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冷泉帝[2]在位之时,比叡山延历寺的西塔[3]内住着一位高僧。某个夏日,这位法师进京办事,回程途中路经北大路,见有五六个小童正聚作一处折磨一只鸢鸟——几人设了圈套将鸢擒住,捆绑起来用棍棒虐打。

“唉,罪过啊罪过。”法师见之,不由叫道,“孩子们,你们为何这样作践它?”

其中一名小童答:“我们要杀了它,取它的羽毛。”

法师慈悲为怀,便将手中的羽扇送予小童,换下了那只鸢鸟,并当场放了生。那鸢看样子并无大恙,便安然飞走了。

法师积下一桩功德,心下喜悦,拔脚继续赶道。走没多远,见路边树丛中冒出一位相貌奇异的僧人,向自己匆匆走近前来。此人来至法师身边,恭恭敬敬道:“今蒙大师怜悯,幸才挽回一命。在此,请容我以理应的方式,报答您的救命之恩。”

忽而受此大礼,法师迷惑不解,因问:“贫僧却不记得何时曾与您谋面啊,敢问您是……?”

“我此刻这般模样,您认不出也不足为怪,我便是方才北大路上被一群恶童折磨的那只鸢。全仗大师出手相救,才死里逃生。这世间,再无何物比性命更为宝贵了。是以,我想做些什么,来报答您的恩德。您若是有什么想要的玩意儿,或想了解的事情、想见识的东西,只要我力所能及,就请尽管吩咐。事实上,我多少还算有些神通,通晓几样法力,无论您所发何愿,一定都会助您实现。”

听完对方这番话,法师恍然大悟:原来此人就是天狗[4]啊!便坦言道:“老僧我年已七十,早将声名供养一一看淡,活在这世间已无更多愿望。唯一关心的是,来世将会如何转生。但这种事,问谁谁都没有答案,拜托你恐怕也是无用。不过话说回来,我倒也有个心愿……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尚在世时,曾在天竺国的耆阇崛山[5],也就是世人所说的灵鹫山顶举办讲经的法会。可惜彼时我尚未投胎,未能躬逢其盛,甚为遗憾。若能亲临法会,听佛陀宣法,该是怎样的幸事!因此直到如今,每日早晚习经课诵之时,我都会心中怅叹。若我也能像菩萨那般穿越时空的话,就麻烦你送我亲眼见识一下当年的盛况罢。”

“这有何难。”天狗道,“当年灵鹫山大会的情形,我十分清楚,现在便可将当时盛况毫无二致地呈现在你眼前。能够重演这样一场圣事,对我来说,亦与有荣焉。请随我这边来。”

说完,天狗便领着法师登上了松林间的一片山坡。

“好了。”天狗道,“请法师闭眼稍候,待听到佛陀说法的声音时再睁开。只是,当见到佛陀显圣时,心中切不可升起虔信之念,也不可低头诵祷或出声赞叹,譬如‘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之类。您须得不发一言,若稍有虔敬之意流露,我就会有厄事临头。”

天狗这番约定,法师自然答应。天狗便转身匆匆去了,貌似有许多事情要准备。

日头西沉,暮色四合。法师仍在树下耐心地闭目等待。突然,头顶梵音骤起,其声清净深满,又浩如钟鸣,周遍远闻——正是释迦牟尼佛宣说无尚究竟法门的妙音。法师睁开双眼,四下环视,但见灿灿佛光照耀下,万物皆迥然变幻了面貌,自己已来到《妙法莲华经》所描述的时代,置身于天竺国耆阇崛山,即灵鹫山上。

四周的松树都不见了,幻化成为七重宝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皆为宝石打造;曼珠沙华与曼陀罗花自梵天迤逦洒落,覆满大地;夜色芬芳,充盈着美妙的梵音与佛光,半空之中,至尊释迦如来端坐于狮子宝座之上,宛如一轮皓月,普照世界。佛陀尊驾左右,分别立着普贤与文殊两位菩萨,而正前方,一众菩萨摩诃萨,蔚如云霞,繁似绮罗星,手合“帝释皇龙神八部掌”,群相环绕;又有佛陀诸弟子:舍利弗[6]、摩诃迦叶[7]、阿难陀[8]等大比丘位列其中;十六大国[9]诸王、四大天王则各个威立犹如火柱;龙神、乾达婆[10]、迦楼罗[11]、日光天子、月光菩萨、风神等诸神,都一一来在御前。梵天之中,迸出亿万道光芒,烁烁其华,乃是众神合力织就的无量光轮。然而在这之上,更有一束奇光自释迦如来的前额射出,它无远弗届,为诸神之光所不及,贯穿了时空,直抵法师眼中。炫光笼罩之下,东方佛土一百八十万亿眷属,并六趣众生,乃至涅槃逝佛们的身影,亦齐齐现于空中。这大千世界一切神佛、一切夜叉罗刹、一切有缘众生,蔚如恒河沙数,悉皆归命于佛陀的狮子宝座之前,顶礼膜拜,口中赞仰唱诵着《妙法莲华经》。其声如海涛隆隆,汇入法师耳中,令他一下子忘记了与天狗的誓约,竟糊涂地错以为自己也来到了佛陀御前,不由得眼中溢满随喜之泪,恭敬礼赞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话音刚落,大地掀起了剧烈的震动,仿如地震,万千景象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待法师回过神来,却见漆黑之中,自己独自一人跪在半山的草丛里。一股莫可名状的悲意袭上他心头:全怪自己一时大意,破坏了约定,才使诸般奇景都化为了乌有。

他脚步沉重地踏上了回途,却见先前那个模样怪异的僧人复又出现在眼前,以痛苦而怨怼的口吻责问道:“法师,你这样毫无分别地对幻景生出虔信之心,违背了你我间的约定,致使护法天童自天而降,大怒于我,责打我说:‘尔等怎敢如此欺骗一位德行深厚的佛门中人!’为此,我召集前来为您表演的众位法师全都吓得胆战心惊,纷纷散去。而我,一只翅膀也被折断,从今往后将再也不能飞翔了。”

言毕,天狗便永远地匿去了踪影。

* * *

[1]本故事原收录于日本的古代民间故事集《十训抄》之中,其主题亦曾被改编为能剧谣曲《大会》。日本的民间美术当中,天狗通常是长着鸟喙状的尖鼻,背生翅膀的男人,要么便被描绘为猛禽。天狗虽有许多不同的种类,不过皆为居住于山中的妖灵,能幻化成各种姿形,时而为鸟,时而为秃鹰或鸢鹫。在佛教传说中,天狗则被划属于“魔民”一类。(小泉八云原注)

[2]后冷泉帝(1025—1068),日本第70代天皇,1045—1068年在位于平安时代。其父为后朱雀天皇。其母为藤原道长之女藤原嬉子。

[3]西塔:延历寺位于京都比叡山,分为东塔、西塔和横川三个区块,西塔区距离东塔区约一公里,以其本堂“释迦堂”为中心。另还有净土院、法华堂等多座佛教大师修行的院所。东塔则为延历寺的发祥之地,以其本堂,也是延历寺最大的佛堂“根本中堂”为中心。

[4]天狗:为日本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妖怪,居于深山之中;样子貌似山中修行的僧侣,赤面、高鼻、背后生有翅膀;手持羽扇、太刀、金刚杖三种法器;具神通,可自由飞行。

[5]耆阇崛山:为佛教圣山,位于中印度摩羯陀国首都王舍城之东北侧,是当年佛祖释迦牟尼说法之地。

[6]舍利弗:又名“舍利子”(为玄奘所译),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诞生于古印度的摩羯陀国,自小才智过人,善于辩论,号称“智慧第一”的大阿罗汉。

[7]摩诃迦叶:又名“大迦叶”,释迦牟尼佛的首徒,因清心寡欲,志行清净,而有“头陀第一”、“上行第一”之称;并以灵山会上拈花微笑的著名公案,被奉为禅宗第一代祖师。

[8]阿难陀:为佛陀的堂弟,同时亦是常随弟子、侍者。其名意为:欢喜、无染。善记忆,对佛陀之说法能朗朗成诵,故誉为“多闻第一”。

[9]十六大国:佛世时古代印度之十六国,据《中阿含经》所列,分别为:鸳伽、摩羯陀、迦尸、拘萨罗、拘楼、般阇罗、阿摄贝、阿和檀提、枝提、跋耆、跋蹉、跋罗、苏摩、苏罗咤、喻尼、剑浮。

[10]乾达婆:又名“健达婆”,乃印度宗教之中,以香味为食的男性神祇;周身散发浓烈的香气,故也有意译为“香神”、“嗅香”等;主司乐曲、表演。

[11]迦楼罗:印度神话中的一种巨鸟,为主神毗湿奴的坐骑。佛教吸收了此鸟为天龙八部之一,形象随佛教传入东亚,中文常译作“金翅鸟”或“大鹏金翅鸟”。