过程的唯一内容。我们不会比较两个完全一样的事物;只有它们分别具有一些不同的元素时,我们才进行比较。区分统觉与合并统觉一定是同时并列地发生的。我们之所以能从不同的事实中获得同一性,是因为我们能够排除事实的不同属性。心理内容并没有被不可分辨地融合成一体;即使当它们互相联系时,它们仍然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这是因为存在区分的缘故。如果注意没有区分活动,心理生活将是一片混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它不能将一个对象与其他对象区别开来。我们因为能区分不同的对象,所以才能够用其中一个指示另一个,或者把一个元素或一种经验与其他内容联系起来。

区分与意识

还没有被区分或辨别的内容不可能出现在意识之中,它只能包含在其他元素中,或者根本不会被注意到。要把任何内容带入意识,都需要注意的分辨活动将它与其他元素相分离。士兵在战斗中会兴奋得不知道自己已经受伤了。而一个被疾病痛苦折磨的演讲者,在激动的演讲中会暂时忘了他的病痛。类似的事实,都可以被最平常的意识活动所解释。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刺激如潮水一般,涌向我们的感觉器官——眼睛、耳朵,特别是皮肤——但通常我们只能察觉到其中极少的一部分,诸如衣服对身体的接触、身体姿态产生的压迫感、周围物品的接触,以及我们不感兴趣的某种声音等等。这些刺激都根本无法进入我们的意识,它们因为没有被分辨而消退了。相反,持续地注意任意一个元素或任何一种经验,会使它变得极其显著。偏执狂、抑郁症患者就是这样的例子,他们都具有某种不正常的注意。

显著性与强度

我们必须区分心理内容的显著性与强度这两个概念。强度是指一个对象占据意识的多少,或者它挤入意识的力量(force)的大小。显著性总是相对的,它代表了相对比的两个对象之间或同一个对象的两个部分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区分它们的依据。对太阳的知觉极强烈,却是不清晰的。同样,一个水果的味道可能非常强烈,但如果它是从未被体验过的,就一样是不清晰的,因为它与其他味道的关系并不明确。总之,显著性总是暗示了智力中的分辨活动。当我说我对某一件特定事件的记忆不清晰时,我所指的并不一定是我的记忆印象本身模糊了,而是我不能十分确定地把它与同时发生的其他事件区分开来,或者不能把它与在不同时候发生的类似事件相区分。它没有被区分,因而就无法确定。确定性是差异关系的标志。

注意的特征

前面我们看到:感觉性的表象通过把自己与过去经验相联系而获得了意义,心智将自己投射于感觉中而形成了所谓的过去经验。现在我们看到,这种联系是双重性的。适应存在于这个过程中:过去经验被用来解释当前经验,使与它相似的观念元素合并,同时使与它不相似的元素区别。这两种过程总是相伴相随的,所以,如果知识的目标是形成完全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每一个事件都与其他事件完美和谐地相关联,那么这种统一体必须包含了最大限度的特殊性,或者叫显著性。关联也必须同时包含联合与分离两方面。它具有联合功能是因为它使我们看到事件具有的共同特征,拥有共同的意义;它具有分离功能是因为两个事件并没有被融合成为一个存在;相反,它们分别拥有相区分的特征,因而能够比从前更清晰地被分辨了。最后,我们对注意的认识是,注意是一种关联活动,并且,既然没有任何一项知识可以离开关联,那么也不能离开注意。只有当所有的关系都已经趋于完善了,注意才会停止这样一种状态。所有的事件、对象以及次级关系都被清晰地界定为最终的统一体,并且都被认定为一个整体,即自我。自我即是所有关系的终极统一体。所以,终点又回到了起点,我们又回到开始的那个陈述:注意是自我发展活动。

VI 保持

保持完全地与统觉紧密相联。统觉已讨论过多次,所以关于保持只需要简短地阐述一下即可。统觉是自我根据过去经验赋予感觉表象的特征,而对其做出的反应;相应地,保持则是依据内容而对自我的统觉。统觉把特征赋予理解的材料。保持则把特征赋予自我。统觉的内容并不是机械地被心智把握,而是反作用于心智而改变它的特征。统觉内容因此成为自我的组成部分。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讨论保持:1)保持在统觉中的含义;2)保持中包含的统觉;3)保持的功能。

1.保持在统觉中的含义

没有过去经验作为基础,就不会有统觉;联合、分解或注意等都不例外。心智实际上是一个联结活动,它把所有的事件、例证和关系联结在一起。没有任何对象可以保持独立。由统觉活动形成的显著性或意义相互联结,通过这种联结,其中一个成为另一个的象征,或它们两个都同时指代了同一个观念。要形成这种联结,前提是过去经验并没有被完全丢失,它们仍然以某种方式保存在自我之中。如果它们没有被保留,那么当前的表象与过去经验之间的所有关系都不存在了,统觉也不可能存在。也就是说,任何事物对我们都没有意义了。这在以前的研究中已经被证实了,所以无须在此赘述。我们这样来理解观念化:通过观念化的过程,自我以过去经验为基础对当前的感觉进行解释。

2.统觉对保持的必要性

只有通过统觉,心智才能有组织,才能获得明确的特征。当然,没有组织化的心智,就不会有统觉;而没有统觉就没有组织化。心智只保留那些已经经验到的内容,使它们成为自己组织化的部分。如果没有这种经验,心智仅仅是一种可能性。婴儿初来到这个世界时,除了一些与生俱来的本能,没有明确的能力趋向。他们通过本能来获取经验,一旦经验获得,就立刻反作用于心智,使它得到发展。于是,婴儿的心智在某个特定的方向上形成了组织。一旦婴儿的心智对他的保姆形成了统觉,它与原来就不一样了;他在心智中构建起了一套组织,为将来的统觉活动搭好了舞台。

注意和联合中的例证

在联合与注意中都可以发现保持离不开统觉的证据。我们发现,联合的结果是一个心理机制的形成,是一种固定的习惯,是一个自动化的行为和统觉方式。这种机制实际上就是我们所指的自我的组织;那是自我保留(retained)经验,并把它们组织成为自我的构成成分的方式。在注意中,心智作用于感觉,把自己投射到感觉中而赋予感觉以意义。一旦这个过程开始,统觉的内容就成为一种条件,它制约心智未来的活动。每一个元素都被理解并吸收为心智中的观念存在,并获得了意义,正因为这种意义的存在,未来的观念化——也就是注意——才得以实现。总之,是注意形成了统觉组织(apperceptive organs)。

3.保持的特征

初学者必须要注意,不能把保持当作一种机械过程。保持并不意味着心智将许多分离的、作为过去经验的存在都收入囊中,就像将谷粒装入篮子一样。我们的过去经验并不是实际的存在。它们在时间中展开,也随时间而流逝。因此它们只是观念的存在,是作为自我活动的个性而存在,作为自我特征的具体化而存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保持的含义。心智不是一个储藏室,也没有为过去经验分割出独立的小格子。它并不是像抽屉或鸽子笼一样,把每个因素分隔开储存,分别贴上标签。

组织过程的隐喻

我们可以用生命现象来比喻组织过程。它可以被类比为生命体对物质的吸收、消化,并转化为身体器官的过程。比如一棵树,它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诸如土地中的物质、环境中的水汽等等,它并不是接受了这些内容并原原本本地置于自身体内。它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加工,使它们转化为生命组织,成为它的树干、枝叶等等。只有这样,树才会长高长粗。这些物质转化为树的生命结构以后,就开始以生命形式吸收、转化新物质,使树能持续地生长。心智对它的经验加工也是同样的,那些被心智吸收的因素转化成了心智结构。它们以同样的方式继续吸收新的经验,因而促使了心智统觉能力的发展。但是这种类比并不能完全表现心智的高级活动。为了完善这个隐喻,我们不得不进一步假设。树知道它应该吸收什么,以及它为什么这样做,因此,它会根据自己的发展线索,选择并调整自己所需的营养成分。在保持中,心智不仅仅形成自己的结构,同时它还能意识到并能指导它自己的结构形成过程。

组织性

前面例子的隐喻可以说明为什么组织这个名词被如此频繁地使用。保持按照特定的方向组织了心智,也就是说,它使这个组织具有了特定的行为。如果我们假设,心智一开始只是一种未分化的可能性,那么正是每一次经验使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使它分化并具有了明确的方向,或者具有了实际的效能。最后的结果是组织的形成,无论呈现给它什么内容,这个组织都能迅速、明确、充分地实现统觉。然而,保持必须与记忆相区分。记忆使人能够回顾过去经验,并且使它们在观念的列链上与其他内容相联系;记忆是这样一种结构,通过它,心理因素相互关联;它是统觉的一种模式。保持则与之不同,它是心智自己的成长与发展,是记忆或其他形式的统觉发生的必要条件。

保持不是观念的拷贝

观念并不是被整体地保持的。另外还有一种理论的看法是这样的:观念离开了意识,它作为观念的存在也就停止了,但这些观念的“痕迹”(traces)或“印记”(residua)会持续地存在,这种痕迹或印记的持续就是保持。一种观点认为,观念是完整地被保持的,与之相比,并没有更多的证据支持观念是黯淡地、支离破碎地被保持的。这种理论基于一种机械的和空间的类比,它是不成立的。首先,观念从来就不是独立的、分离的存在;它是心智的功能;也就是说,它是心智的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或者思考方式。当心智转移到一种新的行为模式中,这种观念的存在相应地就停止了。其次,如果“痕迹”意指原始观念残留的或减弱了的复制,那么既然观念不是独立的事物,它就不可能在其后留下一个分离的“痕迹”。相反,如果这个词并不是用来代表观念转移时留下的任何见证它曾经存在过的证据,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反对它的使用。

保持的同义词

所谓保留,就是观念在心智中产生的效果(effect)。观念不是一个虚无的存在,它给予心智在一定方向上特定的预设或倾向。有多个词条被用来描述这一效果的特征。其中一个就是“素质”(disposition),这是一种倾向,在未来产生出相同内容的倾向。这个名词的功能是用来描述:保持存在于心智结构的变化之中,而这种变化影响着心智功能行使的方式。一些心理学家用“动力性联合”(dynamical association)这个词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寓指任何观念的结果不是静态地存在于心智之中,而是心智沿着特定的轨迹运行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倾向。无论使用什么词汇,所有的词条都描述了同样的一件事,那就是,对那些存在于无意识之中的、晦暗的先前经验的复制保存并不能实现心智的成长。心智的发展是这样一个过程:心智在每一次经验中都同化一些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心智发展了自己;在以后的行为中,它才能拥有一个更清晰的行为模式可以利用,这个模式可以支持更多内容的要求。这是心理学对保持的解释。必须要说明的是,我们不应该在分子水平上来解释保持,即保持不是对某种早先的分子运动方式的模拟;保持是神经系统中的结构变化,这种变化是为了应对未来刺激的反应要求。通过这种变化,心智获得更复杂的方式活动,而其中所包含的元素是来源于先前的运动。

第4章注释

关于观念联合的文献很多。这一理论从休谟、哈特莱时代起,就已经成为英国经院心理学的基础;另一方面,德国心理学则遵循赫尔巴特的理论。以下提及的参考文献可以作为研究这一主题的线索:布朗:《心灵哲学》,第二卷,第211—325页;汉密尔顿:《形而上学》,第三十一和三十二讲;波特:《人类的智力》,第269—299页;贝恩:《感觉和智力》各处,特别是第355—369、463—498和第559—623页;萨利:《心理学》,第233—275页;斯宾塞:《心理学原理》,第一卷,第228—271页;罗伯逊:《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九版;布拉德利:《逻辑学原理》,第273—321页(批评和建议都很有价值);默里:《心理学手册》,第75—104页;霍奇森:《反映的哲学》,第一卷,第273—287页,关于再统合的部分见他的《时间与空间》第256—295页;关于对比,可参见詹姆斯极有价值的文章:《大众科学月刊》中的《观念的联合》,以及《思想哲学通讯》中的《动物与人的智力》。一般理论论述见Ferri:《联合心理学》。关于赫尔巴特的理论,见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教程》,第一部分,第三章;福尔克曼:《心理学教科书》,第一卷,第338—371页;德罗比施:《数学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第82—133页;席林:《心理学》,第二十二节及以后内容;施泰因塔尔:《心理语言学导论》,第115—163页;其他来自德国的观点有,洛采:《微观世界》(译文),第193—219页,《心理学提纲》(译文),第28—39页,《形而上学》(译文),第456—470页;乌尔里齐:《身体与心灵》,第二卷,第二部分,第232—269页;霍维茨:《心理分析》,第一卷,第315—331页;Glogau:《心理学概要》,第三部分。有关实验研究可参阅高尔顿的《人类的才智》;冯特:《生理心理学原理》,第二卷,第291—317页,《逻辑》,第一卷,第11—23页,《哲学研究》,第一卷,第213页及其后内容;斯特里克:《联合概念研究》。关于习惯的文献多见于前面的参考文献,另外还有墨菲的《习惯与智力》;拉德斯托克的《教育中的习惯》;霍维茨(同前),第一卷,第357—368页;以及罗森克兰茨的《心理学》第157—163页。

注意及其相关活动可参考汉密尔顿(同前),第十四讲;萨利(同前),第四章;萨利的《心智》第五卷,第489页中的“对比”;默里(同前),第105—108页;卡朋特:《精神心理学》,第三章;费里尔:《大脑的功能》,第284—288页(关于可能的生理基础);莫兹利:《心理生理学》,第312—321页;冯特:《生理心理学原理》,第二卷,第205—212页;洛采:《医学心理学》第506页及其后内容,《心理学纲要》第40—46页和《形而上学》第470—480页;施奈德,在《分辨》中有关于注意的分辨活动的专题讨论;霍维茨(同前),第一卷,第226—234页;乌尔里齐(同前),第一卷,第二部分,第15—44页;还可参阅布拉德利在《心智》1886年7月号上的文章。

关于作为一个整体的统觉特征的特别讨论,参考Staude在《哲学研究》第一卷,第149页中的“心理交换中的统觉概念”;福尔克曼(同前),第二卷,第175—211页;冯特(同前),第二卷,第219—290页,以及《逻辑》第一卷,第30—65页;拉扎勒斯:《身体与心灵》第二卷,第41—58页、第251—275页和其他地方;施泰因塔尔(同前),第166—262页。关于在时间关系中的统觉研究,可以在Friedrch、Tchisch、Cattell及其他人的文献中找到,包括冯特的《哲学研究》。

关于这个问题的教育学方面的意义,参阅兰格:《统觉》;沃斯曼:《兴趣》;Ziller:《普通教育学》(简单统觉,第212—243页;复杂,第243—266页;无意注意,第266—289页;有意注意,第290—314页);德金姆帕斯:《教育》,第101—118页;Thring:《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第165—176页;佩雷:《儿童期的头三年》(注意,第110—120页;联合,第131—146页);Frohlich:《科学教育学》,第87—128页;贝内克:《教育学原理》,第86—118页;拉德斯托克(同前);以及Lederer的《习惯方法》。

* * *

[1] 原书即如此。下同。——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